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本科課程表
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描述表(俄語系俄語專業)
課程
名稱
教學方法、手段
考核
方法
理論教學(學時)比例
實踐教學(學時)比例
總學時
課程1
基礎俄語綜合課1-4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學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520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以語法、詞彙、語篇知識為基礎,依託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人文內涵的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口筆頭語言運用能力和理解俄羅斯文學文化的能力。課程內容涉及俄羅斯政治、經濟、教育、歷史、社會文化、文學及自然科學諸多方面。教師通過任務教學、項目教學、問題驅動等多種方法,輔以大量的語法、詞彙等練習,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思辨技能及人文素養。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新版東方)1-2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大學俄語3》,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大學俄語4》,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課程2
高級俄語綜合課1-4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任務型教學和交際教學法
考試
60%
40%
32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俄語語言基本功,擴大詞彙量,豐富國情文化知識,提高對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科技等題材文章的分析理解及進行語言表述能力。通過增加詞彙量、強化常用詞語、句式的積極運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口、筆語的語言交際能力。
選用教材:
《俄語》5-8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課程3
俄語會話
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互動
考試
20%
8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注重提高學生聽和說的綜合能力,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訓練學生的俄語表達技能。本課程聽力訓練包括涉及與政治、經濟、科技、交通、社會、教育、歷史、文化等諸內容的聽力和言語表達訓練、日常言語會話練習等。
選用教材:自選教材
課程4
俄語語音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試
20%
8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系統傳授語音和語調知識,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內容的學習和語音的訓練,熟練掌握俄語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發音的准確性。本課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聽辨、聽力訓練;發音、口語訓練;語音語調模仿訓練;語音語調的診斷。
選用教材:
自選教材
課程5
俄語閱讀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試
70%
3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增進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國情知識的了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帶動聽,說,寫,譯技能的訓練,進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俄語的能力,使學生能讀懂俄語原文中等難度的各種文章(包括新聞電訊與特寫、短文、電報、史地、傳記、游記、科普文章)。
選用教材:
《俄語閱讀教程》,王辛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1版;
《俄語專業閱讀教程》,史鐵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俄語泛讀》,阮福根,周日榮,張友毅,上海譯文出版社。
課程6
國際商務俄語筆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講授的內容大體分成兩部分:一是講授相關的翻譯理論,每節課一個專題,針對專題准備實踐材料,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理解和吸收;二是通過練習和測驗檢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互譯能力,提高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幫助學生掌握主要的篇章類型的經貿文本翻譯的理論、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Швейцер
А.П.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БРОКОМ, 2010.等
課程7
國際商務俄語口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內容包括組織商務活動與參觀展覽話語交替口譯、商務活動中開場白視譯等,對於培養學生未來在商務領域中運用俄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學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話語的口頭互譯能力,提高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通過大量的商務口譯實踐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良好的記憶能力、自如表達的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口譯技能和技巧外還要具備口譯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夠承擔一般的商務口譯工作。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е обучение
переводчика Алексеева И.С.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ИИЯ, 2000等
課程8
基礎俄語視聽說1-3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10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是通過聽、說訓練學生能聽懂俄羅斯國家人士關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談話及中等難度的聽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捕捉所需信息(如事件、人物、時間地點、數目等)領會說話者的態度、感情和真實意圖,就聽所聽材料全篇或段落,說出其內容大意,簡述某事的發展過程,掌握聽說的基本技能,能夠聽懂適合基礎階段學習的聽力材料並能夠轉述其大意和准確記錄其中的關鍵信息,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聽說教程》(1、2)(第二版),劉玉英、白振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俄語視聽說教程》(1、2),吳克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俄語視聽說教程》,孫玉華,長春出版社。
課程9
高級俄語視聽說
1-3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任務型教學和交際教學法
考試
20%
80%
130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聽力和口語相結合的課程。在聽力理解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聽懂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的交談、講話,聽懂俄羅斯聯邦電視台、電台的有關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的新聞報道、采訪講話和電視文獻片。要求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論點,了解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在口語表達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就熟悉的題材進行交談和發言,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就我國和俄羅斯的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常見話題與外賓進行交談。要求語音語調自然、語言基本正確、連貫達意,根據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交際場合正確運用語言的各種表達形式,完成交際任務。
選用教材:
《俄語視聽教程》,張家驊,黑龍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
《俄羅斯電視新聞視聽教程》,付曉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課程10
經貿俄語報刊閱讀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60%
4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通過選取不同難度的俄語報刊、雜志中不同體裁的文章或評論,結合報刊文體的基本特點,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練習,使學生熟悉報刊文章的思想觀點、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布局、語言技巧以及文體特點等。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訓練,講解主要詞彙、言語範例及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掌握後學會運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增進學生對該國文化國情知識的了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帶動聽,說,寫,譯技能的訓練,進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俄語的能力。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課程11
俄羅斯交際禮節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20%
80%
