『壹』 土拍新規下項目利潤被釋放,重點城市進入「拿地搖號」時代
8月6日,深圳成為首個中止第二批集中供地的城市,隨後上海、青島、濟南等城市跟進。直至8月18日,杭州和沈陽同日終止和延期第二輪集中供地中出讓的地塊後,已有16城推遲和調整了二輪集中土拍出讓時間與內容。
第二輪土拍「變局」背後,與近期業內盛傳的自然資源部閉門會議中,對集中供地試點城市土地出讓政策調整有關。從已完成土拍調整的城市來看,調整內容集中於房企資質審查、資金來源,調整土拍規則及溢價上限。
新的土拍機制已陸續呈現,多個城市的調整,印證了此前自然資源部的相關規定:單宗土地溢價上限不得超過15%;不得通過調高底價、競配建等方式抬升實際地價;到達上限後通過搖號、一次性報價、競高標方案等方式決定土地歸屬。一個大的趨勢是,未來重點城市土拍將進入搖號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競配建的土拍規則被更完善的制度所替代,未來在不競配建,加上溢價率15%上限約束,房地產企業不斷被壓縮的項目利潤空間也有望回歸合理水平,不同城市而言,此前被明顯壓制的深圳和杭州值得期許。
高比例配建大幅抬升實際地價
隨著22個重點城市首輪集中土拍結束,一些變相抬高地價不穩定因素被放大。
據CRIC梳理發現,首輪集中土拍的22城中,大部分城市土地競拍方式均採取了「限地價+競配建(自持)」,其中,僅北京、合肥和廣州三城對競配建做了明確的上限要求。對於土拍競爭激烈的城市而言,競配建比例甚至高達30%,高比例的配建壓縮了項目可售住宅面積,也變相太高了土地成交實際地價,房企的生存空間被擠壓。
杭州、成都等熱點二線城市最為典型,已成交地塊中大部分項目到了競配建的要求,配建比例在30%以上的地塊不在少數。而杭州首輪集中成交的56宗商品住宅用地中,有41宗地有自持要求,如拱墅祥符單元宅地、臨安城東濱湖新區單元地塊的自持比例都超過30%以上。
高比例配建或自持地塊,其名義地價與實際地價拉開較大差距,項目利潤空間遭明顯壓縮。以杭州拱墅祥符單元宅地為例,該宗地成交樓板價為17816元/平方米,名義地價看似不高,但該項目還有38%的自持要求,實際可售樓板價接近2.9萬元/平方米。
CRIC進一步對22城首輪成交名義地價和考慮配建後的實際可售地價比對,發現深圳、成都、合肥、北京、杭州、無錫和廈門這7個城市實際可售樓板價均值均高出名義地價均值10%以上,其中深圳更是以39%的差距位居首位。而大部分城市首輪集中土拍成交均價超過2020年宅地成交價格,部分城市首輪成交實際地價漲幅更高,這明顯有悖於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要求。
溢價率15%+不設配建,拿地搖號成主流
目前來看,這些中止或暫緩第二輪土地出讓的城市中,已有城市明確的新的土拍規則。比如天津計劃出讓的61宗宅地,除了對競買企業的開發資質和購地資金來源提出嚴格審查,同時調整最高溢價率全部控制在15%以內,新增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
濟南在嚴控開發資質、馬甲、購房資金的同時,出讓方式由「限地價,競政府儲備性公有房」調整為「限地價,抽簽確定競得人」,住宅用地設定最高限價,溢價率不超15%。
從已公布最新土拍規則的城市來看,基本涵蓋房地產開發資質、競買人資金來源必須有自有資金、單宗住宅用地溢價率不得超高15%、在達到地價或溢價率上限時通過競一次性合理報價、搖號、競更高更優建築品質方式確定競得人等。
預計接下來更多城市將重新調整土地出讓方式及土拍細節,設置最高限價以及搖號等將成為重要內容,重點城市將進入「拿地搖號」時代。
整體來看,一旦土拍新規「靴子落地」,溢價率不超過15%和地價上限後採取搖號、一次性報價、競品質等方式決定土地歸屬,在房價穩定的前提下,超過一半的城市接下來成交項目的利潤空間較首輪都將有所提升,同時也有利於緩解房地產企業的成本壓力。
接下來,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將迎來優質用地的拿地機會,而那些首輪集中拍地中熱度較高、競配建比例較高的城市,單位拿地成本預計較此前可減少兩成,二三輪集中拍地時值得重點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土拍規則下,土地市場或將長期出現低中簽率與流拍並存的冷熱不均現象,這對地方政府尤其是像長沙、鄭州這類城市,在確定供地結構和出讓條件設置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防止出現大規模流拍的現象。
『貳』 黑馬!2月上海還有3塊涉宅地待拍,最搶手的竟然是這里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訊
節前臨港一波瘋狂拍地之後,上海土拍在春節長假進入休眠期。春節假期歸來,進入「工作模式」的上海土地市場,2月還有哪些看點?
