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超市市場調查報告範文
市場調查
10多天來,我跑了一些超市和商家,仔細觀察了消費者購物的情況,並詢問了一些消費者,總結如下: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購物習慣和消費需求,我認為精明的商家在經營過程中要不斷的揣摩各種消費群的心理變化和需求變化。
■高收入消費群的消費行為及心理特徵:
1、品牌偏好明顯,受文化需求的影響大於價格上的誘惑。高收入群體多為高學歷、高品位、高消費需求的「三高」消費群體,易於接受新事物和大品牌,並會由此產生相應的品牌偏好。他們往往會為了追求一個「男人的世界」,而不惜購買一條昂貴的「金利來」領帶。在「株百」5樓的品牌專賣店,我發現消費者大多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他們買一套上千元的衣服、一條數百元的領帶眉都不皺,因為他們看中的是品牌。
2、購買數量較大,購買頻率和次數較少。高收入群體忙於工作,因而他們在生活上表現出極大的不規律性。除周末以外,逛街購物對他們來說只能是一種「奢侈」。但是若進商場購物,他們購買的數量很多,從吃的、喝的到用的,一消費就是數百元。據了解, 這種「集中購物」的消費者並不少,在周末購物群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3、購物期望值較高。高收入消費者受其社會地位的影響,在購物時也期望商家能給予其特殊的關照,比方如售前服務和售後服務方面等等。我訪問過幾個公司白領,他們一致認為,購物時他們最重視的是商家的服務態度。
■低收入消費群的消費行為及心理特徵:
1、注重價格。很多人都有過手頭拮據的經歷,沒錢的日子,他們總不得已掐算著一分一厘的支出。對低收入消費群而言,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用最少的支出滿足盡可能多的消費需求是他們最為「奢侈」的美好願望。在調查中,我發現商場的特價處,大多數是低收入群。因為對他們來說,低價是實惠。新入駐的「新一佳」就以這樣的實惠吸引了眾多的市民。
2、注重質量。目前,城市裡的低收入群中的代表是下崗工人。在調查中,我發現下崗工人的消費習慣遠遠不同於農村消費者。因為他們曾經是都市裡令人欽羨的工薪一族,他們曾經樂於購物、精於購物,他們已經具有了消費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健康生活、營養飲食的追求。即使他們為了節儉而去購買肉菜市場里的低價肉菜,但他們仍然擔憂肉菜的質量,並渴盼「放心肉菜」的到來。因為質量是實在,東西在便宜的同時還要中用、中吃。
3、購物數量少,購物頻次多。下崗工人尤其是其中的家庭主婦,生活很有規律,每天基本上是按時起、按時睡,按時買東西,按時看電視……他們的單次購物數額很小,但是購物頻次很多,有時一天就會發生數次購買行為。
超市市場調查目的及內容
做好市調, 提升競爭力
一次好的市調,可以提升本身的競爭力,掌握自己的方向,了解競爭者的動態,做到知已知彼,百戰不殆。
零售業, 一個商品平凡不能平凡的商品交易場所,她帶給的人們的一些期望,沒有負於其它行業。如何在這一塊新型的聖地發揮商品的潛能,如何駕馭商品的成功之帆?這就要學會如何做到商品正確市調,做好市調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一、商品分類:
媽媽菜藍商品:也稱主婦商品,這種商品的價格如有輕微的變動有些顧客即有相當的關注。顧客對這種商品的價格敏感度最高。同時在銷售時應注意此類商品的質量。例:生鮮的商品更應注意鮮度及陳列的量感,媽媽菜藍商品是每家店以生鮮為主,一般是用來吸引顧客,走低價位及市場鮮度較強的商品,此類商品市調時要非常注意價格的幅度。
紅色商品:顧客對此類商品的價格敏感度次之, 這一類商品銷量一般比媽媽菜藍那一類商品銷量大,價格也一般比媽媽菜藍商品高些。此類商品一般都適應中層消費者。所以對此類商品要注重品牌及質 量,這種商品也稱之為價格商品,暢銷品排行榜上經常有此類商品。綠色商品:顧客對綠色商品的價格敏感度最低。
市調完商品後要做商品的整理,要將營業額商品.毛利商品.敏感性商品.季節性商品.形象商品區別,做一次整理。包括排面和價格。
二.競爭者;
我們市調的對象稱之為競爭者。
三,市調應注意問題:
1、禁止與競爭者店的保安,賣場人員起沖突。
2、遇有狀況隨時報告主管。
3、不可以公開在競爭者店裡抄價格、撕價格牌等。
4、必須注意安全。
5、准備好充分的市調工具:筆、紙、秘錄機、手機、小靈通等必備工具。
