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畢業論文,題目為央行提高利率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及原因分析,給點資料或思路也行,謝謝啊
可以的Q我
B. 央行行長公開回應A股大跌,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是股市向好的信號嗎
沒有用。我國的股市很任性!
C. 市場點評:股市增量資金不足,維持存量博弈,選股思路結構重於趨勢
財經新聞精選
國家衛健委:五一期間疫苗接種不打烊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2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五一」假期即將到來,人員流動增加,病毒傳播風險加大,要毫不放鬆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麻痹大意、消極厭戰,不能心存僥幸、松勁懈怠,不能忽視個人防護。「五一」假期期間,全國疫苗接種工作不斷檔、「不打烊」,各地要精細化管理、有序安排接種,同時要做好接種人員輪換、輪休和防護;也希望廣大群眾積極接種,盡早接種。
空間站建造完成後將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入軌,取得了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的開門紅。總的目標是在2022年前後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站組合體建造和運營技術,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技術,具備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與空間站共軌飛行。
商務部:外商投資信心增強投資預期穩中向好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利用外資實現較快增長,除了有上年同期基數較低的因素外,還得益於我國經濟從疫情影響中穩定恢復,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等因素。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47.8%,較2019年同期增長6.7%。高峰表示,外商投資信心增強,投資預期穩中向好。
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齊康:全國碳市場建設已進入關鍵階段
上海碳交易市場主要設計者之一、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副總工程師齊康表示,目前全國碳市場建設已經進入關鍵階段,將盡快發布登記交易結算相關規則,完成注冊交易系統的進一步建設,組織做好配額分配運行測試,預計於2021年6月前,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開啟第一筆交易和第一個履約周期。
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對網路平台企業從事金融業務的監管,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台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2021年4月2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以下簡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對部分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進行監管約談,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主持約談。騰訊、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位元組跳動、美團金融、滴滴金融、陸金所、天星數科、360數科、新浪金融、蘇寧金融、國美金融、攜程金融等13家網路平台企業實際控制人或代表參加了約談。
(投資顧問:林旭銳,執業證書號S0260615100004)
二、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股市增量資金不足,維持存量博弈,選股思路結構重於趨勢
周四A股三大指數均表現相對平穩,截止收盤,滬指收盤上漲0.52%,收報3474.90點;深證成指上漲0.46%,收報14464.08點;創業板指上漲0.03%,收報3051.42點。兩市合計成交8222億元,當日北向資金凈買入50.88億元。板塊觀察,券商、有色金屬、安防設備等漲幅居前;釀酒、旅遊酒店、農牧飼漁、鋼鐵等跌幅居前。行業板塊漲跌互顯,其中券商板塊領漲,盤面觀察市場增量資金相對不足,維持存量博弈,選股思路結構重於趨勢,考慮板塊個股輪動加速,操作建議應靈活控制倉位和節奏參與,板塊可逢低關注券商、有色、生物醫療、新能源、碳中和題材等板塊。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鋼鐵產品關稅調整和取消退稅落地,影響有多大?
