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同一天同一隻股票A股是漲停,而港股卻是下跌超過2%呢為什麼會出現相反的走勢呢
A股和港股是兩個市場,同一隻股票在發行時在大陸稱為A股,在香港稱為H股。當時發行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所以它們在各自的市場里遵循不同的規律,所以價格會完全不同。你說的一定是工商銀行。在國內,銀行股是國家隊就是的武器,而在香港則遵守市場規則。
B. 港股和A股的對比
港股復和A股的異同:
1、港股制和A股同股同權,也就是說分送的權利是一樣的;
2、港股是用港元交易,A股使用人民幣交易;
3、港股是t+0的交易規定,可以即買即賣,提取現金的時間為交易日之後第2個工作日(T+2);A股是t+1的交易規定,當天買的股票只有隔天才能賣出,提取現金的時間為賣出股票之後第2個日;
4、港股沒有漲跌幅限制,A股具有漲跌幅的限制;
5、港股有最低股價的回購制度,即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跌到一定程度時,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有義務回收投資者持有的公司股票,而A股就沒有這個強制規定;
6、新股認購港股是每隻新股可提供最多9倍的融資。即1萬本金,可放大至10萬資金;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按當期市場利率為准,通常以佔用天數計算,如年率5%/365*佔用天數(通常為7天或9天) ,A股則是不計認購期間的融資利息的;
7、港股在香港上市,屬於比較規范的證券市場而且是開放的國際化的投資環境,但A股在大陸上市,基本屬於政策性的證券市場相對是封閉的。
8、如果站在同一起點,當然是投資港股要好很多,但由於大陸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國內公民要投資港股不是很方便的,還有待於法律的規范才行。
C. A股與港股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從鯨選財經那兒復制了一段過來,你自己斟酌一下
滬港通開放標的
1 港股通開放標的 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以及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 H股公司股票。目前 港股通開放投資標的共318隻股票 其中 大多為藍籌股 但也有24隻股價不足1港元的廉價股。 曾經有人預測 當股價低於1港元的800多隻港股對內地股民開放時 有可能只需要3個月時間 內地股民就可以將這些低價股炒得人仰馬翻、全部消失。但自2014年11月啟動滬港通以來 內地股民並沒有將港股通低於1港元的廉價股消滅。因此 在額度管制下 滬港通與深港通全部開通後 可以肯定 內地股民將不會扭曲港股估值方法與估值標准 港方與內地監管機構都不必擔心這一點。不過 兩地交易規則與估值習慣不同 卻是內地股民必須高度關注的。 2 滬股通開放標的 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 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567隻 二 深港通 深港通開放時間 未定 深港通開放標的 1 港股通開放標的 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的成份股、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市值50億元港幣及以上的恆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份股 以及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A H股公司股票。 318+100多隻 2 深股通開放標的 市值60億元人民幣及以上的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中小創新指數的成份股 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 H股公司股票。 800多隻
二、港股通交易稅費標准
1 印花稅。由印花稅署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成交額的0.1%計收。
2 交易費。由港交所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成交額的0.005%徵收。
