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葛文耀的被免職務
平安信託稱個別高管違法違紀,葛文耀則稱平安違約未完成入股時承諾,矛盾最終在頂點爆發。年5月11日,上海家化集團召開臨時董事會議,決議免去葛文耀上海家化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由家化集團董事、平安信託副總經理張禮慶出任家化集團董事長。
2013年5月16日,備受市場關注的上海家化股東會如期召開。董事長葛文耀表示此前沒有處理好與平安的關系,深表歉意,自己會平息事態,並將修復與大股東平安的關系。
因上海家化原董事長葛文耀與公司大股東平安信託內斗牽出的「小金庫」問題,日前上海家化披露的整改報告顯示,公司正式承認滬江日化為其關聯公司,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上海家化和滬江日化累計發生關聯交易24.12億元,其中,向滬江日化累計采購金額為14.33億元,累計銷售金額為9.79億元,這些交易從未經過審計和披露。
在整改公告發布後,葛文耀連發4條微博對事情進行說明,希望為上海家化背書,「我負法律責任」。
12月19日,證券律師嚴義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實已經涉嫌違法,當時葛文耀作為董事長應該負連帶責任,「具體怎麼處罰還需根據調查進一步判斷,主要是關聯交易價格是否公允和資金流向。」
Ⅱ 上海家化這只股票怎麼樣,能買入嗎
您好,該來股的董事長葛源文耀被離職以後,上海家化的基本面已經發生了大的變化,還按照過去的高成長性來做估值已經不合適了,目前的半年線死叉年線,年線開始拐頭下行,雖然接下來的一兩個月還會有反彈出現,不會輕易的擊穿30.7的低點,但是買入以後反彈的高度會有限,所以不建議買入該股;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也祝願您投資順利,心想事成,財源廣進
Ⅲ 郁美凈就是美加凈嗎
郁美凈不是美加凈。兩者是不同的品牌。
郁美凈是以天津郁美凈集團有限公司為i核心企業的集團旗下的郁美凈品牌系列化妝品,郁美凈品牌化妝品在中國具有較長的生產歷史,目前已形成郁美凈兒童系列、成人系列、彩妝系列和出口產品系列四大系列,擁有近百個品種。
而美加凈是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國貨品牌。上海家化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日化企業之一,前身是成立於1898年的香港廣生行,歷經百年發展,於2001年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旗下擁有「佰草集」、「六神」、「美加凈」、「高夫」、「啟初」等諸多中國品牌。
(3)上海家化董事長擴展閱讀:
1979年,郁美凈集團的前身——天津市第二日用化學廠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1980年,郁美凈兒童霜自主研發成功。郁美凈商標注冊。1987年,在天津市政府主導下兼並天津市搪瓷製品廠,1988年6月遷址南開區紅旗路188號。
1991年,郁美凈兒童霜榮獲中國國家護膚產品國優銀獎。1993年,郁美凈兒童霜榮獲法國國際金桂獎。1999年,郁美凈第一家駐外地商貿公司在石家莊成立,郁美凈全國銷售進入屬地化布局新階段。2000年,郁美凈集團公司成立。
2002年,郁美凈集團以「轉換身份、員工入股」方式進行產權改制,使企業和員工形成命運共同體,較好調動了員工積極性。
1999年至2003年,郁美凈集團在全國建立了20個銷售公司(經營部)、15個辦事處,輻射31個省份151個地區,擁有自營終端近2萬家,郁美凈完整的銷售網路得以形成。
Ⅳ 上海家化大股東與管理層矛盾不斷升級的原因是什麼
上海家化(600315.SH)董事長葛文耀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卷橫幅,橫幅上書有「如履薄版冰」四個大字。從1985年掌舵上海家權化這艘航船開始,葛文耀坦言這四個字最能反映他的心路歷程。
在這近30年的企業發展史里,上海家化曾遭遇各種波折:有被要求與外資合並,險些導致自主品牌被埋沒;有受命吸收合並同類企業,添上一身包袱。「葛文耀一直在戰斗,卻總是贏家。」有熟悉葛文耀的人士表示,與外資斗時,他研究國情,實現產品的差異化。與國企體制斗時,他講策略,最終啃下了國企轉制這塊敏感的「硬骨頭」。
