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1-14 15:07:43

⑴ 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是利好還是利空

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應該是正面的,應屬於重大利好,而非利空。
首先,美國經濟復甦和增長,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增長。所謂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就是美國開動印鈔機,大量印刷美元,由於美元屬於世界貨幣,因此,大量發行美元的後果是必然導致美元貶值,使得世界商品價格上漲,世界資金充裕;且由於世界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巴西等國家經濟增長強勁,資金向這些國家流動,從而導致這些國家貨幣升值的壓力增加。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其目的不在於要搞垮世界經濟,而是為了促進美國經濟的恢復和增長,而由於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只要美國經濟復甦和增長,就必然會帶動世界經濟的增長,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增長。為此,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美國有利,對世界經濟增長也是有利的,因此,美國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國股市、歐洲股市的反應都是積極的,美國股市又創三年來的新高,歐洲股市也強勁上漲,因為他們的股市才是真正的經濟晴雨表,中國的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而是政策的晴雨表,而在解釋政策的時候,往往解釋錯了,用黑色眼鏡看東西永遠是黑的,用利空的觀點看問題,永遠是利空。
其次,美元貶值,資金向中國流動,對中國股市有利。美元貶值,世界資金充裕,而資本總是逐利的,必然要向新興經濟國家流動,而中國是新興經濟國家的代表,因此,世界資金必然會大量流入中國。資金流入,對股市肯定是利好,怎麼成了利空呢?!睜著眼睛說瞎話。為了減小資金大量流入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中國中央銀行不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對沖資金流動性,這是正常的,可我們往往把它的負作用誇大了,為什麼要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不就是流動性過大嗎?資金流動性大,對股市不是利好嗎?怎麼成了利空了?只要中國股市走好,資金就會流入股市。
再次,美元貶值,商品價格上漲,不完全是利空。美元貶值,導致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中國輸入性通貨膨脹,而物價上漲溫和,對經濟增長是有利的,通貨膨脹總比通貨緊縮要好,這兩年物價上漲較快,而經濟增長也不慢,經濟強勁增長,對股市應屬於重大利好,可惜,中國的股市總是脫離經濟基本面,沒有能真實地反映經濟,沒有成為經濟的晴雨表,這是中國股市的悲哀。

⑵ 美國退出QE,美國股市為什麼會下跌

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松政)策簡單理解就是「印錢」。其中量化指的是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就是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退出QE就是退出量化寬松政策。
是美國美聯儲每個月發行的貨幣政策,QE即每個月850億美元的印鈔,本周四凌晨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宣布每個月縮減100億美元貨幣政策,原因是現在美國的經濟在復甦,之前推出QE就是為了讓美國的就業和經濟好轉,現在證明效果還不錯,美聯儲將逐步縮減QE。那麼美元就會上漲,相對的美元定價的黃金就會貶值。
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貨幣的干預方式。與利率杠桿等傳統工具不同,量化寬松被視為一種非常規的工具。
比較央行在公開市場中對短期政府債券所進行的日常交易,量化寬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債券,不僅金額要龐大許多,而且周期也較長。在經濟發展正常的情況下,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一般通過購買市場的短期證券對利率進行微調,從而將利率調節至既定目標利率;而量化寬松則不然,其調控目標即鎖定為長期的低利率,各國央行持續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
即量化寬松下,中央銀行對經濟體實施的貨幣政策並非是微調,而是開了一劑猛葯。從美聯儲實施QE以來,美聯儲扭轉經濟頹勢的思路的本質是通過短時間內向市場投入大量貨幣,構成「財富溢出效益」,進而期望傳導至實體經濟領域,促進美國經濟的最終復甦。

⑶ 美國非農數據不及預期,縮減量化寬松政策的計劃將被推遲,對股市有多大積極影響

說到底還是想讓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復甦的前景充滿信心吧,一旦美聯儲開始縮減量化寬松的規模很可能會導致股市動盪

