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股市1664行情

股市1664行情

發布時間:2021-01-11 08:09:39

㈠ 中國股市牛市熊市有幾次都有什麼特點

中國股市20年間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內僅有8隻股票,人稱老八股;而當時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寫委託單,被編到號的人才有資格拿到委託單,能買到股票等於中了頭彩,因為沒人願意拋出。這使得滬指從90年12月開始計點,一路上揚,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將牛市推至頂峰,當日指數狂飆到1266.49點,單日漲幅105%,這一記錄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了一個坎上,資本市場既有5 21的暴漲又有8 10暴動,但中國經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鄧小平南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中,有關股市未來怎麼發展的問題成為一大熱點,而他講話里最重要的是「堅決地試」這四個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幣股票上市,滬指完成最後一跌,第二輪牛市啟動。三個月內快速上漲,301%的漲幅至今為股民津津樂道。

第三次

行情特點:1993年至1994年間,我國宏觀經濟偏熱並引發緊縮性宏觀調控,同時A股實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擴容,使得大盤一蹶不振的持續探底,證券市場一片蕭條,94年7月29日大盤創下325.89的最低點。7月30日(周六)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滬指跳空高開,第三次牛市啟動。井噴行情隨即展開,市場在不到30個交易日的時間上漲至1052.94點。

第四次

行情特點:1993-1995年,我國為了推進與大力發展國債市場,開設了國債期貨市場,立即吸引了幾乎90%的資金,股市則持續下跌。1995年2月,327國債期貨事件發生;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資金短線大規模殺入股票市場,掀起了一次短線暴漲。第四次牛市僅3個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卻從582.89漲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點: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第五次牛市啟動,崇尚績優開始成為主流投資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尋常,管理層連發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揚,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稅由3‰上調至5‰。

第六次

行情特點:第六次牛市俗稱5 19行情。由於管理層容許三類企業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籌碼已經相當多了,市場對今後將推出的一系列利好報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中國股市會有很大發展,投資者踴躍入市。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決定試行向二級市場配售新股,資金空前增加,網路概念股的強勁噴發推動滬指創下2245的歷史最高點。

第七次

行情特點: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第八次

行情特點:伴隨著四萬億投資政策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A股市場掀起了新一輪大牛市,股價從1664點漲至3478點,在不到十個月的時間里股價大漲109%。3月3日後的逼空上漲性質能與06年和07年的超級瘋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啟這樣特大利空也未能改變牛市的前進。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隻大盤股上市和緊縮的宏觀政策才階段性結束了第八輪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發行額度55億元,明顯要比1993年的195億元低得多,但滬指在3月10日擊破700點,4個月後跌到全年最低325點。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地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㈡ 以前我國及各國股市的牛市和熊市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時間,-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個月後, 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個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個半月, 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點)(八個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 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個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個月, 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兩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 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 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個多月, 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 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個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兩個多月, 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個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個月, 162%);

1、 所謂「牛市」(niú shì,bull market),也稱多頭市場,指證券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此處的證券市場,泛指常見的股票、債券、期貨、期權(選擇權)、外匯、基金、可轉讓定存單、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它各種證券。其他一些投資和投機性市場,也可用牛市和熊市來表述,如房市、郵(票)市、卡市等等。
2、市又稱為空頭市場(Bear market) ,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牛市下跌初步見底後,展開的由多輪小級別反彈行情組成的箱體震盪行情,是熊市行情。熊市中人氣淡薄,怕被套心理佔先,一個比一個跑得快,因此,再強的個股也很難保持持續升勢,所能做的只是反彈行情而已。