據鳳凰網房產上海站了解,2月待拍的涉宅用地還有3宗,分別位於金山、普陀和浦東,將在2月20日和23日開拍。
目前3宗地塊都已經公布了有效申請人數和出讓方式,比較讓人意外的是,金山工業區JSS3-0402單元08-01地塊最為搶手,申請人≥4人,將採用招掛復合(即招標結合現場競價方式確定受讓人)的方式進行出讓,而位置更好的普陀區石泉社區W060402單元B3-2地塊和浦東新區浦興社區Y000901單元02-01A地塊,有效申請人數分別為3人和2人,將採用掛牌方式進行出讓。
『叄』 土地拍賣規則巨變,土地財政落幕
「15%土拍溢價率紅線之後,爭搶地王的事情將成為歷史。在控制『麵包』價格這么久後,終於要全面控制『麵粉』價格了。」在地產行業工作多年的張紅感嘆。
2021年8月29日,深圳市發布的2021年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宣布,地塊溢價率上限統一由45%調整為15%,達到溢價率上限後即搖號。
此前,8月26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也宣布,集中出讓48宗住宅用地使用權,掛牌地價最高溢價率不超15%,地價最高的海珠江泰路地塊更將溢價率限死在9%。同一天,杭州市發布的第二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也明確,一般地塊溢價率上限調整為15%,「競品質」試點地塊的溢價率上限由10%調整為5%等。
據悉,天津、青島、成都、合肥等地也陸續發布第二批集中供地詳情,新一輪供地制度正在形成,整個土地市場將迎來全新洗牌。
有消息透露,自然資源部在2021年8月曾召開閉門會議,明確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讓政策調整,規定單宗住宅用地溢價率不得超15%,且不得通過提高起拍價方式調整溢價率。
15%溢價率紅線之後,房價會降嗎?土地財政又將走向何方?
