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跟我來城隍廟/請跟我來普陀山 作文
參考一下資料,加上你的話
---------------------------
上海城隍廟坐落於上海市最為繁華的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由於上海城隍廟內供奉的上海城隍神在上海地區的特殊地位,在近六百年的發展歷程中,上海城隍廟道觀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上海地區百姓的熱心支持。從明代永樂(1403-1424)到清代道光(1821-1850)上海城隍廟的廟基不斷擴大,宮觀建築不斷增加,最為繁盛時期,總面積達到49.9畝土地,約三萬三千多平方米。作為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上海城隍廟在「文革」時期,自然也遭受了重大的打擊,神像被毀,廟宇被挪為它用。1994年,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逐步落實,上海城隍廟得到恢復,重新成為由正一派道士管理的道教宮觀。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道教信徒的支持下,上海城隍廟在短短六年的時間里,便基本完成了一期修復工程。今天的上海城隍廟,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個殿堂,總面積約一千餘平方米。
------------------------------
上海城隍廟導游詞上海地區供奉城隍由來已久.早在宋淳佑七年(1247),華亭即立城隍廟.上海在 置縣前,也供祀城隍於淡井廟,以作為華亭縣城隍行殿,後人稱老城隍.明朝開國 後,於洪武二年(1369),詔封天下州縣城隍府神為顯佑伯. 相傳上海的城隍神姓秦,名裕伯,字景容.為宋代尤圖閣學士秦觀八世孫. 元時累官至福建行省郎中.元末避兵揚州,轉徙上海.當時占據蘇州的張士城派人 前往招用,為其拒絕.吳元年及洪武初年,朱元璋幾次淮備起用秦裕伯,秦均稱疾 不出.初定天下的朱元璋對於秦裕伯隱卧上海甚感不安,這位生性多疑的皇帝深慮 由此"海邦不靖",即下手渝:"海浜民好鬥,裕伯智謀之士而居此地,堅守不起, 恐有後悔."手諭的意思十分明白,秦裕伯只得應召人朝,次年拜待制,旋為治書 待御史.洪武三年,設科取士,與劉基同為京畿主考官.洪武六年(1373)病卒, 葬於上海長壽里.為"釋主疑,明民志,不惜一身之去就,為國人請命也",因而, 海濱之民懷著感激與敬重,奉祀其為城隍神. 永樂年間,上海知縣張守釣將原位於縣西北的霍光行祠改建成具城隍廟.據至 元《嘉禾志》引《吳越備史》載,相傳吳王孫皓病重時,有神附體一小黃門,對孫 皓言道:"華亭谷東南有鹽塘,風潮為害,非人為所能防.臣本漢霍光也,願統部 屬鎮之."遂立廟祀漢博陸侯霍光,是為上海祀奉霍光之始. 上海的霍光行祠又常稱為金山神廟.金山廟改成城隍府後,前殿仍奉祀金山神 霍光坐像,後殿則供奉秦裕伯.改建之初,城隍廟規模尚小,以後歷代都有所修葺. 全盛時,包括有大殿,中殿,寢宮,星宿殿,閻王殿,財神殿,文昌殿等殿堂.清 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廟側起造東園.