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絲綢之路001373

上海絲綢之路001373

發布時間:2022-02-11 20:36:26

❶ 絲綢之路什麼時候進入鼎盛時期

絲綢之路在唐代進入鼎盛時期。
唐朝初期,西域雖大都在西突厥控制之下,但西域各國國王都曾派人或親自到大唐,表示歸附,因此唐初很快恢復了絲路交通。貞觀四年(630年),伊吉城主歸附於唐,唐在這里設置伊州,控制了西域北道。這時,在西域地區擁有較強政權的高昌為了壟斷絲綢貿易,高昌曲文泰封閉了西域南部進入中原的道路,商賈都要經過高昌,並需交納商稅。貞觀六年(632年)大磧路恢復開通後,高昌王與西突厥聯合,阻攔、搶掠酉域其他地區商賈使者,阻止他們進入中原,同時還發兵攻打伊吾、焉耆,掠奪其他域鎮。貞觀十四年(640年)唐政府派侯君集帶兵平定了高昌,在高昌設西州,置西州刺史,西州的戶口計帳等申報,完全和中原地區相同。不久,又在這里設安西都護府,屯駐軍隊,鎮守整個西域地區。在平定高昌的同一年,駐守於可汗浮圖域(今吉木薩爾以北)的西突厥葉護歸唐,唐政府在這里設庭州,置庭州刺史,唐又將伊州、西州、庭州劃入隴右道,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管理。
唐朝第二代皇帝太宗李世民擊敗了東突厥吐谷渾,臣服了漠南北。唐高宗又滅西突厥。至武則天女皇時,設安西、北庭兩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又轄龜茲、碎葉、於闐、疏勒四鎮。唐朝疆域,東起朝鮮海濱,西至達昌水
(阿姆河,一說底格里斯河)。不久,便於新興的撒拉遜帝國(阿刺伯帝國,大食)接壤。而唐王朝則稱當時世界第一發達強盛國家,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都居世界前列。這樣,東西方開始通過絲綢之路,以大食帝國為橋梁,官方、民間都進行了全面友好的交往。
在絲綢之路東段,大漠南北與西域各國,修了很多支線通絲綢之路,亦稱「參天可汗道(天可汗指唐太宗)」。大食、東羅馬帝國也不斷派使節到長安與中國相通。敦煌、陽關、玉門這些地方,成了當時「陸地上的海市」。在海道上,中國也可以船舶赴林邑(今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河陵(今爪哇島)、驃國(今緬甸),經天竺(今印度)直至大食,與歐洲各國發生關系。當時廣州、泉州、劉家港(今上海吳淞口近處)等地,成了最著名的對外港口。史書記載廣州當時便有南海舶、昆侖舶、獅子國舶、婆羅門舶、西域舶、波斯舶等躉船性的船塢。西方各國在陸上取道中亞、西域,沿途駝馬商旅不斷;海路則多由大食首都巴格達出波斯灣,幾乎每日都有船隻遠涉重洋來到東方。

❷ 絲綢之路經濟帶三大通道包括哪些

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建設

❸ 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牽涉到多少個國家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65個國家和地區,如下:

包括東亞的蒙古,東盟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汶萊和菲律賓);

西亞18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聯酋、卡達、科威特、巴林、希臘、塞普勒斯和埃及的西奈半島);

南亞8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和不丹);

中亞5國:(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和吉爾吉斯斯坦);

獨聯體7國:(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和摩爾多瓦);

中東歐16國:(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馬其頓)。

(3)上海絲綢之路001373擴展閱讀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台、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設,強化上海、廣州等國際樞紐機場功能。

以擴大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創新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形成參與和引領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成為「一帶一路」特別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發揮海外僑胞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積極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為台灣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作出妥善安排。

❹ 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

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

南海航線,又稱南海絲綢之路,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南海絲路從中國經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

東海航線,也叫「東方海上絲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在膠東半島開辟了「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直至東南亞的黃金通。唐代,山東半島和江浙沿海的中韓日海上貿易逐漸興起。宋代,寧波成為中韓日海上貿易的主要港口。

拓展資料: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參考資料: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貿易通道)_網路

❺ 上海絲綢之路起點是哪個城市

上海並不是中國歷史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而我國歷史上公知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主要是廣東省的廣州市和泉州市,以及江蘇省的太倉市瀏河鎮。
早在先秦時期,廣東的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明朝時鄭和在太倉市瀏河鎮、下西洋更標志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❻ 上海絲綢之路的起點是( )。

是北京啊 恩 就是北京

❼ 海上絲綢之路經過那些國家

海上絲綢之路的途經國傢具體是這些:主要是由泉州或廣州開始啟航,在途經海南島、環王國(今越南境內)、門毒國、古笪國、龍牙門、羅越國、室利佛逝、訶陵國、固羅國、哥谷羅國、勝鄧國、婆露國、獅子國、南天竺、婆羅門國、新度河、提羅盧和國、烏拉國、大食國、末羅國、最後到達三蘭國。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

(7)上海絲綢之路001373擴展閱讀;

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

1、構建和平穩定周邊環境。

周邊是中國外交政策的首要。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是在新形勢下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戰略選擇。

它將成為中國與東盟之間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深化互利合作的戰略契合點,有利於擱置爭議、增進共識、合作共贏,推動構建和平穩定、繁榮共進的周邊環境。

2、深化改革開放。

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全球范圍內市場、技術、資源等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一些發達國家試圖通過制訂新的國際區域經貿安排繼續主導世界經濟發展。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新形勢下應對挑戰、用開放倒逼改革的重要途徑。

