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球車企市值再迎巨變:蔚來/長城超通用/福特
這一天終於來到,但是比我們想像的要快太多。
11月5日,在美股上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股價再次創下新高,蔚來上漲6.23%,股價報收每股37.71美元,市值也達到513.6億美元(3411.7億人民幣),這一市值已經超過擁有百年造車歷史的通用汽車,後者市值為504.3億美元(3349.9億人民幣),至此,蔚來成為全球汽車市場市值第7的汽車製造商,不僅超過通用、寶馬,更是超過上汽集團,僅次於戴姆勒。
?
文/林嘉浩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鳳凰男」尼古拉,上位通用汽車失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似乎好像彷彿沒有企業能夠打破這個魔咒。曾經兩家企業可以濃情似蜜,但也可以因為一句「誤會」,說翻臉就翻臉,這還有啥好猜測的,說的就是通用與尼古拉(Nikola)。
就在兩天前,通用汽車公司和尼古拉公司宣布,雙方就燃料電池合作事宜達成了新的協議,但協議取消了通用汽車在這家電動卡車初創公司獲得的股權,以及聯合生產電動皮卡的計劃。這一協議的達成,直接導致尼古拉股價暴跌近27%,周一收盤時,尼古拉每股20.41美元,昨日美股開盤持續下跌,盤中一度跌幅高達15.02%。
尼古拉與其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離任)
這兩段內心活動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再啰嗦一句,現在「愛迪生」、「尼古拉」、「特斯拉」、「法拉第」都被注冊了,以後電動汽車起名可能會是個難題。望後來者多思考,爭取僅靠名字就迷倒眾生!
文/甘芳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怎麼看比特幣年內飆漲超兩倍,市值超通用汽車
「鋼鐵人」現實世界原型馬斯克(Elon Musk)所創辦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TESLA),在美股昨開盤後不久股價就勁揚3.7%至313.73美元,不僅由上周所創歷史收盤新高更上一層樓,市值也隨之升抵約510億美元(約3520億人民幣元),比美國老牌車廠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GM)高出約17億美元(約117億元人民幣)。
今年來特斯拉股價累計上揚逾46%,且市值繼1周前壓過福特汽車(Ford)後,如今又超越了通用汽車,成為以市值計全美最大汽車製造商,除了執行長馬斯克別具魅力的發展願景深深吸引投資人外,或許也反映出時代更迭下科技潮流所掀起的變化。
Piper Jaffray Cos.分析師Alexander Potter說:「特斯拉創造了樂觀、自由、拒絕流俗與其他種種附加情感,在我們的觀點里,其他企業很難復制。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雖努力追趕,卻只令自身顯得更悲慘。」
不過,相較於全球銷量最龐大的一些車廠,投資人所賦予特斯拉的價值是否名實相符,也在市場引發了熱烈爭論。據彭博報導,通用汽車今年獲利預估將超過90億美元(約621億元人民幣),福特汽車經調整後獲利則上看63億美元(約434億元人民幣),但特斯拉料將虧損逾9.5億美元(約65億元人民幣)。
2016年特斯拉全球交車輛不到8萬輛,但通用汽車卻超過1000萬輛。特斯拉平價車款Model 3即將上市,對特斯拉能否從小眾車廠轉型成大眾市場汽車製造商,將是關鍵。
⑷ 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黃昏時刻
在美國,以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為代表的老牌汽車巨頭正在被特斯拉搶占風頭。
由資本力量推動前行的美國汽車產業,股票市場的行情很能說明問題。截止美東時間2月7日收盤,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的市值為207億美元,通用汽車為481億美元,福特汽車為322億美元,三者合在一起的總市值為1010億美元。而後起之秀特斯拉的市值為1348億美元,遠超美國三大老牌汽車商的總市值。
特斯拉崛起的對立面,正是美國傳統汽車巨頭的式微。在以科技和創新為優勢的美國社會里,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創新力度和對新領域的投入熱情,顯然很難跟得上只專注於少數領域的科技公司。更難纏的在於,冗餘繁雜的大公司病和歷史遺留問題正使得這些昔日的強者直撓頭。
往後的路還得繼續走下去,但怎麼走,現如今還沒有哪一家能給出一個清晰可見的方案。但是,我們也許可以在這些傳統巨頭最新公布的財報里找到一些答案。
比如,福特在2020年將對北美市場總量的75%的產品進行改款或更新為全新產品。2020年的換代和新車共計有7款,包括5款新產品。
福特還重申,2020年繼續在中國組建一支擁有充足本地市場經驗的新領導團隊。福特中國的復興大業仍在路上。
2019年,美國傳統汽車製造商四面楚歌,受到了外部大環境的影響,感受到了轉型中的陣痛,也體會到了科技企業給到的壓力,更是看清了未來的大方向。
2020年,將是傳統汽車巨頭在新領域中有所作為的一年。也將是展現傳統勢力在新時代的命題下重新煥發生命力的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股價都漲到500美金了,但特斯拉真值這么多錢嗎
在中國市場,最便宜的落地接近30萬的Model3,同樣預算能買到寶馬和賓士里的中低配,奧迪A4L的高配。Model3是否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從這些車型手裡一年搶走十幾萬訂單?這相當於C、3系、A4L任一款車全年的銷量。
從進口版Model3實際銷售情況看,也並沒有對豪華B級車市場造成足夠大影響。這並不是價格的問題(畢竟進口版更強溢價能力,中國消費者是認的),而是因為電動車在很多人心目中,還是不方便、續航短、不穩定的代名詞,在選車時根本不會考慮。更何況,從進口Model3來看,已經暴露出一些做工品質方面的問題。
中國市場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盤子有多大?從乘聯會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售規模89.5萬輛。照此趨勢,預計全年大約不超過100萬輛。其中約2/3是純電動乘用車。換句話說,純電動乘用車總規模每年只有六七十萬輛。
如果特斯拉一年就要拿走十五六萬銷量,相當於市場的20%-30%都歸了特斯拉。這可能嗎?
