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畢業去澳洲
「我這樣語言基礎差,學習差,自理能力不強的人,不能出去。怎麼辦?」這說明你還有自知之明,能正確認識自己,但你想想你連在國內都這樣,國外的那種完全陌生的環境語言環境和生活環境真的適合你嗎?所以最好現在開始好好鍛煉改變自己。同時你要好好補習一下英語,因為去澳洲留學簽證遞簽至少要五分的雅思成績,你還年輕,年輕就是本錢,加油!
「我想試試自己的能力,我會努力學習,」說明你還是想學習想進步的,只要有決心,那麼就一切困難都是小case了。
「但又擔心萬一努力了,還是學不下去。」這證明你的決心不大,一旦你下決心做某事最好堅持到底,你要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到時浪費父母錢財,浪費時間,得不償失。」看的出你還是很孝順的,很明事理不是那種出國只是為了混時間浪費父母錢的人,相信你會及時走出十字路口的,也希望你能留學成功:)
對了提醒你一下,你可以到澳洲學TAFE 課程,相當於國內的大專,如果不想上TAFE也可以申請一些要求不是很高的大學上本科,當然鑒於你的情況可能要上預科,然後再上正式課程,但不管怎樣別忘了雅思成績。。
❷ "預科教育"是什麼意思
(1)預科就是針對初中畢業生招收,學制兩年。(2)預科學制2年。(3)可以參加高考。(4)面向全國招生。
據教育部文件精神,預科生是成人高校招生改革項目,由省級成人教育招生部門具體組織實施。考試院成招辦具體負責北京地區預科生的錄取、組建預科班和預科班的教學管理工作。預科班下設六個工作站:首都師范大學工作站、北京工業大學工作站、北京大學醫學部工作站、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工作站、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工作站、北京宣武紅旗業余大學工作站、北京教育學院工作站。
預科是高等教育的特殊層次,在18世紀後半葉,一些西方國家在高等院校設立過預科。解放前我國在一些學校專設過一年制預科,後逐步取消。新中國成立後,民族學院先後開設了一些民族預科班,在其他的一些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也相繼舉辦了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預科班。1996年全國舉辦民族預科的高等院校達140餘所,在校生11622名。預科教育對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使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升入高、中等專業學校學習起了很大的作用,它已成為主要為少數民族學生舉辦的獨具特色的辦學形式,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補充:
預科班就是國家為了照顧少數民族而設立的一種形式 一般預科班要在本學校錄取分數線下80分以內才可以報考 條件必須是少數民族 而且該學校設有預科班並且在你所在省有招生計劃 預科是比正常的本科生多上一年 一年後轉入本校和其他學生一切同等待遇
預科通常是指進入普通本專科學習之前的預備期。預科的種類主要有少數民族預科、文體特長生預科等。少數民族預科主要面向少數民族地區招生,分為民考民(用少數民族文字參加高考)、民考漢(用漢語參加考試)兩種。國家規定預科生的錄取要在學校在當地提檔線以下80分以內。少數民族預科生畢業後一般要回生源所在地工作。文體特長預科生是指具有突出的文藝體
育特長、但是文化基礎較弱的預科生,這一類預科生數量較少。
預科的學制通常為一年或者兩年,預科的學習也分兩種:一種是預科階段和正常的學習階段都在本校學習;另一種是預科階段在另一所學校學習,預科結束考試合格後轉入本校本專科階段學習。
目前,少數民族預科的招生計劃都是國家下達的指令性計劃,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預科招生計劃。考生可以根據省級招辦公布的分學校招生計劃來查閱預科的招生計劃情況。報考預科的考生必須要符合預科招生的條件,比如報考少數民族預科的考生必須是少數民族,而且要在本地有招生計劃才行。
❸ 上海交通大學GAC國際大學直通車課程的教育質量如何
真的不錯,我的女兒原本嬌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幾乎沒有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這樣的孩子能不能通過一年的預科學習,成為一名出國留學生呢?在進入GAC之前,我完全沒有信心,但是GAC上海交通大學中心的老師對此非常有信心。我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把女兒送入GAC上海大學中心的。經過總共十個月的學習,現在在澳大利亞學習,沒有任何語言和心理上的障礙,成績也非常優秀。我很欣慰啊。咨詢電話,02156334134
❹ 上海大學GAC怎麼樣收費情況。
中加楓華也開設了GAC,好像可以直接參加ACT高考!收費沒上大的貴
❺ 急求(國內外信息技術對污染控制的研究現狀)
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
趙 萌1 , 鄭發鴻2
(1. 昆明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昆明650224 ; 2. 昆明理工大學計算中心, 昆明650093)
摘 要: 對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硬體、軟體方面的發展現狀及其在環境數據採集、處理、應用方面的發展進行了詳
細的介紹,並介紹了在環境領域中常用的資料庫、數據倉庫、空間信息技術及信息系統等信息技術。
0 引 言