乾隆時,由全縣士商捐納,購潘氏豫園 故址,歸城隍廟,稱西園.重加興修,所費資產累巨萬,極泉石之美,以作娛神樂 神之用.府基一度達 70 畝,稱盛一時.其時,江南奉祀城隍"尤謹",開堂皇崇, 寢閣羽衛,"廟制輒擬古諸侯,又極池台園囿之觀,吳越所在者皆然,而上海為尤 盛".與盛大的廟宇相一致,上海人對於城隍神有著特別虔城的奉祀:先是松江民 俗,每重禱獻,而於城隍廟尤甚,如祈病祈福,富室用全豬羊,貧者用三牲首,日 元虛晷,僉雲城隍有炅,能禍福人,別府銫無此事.除夕日,家家戶戶備牲醴,前 往城隍廟瞻拜.牲醴香燭,源源而來,香火稱旺一時.每年清明,中元,十月朔, 城隍神出巡祭厲壇,迎送間,彩旗,燈幡,鼓樂,戲妓,煙火,輿馬,備極豪華, 隆重,"雖王侯不能擬,官府不能禁".歷經數世,在滬人的心目中,上海的城隍 神"御災捍患,素者威靈",士民對其感恩戴德.清代曹一士曾應邑民之請,為城 隍神作《頌序略》,其中記載了送樣一則故事:順治十年秋,一直在海上堅持抗清 斗爭的張名振引兵人吳淞.蘇州總兵王璟時掌軍務,督戰上海,見對方旌旗蔽空, 海艘魚貫而入,一時竟不知所措.是役,清兵潰敗.不久,江寧巡撫周國佐按臨上 海,王璟深恐其畏敵逃避之跡敗露,遂先發友制人,誣告上海百姓犯通海之罪.周 國佐信以為真,決定屠城,淮備從南浦至靜安寺,承數燒殺.上海知縣閻紹慶及鄉 紳曹垂燦等聞知,急忙趕赴撫台行營,長跪陳請,願以全家百口性命為保.自朝至 暮,再三懇求.周國佐仍一意孤行,下令雞鳴時分縱戮.夜半,城隍神顯形巡撫官 廨,朱袍象簡,赫立階下,周國佐見之,心意稍動.稍頃,城隍神又顯形,對著周 國佐"直視搖首者數四".於是,周國佐收回屠城之令,全城百姓終於免遭屠戮. 這一傳說,反映出上海的老百姓已將能保有家室,安享太平歸功於城隍神之賜. 也有說城隍作為神,是由《禮記》中所渭"天子大蠟八"而來.天子要祭八 種神,其中有"坊"與"水庸",大略是對城塹,護城溝渠之祭,這是對城市守護 神的祭札.明代人陸容《菽園雜記》卷五談到了城隍之祀:城隍之在祀典,古無之. 後世以高城深池,捍外衛內,必有神主之,始有祠事.惑於理者,衣冠而肖之,加 以爵號,前代因襲,其來久矣.後世的城隍正是被賦予了城市守妒神的面目與功能, 御災難,安生聚,垂豐穰,庇百姓.城隍廟亦就因此成為一個城市不可或缺的祭典 埸所.地方官府朔望進香,祈晴禱雨,並常藉以宣講鄉釣.士庶禳病祈福,牲醴香 楮,禱獻報賽.這也就難怪城隍廟廟宇崇閎,香火繁盛. 自清末以來,上海的城隍廟又多出一重功能.當時辟出西園的部分,租於商 家.此例一開,園中廣設商店,竟成集市,城隍廟各種土特產,美味食品的聲名不 脛而走.另外,東,西園園囿之勝號稱一邑之冠,游賞者頗多.各種花會,如四月 下旬蘭花會,九月中旬菊花會等,常設於東,西園,各神廟會,燈會又常以城隍廟 為盛.三月二十八日,傳乃城隍夫人誕,上海街巷懸燈亦一如天後. 作為海濱城市,上海的城隍廟還兼有著護海功能.明初城隍廟改建之時,大 門有坊,其額曰"保障海隅".清同治時又加封"護海公",勻天後神合力護庇南 來北往的海舟,"上海地瀕溟渤,華夷於茲互市,北達燕齊,南連閩粵,舳艫銜尾, 鱗萃麕集,往往驚濤駭浪中,神之靈異與天後相佐佑".進出黃浦的船艘,則必向 天後官,城隍廟燒香祈禱."慣駕沙船走北洋,船頭四望白茫茫.得歸慶幸團團會, 天後城隍遍爇香."每次城隍廟修葺,不僅上海商民踴躍捐贈,不恤財力以助,四 方富商巨賈也皆"捆載輻輳而集".上海城隍廟由此得以稱盛興旺.