2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從國情概況、國家標志、節日、禮俗、姓名、生活習慣、宗教、社交等方面對語言對象國俄羅斯的文化背景、民風民俗、國情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採用自組教材,內容系統、翔實、全面,結構簡明、清晰、合理。本課程在對知識進行介紹和傳達時,緊緊圍繞著交際禮節這一中心思想,闡述做為俄羅斯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交際禮節方方面面的特點,培養學生對俄羅斯語言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有助於剛剛開始俄語學習的處於基礎階段的一年級學生更好地了解俄羅斯民族的交際文化和交際習慣,為順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以形成良好的文化對話和文化溝通。
選用教材:
《俄漢語言文化習俗探討》,胡文仲,劉光准,黃蘇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
《當代俄羅斯社會與文化》,吳克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
課程12
國際商務俄語函電寫作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20%
8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有針對性的准備講解相關函電理論,總結商務函電基本技巧,根據俄語商務活動的規律,結合商務寫作的特點,強調簡明完整、清楚正確的寫作風格,通過模擬商務函電寫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掌握主要的俄語商務函電寫作理論、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從事國際商務應該具備的素質。
選用教材:
《國際商務單證理論與實務》,姚大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
《國際貿易實務》,高運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課程13
俄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兩大部分。
在理論方面,本課程的重點是講授翻譯理論知識、俄漢語言的異同和俄譯漢技巧,俄譯漢的技巧及俄漢文體差異與轉換。講授翻譯技巧時,為更加直觀地介紹翻譯技巧並使學生內化相關技能,課程中配備了足夠量具有典型意義的翻譯實例進行演示。
在實踐方面,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印發一系列課後訓練材料,材料緊緊圍繞每次課的教學內容,選材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旅遊、文學等領域。此外,選材中包含一些人文內容,教會學生翻譯技巧的同時,開闊其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性。
選用教材:
《俄譯漢教程》,蔡毅,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俄譯漢教程》,王育倫,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
《俄漢翻譯理論教程》王秉欽,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14
漢俄翻譯理論與實踐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60%
4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專業本科三年級《俄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的延續,俄譯漢和漢譯俄的主要理論和翻譯技巧基本相似,具有共通性,因此,《漢俄翻譯理論與實踐》以翻譯實踐為主。該課程主要分析俄漢語在各種語體材料上的異同和語際翻譯時的注意事項,並通過翻譯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培養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
選用教材:
《實用俄漢漢俄翻譯教程》,張永全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15
俄羅斯概況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系統講授俄羅斯國情與文化的基礎知識,包括當代俄羅斯、俄羅斯歷史、俄羅斯文學、俄羅斯藝術、俄羅斯科學技術、俄羅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識。
在授課過程也常常使用中俄文化的對比的方法,比較中俄兩國生活習俗、國情文化的差異,以加強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
選用教材:
《俄羅斯文化國情教程》,商玉潔、趙永華、山鷹 (А. С. Шани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俄羅斯歷史之路》,
李英男、戴桂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俄羅斯概括》,王仰正,趙愛國,周民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當代俄羅斯》,戴桂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課程16
國際貿易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國際貿易是俄語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主要內容是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政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國際商務知識和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的一般理論和方法,既為今後工作積累知識,又為今後繼續從事有關研究奠定基礎。
選用教材:
《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案例》(第二版)陳憲,張鴻,上海財經大學
2008。
課程17
俄羅斯藝術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屬於專業選修課。本科的主要內容是俄羅斯藝術,包括俄羅斯的建築、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及電影等,俄羅斯藝術以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在世界文化藝術的版圖上占據自己的位置,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旨在介紹俄羅斯各種藝術發展及特色,是俄語專業提高階段的課程,是使學生掌握俄羅斯國情文化知識及提高俄語水平的重要課程。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課程18
俄語實踐語法1-4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70%
30%
27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對俄語語法系統講解結合分析語言現象。主要內容包括名詞和形容詞的性、數、格以及形態變化規律,動詞的體、時、人稱以及形態變化規律,各類前置詞的結格關系和意義,帶前綴的動詞的用法,副動詞和形動詞的構成和使用,三個人稱命令式的構成及意義,定向動詞和不定向動詞的用法;句子的不同分類標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劃分,主從復合句的用法。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對語言的本質和交際功能有一初步認識,從而促使學生更科學地認識語言的內部結構和普遍規律。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一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二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三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四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課程19
國際金融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國際金融》闡述的是國際金融學科的最一般規律、國際金融學的基本理論,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業務和基礎知識。這一課程要求學習者掌握國際金融學的基本知識與基礎理論,理解開放經濟的運行特點與內外均衡目標的實現途徑。要求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的國際收支、匯率、國際資金流動等基本理論,正確分析國際金融領域的現實問題,並能系統了解和運用國際金融市場的金融工具防範匯率風險,進而實現金融專業為國家培養開放型和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同時也為今後工作積累知識。
選用教材:
劉軍善、王月溪,《國際金融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課程20
當代俄羅斯社會生活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專業基礎階段增長學生語言背景知識的重要課程,屬於俄語專業所開設的專業知識課。系統講授俄羅斯文化、國情、日常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知識,著重擴展學生對語言背景知識的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該課程涉及俄羅斯民族的風俗、習慣、國情、文化等語言背景知識,對學生了解語言對象國,提高語言修養與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授課過程也常常使用中俄文化的對比的方法,比較中俄兩國生活習俗、國情文化的差異,以加強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
選用教材:自編教材
課程21
俄羅斯文學史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50%
50%
68
課程主要內容:
1、文學史
1)給學生介紹俄羅斯文學史每一階段發展的歷史背景;
2)給學生介紹有關的社會政治知識;
3)相應介紹每一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創作特色及對後世的影響。
2、文學作品選讀
1)在以史為主要講解內容的同時,選取當時個別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進行賞析;
2)通過作品的講解和賞析,使學生對當時文學史的發展具體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選用教材:
1、《俄羅斯蘇聯文學名著選讀》(上、下兩冊,商務印書館,1984);
2、《蘇聯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商務印書館,1989)。
課程22
俄語科學語言分析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30%
70%
34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科學語言分析課程是俄語專業高年級階段的專業必選課,是在俄語科學語言理論知識指導下的實踐課。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基本的科技俄語知識的指導下,藉助專業詞典,完成一般的與科技俄語相關的交際活動注意要求學生將科學語言的典型特徵運用到俄語語言交際的實踐中。
選用教材:
孫玉華等
俄語科學語言教程 外語與教學研究出版社 2010;
李志喬,俄漢科技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а Л.А. Лингводидактическая модель обучения
студентов-нефилологов письменным формам науч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2003;
Буре Н.А.