3 交易征費。由香港證監會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成交額的0.0027%計收。
4 交易系統使用費。由港交所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每筆交易0.5港元徵收。
三、港股通結算與交收服務收費標准
1 股份交收費。由香港結算公司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成交額的0.002%計收 每邊最低及最高收費分別為2港元及100港元。
2 證券組合年費 代理人服務 。由香港結算公司徵收 年費按持有港股總市值的0.01%計收。 四、港股通存管業務收費標准 1 非交易過戶印花稅。由印花稅署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轉讓股份上一港股通交易日收盤市值的1 計收 如所計得的印花稅包括不足1港元之數 該不足之數須當作1港元計算。 2 非交易過戶費。由中國結算登記公司徵收 買賣雙邊各按按轉讓股份上一港股通交易日收盤市值的1 換算成人民幣計收 最高上限10萬元人民幣。 3 質押登記費。由中國結算登記公司徵收 由質押登記申請人繳付 以上一港股通交易日收盤市值作為基礎換算成人民幣計收 換算匯率採用上一港股通交易日結算匯兌比率。500萬市值以下 含 部分按該部分市值的1 元人民幣收取 超500萬市值的部分按該部分市值的0.1 元人民幣收取 起點100元人民幣。
D. 為何聯通的港股股價比A股高流通比例不一樣請解釋
中國聯通600050是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其控股子公司之一是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即港股中的中國聯通)
E. A股和港股有什麼區別
A股和港股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定義不同。A股,指的是人民幣普通股,其發行者是中國境內公司發行,認購及交易者是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港股,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2、交易市場規模不同。A股:根據上交所及深交所相關數據,截至2016年12月09日,A股市場的A股公司總數正式突破3000家,隨後IPO持續擴容,截至29日收盤達3047家,總市值超過50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二位。港股:根據港交所數據,截至2016年10月26日,港交所一共存在1926 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25萬億港元。
3、牛熊市周期不同。A股:從1990年出現開始,A股一共度過了26年的時間,一共經歷了8輪牛熊交替,其中牛市熊市的平均持續時間分別是12個月和25.5個月。也就是說,A股總體呈現出熊市周期長,牛市周期短的特點。港股:而在港股公布恆生指數的47年時間里,一共經歷了7輪牛熊交替,其中牛熊市平均時間分別是48.8個月和31.7個月;也就是說,港股總體呈現出牛市時間長,熊市時間相對較短的特點。
4、交易時間不同。A股交易主要是採用T+1的形式。港股交易實行T+0。
5、結算制度不同。A股實行T+1,港股實行T+2。也就是說,在清算交割以前,港股能夠更充分利用資金和股票進行反復交易。
6、漲跌停限制不同。A股最高和最低的漲跌限制為10%,港股是沒有該制度限制的。
整體而言,A股偏愛小盤股,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流動性比較強,靈活性大。港股喜歡龍頭企業。主要幾個重要的原因是:
1、大盤股基本是歐美大行在研究、定價和買賣,由於歐美的經濟增長速度和投資回報率遠低於香港和大陸,所以他們的投資期望也要低些,倒過來就是PE能給得更高些。小盤股歐美機構不了解,難以覆蓋,也不經濟;
2、中小市值公司,特別是民營企業或香港本土企業,出千、財報造假橫行。港交所是個盈利機構,根本不管這事,香港證監會則說自己忙不過來,所以最多就是抓個典型殺雞駭猴。由於普通投資者難以區別老千和造假的公司,就使得整個中小市值的非國企股估值明顯被打低;
3、流動性溢價。A股正相反,小盤股享受估值溢價。一個原因,流動性好,犯錯成本低。在海外,小股票流動性很差,而且沒有漲跌停,一旦對公司基本面判斷錯誤,有時候跌50%都賣不出來。相反,國內小股票流動性很好,而且有漲跌停,就算看錯了,幾個跌停板就能出來(有些游資和散戶有霸氣撬跌停的習慣...),所以在A股的犯錯成本相對比較低;另一個可能也是更重要的原因,A股小票的重組預期也會帶來一些溢價,有些機構甚至以押注殼股為主。
網路:A股
