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對外貿易港口資源豐富,有大型的深水港供國際航運使用
對內有長江沿岸港口直達武漢重慶~
空港資源豐富
公路交通便利
國家政治政策扶持高新技術與外商投資發展
外國集團匯聚設立總部
⑵ 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地理位置優越、農業基礎雄厚、得天獨厚的交通便利。
不利條件:礦產資源缺乏、土地面積小,房價高。
2019年,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2019年12月15日,榮登中國社會科學院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
(2)上海具有發展和的條件擴展閱讀
2019年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8億元,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99.16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7752.28億元,增長8.2%。
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5.73萬元。
在上海市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328.67億元,比上年增長6.1%;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9826.64億元,增長5.8%。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
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6133.22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工業增加值2710.43億元,增長3.3%;服務業增加值3422.79億元,增長13.3%。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6.1%,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⑶ 分析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
有利條件:
1.地理位置優越
2.便利交通
3.農業基礎雄厚
4.政策的支持
5.人才眾多,勞動力素質高
不利條件:
1.礦產資源缺乏
2.土地面積小,房價高
⑷ 上海發展的優越區位條件是什麼
1、工業基礎好。
2、遠東最大的港口上海港可實現江海聯運。
3、眾多科研院所專,科研實力雄厚。屬
4、高校密集,人才優勢明顯。
5、有發達的航空,鐵路,水運,公路運輸。
6、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十分發達。
7、國家政策支持,浦東新區是最早的開放地區之一。
8、人口密集,勞動力資源豐富。
⑸ 分析上海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
有利條件有很多,比如地理環境的優勢,交通運輸方便,還有全國最好的教育,人才版、資本都是一等一的,這些權可以逐個討論。
不利條件的話,原料、能源資源匱乏,比如煤鐵資源。還有就是上海的財富分化。還有高cpi,高cpi可以帶動gdp,所以不知道這個算不算。
恩~我了解的就這些~
⑹ 上海市快速發展所具有的社會經濟區位條件
上海位於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長江三回角洲前緣,東瀕答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上海正當我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處於長三角圈中心,為經濟特區,擁有多項區域特權
⑺ 上海市發展工作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上海:
上海,簡稱「滬」,四大直轄市之一,位於中國大陸海岸線中心的長江入海口,東臨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第一大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
上海是中國的經濟商業中心,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在大中華區城市中居首位,最重要的產業為商貿流通、金融、信息、製造等。上海是中國的鐵路與航空樞紐,其港口為世界最大的集裝箱港。上海正在致力於建設成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及國際航運中心。
上海主要地理信息:
1.上海地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正當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廣闊,位置優越,是一個良好的江海港口。
2.上海境內全為坦盪低平的平原,是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的一部分。
3.上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
4.崇明島是由長江攜帶下來的大量泥沙沖積而成,現在東西約80多公里,南北寬約10-15公里,面積為1041平方千米,是中國的第三大島和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島。
5.現今的上海是中國大陸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第三產業在上海的經濟佔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產業包括了金融業、房地產業、保險業以及運輸業等。
6.上海港是西太平洋地區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國最大的港口。2008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5.82億噸,比上年增長3.6%,連續第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上海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
1.位置:沿海城市,長江入海口,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點,地理位置優越。
2.交通:陸海空交通樞紐,交通極其發達,鐵路方面京滬線、滬杭浙贛線等在上海交匯,水運方面上海是河港兼作海港,航空方面上海是亞洲乃至世界重要的航空港。
3.勞動力: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勞動力眾多,且上海及周邊的江蘇浙江等省教育發達,故來到上海的勞動力數量很多而且素質過硬。
4.歷史文化基礎:上海在19世紀便被西方列強所開發,西方的先進技術首先由此進入中國。工商業氣息濃厚,居民受西方海派文化影響,熱衷於發展經濟、科技與文化。
5.科技教育:上海知名高等學府和科研地區雲集,大量人才湧入上海,使其科學技術處於領先。
6.市場:上海面向的市場非常廣闊,消費群體龐大,由於其交通便利,故即可以將產品銷往內陸地區,也可以通過海運空運銷往國外。
7.政策:中央政府給了上海特殊的政策(如保稅區、免稅區等等),這些政策有利於上海吸引外資和經濟的發展。
⑻ 上海成為中國最大城市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有哪些
自然條件: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瀕臨大海回,交通發答達;
經濟社會條件:商業貿易歷史悠久,是中國經濟中心;高校多,勞動力素質高;長江三角洲保證了充足的農副產品供應;工業發達;外國領事館、駐中國機構多;交通便利,國際大企業進駐多,工業、商貿發達。
⑼ 上海發展工業有哪些有利條件(至少4點)
市場大 經濟發達 人才多 沿海 重工業技術先進 是全中國最發達的地方
⑽ 上海成為國際性大都市的有利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並歸納其城市特色
自然條件:長江入海口,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瀕臨大海,交通發達;
社會條件:商業貿易歷史悠久,中國經濟中心;高校多,勞動力素質高;長江三角洲保證充足的農副產品供應;工業發達;外國領事館、駐中國機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