Основы научной речи,2003.
課程23
俄語寫作1-2
把成果法和過程法相結合,利用多媒體設施和課件,通過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寫作任務練習、教師反饋、同儕反饋等方式進行寫作教學
考試
40%
60%
68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寫作系統傳授用俄語寫作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文字應用能力,為良好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使學生掌握提綱、摘要、記事、說明、議論及應用文的基本寫作方法和技巧。同時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濃縮信息和擴放信息的能力,講授說明文、議論文的篇章結構,修辭特點及寫作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文章的鑒賞能力,清晰的思維能力和准確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選用教材:自選。
課程24
俄羅斯歷史地理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介紹地理概念,重大歷史事件,使學生對俄羅斯的重要山川、峽谷、河流、湖泊等有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快速反應能力且在短時間內在地圖上找到城市、河流、海洋等著名地點,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擴大知識面,全面提高俄語技能。在介紹相關內容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掌握且學會講解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後經過及其當時的俄羅斯國情。
選用教材:自編教材、地形圖。
課程25
中國文化(俄語)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80%
20%
68
課程主要內容:
課程主要內容是用俄語向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包括哲學、思想、藝術、文化、習俗等,符合現代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原則,旨在指導學生在兩種語言文化中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用所學外語描述、介紹中國文化,並從文化對話的視角解讀文化現象,是一種有建設意義的嘗試,使處於外語學習提高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已有的俄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能力得以更廣泛的運用和發揮,在熟練掌握俄羅斯社會、歷史、文化的同時,對偉大的中華文化如何用所學外語進行流暢表述有所了解和掌握。
選用教材:
1、《中國文化常識》,華文出版社,2009年
2、《中國文化—北語對外漢語精版教材》,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9年。
課程26
同聲傳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40%
6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在對俄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講授俄漢、漢俄翻譯理論、俄語經貿口譯、俄漢口譯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課程。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熟練進行俄漢語對譯,熟練進行俄漢語的迅速轉換及提高口頭交際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未來進行俄漢語同聲傳譯的基本能力。其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進行俄漢語口語互譯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從事同聲傳譯應有的基本素質。
選用教材:
1、貝文力、施國安:《俄語高級口譯技能訓練與實踐演練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2、黃忠廉等:《俄漢翻譯開發基礎》,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等。
課程27
俄語國際貿易實務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通過俄語了解國際貿易實踐的課程,旨在培養俄語技能和國際貿易知識兼容的復合型人才提供幫助。該門課程能夠為相關的國際商務俄語課程提供背景知識和俄語語言訓練奠定基礎。
選用教材:
1.
自編
2.
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1年
3. 彭福永國際貿易實務教程(第四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
2. 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本科課程表
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描述表(俄語系俄語專業)
課程
名稱
教學方法、手段
考核
方法
理論教學(學時)比例
實踐教學(學時)比例
總學時
課程1
基礎俄語綜合課1-4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學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520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以語法、詞彙、語篇知識為基礎,依託富有知識性、趣味性和人文內涵的教學材料,提高學生的口筆頭語言運用能力和理解俄羅斯文學文化的能力。課程內容涉及俄羅斯政治、經濟、教育、歷史、社會文化、文學及自然科學諸多方面。教師通過任務教學、項目教學、問題驅動等多種方法,輔以大量的語法、詞彙等練習,全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思辨技能及人文素養。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新版東方)1-2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大學俄語3》,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大學俄語4》,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
課程2
高級俄語綜合課1-4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任務型教學和交際教學法
考試
60%
40%
32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俄語語言基本功,擴大詞彙量,豐富國情文化知識,提高對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科技等題材文章的分析理解及進行語言表述能力。通過增加詞彙量、強化常用詞語、句式的積極運用,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口、筆語的語言交際能力。
選用教材:
《俄語》5-8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課程3
俄語會話
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互動
考試
20%
8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注重提高學生聽和說的綜合能力,注重交際能力的培養,同時訓練學生的俄語表達技能。本課程聽力訓練包括涉及與政治、經濟、科技、交通、社會、教育、歷史、文化等諸內容的聽力和言語表達訓練、日常言語會話練習等。
選用教材:自選教材
課程4
俄語語音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試
20%
8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系統傳授語音和語調知識,使學生通過本課程內容的學習和語音的訓練,熟練掌握俄語的語音、語調和朗讀技巧,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發音的准確性。本課程包括以下幾個部分:聽辨、聽力訓練;發音、口語訓練;語音語調模仿訓練;語音語調的診斷。
選用教材:
自選教材
課程5
俄語閱讀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試
70%
3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增進學生對所學語言國家國情知識的了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帶動聽,說,寫,譯技能的訓練,進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俄語的能力,使學生能讀懂俄語原文中等難度的各種文章(包括新聞電訊與特寫、短文、電報、史地、傳記、游記、科普文章)。
