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晾衣架十大品牌有哪些
晾衣架十大品牌有:好太太、戀伊、美菱、晾霸、歐蘭特、戀晴、鬱金香、億銀、牽手、金諾.卡迪。
1、好太太
英文ORLANT,深圳市歐蘭特智能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全球電動晾衣機首創品牌。主營商品及服務有:晾衣架、衣服支撐架、電動牙刷、攜帶型冷卻器、家用拋光設備和機器(非電動的)、搖動攪拌器等。
注意事項
選購
1、看晾桿厚度:再買升降晾衣架的時候桿子不是越厚越好,而是適中。太厚的桿子,搖起來太重,不適合升降。桿子最適中的厚度是1.0到1.2mm。
2、看晾桿材質:目前市面上有不銹鋼、鋁鎂合金、硅鎂鈦路合金,在選購的時候要辨別材質,要注意看商家的說明資料,選擇有信譽的廠家。還可以直接用力扳桿的兩端,鋁合金材料往往會完全,不能還原,而鈦合金就不會。
簡介:上海夫子雲教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孔子76代裔孫孔令文先生領銜創始於2005年,是一家整合全球教育要素和行業資源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嬰幼兒個性化核心素養教育整體解決方案的平台型企業,總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夫子雲是上海夫子雲教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早教品牌。夫子雲品牌旗下有夫子雲教育、夫子雲在線教育、夫子雲在線商城和夫子雲創客空間。
法定代表人:孔令文
成立時間:2015-04-13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4002889537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江橋鎮寶園五路458號1幢2層2091室
3. 關於超大集團高科技示範農場引進的溫室結構調查
你好!! 1、概 述
我國自1979年至1994年先後從荷蘭、日本、美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引進大型連棟溫室21.2hm2,但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能耗過大,運行費用高,管理不善,僅個別勉強維持生產,絕大部分不得不宣告失敗。90年代中,由於我國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掀起了新的熱潮,以北京中以農場引進以色列大型塑料溫室為標志,又開始了新一輪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先進的大型連棟溫室,與以前不同的是這一次引進的不僅是溫室的主體骨架,同時引進了成套設備和栽培技術。據有關資料,1995年至1997年已簽訂引進合同達80hm2,價值3億元,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地,突出地反應了國內對先進的設施栽培成套設備和技術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國外溫室廠家亦蜂湧而來,他們採取壓低主體結構價格,提高內部設施價格的措施,試圖佔領市場。
總之,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已面臨新的形勢,在設施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設施規格也在相應提高;在大力發展日光溫室生產的同時,也在較大規模地引進國外成套設施與栽培技術;設施園藝生產多樣化,不僅生產蔬菜,包括大宗菜和特菜,也生產花卉水果,但也暴露出在宏觀管理上無序狀態的問題。各地在紛紛上馬,紛紛引進的同時,也不乏盲目性,缺乏總體規劃、規范化和標准化。因此有必要在深入調查研究我國設施農業現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提出加強管理的意見和措施,以便為主管部門制訂規范化的管理辦法和宏觀管理的政策性文件提供依據,從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宏觀決策,疏通信息渠道,規范管理職能,提高企業素質實行名牌戰略,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設施農業創造條件。
我國溫室中95%以上為日光溫室,普通加溫溫室和大型現代化溫室,因能源問題,運行效果不經濟而難以大面積發展。全自控現代化溫室自改革開放的80年代初,開始逐步引進至今。估計將近100hm2。日光溫室中約有60%為高效節能型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中90%為簡易的竹木結構塑料大棚,只有在大城市郊區發展裝配式鍍鋅鋼管大棚,目前隨著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有些地區,特別是南方一些地區,原有單棟大棚也向連棟大棚發展。據全國農技推廣總站1996年底統計資料,我國設施栽培面積最大的省份是: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江蘇和新疆。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面積最大的省份為:河北、山東、遼寧等省。