土拍往事與瘋狂溢價
1987年底,全國第一宗土地拍賣在深圳舉行。這是大陸第一次以公開拍賣的方式有償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這也是中國土拍的開始,更是中國三十餘載房地產市場化的開始。
多年後,著名地產人王石在自傳中這樣評價1987年末的這場拍賣會: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最基本基石就是由此奠定的。這一槌,打破了我國土地使用制度的歷史,直接促成了憲法的修改,堪稱中國房地產開天闢地的「一拍」。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全面參考的對象是香港。
在此前的1986年12月,一份名為《深圳市房地產改革赴港考察報告》被送到深圳市領導的案頭。
這份報告全面介紹了香港的土拍制度,報告寫道:「香港政府把全港土地收歸政府,在全面規劃和初步開發基礎上,採取高地價政策,通過政策和公開拍賣的形式,為香港政府獲取巨額收入。香港政府通過供應和拍賣經過規劃的土地,有效地控制了整個城市建設,控制了基建規模,刺激並帶動了金融、股市和香港整體經濟的發展。」
也是在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當年8月國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關於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國家土地管理局在1987年11月正式向國務院提交了試點報告,並公布了包括深圳、上海、天津、廣州、廈門等試點城市。
第一個實行政策的是特區深圳。在第一拍之前,深圳方面早已觀摩並熟悉香港的土地拍賣。彼時,准備拍賣的編號為H409—4的地塊,緊靠深圳水庫,面積8588平方米,規劃為住宅用地,使用年限50年。
在第一拍競拍現場,除了44家競拍企業代表,還有來自全國17個城市的市長。
整個拍賣過程持續了17分鍾,深圳第一拍以超出底價300多萬元,525萬元的總價成交,平均地價為611元/平方米。
從此,土拍模式迅速在全國各地推廣。之後,國內不少城市的土拍市場,土拍高溢價率現象屢見不鮮。2010年,合肥E1002地塊溢價率高達325%。2016年,經過56輪報價,杭州蕭山23號地塊溢價率達到323%;25號地塊溢價率更達到325%。
直到2021年,高溢價地塊仍屢見不鮮。2021年4月,廣東佛山,在「激戰」111輪後,華潤置地最終以總價64.5億元,溢價率106%,奪下陳村地塊。
「麵粉」與「麵包」
在如火如荼的大基建時代,土拍政策讓處於高速發展的中國城市受益。此後三十餘載,土地收入成為不少城市建設經費的主要來源。
2020年,全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8.4萬億元,同比增長15.9%。當年,全國賣地收入超過1000億的城市達14個。這其中不少城市對於賣地收入的依賴度超過100%。2019年,中國最主要的50個城市賣地收入高達4.16萬億元,是稅收收入的120%,12個城市的土地財政依賴度超過了100%。土地收入堪稱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政支柱。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曾對媒體表示,急劇膨脹的土地財政幫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起原始資本。同時,這些賣地收入支撐了中國幾百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進程。
近年來,在城市建設方面深受贊譽的新一線城市杭州,2020年賣地收入高達2574億,土地財政依賴度高達122.96%。僅2020年6月,杭州住宅用地土拍平均溢價率高達21.37%。
然而,「麵粉」價格往往決定著「麵包」定價。
比如,2014年龍光地產以2.5萬元/平方米樓面價拍得深圳龍華一宗地,遠高於當時周圍的房價水平。此後,招商、華僑城、金茂等開發商也紛紛進入龍華,所拍土地樓面價大多遠高於當時周邊住宅。此後,龍華房價持續上漲。
直到2021年,高溢價土地仍然是不少城市地產市場的「強心針」。
2016年10月,佛山開始實施限購區土拍限價。但2020年4月,佛山又開始大范圍取消了土拍限價。
2020年佛山出讓110宗經營性用地,共計收入1243.83 億元,同比大增70.01%。
據統計,2021年1~3月佛山合計網簽成交321.35萬平方米商品住宅,同比增長94.8%,累計網簽套數達28660套,同比增長93%,一季度成交總額高達563.55億元,刷新近5年歷史新高,且同比大漲122.6%。
土地財政的終局?