選用教材:
《俄語閱讀教程》,王辛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1版;
《俄語專業閱讀教程》,史鐵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俄語泛讀》,阮福根,周日榮,張友毅,上海譯文出版社。
課程6
國際商務俄語筆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講授的內容大體分成兩部分:一是講授相關的翻譯理論,每節課一個專題,針對專題准備實踐材料,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理解和吸收;二是通過練習和測驗檢驗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互譯能力,提高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幫助學生掌握主要的篇章類型的經貿文本翻譯的理論、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Теория перевода. Швейцер
А.П.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ЛИБРОКОМ, 2010.等
課程7
國際商務俄語口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內容包括組織商務活動與參觀展覽話語交替口譯、商務活動中開場白視譯等,對於培養學生未來在商務領域中運用俄語進行口頭交際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教學目標主要是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話語的口頭互譯能力,提高學生從事商務翻譯應該具備的素質。通過大量的商務口譯實踐練習,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獨立思考能力、邏輯分析能力、良好的記憶能力、自如表達的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除了具備基本的口譯技能和技巧外還要具備口譯人員的職業道德,能夠承擔一般的商務口譯工作。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е обучение
переводчика Алексеева И.С.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ИИЯ, 2000等
課程8
基礎俄語視聽說1-3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10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是通過聽、說訓練學生能聽懂俄羅斯國家人士關於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的談話及中等難度的聽力材料,能理解大意,捕捉所需信息(如事件、人物、時間地點、數目等)領會說話者的態度、感情和真實意圖,就聽所聽材料全篇或段落,說出其內容大意,簡述某事的發展過程,掌握聽說的基本技能,能夠聽懂適合基礎階段學習的聽力材料並能夠轉述其大意和准確記錄其中的關鍵信息,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聽說教程》(1、2)(第二版),劉玉英、白振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俄語視聽說教程》(1、2),吳克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俄語視聽說教程》,孫玉華,長春出版社。
課程9
高級俄語視聽說
1-3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任務型教學和交際教學法
考試
20%
80%
130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聽力和口語相結合的課程。在聽力理解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聽懂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的交談、講話,聽懂俄羅斯聯邦電視台、電台的有關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的新聞報道、采訪講話和電視文獻片。要求能理解大意,抓住主要論點,了解說話人的真實意圖。在口語表達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訓練使學生能就熟悉的題材進行交談和發言,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就我國和俄羅斯的政治、外交、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常見話題與外賓進行交談。要求語音語調自然、語言基本正確、連貫達意,根據不同的交際對象和交際場合正確運用語言的各種表達形式,完成交際任務。
選用教材:
《俄語視聽教程》,張家驊,黑龍江大學出版社,1997年;
《俄羅斯電視新聞視聽教程》,付曉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課程10
經貿俄語報刊閱讀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60%
4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通過選取不同難度的俄語報刊、雜志中不同體裁的文章或評論,結合報刊文體的基本特點,通過大量的閱讀實踐練習,使學生熟悉報刊文章的思想觀點、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了解篇章布局、語言技巧以及文體特點等。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訓練,講解主要詞彙、言語範例及相關背景知識,使學生掌握後學會運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他們所學的語言知識,增進學生對該國文化國情知識的了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帶動聽,說,寫,譯技能的訓練,進而提高他們綜合運用俄語的能力。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課程11
俄羅斯交際禮節
多媒體手段支持下的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20%
80%
2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從國情概況、國家標志、節日、禮俗、姓名、生活習慣、宗教、社交等方面對語言對象國俄羅斯的文化背景、民風民俗、國情知識進行詳細的介紹,採用自組教材,內容系統、翔實、全面,結構簡明、清晰、合理。本課程在對知識進行介紹和傳達時,緊緊圍繞著交際禮節這一中心思想,闡述做為俄羅斯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交際禮節方方面面的特點,培養學生對俄羅斯語言文化的興趣和熱愛,有助於剛剛開始俄語學習的處於基礎階段的一年級學生更好地了解俄羅斯民族的交際文化和交際習慣,為順利、成功的跨文化交際打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以形成良好的文化對話和文化溝通。
選用教材:
《俄漢語言文化習俗探討》,胡文仲,劉光准,黃蘇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年;
《當代俄羅斯社會與文化》,吳克禮,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年。
課程12
國際商務俄語函電寫作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20%
8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有針對性的准備講解相關函電理論,總結商務函電基本技巧,根據俄語商務活動的規律,結合商務寫作的特點,強調簡明完整、清楚正確的寫作風格,通過模擬商務函電寫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掌握主要的俄語商務函電寫作理論、技巧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俄語與漢語話語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從事國際商務應該具備的素質。
選用教材:
《國際商務單證理論與實務》,姚大偉,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年;
《國際貿易實務》,高運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課程13
俄漢翻譯理論與實踐
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60%
40%
68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兩大部分。
在理論方面,本課程的重點是講授翻譯理論知識、俄漢語言的異同和俄譯漢技巧,俄譯漢的技巧及俄漢文體差異與轉換。講授翻譯技巧時,為更加直觀地介紹翻譯技巧並使學生內化相關技能,課程中配備了足夠量具有典型意義的翻譯實例進行演示。
在實踐方面,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印發一系列課後訓練材料,材料緊緊圍繞每次課的教學內容,選材涉及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旅遊、文學等領域。此外,選材中包含一些人文內容,教會學生翻譯技巧的同時,開闊其視野,培養學生的人文性。