㈢ 下周的股市會怎麼樣

(本節提示:目前大盤處於高位,是即將掉頭向下、是還將能夠上行?目前的強勢是即將轉弱、還是能夠繼續上攻?升幅的減小是不是乖離率加大、勢頭出現疲態?前市高點前將會受阻偃旗息鼓,還是一舉將其攻克而大快人心?——以下內容,部分篇幅的市況分析來自騰訊財經,關鍵觀點及操作建議,為本人給出)【積蓄動能上沖,短線高位走緩;強勢震盪上行,搏擊前期高點;微妙敏感時段,操作還需審慎】承接前一交易日大幅反彈之勢,上周五A股市場繼續向前期反彈高點2402點發起沖擊,但是該區域壓力明顯,上證綜指未能突破,全天呈現高位橫盤震盪的態勢。而深成指早盤再創本輪反彈新高。兩市成交量同比放大,總額近2400億元。 上證綜指收盤報2374.44點,漲12.73點,漲幅0.54%,成交1623.73億元;深證成指收盤報8994.15點,漲幅0.11%,成交752.85億元。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海外股市持續回暖,很大程度上緩解了A股市場的外部沖擊,股指上沖前期高點2402點可期,同時今日量能明顯放大,顯示做多資金上攻意願增強,但是考慮到當前點位仍有不小壓力,短線大盤仍需充分震盪蓄勢。本周上證指數高收於2374點,上攻2402點似乎已無懸念。種種跡象表明,由於深成指、深綜指和中小板指數已經越上了年線,作為A股主要標志的上證指數很可能也將挑戰年線。如果人們關注各類指數的話,也許會發現近期中小板指數和深市的股指(包括深成指和深綜指)已經越上了年線,而上證指數的年線目前位於2510點,距大盤仍有100多點。上證指數之所以未能越上年線,主要原因在於金融股和石化股等走勢偏弱,如果金融股和石化雙雄能持續發力,大盤很容易攻上年線。問題是如果它們不發力,上證指數能不能站上年線呢。這可從兩個方面看,一是由於技術上的因素,年線每天將下移(目前是5個點左右),每周將下移約25個點,一個月後,將下移到2400點;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權重股一直不發力,就意味著大盤很難下跌,所以大盤越上年線,既能強攻,又可智取(即通過橫盤盤出年線)。從這個意義看,只要大盤能在2300多點的位置盤住,年線即可不攻而克。不過,按照各指數互為印證的原理,上證指數主動攻上年線的概率較大。為什麼人們把能否站上年線看得如此之重呢?原因在於大盤要由熊轉牛,首先必須擺脫多重下降壓力線。大盤站上半年線意味著市場已走出半年線的下降壓力,大盤站上2245點則表明大盤已奪回前一輪牛市的頂點,但由於此輪熊市是從6124點跌下來的,多方這兩大勝利尚不足於確認牛市已開始。所以,站上年線便成了檢驗多方實力的又一道坎。回顧從6124點的下跌過程,大盤下跌之初曾快速跌破5日、10日、20日等多根短期均線,但跌到半年線附近時跌勢趨緩,隨後出現了從4778點到5522點的強勁反彈,表明在下跌趨勢剛形成時,半年線是多方一道強有力的防線。多方的第二道防線就是年線,我們注意到,隨著半年線的失守,多方曾在年線4500點附近組織過防守,但支撐力已大不如前。由此可見,自1664點上行以來,多方攻佔半年線雖然給了空方一個沉重的打擊,但真正能使大盤出現反轉的變局則是年線。從這個意義看,一旦多方攻佔並站穩年線並形成半年線與年線的金叉,空方很可能會潰不成軍。由此看來,年線爭奪戰恐怕很快就會打響。大盤目前可以說是處在高位強勢震盪,短線市場將會突破前市反彈高點,上沖到2448點的高位,其技術指標也能夠支持這一上行。大盤已經處在一個微妙而又敏感的時段。根據盤面情形來看,大盤中有相當的一部分個股,創出了反彈以來的新高,有三成的個股出現了短線頭部開始了下探,另有四成的個股還有一定的上行空間,但是其幅度將會越來越小。在這一情況下,股市的操作就變得十分棘手而又困難。我要給出的操作建議是,對於出現了短線頭部的個股就應適時了結;對於還有上行空間、後市還有補漲要求的個股就可繼續謹慎看多;對於正在回調的個股,就應堅決迴避 。 (後市還有上行空間的個股推薦:000568瀘州老窖。該股走勢上總體落後於大盤,大盤站在了年線之上,該股前市由於升幅不大,股價還在年線之下,下離低點不遠,各條均線即將粘合,現價20.48,市場市盈率只比大盤多一個百分點。後市會有補漲要求和較大的漲升空間,短線可看高到23.50,中線可看高到接近25.00的價位。建議現價介入,堅決中長期持股待漲; 000759武漢中百。該股走勢為雙重底的小幅回升,但是還未上漲到前期的高點,現價8.57.趨勢線依然維持向上的走勢,短線看高9.00之上,中線可看高到接近10.00,建議現價介入,持股做多)。