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和社會面貌。在過去的20 年間,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環境保護的各個領域,環境信息已發展為一個復雜的多學科交叉的新學科[1 ] 。在環境領域,信息技術主要應用在環境質量監測與管理、污染源監控與管理、環境統計、環境評價、生態建設與管理、核安全與管理以及環境信息發布等業務中,為環境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技術支持與服。環境信息化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和關鍵支撐,它對提高環境與發展的綜合決策能力、提升環境監管的現代化水平、加強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環境保護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發展現狀
我國的環境信息化在「九五」以來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環境信息管理體系,配備了一批軟、硬體設備,奠定了基礎工作條件;開展了多項環境信息應用工作,提高了環保政務和業務工作的效率,積累了大量環境信息資源;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了多種技術支持和信息服務,提高了行政效率,促進了政務公開;制定了一系列法規、標准,培養了一支專業人才隊伍,保障了環境信息化的良性發展。同時,環境信
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還能夠為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災難的應急響應提供必需的技術支持①。通過一系列國內及國外援助項目的開展,信息技術的發展取得了以下的成果:(1) 制度方面。國家環保總局信息中心已經發布了《環境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10 年遠景目標》、《環境信息管理辦法》(暫行) 、《國家環境信息「十五」指導意見》、《總局電子政務職責分工》、《國家環保總
局應用軟體開發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環境信息標准化手冊》等環境信息文件。
(2) 硬體方面。應用亞洲開發銀行援助、世行貸款B21 項目、世行貸款B21 擴項目、日本政府無償援助等建成了總局信息中心、32 個省級環境信息中心和110 個城市環境信息中心,並配備了先進的計算機軟、硬體和網路設備。
(3) 人員方面。依託日援二國研修項目,組織了環境信息中心,人員培訓1 000 多人次,初步建立了一支具有較強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隊伍。
(4) 網路方面。已建成覆蓋全國省級環保局和121 個城市環保局的衛星通信專網,連接至全國87個自動水質監測站,實現了總局與各省級環保局之間電子公文無紙化傳輸②。
2 信息技術在環境數據採集中的應用
環境數據包括環境元數據、環境法規與標准數據、環境文獻與公報數據、環境質量數據、環境統計數據、環境背景數據、生態環境保護數據、生物多樣性保護數據、輻射環境數據、其他環境管理相關數據等(社會經濟信息及計劃、規劃等) 。而按照數據特徵,環境數據可分為4 種形式:空間數據、屬性數據、關系數據、時間數據[2 ] 。在環境業務中,環境數據的核心是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和污染源數據兩大部分[3 ] 。根據環境管理的需要,我國環保部門已設計出了一系列數據收集報表。環境數據的收集可分為手工操作和自動操作兩種,自動操作一般與相關環境信息管理軟體相對應,設計相應的基礎數據收集報表和上報統計匯總表。
2. 1 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採集
我國環境監測發展相對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數據收集系統,主要包括自動監測和手工監測兩種,並正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逐步向智能化監測發展。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的范圍主要包括大氣、水、雜訊以及生物要素的監測等。目前全國環保系統共有各級環境監測站2 389 個,已初步形成了全國性的環境監測地面網路系統(見表1) 。
表1 環境監測地面網路系統
Table 1 Net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監測站類型數量/ 個
總站1
省級監測中心站41
地市級監測站401
區縣級監測站1 914
核輻射監測站32
總 計2 389
國家在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方面也給予了資金支持,推動了全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的建設,到2003 年上半年,全國279 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已有208 個城市(另有40 個縣級市和縣) 共建設了空氣自動監測系統631 套(見表2) 。同時,總站還開展了重點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站聯網和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質控考核工作。江蘇、河北、浙江和遼寧等省環境監測中心站還開展了省內空氣自動監測