就算是如機構最樂觀預測,2020年新能源車總盤子預計會上漲到150萬輛。就算純電車達到100萬輛規模,特斯拉要實現15萬輛以上規模,佔比要達到15%-20%。
想想,這可能嗎?強如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每家市場份額也不過在10%左右。有人說,特斯拉在美國純電車市場已經佔到了70%份額,但北美的情況不能套用中國。特斯拉在美國的對手是日產、寶馬、奧迪、大眾。這些品牌電動車在中國存在感也很低。特斯拉在中國想復制美國的神話,很難。
現在各種研究機構對特斯拉2020年中國市場的預期,非常不統一(反正觀點也不用負責):有說預期在兩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0萬台規模的,有說在15萬台規模的。至於相信誰,全看你願意相信誰。
最後說說
其實筆者對特斯拉在中國的預期不樂觀,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難發現,即便是去年六七十萬輛的電動乘用車銷量,其中也約有60%-70%是賣給了非個人客戶,流向了計程車、共享專車、公務用車等市場。此外去年純電動車下滑,除了政府和企業采購飽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各地燃油車牌照政策的放開。所以私人用戶對純電動車的真實需求到底有多少?其實還真不好說。別忘了蔚來、小鵬、威馬,有一個算一個,2019年的交付量普遍距離目標甚遠,甚至只完成了20%-50%。這說明其實電動車企,對市場的預期普遍過於樂觀,而且是樂觀的太離譜!
放眼全球,其實電動車的市場也不大。2019年全球也就在150萬輛規模,其中中國約佔一半,美國約有二三十萬輛。其他是歐洲、日韓等。而且中美兩個主要市場今年增長都開始乏力。所以電動車還遠遠談不上能顛覆誰。
有人說,Model3強就強在沒有競爭對手。筆者認為這話也屬於自我催眠。且不說BBA們正在加速進場,且不說一大堆互聯網勢力和國產品牌已經搶先布局。特斯拉最大的優勢就是時間差,而時間差是怎麼來的?就在於傳統巨頭們覺得「電動車市場還是太小」,還在為「賺燃油車的錢」還是「賺電動車的錢」猶豫不決,但關鍵的技術、製造、成本優勢等壁壘是不存在的。這意味著傳統巨頭一旦決定轉型,一夜之間,特斯拉周圍就可能站起一大堆競爭對手。
特斯拉在中國的唯一機會,也許就如某些分析所說,像美國一樣,國產Model3能激活一大批中產階層,使之成為一種消費風尚和圈層文化。換句話說,一半靠產品,一半靠情懷。
只是,經歷了電動車騙補、自燃、充電難、續航虛標等多重風雨洗禮的中國市場,對電動車充滿了復雜情感的中國消費者,能給Model3這樣的機會嗎?