房價上漲、土地財政依賴,似乎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刻。
有消息透露,自然資源部在2021年8月曾召開閉門會議,明確要求二批次核心城市土地出讓政策調整,規定單宗住宅用地溢價率不得超過15%,且不得通過提高起拍價方式調整溢價率。
易居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嚴躍進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深圳等城市的相關政策,進一步體現了地產限價政策繼續從緊從嚴的導向。過去全國不少城市有各類限價政策,但是深圳等城市顯然不滿足既有的限價政策,在既有基礎上進一步調低限價的價格線,目的在於進一步促進價格的穩定。
不少分析稱,除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15%的土地溢價率,也在倒逼地方政府逐步走出對土地財政的嚴重依賴。
廣東住房政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李宇嘉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多年以來,國內很多城市依靠蓋新房擴張城市的邊界,這個過程已經趨於結束。很多城市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以後,建設用地的規模將得到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城市發展想靠新增低成本供地去賣房,是不可持續的」。
早在2018年,時任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就表示,城市的迅猛擴張是一個「非常態」,中國城市大規模擴張的「高潮」已經過去,未來城市的更新將是「常態」。
劉守英也對媒體表示,隨著城市化速度下降以及「以地謀發展」模式潛在的諸多問題不斷暴露,土地作為經濟增長發動機的功能將不再繼續,新一輪的土地管理制度應契合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轉化。
2021年6月,國家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通知,將由自然資源部門負責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4項政府非稅收入,全部劃轉給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這是在土拍設溢價率紅線之外,今年事關土地財政的另一則重磅消息。土地財政的終局,或許已經到來。
『肆』 請問目前上海市整體的房價走勢如何
根據權威機構數據統計表明,截至上周,上海全市新房均價漲至58883元/㎡,環比上漲4.35%。受市場新房影響,目前二手房價格相比同期有所下降。根據目前土拍情況來看,新房價格將呈現持續緩慢的增長。
『伍』 新規則鎖定地價上限,上海首批集中供地溢價率不超10%
6月18日,上海終於迎來了首場集中供地的競拍出讓。
官方信息顯示,在這次計劃出讓的共計27宗涉宅地塊中,15宗地塊採用掛牌方式出讓,有9宗在18日開啟現場交易會。其中,位於楊浦、徐匯、靜安、普陀的4宗重磅涉宅地塊和臨港5宗地塊同時競拍。
18日陸續出爐的競拍結果顯示,光明地產以32.24億元的總價摘得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宗地塊,鵬瑞地產以17.38億元拿下臨港一宗地塊;中建二局以逾37億元拿下2宗臨港地塊。而靜安、徐匯、普陀、楊浦的地塊則分別由保利、復地、卓越&京東、楊浦城投拿下。上海今日成功出讓的9宗地塊共攬金約逾300億元。
18日同時進行競價的地塊中,僅楊浦區定海社區B3-1地塊(大橋街道118街坊)對外開放了競價現場。出讓信息顯示,該地塊是此次上海集中供應的地塊中難得的純住宅用地,位於楊浦區東外灘板塊,出讓面積為8760.2平方米,總建面約為2.19萬平方米,起拍總價12.84億元,起始樓面價58640元/平方米。
市場原本預計該地塊將引發房企爭奪,但最終只有3家房企參與現場競價,分別為金隅、大華、楊浦城投。天眼查信息顯示,楊浦城投由楊浦區國資委持有100%股權。
在楊浦區定海社區地塊正式競價開始後十餘分鍾,房企的叫價就很快觸及中止價13.92億元,並進入了一次性書面報價環節。三家房企一次性書面報價的均價約為14.0167億元,楊浦城投報價14.0250億元,以約83萬元的最小價差成功拿下了該地塊。
最終,楊浦該地塊的成交樓面價為64039.63元/平方米。而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7月末,金隅曾以逾8.5萬/平方米的樓面價、逾38%的溢價率拿下一街之隔的一宗地塊。
保持土地價格穩定,是上海今年修訂競價規則的目的之一。4月30日,上海市將競價規則調整為「舉牌競價 一次書面報價」,為每一宗地塊設置起始價的同時,還合理設置中止價、最高報價,而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