現代化大型溫室,主要是引進溫室,從1985年至今,我國大約引進了近100 hm2。主要分布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東南沿海省份的大城市郊區。在1979~1994年期間,引進了21.2 hm2,分布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大慶、廣州、深圳、烏魯木齊等地,由於能源消耗大,管理不善,入不敷出,最終不能維持,有的被拆除,有的另作它用,基本上是失敗了。如1979年北京的四季青園藝場最早從日本引進的3 hm2現代化大型溫室,現已改作貿易市場。1995年北京中以農場率先引進以色列溫室1.2 hm2,開始了新的引進高潮。1996年引進面積最大的為上海,達l5 hm2,分別從荷蘭、以色列引進,分5處進行試驗,取得了一些重要經驗;深圳市1997年從法國引進6 hm2薄膜溫室,現已投入使用。還有很多省城如廣州、石家莊、鄭州、濟南、南京、北京、重慶和銀川等都有新引進溫室,或正在洽談引進事宜。這次引進的特點是:引進成套技術設備,除主體骨架外,包括環境調控設備、灌溉設備、全套栽培技術措施(從種子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甚至授粉技術等),並有引進國派駐專家指導,即不單純引進硬體,也引進軟體。但大多是政府行為,也有部分是企業行為。
2、面臨的形勢和問題及應採取的對策
2.1設施農業發展的數量和質量
目前設施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數量增長很快而質量水平較低。以設施栽培86萬hm2計,城鄉人均佔有面積已達7.l7 m2,比80年代中期增長了19倍,所以發展方向應由擴大規模轉向提高質量。同時產業結構要轉型,單一生產蔬菜轉變成以生產蔬菜為主,輔以生產花卉、瓜和果。從單一生產大宗菜,轉變成生產大宗菜為主,輔以生產經濟效益高的特菜,有條件的地區應積極發展名、特、優、新、稀產品,出口創匯。其次是提高現有設施水平。現在設施質量普遍較低,日光溫室中絕大多數為80年代中期形成的普通類型,結構較簡單,以竹木、水泥桿為骨架,厚厚的土坯牆體降低了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積僅40%~50%;作業空間小,不便於機械操作,只能靠手工作業;保溫、採光性能差,每年雨季過後,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維修結構;抗災能力差,易被大雪壓塌、大雨沖垮,如1997年12月一場大雪,江蘇、山東不少普通型日光溫室因承受不住雪壓而倒塌;灌溉技術,仍以大水漫灌,有些地方每667 m2日光溫室灌水量達500 m3/年。並且在多年使用後溫室內病蟲害嚴重而不得不依靠經常性打葯來維持生產,這與發展綠色農業的趨勢很不協調。所以山東省率先提出了設施農業的二次創業,不僅要選育優良品種,而且要改進設施結構及栽培管理技術,在提高產品品質上下功夫。
對於塑料大棚的發展,同樣存在結構和栽培技術兩方面有待提高的問題。
所有新建的設施,應該具備更高的質量水平,不應再停留在較原始的水平上,應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借鑒引進溫室的一些經驗,逐步向現代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2 能源清費和氣候資源的合理利用
我國是一個季風氣候顯著的國家,冬春季節在蒙古高壓的控制和影響之下,我國的三北地區、青藏高原、雲南高原晴天多,日照百分率超過50%,光照充足,是發展設施園藝生產的有利條件。但我國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季風發達,大陸性強,氣溫的年變化很大,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其它國家要低,而且愈向北方,偏低愈甚。例如1月份,東北地區比同緯度其它國家氣溫偏低14~18℃,黃淮流域偏低10~14℃,長江以南地區偏低8℃,華南沿海也偏低5℃。夏季除沙漠地區以外,我國又是同緯度地區最熱的國家7月份平均氣溫東北和內蒙北部比同緯度平均偏高4℃,華北平原偏高2.5℃,長江中下游偏高1.5~2.0℃。根據計算我國北方各地冬季日平均氣溫≤5℃負積溫要比世界同緯度地區高出1~4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發展設施生產冬季加熱所需能耗比歐洲國家要高得多。夏季比同緯度其它國家炎熱,必然增加降溫所需的能耗,而且夏季又是雨季,空氣相對濕度大,濕熱同季使藉助於蒸發降溫機理的降溫效率下降,在封閉條件下進行濕簾降溫、噴霧降溫,其降溫效果必然受到限制。
因此,如何根據我國各地氣候特點,發展設施生產必須要進行深入研究,不能照搬國外的經驗,節能是中國設施園藝生產的重要課題。
2.3引進和國產化