事件:據財政部網站消息,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自5月1日起調整部分鋼鐵產品關稅。同時,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的公告。
來源:第一財經
點評:上述調整措施,有利於降低進口成本,擴大鋼鐵資源進口,支持國內壓減粗鋼產量,引導鋼鐵行業降低能源消耗總量,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相關舉措將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6000-7000萬噸鋼材,取消出口退稅,將導致一大半鋼材迴流國內,或給鋼材市場帶來一定降溫。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證券行業:上市券商2020業績高增,轉型升級初見成效
事件:上市券商2020年業績同比增長37%,中小券商業績彈性凸顯。截止2021年4月23日,37家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報,總計營業收入5108億元,同比+29%;歸母凈利潤1480億元,同比+37%,37家券商全部實現盈利,龍頭券商規模優勢依舊明顯。
來源:粵開證券研報
點評:在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和證券公司業務轉型升級雙輪驅動之下,證券行業業績連續增長,目前券商板塊估值1.67倍市凈率,處於近十年估值30%分位點,具備安全邊際和修復向上空間,建議可適當逢低關注配置。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新股申購提示
睿昂基因申購代碼787217,申購價格18.42元;
三、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D. 文章開篇引用中國人民銀行兩位副行長的話有什麼作用
重慶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是副廳級幹部。
重慶市中國人民銀行應名為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
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在重慶的派出,於1998年12月9日正式掛牌成立,下轄萬州、涪陵、黔江、永川、巴南、長壽、江津、合川8個中心支行,以及15個縣支行,負責在重慶市轄區履行中央銀行職責。
E. 央行九大 是什麼
您指的應該是央行九大區行吧?請看——
央行九大區行去向明晰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次會議的主題之一與中國銀監會的省級派出機構籌備組主要負責人會議緊密相關,其核心內容就是討論央行地方分支機構的調整問題,其中1998年末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九大區行的重新定位和去留問題最令人關注。
大區行的職能
從中國銀監會成立之日起,央行九大區行職能定位和去留問題就一直為各方所關注,而大區行的去留與央行的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職能緊密相關。
1998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實行機構改革,目的是增強央行的獨立性,減少地方政府對央行地方分支機構在制定貨幣政策以及銀行監管方面的干預。根據地域關聯性、經濟金融總量和金融監管的需要,考慮到中國地區差異大的特徵,央行改革時參照了美聯儲13個大區行的模式,撤銷31個央行省級分行,成立九大區行,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派出機構:天津分行(管轄天津、河北、陝西、內蒙古)、沈陽分行(管轄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分行(管轄上海、浙江、福建)、南京分行(管轄江蘇、安徽)、濟南分行(管轄山東、河南)、武漢分行(管轄湖北、湖南、江西)、廣州分行(管轄廣東、廣西、海南)、成都分行(管轄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安分行(管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北京、重慶兩家營業管理部,分行行長的行政級別是正局級。當時從中央到金融系統對於這項改革都十分重視,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吳曉靈「降職」到上海擔任九大區行中最為重要的上海分行首任行長一職,足見重視程度之高。
根據當時的改革方案,分行的主要職責是依據總行的授權,負責執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政策,對轄區內除保險和證券外的金融業務活動進行全面的監督管理。在不設分行的各省區首府所在地還設立了以該地命名的金融監管辦事處,作為分行的派出機構。在分行所在地以外的省會城市以及計劃單列市設立中心支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除了履行原來承擔的職責外,增加了原省分行在國庫經理、支付清算、現金發行和金融統計等業務中的管理匯總工作。
