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業虧損的原因分析
解讀公司虧損情況要進行財務報表、附註及表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才可能得出相對准確的結論。
一、分析利潤表
公司虧損情況應首先看利潤表,對利潤表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期間費用、營業利潤以及非營業利潤、凈利潤進行綜合分析。虧損原因是毛利偏低還是期間費用過高,期還要分析虧損間費用過高是管理費用、銷售費用過高還是財務費用過高,每一項費用過高具體原因是什麼?此外虧損原因是否是營業外收支等非經常性損益導致的。
二、分析資產負債表。看資產的組成,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的差異、資產負債率的高低。比如分析存貨,存貨明顯偏大,要分行業分析。一是行業不景氣,產品賣不出去形成的虧損;二是行業景氣,故意壓著不賣形成虧損。賬面都是存貨過大,但反映的信息差別很大。又比如長期股權投資,有的投資有潛在收益,核算方式的原因,賬面沒有反映,有的是投資失誤,沒有回報或虧損,等等,不一而足。比如投資性房地產,可以進一步分析核算方式(成本法或公允價值核算)、所處城市及地段等。
三、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情況,看企業承受虧損的能力等,企業的現金流特別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是否是凈流入。
四、分析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看企業所有者權益結構以及近幾年利潤企業分紅等情況,看企業虧損是短期還是長期性虧損。
五、分析附註。看企業相關重要事項的說明,對潛在盈利能力的影響。
六、關注表外因素。如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的發展階段,是處於投產期還是正常經營期等。如果是上市公司也可參考業內專業人士的解讀。
Ⅱ 年度虧損原因分析報告應該怎麼寫啊
應該沒有固定的來格式吧,就像一般的源報告一樣,據實寫就是了
提綱比如說:年度財務概況,年度財務狀況虧損狀況描述(把數據列清楚),虧損形成原因有哪些,每一個大的原因又可以細化,如果有必要提一些扭虧的建議,如果沒必要就可以不寫了
Ⅲ 我想知道如何寫虧損原因分析報告請大家幫忙
我是秘書,我寫過。
一、虧損大致情況,包括數額等;
二、造成虧損的原因
1、市場因素
2、人為因素
3、不可抗力
4、其他原因
三、虧損可能造成的弊端
四、建議和對策
Ⅳ 廣告公司虧損原因說明怎麼寫
先分析整理數據,從競爭力,地理位置,商圈環境,以及人事變動職工狀態等方面有調理分析虧損的原因,再來總結經過之前的觀察,後期將會怎麼經營管理,要有明確的實施計劃方案,詳細的階段性目標。 失敗了不要緊,重要的是經過這一次的失敗,那麼應該從上次的教訓中總結原因,同時針對市場做出更具體的計劃。
記得採納啊
Ⅳ 如何從財務數據分析企業虧損原因
從財務和會計的角度分析,就是一些主要財務指標:毛利率,存貨周轉內率,應收帳款周轉容率,速動資產比率,費用比率。
從這些主要財務指標,再向下具體分解到到企業內部各項管理指標:毛利率可分解為所經營主要產品的大類毛利率,再向下到小類毛利率,這個可以從銷售定價上分析,是否盈利;其他如存貨周轉率分解到具體的大類和小類存貨,看是不是產品積壓、殘損率過高造成損失,應收帳款分析到具體客戶,看是否有壞帳未收回,速動資產比率分析主要看現金流的流向是否有問題,從費用占收入比例,看一下是否有哪項費用比重過大和原因。
根據企業主營業務類型,再做具體分析。
財務和會計指標分析,只能從全局上說明,要找出經營虧損的原因,就得從這些指標向下向細了找那些主要經營數據,再做分析。
Ⅵ 談談企業虧損的內因分析與治理對策
企業虧損的內因分析與治理對策