站聯網工作。為了能夠及時全面地掌握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體的水質狀況,預警或預報重大(流域性) 水質污染事故,從1999 年9 月開始至2003 年12 月,國家環保總局在松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建設了82 個水質自動監測站(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監測項目為五參數(水溫、p H、DO、TB、EC) 、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和TOC8 項指標。目前,各流域水質自動監測數據通過撥號上網和衛星地面接收兩種方式進行傳輸,水質自動站的建設和水質周報的發布使各級環境保護部門能夠更好地掌握重點流域省界斷面污染物排放總量的變化趨勢,監督總量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對提高
我國水質監測技術的現代化、水質監測信息管理的科學化、重大水質污染事故預報預警的自動化水平,對國家環境保護決策部門及時做出有效的水污染防治和管理對策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2 自動監測系統的數量
Table 2 Numbers of automonitoring systems
自動監測系統類型數量監測項目
空氣自動監測系統631 套SO2 、NO x 、TSP 等
水質自動監測站82 個
水溫、p H、DO、TB、EC、高錳酸鹽
指數、氨氮和TOC 8 項指標
除了以上的自動監測網路,還有水環境監測網、近海岸海域監測網、沙塵暴監測網、東亞酸沉降監測網等,為環保部門提供了相關數據。另外,在各地還建有地方級的各種環境自動監測網路(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
2. 2 環境污染源數據採集
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控,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地獲得相關數據,更重要的是快捷地對排污企業實施監管,有利於對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及時採取預防和應急措施,同時也可以降低環境執法成本,提高執法監察效能。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管理依託環境監測、自動控制、計算機、電子、通信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可分為數據收集子系統和信息綜合子系統(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 系統———數據傳輸和介面標准技術規范) 。
數據收集子系統是污染治理設施的組成部分,包括在污染源現場安裝的污染物排放監控監測儀器(COD、TOC、p H 等水污染物在線監測分析儀,二氧化硫、煙塵等大氣污染物在線監測分析儀) 、流量(速) 計、污染治理設施運行記錄儀(黑匣子) 和數據採集傳輸儀(用於數據的存儲、加密,數據包轉發、接收以及報警、反控) 等自動監控儀器,簡稱現場機。
信息綜合子系統包括計算機信息終端設備、監控中心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信息管理軟體和資料庫等) ,簡稱上位機。污染源自動監控工作的開展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現在已實現了COD、NH3-N 、SO2 、NOx 等主要污染因子現場自動監測分析、無線傳輸、遠程式控制制和實時報警,為環保部門增強科學監管能力、提高環境執法效能發揮了積極作用。據對113 個環保重點城市的調查,目前已實現了3 006 個排污單位的3 225個排污口的自動監控,在線監測儀器近7 000 套。
各級環保部門已建立了不同規模的監控中心84 個。
全國113 個重點城市環保部門累計投入資金5. 1 億元建設自動監控系統,每年投入4 300 萬元用於運行管理,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已初具規模。
2002 年開始,江浙交界處吳江盛澤地區的主要污水站安裝了在線監測儀器,並通過自動監控系統同總局和地方環保部門實現了聯網。在總局通過遠程監控軟體,就可以隨時掌握盛澤地區主要污染源的基本排放數據(污水日排放量、COD 實時濃度和日均排放量等) ,為總局實時掌握環境敏感地區的重點污染源排放情況提供了可靠資料。濟南市對佔全市燃煤總量90 %的排污單位安裝了煙氣自動監控
系統,廈門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對全市范圍內污水處理廠和重點水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自動監控,江蘇如皋市對污水處理廠(採用BOT 模式建設) 每天處理污水的水質和水量進行了自動監控,污染源自動監控已經成為城市環境監管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 3 環境自動監測(監控) 的制度建設
為了促進自動監測(監控) 的發展,加強數據共享,拓展數據的適用范圍,更深層次地挖掘數據資源的應用,讓自動監測(監控) 數據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國家相繼頒布和實施了一系列的規范和標准,並對行業涉及的相關單位及產品進行了系統的認證。相關規范及標准有《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 系統數據傳輸標准》、《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規范》、《降雨自動監測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等。