1979~1994年引進的20 hm2大型現代化溫室,由於高能耗和經營管理跟不上,高投入、低產出,至今幾乎全部停止運營。1995年以後又開始了第二次引進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熱潮,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996年上海從荷蘭、以色列引進了15 hm2微機全控制加溫溫室,進行蔬菜、花卉栽培。經過一年的運行,有盈利的也有虧損的,但為高能耗、高投入、高產出的現代高科技設施園藝經營提供了經驗。
目前現代化溫室的引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投資大。以上海1996年引進的15 hm2溫室來看,引進費用加配套設施設備費用
,平均500~900元/ m2,投資太大,每年的折舊費、維修費太高,在短期內難以收回投資,這是影響溫室引進的一大因素。
2)運行成本高。從上海5個基地在1996~1997年度運行成本看,平均每1/15 hm2(畝)為3.48萬元,其中30%~40%是燃料成本。從上海各引進溫室使用效果來看,冬季加溫使用燃煤最經濟,比用電或燃油熱風的效果好、成本低。即使燃煤,在上海的荷蘭溫室中要保證果菜的生長溫度,每天每公頃,仍需燃煤3t(每畝0.2t)。在濟南,每1/15 hm2 (畝)每天需燃煤0.4t。在北京,則為每天每1/15 hm2 (畝)0.8t。有些引進溫室(也包括部分國內設計的溫室)的通風設計沒有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在高溫高濕同季的情況下,降溫依靠濕簾風機系統,不但降溫效果差,能源消耗也相當可觀,甚至不比冬季加熱能耗費用少。能源消耗費用太高,使投入使用後的經營成本持續偏高,最終可能變成虧本經營,成為溫室引進的又一大障礙。
3)功能定位存在一定問題。既然是引進的現代化大型溫室,是資金技術密集型企業,其產品定位必須有高起點。高投入,必須有高產出,才能充分顯示現代化、資金技術密集的優勢,達到高效集約栽培目的。上海的東海荷蘭溫室,種植的彩色甜椒,市場定位於大賓館和大飯店,價格可達24元/kg,其他產品市場定位也大都在賓館飯店或超市,因其能保證優良的品質和周年供應,價格優勢明顯,所以其經營效果,已經突破了以前引進溫室不計折舊,勉強保本的經營狀況,在合理扣除折舊和經營成本後,仍略有盈餘,並且會越來越好。南京市蔬菜所,80年代中期,引進一棟荷蘭溫室,一直種植番茄等大宗菜,年年收入不抵運行費用,從1995年開始,改成一半種菜,一半種花,當年收入與運行費持平,1996年1/4菜(番茄和櫻桃番茄),3/4為切花和盆花,當年收入高於運行費用。所以功能定位不準確是許多引進溫室經營不善的一大原因。結合旅遊觀光,生產優質花卉、蔬菜、瓜果和種苗,如上海的東海農場,江蘇鎮江21世紀樂園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4)規模小經營單一。目前各引進單位引進的溫室面積一般為1~3 hm2,絕大多數為1~2 hm2,規模都不大,並且往往還種植多種作物,因此無論從面積還是從作物種類都形不成規模,這與國外的情況有很大差別。如荷蘭,一個農戶就有二、三公頃以上的溫室,只種植一種作物,專業化程度很高,不僅有利於種植水平的提高,而且能保證履行市場合同,它的規模效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我們目前的引進方式不能形成規模效益,這就增加了操作上的難度,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技術人才資源的浪費,3 hm2種植三種作物所需的技術指導同樣能指導15 hm2種植同種作物的生產。
5)引進不配套。只引進溫室設備而不引進內部管理機制,難以實現真正的現代化設施生產。現代化的設備加上現代化的觀念及管理方式,才能保證高產出、高效益,達到引進溫室的示範目的。
隨著引進溫室的不斷增加,國產化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現代化大型溫室的骨架和覆蓋材料國產化,已經基本不成問題,但其內部的配套設施、計算機管理系統等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觀念,仍需認真學習。對於國產化,業內人士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要求加速國產化進程,人家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另一種態度則認為,先當學生,虛心學習,先吃透外來的東西,逐步縮小國產與引進之間的差距,不可操之過急。我們認為有關國產化的問題,硬體在短期內容易實現,軟體特別是微機管理、生物技術(品種、授粉技術、定量化肥水管理等),我國與先進國家差距較大,是今後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在主體結構的國產化過程中已經做了不少簡化改進設計,即使如此,也因難以形成規模生產,成本居高不下,而往往高於外商報價;沒有溫室專用的材料,或者有而精度不夠,不能滿足設施建設的要求,影響設施生產的效果;內部配套設備的國產化還有一定問題,產品不齊全,不配套,性能達不到要求,有的配套設施根本沒有,不能滿足現代化管理的需要。所以必須先搞清楚引進溫室的質量、性能和種植要求,再加以改進,逐步實現國產化。