6、市調對公司的形象以及毛利、營業額都有影響,所以做調必須有足夠的人員。辦事員、營業員、組長等都要定時參加。各部門課長:至少一個月2-3次,生鮮課長每周保證1-2次。
二、市調的內容:
1、競爭者的賣場布置、商品陳列。
2、競爭者的商品包裝、規格、品牌等。
3、競爭者的服務品質。
4、競爭暢銷品,促銷選品等。
5、了解什麼是媽媽商品、紅色商品、綠色商品等。
總結;一次完善的市調你會注意到我們的很多商品屬於暢銷商品還是屬於滯銷商品,可以讓你在最短的時間里調整你的商品。
目錄
一、 調查目的
二、 調查內容
三、 調查范圍及調查樣本數
(一)調查范圍
(二)調查樣本數
四、 調查方法
(一)樣本分類
(二)抽樣方法
(三)調查問卷
五、 調查組織
(一)市場調查領導小組
(二)市場調查協調部門
(三)執行辦公室
(四)參與市場調查人員
(五)調查數據的輸入與整理
(六)市場調查報告撰寫
六、 調查數據分析與基本判斷
(一)個體調查問卷分析
(二)專題調查報告
1、 三槍集團調查報告
2、 華金集團調查報告
3、 豪門集團調查報告
4、 中大集團調查報告
七、 調查的基本結論與策略建議
(一)目標消費群體
(二)市場潛力與需求預測
(三)競爭戰略
(四)市場營銷策略
1、產品策略
2、價格策略
3、促銷策略
4、銷售渠道策略
(五)企業形象策略
(六)提高「天彩科技」企業和「天彩」品牌知名度
八\工作總結:
(一)工作成果評價
1、調查結果的置信度分析
2、提高了「天彩科技」企業知名度和「天彩」品牌知名度
(二)工作進度評價
(三)工作作風評價
這些年來,一提到購物,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超市。超市購物已漸漸成為人們所追求的一種時尚。然而,超市的環境、 服務態度等也會對人們的購物長生不小的影響。人們走進一家超市,首先注意的就是它的環境如何,超市裡有一個好的購物環境,能使人們購物時有一種愉快的心情,例如在人們購物時播放一些流行歌曲等等,這都會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要是超市的環境差,一走進去就會給人一種破舊的感覺,很難給人們一種很好的心情。超市在有了一個好的購物環境之後,還必須考慮是否還有好的服務態度。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獲取更多的利潤,現在的許多超市所售的商品已由原來的食品,發展到銷售生活用品、玩具、蔬菜、水果等等。超市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因此,我們這個課題組決定對三明的超市進行一番調查。
自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用了進三個月的時間,我們走訪了萬福隆,好多多等近十家超市,調查了一些國營企業開的超市,對它們的總體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對網路、書籍進行了大量的查閱,我們只得到了有關國營企業超市的一些數據(如表所示)。
由於萬福隆超市的營業面積將近800平方米,是三明最大的超市,我們重點對他進行了調查。萬福隆超市的商品種類繁多,共有食品、日用品、化妝品、裝飾品、洗浴用品以及玩具、學慣用具等六類商品。其中,食品的銷售量占總銷售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日常用品,這些都使萬福隆超市獲得了較高的利潤。
據我們的調查,平均每天都有近1800人觀顧萬福隆超市。萬福隆超市為何會吸引如此多的消費者前來觀顧呢?通過我們的分析,主要有三點:
首先是萬福隆超市的區位選擇。萬福隆超市地處三明城中心,右有鞋城,左有燈具城;對面有工商銀行,左面不到100米還有建設銀行,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從這里經過,這樣就增大了它的顧客。
其次,萬福隆超市所售商品的種類繁多,可以較大程度的滿足人們的需求。
但是在存在較高利潤的同時,萬福隆超市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的地方。經過我們小組的研究討論,對萬福隆超市的管理人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可將萬福隆超市與左右商行聯通,與左邊鞋庄,「江南春」,左上方「德克士」,右邊「燈具城」商店全部聯通,沒有隔牆,只保留柱子,實現顧客來源共享,使萬福隆成為三明的龍頭超市,與百貨,貿易中心抗衡。