Ⅳ 上海家化發布希么新戰略
近日,在上海家化周年品牌盛典上,上海家化董事長兼CEO張東方分享了對日化產業發展趨勢的看法,並發布了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她表示,公司中期發展目標是成為世界日化行業中型公司,盈利能力達到行業平均水平;長期發展目標則是成為世界日化行業大型公司。公司將通過 「品牌拓展、精準營銷、品類挖掘、渠道創新」四大發展路徑實現戰略目標。
上海家化於3月20日晚間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 64.8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82%;實現凈利潤3.90億元,增長93.95%;扣非凈利潤 3.31億元,增長61.69%。
Ⅵ 上海財經大學出來的企業家
徐建國 上氣集團董事長
張新生 百聯集團董事長
劉瑞旗 恆源祥集團董事長
賀濤 良友集團董事長
周德孚 中美施貴寶董事長
周赤 上海航空董事長
白文華 上海世博土控集團董事長
湯期慶 上海水產集團董事長
葛文耀 上海家化董事長
徐剛 華普汽車集團董事長、吉利集團總裁
.........
這算是比較層次高的幾個。好似很多後來轉入行政工作。徐建國、張新生後來去了上海市經委;周赤去了上海市公安局。
Ⅶ 左手六神右手美加凈,為什麼上海家化卻創造不了業績神話
主要是公司品牌影響力在不斷下降,尤其去年收到疫情的沖擊,營收利潤雙雙出現下滑。從上海家化最新公布的財報來看,其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左右,而利潤下滑更是大,接近50%的跌幅,在疫情的沖擊之下,這家家化公司顯然後勁不足。有上海家化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公司業績的下滑和大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去年整個化妝品市場都出現了不小的降幅。而與低迷的財報對應的是,其公司董事長張東方離職,據傳,是公司大股東對張東方的業績並不認可,所以想更換公司董事長。
Ⅷ 美加凈的品牌介紹
「浦東陸家嘴的房子賣得很貴,一平方米數萬元,但它們還不算上海的『樓王』,真正的『樓王』是華山路一帶的老房子。經過修繕,數年前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輕易地以1000萬元的超高價出手。」
這是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茁為美加凈品牌的復興早就琢磨好的一套說辭。他的這一舉例正是為了回應業內復興老品牌與創立新品牌的爭議。他對CBN記者歷數過上海家化為了提升美加凈所做的諸多努力,例如反復推敲美加凈的市場定位等創立於1962年的美加凈,是身兼創造中國化妝品市場第一支定型摩絲、第一支防曬霜、第一支定型護手霜等無數光榮的民族品牌。1990年,美加凈進入巔峰期,以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份額無可爭議地成為行業的第一品牌,年增長率高達兩位數。美加凈香波的市場份額也接近20%,銷售收入為3億多元。
在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外嫁風潮」中,美加凈1990年與庄臣合資,至此該商標被束之高閣。
被收購後的第一年,美加凈的業績就一瀉千里,慘不忍睹,驟降至600萬元。到1994年上海家化忍痛買回美加凈時,這一品牌風光不再。在上海家化的等待和猶豫中,又經歷了將近10年的徘徊期。
但上海家化面臨的還不只是這個問題,美加凈存在一個品牌4家不同企業共用的隱患:上海白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洗衣粉類產品、上海牙膏廠有限公司生產牙膏類產品、上海制皂有限公司生產香皂類產品,上海家化負責美加凈化妝品的生產。每一個企業只能生產特定的美加凈產品,不能跨類運作。
雖有諸多不利,但上海家化立志於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把既有的品牌維護好,改變「一條腿長(六神)一條腿短(美加凈)」的不利局面。