2.4建廠生產問題
以上海、江蘇為例,僅上海周圍,經營溫室骨架約有5~6個廠家,有些地方還在盲目建廠,產品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必須要建立質量檢測和評估體系,實行名牌戰略,有序建設,有序競爭。
2.5關於大型現代化溫室的發展問題
近年來,出現發展大型溫室的熱潮,首先是因為資金有了一些積累,包括一些大企業也投資設施農業將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原有的設施技術不配套,土地利用率低,環境調節能力有限,而北京中以示範農場引進全套設備技術後,感到有了新的希望,各地政府部門、大企業於是將視點轉向設施生產。我們認為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可以適度發展:(1)資金實力允許(當地政府有補貼,或有企業參與。);(2)有良好的市場,包括消費者觀念,優質、優價;(3)有雄厚的科技實力,包括經營管理技術、生產技術和勞動者素質;(4)形成規模,不搞分散建設,尤其是政府投資的項目更應如此。
3、國家管理部門在宏觀管理上應採取的方針和管理原則
3.1管理的定位
國家管理部門的管理定位,首先應是宏觀管理,起指導作用。要實現宏觀管理,必須了解設施農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應對全國的設施農業根據氣候條件進行合理的規劃;建立各級工作機構,明確專人管理;及時收集和發布市場信息,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減少盲目性,以穩定農民的收入;制定適合各地區不同氣候條件的不同檔次的各種設施規格及技術參數,同時規范各生產廠家的生產行為,減少無序競爭所帶來的損失,改變現有生產廠家各自製定規格,無統一標準的混亂局面;建立固定的監督檢測機構,加強檢測,以保護農民的利益;各級管理機構應同時承擔技術咨詢的任務;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包括生產資料市場、產品市場、產品采後處理(加工、分級、包裝)、運銷等。
3.2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合理規劃設施布局
我國是一個氣候類型多樣的國家,各地氣候對設施生產的利弊各異,應以多樣化的設施生產模式,適應各地的氣候特點。我們建議按大區劃分,根據氣候條件,做好各種設施的區劃工作,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經濟合理地提高設施栽培水平。關於設施栽培的區劃問題,80年代中期,曾進行過不少探討,近年來各省市也認識到,充分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對布局設施栽培、設計種植制度(品種、茬口等)和制定管理規范的重要性,並進行了一些嘗試。但比較分散,並基於經驗,缺乏全國性統一的區劃指標體系和區劃體系。有些地方因設施栽培比較效益高,盲目上馬,結果因氣候條件不適宜而導致失敗。規范各區設施類型及其規格、參數,使各種設施合理分布,種植制度和管理規范化,改善以前的盲目性和過於分散狀況。
3.3設施標準的制定
各地區應有適用於不同檔次的設施類型及標准參數,對農民自製設施提出指導建議,規范農民的自發行為,使建成的設施經濟適用。
"六五"、"七五"、"八五"期間,我國在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的結構優化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許多成果,但目前只有鋼管裝配式塑料大棚有國家標准。玻璃溫室的結構標准尚未批准公布。至於日光溫室標准,溫室配套設備的標准至今仍是空白。所以在設施、設備標准化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對設施的生產廠家不僅要制訂一系列質量標准,還必須成立專門質量監督和檢測機構,經過檢測,方能進入市場,為此也需要制定檢測規范,包括使用儀器、測試標准和方法等,以保護農民的利益,不受劣質產品的侵害。
3.4建立信息管理和技術咨詢網路
農民進行設施生產,相對投入較高,農民是自發生產,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所以應建立信息管理機構,及時向農民提供較准確的各種產品供求信息,並做一些科學的預測,指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計劃,以獲取較多的收益。農業部的有關職能部門應予以重視。
技術咨詢具有同樣重要性,技術的提高是設施農業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先進的技術必須由農民掌握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建議建立技術咨詢機構,農業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可作指導和監督。
3.5抓好科學研究和培訓