央行九大區行成立5年來,各大區行履行央行賦予的職責,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削弱地方政府對金融業的干預,加強監管與獨立性的作用。因此,九大區行的歷史作用是積極的。為完善銀行業監管體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01年中央銀行又依據「管監分離」的思路,在原監管一司及二司之外,成立了新的銀行管理司,負責銀行的市場准入、退出及監管政策研究等業務等等。今年初,設立獨立的中國銀監會。從1998年至今,我國金融體制和銀行管理體制的變革完成了「三大步」的逐步演變。有專家指出,九大區行職能重新定位是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必然考量,而其去留不是簡單的「是否走回頭路」的討論,更不應理解為對階段性改革的徹底否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魏加寧博士在評價實施5年來的大區行制度時表示,大區分行改革成功之處,主要在地方政府對貨幣政策的干預明顯減弱;說其不足之處。則主要在於人民銀行原有基層分支機構定位不明、跨地區監管成本上升等等。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央行一些地方分支機構的人員對實行大區行體制以來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主要涉及貨幣政策調控難度和監管成本方面。
區域貨幣政策難題
中國銀監會成立之後,專司銀行監管職能,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成為央行的主要工作。如此,在執行全國統一的貨幣政策的大前提下,考慮到區域經濟特色與發展水平,如何制定和執行區域性貨幣政策備受關注。一方面,各界都在呼籲進一步加強央行的獨立性,減少地方對央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干預;另一方面,有研究人士也呼籲,央行在制定和執行統一貨幣政策的同時也應多考慮到區域經濟特色,讓區域性貨幣政策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作用。而兩者的結合點就在於,九大區行能否勝任執行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制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區域性貨幣政策的重任。
央行上海分行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兩大工具之一,貨幣政策對於經濟發展作用巨大。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比較大的國家來說,在統一的貨幣政策之下,還應該有針對各地區不同經濟發展水平而制定的各地區的區域性貨幣政策。
他從貨幣政策制定和執行的角度指出了大區行的一些不合理性。很多人認為大區行有利於貨幣政策的執行,但他認為,美聯儲成立13大區行的時候,考慮到了美國區域經濟的差異性。但是在美國各大區行所覆蓋的區域,其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特色差異不大。在當前的中國,以省為單位的區域經濟特徵明顯,各省經濟模式各不相同。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大區行制度下,轄區內的貨幣政策很難制定和有效執行,很難用統一的貨幣政策來促進轄區內各省區的經濟發展。以上海大區行為例,轄區為浙江、福建和上海兩省一市,上海是城市經濟,浙江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福建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兩地落後一些。三種不同的經濟模式和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難制定統一的區域貨幣政策適應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需要。其他的大區行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他向記者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特徵還是政府主導型,地方政府的經濟決策對於推動該地經濟發展的作用非常明顯。成立大區行確實起到了減少地方政府對央行貨幣政策干預的作用,但是要制定和執行與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模式相適應的區域性貨幣政策,實現貨幣政策和地方經濟發展政策很有效的配合,沒有地方政府的參與,是不行的。
一位曾在某大區行工作近5年的人士也有同感。他說,各省區的貨幣政策職能都是由大區行來行使,而且大區行內各省區大都以大區行所在省的貨幣信貸情況作為參照系,這樣就會產生一種「誤差」。因為大區行都設在經濟相對較發達的省份的省會或者直轄市。以經濟較為發達的省區作為標准,實際上造成了發達地區信貸總量的增長會越來越快,而相對落後地區則上不去。
中國人民大學陶湘教授認為,地方銀監局成立後,九大區行存在的實際意義不大。在大區行成立之初,其職能主要分為執行貨幣政策、改善金融服務、金融監管三個方面,而不久之後,總行明確規定金融服務工作交由各省中心支行負責,現在又把監管職能分離,現在大區行僅剩下轄區內的貨幣政策執行工作;「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等,其中,公開市場操作是由總行貨幣政策操作室來完成,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又按統一標准執行,實際上由總行調節,分行沒有變更的權力,剩下只有再貼現了,而其規模大小取決於商業銀行票據承兌貼現的規模,而且再貼現工作基本上都由所在省中心支行做」。從實質上講,除了人事管理職能外,大區行與省會中心支行的職能相差無幾。