『貳』 如何跳出「興亡周期律」
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拿這個觀點解釋歷史的,就叫做歷史的唯物主義;站在這個觀點的反面的,是歷史的唯心主義。」。當一個舊的王朝開始脫離實際、脫離人民,也就開始了它的衰落。新興集團順應當時需要,起來造反,取而代之,建立新王朝。然後,慢慢嬗變,走向反面,新興變沒落,再被人民推翻。不斷 打倒舊王朝,不斷建立新王朝,循環往復,歷經幾千年,完成朝代更替。
一九四五年七月四日,毛澤東問黃炎培來延安考察做何感想?答曰:「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親眼所見的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乃至一國家,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初時聚精會神,無人不用心,不賣力。歷時長久,惰性發作,到風氣養成,雖大力無法扭轉。且無法補救。」,「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
諍友黃炎培的「周期律」,引起毛澤東深深地憂慮和思考。七屆二中全會上,印發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作為學習文件,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向全黨、全國鄭重宣告:不學李自成。把建立和掌握新政權視為進京趕考,意味深長。進入北京後,毛澤東再邀黃炎培,深入研究「周期律」,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才能不敢鬆懈。人民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究竟如何跳出「周期律」?毛澤東思考、探索、實踐了幾十年。
瑞金時期依法鏟除腐敗分子謝步升、左祥雲、唐達仁。延安時期揮淚殺掉黃克功、肖玉壁。解放後忍痛槍斃劉青山和張子善。在黨政機關工作人員中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在私營工作者中開展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所有這些,無一不彰顯毛澤東懲治腐敗的決心和信心。然而,這些舉措只治標,不治本,難以跳出「周期律」。
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觸動了一些同路人。章伯鈞、羅隆基等資產階級右派公然向黨要官、要權、要「輪流坐莊」,挑戰人民民主專政,復辟資本主義。
「浮誇風」、「共產風」、「瞎指揮」,給經濟建設造成嚴重影響,蘇聯毀、撤專家,更讓中國經濟雪上加霜,暫時的經濟困難讓黨內外一些人對三面紅旗發生動搖,倒退思想開始滋長,
貪污、腐敗是對黨和國家機體的慢性腐蝕;復辟、倒退則是對國家機體的直接戕害。聽之任之斷然跳不出「周期律」
「四清」或「社教」歷經四年,仍然治標不治本。
一九六六年,毛澤東時年七十三歲,近古稀老人再次發動文化大革命。文革中派系林立、矛盾重重,支持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逆水行舟,艱難異常,驚濤駭浪,險象環生。「無可奈何花落去」,毛澤東日薄西山,精疲力盡。「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慷慨之氣,一去不返。
「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歲了。人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了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和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它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唧唧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件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都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辦?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暮年毛澤東終究沒能 跳出「周期律」,抱恨終生。「周期律」成為他不解的心結。
毛澤東對民主政制知行不合一的歷史真相
誰能真正跳出歷史興亡的周期律?答案是否定的。
客觀世界中,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都有一個由無到有,由弱到強,由強到盛,然後又經歷由盛到衰,由衰到弱,最後消亡的過程,興亡相隨,是在普遍不過的事了。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同樣遵循這樣一個普遍的規律。任何想使自己的權力、組織、政黨能夠千秋萬代,永遠成為統治者的思想和行為,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事實都將證明,那完全是徒勞的,因為這是違背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的。
「其興也渤焉」、「其亡也忽焉」、 「人亡政息」、「求榮取辱」,誰能跳出這一歷史興亡的周期律?縱觀歷朝歷代,都沒有人能跳出這一歷史興亡的周期律。
一人、一家、一組織、一政黨,在取得成功、奪取政權之後,從古到今,無一例外地就是要鞏固自己的地位、政權,並且都無一例外的要想做到「千秋萬代、萬歲萬萬歲」,但又無一例外地進入到歷史興亡的大輪回中,沒有任何人、任何家族、任何組織能做到千秋萬代,萬歲萬萬歲!
為何?因為 「其興也渤焉」、「其亡也忽焉」、 「人亡政息」、「求榮取辱」,這一歷史興亡的周期律,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這種客觀規律基於人的本性而產生的。所以,想要「千秋萬代,萬歲萬萬歲」的思想和行為,是違反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的,所以,沒有人能跳出這一歷史興亡的周期律。
歷史興亡的規律是由人的思想行為范疇決定的,而人的思想行為范疇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人的一些固有本性,如私心、功利心、佔有欲、不可遏制的各種非理性慾望、喜新厭舊的思維等等,在這些本性的共同作用下,體現到政治生活中,就表現為一個社會歷史興亡的周期律。因此,只要是人,而不是神來主宰歷史,他們就很難擺脫人的本性束縛,那麼也就難以跳出歷史興亡的周期律。
也就是說,這種歷史興亡周期律時由人的本性引起的社會現象。承認這種客觀現實,有利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政黨,能夠正確的對待個人、組織、政黨、政權的興亡,少做、或者不做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事,更不應該用武力鎮壓的方式遏制普通民眾對政權、執政者的自由選擇。只有這樣,才能讓社會在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中不斷前進,否則的話,興亡事既然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那麼,爆發摧毀舊政權的激烈革命的爆發那將是不可避免的。
黃炎培與毛澤東在延安有一段著名的「延安窯洞對」,探討的是歷史興亡的周期律,有沒有可能跳出這個歷史興亡的周期律?誰能跳出這個歷史興亡的周期律?