企業虧損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老大難同題。近年來,在加快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經濟的條件下 一方面工業經濟以較快速度增長,另一方面企業虧損也同步甚至超常上升 據有關資料透露,目前全目仍有3o%多的全民企業和2O%的集體企業存在不同程度的虧損。太面積的企業虧損,使相當一部分地區財政經濟同題日益突出,收支無法平衡,赤字居高不下。企業自身也因虧損耐後勁不足.發展難以為繼。
過去人們對企業虧損的分析,多數集中在管理體制不順、價格因素不合理、原材料上漲和成本增大、信貸不足影響規模經濟的發展等外部原因上,而對虧損的載體因素,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分析不多,有的甚至諱奠如探。客觀地說,造成企業虧損固然有體制,價格和成本上漲等外部因素,但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在外部條件逐步改善的情況F,切實解決企業的內部問題,堅持雙管齊下,才能使抬虧收到預期效果。
(一)
就現實情況而言,企業虧損有外部固素和政策性的,但更多的屬於生產經營性的,而經營性虧損與企業決策、生產管理和經營方法等密不可分 我「]看到,在壘國,甚至在同一個地區,同樣的企業面對『司樣的外部條件,生產同樣的產品有的形勢很好,盈利較多,而有的則連年虧損.居高不下。盈利的企業有不同的經驗.而虧損的企業又有共性的相似的原因。一是決策戔誤 這是造成企業虧損的最大的主觀原因。
有些企業經營在撲朔迷離的形勢面前,對哪些項目能上.哪些項目不能上,哪些產品有利可賺,哪些產品無利可賺,哪些有發展前途,琊些沒有前途閣5些能引進或出口.哪些不能引進或出口等等,心中沒有大數,又不注意徵求行家和科技人員的意見.往往只憑抽象的估計加大概之類為依據.盲目拍板。倒如,有的對某項產品的利潤計算,僅按理論比倒匡估.而對實際運行中的各種非正常因素估計不夠.投產後的經濟效益與理論估算相差甚大;有的對引進設備其看先進的一面,不看是否適用配套的一面,結果引了新的廢了舊的,貼上老本,還免不了虧損 華中某市一家機械企業本來經營於醪勢還好,後來為擴大生產規模,從西歐某國引進一套具有八十年代技術水準的先進設備,本來是可的 問題是,事前對該設備的適用性論證不夠,盡管技術性能根赫 但其它配套設施跟不上,只好用流動資金加銀行貸款改造廠房、更新其它設備,基建和投入超過企業的承載能力,延誤了近一年的生產時間。不僅原先估算當年投產當年收回投資的計蜘流產,而且遣成高達600多萬元的嚴重虧損。即使正常投產後,沒有特殊情況.其虧損額三年時阿都補不起來,企業元氣太傷, 一蹶不振。
二是投資失算。投資是擴大生產,增加產出、開辟財源的重要途徑。但是t投資不慎,投向不準,投入不實t就會得償失.帶來無窮的後患。這幾年,隨著農村棉花、大壹產量的增加和紡織、啤酒消費品需求的相對增長.有些地方的針織、釀酒企業便花大額投資辦制紗分廠、啤酒分廠 由於國家嚴格控制紡織業和啤酒工業,特別是地方中小紗廠和啤酒廠的發展,這些沒有 國家戶口」的地方中小企業 一會兒開 一企兒停.開開停停-不僅沒有效益.還導致機器銹蝕老化,造成直接虧損和間接潛虧 有的上千萬元的投資田在半死不活的項目上,難以發揮作用,拖垮了主企業=還有的企業基建攤子鋪得過大,突破預算盤子.投資一追再追.工期曠目持文;有的拄改投資估算不足,甚至挪作他用.影響技改進程,不能按期投產達產 如此等等,都給企業帶米不可避免的損失 某企業申請120萬元技改貸欹,但在實施中臨時決定拿20萬元投建接待摟,致使20萬元技改資金無著落,只好停工待搔,另拽替朴資金,一晃就是4個多月.僅此就減收45萬元。