毗鄰上海大寧金茂府小區的靜安區靈石社區地塊,其總建面約20.3萬平方米,起始總價96.99億元,為商住辦地塊。該地塊由保利地產旗下的太倉錦雍置業有限公司競得,成交總價為105.13億元,溢價率僅8.39%,成交樓面價約為51707元/平方米。這也是今日成交總價最高的地塊。
地理位置優越的徐匯濱江地塊,則由上海復地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上海復地領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51.705億元的總價拿下,溢價率也僅為0.21%。據復星方面披露,公司擁有該項目100%權益。
起始總價最高的普陀區萬里地塊,出讓面積14.7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29萬平方米,也是本次出讓地塊中面積最大的一宗,由卓越&京東聯合體以底價99.1億元拿下。
「當前溢價率都不高,這說明新規則引導大家對地塊進行了一個合理的定價。」上海中原地產分析師盧文曦向第一財經分析,「原來我們以為上述四大地塊,會有較多人參拍,但最終每宗地塊也只有2-3家,說明重量級地塊的價格『吞金獸』對房企造成的壓力很大。」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也表示,上海集中供地的首拍不管從政策制定的初衷來看,還是從實際結果來看,基本實現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
「10%的溢價率上限,基本鎖死了土地的整體價格水平。」宋紅衛表示,本次地貨比基本控制在60%以下,也給了開發企業一定的利潤空間。
此外,上海在首拍前還預告了接下來將要供應的共計11宗地塊,其中包括楊浦、徐匯等核心區域的地塊。「也就是說這次沒有拍中地塊的房企在二次土拍還有比較好的機會,也起到了穩定預期的作用。」宋紅衛認為。
根據上海土地市場披露的信息,另有6宗掛牌出讓的地塊進行現場競價;12宗採用有競價招標出讓方式的地塊也將陸續於22-25日出讓。
『陸』 上海郊環線未來房價或達4萬元/㎡
2015年12月2日,上海迎來了12月的首次土拍,其中西上海和大發分別奪得嘉定新城A03-5地塊和夏陽街道秀澤路南側13A-01A地塊,最終的成交均價分別為17981元/平方米和15632元/平方米。
成交的兩幅地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地塊位置均緊鄰郊環線,雖然夏陽街道秀澤路南側13A-01A地塊還含有20%的商業部分,但今天成交的兩幅地塊最終的價格和溢價率都不低,按照這樣的地價來看,未來想要獲利的話,這兩塊地至少要賣到4萬元以上。
嘉定新城A03-5地塊
西上海以7.02億元競得嘉定區嘉定新城A03-5地塊,溢價率79.81%,成交樓板價17981元/平方米。該地塊曾在2014年年底掛牌出讓過,隨後由於最終並無競買人而流拍,時隔一年再次入市,起始成交價下跌了9.1%。
該地塊緊臨11號線白銀路地鐵站,周邊配套正處於發展完善階段。地塊周邊目前不少新房項目在售,如保利天鵝語、新城金郡等,控數據顯示:2015年,嘉定主城區商品住宅的成交均價為20679元/平方米,保利天鵝語的成交均價為22939元/平方米,新城金郡的成交均價為17506元/平方米。周邊二手房項目也有不少,如旭輝華庭、惠民家園等,目前旭輝華庭的掛牌價在2.0萬元/平方米左右,惠民家園的掛牌價在1.6萬元/平方米左右。
青浦區夏陽街道秀澤路南側13A-01A地塊
大發以8.6億元奪得該地塊,溢價率95.3%,成交樓板價15632元/平方米。2015年11月12日,區域內剛剛成交過一幅商住地塊,是由新城以5.05億元競得的青浦區盈浦街道勝利路西側01C-03地塊,溢價率6.6%,成交樓板價為9064元/平方米。該地塊的住宅部分的比例為70%,與這幅地塊相比有一定差距。
該地塊與嘉定新城A03-5地塊都緊鄰郊環線,地塊周邊不少項目在售,如:
御瀾山已於11月7日加推3#樓王房源,共94套。戶型為90、110平方米3房,130平方米4房。單價24000元/平方米。御瀾山目前還剩85、88平方米2房在售,所剩房源不多,均價24000元/平方米。 預計2016年年底精裝交付。
龍湖紫都城精裝現房在售,79-136平方米2-4房,均價23500元/平方米,單價23000-24000元/平方米,目前享最高優惠10萬。
鑫苑壹品世家 在售高層和小高層公寓,79平方米2房總價180萬元/套起,可享3萬抵10萬優惠,89平方米3房總價200萬元/套起,可享3萬抵12萬優惠。項目均價23000元/平方米,精裝修,精裝標准2500元/平方米,預計2016年6月交房,物業費2.6元/平方米/月。