1945年,在延安的窯洞里,毛澤東問黃炎培來延安訪問有什麼感想。黃炎培說,我生六十餘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他希望中共找出一條新路,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
黃炎培指出,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周期律。他特別提到了「人亡政息」的歷史現象。「人亡政息」,出自《中庸》。原文是:「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意思是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令都記載在典籍上。他們在世時,其政令都能得到執行;他們亡故後,其政令便停止執行了。也就是政令的貫徹因人事更迭而中斷;政治局面因執政者的代謝而改變。
毛澤東聽了黃炎培的一番話,當即自信地回「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十分贊同毛澤東的答話。事後還寫下了自己對毛澤東答話的感想:「我想:這話是對的。只有大政方針決之於公眾,個人功業欲才不會發生。只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於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黃炎培對數千年來,政權興亡的歷史總結是非常客觀的,也對以毛澤東在執掌政權後可能出現的變化表示了擔憂。而毛澤東以民主理念表現出的要跳出這種歷史興亡周期律的自信,讓當時的很多人,包括黃炎培這樣的名士來說,的確是倍受鼓舞的。
然而,真的有人能跳出黃炎培所說的歷史興亡周期律嗎?事實並不那麼簡單。
從建黨88年、建國60年以來的情況看,毛澤東當年要跳出中國歷史興亡周期律的自信推斷要實現,也是不現實的,還有很大難度。或者說,毛澤東的判斷本來就不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
首先,「人亡政息」這一規律已經在毛澤東本人身上得到了驗證。事實上,毛澤東在位時,經過多年實踐,確立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方針政策,稱為「毛澤東思想」。在毛澤東去世之後,他所確立的各項政策和治國理念基本上已經被徹底改變。在現在的中國,「毛澤東思想」已經基本不提,雖然還不時提到毛澤東,但那更多的只具備象徵意義,已經沒有任何實際導向作用了。
毛澤東在位時,對體制內的官員們太過嚴厲,把他們當成了繼續革命的對象,這為他身後「人亡政息」埋下了最大的隱患。從毛澤東身後的歷史看,正是這些當時被他作為繼續革命對象的體制內官員們,復出之後把他確立的所有方針政策全部廢除,「人亡政息」的事實表明,毛澤東的自信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也是不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包括他個人的歷史發展規律的。
自鄧小平讓毛澤東「人亡政息」之後,確立了自己的方針政策和治國理念,現在稱為「鄧小平理論」。鄧小平吸取毛澤東被「人亡政息」的教訓,對體制內的官員及其親屬後代,是倍加關愛。現在我們知道,很多高乾子弟都成為了高官,沒有成為高官,也已經成為一方富豪,或者至少也是個政協委員、什麼理事之類的。
具中國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根據研究室、中央黨校研究室、中宣部研究室、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一份聯合調查報告的數據,截至2006年3月底,中國內地私人擁有財產(不含在境外、外國的財產)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乾子女。他們占據了億元戶的91%,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而考證其資產來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的權力資本。
高乾子弟在億萬富翁中佔91%的極高比例,那麼,中、低級幹部及其子弟們,在千萬富翁、百萬富翁中占的比例又是多少呢?還沒有見到有人統計具體數據,但憑我們對周圍有錢、有勢的家庭和個人觀察,這個比例一定不小!