⑷ 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後美國股市是何時開始回升的

如果運用傳統的經濟學估值方法,通常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即A股目前已經進入吸引力不大的區域。傳統經濟學判斷一個市場的行情的趨勢,一般會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在需求一定條件下,從供給的角度分析總體股價與總體業績增長的關系,即所謂估值的高低;二是從流動性的因素考察,即從需求力量的角度看在一定的供給條件下,資金供給總量對需求力量的變化進而對估值的影響。 鑒於反金融危機的背景和社會穩定的需要,當前大規模IPO可能性不大。股票供給主要壓力來自於解禁股。占解禁股66%左右市值約5萬億的國有大盤上市公司由於國有控股的需要,其解禁止壓力主要表現為市場心理的作用,不會出現真正的壓力。據統計,另外約有1.3萬億新增解禁股可能真正進入市場,占居民儲蓄余額21%左右,對市場的壓力不是很大。如果我們不考察新增加的供給對市場的負面影響,決定市場未來的內在動力是A股當前的估值水平。從A股估值歷史看,其最高估值在網路泡沫破裂前的2000年底,PE值當時高達近63倍;最低時為金融危機最嚴重的2008年年底只有13倍左右。在反危機的系列動作後,A股行情經過反彈,估值水平有所回升。目前A股PE處於22倍左右,與美股的15倍左右的市盈率相比,似乎有些高。但是如果考察其PB的估值,我們發現,美國市場的PB為3.5左右,中國PB的2.7左右,金融危機後美國公司的凈資產估值相對於中國上市公司的資產估值仍然偏高。同時,考察中國上市公司的PB,目前估值還是處於歷史低位。因此,我們僅從經濟學角度考察,雖然中國股市處於歷史低位,但從估值低位仍然有更低位的歷史發展看,22倍左右的市盈率下,A股的吸引力可能不大,更何況在目前經濟發展即未來業績還不確定的風險因素作用下。流動性的不斷注入提高整體市場估值 政策價值論認為,正是由於未來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中國政府就得給出明確的新的政策導向。最近關於世界經濟還沒有到底的評論和積極財政政策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維持不變的說法,實際上發出了隨時准備繼續向市場注入資金的明確信號。基於過去信貸資金增長過快,央行就會緊縮的政策慣性和思維慣性,投資者未必認真看待有關政策的穩定的信號。因此,投資者對於政策的"誤判"將不可避免。誤判加上市場本身對於前期上升能量的釋放要求,行情的震盪將成為投資者"理性"判斷的依據。但是,國際間政策聯合創新,將會創造出制度經濟學還未涉及國際間的"價值創造"。美國帶頭進行的實際上無限制的向市場注資行為,必然導致國際間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考慮到美國在反危機過程中的並不是"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而是無限量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政府鑒於國家外匯資產安全與國家經濟安全的雙重考慮,必然採用對應的寬松的貨幣政策。因此,任何忽視央行對市場注資決心和以傳統經濟理論和傳統經驗來判斷市場流動性的"理性"模型,都可能對市場做出"誤判",即在世界金融危機消除前,以熊市思維做出投資決策。一季度GDP6.1%的增長速度和對世界經濟調整還沒有到底的判斷,實際上向市場表明,中國為了反危機,採用新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注資也將是史無前例的"寬松"。如果考慮到經濟危機結束前,實體經濟對流動性的吸納作用,即在流動性還沒有顯示乘數效應前,央行的寬松政策穩定性仍然可以預期的。流動性的不斷注入,實際上提高了整體市場的估值。企業創造價值時代將會重新來臨 新時代並不是所有人的思維都能與時俱進。除了傳統經濟學理論造就的人心的心理依賴和投資思維的路徑依賴外,群體的"長線記憶"對投資者的周期性行為的"回憶"作用也將會對群體行為造成不可低估的作用,出現"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的現象,即歷史性底部行情反彈61%左右,往往會出現進退失據的寬幅震盪現象。上證A股行情曾經從998點上升到1.618倍附近時出現了長達四個月的震盪,然後才擺脫徘徊不前現象。當然,"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如今的歷史低點卻是上次底部上行後的徘徊點即1664點,但現在1664點的1.618倍數附近遇到特別強烈的阻力,這會否又是一次歷史性的大徘徊?根據新時代下"政策價值論"的觀點,投資者有理由相信:行情雖然曲折,但未來還是可期待的。更何況政策性的向市場注入資金的行為剛剛開始,這些錢遲早要尋找其表現的機會。一旦實體經濟的單向吸納行為結束,貨幣乘數效應必然導致全球估值的大提高。基於"價值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有理由相信:企業創造價值時代將會重新來臨。