按照該集團內部人士對CBN記者的解釋,從經營方面考慮,「復興」美加凈眼下看來最為務實,除去佔有絕對份額的護手霜,美加凈最適合用來攻入面霜領域的大眾市場,前景可觀。
尋求市場「盲點」
上海商業信息中心之前發布的「關於上海品牌的調查」報告顯示:對於眾多的上海本土老品牌,不同年代的上海人有著不同的偏好,且呈階段性差異。諸如上世紀40年代出生者最難忘是光明牌;到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受訪者這兒,每每提及的變成上海牌手錶;而到了「80後」 的口中,永久牌自行車以及美加凈仍最獲青睞。
而仍「健在」 的上海品牌中,約六成受訪者表示仍在使用中華牙膏、光明、美加凈、三槍等品牌。
假設穴位找准,王茁相信市場仍存在機會。
「美加凈現在包含兩個主要的板塊:護手霜和面霜。其中,護手霜的銷售實現了全國的戰略部署,面霜則在國內部分區域,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發展態勢良好,這說明其在『下沉性』上優勢明顯。」知情人士對記者分析說。
「十多年來,塑造美加凈品牌的失誤,我有責任。」上海家化董事長葛文耀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過。
葛文耀對於曾經「外嫁」過的美加凈感情極為深厚,而他的團隊也為此付出很多。
從上海家化復興美加凈的策略來看,除了在資源上予以傾斜,在內外環境上提升美加凈復興有理的信心,上海家化的領導層則始終告誡自己從前些年對美加凈的閑置經歷中痛定思痛。王茁就花費多年用以摸索美加凈的發展之路。
王茁曾感慨美加凈品牌在價值主張上的無力——因為寶潔等跨國企業在功能訴求上過於強勢。
所以現在看來,美加凈更要追求差異化發展,強調回歸本原。其中的核心,信心為首要因素,其次就是明確的價值主張。
「老品牌並非等於老化了的品牌。」對於復興美加凈這個上海老品牌,王茁信心十足。
在上海家化,美加凈的品牌經理8年內換了6個。
前面一個品牌經理還在推「青春無皺」系列產品,希望強調「保養皮膚」的概念,強調「專業」;下一個品牌經理就立刻轉向充滿活力的美加凈「CQ凝水活膚」系列,強調活力和高科技。這就是不適合品牌發展的「品牌經理制度」造成的惡果。在12年的時間里,美加凈的品牌經理主要是做產品開發協調工作,奔波於消費者、科研、采購、生產、銷售部門之間,做業務的協調和文書的准備,根本沒有精力再投入到「戰略」上。而實際上,消費者需求、競爭態勢和營銷策略這些「品牌規劃」層面的工作,才是品牌經理真正應該做的。
「品牌要素變來變去,6個品牌經理的個性都鮮明地體現在產品策略上。」王茁總結說。每個品牌經理到任都會「挖一口井」,6個品牌經理挖了6口井,卻沒有一口挖深的。不僅品牌要素把握不住,每個品牌經理還要重新換一個廣告公司;重新選定不同風格的模特。
最終,美加凈的品牌定位越來越模糊,造成品牌的極不嚴肅性。「我們太輕易地放棄不該放棄的東西,而去做一些不是創新的創新。」
雖然葛文耀一直認為上海家化給「美加凈」這個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美加凈依然具有生命力。美加凈的產品銷售量依然從1996年的幾千萬元恢復到1990年的3個億。當時是美加凈銷量的巔峰。但是,這些歷史資產並沒有在上海家化發揚光大。這也是為什麼葛文耀提起「美加凈」便心有愧疚的原因所在。 「現代營銷是『認知之戰』,而非『產品之戰』。如果現在不開始重視企業的無形資產,就會讓美加凈再次錯過發展良機。」
2004年11月17日,央視招標前夜。做客上海電視台《頭腦風暴》節目的葛文耀對著攝像機,毫不客氣地自我檢討。葛文耀是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對「美加凈」運營失敗「懺悔」。
第二天,上海家化第一次出現在央視招標現場,一舉以4700多萬元競標了央視兩個時段廣告。這一舉措在上海本地企業中顯得十分突出。而在此之前,美加凈的「CQ活膚系列」已經開始在央視上展開廣告攻勢。
上海家化內部員工評價說:「這是『老大』(葛文耀)償還美加凈的。」