2.在經營內容上大膽改革,搞出與別個商店不同的特色。如:外賣、送貨上門、賣二手貨、圖書等等。在條件成熟是,也能辦個電子商務超市。
3.萬福隆超市的門面要美觀大方,切忌雜亂,不要在超市門口另擺攤子。超市的購物指南,招牌要醒目,顧客寄存物品要實現自儲化,例如:投幣儲物等等。在顧客方便出入的地方可設計一個留言箱讓顧客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設計一塊留言板,讓顧客預定自己所需的商品。
4.要主動走出去,了解並打開市場。主動與各單位工會聯系,元旦、春節各單位搞游園、聯歡活動時所需的獎品進行送貨上門,優質服務。
5.要取信於民,對過期的食品、物品,要當場銷毀或用其它辦法處理掉,保證質量、價格、信譽、服務到位。
6.要提倡人文關懷,商場內要有廁所,過道要寬敞,旁邊要有長板凳供消費者休息。
7.使收款逐步實現刷卡結帳的方式,收款台不要設在店面中央。
8.在有利潤的前提下,做一些公益事業,回報社會,如支持貧困生等。
萬福隆超市若能做到以上幾點,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經濟效益,增加企業的利潤。
我國的超市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還未達到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為了幾快超市的發展步伐,企業的經營者應當努力尋求一條較好的發展道路,認真改進自己的經營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也可向群眾爭取一些可行性建議,好讓企業在國內與國際競爭中利於不敗之地。
⑵ 如何寫經營分析報告
1. 本期來財務狀況分析內容:(源1)資產、負債結構分析
本期資產、負債結構及與期初、去年同期對比增減變化情況,對變化原因作出分析說明;
(2)存貨分析
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
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
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分析,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
(3)應收賬款分析
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或上訴的進度情況;
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Www5ucomwww5ucom給你一個框架2007年經濟活動分析財務2007年,財務部在公司黨政班子的正確領導和全公司職工的共同努力下,認真貫徹執行財務預算,緊緊圍繞*******的工作目標和全局******工作目標以加強財務核算提高會計素質為主要工作內容,以精細化核算為工作方法,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以資產經營責任為主線,全面推行制度化標准化程序化信息化的財務管理模式,加強成本核算,實行全員全過程的現代財務管理策略2.本期管理狀況分析分析內容:從組織內部制度建設部門分工協作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規劃與配置等方面對公司本期的管理活動作出分析評價說明
⑶ 超市銷售數據分析應該如何入手從數據怎麼樣看到問題
超市銷售數據分析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銷售額分析
從每日的銷售額在本周總銷售額中所佔的比率,看出一周中銷售是好的時間段在哪幾天,這樣有助於安排門店員工的工作與休息,但是也須在分析報表的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節假日、突發性的集團購買、發工資日(主要是在大型廠礦機關的門店,銷售主要來自於此)。大部分在周五、六、日三天的銷售要高於其他時段,故應該在繁忙時段到來前,備足商品,並減少員工休假,以增加服務人員等舉措
毛利率分析