⑸ 美聯儲結束QE會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復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代表美國制經濟正在向上發展,或將對全球股市起到正面的影響。此次美聯儲的退出是全球實體經濟、房地產市場以及其他各方面全面復甦的信號,或將利好全球股市。長期經濟的復甦必然代表美國主流經濟的復甦,那麼股市是取決於利潤的,而利潤是隨著GDP增長而上升的。

⑹ 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美國繼續實行美元泛濫的舉措,為的就是稀釋各國對美債權。也可以這么理解,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美元貶值預期將繼續持續或者加速。從這點看,那麼就是針對中國、印度等國近期加息的舉措而做出的反應,目的很明顯:「人民幣被低估,其升值的幅度還很大」。說到底,實際上就是要加速稀釋中國等國所持有的龐大美元債權,以便在匯率反差上吃掉中國等國擁有的美國債。
那麼,回頭看下,A股自國慶後至此的這波行情,根源上可以理解為受貨幣政策上的預期變動而推動。其表現是熱錢大量涌進A股,促使煤炭、有色等具保值性投資的資源類股票大幅暴漲,當然這也是因為全球通脹預期及國際商品價格大幅上揚所造成的。資源股的暴漲帶動了金融、地產等藍籌股上漲,指數也快速反彈到接近今年4月份頂部的高度。但其他大部分中小盤股等卻表現為回調走勢,市場表現為個股兩端分歧走。而至近期大盤指數盤整時,個股才開始實現整體相對協調的走勢。
11月4日,在獲悉美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後,各國股市表現整體上漲。5日,A股跳空高開小幅低走,量能也有所放出,而前期4月19日的缺口已然毫無懸念的被突破。
對於這一美政策,從短期看,我的覺得只能算是帶給A股一個小小的震盪,而A股目前的指數也需要一個平台去消化早前的套牢盤。但是從中長期看,我們應該看到該政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推動作用,而只要人民幣升值且是大幅升值的預期還在,那麼國際上的熱錢,主要是歐美的熱錢就會繼續涌進中國資本市場,而股市作為一種虛擬的投資市場,其套利與投機是必然存在的,那麼從這點看,A股的中長期上揚空間依然還在。
另,鄙人認為,如果中長期行情是真,那麼在指數有陡然向上走跡象的時候,煤炭、有色等資源股及藍籌股還是可以積極參與,而在指數盤整與穩態的時候,消費與新興產業依然還是主流,這是我國十二五發展規劃所使然的。

⑺ 當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時,為什麼會讓投資者擔心資金會從亞太地區股市迴流美國,而引發流動性緊張

這道問題請問格里欺潘,他是這方面的專家。

⑻ 美國退出QE,美國股市為什麼會下跌

簡單地說,退出QE對股市的影響跟提高利率是一樣的。
退出QE(量化寬松),那就是相對來專說不寬松屬了--錢少了。錢少了,進股市的錢自然就少了。股市自然就會跌。
退出QE就是不再放水,甚至配合加息(這幾天可以看到了)把水(貨幣)收回去,屬於緊縮的貨幣政策。當貨幣量增加時,整個水漲船高,刺激經濟,股票上漲。貨幣量減少時,水面降低,整體的資金量少了,股票價格自然下降。

⑼ 美國QE退出對中國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影響

早晚的事,美國必定是會提前退出QE的,美元會大幅升值的,對人民幣對中國是大大的不好

希望採納

⑽ 請高手幫忙分析一下SP500(標普500)的行情以及美聯儲如果退出QE3對美國股市的影響

QE就是一種印錢政策,如果退出QE不印錢了對股市是不利的消息,但投資者不會也不應只看一內個政容策來決定,也要看多個經濟指標來判斷,目前的美國經濟是緩慢的復甦或者不明確。

而技術分析絕大部分是偽科學,建議實際交易不要依靠這東西,用你自己的頭腦去分析,9月份的升幅顯示了空前的牛市,因為9月份一般不好,所以我認為美股還有升的空間,升到哪誰都不知道,不需要亂預測。

閱讀全文

與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對中國股市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