3 環境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為環境管理和輔助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技術支持與服務,最初主要內容為單項MIS 系統建設和資料庫開發,系統以MIS 系統為主;後來發展到以辦公自動化和環境信息網路系統建設項目為核心,以環境信息機構建設和基礎網路建設為基礎,信息技術主要為內部政務辦公和業務管理提供基礎性技術支持與服務,系統結構以C/ S 為主。目前,在全國已完成系統的各級環境信息中心建設,從機制、
體制和基礎能力方面推動了環境信息系統的發展。
系統結構也發展為以B/ S 或多層體系結構為主,以門戶和政府網站建設為突破,以應用開發和數據共享為中心,以網路與標准為基礎,信息技術開始綜合廣泛應用於環境管理各項業務,有力地推動了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下面介紹環境數據的處理及幾種在環境信息系統開發中常用的信息技術。
3. 1 環境數據的處理
監測數據和圖表等第一手資料只有經過必要的整理和處理才能成為對使用者有意義、對決策具有實用價值的信息。環境數據處理主要包括數據整編、統計分析、污染評價、預測和預報、環境質量報告書編制和污染防治對策的制定,也包括數據傳輸、存儲、檢索和輸出等。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上報傳輸方式為電話撥號或發E-mail ,個別的業務數據通過衛星和傳真報送[4] 。
原始數據的整編方法包括初步的整理、歸類和簡單的統計工作。經過原始記錄表格的審核,數據歸類時的檢驗,然後對數據進行整編。整編過程包括收集相關數據與資料,並用監測結果匯總表及監測結果日、月和年度統計表格統計,然後對數據進行一定的分析歸納。
3. 2 資料庫應用
資料庫是信息系統的基石,是信息系統管理海量的、復雜的環境數據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一個資料庫系統是由資料庫、管理數據的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資料庫應用、系統平台及資料庫管理員組成的一個集合體。
資料庫存放數據,數據按資料庫所提供的數據模式存放。
資料庫管理系統是一種管理資料庫的系統軟體,它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是進行數據的定義及操縱、控制、服務。常用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有: VFP、DB2 | IN GRE5 、UNIFY、IN2FORMIX、ORACL E、SYBASE、SQL SERVER 等。資料庫應用即建立資料庫上的各種應用程序支撐,建立各自的應用邏輯。常用的工具語言有: C、COBOL 、FORTRAN、PowerBuilder 等。
系統平台,包括操作系統、計算機及網路系統.資料庫管理員,主要進行資料庫設計、維護及監視資料庫運行狀況,使系統保持最佳狀態與最高效率。
3. 3 數據倉庫技術
為了加強對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持,可以建立環境數據倉庫。數據倉庫是面向主題的集成、穩定和隨時間變化的數據集合。通過聯機處分析處理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決策者尋找數據間潛在的關聯,發現被忽略的要素,找到對預測趨勢、決策行為關鍵、有用的信息[5 ] 。
3. 4 環境數學模型
環境系統是一個復雜、龐大的整體,它由許多各具特性、又相互交叉聯系的子系統所構成,每一個子系統都可以用數學模型對其某一方面的行為特徵進行描述,因此環境系統中的數學模型是多種多樣的。
環境數學模型分為模擬模型和管理模型兩種,模擬模型主要用於環境系統行為的模擬、預測和評價,而管理模型用於環境系統的規劃和管理決策,模擬模型是管理模型的基礎[6 ] 。
由於應用數學模型的計算量相當巨大,所以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應用軟體建造模型的建立和使用更為普及,效率大為提高。目前廣泛應用於環境領域的數學模型有河流水質模型、河口水質模型、湖泊與水庫水質模型、地表水水質管理模型、地下水水質模型、大氣環境質量基本模型、大氣污染測模型、多介質環境生態數學模型等。地表水水質模型已開發出多種通用軟體,如QUAL2. E、QUAL2. E
UNCAS、STEADY、St reeter Phelp s、WASP、WQRRS、HEC5Q 等。大氣環境方面的模型有ISC3 、CAL PUFF、UAM - V 等。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用相關軟體。
3. 5 地球空間技術
地球空間技術是地理信息系統( GIS) 、遙感(RS) 和全球定位系統( GPS) 的合稱,又稱3S 技術,它們是現代環境信息系統建立和高效運行必不可少的基礎工具。
地理信息系統( GIS) 是以地理空間資料庫為基礎,在計算機軟硬體的支持下,對空間相關數據進行採集、管理、分析、模擬和顯示,並採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而建立起來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是兩個相互獨立發展起來的技術領域,但它們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方面,遙感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統中重要的信息源;另一方面,遙感調查中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中的輔助數據(包括各種地圖、地面實測數據、統計資料等) 來改善
