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五糧液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五糧液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2-01-26 04:19:04

A. 稅務籌劃案例題解析

是這樣的。

1。你這據說的免稅收入未註明是什麼稅,若是增值稅免稅收入,則此收入不能扣除要加上並申報,若是所得稅免稅收入,則此500萬元,可以扣除。按照稅法規定,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所以700萬元的技術轉讓收入,可以視同減按350萬元的收入。

2。技術改造,可以按照支出的150%計算成本並申報,所以500萬元,可以按750萬元計入無形資產。所以本年計入攤銷的金額可以為120萬元

3。工資稅務要求只能扣1000,但實際扣1100。所以100萬元是不合理的。可以將此100萬元,按當地規定轉為給員工交公積金10%,這樣的話1000的10%正好是100,所以1100萬元就合情合理的扣除了。

4。廣宣費,按稅法規定不能超出收入的15%。所以收入為6200萬元(包括免稅的)6200*15%=930萬元,實際支出1000萬元,所以有70萬元不合理,所以要求公司節省下開支,爭取省下70萬元,用於下年度支出,這樣就都能合理扣除了

5。營業支出」中列支對某農村小學教學樓項目的直接捐贈是不合理的,按稅法規定,通過中介機構進行的捐贈贈可以扣除,所以公司要將這捐贈可以通過類似於,紅十字會,福利基金會等非盈利中介機構,進行捐贈,這樣就可以合理扣除了


就這樣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B.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

[案例] 某教授到外地某企業講課,關於講課的勞務報酬,該教授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企業給教授支付講課費50000元人民幣,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一概由該教授自己負責另一種是企業支付教授講課費40000元,往返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全部由企業負責。
試問該教授應該選擇哪一種? [分析] 方案一:教授自負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50000×(1-20%)×30%-2000=10000(元) 個人所得稅額應由企業代扣代繳。
教授實際收到講課費=50000-10000=40000(元) 但講課期間該教授的開銷為:往返飛機票3000元,住宿費5000元,伙食費2000元。
因此該教授實際的凈收入為30000元。
方案二: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 企業應為教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額=40000×(1-20%)×30%-2000=7600(元) 教授實際收到講課費=40000-7600=32400(元) 由此可見,由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教授可以獲得更多的實際收益。
而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的實際支出沒有變多,反而有可能有所減少,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於企業來講,提供住宿比較方便,伙食問題一般也容易解決,因而這方面的開支對企業來說可以比個人自理時省去不少,企業的負擔也不會因此而加重多少。
(2)費用的分散及減少使得企業列支更加方便,也使得企業更樂意接受。
綜上所述,個人在提供服務時,若採取不同收入取得方式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對個人經濟收入會有一定的影響。
一般而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考慮: (1)可以將一次勞務活動分為幾次去做,這樣可以使每次的應納稅所得額相對較少,從而對應的稅率相對較低,這樣稅款加總以後,比合並繳納時的稅款數額要少。
(2)費用開支最好由企業來支付。
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個人勞務報酬應納稅所得額,同時又不會增加企業額外的負擔。
(3)在簽訂勞務合同時,也要注意用條款說明稅款由誰支付,稅款支付方式不同,最終得到的實際收益也會不一樣。
仍以前例來說明,若規定企業支付交通費、住宿費及伙食費的同時,還規定應納稅款由企業負責,那麼即使企業支付講課費35000元,對於個人來講,收益也比方案二增加了2600元(35000-32400)。
對於企業來講,企業為個人繳納稅款可以由企業少付的講課費進行彌補,負擔也不會加重多少。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稅收籌劃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
在這方面的稅收籌劃對於從事高科技研究、發明創造等人來講,意義非常重大。
[案例] 某科研人員發明了一種新技術,該技術獲得了國家專利,專利權屬個人擁有。
如果單純將其轉讓,可獲轉讓收入80萬元;如果將該專利摺合股份投資,讓其擁有相同價款的股權,當年可獲取股息收入8萬元,試問該科研人員應採取哪種方式? [分析] 方案一:將專利單純轉讓 首先,按照營業稅的有關法規規定,轉讓專利權屬轉讓無形資產,應繳納營業稅,稅率為5%,應納營業稅額為:80×5%=4(萬元)因此,繳納營業稅後,該人實際所得為:80-4=76(萬元) 依營業稅應徵收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但因其數額小,在此忽略不計。
其次,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轉讓專利使用權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因為該人一次收入已超過4000元,應減除20%的費用,所以應納個人所得稅為: 76×(1-20%)×20%=12.16(萬元) 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實際所得為:76-12.16=63.84(萬元) 將兩稅合計,該人繳納了16.16萬元(4+12.16)的稅,實際所得為63.84萬元。
方案二:將專利摺合成股份,擁有股權 首先,按照營業稅有關規定,以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參與接受投資方的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由於科研人員將專利摺合成股份投資,且擁有公司股權,該股權所實現的收益是不確定的,存在風險,屬於無形資產投資入股,免繳營業稅,因此,該科研人員不用負擔4萬元的營業稅。
其次,由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擁有股權所取得的股息、紅利,應按20%的比例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那麼,當年應納個人所得稅:8×20%=1.6(萬元) 稅後所得為:8-1.6=6.4(萬元) 案例問題網路一下,還有好多。