版權聲明:本文為線外邦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線外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如何趕超特斯拉市值,華爾街給大眾通用這些老牌車企支了一招
文/宋雙輝
眼瞅著特斯拉的股價和市值天天創造歷史,傳統車企們捉急啊。
大眾等歐洲車企,還面臨著嚴格的排放法規要求,如果把電動車業務拆分走了,剩下的傳統燃油車排放總量肯定不達標。
對此分析師認為,即便完全將電動車業務拆分出去不現實,單獨進行財務披露也是好的,都能有助於提升股價和市值。
反正辦法能想的都想到了,能不能反超特斯拉,就看傳統車企們自己如何選擇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比豐田還多一個通用 特斯拉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
[汽車之家行業]??在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製造商後,特斯拉股價的上漲趨勢並沒有為之停頓。根據美股信息顯示,截至當地時間周二美股收盤,特斯拉的股價報收於1079.81美元(約合人民幣7627.67元),創下歷史新高,比上市之初的股價上漲超過4000%,這也使其市值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27.8億元)。
『ModelY』
此外,在產品質量上,特斯拉也登上了「黑榜」。前一段時間,J.D.Power發布了2020年美國新車質量排名,首次登上該榜單的特斯拉卻成績墊底。在J.D.Power的車主調查中,美國汽車行業平均每一百輛車中會出現166個問題/故障,而特斯拉每一百輛車出現的問題/故障卻高達250個,看來在馬斯克敦促員工加班加點生產的同時,也要費心抓一下生產質量了。(文/汽車之家陳燦)
⑻ 美國股市中微軟,可口可樂,通用汽車的流通盤是多大
是全流通的,沒有國家股,但對機構或個人等有控股(大於50%)、共同控制(20%-50%)或參股(5%-20%)的,須到大宗交易系統進行交易。
微軟,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均是全流通,只要對方肯賣,你要有錢你也可以收購它。
⑼ 昨天美股為什麼大跌 請高手稍作分析
全球經濟衰退憂慮加劇 周三道指大跌2.49%
騰訊財經訊 截至美東時間下午4:00,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65.42點,跌幅為2.49%,至10378.8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8.54點,跌幅為3.01%,至2208.63點;標准普爾500指數下跌31.59點,跌幅為2.82%,至1089.47點。
經濟衰退憂慮加劇 周三道指大跌2.49%
周三,美股大幅低開,一路震盪走低,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道指最終收於10378.83點。美聯儲悲觀言論以 及來自中日兩國經濟數據不佳,美國持續擴大的貿易赤字,令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陷入衰退。
盤面方面,能源與原材料等周期性板塊領跌。道指30成分股全部下跌,美國鋁業跌5.2%,迪斯尼跌3.03%,思科-T跌2.39%,戴爾跌2.81%,蘋果跌3.55%,谷歌跌2.38%,卡特彼勒跌3.79%。
周三,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加劇,市場對高風險資產的投入下降,歐股指數收跌2%。原油價格大跌2.23 美元,收於每桶78.02美元,跌幅2.8%。;金價漲1.20美元,收於每盎司1199.20美元,漲幅0.1%。
經濟數據
美東時間上午8:30 美國商務部宣布6月份美國貿易赤字為499億美元,高於此前經濟學家普遍預計的422億美元。
美東時間上午10:30 美國能源信息署公布截至8月6日當周原油庫存減少300萬桶,高於預期的280萬桶。
美東時間下午2:00 美國財政部將公布7月份美財政赤字165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1807億美元,這是美連續22個月出現赤字。
公司消息
北京時間8月11日晚間消息,零售巨擘梅西百貨第二財季盈利從2009年同期的700萬美元上漲至1.47億美元,合約每股盈利35美分。銷售額同比上漲7.2%至55.4億美元,超過預期。
通用汽車(GM)可能在12日公布的報告中顯示其在第二季度取得了六年來最高盈利,這一優異表現也將為公司尋求重新上市並償還美國政府救助貸款提供支撐。第二季度通用汽車在美國本土銷量環比增長27%。
迪士尼第三財季凈利13億美元。華特迪士尼公司第三財季業績超出市場預期,凈利潤13億美元。公司業績的提升主要得益於廣告氣候的改善和一系列熱門電影及體育賽事。
戴爾本周將推出平板電腦。戴爾投身平板電腦狂熱之中,宣布計劃在本周向美國消費者出售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戴爾是蘋果iPad大獲成功之後第一個出來叫板的主要競爭對手。
雀巢公司周三公布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上半年盈利55億瑞士法郎(約合51.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5%,高於上年同期獲得的50.7億瑞士法郎。
德國能源巨頭意昂集團於本周三宣布上半年凈利39.1億歐元(約合51.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43.1億歐元的水平下滑9%。
英國石油公司周三表示,考慮到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故處理工作剛剛接近尾聲,公司決定推遲在利比亞的一個近海石油鑽 探項目。
巴克萊資本公司第二季度收入相比第一季下降了15%,消息人士稱,該英國巴克萊銀行的旗下公司將在亞洲、歐洲和美國 裁剪大約400名辦公室人員。
⑽ 通用汽車入股尼古拉11%股份,尼古拉股價暴漲超40%
9月8日,通用汽車宣布與Nikola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將Ultium電池系專統和Hydrotec氫燃料電池技屬術的應用推廣到Nikola旗下產品。同時將持有電動卡車製造商尼古拉11%的股份,並將在2022年前生產其氫燃料電池電動皮卡Badger。
其中,通用汽車將以等值非現金資產投資獲得尼古拉新發行的20億美元普通股,預期在股票價值、電池及燃料電池供應、產品開發製造以及電動車積分方面獲得超過40億美元的利益。同時通用汽車也將擁有Nikola公司11%的所有權,並可提名一位董事會成員。
Nikola預期未來10年可以在電池及驅動系統領域減少40億美元的支出並降低其產品的工程驗證成本達10億美元。
受該消息影響,尼古拉美股盤前漲逾46%,通用汽車股價上漲近9%。截至當天美股收盤,通用汽車股價漲7.93%,報32.38美元;尼古拉股價一夜暴漲40.79%,報50.05美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