網路:港股
F. 同一公司a股100股跟港股100股價值是一樣的嗎
上市地點不同,價格一般不會相同,100股的「價值」也就不同了。下表中左邊是A股市價,右邊是港股市價,可以看到沒有相同的。
G. 同一個股票為什麼A股和港股價格差距很大
首先,A-H溢價之所以能存在而不會被套利消除,是因為有market segmentation(市場分割)。也就是說,買的A股不能拿到香港去賣。而且,對於股票這種金融資產來說,有一種天生的缺陷就是很難像衍生品一樣進行無風險套利(可以參見put-call parity)。從邏輯上來說,市場分割導致了這種套利困難(limits of arbitrage)。這就導致了同樣的股票即使價格差別很大,也不一定會合攏。(可以類比為這相當於在一個水池中間加了一個壩)。
當承認了市場分割之後,就可以談論為什麼價格不一樣。(可以類比為為什麼水位不一樣)。根據傳統的金融理論,股票的價值應該等於投資者預期的未來現金流經過合理的風險調整的貼現率貼現所得到的現值。如果市場是有效的,那麼股票的價格被價值決定。如果用永續增長模型(GGM)來分析的話,即P=V=E(CF)/r-g,那麼股票的價格就會被以下幾個因素所決定: 1)投資者對於未來現金流的預期。2)不同的貼現率。因此,可以說A-H股價不同可能來源於投資者對於未來的現金流預期不同。比如A股的投資者更為樂觀。(A股和H股的股息是一樣的,但是承認股息相同在邏輯上不等同於兩者預期相同)。
H. 平安港股為什麼比A股貴這么多
港股相比A股要便宜許多的原因如下:
1、穩定派息的大型企業,比如華能國際,寧滬高速,在我們上面這個圖也很明顯。這為什麼他們是沒有成長性的。估值的唯一依據就是與兩地的利率水平有關。以寧滬高速為例,目前a股價格5.5,港股價格8.8左右,相當於人民幣7塊左右 。2013年每股派息是含稅0.38元。扣掉10%紅利稅稅的話對應的a股股息率是6.2%,港股股息率是 4.9% 可以看到香港投資者認可的股息率水平比a股低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就是香港的無風險收益率比內地低。這一個原因,香港那邊利率很低,並且長期保持在低的水準,所以一年5%的股息率已經是很好的回報了。另外一個原因,很重要,就是內地的無風險收益率水平在過去兩三年有一個提升。
2、以海螺水泥,中國神華,鞍鋼股份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知道這些行業現在在a股不好,預期非常悲觀,估值水平相當低。但是香港投資者反過來,這些企業是龍頭 它們已經證明了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優秀地位,我們知道這個行業以後不好,會倒閉一批企業,那麼這些龍頭企業肯定是整合後的贏家,利潤水平會向他集中,海螺水泥的盈利已經證明 2013年盈利能力應該是僅次於2011年的 所以香港投資者可能給與它們比a股高很多的估值,這也反映了香港那邊非常重要的特點喜歡大的企業,排斥小型企業。大企業會在行業飽和後進行整合,結構性成長的贏家。
3、品牌消費的高估值:青島啤酒。這個就是香港消費類高估值的體現。蒙牛也比伊利大概估值高了20%。像成長性並不良好的康師傅控股和維他奶國際的估值都很高,動態30倍市盈率都是很正常的。品牌消費也高,比如普拉達,歐舒丹都很高。香港估值區間變化不大,不隨著成長速度下降而下降。再說青啤,啤酒行業機構期待整合以後費用下降,目前前五市佔率70% 但是促銷費還是很厲害,很多都是買斷費,說明啤酒品牌能力不夠 出去喝啤酒不像白酒葡萄酒這么重視品牌
4、表面上反應不出來公用事業的估值 香港上市首都機場估值水平略高於上海機場。電能實業 發電企業估值也高於內地的火電水電企業這個說一下,國際大型機場在全球各個地方上市的應該就是上海機場最便宜。這個第一個是和上面講的利率可能有關系,還和投資者偏好有關系。A股市場重要的是成長性,特別是帶故事的成長性。這些看起來沒多少成長性的股票又是大企業給的估值就不高,但是在國外投資者看來,像上海機場這種經營風險較小,回報率穩定,而且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雖然不是很迅速,這里的估值應該就比較便宜了。像法蘭克福機場估值水平比上海機場至少高了50%。這也是國內外投資文化的差異性。
5、金融地產 像平安保險,銀行,以後的萬科等一般來講香港那邊估值都是更貴。這塊估值爭議還是很大的像a股的金融業,估值水平肯定是不能再低了,但是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的估值比a股高,在香港上市的國際銀行的估值比國內銀行高。
I. 為什麼港股的創業板股價這么低而A股創業板股價就很高.
因為港股一個抄成熟理智的投資市場,而且法制健全,和全球市場接軌自然價格比較合理。
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