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股市為何暴漲暴跌
我國股市暴漲暴跌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一定是大量資金運作所造成的,而資金不會無意義無理由的去這樣操作一隻股票,也就是莊家一定是有信息優勢,技術優勢的,他們甚至可以提前了解政策走向,上市公司業績,還有一些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所以他們提前進入,消息一公開,他們便可以通過資金的運作致使某個股票暴漲暴跌,當然這只是一部分情況。中國股市受政策,政府幹預較海外市場比較大,所以往往某些重大的政策變動,就可以影響許多人對股市的看空或看多,如印花稅的調整(這甚至是牛熊的分界線)。如果大部分人對後市看空,資金大量流出股市,暴跌就不可避免了,反之亦然。所以造成漲跌的直接原因肯定是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另外中國市場不是不適合做長期投資,只是短線相對於長線獲利速度更快,甚至更多。而海外市場已經成熟,股價基本能夠反映出其價值。當價值和價格相等或者接近時,就很難獲利了,所以巴菲特這種價值投資者,都是發覺潛力公司,早期投資,在公司壯大後,即可獲得巨大利潤。但是這需要非常敏銳的嗅覺,和超前的眼光。再看中國股市一個股票,特別是小盤股,控盤所需要的資金不是非常大,所以很容易出現游資借消息或者題材爆炒然後獲利了結的情況,如前幾個月的物聯網,短期暴漲,就是幾個個人或是私募基金聯手借題材爆炒的情況。
海外市場如美國,英國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首先他們的制度完善,投機者無利可圖,或者利潤太少,所以這些導致股市動盪的資金都去了新興市場。再次,海外投資者很多不是靠高賣高賣掙差價,有些擁有大資金的人會投資一些業績很好,且非常穩定的公司靠分紅利獲得利益,所以操作的少了,個股的震盪就不會太大。當然這也不是全部的個股都如此,如果有重大的利空或利好消息該暴漲還暴漲該暴跌還暴跌,不過國外沒有漲跌幅限制,很多時候是可以一次漲到位,或者跌到位的,例如,國美的總裁黃光裕被捕消息公布後1天內香港上市的國美從幾十跌到十幾,比中國的動盪也大的多。
2. 吳敬璉預示中國股市崩盤為什麼說
吳敬璉:中國股市還不如賭場
享有「中國經濟學家的良心」之稱的吳敬璉早在2001年,曾毫不留情地發出過「中國股市連一個規范的賭場都不如」這樣的論斷,由此拉開了中國股市大討論的序幕。之後還曾多次批評中國股市處於「強盜貴族時代」。
吳敬璉稱,中國股市很像一個賭場,甚至還不如賭場,因為賭場裡面也有規矩,比如你不能看別人的牌。而中國的股市有些人可以看到別人的牌,可以作弊和操縱。這就是著名的「股市賭場論」。
他表示,「股市要正常化,政府監管、證券公司以及媒體,都需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是他們都可能發生扭曲。政府監管尤其要解決信息不對稱,但是如果有些官員想的不是這個,他們想的是尋租,就會利用各種行政許可、審批來尋租。」
吳敬璉指出,現在股市出現問題,政府救市是應該的。「問題是怎樣對症下葯,政府是不是該直接干預股市以及樓市。」他認為,中國股市的「政策市」頑疾並未根除,有權力的人可以大發橫財,而普通股民總是利益受損。
對於股市的腐敗也一直有所詬病,該如何拯救中國的股市呢?對此吳敬璉說:「中國股市監管不力是導致信息不對稱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防止市場內幕交易。證券改革的方向,首先要實現的只能是有效配置資本資源。據我觀察,接下來證券改革的中心就是要改變監管難題,用強制性的信息披露為核心監管路線,去取代以實質性審批為核心的監管路線。
3. 中國股市牛市熊市時間一覽表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點:滬指在第一輪牛市沖上1429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認購抽簽表發行了,但發生了當時震驚全國的8 10風波,刺激滬深兩市大幅下挫。為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這次熊市僅僅半年時間,股指跌幅卻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點:1992年深滬兩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籌資額1992年為50億,1993年為276億元,1994年為99.78億元,擴容的勢頭十分兇猛。隨著發行額度的明確,市場進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來臨。
第三次
行情特點:第三次熊市時,證券市場一片蕭條,在人們對股市信心喪失殆盡的時候,相關部門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滬指1個半月漲幅達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暫的,隨後A股進入第三次熊市。
第四次
行情特點:短暫的第三次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來臨。為抑制投機,1995年6月15日,管理層下達55億的95年額度,同時20家歷史遺留問題股票也被開始安排上市,滬指再下一城。
第五次
行情特點: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
行情特點:2001年上半年,滬指突破2000點,這讓當時的中國股民為之歡呼雀躍。1個千點似乎預示著一個千年,點數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
然而在國有股市價減持的消息沖擊下,2000點很快成為中國股票市場的險峰,從此之後,我們經歷了長達4年多的調整,指數攔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點。第六次熊市是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
第七次
行情特點: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
4. 中國股市最大的災星是誰
閃牛分析:每個人的觀點不可能是一樣的,所以股市的災星在每個人的心中可能都有著不一樣的答案,但是股市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 實體經濟才是股市的最終結果, 實體經濟好了,股市自然漲了。
5. 哪年中國股市大跳水
如圖,08年
6. 中國股市的股災是在哪幾年
中國股市的股災是發生在2015年的,在2015年的時候,國內的很多股票的價格都已經出現了跌停的情況,整個市場是非常慘烈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2015年的那種股災,2015年的那場股災對於所有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很多炒股的人基本上都已經虧損了,超過30%以上。很多機構其實也是不能夠倖免的,大部分的機構也已經虧損超過了30%以上。
千股跌停的情況是非常悲慘的。當年所發生的千股跌停的情況是非常悲慘的,很多公司受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對於茅台股票來說,在當年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了30%以上。要知道茅台股票是A股市場上價格最高的一隻股票,而且在市場上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
2015年的股在發生之前,市場上的上證指數是非常高的,但是在那個時候很多人認為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低,依然是能夠持續上漲的。當年的市場是狂歡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7. 中國股市為什麼頻發股災
不為什麼,就為割韭菜。比如當市場某個熱點形成市場共同趨勢時,就到此熱點割韭菜最佳時間點,割著割著主力就加速離場股價也會快速的調頭向下…
8. 為什麼中國股市長期跌天天都是股災
股市漲了這么多了,你竟然說天天跌,可見的選股能力有問題,並不是股市有問題。如果在選股上確實不好決定,可以買基金或者定投ETF基金。
9. 中國股市歷次股災爆發的內在原因是什麼
歷次股災觀察,忽略技術因素的干擾,我們可以發現,中國股市歷次股災爆發的內在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因素:
縱觀歷次見頂行情也就是熊市的開始,其背景都是一個政策所造就的大牛市,政策帶來牛市的同時也吹起了市場中的泡沫,當指數到達一定高度,資金面若不能有效支撐,政策面往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便採取的打壓措施,此時無疑會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加大股指的下跌幅度。
以上內容就是我認為,中國股市歷次股災爆發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