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北京為什麼會陷入惡性人口危機
2012年底:3378萬2517人。
總結:1948年至1958年(增加457萬人)和1998年至2008年(增加951萬人)為兩個北京人口增長的「高峰十年」
最新消息:截止2009年2月北京瞬間人口已經突破3074萬人,截止2010年12月北京常住人口已經突破2528萬5217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實有人口已經突破2824萬0515人。
人口普查
1990年人口普查:1081.9萬人,2000年人口普查:1381.9萬人。2010年11月1日,北京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2528萬5217人
瞬間人口
對於『瞬間人口』的統計,我們不妨做這樣的解釋:抽樣調查的結果,一個月中抽樣三天,半年中抽樣三個月,在同一個時間點全市進行突擊性普查所統計出來的流動人口。」
北京是座特殊的城市,所以有其特殊的政治性。
所以,北京的人口統計不適用於居住超過半年的人口數才納入常住人口數量這一現行的統計依據。
舉個例子:2008年因為舉辦奧運會(算重大外事活動),北京城管加大了對於無照商販的打擊力度,北京公安加大了對於犯罪分子的打擊力度,這兩項打擊使得原來很多在北京居住過不滿半年的外地人離開了北京,奧運會結束後,這些人又大批返京,但是請注意:住址換了(好幾個月沒住了,誰也不能白交房租呀),他們繼續在北京居住,但是無論奧運會召開之前還是之後,他們分別在京居住的這兩段時間,都不到半年,又換了住址,很難將他們統計進來,所以北京才會形成2008年辦了850萬暫住證,而統計結果外地來京人員只有465萬這一自相矛盾的結果。
北京每年的重大活動還有很多,例如2009年的60周年大慶,每年的兩會等等。到了這些時間段,對於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都會加大,都會使得一部分人失去生存空間,但是打擊過後,該回來的人又回來了。
綜上所述:建議用瞬間人口代替常住人口來統計北京人口數量
PS:2007年,北京瞬間人口2100萬,常住人口1633萬
人口推算
支付寶用戶估算的北京總人口
20到35歲的成熟用戶群體占支付寶總用戶數的83%。2008年北京地區的支付寶用戶數達到1162萬,成為使用該工具用戶最多的城市。
北京總人口(按支付寶用戶估算)
20--35歲占總人口30%(來自北京統計年鑒2008),總數量964.46萬(1162萬支付寶用戶的83%)
結論:北京總人口(估算)3214.86萬
『貳』 北京危機公關的正確方法是什麼
一個北京危機公關公司需要掌握哪些的正確應對方法呢,我們已經整理好關於公關北京公司網路危機的內容了,你可以看一下。
(1)、北京危機公關速度是關鍵
北京危機公關的關鍵就在於速度。在公司新聞危機爆發的24小時是相關消息的高速傳播階段,尤其是現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應用使得信息傳播速度達到了極點。在這24小時之內,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如果公司壓制危機反應過慢,就會導致負面消息滿天飛,社會輿論將不利於企業,企業隨即處於被動狀態,北京危機公關壓制失敗。
反之,若是企業能迅速對該事件作出回應,表明態度就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信息的傳播。以達芬奇家居公司的危機事件為例子。該公司在央視節目播出的第二天就在微博上發布相關言論「辟謠」,較好的在24小時以內對事件作出了回應,否認公司產品的出現問題,並提倡正確輿論,希望消費者不要輕信「謠言」。這個事件中體現的就是北京危機公關公司應對危機的反應非常迅速,並且占據了主動位置,較好的避免了被輿論壓制。
(2)、「治本」為主
無論公司是大是小,從事的行業是哪種類型都無法避免公司新聞危機出現,但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可以對企業危機的到來有一個預判與應急處理機構。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雖然無法完全避免危機出現,但是以「治本」為主,全方位、多角度去審視企業發展方向可以預防危機的出現。企業要有完善的企業文化和品牌影響力,那樣才能最大化避免網路新聞危機的出現,即使新聞輿情危機出現也可以憑借自身的企業優勢進行化解。
此外企業也應該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立深圳網路危機公關團隊。一個專門北京危機公關團隊和一套成熟的危機公關壓制機制可以快速公關網路危機,減少危機處理過程中的硬傷;企業也可以與一些專業的品牌維護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委託處理企業品牌維護問題。
(3)、主動承認過失,態度真誠
北京危機公關的主要出發點總結起來有兩大點:第一是減少企業的負面影響,維持企業形象;第二就是最大化減少企業對公眾帶去的傷害,重新建立企業與公眾的信任。在公司網路危機出現的時候,公眾會降低對企業的信任。但是企業在危機發生之後的第一反應是尤為重要的,公眾會將這一反應作為基礎去判斷和分析企業的態度,進而自主判斷是否值得信任。
北京危機公關公司提醒企業在處理危機的第一時間要深切明白建立信任的重要性,因此要主動承擔起責任,無論公司是否存在對應的過失都應當放下姿態,獲取公眾的善意理解與對待。然後公司也應當與媒體和公眾進行多種渠道的溝通,將事實公諸於眾,切勿逃避問題,敷衍了事!