支行的意見
央行太原中心支行的王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大區行的所有職能基本上都已下放,僅保留了「核心權力」——貨幣信貸。但就以最近太原中心支行對個人消費信貸做的一次調查來說,省中支的調查范圍就被限定在太原市的范圍之內,因為其與山西省境內的地市級中心支行協調起來相當困難,這些中心支行直接受命於天津分行。因此,這一調查的意義就被打了一個大「折扣」,並給山西省貨幣政策的執行帶來了諸多不便。
「顯然,地方銀監局全面接手原大區行承擔的監管工作,會使得大區行職能弱化,在某種程度上,以後它在職能上就相當於一個省會中心支行,」央行某省會城市中心支行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區行留則要加大其權力,否則不如撤銷」。
「當初設九大區行,是為了避免地方政府幹預金融監管的獨立性,而現在金融監管已從央行分離出來歸銀監會行使;央行主要負責貨幣政策的制定,而貨幣政策又是全局性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看,撤大區行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央行南寧中心支行的有關人員表示。
堅持九大區行保留的意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趙海寬是「九大區行」的倡導者之一,他主張,「大區行不能撤,宏觀經濟調控必須集中統一,否則排除不了地方政府的干預。那樣的話,很可能會重演1993年通貨膨脹的情形。他認為,大區行成立至今的最大問題是,因為脫離於地方政府,得不到行政支持,從而導致金融監管不力,而銀監會成立後這個矛盾就解決了。」
魏加寧認為,目前撤銷大區行不太可能,而且「走回頭路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借央行與銀監會分拆的機會完善大區行的職能,加大它的權力,完善大區行制度。魏加寧始終相信大區行會在日後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以美國為代表的設有大區行的國家,一般其大區行的權力都很大,甚至能代行很大一部分總行職能。從貨幣政策的角度考慮,大區行不僅應該了解銀行方面的情況,還要對其他金融市場如股市、產業市場等進行調研與信息的收集,做到對整個經濟情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正確執行職能。「應該加強它的權力、提高它的地位,比如可以適當下放總行的權力,把其級別升至副部級;具體而言,增加它在貨幣政策傳導、改善金融服務方面的職能,多做一些工作。」趙海寬如是說。
「三定方案」最終決定九大區行去留
7月17日下午,記者向央行新聞處詢問「工作座談會」的情況,得到的答復是,「人民銀行的『三定方案(定職能、定機構和定編制)』還在中編委審定,等方案下來以後,我們會正式起草相關的宣傳材料」。
央行金融研究局的有關人士指出,地方銀監局成立之後,銀監局與大區行之間將主要面臨三個協調難題:央行不再監管商業銀行,其對信貸政策的窗口指導作用將會削弱,這必然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化解工作也面臨一個新挑戰,尤其是信用社出現臨時性支付困難後,誰來救助需要進一步明確,央行作為最後貸款人是有條件的,而銀監會與央行協商救助,可能會出現央行需要重新認定救助條件,由此延誤時間;商業銀行仍面臨「多頭」監管的問題,從理論上說,銀監會成立後,銀行的監管權已從央行分離,但目前央行仍保留了對商業銀行賬戶管理的監管權,這為日後的雙重監管埋下了伏筆。這三個協調難題無疑影響著央行的「三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人士推測,各地銀監局在8月份之前就要籌備完畢,因此央行的「三定方案」最遲也應該在年底之前出台,以便進一步細化央行與銀監會的分工以及央行內部的分工,同時也使央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職能及金融服務功能得到加強。他判斷,中編委有望「速戰速決」,爭取在9月之前把央行「三定方案」送審國務院。
F. 有個人給我說他剛剛上任當了中國人民銀行的副行長,我怎麼樣才能證明他說的是不是真的
網路呀,或者他的親朋好友呀,沒必要去糾結,你知道與否對你沒什麼影響吧
G. 我覺得最近股市大跌是為了趕走投機者和膽小者,洗刷部分泡沫,等時機成熟央行再放利好,於是瘋牛變慢牛行
股市大跌是因為國家想把配資資金洗出來,這個資金一撤,整個股市抖三抖,瘋牛變慢牛是真的,現在已經有些透支了,有快速結束的危機
H. 問:今天股市暴跌,微信群里說「今天中午,召見央行、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有關負責同志,要求各大金融
您好,股市今天本應該會上漲,但是證監會在清理配資商,清出了22億資金,導致大盤下滑,但是已經出了3大利好消息。第一,央行今天雙降。第二,今明2天,將有1.3萬億養老金入市去救市,第三,證監會將清算融資,配資商,會讓大盤走向平衡。
總之,大盤明天會走一個上升路線。
I. 我在中國人民銀行投資股票,我不懂股票,中國銀行理財師在她的建議下
直接出來,損失點沒什麼,但是不要餡的的太深傷筋動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