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不斷地創新。從而要求加強本學科領域的科研和培訓工作,不僅要提高管理者的水平,也要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要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設施生產行之有效的途徑,當前主要研究內容應包括:
1)面向21世紀中國設施生產可持續發展戰略;
2)低成本、低能耗的設施設備成套技術體系;
3)高效設施栽培管理技術體系(專用品種培育、定量化水肥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
4)設施生產產業化體系(設備設施工程,種子工程,產後處理工程…)及經營管理模式;
5)現代化設施生產的標准體系與質量監控體系;
6)從中央到地方的培訓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包括建立科技示範園,服務機構和服務隊伍,圖書音像製作出版和培訓計劃等)。
3.6關於小型機械的問題
目前在普通的塑料溫室和日光溫室中,基本上沒有使用機械,部分地區如北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天津、江蘇、湖南等地均建立了工廠化育苗設施,但由於傳統小農經濟的影響,推廣的范圍和規模還是很有限的。在現有的大部分現代化溫室內,常規的農機具也很少,尤其是採用了無土栽培種植方式,設備配置主要是灌溉設施、採摘車及採摘工具、噴霧設備(噴霧車及噴霧器)運輸車、嫁接機、花卉及蔬菜清理分檢設備、包裝設備、育苗設備、冷庫等。其中不少設備在我國還是個空白。
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要提高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有條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這給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又提供了新的機遇,要本著自主研究同技術引進相結合的原則,提高我國的農業設施的水平。
4. 電動晾衣架10大品牌有哪些
電動晾衣架10大品牌有好太太、歐蘭特、戀伊、牽手、明日家居、笑開顏、戀晴、晾霸、鬱金香、斯洛曼。
歐蘭特先後通過歐盟安全CE認證、香港機電工程署,國家質檢總局等權威機構的認證。ES為歐蘭特電動晾衣機/電動晾衣架獨有的全面安全保障技術。它是一種具有防主機掉落、防鋼絲繩斷裂等優點的電動晾衣機安全控制系統。
5. 哪些股票算科技方面的
(一)智能機器人, 工業自動化:
智雲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藍英裝備(300293)、匯川技術(300124)、
寶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工業機器人(300024)、
亞威股份(002559)、華中數控(300161)、三豐智能(300276)、軟控股份(002073)、
新時達(002527)、GQY視訊(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實股份(002698)、
工大高新(600701)、錢江摩托(000913)、英威騰(002334)、上海機電(600835)、
山河智能(002097)、慈星股份(300307)、科遠股份(002380)、英唐智控(300131)、
紫光股份(000938)。
回顧以往的歷史可以發現,每一輪的經濟結構調整,都伴隨著大量的新技術使用,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從而推升企業的經營業績。再加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可以預期,一大批科技型企業業績有望大幅提升。
同時,隨著2009年我國創業板的成功推出,高市盈率的定位,無疑也顯示科技類企業存在著更多的機會。如果說2009年主要依靠重組催生牛股行情,則2010年有望通過科技進步來提升業績從而推動股價走高。
股價推升空間大 與其他題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類股的股價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在股價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這類估值指標的限制。如上一輪1999年科技股飆升的主流是網路股,當時市場甚至以網站的點擊率來衡量企業的未來成長,使得股價炒作起來沒有太大的限制。
當前包括物聯網、低碳經濟等科技題材類個股也類似,由於屬於新興行業,未來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前景,業績存在幾何級成長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當前業績來限定其合理的估值價位,股價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漲想像空間。
