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支持杭州灣大灣區

上海支持杭州灣大灣區

發布時間:2021-01-16 22:00:23

⑴ 杭州灣的發展潛力如何

只要是有關房地產的話題,總有兩波人,一波唱衰,一波看好。無論唱衰還是看好,都只是片面的言論,不夠全面,我們要從區域政策、官方數據等去分析才能得出結論!拿杭州灣新區來說,如今是被炒的沸沸揚揚,有句話說的是,天下嚷嚷,無利不往。特別是投資客買房,聞見血腥就知道哪裡有肉,因為每個人的買房動機我們無法揣測,剛需也好,投資也罷,不過多評論。

杭州灣新區的發展,這幾年知道的人是有目共睹,總體趨勢是向好發展,引進了學校,醫院,酒店,商場,交通,文旅等大批民生項目;這些項目的落地,離不開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離不開企業的引進,企業的引進離不開政府的政策,而政策最終是由區位所決定的,這裡面環環相扣,相依相生。

上海佔地面積有幾個杭州

杭州佔地面積是上海的2.6倍。上海佔地面積相當於0.4個杭州。

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轄16個市轄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截至2017年,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為946.8萬人,城鎮化率76.8%。

地區介紹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1-2],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 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上海人口

上海市統計局最新發布的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5.27萬人,相比2014年末減少10.41萬人。

統計顯示,2015年末上海市戶籍常住人口1433.62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1.65萬人。相比2014年末,外來常住人口減少14.77萬人,同比降幅為1.5%。[31]

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19.70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1439.50萬人,外來常住人口980.20萬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21.84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2.08萬人,死亡率為5.0‰;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0‰。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12.92萬人,出生率為9.0‰;死亡11.4萬人,死亡率為7.9‰;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

杭州人口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6.8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27.14萬人,佔比76.8%,比2015年提高0.6個百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2.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全市戶籍人口753.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4.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2‰。

⑶ 上海附近的省市有哪些

上海附近的省市有南京、杭州、寧波、舟山、紹興、湖州、嘉興、蘇州、無錫、常州、南通、台州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2、嘉興

嘉興,別稱「禾城」,浙江省地級市,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

3、南通

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南通東抵黃海,南瀕長江,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

4、舟山

舟山市,浙江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東臨東海、西靠杭州灣、北面上海市。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部島大,海拔高,排列密集;北部島小,地勢低,分布稀疏;四面環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暖夏涼,溫和濕潤,光照充足。

5、無錫

無錫,江蘇省地級市,簡稱「錫」,古稱新吳、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無錫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北倚長江,南濱太湖,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

⑷ 目前態勢看,杭州有可能超過上海的可能性嗎

上海揚名於舊社會和改開前,改開後實際上一直沒有發展好,主要依靠浙回江江蘇台商流入,答但其地位尊崇體量巨大定位獨特,除了首都幾無撼動可能。杭州要老老實實清晰自己角色,努力縮小與上海的差距,哪怕每年能有一點點

⑸ 中國的三大灣區如何發展成世界三大著名灣區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深入,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經濟版圖上也在形成三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
中國的改革開放發軔於廣東。廣東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發展優勢得天獨厚,所以廣東被稱為改革開放的策源地,一直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改革開放近40年,一輪又一輪政策紅利釋放,珠三角迅速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現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也是全球領先的現代服務業基地。交通高速發達、要素充分流動、經濟聯系緊密,這一切讓珠江三角洲正超越日本東京,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這也為「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提出,奠定了經濟基礎。「粵港澳大灣區」以廣州為一極,一邊挑起珠海、中山、佛山、江門、肇慶,另一邊連接深圳、東莞、惠州,香港和澳門位於另外兩極,形成一個金三角。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人口總量已達6796萬,GDP總量超過1.39萬億美元,未來將是全球范圍內具有經濟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新灣區。
▲杭州灣區
杭州灣區
長三角經濟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標桿,以上海為核心城市的經濟帶活力十足。最近10年,長三角經濟發展又呈現一個新特徵,這便是以杭州灣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的崛起。目前杭州灣聚集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子商務網站,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總部坐落於杭州,比如我們熟悉的阿里巴巴、網易、丁香園、蘑菇街、有贊、51信用卡、同花順等等。
杭州灣區還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很多國際會議、互聯網會議都在這里舉辦,從雲棲大會到烏鎮互聯網大會,再到全球G20杭州峰會,互聯網給了杭州一個成為黑馬的機會,也讓杭州灣經濟充滿魅力。以至於有人說,中國有四個超大型城市,不是「北上廣深」,而是「北上杭深」。
目前的「杭州灣區」,有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做龍頭,又有杭州、寧波2座中心城市做支撐,還有3座支點城市嘉興、紹興、舟山,已經形成了一個城市梯度結構。
「杭州灣區」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也很突出,既是沿海開放帶,又是長江經濟帶,還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而且還有「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支持。「杭州灣區」的帶動效應還在擴散,2014年「寧波杭州灣新區」正式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灣區經濟又增添了一股力量。未來,「杭州灣區」將進入新的快速發展期。
▲渤海大灣區
渤海大灣區
中國北方的灣區建設,始於1992年。那一年正式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隨後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圈」的概念,吹響了「渤海大灣區」建設的前奏。起初的環渤海地區,是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沿海城市主要是大連、青島、煙台、威海,其他覆蓋的省會城市有沈陽、濟南、石家莊、太原、呼和浩特等,這樣的規模構成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城市群落。
今年,又加了一個新力軍——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前一段很多科研院所、央企、互聯網巨頭紛紛落戶雄安,可以想像,未來的「渤海大灣區」建設,將形成北京、天津、雄安新的經濟三角,區域協調發展充滿想像。

⑹ 上海市最新劃分為幾個區

上海市現有黃浦、徐匯、長寧、靜安、普陀、虹口、楊浦、閔行、寶山、專嘉定、浦東屬新區、金山、松江、青浦、奉賢、崇明16個市轄區。

上海轄16個市轄區,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暖夏涼。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約4℃,通常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約28℃。

(6)上海支持杭州灣大灣區擴展閱讀: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面積6340平方公里,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設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閱讀全文

與上海支持杭州灣大灣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08245股票 瀏覽:573
華民慈善基金會登陸 瀏覽:838
82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26
stp外匯平台 瀏覽:457
資金用途有哪些 瀏覽:711
格萊美股票 瀏覽:688
滬深300指數基金管理費最低 瀏覽:62
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政策 瀏覽:957
京保貝目標群體資金來源 瀏覽:409
廣西白砂糖今日價格 瀏覽:657
為什麼資金凈流入是負數 瀏覽:949
股票型基金重倉股是什麼 瀏覽:651
孩子理財保險 瀏覽:231
向上理財銀行存管 瀏覽:29
活期理財推薦 瀏覽:970
外匯平台需要多大資金量 瀏覽:785
基金下折後如何計算盈虧 瀏覽:135
商品黃金價格指數 瀏覽:416
方圓基金私募 瀏覽:854
愛米理財網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