㈣ 影響我國股票市場的因素

1.短期影響:國家政策,如印花稅、銀行相關利率、投資振興規劃等。

2.中期內影響:流動容性,資金是股市上漲的直接因素。

3.長期影響:公司基本面,畢竟價值決定價格。

外圍市場也有一定的心理影響。

至於技術面和價格,就是雞和蛋的關系了。應該是先有價格,再有技術面。

總的來說是價值決定價格,資金推動市場,莊家主宰個股,利益驅動操作。

㈤ 股市中的假突破與假破位怎樣判斷

假突破假破位,只有過後才知道,當時無法判斷。所以,可能你手裡的這只股票持有好幾年了,現在突破新高了,賣不賣?賣了吧,正好是個本錢,白忙活,白握了好幾年的股;不買吧,有可能是假突破,如果這次失去逃跑的機會,又不知道下一次解套要等多少年。所以不好判斷,也可以說,股民就是這樣死的。
假破位如果買了,那麼獲暴利,如果是真破位呢?
2001年股市大暴跌,大約在一周的時間里從2200點跌倒了1800點,跌了400點,這時幾乎所有的股民沖了進去,結果全軍覆沒,有又直接跌倒了1311點。
2007年從6124點跌倒了2008年末的1664多點的過程中,不是直接跌到的1664點,而是中間有好幾個停頓和反彈,你也不知道哪一次是真的底。
買賣股票是需要勇氣的

㈥ 大盤滬深兩市背離什麼意思

  1. 兩市背離只滬市上漲深市下跌,或者深市上漲滬市下跌;

  2. 出現這種情況需要結合但是內的環境因素作容為參考;

  3. 歷史經驗也顯示,深成指一直都是A股的先行指標。每一輪大行情中,深成指的漲幅都略強過滬綜指;階段行情中,也是深成指強於滬綜指。一旦深成指弱於滬綜指,行情很快就結束上漲,短期進入下跌階段。2014年10月31日滬綜指見1664點上漲以來及2319點上行階段,深成指總體強於滬綜指,因此大趨勢還看好;而深成指見13233點調整以來,深市弱於滬市,最終滬綜指見3186點後下跌,顯示行情階段性調整開始。

  4. 滬強深弱在今年也出現過。 2014年9月15日,滬深兩市主板股指走勢背離,滬強深弱特徵明顯。當天,滬市漲幅榜顯示,受滬港通啟動影響,低價藍籌股再次啟動,資金湧入滬市低價藍籌股中,造成了兩市背離的走勢。10月9日,滬指在2391點附近陷入調整,又與滬港通實施推遲有關。可以說,此位置是區別大盤是反彈還是反轉的關鍵。如果有效突破,滬綜指站穩2400點之上,大盤上行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㈦ 股票出現三重底是不是說明進入熊市

大盤已經走熊,股票先機為您詳細解答:

8月24日,上證指數不僅是一個暴跌,更是輕松擊專穿250日均線,A股極屬有可能迎來大C浪


熟悉股票技術分析的股民應該知道,250日均線俗稱「年線」,與120日均線(俗稱「半年線」)是判斷股市牛熊及所處階段的重要參考依據。成熟的股票市場經驗一般認為,指數從最高點短期內下跌20%,或者跌破120日均線,即表明股市走熊,指數一旦跌破250日均線,即極有可能遭遇大C浪殺跌。

2008年中國股市從6124頂部一路暴跌至1664點,對於廣大股民來說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更是活生生的例子。如圖1所示,2007年11月27日上證指數跌破120日均線,預示著大盤走熊,指數走出經典的雙頂行情後,2008年1月30日上證指數戳破250日均線,在接下來的9個月時間里,A股走出一波排山倒海的大C浪行情,一路狂泄到1664點,整個下跌過程中,除了2008年3月份下調印花稅期間之外,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彈。

一入股市深似海,炒股就必須多多關注下行情,懂得分析走勢,只有這樣才能把控好自己的錢袋子,學習更多炒股知識,可以關注我們股票先機,還有客戶端哦。

閱讀全文

與股市1664行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
九泰基金中證基金 瀏覽:385
身份證掉了怎麼貸款啊 瀏覽:458
黃金分割外匯 瀏覽:603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