C. 於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三個案例選一個寫作即可,字數無要求但最好多點,對問題解答清楚即可

企業發放全年一次性獎金扣繳個人所得稅:
1、總經理應扣個人所得稅=1000000*45%-13505=436495元
2、副總經理應扣個人所得稅=500000*35%-5505=169495元
3、各部門經理扣個人所得稅=110000*25%-1005=26495元
4、各部門副經理扣個人所得稅=105000*25%-1005=25245元
5、職工甲扣個人所得稅=55000*20%-555=10445元
6、職工乙扣個人所得稅=54000*20%-555=10245元
從稅收角度,上述一次性獎金的發放有以下籌劃的空間:
1、部門經理崗位:每月工資1萬元,其扣除3500元,餘6500元,適用於20%的稅率。與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25%之間,有發放1255元的空間,欲減少部門經理崗位個人所得稅負擔,可按月預發部分年度獎金,如每月預發1255元,則獎金部分交繳的個人所得稅為3012(每月隨工資扣)+22730(一次性扣)=25742元,節約753元個人所得稅。
2、副經理崗位籌劃如上:每月可隨工資預發1255元,可節約753元個人所得稅。
3、普通職工崗位:工資稅率為3%,獎金稅率為20%,可籌劃為每月工資稅率為3%,一次性獎金為10%,即同上原理。每月預發獎金955元,則獎金部分交繳的個人所得稅為343.8(每月隨工資扣)+4249(一次性扣)=4592.8元,節約5852.2元個人所得稅。
在稅收籌劃中,應充分應用好稅收政策,將稅收政策與日常管理相結合。

D. 個人所得稅稅務籌劃案例分析

(1)即使是同一項目,如果跨了幾個月,勞務收入可以分次給,根據稅法按月報稅(不要按次報稅),相對降低勞務收入的適用稅率。

(2)控制一下每個月的金額,三個月平均一點(你的情況每月25000以下為宜),盡量不要出現某些月份畸高的情況,因為扣費用(800或20%)之後如果一個月勞務報酬高於20000,就要適用高稅率加成徵收(30%或者40%)。

例如,每月發20000元,一季計稅20000*0.8*0.2*3=9600

7月發5000元,8月發了26000元,9月發29000,一季計稅5000*0.8*0.2+(26000*0.8*0.3-2000)+(29000*0.8*0.3-2000)=10000

7月發0元,8月發了30000元,9月發30000,計稅0+(30000*0.8*0.3-2000)+(30000*0.8*0.3-2000)=10400

(3)以上是個稅,還要交營業稅,沒什麼可籌劃的。

(4)交通、食宿等費用,請教授交來相關發票作為中心的員工日常開支出賬,注意賬目摘要的描述,因為根據稅法,與本企業無關人員費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允許稅前扣除。

E. 關於企業稅收籌劃的案例分析(三個案例選一個寫作即可,字數無要求但最好多點,對問題解答清楚即可)急!!

1、企業對發放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應作為一個月的工資計算納稅,就是用一次性獎金除以12找到稅率及速算扣除數,再用一次性獎金乘以找到的稅率減去相應的速算扣除數,就得出企業所要扣繳的個人所得稅
2、從稅收角度看,以上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年終一次性發放 比分到各月發放稅負要大得多
3在稅收籌劃中,應把全年一次性獎金分配到各月發放

F. 企業所得稅案例分析

如果是按33%的稅率的話,上一年的應納所得稅額為66萬元,每月預繳的所得稅為66/12萬元。本年應繳所得稅132萬元,年終匯算清繳時應補繳132-66=66萬元

G. 所得稅納稅籌劃實例——所得稅減免籌劃案例

七、所得稅減免籌劃案例
在之前介紹的稅收法律法規中,我們已經了解稅法規定的減稅免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稅法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納稅籌劃,以便合法降低整體稅負。此外,如果當年經營期不到半年,可申請當年交稅第二年起才免稅,但如果企業選擇該辦法,次年發生虧損,其上一年度已交的企業所得稅不給予退還,年度虧損也應計算為免稅執行期限,其虧損額只能留在以後年度的納稅所得中給予抵扣。
例如:某科技公司2002年8月開業,當年每月實現利潤為5萬元,2003年預計可實現利潤200萬元。如果選擇當年為免稅期,則當年不交所得稅為8.25萬元,第二年應交稅66萬元;選擇第二年為免稅期,則可節稅57.75萬元(66-8.25)。