三是經營失利 企業的生產經營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有些企業在經營工作上卻連連失利,直接影響到生產的正常進行:造或經營失利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經營者對市場缺乏糠A調查.情況不明便盲目推銷產品.往往形成滯銷 積壓;有的對對方資信不夠了解,沒有可靠的擔保便貿然發貨或匯出貨款,結果導致錢貨難 回頭 有的在向銀行貸款固難的情況下,向民間借用高利貸,形成非正常的 負債經營 等等.這些都給企業的經濟效益帶來嚴重影響.甚至造成虧損 蘇南某縣一建材企業本米經營形勢不錯.後來為了與集港商台辦一十傢具廠而搞負債經營 港商要求謗廠拿出50萬元購買進口設備,而廠方急於求成,在自籌資金不足 銀行貸款田難的情況下,向一些高利貸主借貸20萬元.僅年息就高達6萬元 加上傢具市場競爭激烈,產品銷不出去 發往外地的傢具只好削價處理。另一家電子企業因訂貨單位是一家 皮包公司 貨發出大半年也不見貨款回頭 雖經法院仲裁由主管部門負責追回貨款.但折騰數月仍不見錢到帳,企業經營因此陷入困境。
四是關系失道。具備良好的內外部關系是做好企業工作的重要條件,對生產經營起一定的影響和作用 內部關系融洽.勞動者積極性高 生產效率就高,經濟效益也好;外部關系通達,購進銷出自如.資金回籠通暢,就會贏得商業利潤。反之,則效率低,效益差,甚至形成虧損。總結一些企業的虧損原因.一十很重要的方面便是內外關系不順,生產經營受非正常田索影響的結果。例如.某地一家瓷器企業前兩年經營形勢比較好,產品供不應求 外地一些商業批發單位慕名登門求購產品,多被拒之門外,得罪了不步商界朋友。去年 來,該廠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 產量直線上升,要求增加外銷。而過去吃過「閉門羹 的商業批發單位都拒進該廠產品,一度時間倉庫暴脹.資金周轉不靈。同時引起連鎖反應.職工的獎金減少,工資發不出,情緒由順轉逆,消極怠工,效率低下,浪費現象增多,跑冒帶拿成風。內外交田的問題搞得企業債台高築、虧損居高不下。似這般生意紅火時目中無人.落魄時自絕商路的例子並不少見.只不過是有些企業吃了苦頭才醒悟,但已付出沉重代價。
五是管理失真。管理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企業生產狀況和經濟效益的好壞。從目前情況看,我們太部分企業的管理水平不高,制度不夠健全完善。即使如此,許多企業在制度的執行上還有打折扣、不能照章辦事的現象。有些企業雖有較完善的制度.但在實際工作中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產生這種情況,有外部的客觀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內部的尤其是領導層的主觀原因 我們看到,企業實行承包經營後,有些廠長、經理利用人員組閣、擇聘的自主權,把家眷、親戚安插在重要崗位,形成「家旗化」格局。據湖南某市對四家中型企業的調查表明。行管人員。近親組合 的有3家,夫妻、父子同在一廠,占據重要崗位的是正常現象。有的企業從廠部到車間班組的財務、審核人員幾乎都是廠長、經理的親戚或親信 這種家族化的組台,由於背離任人為賢的用人原則,使管理隊伍素質下降,無法適應高水平的現代化管理要求,同時又使許多重要的管理原則及嚴肅的財經制度難以得到嚴格的貫徹執行,導致企業工作失去有效制約,各種漏洞增多,經濟效益則從漏洞中流失,本來該盈利的因此而虧損,本來可小虧的而大虧。
六是費用失控。非生產經營性費用增長是企業發展過程中越來越突出的問題。而造成費用膨脹,與企業的領導者及其對制度的執行不嚴有租大關系。有的領導指導思想不端正,認為現在放開搞活.就是要捨得花錢.費用上升是正常的 有的領導治廠無方.又不懂財務援算,許多關鍵性開支控制不住;有的領導自身不過硬,帶頭違反財務制度,使下屬人員有機可乘。我們看到,在一些企業,從廠長、經理到一般的管理人員一行必坐豪華轎車 抽必高檔香煙.喝必名酒佳飲,玩必舞廳賭場『有些同志出差坐飛機、住賓館、逛景點,出手闊綽,開銷驚人;有些企業對上級來窖、部門檢查等活動,都以高規格設宴招待,且陪客一大幫,動輒幾大桌,一餐上千元甚至幾千無是常見現象。如此這般,使得企業的非生產性開支膨脹。有些企業產值僅二三百萬元 但每年僅非生產性的不合理開支就高達二三十萬元 其中絕大部分都可壓縮,但由於思想上的問題和制度上的漏洞,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似這般橙馳的財經制度和超常的浪費現象,企業經營豈有不虧之理?