從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情況來看,其個股的市盈率往往明顯高於主板市場。A股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個股市盈率水平也明顯高於主板。此外,在過去一年多的市場行情中,科技題材類個股股價表現並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業績出現復甦跡象,資金就可能積極參與其中,使其股價出現驚人的表現。
個股選擇是關鍵 對於投資者而言,即使看對了熱點板塊,但投資卻未必成功,因為主流熱點群體中並非所有個股都會有突出的表現,對於科技題材中的個股也是如此,因此個股的選擇非常關鍵。
科技股-網路
6. 當年套現15億,賣掉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如今生活怎樣了
摩拜單車的創始人是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的畢業生——胡瑋煒,畢業後現從事新聞方面的工作,後在33歲時,創辦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了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工廠。次年在上海正式運營摩拜單車,成功解決了城市出行「最後一公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熱潮,2017年胡瑋煒獲得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頒發的年度新銳人物獎,2018年入選《福布斯》雜志亞洲「25位亞洲新銳女性榜」。
這位年輕的創業者胡瑋煒在新公司擔任監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劉禹(也是原摩拜單車CEO),該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大股東corymbia limited100%持股,共同創建的公司主要經營:計算機軟體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自有技術轉讓、計算機軟體開發等業務。
雖然胡瑋煒女士現在已不在摩拜單車工作,但是她給我們留下了短程出行自由的方便,她是中國的驕傲,我們一直難以被忘懷。
7. 現代為國科技奉獻的名人故事
一、錢學森
1850年,英國人約瑟夫·威爾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開始研究電燈。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絲通電的燈泡得到英國的專利,並開始在英國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裝電燈。
1874年,加拿大的兩名電氣技師申請了一項電燈專利。他們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氣,以通電的碳桿發光。但是他們無足夠財力繼發展這發明,於是在1875年把專利賣給愛迪生。
愛迪生購下專利後,嘗試改良使用的燈絲。1879年他改以碳絲造燈泡,成功維持13個小時。到了1880年,他造出的炭化竹絲燈泡曾成功在實驗室維持1200小時。但是在英國,斯旺控告愛迪生侵犯專利,並且獲得勝訴。愛迪生在英國的電燈公司被迫讓斯旺加入為合夥人。
但後來斯旺把他的權益及專利都賣給了愛迪生。在美國,愛迪生的專利亦被挑戰。美國專利局曾判決他的發明已有前科,屬於無效。最後經過多年的官司,愛迪生才取得碳絲白熾燈的專利權。
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名氣為什麼如此之大
我是西安的,也去過成都,這兩個學校也都有我的同學。在我看來,學校的底蘊固然有很大關系,但是求學、研究精神恐怕是最根本的原因,當然,也不排除所在城市的整體學習環境的影響。 說真話,西安的學習氛圍還是很不錯的,對比北京、上海、南京、武漢這幾座城市,西安的學習風氣恐怕更純粹一些。北京大學的學生恐怕相對入學基礎是最好的,未來的選擇也要多,這一點另外幾個城市比不了。上海則因為經濟地位導致學生基礎也相當可觀,畢竟到上海上學的目的性是很強的,那就是為了留在上海。
最近西工大和西電風頭出盡,大國工匠數量領先國內,其實,如果不是什麼985、211這種合並、分級,西安高校的工科實力恐怕更強。道理很簡單,一個學校在擁有幾個超強專業的時候,為了面子也要在這幾個專業上拚命的發展。這里邊就有一個例子,誰也不要想合並,就是一門心思的做好自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老八校之一,雙非高校。
但是就如同張雪峰說的那樣,這個學校就是厲害,今年的專業成績僅次於清華建築,誰敢說不厲害?其實這就是西安高校的基本特徵,理工科實力強悍。說良心話,理工科的人多了,干實事的人就多了,嘴上功夫的相對就少了,這也是西安大學生的一個特徵,實幹家多。這也是西工大、西電大國工匠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