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電氣徐建國

上海電氣徐建國

發布時間:2022-06-30 01:03:11

Ⅰ 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管理人

(一)基金管理人概況
⒈名稱: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⒉住所: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360號,新上海國際大廈38樓
⒌辦公地址:上海浦東新區浦東南路360號,新上海國際大廈2樓、37樓、38樓
⒏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
⒐股權結構: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持股20%、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沸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股2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0%。
(二)主要人員情況
⒈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
(1)董事會:
徐建國先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及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歷任上海日用化學工業公司副經理,上海市輕工業局局長助理、副局長、黨委書記,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寶山區區長,上海市黃浦區區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主任,現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長。
辜昌基先生,大專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上海合成纖維研究所副科長,中石化上海石化總廠滌編廠總工程師、廠長助理,中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中石化上海金山實業公司總經理,上海市經委副主任,現任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萬才華先生,大專學歷,經濟師。歷任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川沙支行營業部職員,浦東花木信用社信貸組長,浦東洋涇信用社副主任,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陸家嘴支行營業部副行長,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金橋支行副行長,興業銀行上海分行浦東支行行長,現任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顧培柱先生,大專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上海電子管二廠車間副主任,上海電子管廠副科長、辦公室主任,上海電子管六廠、二廠廠長、副廠長,上海燈泡廠廠長,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副董事長、董事長,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兼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廣電NEC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獨立董事:
蕭灼基先生,研究生學歷,教授。現任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雲南省、吉林省、成都市,武漢市等省市專家顧問,北京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經濟界》雜志社社長、主編。
吳伯慶先生,大學學歷,一級律師,曾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律師與上海市十佳法律顧問。歷任上海市城市建設局秘書科長、上海市第一律師事務所副主任、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主任、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現任上海市金茂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上海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上海市律師協會顧問。
夏大慰先生,研究生學歷,教授。歷任上海財經大學科研處處長,上海財經大學南德管理學院院長,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現任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黨委書記,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執行秘書處秘書長,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中國工業經濟研究與開發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咨詢專家、上海證交所上市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工業經濟專業研究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2)監事會:
謝偉民先生,研究生學歷,副教授。歷任上海市城建滬南工務所幹部,空軍政治學院訓練部中共黨史研究室正營級教員、講師,上海市計委直屬機關黨委幹事,中共上海市綜合經濟工作委員會組織處幹部、宣傳員(副處級)、副處長,中共上海市金融工作黨委組織處(宣傳處)副處長兼機關黨委副書記、機關紀委書記(正處級)。
陳涵女士,研究生學歷,經濟師。歷任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金融一部項目經理、資產信託總部實業投資部副經理、資產管理總部投資業務部副科長,現任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資產管理總部投資業務部科長。
柳振鐸先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上海良工閥門廠團委書記、車間主任、副廠長,上海機電工業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規劃處處長,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副總裁兼上海機電股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徐丹女士,研究生學歷,高級會計師,中國注冊稅務師。歷任上海石化總廠計財處會計、財務副科長,中石化上海金山實業公司財務處副處長,上海金山實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兼財務部主任,上海金山區財政局副局長,中石化上海浦東開發辦財務處處長兼上海浦東實華經濟發展公司財務部經理,現任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
戴金寶先生,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歷任上海無線電三廠供銷科科員,上海無線電二廠設計科設計師、黨委書記助理、紀委書記,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廣播電視集團公司)組織部長、辦公室主任、董事會秘書處主任,現任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經理。
蔣位先生,研究生學歷,經濟師。曾在上海財經大學任講師,上海市發展計劃委員會工作,現任上海沸點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部高級經理。
孫志方先生,研究生學歷,經濟師。曾在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綜合研究室、法律顧問室、證券投資信託部工作,歷任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監察稽核部總經理,現任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研究發展部總監、全球投資部總監。
(3)高級管理人員:
邵傑軍先生,研究生學歷,14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基金管理總部總經理助理,現任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炳旺先生,研究生學歷,20年基金業工作經驗。曾任國際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資訊暨注冊登記部主管、怡富證券投資信託公司注冊登記與IT資訊部主管、綜合規劃部副總經理,現任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章國富先生,研究生學歷,21年經濟、金融從業經驗。曾任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中國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主持工作)、上海信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上海新鑫投資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現任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長。
⒉基金經理介紹
劉光華先生,工商管理碩士,持有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證書,9年銀行、基金從業經歷。曾就職於農業銀行上海分行國際業務部、路透集團上海代表處、中銀國際上海代表處。2001年加入華安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部高級研究員,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任華安180指數基金基金經理助理,2005年5月起擔任華安180指數基金(現更名為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基金)基金經理,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兼任上證180ETF基金經理,2007年3月起兼任安瑞證券投資基金(現更名為華安中小盤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⒊該公司採取集體投資決策制度,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的姓名和職務如下:
王國衛先生,總經理助理、基金投資部總監
孫志方先生,總經理助理、研究發展部總監、全球投資部總監
陸敏慧女士,固定收益部副總監
諸 慧女士,集中交易部副總監
上述人員之間均不存在近親屬關系。