從毛利率可以看出超市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門毛利率的高低。現在大型賣場的綜合毛利率在13~18%,標准超市的毛利率在16~20%,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會在22%左右。其實綜合毛利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節假日的到來而隨之提升。一般來說,節假日時,高毛利的商品會有較大提高,從而對門店的毛利有一定的補充,這樣就有助於超市的管理人員合理補貨和安排利潤計劃。
貢獻毛利率分析
部門的貢獻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為:文具、塑料五金、針織品、休閑食品、曰化、煙酒、肉食、副食品、糧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調整單品價位和普通商品與利潤商品的結構,促使其在綜合毛利貢獻率上減少差距。對於貢獻毛利率較高的部門應加大要貨的力度,對於貢獻毛利率較低的商品部門應加大調整力度,了解目標顧客群的消費需求。例如:肉食品會因夏季的到來而銷售下滑.就應通過增加夏季的暢銷品來轉移定位。某一部門可能會因利潤商品的斷貨,而使整個部門的貢獻毛利率下滑(有時即使是銷售額不變,但是利潤率卻下滑很多),這就要求超市根據自身的情況,重視利潤商品的庫存,合理提出要貨需求單以便配送中心配送。
提高毛利率
如果一周的毛利率低於預計指標,就可以對各部門的毛利率和銷售構成比進行人為調整。例如:一周的整體毛利率為13%,低於預計毛利率15%,而其中休閑食品的銷售構成為13.71%,但是毛利率為11%,為了提高總體毛利率,就可以增加休閑食品的品種和數量及展示的排面,以促進銷售,提高這一部門的銷售構成比,從而達到提高整體毛利率的目的。
有效提高毛利率的方法為:
(1)提高高毛利率商品部門的構成比。應當注意的是:a.毛利率雖高,可能季節性商品(如雨季到來,雨傘銷售增加)較多;b.毛利率雖高,但是易成為損耗高的商品;
(2)降低低毛利率部門的構成比;
(3)提升高銷售構成比部門的毛利率;
(4)若有構成比相同的部門,應發展高毛利率的商品。但是不能完全絕對為了提高綜合毛利率,而使銷售構成比下降。要對不同個性、特徵、用途的商品進行有效的組合,能夠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使綜合毛利有所增長。
經營指標
超市情況設定經營指標及達成率,以決定商品的庫存。各部門商品的庫存是否適當,庫存是否能有效發揮效率等,這種商品成績判定的指標我們謂之交叉比率。商品的交叉比率越高,就表示越有效率;交叉比率最少也要確保在200。如果為100,是指得到與商品投入資本相同數額的毛利,如果將風險負擔、滯銷商品及損耗計算在內的話,就談不上效益了。各部門的目標交叉比率先由公司總部統一設定,然後各門店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設定各部門的目標銷售額,計算其應有的庫存量。計算方法:假設有一部門銷售目標a為154萬元,銷售佔比b為15.7%,交叉比率c為133%,目標毛利率d為15%,那麼貢獻毛利率為e=b×d=15.7%×15%=2.355%,目標周轉率f=c/d=133/15=8.87次,目標庫存g=a/f=154/8.87=17.36萬元。
營運部門重點查詢及分析的數據:
⑴ 日銷售數據
⑵ 月銷售數據
⑶ 銷售明細數據
⑷ 未銷售商品數據
⑸ 商品排行榜——前、後50名銷售數據
⑹ 商品大中小類別排行數據
⑺ 貢獻率數據:類同單品銷售數據,但增加了百分比
⑻ 變價數據:對應變化商品,檢查是否已更換便簽和POP
采購部門需查詢和分析的數據:
⑴ 供應商變動數據:新增、終止交易的供應商和單品促銷。
⑵ 按主供應商匯總每天的銷售金額。
⑶ 單品進銷存數據
⑷ 含應付款的供應商進銷存數據。
⑸ 結算匯總數據
⑹ 日銷售數據
⑺ 月銷售數據,促銷商品銷售數據
⑻ 銷售明細數據
⑼ 未銷售商品數據:標准時段積壓商品庫存的清單。
⑽ 商品排行榜——前、後50名單品銷售數據
⑾ 商品大中小類別排行數據
⑿ 貢獻率數據
⑷ 某超市第一季度完成銷售額8.4萬
8.4/(1-20%)=10.5(萬元)
(10.5+8.4)*2/3=12.6(萬元)
⑸ 請問超市零售經營情況的分析怎麼寫
個人認為實際就是流水賬的匯總分析,把近幾個月的銷售收入匯總,最好是商品分類銷售總收入,商品銷量變化一目瞭然,針對這樣的變化,產生你自己的經營策略調整,那些貨物屬於積壓滯銷的也就明了了,這樣一份數據報告不就是一份經營情況分析
⑹ 超市經營狀況調查報告
1超市分布 規模情況:
2超市經營管理情況:
3超市銷量:
4當地居名的需要:
5調查時間,旺季和淡季。
⑺ 超市銷售分析怎麼寫大哥大姐,幫幫忙!