H. 納稅籌劃案例分析

方案一:滿就送折扣。
這一方案企業銷售100元商品,收取80元,只需在銷售票據上註明折扣額,銷售收入可按折扣後的金額計算,假設商品增值稅率為17%,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則:應納增值稅=(80÷1.17)×17%-(60÷1.17)×17%=2.90(元);銷售毛利潤=80÷1.17-60÷1.17=17.09(元);應納企業所得稅=17.09×33%=5.64(元);稅後凈收益=17.09-5.64=11.45(元)。
?方案二:滿就送贈券。
按此方案企業銷售100元商品,收取100元,但贈送折扣券20元,如果規定折扣券占銷售商品總價值不高於40%(該商場銷售毛利率為40%,規定折扣券占商品總價40%以下,可避免收取款項低於商品進價),則顧客相當於獲得了下次購物的折扣期權,商場本筆業務應納稅及相關獲利情況為: ?應納增值稅=(100÷1.17)×17%-(60÷1.17)×17%=5.81(元); ?銷售毛利潤=100÷1.17-60÷1.17=34.19(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34.19×33%=11.28(元); ?稅後凈收益=34.19-11.28=22.91(元)。
?但當顧客下次使用折扣券時,商場就會出現按方案一計算的納稅及獲利情況,因此與方案一相比,方案二僅比方案一多了流入資金增量部分的時間價值而已,也可以說是「延期」折扣。
?方案三:滿就送禮品。
此方案下,企業的贈送禮品行為應視同銷售行為,應計算銷項稅額;同時由於屬非公益性捐贈,贈送的禮品成本不允許稅前列支(假設禮品的進銷差價率同商場其他商品)。
相關計算如下: ?應納增值稅=(100÷1.17)×17%-(60÷1.17)×17%+(20÷1.17)×17%-(12÷1.17)×17%=6.97(元); ?銷售毛利潤=100÷1.17-60÷1.17-(12÷1.17+20÷1.17×17%)=21.02(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21.02+(12÷1.17+20÷1.17×17%)〕×33%=11.28(元); ?稅後凈收益=21.02-11.28=9.74(元)。
?方案四:滿就送現金。
商場返還現金行為亦屬商業折扣,與方案一相比只是定率折扣與定額折扣的區別,相關計算如下同方案一。
?方案五:滿就送加量。
按此方案,商場為購物滿100元的商品實行加量不加價的優惠。
商場收取的銷售收入沒有變化,但由於實行捆綁式銷售,避免了無償贈送,因而加量部分成本可以正常列支,相關計算如下: ?應納增值稅=(100÷1.17)×17%-(60÷1.17)×17%-(12÷1.17)×17%=4.07(元); ?銷售毛利潤=100÷1.17-60÷1.17-12÷1.17=23.93(元); ?應納企業所得稅=23.93×33%=7.90(元); ?稅後凈收益=23.93-7.90=16.03(元)。
?在以上方案中,方案一與方案五相比,即再把20元的商品作正常銷售試作相關計算如下:應納增值稅=(20÷1.17)×17%-(12÷1.17)×17%=1.16(元);銷售毛利潤=20÷1.17-12÷1.17=6.84(元);應納企業所得稅=6.84×33%=2.26(元);稅後凈收益=6.84-2.26=4.58(元)。
?按上面的計算方法,方案一可最終可獲稅後凈利為(11.45+4.58)=16.03元,與方案五大致相等。
若仍作折扣銷售,則稅後凈收益還是有一定差距,方案五優於方案一。
且方案一的再銷售能否及時實現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還得考慮存貨佔用資金的時間價值。
?綜上所述,商場「滿就送」的最佳方案為「滿就送加量——加量不加價」的方式,其次為贈送折扣券的促銷方式,再次為打折酬賓和返還現金的方式,而贈送禮品方案則為不可取。

閱讀全文

與五糧液所得稅納稅籌劃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燕郊銀行貸款公司 瀏覽:587
廣西防城港市貸款 瀏覽:475
期貨交易的指令 瀏覽:679
公積金貸款可以貸幾成 瀏覽:606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
易方達並購重級基金161123 瀏覽:254
期貨籌碼計算公式 瀏覽:142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