Ⅱ 上海電氣總公司董事長徐建國簡介

http://ke..com/view/1861306.htm看吧,這是網址

Ⅲ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的領導層都有誰啊,特別是采購部,謝啦

上海電氣法人代表 徐建國
上海電氣機電研究所 副院長 史敏 總機021-57845806轉即可。

Ⅳ 滬杭磁懸浮的低速磁浮

上海市的公共交通體系中有望出現新角色———低速磁浮車輛。這是記者從市政協召開的臨港新城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獲知的消息。據悉,低速磁浮車輛產業化基地項目已經納入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近期將要開工的項目范疇。項目達綱後,年產低速磁浮車輛60輛(每列6輛編組共10列),年產懸浮架300個。
上海研討會
「除了正在實施中的核電堆內構件項目等項目外,近期還有三個大型項目將陸續上馬。」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徐建國在研討會上提到。其中,「低速磁浮車輛產業化基地項目」因關乎民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他介紹說,「低速磁浮車輛產業化基地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1億元,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據悉,低速磁浮系統具有低雜訊、看不見無污染、轉彎半徑小、不可變軌、爬坡能力強等優勢,是一種非常有牟利發展前景的技術制式。與浦東已經建成的高速磁浮線相比,低速磁浮設計時速在100公里左右,噪音低,是更適合於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對於低速磁浮車是否會應用到本市公共交通體系中的提問,徐建國予以了肯定。但對低速磁浮車何時能運營、具體是投入軌道交通運作還是以其他方式運作等問題,徐建國表示不方便作答。
上海市新聞發布會
上海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市政府新聞發言人焦揚介紹說,滬杭磁懸浮項目目前仍在進一步深化研究,線路走向、環境保護及工程設計還在細化當中。焦揚說,而今,磁懸浮項目實施主體正在按照國家有關部門要求,聽取有關單位、專家以及公眾意見,還在進一步深化、優化方案。本著盡可能利用交通走廊、適當改造市政設施、集約使用土地、降低對居民影響等原則,在線路走向、環境保護及工程設計等諸多方面進一步`整體細化、優化項目的方案,完善相關工程技術措施。
進站
五百米外無輻射
在12582日召開的上海市政府例行發布會上,市環保局局長張全透露,科學論證表明滬杭磁懸浮的輻射影響非常小。張全說,我經過大量科學檢測和論證,從環保的角度來說,距磁懸浮線路軌道3百米處的電磁輻射殘留非常少,500米以外基本就沒有影響了。至於噪音問題,磁懸浮在市區內將進行減速,郊區再進行加速,這樣應該基本能解決噪音問題。

Ⅳ 上海電氣氣集團采購部名

摘要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Ⅵ 急求中國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實例

中國裝備與製造企業樂觀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NEWS.C-CNC.COM 2008-11-7 來源: 閱讀:49次

2008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昨天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從1999年至今,工博會已經走過10個年頭,從第一屆的1萬5千平方米發展到今天12萬平方米的展示面積和七大專業展,十年工博會記錄下中國工業發展的一個又一個成果。