遙感數據的分類精度和制圖精度。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GPS 在遙感調查中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 ①在遙感圖像上識別出橋梁、河流匯合處以及村莊這些能作為地面控制點的地物,然後到實地,利用GPS 確定每一控制點的實際位置(經緯度等) ,進而對圖像進行幾何糾正和投影變換; ②對圖像上的樣本像元,根據它們的空間坐標,利用GPS 進行實地定位,確定樣本像元對應的地面類型,並用於分類。
3. 6 環境信息系統
3. 6. 1 環境信息系統的功能
環境信息系統是結合實際的調研成果和客戶需求分析以及環境領域自身的科學規律,以環境在線動態監測數據為主要數據來源,融合資料庫、數據倉庫、3S 技術、模型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模擬技術、互聯網技術的具有輔助決策功能的綜合系統。環境信息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 7 ] :(1) 實現水、氣、雜訊及生態等環境要素在大范圍的實時、多維、多源、高效、高精度的在線監測,以及監測數據的獲取、存儲、分析、管理和表達。
(2) 高解析度環境遙感監測信息與系統的融合,利用多時序的遙感圖像信息模擬環境的演變,指導環境規劃與管理工作。
(3) 實現3S 技術與在線監測、環境模型、互聯網、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無縫集成,使決策支持更加直觀清晰。
(4) 研究與開發基於信息技術的環境專題子系統,包括污染源與環境質量在線監測子系統、環境容量分配子系統、動態環境規劃子系統、環境質量預測預報子系統、環境污染事故預警子系統、專家輔助決策子系統、環境綜合管理辦公自動化子系統、環境信息發布與公眾服務子系統。
(5)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環境決策支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
3. 6. 2 環境信息系統的發展現狀
我國已初步建成連接31 個省級環保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保局和5 個計劃單列市環保局的環境信息廣域網路系統。
在政府門戶網站和內部辦公平台建設方面,90 %以上的省級環保局已建立本地環保門戶網站,相當部分地市級環保局也已建立網站。各省級環保局以及大部分地市環保局已建成區域網辦公系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電子政務綜合平台於2004 年6月建成,該平台集網路管理、系統應用、數據共享和信息服務於一體,形成了技術先進、應用廣泛、性能完善、安全可靠、運行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提供了
環境應用系統的集成環境和系統支撐平台,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政務辦公、信息共享、管理決策和政務公開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技術支持。在應用系統建設方面,組織開發了大量業務應用系統,如全國環境統計管理信息系統、全國環境質量監測管理系統、全國排放污染物申報登記信息管理系統、全國生態環境狀況調查信息管理系統、國家環境監理信息系統、環境事故應急響應信息管理系統。
為全面提高環境數據管理水平,增強環境數據共享服務能力,國家環保總局於2004 年底啟動建設國家環境數據中心項目,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可有效改善科技創新環境,增強科技發展能力,為科技長遠發展與重點突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通過網站向社會發布84 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日報,68 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預報,全國主要水系82 個重點斷面的水質監測周報,並在夏季提供16 個沿海城市的28 個海水浴場水質周報,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和歡迎③。
4 結 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建立環境監測、污染源監控、生態保護和核安全與輻射環境安全等信息系統,有利於實時收集大量准確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學決策支持。通過建立環境信息系統,突破環境管理時間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環境信息的客觀性和真實性,有利於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增強環保執法能力。通過建立環境實時監測和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系統,有利
於對環境突發事件做出快速反應,保障國家環境安全,並通過環保信息的公開和政務的公開使環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強了環保的宣傳和教育,提高了全民的環保意識,從而更好地推進了環保管理。
這篇文章說的內容用在流域水污染控制應該沒有問題,國內外目前也就是利用以上的一些技術手段。
❻ 怎麼考哈佛大學,追加分!