臨近年底,土地出讓方大幅度推地,12月經營性用地共計劃出讓18幅,並且其中16幅都是含有住宅性質的用地,其中10幅為純住宅用地,供應量創下年內新高。從開發商拿地的心態來看,雖然已經步入陽歷年尾,但拿地絲毫不手軟,仍然十分覬覦滬上的優質地塊。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2-0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多房產信息
『柒』 土拍也有了「漲停板」!上海今年首個「雙集中」土拍將設10%溢價上限
每經記者 吳若凡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上海土拍再出新規則。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舉辦線上信息交流會,預告了上海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及相關情況,同時出台全新宅地出讓「限價競價」規則: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即設置了10%溢價上限,當達到上限之後,以一次書面報價為准,同時不得超過最高報價,並以最接近一次書面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作為全國實施住宅用地集中出讓的22個試點城市之一,上海將於5月第三周發布今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首批集中出讓住宅用地涉及52幅地塊,土地面積累計達250公頃。
首次設置10%溢價上限
本次在線土地信息交流會共有200多家企業參與。
按照本次出台的宅地出讓「限價競價」規則,在房價地價聯動機制下,合理設定地塊起始價格、中止價和最高報價。本批次供地出讓最高報價一般限定為起始價的110%。
同時,競價方式由原舉牌競價調整為「舉牌競價 一次書面報價」。即先進行舉牌競價,舉牌競價未達到中止價的,以價高者得原則確定競得人;當舉牌競價達到中止價時,交易轉入一次書面報價。一次書面報價不得超過最高報價,並以最接近一次書面報價平均價的原則確定競得人。
「土地是房價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價格高低決定了未來的房價,如果只是單純從土地端做限定,一方面不利於房企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利潤空間過窄,會間接降低房屋的建築品質,同時不利於用戶居住體驗的提升。」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的土拍政策在當下是非常具有指向意義,從源頭對土地價格進行限制,由此給出合理預期。
如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區某些板塊的樓板價拍出了高溢價,普陀內中環一幅純宅地,樓板價從6.2萬元/平方米起拍,一直拍到了8.43萬元/平方米。這是牛年上海宅地的首次競拍,3組房企激烈競奪321輪,把溢價率推到了36%。
克而瑞研究中心總經理林波則表示,近期廣州、重慶、無錫等地集中土地出讓帶來溢價率升高地價創新高,上海未雨綢繆,提前調整規則避免出現地價大漲的情況。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規則給串標留下了口子。比如一塊地有5家房企競拍,大家事先商定一個價格,競拍時在接近10%的價格前停止舉牌,最後私下商議一個股份比例,這樣既保證了利潤,又保住了上海市場的份額。
一位開發商向記者笑稱,「這是上海給開發商送的大禮,這個政策讓開發商在上海有了更多的拿地機會。」
首批集中供地約250公頃
本次在線土地信息交流會透露,上海將在5月第三周(5月17日-5月20日)發布2021年第一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讓公告,將集中出讓住宅用地52幅,土地面積約250公頃。
從地塊分布看,浦東新區4幅,徐匯區、靜安區、普陀區、楊浦區各1幅,閔行區、寶山區各6幅,嘉定區、崇明區各3幅,金山區2幅,松江區7幅,青浦區5幅,奉賢區8幅,臨港新片區4幅。在第一批52幅住宅用地中,租賃住房約9幅。
另外,上海第二批住宅用地將在8-9月集中出讓,第三批將在10-11月集中出讓。
據了解,上海全年住宅用地計劃供應量將持續增加,同時將進一步加大郊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五個新城供應力度。在正式發布第一批住宅用地出讓公告前,通過本次交流會方式提前發布相關信息,穩定市場預期,鼓勵理性參與土地交易,保持土地市場平穩有序。
接下來,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場將根據市場各主體的網上提問,統一發布書面解答和提示指引。
截至目前,長春、廣州、無錫、重慶、沈陽5個城市已經舉行了今年首批集中供地的出讓。
『捌』 哪裡可以查到上海公開拍賣的地塊信息
www.alltobid.com上海國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