選用教材:
《俄譯漢教程》,蔡毅,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俄譯漢教程》,王育倫,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
《俄漢翻譯理論教程》王秉欽,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
課程14
漢俄翻譯理論與實踐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60%
4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專業本科三年級《俄漢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的延續,俄譯漢和漢譯俄的主要理論和翻譯技巧基本相似,具有共通性,因此,《漢俄翻譯理論與實踐》以翻譯實踐為主。該課程主要分析俄漢語在各種語體材料上的異同和語際翻譯時的注意事項,並通過翻譯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培養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
選用教材:
《實用俄漢漢俄翻譯教程》,張永全主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
課程15
俄羅斯概況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課程教學內容主要是系統講授俄羅斯國情與文化的基礎知識,包括當代俄羅斯、俄羅斯歷史、俄羅斯文學、俄羅斯藝術、俄羅斯科學技術、俄羅斯風俗習慣等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識。
在授課過程也常常使用中俄文化的對比的方法,比較中俄兩國生活習俗、國情文化的差異,以加強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
選用教材:
《俄羅斯文化國情教程》,商玉潔、趙永華、山鷹 (А. С. Шанин)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俄羅斯歷史之路》,
李英男、戴桂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俄羅斯概括》,王仰正,趙愛國,周民權,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當代俄羅斯》,戴桂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課程16
國際貿易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國際貿易是俄語專業的一門專業選修課,主要內容是國際貿易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政策,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國際商務知識和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能力。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的一般理論和方法,既為今後工作積累知識,又為今後繼續從事有關研究奠定基礎。
選用教材:
《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案例》(第二版)陳憲,張鴻,上海財經大學
2008。
課程17
俄羅斯藝術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屬於專業選修課。本科的主要內容是俄羅斯藝術,包括俄羅斯的建築、繪畫、音樂、舞蹈、雕塑及電影等,俄羅斯藝術以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在世界文化藝術的版圖上占據自己的位置,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旨在介紹俄羅斯各種藝術發展及特色,是俄語專業提高階段的課程,是使學生掌握俄羅斯國情文化知識及提高俄語水平的重要課程。
選用教材:
自編教材
課程18
俄語實踐語法1-4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試
70%
30%
27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對俄語語法系統講解結合分析語言現象。主要內容包括名詞和形容詞的性、數、格以及形態變化規律,動詞的體、時、人稱以及形態變化規律,各類前置詞的結格關系和意義,帶前綴的動詞的用法,副動詞和形動詞的構成和使用,三個人稱命令式的構成及意義,定向動詞和不定向動詞的用法;句子的不同分類標准,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劃分,主從復合句的用法。本課程旨在使學生對語言的本質和交際功能有一初步認識,從而促使學生更科學地認識語言的內部結構和普遍規律。
選用教材: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一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二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三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大學俄語》(新版)學生用書第四冊,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課程19
國際金融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國際金融》闡述的是國際金融學科的最一般規律、國際金融學的基本理論,介紹國際金融的基本業務和基礎知識。這一課程要求學習者掌握國際金融學的基本知識與基礎理論,理解開放經濟的運行特點與內外均衡目標的實現途徑。要求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的國際收支、匯率、國際資金流動等基本理論,正確分析國際金融領域的現實問題,並能系統了解和運用國際金融市場的金融工具防範匯率風險,進而實現金融專業為國家培養開放型和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同時也為今後工作積累知識。
選用教材:
劉軍善、王月溪,《國際金融學》,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課程20
當代俄羅斯社會生活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俄語專業基礎階段增長學生語言背景知識的重要課程,屬於俄語專業所開設的專業知識課。系統講授俄羅斯文化、國情、日常生活習俗等方面的知識,著重擴展學生對語言背景知識的了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該課程涉及俄羅斯民族的風俗、習慣、國情、文化等語言背景知識,對學生了解語言對象國,提高語言修養與交際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授課過程也常常使用中俄文化的對比的方法,比較中俄兩國生活習俗、國情文化的差異,以加強學生對語言對象國的了解。
選用教材:自編教材
課程21
俄羅斯文學史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50%
50%
68
課程主要內容:
1、文學史
1)給學生介紹俄羅斯文學史每一階段發展的歷史背景;
2)給學生介紹有關的社會政治知識;
3)相應介紹每一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創作特色及對後世的影響。
2、文學作品選讀
1)在以史為主要講解內容的同時,選取當時個別著名作家的著名作品進行賞析;
2)通過作品的講解和賞析,使學生對當時文學史的發展具體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
3)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選用教材:
1、《俄羅斯蘇聯文學名著選讀》(上、下兩冊,商務印書館,1984);
2、《蘇聯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商務印書館,1989)。
課程22
俄語科學語言分析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30%
70%
34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科學語言分析課程是俄語專業高年級階段的專業必選課,是在俄語科學語言理論知識指導下的實踐課。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在基本的科技俄語知識的指導下,藉助專業詞典,完成一般的與科技俄語相關的交際活動注意要求學生將科學語言的典型特徵運用到俄語語言交際的實踐中。
選用教材:
孫玉華等
俄語科學語言教程 外語與教學研究出版社 2010;
李志喬,俄漢科技翻譯教程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а Л.А. Лингводидактическая модель обучения
студентов-нефилологов письменным формам научн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2003;
Буре Н.А.