哈佛大學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美國私立綜合性大學,坐落於馬薩諸塞州劍橋,主要校園區位於波士頓以西數公里的查爾斯河沿岸,佔地約154公頃。
哈佛大學創建於1636年,始稱劍橋學院。後因在校工作的清教牧師約翰·哈佛將其全
部藏書和一半資產捐贈給這所學院,該校因此而改名為哈佛學院。學院1780年改為大學。19世紀初開設了神學院、法學院和醫學院。
哈佛初創時期由教會主辦。1865年,學校開始選舉管理委員會。埃利奧特在1869年至1909年擔任校長期間,將哈佛辦成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學校。他採用選修制,使學生可以攻讀感興趣的專業。
哈佛大學現有法律、醫學、商業、教育、神學、設計、牙醫、文理、公共衛生、行政管理等門類的研究生院及2個本科生院,其法學院、醫學院和商學院尤為有名。大學還擁有如國際事務研究中心、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環境設計研究中心等許多著名的研究中心及植物園、天文台、博物館和50多個科學、工程、醫學和考古實驗室。哈佛大學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大學圖書館,藏書達1000萬冊。哈佛大學自創辦以來,為美國培養出了眾多的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作家和學者,其中包括7位總統及數十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普利策獎獲得者。美國總統布希1975年獲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自清末以來,有眾多的中國學子前往哈佛大學就讀,王安、貝聿銘是其中的佼佼者。(完)
世界第一學府——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最早的私立大學之一。以培養研究生和從事科學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前身為哈佛學院。1636年10月28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決定籌建一所象英國劍橋大學那樣的高等學府。1638年在馬薩諸塞的劍橋正式開學,第一屆學生共4名。1638年9月14日,牧師兼伊曼紐爾學院院長的J.哈佛病逝,他把一部分遺產和400餘冊圖書捐贈給這所學校。1639年3月13日,馬薩諸塞海灣殖民地議會通過決議,把這所學校命名為哈佛學院。在建校的最初一個半世紀中,學校體制主要仿照歐洲大學。1721年正式設立神學教授職位,1727年設立數學和自然科學教授職位,1780年設立醫學教授職位。同年擴建成哈佛大學;1816年 成立神學院,1817年成立法學院,以後各學院相繼在19世紀成立。 教育學院成立於1990年;1936年又成立了政治學院(1966年命名 為J.F。肯尼迪政治學院)。1966年以來,哈佛大學共設10個研究 生院,即文理、商業管理、設計、牙科醫學、神學、教育、法學、醫學、 公共衛生和肯尼迪政治學院;2個招收大學本科生的學院,即哈佛學院和拉德克利夫學院;並設繼續教育辦公室,專門負責暑期學 校、附設課程和終身學習中心。牙科醫學、醫學、公共衛生等3個 研究生院設立在波士頓,其餘各學院均集中於劍橋。各學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歷史上,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中共有六位曾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們是約翰·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拉瑟福德·海斯、西奧多·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連任四屆)和約翰·肯尼迪。哈佛大學的教授團中總共產生了34名諾貝爾獎得主(Nobel Laureates )。
如今,哈佛大學已發展為擁有十個研究生院、四十多個系科、一百多個專業的大型院校。正式注冊有18,000名學位候選人,以研究生為主,也包括本科生。 另外還有13,000名非學位學生在其擴展學院學習一門或更多的課程。在哈佛大學工作的教職員工超過14,000人,包括超過2,000名的教授和講師。 還有7,000多教員在所屬的各個教學醫院工作。
多年來,哈佛大學除了培養大量的美國學生外,還接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大批留學生和訪問學者。
它的總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波士頓的劍橋城,醫學院和商學院位於波士頓市區。在劍橋城,與哈佛大學相鄰的竟然是與之齊名、同是世界第一學府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有趣的是,兩大校園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線。
1986 年,哈佛大學隆重慶祝了350周年校慶。哈佛大學誕生於英國清教徒1620年移民到普利茅斯之後的第16年棗1636年(當時中國正值明朝末年),是遵照麻薩諸塞海灣殖民地最高法院的表決建立的。命名源於它的第一個捐資人約翰.哈佛棗一名年輕的牧師,1638年去世時,把他的圖書館和一半財產留給了新學校。由於清教徒中不少人出身於英國劍橋大學,他們就把哈佛大學所在的新鎮命名為劍橋。最初學校僅有一名男教師和九名學生。
學校早年開設的課程以英國大學的模式為基礎,但是在思想上與這個殖民拓荒地盛行的清教徒的哲學保持一致。盡管它早年的許多畢業生成為了整個新英格蘭地區的清教徒聚居地的牧師,學校卻從未正式加入過某一個特定的教派。一份出版於1643年的早期的小冊子闡明了哈佛大學的存在:「促進知識並使之永存後代。」
學校簡介: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的大學, 創立於1636年,目前有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約18000人(1998), 另外有13000學生就讀於其延伸部門,教授超過2000人,本校共出過6 位總統(1998),教授中有35位諾貝爾獎得主.