因此,這些體制內的群體對他是很滿意的,所以在鄧小平身後,雖然歷經兩代,仍然還在高舉「鄧小平理論」,沒有出現「人亡政息」的結果。
那麼有了「鄧小平理論」,就能跳出「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嗎?恐怕也是困難的。因為高舉「鄧小平理論」的群體仍然只是體制內的獲利群體,體制外很多利益受損或者獲利很少的群體,早已對其產生了懷疑,並極力否定之。
回顧鄧小平主政以來三十年的歷史看,體制內的人及其親屬後代們都非官即富,或者是又官又富,至少撈個什麼委員、理事之類的做做,獲得了巨大榮耀和財富,因此,體制內不會出現毛澤東式的「人亡政息」。
但他們正在走向另一條不歸路,那就是「求榮取辱」。的確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體制內的人在追求榮耀、追求財富上,可以說是捷足先登,業績輝煌,舉世矚目,令普天下人無不仰視。
然而,在他們追求、並獲得非凡榮耀和財富的時候,體制外的人則表現了極大的不滿,仇富、仇官正在成為普通民眾的基本思維。他們取得榮耀和財富的事實,並沒有博得普通民眾從心中發出的贊揚,相反,他們正在被普通民眾視為極大的恥辱。他們獲得的榮耀,事實上已經被相當部分的普通民眾視為的恥辱。
他們獲得的官職、財富和政協委員之類的物質佔有、政治榮譽,並沒有得到普通民眾的認可,而是更多的增加了普通民眾的不滿和仇恨。一些偶然小事件誘發的打砸燒機關、警用車輛等等事實告訴我們,他們正在走向一條「求榮取辱」的不歸之路。他們在不斷追求財富、榮譽的同時,也正在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置於廣大普通民眾的對立面,也正在向「取辱」的歸宿走去。
貧富差距無休止擴大,將使「鄧小平理論」也同樣會有「人亡政息」的結果,「鄧小平理論」也無法跳出歷史興亡的周期律。不過,這次讓「鄧小平理論」「人亡政息」的,不會是體制內的群體,推動其「人亡政息」的力量主要是體制外的,利益受到損壞的群體。
從歷史的經驗看,這種財富向少數人集中的過程,也就是社會革命在醞釀的過程,也就是當權者由興到亡的過程。雖然一些體制內的所謂精明人士已經感到了這種危機,並試圖改變這一進程,但趨勢一旦形成,逆轉也是不可能的了。
客觀的看,組成組織、政黨的仍然是人,而不是神,那麼他們應該具有人的本性,因此,所作所為也難以跳出人的思想行為范疇。因此,其不能跳出中國歷史興亡的周期律,也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毛澤東之所以自信的得出:有了民主就可以跳出這一周期律的推斷,一方面是他過高的估計了他領導的黨的成員們的思想覺悟;另一方面,他沒有考慮到中國沒有實現民主的現實;再者,恰恰是「千秋萬代」、「革命江山要萬年紅」、「要跳出這一興亡周期律」的思想,阻礙了民主的實現,這種思想阻止了民眾實施自由選擇和有效監督的權力。沒有民主也就談不上民眾對官員的監督。所以,毛澤東的自信推斷,也應該是一個脫離實際的推斷。實際上,任何所謂「千秋萬代」、「萬歲、萬萬歲」,那都只不過是脫立人類社會發展實際的空想、夢想了。
那麼民主了,就能做到一人、一家、一組織、一政黨的千秋萬代、萬歲萬萬歲的執政當權了嗎?答案同樣是否定的。
觀察世界上的民主國家,其執政當權的人和政黨則是換的更快,而民主國家的相對穩定,則正是建立在執政當權的人和政黨的相對不穩定基礎上的。實際上,執政當權者的不穩定並不代表社會的不穩定,而執政當權者的穩定也不代表社會的穩定。民主國家中這種頻繁的變更的好處,在於不會使矛盾累積惡化,因此,爆發激烈社會革命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回顧建黨88年、建國60年來的歷史,不難看出,要跳出「其興也渤焉」、「其亡也忽焉」、 「人亡政息」、「求榮取辱」的歷史興亡周期律,恐怕也是很難的。畢竟不管他們是怎樣先進、又怎樣偉大的什麼黨,但他們的基本組成也是人,並不是神。既然是人,就會受到人的本性、人的弱點的束縛,那麼也就無法跳出由人的本性、弱點決定的社會歷史興亡的周期律。
正確認識人類社會歷史興亡周期律的客觀性,有利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執政黨、每一個執政者,正確看待權力更替,正確看待個人、組織、政黨的興亡,不利用手中的權力來抵抗歷史的潮流,從而誘發更嚴重的社會革命,引起更大的社會災難。
試問過去、現在和將來的風流人物,誰能真正跳出歷史興亡的周期律?過去、現在、將來,具難矣,原是人的本性決定!
