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二胎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二胎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07 15:37:14

Ⅰ 二胎政策有哪些需求

優化人口結構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避免人口紅利消失帶來大面積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預測,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GDP的年平均潛在增長率將分別降至7.2%和6.1%。年輕人口數量減少無法提供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但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
深入的經濟學分析和實證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術進步和城鎮化的作用外,人口衰減帶來的將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話,看看鄰國——日本:長期低生育率被認為是日本經濟長達20多年的停滯的根本原因。

解決後續老齡化問題,促使經濟平穩過渡。

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

據聯合國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有近5億人口超過60歲,而這個數字將超過美國人口總數。
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出生率降低,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後誰來工作、誰來納稅、誰來養活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放開二胎正好可以彌補這個問題帶來的人力缺口,促使後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城玩君看過一個分析,若將1950到2014的64年時間劃分為4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與背後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變化相符。

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開始強化,這分別體現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農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輕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節節升高,從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但到2014年依然處於115.9的超高位。

到2020年,「娶妻難」將逐漸拉開序幕。到2020年,24-28歲男性有4900萬人,而22-26歲女性只有3900萬人,初婚年齡男比女多了1000萬人,只能向低年齡女性中去擇偶。而低年齡段男女失衡也將持續存在,或會造成早婚、訂婚、婚姻買賣現象增多,導致婚姻錯位、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代際爭奪及婚外情、性犯罪等社會現象增加。

男女比例失調是性別偏好、生育數量限制和胎兒性別鑒定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重男輕女的觀念雖然已經淡化,但依然會長期存在;禁止胎兒性別鑒定技術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復正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放開二胎使孩子不再一人獨大。

現在很多人說獨生子女很自私。這點不能完全怪小孩,過度溺愛,造成整個成長環境中構成的人格問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個操心那個擔心。基本上就差說出「小祖宗」三個字。同時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孤獨,他們沒有兄弟姐妹的思考,因此很難要求孩子懂得相處,懂得禮讓,懂得協作。

放開二胎可穩定房價。

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價過高、漲幅過快、保障不足會極大地影響民眾的工作和生活。

大家都看過將來結婚夫婦都是有多套房子,長此以往根本沒有使用需求。而目前房價過高,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市民的承受能力范圍,房價上漲趨勢不變,那麼樓市泡沫破裂,房價大跌不久就將成為現實。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一旦發生崩盤,必將影響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
「放開二胎」將逐步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房地產需求出現新的變化。

影響房地產的發展的主要來自於供需關系,「放開二胎」將影響的需求量,同時隨著整體老齡化的加劇,如果生了二胎,三代同堂將會成為許多人面對的問題,未來很有可能大面積的4房更趨於走俏。城玩君記得在90年代初周邊都是兩房為主。在2000年開始很多家庭開始逐步置換成功能更多的三房,這就是不同時代造就的發展。而除了面積,在購房上會更注重高品質學區房,講究一步到位。涉及教育問題,教育資源和質量都是有差異的,優質的學區房是大家應該在購房中考慮的首要問題。

Ⅱ 二胎政策會帶來怎樣的經濟發展

你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
優化人口結構
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有利於優化人口結構,增加勞動力供給,減緩人口老齡化壓力;有利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有利於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避免人口紅利消失帶來大面積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預測,中國「十二五」和「十三五」時期GDP的年平均潛在增長率將分別降至7.2%和6.1%。年輕人口數量減少無法提供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但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
深入的經濟學分析和實證研究都表明,在扣除技術進步和城鎮化的作用外,人口衰減帶來的將是人均GDP下降。如果不信的話,看看鄰國——日本:長期低生育率被認為是日本經濟長達20多年的停滯的根本原因。

解決後續老齡化問題,促使經濟平穩過渡。

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

據聯合國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有近5億人口超過60歲,而這個數字將超過美國人口總數。
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出生率降低,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後誰來工作、誰來納稅、誰來養活數以億計的老年人?放開二胎正好可以彌補這個問題帶來的人力缺口,促使後續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城玩君看過一個分析,若將1950到2014的64年時間劃分為4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與背後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變化相符。

