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發朋友圈嗎
可以發朋友圈。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
上海自貿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㈡ 與中國已有的經濟特區相比,上海自貿區的積極意義有哪些
專家分析,上海自貿區對中國經濟的意義堪比當年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為服務業投資帶來突破,也有助於中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等國際大舞台;盡管各地的優勢和特色不同,上海可能成為未來自貿區建設的一個樣板,一些規則性的創新可以復制和推廣。
負面清單: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負面清單」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內一項典型的制度創新,它體現了在投資領域「非禁即入」的原則,即除了清單上規定不能乾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審批。
「負面清單」事實上是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明確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無限制伸手。試驗區採用這種新的經濟管理模式,與新一屆政府強調的簡政放權、職能轉變在本質上一致,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
上海WTO事務咨詢中心總裁王新奎說:「今後的方向是寬進嚴管,該放的權力放到位,該管的事堅決管好。」
境內關外:降低成本並提高市場競爭力
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在保稅區的基礎上,但與保稅區的「境內關內」模式相比,試驗區將真正走向「境內關外」。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丁偉說,包括保稅區在內,我國現有海關特殊監管區110餘個。貨物進保稅區時,需要事先登記,並且是「暫不征稅」,而不是豁免。自貿試驗區將按照「一線徹底放開,二線高效管住」的要求,改革現貨物「先申報、後入區」的海關監管模式,允許企業「先入區,再申報」。凡符合國際慣例的貨物均暢通無阻,不存在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
上海進出口商會會長馮鄭州表示,僅上海一地,就有超過87000家外貿企業。試驗區實施「境內關外」模式,將根治外貿企業面臨的通關難、結匯難等老問題,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服務業開放:營造平等准入市場環境
與WTO主要著眼於貨物貿易不同,「擴大服務業開放、促進服務貿易」是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任務。方案提出,選擇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以及社會服務領域擴大開放,營造有利於各類投資者平等准入的市場環境。
金融創新:率先試行利率市場化
今年以來,我國的金融改革快馬加鞭,從金融「國十條」出台、取消貸款利率下限到最新的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在改革的「最後一公里」路上,自貿試驗區將扮演重要角色:在試驗區內,實現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允許金融市場在試驗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等。
「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一般商品和服務都實現了市場化定價,但資金等核心要素價格仍然受到管制。試驗區在這方面的先行先試意義重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隆國強說。
資本項目可兌換: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是自貿試驗區內最受矚目的金融改革之一。
試驗區將探索麵向國際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全面實現貿易投資便利化。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境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實現跨境融資自由化。
復星集團首席執行官梁信軍對這項改革有很高期待。推動金融開放,必然會遇到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他指出,試驗區試行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會讓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局部連接。
【政策亮點】
金融服務領域。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
航運服務領域。放寬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國際船舶運輸企業的外資股比限制,由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制定相關管理試行辦法。
商貿服務領域。允許外資企業從事游戲游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游戲游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
專業服務領域。對試驗區內的外商獨資建築企業承攬上海市的中外聯合建設項目時,不受建設項目的中外方投資比例限制。
文化服務領域。取消外資演出經紀機構的股比限制,允許設立外商獨資演出經紀機構,為上海市提供服務。允許設立外商獨資的娛樂場所,在試驗區內提供服務。
社會服務領域。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允許舉辦中外合作經營性教育培訓機構。允許舉辦中外合作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
【四大使命】
分析人士指出,通過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可以以開放促改革,建立融入全球新格局新規則的「倒逼」機制,實現我國開放型經濟的轉型升級。總體來說,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承擔四大使命:
1、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趨勢新格局。新的全球化經濟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要主動順應這種新趨勢新格局,更加積極主動地開放,打造我國新時期面向世界、深耕亞太的戰略載體。
2、主動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新要求。
3、主動塑造我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新紅利新優勢。據介紹,為適應國內外發展新形勢,以開放促改革勢在必行。
4、主動承擔全國開放先行新使命新戰略。
【專家觀點】
上海自貿區有望成為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第二季
原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在談到中國發展時表示,中國的經濟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這個「季」,而不是第二期,季就是季節性變化,跟過去不能一樣了,夏天過去了,我們不能再穿春季的衣服了,進入第二季,就必須保證怎麼樣提質、怎麼樣增效的支撐,這就需要改革。這個支撐就是各種經濟,主要的經濟體,各種經濟體要有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30多年前深圳特區開啟了中國市場經濟的第一季,是由深圳特區開啟的,上海自貿區有望真正成為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第二季。
將開啟中國金融改革新階段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上海自貿區將開啟中國金融改革的新階段,為全球最活躍經濟體的發展帶來更多靈活性和新選擇。中國經濟日趨成熟,需要更成熟的金融服務以充分發揮其增長潛力,而上海自貿區的成立正體現了這一大趨勢。
成為匯率市場化的試驗田
㈢ 怎麼形容上海浦東新區自由貿易區實驗
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㈣ 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於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 ,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年投資企業累計2.2萬多家、新設企業近1.4萬家、境外投資辦結160個項目、中方對外投資額38億美元、進口通關速度快41.3%、企業盈利水平增20%、設自由貿易賬戶6925個、存款余額48.9億元人民幣。
2015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成為世界自由貿易區聯合會榮譽會員。
「2016年世界自由貿易大會」於2016年11月8-10日在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隆重舉行,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下的「一帶一路」合作機會。2020年3月4日,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2020年9月1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啟動強化競爭政策實施試點。