3、拓展經濟發展空間。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新起點上科學謀劃經濟發展,對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不僅有助於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在港口航運、海洋能源、經濟貿易、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人文交流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而且對促進區域繁榮、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將大大拓展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空間,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❽ 一帶一路是什麼絲綢之路是指的什麼唐朝的絲綢之路和上海的絲綢之路有什麼不同

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升級版,絲綢之路指的是漢朝張騫出使西域的陸線,絲綢之路有兩條道路:北道到達庫車再到喀拉沙爾,再到羅布泊的樓蘭,最後到達敦煌以西的玉門關。南道則從喀什起,過葉兒羌,於闐、尼雅和樓蘭國內的最後一座城市米蘭到羅布泊,兩條道從敦煌重新會合。然後,絲綢之路進入中國酒泉等地再到長安和洛陽。你說的上海的絲綢之路是不是指的元朝的「香料之路」???不過好像不是在上海,而是泉州(刺桐)福州和杭州或楊州起程;然後通過水陸進入印度洋…你說的我不清楚,不好意思。

❾ 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上絲綢之路的原因

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上絲綢之路是因為陸上絲綢之路不穩定,經常遭到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脅和破壞。

陸上絲綢之路由於政治、經濟方面等各種原因,時斷時續。春秋時期至漢朝我國西北部的陸路交通變化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春秋時期至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已經與中亞地區發生了政治交往和經濟聯系,「中國探險隊穿過中亞,與印度西北部的貴霜帝國建立了聯系。」但秦漢之際,匈奴趁中原王朝內亂之際崛起,控制西域諸國,中斷了西域地區與中原的聯系,阻塞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第二階段是張騫出使西域時期,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後,漢朝經濟得到發展,軍事力量也有了加強。漢武帝積極進取,派兵掃盪匈奴,奪回河西走廊,設立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四郡,並設關屯田進行護衛,此時漢朝通往西域各國的道路大致暢通。漢宣帝時設立西域都護府,在西域都護府的管轄下,陸上絲綢之路更加繁榮。

第三階段是西漢末期到東漢建立初期,彼時外戚專權、王莽篡位,農民起義頻繁,中原王朝無力他顧,對西域的管治逐漸減弱,匈奴再次乘機略取西域,河西走廊又被匈奴控制陸上絲綢之路再次中斷。

第四階段是班超再通西域時期,漢明帝出兵擊敗北匈奴後,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前往於闐等國活動,班超發揮自己的優秀外交和軍事才能,使於闐、疏勒等國又相繼與漢王朝再次和好,使中斷了60餘年的絲綢之路,重新恢復交通。

陸上絲綢之路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弱點,這些弱點阻礙其進一步的發展,陸上絲綢之路被海上絲綢之路取代是必然的。

(9)上海絲綢之路001373擴展閱讀

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有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東海航線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島和朝鮮半島,南海航線主要是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宋朝之前東海航線主要由寧波進出港,南海航線則主要由廣州進出港。

一、南海航線

(一)阿拉伯主導期

絲綢之路的西端,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並不是現代所說的西方或西歐。羅馬帝國和漢朝之間也並沒有直接的商業往來,之間的往來,全通過阿拉伯等中間商進行交易,西歐人想要獲得中國絲綢瓷器都要通過阿拉伯和威尼斯熱那亞商人。

(二)中國主導期

宋朝中期前,朝廷對華商出洋並不鼓勵,甚至一度禁華商下海,屬被動型國際貿易,此時在廣闊的海洋世界,仍是阿拉伯商人們掌控著優勢。

之後宋朝廷出於貿易營收依賴等原因開始支持鼓勵,國家和商業力量的合力,使得中國海商成功地參與到被阿拉伯壟斷的海洋貿易中,並超過他們,在此後幾百多年的時間里,開創出一個中國主導國際貿易的時代,並基本上壟斷了中國──印度的航運。

(三)蒙元主導期

元朝遼闊的版圖第一次與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接壤,第一次使歐洲人穿過阿拉伯人的帷幕與中國人直接交往貿易。海路陸路全暢通,馬可·波羅從陸路來海路回,並不是偶然的。元朝的興起使得歐洲人可以直接與東方進行貿易。

二、東北亞航線

東北亞絲綢之路是中日兩國之間一衣帶水,水路交往十分方便。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丹派徐福率領童男童女船員百工數千人東渡日本已成中日佳話。西漢時中國的羅織物和羅織技術已傳到日本。三世紀中國絲織提花技術和刻版印花技術傳入日本隋代,中國的鏤空版印花技術再次傳到了日本。

閱讀全文

與上海絲綢之路001373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cctv 瀏覽:819
期貨大宗商品為什麼會停盤 瀏覽:302
易方達並購重級基金161123 瀏覽:254
期貨籌碼計算公式 瀏覽:142
白銀外匯投資 瀏覽:598
股票投資堂 瀏覽:636
期貨分時量峰如何判斷頂底 瀏覽:740
比較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瀏覽:591
如何查詢個人持有的基金凈值 瀏覽:777
貴州省鐵路投資公司 瀏覽:883
中國貴金屬交易所發展史 瀏覽:598
進口高純貴金屬材料 瀏覽:54
會理財的意思 瀏覽:124
紅棗期貨上市受益股票 瀏覽:745
陝西金葉股票千股千評 瀏覽:747
交易師多屏全推122 瀏覽:708
信託打包 瀏覽:483
外匯年檢是什麼 瀏覽:658
布魯克融資 瀏覽:84
瀘州老窖股票最低價是多少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