Основы научной речи,2003.
課程23
俄語寫作1-2
把成果法和過程法相結合,利用多媒體設施和課件,通過課堂講授、小組討論、寫作任務練習、教師反饋、同儕反饋等方式進行寫作教學
考試
40%
60%
68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寫作系統傳授用俄語寫作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文字應用能力,為良好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使學生掌握提綱、摘要、記事、說明、議論及應用文的基本寫作方法和技巧。同時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濃縮信息和擴放信息的能力,講授說明文、議論文的篇章結構,修辭特點及寫作方法。以此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文章的鑒賞能力,清晰的思維能力和准確運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
選用教材:自選。
課程24
俄羅斯歷史地理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介紹地理概念,重大歷史事件,使學生對俄羅斯的重要山川、峽谷、河流、湖泊等有清晰的認識。培養學生快速反應能力且在短時間內在地圖上找到城市、河流、海洋等著名地點,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擴大知識面,全面提高俄語技能。在介紹相關內容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使學生掌握且學會講解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後經過及其當時的俄羅斯國情。
選用教材:自編教材、地形圖。
課程25
中國文化(俄語)1-2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80%
20%
68
課程主要內容:
課程主要內容是用俄語向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包括哲學、思想、藝術、文化、習俗等,符合現代外語教學跨文化交際原則,旨在指導學生在兩種語言文化中搭建一座溝通的橋梁,用所學外語描述、介紹中國文化,並從文化對話的視角解讀文化現象,是一種有建設意義的嘗試,使處於外語學習提高階段的高年級學生已有的俄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能力得以更廣泛的運用和發揮,在熟練掌握俄羅斯社會、歷史、文化的同時,對偉大的中華文化如何用所學外語進行流暢表述有所了解和掌握。
選用教材:
1、《中國文化常識》,華文出版社,2009年
2、《中國文化—北語對外漢語精版教材》,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9年。
課程26
同聲傳譯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考查
40%
60%
34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是在對俄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生講授俄漢、漢俄翻譯理論、俄語經貿口譯、俄漢口譯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課程。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熟練進行俄漢語對譯,熟練進行俄漢語的迅速轉換及提高口頭交際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未來進行俄漢語同聲傳譯的基本能力。其教學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進行俄漢語口語互譯的能力,使學生具備從事同聲傳譯應有的基本素質。
選用教材:
1、貝文力、施國安:《俄語高級口譯技能訓練與實踐演練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2、黃忠廉等:《俄漢翻譯開發基礎》,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等。
課程27
俄語國際貿易實務
多媒體支持下的講授、學生參與式教學
考查
70%
30%
34
課程主要內容:
俄語國際貿易實務是一門通過俄語了解國際貿易實踐的課程,旨在培養俄語技能和國際貿易知識兼容的復合型人才提供幫助。該門課程能夠為相關的國際商務俄語課程提供背景知識和俄語語言訓練奠定基礎。
選用教材:
1.
自編
2.
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1年
3. 彭福永國際貿易實務教程(第四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年。等。
3. 杭州量子大學在青島有分院嗎
可以直接登錄大學的官網查詢,如果它有分校的話,官網上一定都會有公布的。
4. 浙江傳媒經濟學系畢業能幹啥
數學三+802經濟學綜合《政治經濟學概論》宋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經濟學》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北京交通大學數學三+820經濟學《微觀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平狄克,魯賓費爾德;《宏觀經濟學》第二版(國際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奧利維爾.布蘭查德東北財經大學數學三+802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宏觀部分)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4版暨南大學數學三+803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復旦大學(包括產經數量經濟學統計學)數學三+860微觀經濟學不提供參考書(推免70%)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學三+815經濟學綜合微觀經濟學(第6版)[美]羅伯特·平狄克,王世磊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宏觀經濟學(第8版)[美]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等著;王志偉譯,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西方經濟學(第4版)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專業英語(經濟類),不指定參考書中央財經大學數學三+801經濟學《政治經濟學》逄錦聚、洪銀興、林崗、劉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四版北京大學數學三+885經濟學1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H.范里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42元2微觀經濟學周惠中上海人民出版社42元3全球視覺的宏觀經濟學薩克斯拉雷恩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65元4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59元5宏觀經濟學霍爾泰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59元北京工商大學數學三+801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第8版人民郵電出版社帕金;《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微觀部分、或合訂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4版高鴻業首都經貿大學數學三+901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與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經濟日報出版社(劉英驥著)《經濟學教程》經濟日報出版社(張連城著)南開大學數學三+884經濟學基礎(微、宏觀)《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西方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第4版《經濟學》(上、下冊)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爾·E·沃爾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遼寧大學數學三+806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四版上海交通大學數學三+841經濟學一《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第六版或第七版)H.