參加今年工博會的海內外企業近兩千家,其中境外企業佔30%。展會共設重大技術裝備展、能源展、信息與通訊技術應用展等七大專業展會,幾乎涵蓋了整個工業製造鏈的全部,專業化程度進一步凸顯。眼下金融危機籠罩全球,就在幾個星期前,美國某跨國公司因企業自身困境,放棄6位數的定金無奈撤展。然而,今年工博會面積規模、參展企業等依然「逆市」創歷史新高。作為本屆工博會的承辦方,上海世博集團董事長戴柳表示,眼下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向實體經濟擴散,但是對於中國的裝備製造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大型裝備企業上海電氣帶著世界最大的自由鍛造油壓機來到工博會。這一大型裝備,突破了我國大型鑄鍛件長期依靠進口的技術瓶頸。上海電氣董事長徐建國介紹說,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作為國內裝備製造業的龍頭企業,上海電氣已經做好准備迎接寒冬,但同時提出要在冬練中增強體質。

不少新能源相關產業的參展商認為,新能源企業只要熬過此輪危機,將在風暴後迎來春天。據悉,本屆工博會在推出主題為「高效、節能」的能源展同時,還將進行「綠色能源技術與產業最新發展趨勢與狀況」論壇等一系列活動,共同探討能源裝備發展的新趨勢。

**************************

Ⅶ 郝建平的介紹

3月16日上午,上海電機學院主要領導調整宣布會議在博學堂舉行,市委組織部秘書長馮偉,上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蔣蘇平,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建國等領導出席,會議由徐建國主持。

Ⅷ 上海電氣總公司董事長徐建國工作經歷

徐建國,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及上海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歷任上海日用化版學工業公司副經理權,上海市輕工業局局長助理、副局長、黨委書記,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寶山區區長,上海市黃浦區區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主任,現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長。