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開始強化,這分別體現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農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輕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節節升高,從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但到2014年依然處於115.9的超高位。

到2020年,「娶妻難」將逐漸拉開序幕。到2020年,24-28歲男性有4900萬人,而22-26歲女性只有3900萬人,初婚年齡男比女多了1000萬人,只能向低年齡女性中去擇偶。而低年齡段男女失衡也將持續存在,或會造成早婚、訂婚、婚姻買賣現象增多,導致婚姻錯位、第三者插足、非婚生育、代際爭奪及婚外情、性犯罪等社會現象增加。

男女比例失調是性別偏好、生育數量限制和胎兒性別鑒定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缺一不可。重男輕女的觀念雖然已經淡化,但依然會長期存在;禁止胎兒性別鑒定技術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復正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放開二胎使孩子不再一人獨大。

現在很多人說獨生子女很自私。這點不能完全怪小孩,過度溺愛,造成整個成長環境中構成的人格問題。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圍著一個孩子轉,這個操心那個擔心。基本上就差說出「小祖宗」三個字。同時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孤獨,他們沒有兄弟姐妹的思考,因此很難要求孩子懂得相處,懂得禮讓,懂得協作。

放開二胎可穩定房價。

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價過高、漲幅過快、保障不足會極大地影響民眾的工作和生活。

大家都看過將來結婚夫婦都是有多套房子,長此以往根本沒有使用需求。而目前房價過高,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市民的承受能力范圍,房價上漲趨勢不變,那麼樓市泡沫破裂,房價大跌不久就將成為現實。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一旦發生崩盤,必將影響整個經濟體系的正常運轉。
「放開二胎」將逐步地促進樓市剛性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房價的穩定和軟著陸,也有利於中國經濟的平穩過渡。

房地產需求出現新的變化。

影響房地產的發展的主要來自於供需關系,「放開二胎」將影響的需求量,同時隨著整體老齡化的加劇,如果生了二胎,三代同堂將會成為許多人面對的問題,未來很有可能大面積的4房更趨於走俏。城玩君記得在90年代初周邊都是兩房為主。在2000年開始很多家庭開始逐步置換成功能更多的三房,這就是不同時代造就的發展。而除了面積,在購房上會更注重高品質學區房,講究一步到位。涉及教育問題,教育資源和質量都是有差異的,優質的學區房是大家應該在購房中考慮的首要問題。

