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援建都江堰的歷任領導是誰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率上海建工代表團與都江堰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維楷就上海市與都江堰市長效合作進行了座談。集團副總裁房慶強,國內市場部、總承包部、一建集團、機施集團、投資公司等相關負責人參加。
❷ 上海建工集團懂事長什麼行政級別
上海建工集團懂事長是副廳級別。
上海建工是上海國資中較早實現整體上市的企業。前身為創立於1953年的上海建築工程管理局,1994年整體改制為以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為資產母公司的集團型企業。1998年發起設立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10年和2011年,經過兩次重大重組,完成整體上市。
上海建工集團是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市屬企業,所以是副廳級別編制。所以上海建工集團董事長是副廳級別(相當於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上海市國資委副主任級別)。
(2)上海建工領導班子擴展閱讀:
徐征-董事長-黨委書記
詳細信息:徐征先生,1960年11月出生,碩士研究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曾任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董事、總經理,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第六屆董事會、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現任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董事長,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
卞家駿-董事、總裁、黨委副書記
詳細信息:卞家駿先生,男,1961年11月出生,大學,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市第四建築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經濟師、第七屆董事會董事;現任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黨委副書記、總裁。
❸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安徽分院的聯合重組
2010年 9月14日,市國資委在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召開「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聯合重組會議」。上海建工集團所屬企業主要領導、老領導和市政設計研究總院所屬企業主要領導、老領導和部分職工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市國資委副主任呂勇明主持並宣讀了市國資委《關於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與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聯合重組的通知》。呂勇明指出,建工集團與市政院聯合重組,是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需要。在建築設計施工領域,培育總承包、總集成商,是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國資委的一項重要任務。對於此次重組,市國資委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第一,在設計咨詢和建築施工方面,上海的國有企業在國內有很強的競爭力,當前,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世博以後,上海本地的建築需求會大幅減少,企業亟需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在此情況下,我們有條件和必要,通過重組聯合,組建一傢具有較強工程總承包能力、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企業集團。第二,市政院這幾年的發展很好,在設計、咨詢等方面專業水平能力很強,在國內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這次重組以後,市政院就可以進一步共享建工集團在國內外的客戶資源,依託建工集團的施工管理能力,進一步擴大規模。同時,也可以藉助建工集團在海外總承包方面的優勢,更好的開拓國際市場。第三,建工集團在施工組織和施工管理方面經驗豐富,資金比較充裕,但是在設計能力方面較弱,通過重組,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可以充分發揮市政院在設計方面的優勢,有利於整個集團在短時期內迅速提升總承包、總集成能力。第四,市政院和建工集團長期合作,源遠流長,有重組整合的基礎,重組後有利於更好的集成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提高綜合的競爭能力。呂勇明指出,此次重組的方式。首先,採取整建制的劃轉,明確市政院進入建工集團以後,保留整體建制不變。第二,重組以後,按照管人、管事、管資產的原則,市政院的幹部管理和黨的關系由建工集團承擔。第三,重組以後,市政院幹部職工的待遇仍然按照原有的方法和既定的方針執行。呂勇明要求:第一,繼續做好班子和幹部職工的工作,把認識提高到講大局、謀發展上,真正做到思想與行動的統一。第二,繼續保持工作的不停、不亂,維護好當前的良好發展勢頭,全面完成今年各項工作的任務。第三,國資委專門成立此次重組工作的領導小組,共同落實好聯合重組的各項具體工作。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莫峻和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蔣志權在會上先後介紹了市政院和建工集團近些年發展的歷程和業績,表示要充分認識這次聯合重組的重要意義,把思想認識真正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和要求上來。根據國資委黨委和國資委的要求,認真做好聯合重組的各項工作。據悉,9月份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總院將根據市國資委文件要求,完成工商變更手續,之後還將進行公司制改造。
❹ 2021年上海建工二建總經理是誰
❺ 杭迎偉的介紹
男,1969年11月出生,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上海建工房產有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助理,現任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2011年3月3日,正在進行資產注入的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600170)昨日公告稱,根據該公司去年實施重大資產重組的實際情況,上海市日前已決定該公司領導班子列入市管范圍;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改聘總裁的議案,杭迎偉將不再擔任公司總裁,由董事長徐征兼任公司總裁。2012年9月任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
❻ 請問 湖南建工集團有什麼優勢
1:上海建工
4月21日,上海建工發布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2019年上海建工實現營業收入2055億元,同比增長20.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3億元,同比增長41.4%。全年新簽建築施工合同額累計3026億元,較上年增長22.6%,其中上海以外外省市市場新簽合同額約占該類新簽合同總額40.3%、海外市場新簽合同額約占該類新簽合同總額的2.3%。
房地產開發業務方面,實現營業收入100.6億元,同比減少56.0%。期內毛利率37.1%,同比減少3.1個百分點。全年新簽房產預售合同59.8億元,對應總銷售面積28.2萬平米(其中保障房銷售合同額、銷售面積分別為10.8億元、10.6萬平米)。
來源:上海建工年報
2:陝建集團
2019年,陝建集團新簽合同額2400億元,占年計劃104.3%,同比增長16.8%;實現營業收入1160億元,占年計劃104.8%,同比增長15.4%;實現利潤總額23.1億元,占年計劃104.1%,同比增長26.9%;利稅總額43.2億元,同比增長20.6%。榮列中國企業500強第191位,較上年前移6位;ENR全球工程承包商250強第24位,較上年前移2位。獲評省國資委「穩增長貢獻企業」「國企改革先鋒獎」。
來源:陝建集團官網
3:湖南建工
2019年,湖南建工集團全年承接任務1624億元,同比增長4.3%;完成企業總產值1088億元,同比增長9.0%;實現營業收入1010億元,同比增長11.0%;實現利潤總額17.7億元,同比增長15.2%。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全面完成湖南省國資委下達的年度考核目標。
同時,湖南建工集團連續16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位列第212位;入選「中國承包商80強」,位列第7位;入選「湖南企業100強」,位列第4位。全年獲「魯班獎」9項(其中,首次獲境外「魯班獎」2項)、「國家優質工程」10項、「中國鋼結構金獎」8項、「中國建築工程裝飾獎」8項、「省芙蓉獎」41項、「省優質工程」67項,「建築湘軍」品牌更加閃亮。
❼ 上海城建集團領導幾個領導成員名單
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振宇,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金恩,海城建養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工程師范上寧,上海城建城市運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周顯峰。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市政設施管理與維修養護,其他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築(城市地鐵隧道工程服務、其他未列明隧道工程服務、地鐵設施、城市有軌電車設施、城市輕軌交通設施、索道運輸設施、飛機跑道、飛機場停機坪、其他飛機場設施),建築業,機電設備安裝及維修等。
(7)上海建工領導班子擴展閱讀:
服務模式
公司長期致力於橋梁、隧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領域的全壽命周期的運營和管理,並提供智慧管養與安全運維、設施維保、應急保障、咨詢等一攬子服務。