范里安著上海三聯書店;《宏觀經濟學》曼昆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五版2006-5上海財經大學數學三+803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宏觀經濟學》曼昆(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上海海事大學數學三+818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上海大學數學三+827現代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經濟學原理與應用》陳憲韓太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上海師范大學數學三+907經濟學基礎理論《政治經濟學》(資本主義部分和社會主義部分共兩冊)吳樹青、衛興華等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共二冊)高鴻業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南京大學數學三+經濟學原理《現代西方經濟學原理》(第五版)劉厚俊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微觀經濟學》梁東黎,劉東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微觀經濟理論-基本原理與擴展(第9版)》(中英文皆可)WalterNicholson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宏觀經濟學教程》沈坤榮,耿強,付文林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山東大學數學三+807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宏觀部分)(第三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格利高里.曼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分冊》(第五版),格利高里.曼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浙江大學數學三+801經濟學綜合《政治經濟學教材》蔣學模主編,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微觀經濟學》(第六版)(美)平狄克、魯賓費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宏觀經濟學》(第七版)(美)多恩布希、費希爾、斯塔茲著,范家驤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國際貿易:理論、政策與現實問題》(第二版)趙偉等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六版,上下冊),克魯格曼、奧伯斯法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網路經濟》張小蒂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電子商務》斯奈德著,第7版,機械工業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學數學三+811西方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宏觀部分),趙英軍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年版或2009年版;高鴻業主編,《西方經濟學》(第三或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江西財經大學數學三+803經濟學王秋石:《微觀經濟學原理》(第四版或第三版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或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王秋石:《宏觀經濟學原理》(第四版或第三版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或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武漢大學數學三+817宏微觀經濟學R.S.Pindyck&D.L.Rubinfeld:《微觀經濟學》N.G.Mankiw:《經濟學原理》(上冊)J.E.Stiglitz:《經濟學》(上冊)H.R.Varian:《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周惠中:《微觀經濟學》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學三+(806)經濟學(宏、微觀)《西方經濟學》第四版(宏觀、微觀)全兩冊,高鴻業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經濟學原理》中文第4版(宏觀、微觀)全兩冊,曼昆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版。湖南大學數學三+(848)經濟學綜合(含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第三版),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西方經濟學》,劉輝煌主編,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華南理工大學數學三+(868)經濟學(含宏觀、微觀)《經濟學》(第三版)(上、下冊)[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重慶大學數學三+(802)經濟學原理(含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曾國平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經濟學理論與實踐》陳仲常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年西南財經大學數學三+802經濟學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劉詩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劉詩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政治經濟學》逢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西方經濟學》第三版(上、下冊)高鴻業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微觀經濟學》吳開超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宏觀經濟學》曾志遠、劉書祥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數學三+845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第四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平狄克、魯賓費爾德,《宏觀經濟學》(第五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曼昆
5. 陳憲的介紹
陳憲,男,經濟學博士。現為經濟學院經濟學系教授,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中國服務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應用經濟系教授。199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起任上海大學教授。2001年起受聘為上海社科院博士生導師。2007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學受聘為教授和博士生導師。1996年和2000年曾赴香港中文大學進行短期合作研究。200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目前擔任上海市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工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