Ⅲ 我國推動二胎政策的微觀經濟學原因

因為人口老齡化,缺少勞動力,並且缺少撫養老人的青年,所以實習二胎,這也是中國為了第三次的嬰兒潮到來

Ⅳ 國家放開二胎的真實原因

法律分析:國家開放二胎政策的五大原因:一、單獨兩孩實踐遇冷,生育率低到危險。1、 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後,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國僅有不足100萬對單獨夫婦提出再生育申請,而此前的官方預計是每年增加200萬人左右。2、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認為,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只有1.4,遠低於更替水平2.1,已經非常接近國際上公認的1.3的「低生育陷阱」。雖然也有專家表示中國已經進入「低生育率陷阱」沒有根據,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口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基本要素。沒了人口紅利,在競爭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人口紅利」 簡單通俗地理解為:由於年輕人口數量增多形成的廉價勞動力,提供給經濟發展相對便宜的要素價格。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廉價勞動力是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二、「銀發危機」。從人口結構上看,現在中國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斷上升,從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國已成為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問題也在不斷凸顯出來。據聯合國統計,到本世紀中期,中國將有近5億人口超過60歲,而這個數字將超過美國人口總數。這就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課題:出生率降低,年輕人越來越少,今後誰來工作、誰來納稅、誰來養活數以億計的老年人?三、「劉易斯拐點」隱憂。「劉易斯拐點」,即勞動力過剩向短缺的轉折點,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瑟·劉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業化進程中,隨著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的逐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口紅利慢慢消失,最終枯竭。與「劉易斯拐點」相對應的是「人口紅利」。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低生育率和老齡化是中國經濟劉易斯拐點提前出現的關鍵誘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了高速的增長,大量的富餘農村勞動力湧入城市,在催生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了目前農村問題頻發。以「老弱病殘」為主的農村人口結構已逐步凸顯了農村經濟的增長乏力。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在2014年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04年開始民工荒,從沿海城市迅速蔓延到內地,此後再沒有停止過,工資從那個時候開始上漲,也沒有再停止過,而且是低端勞動者工資上漲。所以2004年肯定是一個起點。如果說區間的話,我們可以看到,2010年開始,中國15歲到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出現負增長。這是一個巨大的轉折,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不是減慢了,而是一路負增長下去了,所以讓我說一個區間,就是從2004年到2010年,這個區間總共才6年,但是這個區間在日本走了30年,在韓國走了40年,中國還是很快的。四、「失獨」社會之殤。近些年來,我國家庭規模不斷縮小,從1982年的4.43人縮減至2010年的3.10人,獨生子女家庭超過1.5億戶,家庭的生育、養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許多獨生子女面對沉重的養老負擔,常感到有心無力、獨木難支,而老人「失獨」不僅是家庭災難,也是社會之殤。五、男女比例失衡。我們將1950到2014的64年時間劃分為4個時期,而每個時期的男女出生比例都與背後的經濟社會和政策因素變化相符。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開始強化,這分別體現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農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輕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漸普及的情況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節節升高,從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條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Ⅳ 開放二胎的經濟學意義

主要還是彌補勞動力的不足吧,其次是可以緩解養老壓力。
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政策,讓人口得以控制,也讓以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強大的國家逐漸面臨勞動力不足的尷尬,經濟水平發展了,加上各種原因,密集型的工廠面臨用工荒。
獨生子女成年後,面臨著兩家四個老人需要贍養的局面,壓力特別大。加上現在房價高,養孩子成本也很高,這些獨生子女的困難前所未有。

Ⅵ 「二胎」經濟學 二胎政策將利好哪些行業

二胎開放之後在經濟和商機上有什麼機會呢?二胎可能引起的行業、產業、企業等的變化也被大家關注,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誰會生二胎
過去,二胎生育主要在計劃生育不太嚴格的農村普遍存在,公務員、國企職工等因為一刀切的政策存在,二胎生育為極少數。最近幾年,因為全社會存在房價高企、生活成本高等方面的壓力,再加上80後生育主力軍追求生活品質和生育觀念的改變等原因,農村二胎的生育也在逐漸降低。
如果政策松動,根據中國的現實情況,有三類人群會成為二胎生育大軍:第一類二胎生育的主力軍可能由原來的農村人口變為2、3線城市收入固定且較為豐厚的政府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的中高收入者;第二類可能是已經富裕或顯貴的階層;第三類是農村富裕家庭。
第二:二胎消費有多大
中國人有傳統,對孩子的投入遠遠大於對父母的孝敬。這也是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但是老齡化消費除了醫療之外,其他方面增長緩慢的核心原因。而對於孩子的投入,大多數人則是不計成本。我們從以上三大主力二胎生育軍團來看,購買力還是很大的。
非富即貴階層的二胎生育,估計從生產到養育至5歲,預算平均每個寶寶在70萬左右;而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職員的平均預算則會在40萬左右;縣鄉農村的預算估計會在15萬左右。
因為是二胎,估計多數家庭會較一胎較大幅度地增大養育和教育投入。如果每年因為二胎而增加300萬的生育人口,按照1:1:1計算,則很有可能造成嬰幼兒市場5年內總量一萬多億的市場空間,而這個數字,在我看來還是一個保守的數字。
第三:二胎消費行為對行業、產業有什麼影響
和一胎父母不同的是,二胎的父母更了解嬰幼兒產品的選擇和購買,更有經驗,所以他們的消費行為會較為理性。按照這個來判斷,第一,有品牌美譽的品牌容易被首選;第二,產品品質口碑不錯的品牌容易被首選;第三,價格定位中高檔的產品容易被首選;第四,更加人性化的新產品容易被嘗試。
因為二胎的父母大多是收入穩定或有較高收入者,他們在消費人群中必然具有明星性、知識性和經驗口碑性的特點,那麼,他們選擇和追捧的產品很有可能會成為風潮,所以二胎一旦政策定格,中國的很多企業如果想要爭奪相關市場,則需要瞄準二胎父母的消費行為調整自己的經營策略。
可以想像,二胎生育將造就一個巨大的市場,同時造就一個巨大的市場推力。願從事孕產婦嬰幼兒產品的企業們深入研究這一變化。