北京危機公關公司表示正確的處理危機才能對企業有重要的作用,在網路危機出現後,企業應該以最快的速度,採取正確的方法壓制負面網路新聞,這樣企業才會走的更遠。
『叄』 誰能談談中國爆發金融危機可能性分析
只要出現大規模 通貨膨脹 活著 金融體系崩塌 二者都會爆發金融危機
『肆』 北京的自然環境存在哪些問題
1.酸雨污染。20世紀50年代隨工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口的激增,人類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現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導致大片的森林死亡。現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區:歐洲、北美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
2.溫室效應(或全球變暖)。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其中,美國是第一大國,中國是第二大國。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導致南北兩極的冰蓋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據科學家計算,如果人類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2~5攝氏度,海平面上升30~
00厘米。由此會帶來災難性後果
3.臭氧層破壞。地球上空的臭氧層能吸收99%的紫外線,保護人類免受傷害。但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首次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一個空洞,科學家發現是人類自已製造的氟氯烴類化合物的「傑作」
4.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萬公頃,也就是每分鍾10公頃的速度侵蝕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壞。我國每天都有500公頃的土地披沙漠吞食。近來頻頻上演的沙塵暴就是嚴重的警告。
5.森林面積減少。現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而且多數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原因之一是由於貧困所迫。不得不用寶貴的森林資源換取外匯;原因之二是在亞非拉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大約有20多億農村人口是用木材作生活燃料;原因之三是毀林開荒。我國由於人多地少,毀林開荒非常嚴重,森林覆蓋率只有13%,處於世界第120位。
6、物種滅絕。目前地球正在經理著第六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由於人類對野生生物的狂捕殺,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使得地球上越來越多的物種已經或正在遭遇滅頂之災。
7.水資源危機。全球水資源只有1%可供人類使用。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激增,全世界對水消耗的增長率超過了人口增長率,水資源問題不久就會成為深刻的社合危機。而且,目前還沒有一種物質能夠替代水我國有600多座城市,其中有300加多座都是缺水的,有40多座嚴重缺水。此外,黃河斷流、淮河污染等都嚴重威脅到我國的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
8.水上流失。由於人類大規模地破壞森林,很多荒山禿嶺一經雨水就引發山洪爆發,水資源和土壤資源白白流失.土壤被帶入江河、湖泊,又會造成水庫、湖泊的淤積,從而抬高河床,減少水庫湖泊的庫客量,加劇洪澇災害。
9.垃圾成災。目前與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都感到棘手的難題。我國的垃圾因為沒有處理,不僅越積越多,而且佔用耕地,污染空氣和地下水。現在我國有2/3的城市都陷入了垃圾重圍。
10.城市大氣污染。我國城市大氣污染非常嚴重。我國現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氣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不到 l%。污染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我國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為主要能源;二是我國城市越來越多的汽車排放的尾氣對空氣污染嚴重。
『伍』 試分析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原因,特點及各國的主要對策
這場危機的爆發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根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生產和和銷售之間矛盾引起的。
具有來勢猛、范圍特別廣、時間特別長、破壞性特別強的特點。
在大危機的影響下,各國壟斷資產階級如臨大敵,走上了不同的擺脫危機的政治發展道路。一些國家走上了對內實現法西斯專政,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而另外一些國家仍然堅持資本主義的民主政治,反對法西斯侵略擴張的道路。美國羅斯福在此背景下實行新政,取得成功,經濟緩慢恢復,但它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陸』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劉鶴(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
作者:劉鶴(主編)
豆瓣評分:8.4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2
頁數:271
內容簡介:
2010年起,中央財辦啟動「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鑒,理解今天,展望未來。「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了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家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別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制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了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了綜合研究,完成了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簡介:
劉鶴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1952年出生於北京。2003年3月至今,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面工作。2011年3月起,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主管電子政務和國際合作。此前曾長期在國家計委工作,多次參與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制定。
經濟學家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發起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後導師。在美國哈佛大學和Setonhall工商管理學院學習,並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得MPA學位。
『柒』 詳細分析一下當前的經濟危機形式!
非常形象的解釋哈 首先,經濟是個整體概念. 公式:經濟=金融+財政 金融:貨幣和信貸的總和; 財政:國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機比經濟危機來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發生過一次經濟危機,你知道是哪一次嗎?) 解釋:國家收支: 國家的稅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國家收支出現問題,則人民生活意味破產) 所以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財政危機 (現在許多學者也認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但是我反對這看法.因為他們認為現在的金融危機一般都會造成經濟危機.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確造成許多國家的經濟危機.但我再次強調,世界經濟危機只發生過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機就發生過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國金融危機有多嚴重嗎? (我抄襲的,太妙了)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 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 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杠桿: 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 CDS合同: 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 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 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 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 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 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 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 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 上面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 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 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 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 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 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 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求採納
『捌』 目前中國社會比較嚴重的問題有哪些最好簡要分析一下,謝謝。
看你從哪個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民生與經濟算是兩大類。首先因為社會的主要構成是人民,自然以人民為主體,人民的問題,首先就是與經濟緊密相關的物價房價問題。根據一個經濟道理,時間越久,這個貨幣的購買力就越低,你可以對比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工資跟現在的工資對比,錢是多了,可是購買力下降了,而且下降的非常厲害。你再看看,房價,房價也是如此,不能否認這跟貨幣的購買力下降有關,但是跟政策的失誤,還有地方人為的買賣土地提高財政收入有很大的關系。借用中國古代朝廷的一種政策,就是好大喜功,這體現在只追求經濟增長,沒有考慮到作為這個國家的重要組成的人民的生活水平與經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而經濟長期以來的高速發展實際上也是一種隱患與危機,首先我們知道,我國經濟發展依靠的那幾項都是不平衡的,所以這導致金融危機一開始,咱們國家沿海加工業等產業率先受到沖擊,因為它屬於依附國外企業產生的,自然沒有任何可以立足的經濟基礎。所以現在有個觀點就是放緩經濟發展,中國有句老話叫欲速則不達,還有句話就是說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都是按照這個規律運行的。你要是死心塌地按照你政治書的方式回答,基本前途一片光明,就是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