6. 上海經濟轉型的時候到了嗎
但,這樣的增長軌道,在今年上半年卻發生了變化。 除了經濟增速僅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外,增幅這一指標,出現了較明顯的「雙低」現象———較去年同期相比低,較全國水平相比低。 這樣的變化,意味著什麼?增長的趨勢,是否會出現逆轉?全市的國民經濟,下半年走勢可能會有怎樣的變化? 人們關注。昨天,經濟學人上海圓桌會議聚焦熱點,去探討、去求解…… 增速放緩——有規律性因素 對今年上海經濟出現的「雙低」現象,上海社科院經濟景氣研究預測中心主任劉誯松認為:這有其規律性因素的作用。上海速度的放慢,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是人均GDP到達一定階段、商務成本上升到一定階段的必然。一方面是從國際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上海的後發優勢,無論是技術上的還是政策上的,都基本利用完了;而從國內經濟環境來看,上海的先發優勢效應,也越來越不明顯了。 華東師范大學遠東金融學院院長、終身教授潘英麗認為:經濟增速的放慢,是傳統增長方式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結果。以往的中國經濟增長,從需求角度主要靠投資拉動,從供給看主要靠要素投入拉動,這就導致經濟難以可持續。因為一味投資既消耗當前的產品,又容易引起生產性過剩的危機;而越來越多的要素投入,會帶來資源的壓力,帶來通貨膨脹,導致經濟的滯漲。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周振華研究員表示:上海經濟的趨勢,應該是「增長速度減緩,增長質量提高,增長結構改善」。有一個傾向很好,現在區縣政府對GDP的增長興趣似乎開始減少,這說明地方政府對GDP有了更加正確的認識,更講究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出,上海,更注重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不去單純追求GDP。 他認為,全國的經濟形勢好像已不存在過熱的問題,目前大部分指標都在正常區域,但也有一些指標處於「黃燈區」,關鍵就看這些指標能否穩住。他還特別提及區域經濟格局的微妙變化。如長三角,今年引進外資下降比較快,這有能源瓶頸因素,也有土地制約因素。這可能不會是一個短期現象。而上海身處長三角,可能也會受到較大影響。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教授說:改革開放20多年,我們經歷了5次經濟周期。而這一輪經濟周期是從1992年開始啟動,這也可能就是最後一次由實物,如住房、汽車等拉動的經濟周期。上海在這一波中可能是最先感覺到的。然而,住房又不單是實物,它還是金融產品,是資產,房價升得太快,大量投機、泡沫就會溢出,於是必然就會有宏觀調控。帶來的結果是,這輪周期還沒走完就結束,許多改善性居住還沒完成,持幣待購者還有很多。 內部調節——抵禦波動風險 下半年中國經濟將面臨嚴峻考驗,房價、金融證券價格、車價、油價等的波動,也會對上海經濟產生沖擊。如何去抵禦外部壓力,抵禦經濟增長的波動風險?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石良平教授觀點明確:尋找內部結構調節機制。 他認為,上海可以在三方面著力。一是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加快落實,突出國際化、科技化、生態化;譬如綠色的基礎設施工程是最可持續的,做的越早,上海經濟的抗波動能力就越強。二是利用第三產業引資的大幅上升勢頭,積極打造全球化的物流集散基地。洋山深水港的即將建成開港是個很好的契機,今後可能會在上海形成面向全世界的生產型服務業,如大型物流中心、大型科研基地、大型投資決策中心。三是在高端製造業方面決不縮手,以此推動上海新一輪第三產業的發展。 增長方式——必須主動轉型 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並不是壞事,恰恰是極好的機會,因為「它可以逼著你去考慮後面該怎麼做」,去主動進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主任費方域教授說:上海完全可以找到新的路子,上海的競爭優勢要建立在大城市本身的優勢上,即人才、資金、物流等方面的集聚,在這些方面下功夫去挖掘、去深化優勢。 周振華教授說,上海城市的功能已從集聚階段走向集聚與輻射並存,而輻射依靠的就是服務。這一點已經顯現,如樓宇經濟、總部經濟開始發展。當然,與大城市相伴隨的是商務成本會抬高。對此,劉誯松博士指出,經濟增長方式如果不能轉到適應高商務成本的階段上來,產品附加價值、人均勞動生產率等要素就不能和現階段相匹配。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創造很多高薪崗位,吸引很多高級人才到上海來,上海就能真正建成國際大都市。未來5年是上海經濟發展非常關鍵的5年,是經濟轉型能否成功的關鍵5年。 做好准備——承受轉型代價 專家們提醒,轉型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此必須做好心理准備。 周振華教授舉了發達國家的先例,紐約、倫敦當年從工業城市轉向現代金融、經濟城市,用了三四十年,在轉型的過程中一些經濟、社會指標是比較糟糕的,致使當時的一些經濟學家幾乎絕望,認為看不到前途。所以我們要做好承受轉型代價的准備,不能太著急,要保持信心。 困難會表現在哪些方面?袁志剛教授說:上海在發展服務業方面困難很重,因為不是產業結構的自我自然升級,而是要從外國人手中「搶」過來。但上海也是有機遇的———全世界服務業的產業轉移勢頭正在出現。先是軟體外包,現在又出現了研發外包,後者要求一個城市具備知識、資金、信息、人才等許多要素,這正是上海的一大優勢。 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陳憲教授指出:發展製造業對拉動GDP立竿見影,發展服務業見效則比較慢,而且服務業產品有難以標准化、制度難以建立等難題,我們必須對此有充分認識。費方域教授說,上海經濟結構轉變要真正把「三二一」落到實處,且應以科技為基礎,提高附加值。上海現在要發展新的東西,同時迅速淘汰舊的東西,現在舊的東西佔有資源太多,要施加壓力加速淘汰。潘英麗教授認為中國這么大的國家,「兩頭在外」戰略已不適合繼續推行了。根據「微笑曲線」,加工製造業這塊的利潤是最低的,大約只佔總利潤的10%左右。 「突圍」關鍵——要發展服務業 發展服務業是上海經濟發展方式轉型不言而喻的選擇。 對服務業深有研究的陳憲教授總結:今年以來上海服務業出現了6個變化。第一,上半年服務業增長9.6%。第二,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數量超過製造業利用外資,說明經濟驅動發生變化,服務業迎來發展機遇。第三,上海經濟亮點之一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很大一塊可歸入生產者服務業。第四,從服務業產業結構來看,出現了多個新亮點,如信息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會展旅遊業、現代物流業等,服務業也開始形成特色產業、支柱產業。第五,服務業空間結構發生變化,出現了產業聚集區、聚集帶,一些市郊的經濟開發區也開始向服務業轉變。第六,服務貿易勢頭不錯,上海的服務貿易佔全國服務貿易的18.2%。 對於如何發展服務業,專家們提出了許多建議。袁志剛教授說,上海在服務業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推進制度改革,就是事業單位的改革。我們競爭性的製造業為什麼有這么快的效率,企業制度的改革很重要。現在事業單位所提供的服務業佔到50%以上,很多服務業上不來是因為沒有供應。上海服務業的增加值、增速與北京相比落後了,應該更加敞開胸懷為全國服務。 費方域教授提出一個新鮮的口號:「大小並舉」,以對應「抓大放小」。「抓大放小」是從所有制角度講的,「大小並舉」則是從企業結構講的。「小」有兩個概念,一是小型高科技企業;二是運用高科技的專業化的小企業,它自己不做研發而是用別人的東西。這兩塊恰恰是上海需要而又很缺的東西。所以,我們現在對小企業要特別重視。 還有,上海面臨市場深化問題,科技市場不發達,企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不明確。同時,市場有好壞之分,必須要有好的設計。再者,政府要轉變職能,更好地提供法規、政策。特別是必須制定大量的微觀政策,而不是統稱「宏觀政策」。同時,中介機構的獨立程度反映了市場深化程度,也反映了政府職能轉變的程度。政府還要提供很好的規劃和指南。 周振華教授舉了一個很具體的例子:上海商務樓的供給不夠充分,且以出租為主的方式沒有與國際接軌。大型跨國服務機構需要整棟的或幾層樓面的商務樓,金融、保險機構一般喜歡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