Ⅶ 如何用政治經濟學的方法分析二胎政策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表面上是一門文科,但是深入學習後不難發現,這門課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從歷史上看,馬克思前的經濟學家都或多或少受到當時客觀條件和環境的限制,在很多方面不能做出合理的分析,有些甚至是迴避問題。比如李嘉圖學派同其他的經濟學家一樣,對剩餘價值的起源問題,只是迴避,而沒有解決。而馬克思在系統的研究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50年代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的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建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理論,對經濟學的發展完善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這其中就有一個邏輯性的問題。如斯密的勞動價值論不徹底,既包含科學成分,又有庸俗的二元價值學說。他時而正確地認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決定,時而又錯誤地認為商品的價值是由交換時所能買到的物品中所包含的勞動決定,這就是混同了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概念。李嘉圖的價值理論的根本缺陷是把商品生產看作是永恆的,而且只注重價值量的研究,忽視對價值質的分析。這都是在一種限制下不能很科學地進行分析。而馬克思在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教訓、吸收了前人的思想後,經過自己的研究分析,提出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這首先一點是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從前人的成果、現有的資料等中篩選出有價值的的東西,結合當時的現實情況,進行理論、邏輯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他的思考、結論的得出是離不開一種很強的邏輯思維的。

從馬經的內容上看,它由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幾個主要方面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邏輯性,而它們之間有互相聯系,這是在深入的學習後才能體會到的。就拿剩餘價值論這部分來說,要說剩餘價值,就要先提到資本、勞動力變為商品,自然要講資本的產生、勞動力變為商品的條件等等。要區別勞動和勞動力、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才能搞清楚剩餘價值的產生。資本又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而剩餘價值是由可變資本中產生的。剩餘價值又分絕對和相對剩餘價值,再往後又引出利潤等一系列概念。這些概念都是環環相扣互相聯系的,要是認真整理能得出一張很大的框圖。在仔細整理後,會進一步的理解,牽一發而動全身,形成了知識體系。僅從這一部分內容就能看出馬經本身帶有很強的邏輯性,跟理科有很相似的地方。意識到你以上談到的問題很不錯。不過,是否注意到關於馬克思經濟學的範式之爭。不過,我還是比較支持你。一種好的理論應該可以有較好的邏輯發展空間,並對理解現實有好的指導作用。有一種邏輯的完美和力量。

這門課有很強的實用性,跟現實生活聯系比較緊密,是對許多現實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應用這些知識能更深入的理解身邊的一些問題。

要學好馬經首先需要有很深厚的理論基礎,就現在來說也就是要盡量全面深入的掌握課本上的知識。要倒一杯水,自己就要先有一桶水。沒有理論基礎,是做不到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的。這要求我們要端正對這門課的認識,不能只是認為在考前突擊一下就行,這門課需要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這也是學好馬經最首要的一點。另外,要整理。不能只是看書,有條件最好列表之類,有助於理解。

以上僅是個人對這門課本身的一些體會。

二、橫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課教學的特點

現在我們學的課中只有這門算是文科,而且是關於政治思想方面的。其他的課都是理工科,需要很強的理解、計算等能力。而馬經課正如前面所說,也有很強的邏輯性,同樣需要認真去分析和理解,與那種需要語感、語法之類的語言課有很大差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適合理工科學生學習的。