學校摘取學期制 (和台灣一樣)
共有外國學生2824(1998)人, 日本學生最多,佔175人,韓國學生次之佔174人, 大陸學生164人, 台灣學生 114.
學費:
因學院而不同, 以大學部和一般研究所學生而言,1998學年度學費為20600美元(注:1978年年學費為4280元, 1983年為7931元,1988年為15870元,1997年則增加到年學費19770元;年平均增加率為4.2%,最貴的學院為醫學院,1998年學費為25200元,次為商學院, 1998年學費為25000美元;1807年年學費為20美元.)
學校由下列12學院及機構組成:
1. )人文科學院(Arts and Sciences)
2. )商學院
3. )設計(含建築)學院
4. )神學院
5. )教育學院
6. )政府學院(J.F.K. School)
7. )法學院
8. )醫學院
9. )牙醫學院
10. )公衛學院
11. )延伸學院 ( Extension School)
12. )女子學院 (Radcliffe College)
大學部學生 6635人(1998); 研究所學生 11018人
學校年經費:
15億美元 (1998) 10. Endowment 110億美元(1998)
學校藏書:
超過1千3百萬冊(台灣最大的大學圖書館-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書約1百萬冊)
First Benefactor: John Harvard of Charlestown,哈佛大學因紀念其而得名.
生活費:
一年每人約57514元(1998, Room and Board); 雜費: 2276美元; 年獎學金每人20000美元.
校區:
除了橫跨查爾斯河的廣大劍橋主校區外,醫學院設於92英畝的波士頓市區.
申請:
1) 可在網路申請或Download 表格
2) 大學部申請人: 申請表;申請費60美元(1999);推薦信2封;成績單;Mid-Year School Report; Sat or Act & 3 SAT II 含英文學作; 35700美元財力證明; TOEFL; Deadline 1月1日.
3) 研究所申請人: 申請表;申請費60美元(1999);推薦信3封;成績單;GRE or GMAT; 35700美元財力證明; TOEFL含寫作;TSE; Deadline 1月1日.
學校代碼: 34334
入學許可E-mail:
Undergraate:[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學校申請總評: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好的大學之一,是屬於好且難申請(Tuff)的學校, 通常會要求TOEFL600分以上, SAT 1350~1550& SAT II, GMAT 600 or GRE 2000以上. Add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Byerly Hall, 8 Garden Street, Cambridge, MA 02138 USA
❼ 上海交通大學GAC國際大學直通車項目有什麼優勢
百年名校上海交通大學的豐富教育資源和強大中外師資確保高質量的教學。
360° 培優服務,小班化精品授課,全外教授課,學習能力及生活能力拓展課程,公眾演說能力培養,輕松實現中西方教育的過渡,提前適應海外學習方式。
課程結束可獲得上海交通大學結業證書以及GAC證書,便於您順利對接世界名校。
參加上海交通大學GAC國際大學直通車項目學生,最高可豁免31個學分,一學年的學分要求為32分, 國外每修一個學分的費用在500美元左右,最高可替您省下將近10萬的學費。歷年來該項目學生學生平均豁免學分數為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