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考資料分析:用 增長量/現期量 可以比較增長率大小嗎
可以。
基期×(1+增長率)=現期 所以還要看增長率是否有變化。
公式基期=現期/1+r 分子分母大小比,可以看出1327大於697,但是分母卻相反,所以可以排除居住,再來看衣著,看倍數,1327大概是266的6倍左右,18.3大概是8.6的2倍多,就看大倍數,1327的大,所以食品的基期最大。
公式解釋:
本期/前N年:應該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數第N年年末,比如,計算2005年底4年資產增長率,計算期間應該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應該是2001年年末。括弧計算的是N年的綜合增長指數,並不是增長率。
❷ 如何利用某種產品的收入增長率指標來分析企業的成長性
1要判斷企業在銷售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成長性,必須分析銷售增長是否具有效益性,一個企業的銷售曾長率應高於其資產增長率。
❸ 銷售增長率的分析方法
銷售增長率分析
(1)銷售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佔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擴張增量資本和存量資本的重要前提。
(2)該指標越大,表明其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3)銷售增長率的趨勢分析和同業分析。
❹ 資料分析裡面的基期、現期、增長率和增長量怎麼算
常用公式:
增長率=增長量/基期量=(現期量/基期量)-1=(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現期量=基期量*(1+增長率) 基期量=現期量/(1+R)
增長量=現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增長率=(現期量/1+R)*R
現期量=基期量(1+年均增長率)*相差周期數。
基期和現期這兩個名詞的含義:
基期:基期數指的是比較一個事物必須找到一個參照基數,這個參照基數就是基期數,例如2017年某企業盈利2.3億元,為了比較2018年的盈利增長了多少,就需要拿2017的數據作為基數去比較。2017的數據就是基期數。
現期:相對於基期而言,與基期進行比較的時期的數值,就是現期量。
拓展資料:
固定基期與移動基期:
基期是計算動態指標時作為對比的標准,固定基期是在分析變化時,作為對比的時期固定不變;移動基期是在是在分析變化時,以前一期作為對比基準時期,移動基期會隨著需要比較的報告期不斷變動。
以固定基期為標准所計算的指數比較適用於長期比較,以移動基期為標准所計算的指數比較適用於短期比較。
基期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是用在衡量消費性商品及服務的價格變動情形,一般會選定一個基準的年或月做為基期,並將基期設定為 100,以方便其它各報告期的數值做比較分析。
透過基期比較,能分析當期物價漲跌,例如基期年的指數為100,目前物價指數為120,代表現在要花120元,才能購買在基期年花 100 元可取得的商品及服務,需用比較多的貨幣才能取得與基期相當之商品及服務,表示購買力下降。
物價指數主要作為商品價格變動的指標,是用某一時期和另一時期的價格比較來分析物價變化。作為對比的基準時間點叫基期,與之進行對比的時期叫報告期。
❺ 波士頓矩陣的製作方法 比如市場佔有率和增長率分別是如何計算的
波士頓矩陣的操作可以參考下這篇文章,把橫縱坐標軸改成你想要:佔有率,增長率即可。至於尺寸大小如何操作,在文末特意展示了。
波士頓矩陣(BCG Matrix),又稱市場增長率—相對市場份額矩陣、波士頓咨詢集團法、四象限分析法、產品系列結構管理法等。波士頓矩陣由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波士頓咨詢公司創始人布魯斯·亨德森於1970年首創。
通過對兩兩屬性的正負排列組合,得到四種不同性質的類型產品:雙高(明星類產品)、雙低(瘦狗類產品)、高低(問題類產品)、低高(現金牛類產品)。
在現實中,我們也常運用波士頓矩陣分析一些其他的樣本,比如在本文運用波士頓矩陣嘗試分析一下用戶數據。這里用BDP個人版作為樣本數據分析工具~
1、首先,准備樣本數據,這里採用某餐廳的客戶數據作為樣本。
註:
本篇所展示的數據均為測試數據!
數據圖表製作工具:BDP個人版~
❻ 資料分析拉動增長率公式是什麼
增長量=現期值-基期值。把增長量的計算公式進行化簡,即將增長量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q,得到增長量=A/(1+1/q),然後觀察q,看增長率這個百分數與幾分之一比較接近。
也就是將q看成與之近似的1/n,用1/n代替q帶入到公式中,此時增長量的公式可以進一步化簡為增長量=A/(1+n),最後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直除即可得到答案。
注意事項:增長率又分為年增長率和年均增長率,其中年增長率,表示的是以年為統計周期的同比增長率,而年均增長率則表示的是n年間的增長率。
在一些最值比較題的題干表述中,經常出現增加(長)最多和增加(長)最快,需要注意前者比較的是增長量,而後者則比較的是增長率。
❼ 求助,行測資料分析中,年均增長率的問題。
如何計算平均量的增長率?
一、平均量
(註:增長率的差值即為總量的增長率與份數增長率的差值)
【例】全國2007年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共計220868項,同比增長7%;總成交金額2226億元,同比增長22.44%;平均每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突破百萬元大關,達到100.78萬元。問:2007年,平均每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與上年相比:
A.增長了14.43% B.增長了16.44%
C.減少了14.43% D.減少了16.44%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平均量的變化。首先判斷平均量的變化,2007年總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2.44%,大於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數量同比增長7%,即總量增長率小於份數增長率,平均量增加,排除C、D。其次計算平均量的增長率,即 ,所以選A選項。
對於平均量的變化這部分內容,判斷變化比較容易,關鍵是要准確記憶平均量增長率的公式。在做此類題目時,首先,我們通過比較增長率的大小即可判斷平均量增加還是減少;其次,直接代入平均量增長率的公式進行求解即可。
❽ 新增客戶增長率計算
新增客戶數÷基期客戶數×100%
❾ 行測資料分析,用環比指數算出的增長率是同比增長率還是環比增長率
用環比指數算出來的是環比增長率。
1、同比,一般情況下是今年第n月與去年第n月比。
2、環比,是本期統計數據與上期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