比如物理、微積分有很多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理性的分析思考,把所學的公式、定理等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數字電路則是以應用為主,了解各種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比較而言,馬經和理科的物理、數學等則更加相近一些。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要有比較強的邏輯性,能很清楚地分析這些理論,並且進行擴展和應用。有些內容是需要在理論上加強的,比如剩餘價值理論這部分。仔細分析會發現裡面的聯系很微妙,只有先徹底把這些理論都搞清楚了,才能自如的運用去分析問題。

我覺得這門課雖是文科,但更適於用理科的授課方法講課,要以分析為主。而這不是初學者能很快掌握領會的,需要老師大量的指導,而不是只是從課堂發言中零敲碎打地講一些內容。同意。理論性強的教學挺困難。之所以加入很多討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為了在加聽課率、降低說話率。

三、縱向比較這門課的教學同其他政治類課程教學的特點

對於思想政治這套課縱向來看,在中學的經濟這部分必然是以記憶為主,當然其中也有需要自己分析實際問題的,但大部分還都是生搬硬套。現在這門課的理論性、邏輯性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這就要求更多的理解和分析,學起來會更難一些。

第一學期上的思想道德修養老師是講解和舉實例交替進行,這門課與同學關系比較近,大家也都較有興趣。第二學期上的毛澤東思想概論老師則是很有激情的進行講授,主要以舉例分析為主,教材也是大量的實例,毛的思想則貫穿其中,兩位老師的課很吸引人。這三門課各有各的特點,總體說來馬經的理論性最強。雖說同屬一個體系,但要有自己的教學特點。思修更多的可能是講道理,同學們剛進入大學校門,給大家講一講大學的學習生活、心態調整、價值觀形成以及自己的發展等等。需要給人平易近人的感覺。毛概會需要大量的實例,來分析其的思想,當然不用講一條舉一條那樣,主要是教授一種信念、一種精神,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感染力,能引起同學共鳴。而馬經則不能如此。最主要的一點還是能不能清楚地講授這門表面上簡單枯燥而實際上理論性強的課程。要有條理,成體系,覺得是在編一張網,或是在推理。這些我想主要是這類課程的不同點。

同時有一點就是如何調動同學的學習興趣?或者說課堂上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對老師有比較高的要求。我覺得理論分析和實例的講解最好能區分一下,特別是要控制一下課堂討論。有些內容需要理論上的認真的分析,有些需要舉大量的實例,如何安排好這兩部分我覺得是比較關鍵的。若是混為一談,哪方面都講一些,會覺得理論上也沒學得很深入,分析實例又沒有很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現在課下時間很緊,很多同學可能很難拿出很多的時間認真學習這門課。不少同學都會想利用課上抓緊時間學習一下理論方面的知識。這同加強課堂討論會有一些矛盾,但我認為這種講解是同學最需要的。這要比僅僅提示一兩句就開展討論更有效果。同意。老師的授課需要探索和改進。

四、對於一些比較好的可借鑒的學習方法的說明

在中學和以前搞研究項目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最有新意而且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就是「任務驅動」。這最先是高中計算機老師講的。也就是為完成一個什麼樣的任務而自己去學習,看課本、查資料、做實驗的等等,而不是學習在前解決問題在後。這可能功利色彩濃一些,但是學習效果比較好。高中在搞項目研究時也是自己為解決問題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文獻。當然不是說一點都不學就去找個問題來做,而是在了解個框架後自己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在自己研究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學會分析、解決問題。現在很多課都有小論文的任務,這其實就是任務驅動的一種形式。