黃大能說,緬懷是最好的紀念。中共成立80年來,在各種戰爭和斗爭中,犧牲了多少革命先烈才取得今天這樣的局面?!這些先烈里,既有人,也有民主人士和無黨無派的普通民眾。不了解過去的歷史,就不知成功之不易;不了解先烈們的事跡,就不知民族獨立富強之不易。在中共建黨80周年的日子裡,黃大能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後來人能知道革命之不易,知道中華民族在20世紀里取得自己命運的轉折是非常不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的。
緬懷過去,才能更清醒地把握未來。黃大能說,人民選擇,歷史選擇,也是歷盡曲折的。他父親、我國職業教育的開創者、中國民主同盟和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創始人黃炎培為了救國救民,在20世紀上半葉進行過各種各樣的努力和嘗試,然而卻屢遭失敗。1945年7月,將近古稀之年的黃炎培以國民參政員的身份訪問延安,頭一次親眼目睹了的施政政策和解放區的成就,大為感慨。後來他又與毛澤東促膝長談。黃炎培在肯定了邊區的成就之後說:「我生60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都沒有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他希望中共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說:我們已找到了新路,這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大能說,這次長談,使父親從此扭轉了他歷來對中共執政的忐忑不安,他從延安、從毛澤東身上看到,中國是有出路的,這出路就在那裡。從此以後,他堅定不移跟著走。開國之初,大半生恪守「不為官吏」信條的黃炎培終於出山,擔任了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務院副。黃炎培說,領導的是人民自家的,他當副不是做官,而是為人民做事。
經過50多年的風雨坎坷之後重溫這段歷史,黃炎培的兒子黃大能說,只要看一看給曾經和現在中國、給我們百姓帶來了什麼,就會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中華民族的獨立靠中國,中華民族的富強和遠大未來仍然要靠中國。
早年曾英國、為中國建材科學辛勤耕耘了一輩子的黃大能說,在中國成立80周年的時候,他既為取得的偉大歷史功績而倍感欽佩,為國家、民族命運的巨大變化而倍感自豪,但是同時,他也希望,一個政黨,一個國家,要時刻保持憂患意識。
黃大能說,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綜合國力還不強,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相對來講還比較弱;與此同時,某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千方百計企圖阻止中國的崛起,他們害怕中國的崛起。國內外的這些情況表明,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中,必定會面臨各種挑戰和風險,對此,執政的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要敢於並善於應對這些挑戰和風險
黃大能同時指出,對於來說,如何克服黨內腐敗問題是當前其自身建設中的頭等大事。他說,過去人民反對滿清,就是因為它腐敗;後來人民反對國民黨,還是因為它腐敗。一定要高度重視腐敗問題,堅定不移地清除黨內腐敗,這是安定民心、建設國家的政治基礎。他希望在中共成立80周年的時候,黨內外的同志們能好好反省一下當年在延安毛澤東和他父親那段關於「周期率」的談話。
『叄』 北京祝渤源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北京祝渤源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是2014-11-25在北京市朝陽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大洋路168號院二層A088。
北京祝渤源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5318253905M,企業法人鄭海銀,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祝渤源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物業管理;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勞務分包;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城市園林綠化;人才中介服務;從事房地產經紀業務;機動車停車管理服務;經濟貿易咨詢;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活動;企業管理咨詢;投資咨詢;投資管理;資產管理;市場調查;包裝服務(不含氣體包裝);家庭勞務服務;翻譯服務;打字、復印;汽車裝飾;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體育運動項目經營(高危險體育項目經營除外);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企業策劃;計算機系統服務;房地產信息咨詢;技術推廣服務;清潔服務(不含餐具消毒);文藝創作;計算機技術培訓;電腦動畫設計;公共關系服務;道路貨運代理;倉儲服務;維修儀器儀表;修理家用電器;修理製冷空調設備;銷售服裝、鞋帽、箱包、建築材料、日用品、玩具、傢具、五金交電(不從事實體店鋪經營、不含電動自行車)、汽車配件、針紡織品、花卉(不含蘆薈)、家用電器、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礦產品、電子產品、文具用品、機械設備、通訊設備、照相器材、儀器儀表、金屬材料、工藝品、體育用品、潤滑油、化工產品(不含危險化學品及一類易制毒化學品)、醫療器械(限I類)、化妝品、社會公共安全設備及器材;汽車租賃(不含九座以上客車);花卉租擺。(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人才中介服務、工程勘察、工程設計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在北京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4803916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2453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祝渤源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