中文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外文名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別 名上海自貿區行政區類別上海市所屬地區上海浦東地理位置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面積120.72平方公里(2014年12月)下轄地區七個區域政府駐地上海市浦東新區世紀大道2001號電話區號021郵政區碼200120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東方明珠電視塔、上海世博園機 場浦東國際機場火車站浦東火車站車牌代碼滬A-滬N(截至2013),滬C,滬R方言吳語-上海話成立時間2013年9月29日港口上海港、洋山港。
㈤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包括
法律分析: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法律依據:第三十三條:自貿試驗區按照國家規定,實施促進投資和貿易的有關稅收政策;《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其所屬的上海外高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執行相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稅收政策。
遵循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積極研究完善不導致利潤轉移、稅基侵蝕的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
㈥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屬於哪個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屬於浦東。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截至2014年11月底,上海自貿試驗區一年投資企業累計2.2萬多家、新設企業近1.4萬家、境外投資辦結160個項目、中方對外投資額38億美元、進口通關速度快41.3%、企業盈利水平增20%、設自由貿易賬戶6925個、存款余額48.9億元人民幣。
㈦ 什麼是自貿區
一、自貿區的意思
1、自貿區其實就是「自由貿易區」的簡稱,它通常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地區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相互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絕大多數服務部門的市場准入限制,開放投資,從而促進商品、服務和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
2、有時它也用來形容一國國內一個或多個消除了關稅和貿易配額、並且對經濟的行政干預較小的區域。自由貿易區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充分發展的表現和必要條件,有了多種多樣的自貿區,該區域的人民才能享受到來自各國各地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自貿區的不斷發展,就是全球一體化的最終目標。
3、狹義僅指提供區內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貨物的進口豁免關稅的地區,類似於出口加工區。廣義還包括自由港和轉口貿易區。
二、自貿區的主要特點
1、數量不斷增加
最典型的是美國對外貿易區的迅速增長。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開始下降,與此同時,美元貶值,失業人數增加。在此情況下,為了刺激對外貿易發展,各州紛紛設立對外貿易區。到1980年,全美的自由貿易區增加到77個,到1994年底,自由貿易區已達199個,貿易分區達285個,總數為484個。
2、功能趨向綜合
隨著自由貿易區數量的持續增長,自由貿易區的功能也在不斷擴展。早從70年代開始,以轉口和進出口貿易為主的自由貿易區和以出口加工為主的自由貿易區就已經開始相互融合,自由貿易區的功能趨向綜合化。
原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都可在區內自由進出,在區內可以進行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保稅倉儲、商品展銷、製造、拆裝、改裝、加標簽、分類、與其他貨物混合加工等商業活動。
因此,世界上多數自由貿易區通常都具有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倉儲、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種功能,這些功能綜合起來就會大大提高自由貿易區的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
3、自貿區管理不斷加強
各國的自由貿易區在初創時由於條件不同,功能各異,管理水平也相差較大,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競爭發展,各國自由貿易區的管理已逐漸趨向規范化。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自由貿易區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手段也大大改善,形成了各自頗具特色的管理體制。
世界上四個主要的自由貿易區(阿聯酋迪拜港自由港區、德國漢堡港自由港區、美國紐約港自由貿易區、荷蘭阿姆斯特丹港自由貿易區)的管理機構權威性非常強。四國對自由貿易區管理機構授權上大體相近,都是港區合一,成立經聯邦政府授權的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協調自由貿易區的整體事務,投資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有權審批項目立項。
特別是著眼於自由貿易區與城市功能的相互促進,超前進行整體規劃和建設,極富特色和成效,帶動了周邊城市經濟發展,尤其是在金融、保險、商貿、中介等第三產業發展上成效顯著。
(7)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擴展閱讀:
自由貿易區從自由港發展而來。通常設在港口的港區或鄰近港口地區,尤以經濟發達國家居多,如美國有對外貿易區92個。早在50年代初,美國提出:可在自由貿易區發展以出口加工為主要目標的製造業。
20世紀60年代後期,有發展中國家利用這一形式,並建成特殊工業區,發展成出口加工區。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的自由貿易區向高技術、知識和資本密集形發展,形成「科技型自由貿易區」。
㈧ 中國自由貿易區有哪些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
【拓展資料】
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稅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性特區。
2013年9月27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5年4月20日,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范圍。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復成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並發出通知[1]。2020年9月2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㈨ 上海自貿區什麼意思
上海來自貿區/中國(上海)自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中國政府設立在上海的區域性自由貿易園區,位於浦東境內,屬中國自由貿易區范疇。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
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014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國務院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將面積擴展到120.72平方公里。
(9)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擴展閱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范圍介紹
1、外高橋保稅區
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於199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9月正式啟動,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經濟總量最大的保稅區。
2、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
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家區港聯動試點項目,是上海市「十五」期間重點規劃的現代物流園區,享受保稅區和出口開發區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