業內人士都知道:美加凈成了葛文耀的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葛文耀要求上海家化從廣告、營銷、體制等方面對美加凈進行一系列的度身打造,力圖讓美加凈實現從「灰姑娘」向「公主」的轉變。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公司董事長葛文耀不止在一個場合提起過「美加凈之痛」。對他來說,美加凈1990年被庄臣公司收購時候很被動,這和「小護士」有主觀的意願不大一樣。而等到1994年美加凈再次「回歸」上海家化時,1990年在全國佔10%的份額已經成了只有6%不到。美加凈的品牌一時間被作為化妝品品牌塑造失敗的案例。
「美加凈」成為葛文耀的一塊心病。他從2004年開始對上海家化提出要求「回歸日化」。上海家化已經作出決策,將對旗下的幾個葯廠進行出售。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集中資源,做強日化品牌。同時,上海家化旗下的酒店也有相當一部分利潤轉為日化品牌的營銷費用。
「就是鐵了心要把日化品牌做起來。」王茁形容說。在「復興」計劃做出後,上海家化就開始「在自家籃子里扒拉了一陣」,最終得出的結論是:「清妃」是針對年齡層次偏大的消費群,不可能普遍推廣;「佰草集」是非大眾化品牌,個性化發展之路可能更加適合這個品牌;此外,「友誼」品牌太老,很難「激活」。這些品牌都很難承載上海家化打造全國品牌的基本條件。
最終,「美加凈」被精挑細選出來,作為上海家化3年規劃中「最具升值潛力的品牌」。如果以玉蘭油為同類產品
市場份額最高的品牌的話,那麼美加凈可以排到第六、七名的位置。而3年後,上海家化希望將美加凈打造成為前三名,就是要達到大寶的市場地位。
美加凈復興機會存在,這是因為中國消費者還沒有發展到理性消費的層面。分析看來,國內日用化妝品品牌地位都還沒有完全坐穩,護膚品品牌依然可能隨時面臨洗牌——這就是美加凈面臨的發展機遇:當時,玉蘭油還沒有走進任何人的視野,當時更類似於一個大學生品牌。誰也不會想到玉蘭油已經可以支撐起百元以上產品的銷售;也沒有人會想到旁氏會衰落下去。如果沒有聯合利華當年的策略調整,玉蘭油不會有機會發起攻勢,迅速占據「白領」市場。而這些品牌的消費層次都和美加凈有類似之處。
同時,一個不可忽略的市場因素是,中國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300多個;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0多個。而美加凈只直接覆蓋了中國100多個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加凈在新區域的擴展依然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在中國本土品牌的發展過程中,護發品牌「舒蕾」的優勢在於終端銷售渠道;「奧妮」洗發香波的優勢在廣告轟炸;納愛斯則是低價加廣告的策略。但是現在看來,由於沒有掌控好「風險控制」,這些曾經輝煌的品牌都從市場的巔峰跌落了下來。上海家化認為,其一直沒有放鬆的「風險控制」主要集中在「資金」、「成本」和「機制」上。上海家化認為其資金十分規范,所有的資金不可能被用來炒期貨之類「擦邊球」的做法;由於對國際原材料的嚴密監控,所以成本上會有控制,不會冒著0.10元、0.20元的低利潤風險打市場;銷售政策不主張經銷商承包制,而是進行嚴格的價格控制,這也是為了避免經銷商因為承包美加凈的銷售,從而「快速致富」,而又極可能產生的「全部歇火」的情況發生。在王茁看來,只要保持這些優勢,再實現品牌營銷的突破,「復興」美加凈的前景十分樂觀。
Ⅸ 葛文耀的個人經歷
1984年9月 — 1985年3月 上海日化公司計劃科副科長
1985年3月 — 1991年1月 上海家用化學品廠廠長
1991年1月 — 1992年6月 上海庄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1992年6月 — 1992年10月 上海家用化學品廠廠長
1992年10月— 1996年1月 上海家化聯合公司總經理
1996年1月 — 1999年1月 上海家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1999年1月 — 2013年5月12日 上海家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海家化聯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4月 — 至今 上海國際時尚聯合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