Ⅸ 近80%的人認為什麼是頭號難題,尤其是工程師,技師和中高層管理人才的匱乏

做什麼都好,只要能做得好 600萬學生 與 人才緊缺 記者:目前我國高校工科專業在校生有600萬人,但據洛桑國際管理開發研究院「國際競爭力報告」對「工程教育為市場提供合格工程師能力」的統計,我國卻在49個國家中居於末位。600萬學生,難道還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嗎 ? 沈建華(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總裁):過去5年,我們集團共招聘了6750多名應屆畢業生,平均每年1300多人。但是,你問我,我們還缺人 嗎 ?我的回答是,當然。我們現在緊缺高級工程人才和技師,還有大量的企業中堅力量。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和新老交替,我們對應屆畢業生一直存在著需求,而他們,應該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活躍在車間、製造的工藝流程和質量把關中,甚至銷售環節。 沈曉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上海有83%的本科高校和48%的研究生培養高校設有工學類專業。對照學科專業目錄,本科的工學類專業覆蓋率為69%;研究生中工程碩士的培養領域覆蓋率為88%。總體看,上海高等教育培養工程人才的條件和質量是可以的。 但是在新形勢下,面對創新型工程人才培養的需求,工程教育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比如:中國自古以來「重文輕工」,技術被視為「雕蟲小技」,相對經、管、法、商,不少家長不願意子女選擇工程類專業。一些學生急功近利,希望畢業後能立刻得到實際利益,不願選擇需要潛心研究、慢功出細活的工程類專業崗位。 根據2007年《新華高管信息》給出的數據,2006年我國403萬高校畢業生中,有近100萬未能就業,主要原因就是「結構性過剩」。而地礦、能源動力、機械、輕紡食品、化工等專業已經出現短缺。 麥福達(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學生怕課程太苦,越來越多選擇文科、理科。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在內地,香港、歐美等高校都存在。人們重「文」重「理」輕「工」的現象,現在的確很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我舉一個例子吧。在香港,現在普通的工科畢業生,起初的平均月薪只有1.2萬港幣,而若畢業後到中學教書,每月收入也近2萬港幣。這可能會讓一些學生覺得,社會對自己的承認度不高。因此就會出現工科畢業不願 做工程師 的情況。 忙於事務 與 忙於項目 記者:優秀工程師是社會稀缺資源,可為什麼會出現工程師對自己都不認可的情況?是發展有什麼瓶頸 嗎 ? 杜祥琬(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據我們所做的《我國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研究綜合報告》反映,超過80%的被調查者認為,目前工程師職業的社會地位「一般」或「偏低」;對個人收入的滿意度僅為53.7%;對科研組織管理制度的滿意度僅為51.7%;對研究經費投入和工程項目立項程序的滿意度僅為47%。 而中國科協所作的「中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查報告」顯示,在14個可選職業中,希望自己子女 將來 當「科學家」的比例為41.7%,從事「醫葯」職業的為43.4%;而當「工程師」的僅為17.7%。 說到發展瓶頸,據我們調查,影響此類人才成長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忙於事務」。主要表現,一是項目申報和爭取環節中,投入的精力和時間過多;二是項目進行中的考核、評審、檢查、驗收活動過多,不講效率的非學術性會議多;三是公關性、協調性應酬過多;四是與自己專業無關的評審、鑒定、咨詢和評獎活動過多。工程技術人員認為,「忙於事務」的主要原因在於,管理體制與機制落後,諸如行政管理部門辦事效率低下,部門職責不明和多頭管理等。調查同時顯示,我國工程科技隊伍中最缺乏的是「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高層次的導師」和「知人善任的領導」。 記者:為工程師「解憂」,有何建議? 杜祥琬:建立科學合理的科技項目管理制度,使得工程師們不必花大量精力跑關系、要項目、應付各種檢查。改革現行科研成果評價體系,直接由市場評判技術的優劣,鼓勵科技人員把精力投入到解決工程實際問題上。建議設立國家工程科技發展基金,用於支持中青年工程科技人才成長和從事重要工程技術創新。依託重大科研、工程項目、人才培養計劃等,搭建高層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長平台。 粗教育線條 與 細專業分工 記者:制度尚需完善,而作為廣大的工程技術人才,如何自我「鍛造」,成為一名優秀者? 包起帆(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越來越粗的教育線條和越來越細的專業分工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目前許多大學生,到企業都面臨著重新學習的局面,所以學生要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我是通過「三個途徑」和尋找「兩個交叉點」來不斷學習的。 所謂「三個途徑」,一是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夯實理論功底。我以前的學歷是大專,因為工作繁忙耽誤了很多學習機會,前幾年我讀完了物流本科,現在我還在進行研究生的學業。因為我在上港集團分管科技、裝備和基本建設,如今上海港已經是世界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裝箱第二大港,如果不持續學習,遲早我會「江郎才盡」。二是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三是需要不斷培養自己敏銳的專業洞察力,對現有的問題勇於質疑。 所謂「兩個交叉點」,一是世界上最新的科技發展前沿和自己本職工作的交叉點。例如:電子標簽是信息化發展的前沿,集裝箱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前沿,我們找到了兩者的交叉點,開發了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另一個是世界上已經成熟的科技成果和自己工作中碰到難點時的交叉點。 沈建華:在我們看來,當一名 好 的工程師,最寶貴的一點,就是要一絲不苟。在工程技術領域,很多原創技術,每一步都馬虎不得,否則就會出問題,這需要非常嚴謹的態度,需要扎實的功底,需要能「沉」到基層去一步步學習。 在上汽,我們要求所有新進的大學生一來就都要下車間、上流水線,一至兩年內至少要做個小組負責人。這對個人未來不論在哪個崗位都非常重要。而作為企業,就要做 好 保障工作,打造一個良 好 的發展平台。 高校主導 與 企業主導 記者:動手能力弱、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弱、創新能力弱,是很多企業對工科畢業生評價。對症下葯,高校和企業有何良方? 李永盛(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新時期技術創新的主要突破口是在學科交叉部分,是集成創新。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把工程專業和藝術專業師生組合在一起,共同開展科技活動,有些科研項目甚至由藝術家擔任負責人,這種形式值得我們借鑒。工科高校既要發展工程教育,也要努力發展人文和藝術教育,這是大勢所趨。 麥福達:我們倡導的是中外合作。為什麼?工程與設計息息相關,而設計又因不同的時空,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效果。同樣一項工程設計,放在香港可能成功,拿到內地的西部地區或國外,有可能就是失敗的。 我們想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工程需要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用發展的眼光來看。而中外合作的方式,能很 好 地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出創新的思維。讓大家明白,科學並不是單純的對與不對,而是存在很多的可能性。 汪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大家都說工程科技類的工作艱苦,所以年輕人不願從事。我們覺得,關鍵是要讓年輕人意識到工程科技與城市發展的緊密關系,「由內而外」地生發出改造社會的想法。有了這種激情,又哪會「艱苦」? 在我們學校,設施先進的工程實訓中心是打造未來工程師的「第一站」。逼真的地鐵列車模型、模擬飛機機艙……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意識到,工程技術的發展和我們這座城市有如此密切的關系。接下來,從學科帶頭人到知名企業老總,輪番介紹汽車、航空、軌道交通等產業的發展前景,讓學生覺得有「奔頭」…… 記者:產學研結盟,是培養工科人才的一條捷徑。高校和企業,如何共同推動? 夏建國(上海電機學院黨委書記):與企業合作,高校要放下架子,主動「出擊」。近期,我校一批青年教師走出校門,到企業進行為期1年的全脫產掛職鍛煉。他們在學校的工資獎金一分不少,還給津貼。學校希望這些教師能通過在企業的歷練,更 好 地「反哺」教育。目前,我校已與本市25家國家級或市級技術中心開展全方位合作,與600餘家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前不久我們還獎勵了11家產學研合作優秀單位。有企業老總感慨:「以前只有企業給高校贊助,高校給企業發獎金還是頭一回遇見。」 徐建國(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與高校共同制定博士生論文選題,上海電氣集團在這方面作了初步探索。前不久發布的第一批博士論文選題,如《百萬千瓦四極發電機空載及滿載勵磁電流計算的研究》等,都由高校院士、博導擔任第一博導,上海電氣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擔任第二博導。這一嘗試,有利於集成科技資源,把高校學科研究的重點方向和企業集團技術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培育新一代高端人才,切實改變「企業上下求索攻難題、高校四處奔波找課題」的狀態。