首先,超市營運者心中要有「三個價值」的銷售理念,即:渠道價值、消費價值、品牌價值。
渠道價值:在供應商營銷戰略中,渠道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出業績的方式,就超市而言,除了關注賣場消費者終端,也要關注渠道價值,即團購客戶。尤其是節慶旺季時期,各個事業機關單位,金融教育機構,工廠醫院等大型單位都會給職工發放節慶福利物品,對於超市而言,建立外聯公關營銷部門(團購部),通過渠道進行業務,如果開發好這些團購大客戶,建立長期信任的合作方式,相信會很大幅度拉升銷售了。
消費價值:眾所周知,超市行業以零售消費群為主,賣場硬體要做好商場藝術陳列展示等,運用商品管理,軟體上做好顧客服務,不斷提升商品力、企業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的樹立良好的影響,要記住,想要提升銷售,最終「得民心者得天下」。
品牌價值:不管哪個行業,樹立品牌影響力總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只要在經營超市,管理者就要以這個理念做指導,堅持不懈,始終如一,明白做生意不是「一錘子買賣」,努力去完善商品結構,改進服務,為每個消費者提供具備良好性價比的商品,良好的增值服務,將賣場從心智上推進至消費者心中,產生品牌效應,使消費者用良好的口碑相互宣傳,從而產生重復購買、提高銷售。
其次,提升銷售的「三個主力」武器,即:商品力,價格力,促銷力。
商品力:超市行業,商品本身就是一個提升銷售的競爭力,根據周邊的消費習慣制定合理的商品品類,拓展優秀的供應商資源,運用商品三零七零管理法則,搞好主力商品、輔助產品、關聯商品,高、中、低檔商品的組合。節慶時期尤其注重節慶主力商品的陳列,一定要排面整齊,貨源充足。制訂合理庫存,合理訂貨,盤活滯銷商品資金,做好商品的各項工作,也是為銷售的提升做了最基本的鋪墊。
價格力:近幾年因通貨膨脹,物價一直上漲的厲害,因此造就了消費者的購買習慣更加的敏感,消費更加理性化。「貨比三家」式的購物習慣正逐漸在全球蔓延開來,因此,商品的價格又是提升銷售的一個競爭力。通常除了給消費者做好商品「一物一簽」的標識外,更要多做敏感性商品(油、奶、蛋、肉、糧)的市調工作,多了解競爭店的價格動態,供應商貨源方面運用談判技巧,增大銷量,爭取到好的價格,從各方面讓自己店的價格優勢更為主動。
促銷力:顧名思義就是促進銷售,促銷實質上是一種溝通活動,即營銷者(信息提供者或發送者)發出作為刺激物的各種信息,說服或吸引消費者購買其產品,以達到擴大銷售的目的。在當今營銷策劃滿天飛的年代,促銷的創新性更為重要,就中秋節日促銷而言,超市168網編輯已在《借勢中秋超市促銷要點》一文中做了要點的闡述,可以說一個有創意的促銷主題,加上合理的商品選擇及強勢的價格,做好評估預算,那麼,提升銷售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最後,不要忘記,超市品牌的最直接傳導者,提升銷售真正的執行者,你的員工。
員工是一個企業的中堅力量,是企業的細胞,是建設品牌,整合企業形象的基石。指導好員工做好理貨與促銷及顧客服務,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去實現制定的銷售目標。顧客是零售企業利潤的源泉,但他們往往是由企業最基層的員工(如營業員、收銀員)直接提供服務。企業是否有崇高的使命,管理人員有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企業的管理機制是否完善,這些東西對於企業來說固然非常重要,但顧客不一定感受得到,他們也不一定在意。顧客想要的是在這家店裡是否能買到自己想買的東西,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服務。所以說,基層員工的管理直接關繫到業績的提升。
人力資源絕對不容忽視,除非想放棄銷售的增長。所以說,超市內部更應加強底層員工的培訓,制定合理的制度化流程,更好的規范員工的工作,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讓員工與企業產生一種和諧歸宿感,員工各個是企業的主人,還怕銷售不提升嗎?
綜上所述,全面系統化的提升銷售,是一個堅持不懈,共同創新的過程,停止空談一切,現在開始吧!
⑻ 超市銷售下滑分析報告怎麼寫
1、提出銷售下滑的問題。要包括銷售下滑產品的品種、數量指標。以及銷售下滑總版的數量和指標。
2、分析銷權售下滑的原因:超市的環境變化、超市的服務質量變化、產品品種的數量和質量變化、超市的行銷手段變化、超市的銷售環境變化等等,要有具體的分析和准確的數字。
3、提出提高超市營銷的具體可行的辦法和建議。
(8)第一季度超市銷售經營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提升業績的相關的策略技巧:
1、進行大力度促銷活動。例如廣場前銷售促銷活動,吸引顧客,增加人氣。
2、實行每日特價活動。每天推出一款超低價產品(蔬菜,大米,雞蛋等日常必需消費品)來吸引顧客。
3、還可以通過發傳單,在電視台進行宣傳等方式,擴大產品知名度。
4、事先進行客流量調查,分析購物客流結構,再針對主要客戶群,提出相應的促銷方案。例如,針對青年人的感,增加時尚產品的促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