公司以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高效運營服務的技術密集型卓越管理企業和著名品牌企業」為企業願景,為滿足合作夥伴的多元需求和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遺餘力。
❽ 誰知道上海建工集團副總的名字
根據上海建工上市公報提供的資料 副總經理三人 分別為:劉國林 夏鈞 范忠偉 沒有看到你所說姓湯的 也可能資料中未提及湯姓領導! 以上只供參考
❾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董事長沈詠是哪一級幹部
不是,沒有行政級別。
上海建工二建集團不是國有企業。
成立於1954年,是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集團,具有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建築工程設計甲級資質。集團注冊資本6億元,職工2300多名,擁有專業的項目管理團隊100餘支。
而上海建工是上海國資中較早實現整體上市的企業。前身為創立於1953年的上海建築工程管理局,1994年整體改制為以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為資產母公司的集團型企業。1998年發起設立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10年和2011年,經過兩次重大重組,完成整體上市。
上海建工現存全資子集團公司有15家,即:上海建工一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五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等。
上海建工注冊資本10.42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股7.28億元;社會公眾股3.14億元。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後,公司2009年末的凈資產為77.5億元人民幣。
(9)上海建工領導班子擴展閱讀:
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於正部級。
1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2018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現有96家,名單如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3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4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5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6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7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8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9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19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1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2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3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4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6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7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 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29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0 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1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 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3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4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5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6 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7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 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0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1 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2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3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
44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5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6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7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8 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49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0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1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52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3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4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5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6 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7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8 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59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0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61 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3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4 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
6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7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8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69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0 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71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2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3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74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5 中國中絲集團有限公司
76 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 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78 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
79 中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80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85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有限公司
86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
89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0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1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92 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3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94 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
95 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6 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序號1-49的49家中央企業為中央管理的副部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干一局管理,其中正職由中央組織部任命。
序號50-96的47家中央企業為國資委管理的廳局級單位,領導班子由國資委企干二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