Ⅹ 上海電氣A股上市的籌劃

上海電氣A股已經上市了

公司名稱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全稱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mpany Limited
注冊地址 :上海市興義路8 號30 樓
辦公地址 :上海市興義路8 號30 樓
所屬地域 :上海市
所屬行業 :電器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公司網址 :www.shanghai-electric.com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上市日期 :2008-12-05
發 行 量 :61603.84(萬股)
發 行 價 :4.78(元)
首日開盤價:6.00(元)
上市推薦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主承銷商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建國
董 事 長 :徐建國
總 經 理 :黃迪南
董 秘 :伏蓉
電 話 :021-52082266
傳 真 :021-52082103
郵 編 :200336
會計事務所: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主營范圍 :主要從事設計、製造及銷售電力設備、機電一體化設備、重工設備、
交通設備及環保系統產品並提供相關服務。
公司簡史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3月1日成立,2005年4月28於香港
發行297,291.2萬股H股,並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H股股份代號
(2727)。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裝備業大集團之一
。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與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廣東珠江投
資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明光投資有限公司共同
發起組建的多元投資企業。

閱讀全文

與上海電氣徐建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寧易購投資方向 瀏覽:41
百洋股份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27
養老目標基金什麼時候發布的 瀏覽: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資嗎 瀏覽:700
融資平台網 瀏覽:442
草甘膦原粉價格 瀏覽:460
期貨指數裡面沒有多開嗎 瀏覽:895
5千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37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在線閱讀 瀏覽:235
螞蟻集團公募基金融資額 瀏覽:633
新基建融資建議 瀏覽:45
理財講座報告 瀏覽:563
快漲停股票 瀏覽:704
華中數控屬於哪個基金 瀏覽:832
招商證券股指期貨手續費調整 瀏覽:257
融資計劃書模板怎麼寫 瀏覽:29
第一理財年化 瀏覽:637
基金凈值公告方式 瀏覽:502
綠化貸理財安全嗎 瀏覽:217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