做論文主要是自己單打獨斗,我覺得更好的形式是進行小組報告。這學期選修的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分析課程最後要做小組報告,自願分組,每組6人以內,給出一些參考題目,也可自定。這樣有任務驅動的成分在裡面,做論文的優勢在這里都能體現出,更重要的是它是由一個團隊來完成任務,需要成員間的分工、協調、合作等等,是對與人合作能力的很好鍛煉。同時有些同學可能在全班同學面前不願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下去不利於全面提高。而採用小組的形式把范圍縮小可進行更自由的討論和交換意見,若需要可以與老師進行討論。這是我覺得現在布置這類任務最理想的方式。前不久的電子設計大賽有同學說把幾個人叫到一塊幹活可真難,也出現了一些隊員間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從中我們也可看出現在加強一種團隊精神、組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也同意。在以前的教學中用過了。這次把它局限在因材施教項目中了。是為了防止「搭便車」。是不是有些好笑。是不是應該允許一些搭便車?

五、關於老師教學的一些想法

簡單談談對老師這學期上馬經課的一些想法。先說說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方面。

首先是有一種對同學很有益的教學理念,就是要教會大家如何思考。能看出來這種想法貫穿始終,老師隨時在啟發大家。這對不同的學生收獲肯定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去思考。這也是遠遠比學一些知識更有意義的東西。

第二,在教學方式上有自己很好的想法。注意到要加強課堂氣氛的活躍,安排電影及討論,是從身邊自己進行學習,這是非常好的。對課程內容有很全面的把握,針對不同內容採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前兩章主要是分析為主,後面加強課堂討論。但我認為有些還有待改進,後面再說。另外,布置論文作業有利於自主學習。有隨堂測驗,能督促大家學習,這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為是好事,但我覺得這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把功夫下在平時,讓大家重視學習過程而不是結果。

第三,與同學交流很充分,特別是課下。老師能在上課時帶來同學的論文在課間找同學進行交流,這是其他有些老師做得不夠好的地方。這樣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盡量減小一種距離感,這是老師從自己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要求同學要有很積極的態度。另外有什麼問題能及時解決,有利於教學更好的開展。