七是分配失當 實行經營承包制,使企業擁有了較大的自主權,但隨之而來的是,有些經營管理者產生了程度不同的短期行為。分配比例不合理,多分步留,積累空虛,影響再生產是較為突出的聞題之一。據某市企業管理協會對l5家經營 景氣企業的謂查.60 以上與分配不當 自我發展能力弱化相關。在這些企業中,有的國家或地方得小頭,個人得大頭,企業提留打不足,與國家要求背道而馳。有一家地方國營企業在前一輪承包中,本來承包基數就訂得低,加之平時超標准發放工資、獎金、福利等,承包終期審計時,不僅沒有盈利,反而內虧20多萬元、企業失去自我發展能力,只好靠財政讓利、銀行放貸維持再生產。還有一家企業領導班子與職工的工資、獎金懸殊太大,使工人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勞動效率低下,產品合格率垂落,經濟效益嚴重滑坡,企業由先進典型變為後進單位。可以說,一些企業的分配比倒失調問題會髓自主權的進一步擴大而繼續蔓延,必須加以重視。
Ⅶ 稅務局讓寫<<虧損企業原因分析報告>>怎麼寫
主要是分成3個部分
1、企抄業總體的情況,包括企業信息、經營情況
2、分析部分主要是針對本企業引起虧損的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要有明細的數據說明,可以分成幾個分項進行說明,比如:市場因素、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經營成本以及其他因素。
3、進行總結:把虧損的原因總結一下,同時依據目前的情況對下年進行一個預測分析
Ⅷ 虧損原因怎麼找如何分析
利潤=銷售收入-成本-運雜費;所以如果(成本+運費)大於銷售收入,那就虧損啦。
Ⅸ 公司一直虧損,應該從哪些方面去找出原因呢
(一)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的特徵
Ⅹ 企業去年虧損叫我寫原因,我應該按哪幾方面寫
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具有以下幾點特徵:
(1)產品賣不動,使勁搞促銷,銷售費用上升,利潤減少;
(2)存貨積壓,降價甩貨,同時放寬信用政策,毛利率下降,應收賬款大幅增加;
(3)企業開始虧損,現金流入不足,四處借款,財務費用增加;
(4)企業未能成功轉型,也沒能迎來市場的春天,開始減員增效;
(5)銀行逼債,無奈轉讓重組。
創辦企業大體的經過都是利潤越來越薄,再加上不敢創新,追兵則越來越多,最後只能在紅海里掙扎了。血拚的結果是絕大多數企業會活不下去,只有那些注重管理、關注成本,不斷改進產品質量的企業能笑到最後。當然也有一些老闆眼光獨到,能找到一片藍海,但這只有少數幸運兒能做到,而且藍海不會永遠存在。
企業如何扭虧,首先應判斷這個企業有沒有扭虧的必要。如果企業前景黯淡,無論怎麼改進都不能實現盈利,這類企業不妨直接做清算處理。
如果企業能通過卸除包袱、改進管理扭虧,那就應該盡快止血止損,如變賣劣質資產、淘汰落後產能以及裁減冗員等。企業止血止損的過程要果斷、乾脆,心可以善,但刀要快。
如果經濟持續下行,企業裁員會是一種普遍現象,這實在是一種多輸的結果。裁員幾乎都是企業不得已而為之,是企業最後的降本增效手段。裁員是一柄雙刃劍,它的效果很明顯,它的後果也很明顯。裁員會打擊士氣,也會讓企業的形象受損。在外人的眼裡,裁員基本上是企業陷入困境、走下坡路的自我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