第四,對同學的發言能很認真地給出分析,對發言同學是個很好的反饋,對其他同學也是個提高的過程。

來自 大科學 團隊

Ⅷ 二胎政策能為中國經濟帶來多大「孩動力」

您好!中國假如施行全面二孩政策後,在一定階段,每年將新增數百萬的嬰兒,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孩動力」。值得注意的是,受益的不光是孕嬰童等實體經濟,還有萬眾矚目的股市
經濟學者早已經發現人口出生率與股市、房地產市場、經濟繁榮度之間有緊密的聯系。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上世紀90年代初首次將儲蓄生命周期理論和嬰兒潮(Babyboom)聯系起來研究,推算出當嬰兒潮出生人口達到49歲前,股市會走牛的理論。歷史數據顯示,美國、日本等國幾次嬰兒潮的出生率和該國股市之間的關系,都印證了49歲「嬰兒潮」理論。
富國證券分析師亞當斯2009年曾撰寫報告認為,人口結構與美股實際表現關系密切。她同時預測,2019年後嬰兒潮新世代將引爆美股上漲新行情。而標准普爾500指數十年回報率與美國的出生高峰幾乎重合,令許多研究者都驚嘆不已。
除股市外,美國更是一個由嬰兒潮引爆經濟繁榮的經典案例。二戰後,從1946年至1964年,18年間美國出生人口高達7800萬人,占當時美國總人口的25%。就是這波巨大的嬰兒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20世紀60~70年代,嬰兒潮帶動了玩具、卡通、流行音樂的成長;20世紀70~80年代,步入結婚活躍期的「嬰兒潮」人口帶動了房地產、汽車業的成長;20世紀80~90年代,步入消費黃金期的「嬰兒潮」人口又帶動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成長。在這期間,「嬰兒潮」人口還創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股市漲幅、房屋需求、國際航空、個人計算機、電腦網路和運動休閑工具的需求。
正因為此,ROSS DOUTHAT認為,未來美國致勝的法寶在於「比競爭對手擁有更多的新生嬰兒」。今天的嬰兒不僅是需求多樣的消費者,更是明天的納稅人、勞動力、創新者和企業家。
中國過去數十年的經濟飛速發展中,人口的因素功不可沒。經濟學者、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研究發現,在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的騰飛中,人口紅利的貢獻高達27%。蔡昉認為,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新常態也跟人口結構變化密切相關,正是總和生育率的持續下降、少子化和老齡化的人口新常態使得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降低。而要解決這個問題,要提高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迅速調整生育政策,增加未來人口的新鮮血液,是必要的對策之一。
《大國空巢》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員易富賢是較早提出並呼籲停止計劃生育促發「孩動力」的人口學者。他認為,放開生育限制後的生育高峰是超級內需,是驅動經濟的「孩動力」航空母艦。嬰兒潮所驅動的龐大產業鏈,對內需的拉動作用遠遠比房地產和汽車要大。
的確如此,近年來不少城市做過生養孩子成本的計算,從數十萬元到數百萬元不等。按人均50萬元撫養成本計算,全面二孩政策放開每年帶來的內需將高達數千億元。更重要的是,這種拉動作用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可持續的。它不光改善消費結構緩解就業壓力,還將通過未來勞動力的供應增加緩解老齡化壓力、勞動力短缺等問題,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問題是,中國放開全面二孩,到底會帶來多大的一波嬰兒潮?這波嬰兒潮對中國經濟的繁榮、對股市的發展會帶來多大的推動力?這一連串問題對於中國生育政策的繼續調整、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至關重要。因為答案關繫到我們到底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這次生育政策調整。是害怕,擔心太多的嬰兒出生導致資源緊張、撫養負擔過重?還是期待,盼望全面放開二孩可以提振已經處於超低水平的總和生育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預備更多的人力智力,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的活力?
在筆者看來,應該是後者。盡管目前關於中國的總和生育率到底有多低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各方各執己見,但畢竟還是有客觀數據可以做一個仲裁。根據全國人口普查和抽樣調查,2010年總和生育率只有1.18,2011年為1.04, 2012年為1.26,2013年為1.24,都處於低於1.3的超低生育率水平。
筆者就此問題請教過十餘位人口學者,他們的態度基本一致:盡管這些統計數據可能存在漏報瞞報甚至虛報等因素,但依然是我們現在能得到最權威的數據,值得決策部門重視。
如果按照這么低的生育率計算,即使全面放開二孩,在剛放開的頭兩年每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可能也不過三四百萬,因政策調整而增加的總人口可能達不到3000萬,遠遠低於此前每年增加數千萬人的預期。
這樣看來,全面放開二孩帶來的嬰兒潮可能十分有限。新增人口對經濟發展的「孩動力」也將是有限的。筆者觀察到,在許多位人口學者的眼裡,不是擔心全面放開二孩後會產生洶涌澎湃的嬰兒潮,而恰恰相反,是擔心並沒有出現預想中的出生堆積和反彈。
對於進入經濟下行階段的中國來說,孩動力是可貴的。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讓這種孩動力變成現實,決定預想中的嬰兒潮在未來能否讓中國經濟享受到切實的紅利。

閱讀全文

與二胎政策的經濟學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寧易購投資方向 瀏覽:41
百洋股份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27
養老目標基金什麼時候發布的 瀏覽:459
博通集成直的投資嗎 瀏覽:700
融資平台網 瀏覽:442
草甘膦原粉價格 瀏覽:460
期貨指數裡面沒有多開嗎 瀏覽:895
5千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637
證券投資二十四堂課在線閱讀 瀏覽:235
螞蟻集團公募基金融資額 瀏覽:633
新基建融資建議 瀏覽:45
理財講座報告 瀏覽:563
快漲停股票 瀏覽:704
華中數控屬於哪個基金 瀏覽:832
招商證券股指期貨手續費調整 瀏覽:257
融資計劃書模板怎麼寫 瀏覽:29
第一理財年化 瀏覽:637
基金凈值公告方式 瀏覽:502
綠化貸理財安全嗎 瀏覽:217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