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華為發布 2020 年度報告,凈利潤 64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3.2%,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一個公司要年復一年地頂住另一個主權國家的全部壓力而生存下來,並不容易。
還好華為又活了一年。因此,一年一度的華為財務報告年會如期而至。
第一,公司整體業務發展保持了整體范圍的增長,但利潤有所下降。
利潤增長的原因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整體業務需求上升;盡管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持續至今,但對遠程辦公、遠程教育和電話會議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長。這種對網路的需求刺激了華為ICT的發展。
二是地域維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下,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只有中國實現了正增長,工廠已經完成復工投產;
並且由於我國政府對基礎設施的不斷投入,5G基礎設施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數字化,包括華為雲服務在內的相關業務也快速增長,因此在中國的表現非常強勁。
業務構成會發生變化,未來業績可能大幅下滑。
從2009-2020年的財報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2016年後運營商業務增長乏力,也就是說通信是夕陽產業,很重要,但是很難有大的盈利。
過去幾年,華為的快速增長是由消費者業務推動的。手機業務是消費者業務的關鍵、核心和最大部分。其他業務一起趕不上手機業務。未來兩年的形勢非常嚴峻。華為未來兩年的業績下滑也是可以預料的。華為有可能在三年後進入電動汽車領域,這可能是另一個增長點,但不是現在。
『貳』 孟晚舟亮相華為年報發布會,她在發布會上有哪些精彩表現
我們可以預見,未來的世界充滿競爭,技術的競賽已經不可避免,更加重要的是,國家安全形度上看,數字化進程中過多的讓美國的公司介入或者承載我們的基礎建設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數字化建設過程中,數字化基建中,國產化操作系統軟體的使用是大趨勢,特別是國有企業,有強烈的動能去更換國產操作系統,這塊市場非華為莫屬,此外,國人對於華為的感情已經升華,華為不單單是一家公司,更是一個民族的品牌,是我們抵抗壓迫不屈不撓的個性體現。無論何時,華為都將獲得國家和人民的支持,這點是最大的動力。相信華為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
『叄』 孟晚舟發布華為2021年報,透露出了哪些值得學習的經營之道
其透露出的經營之道主要有:公司應當注重研發,而且需要不斷加大創新力度。最重要的是,公司需要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並且及時依據實際情況調整戰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並且贏得最終的勝利。
華為一直是一家比較大型的企業,該公司不僅能夠獲得眾多消費者的支持和追捧,而且能夠成為行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去年的營業額高達6000億,而凈利潤同樣超過1000億,這是極好的成績。而透過其年報,我們能夠學習諸多經營之道:
最後,制定靈活性較強的經營戰略並整合資源。戰略是公司經營的航向標,任何一家公司都應當制定正確且符合實際情況的戰略。華為能夠堅持“以客戶為先,以奮斗者為本”的戰略,並且注重對資源的整合和賦能,這便是企業的內在活力,也是獲得長遠發展的必備因素,而這是諸多企業應當學習的經營理念。
『肆』 華為28日發布2021年年報,其中有哪些數據值得關注
華為集團作為中國本土的電子行業集團,特別是其自主研發中屬於中國的手機而受到眾多網友的喜愛和關注,甚至在與別國相關產品對抗的路上代表了中國形象。因此華為28日發布2021年年報之後,便迅速引起了業內和業外的廣泛關注討論。在這份年報中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率以及凈利潤等各種數據都值得關注。更值得關注的則是華為在研發上的投入數據。
華為集團在面對美國多年的打壓和制裁下,還能夠有所發展是其不斷的進步和努力的結果。小編認為,孟晚舟的回歸可以幫助華為在2022年再創輝煌。
『伍』 華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中哪些細節值得關注
華為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報告中以下的細節值得大家關注。
華為將發布2021年的報告,CFO孟晚舟也會解讀報告的情況;經歷了千難萬險,華為依然在前行,這就是中華民族骨子裡的堅韌和自強,這種精神,就是中國精神,也是中國希望。華為2021年年度報告來了!在手機市場萎縮的大前提下,華為憑借萬物互聯生態,以及生態鏈的其他產品,愣是有著不錯的收入哦!不得不服的是,今年這么難了,投入研發也有1427億元,這個投入佔比算是歷史新高了!其實,支持國產科技的發展,支持好的科技技術,並不會丟人!同時,我們支持國內的發展,並不是在交所謂的“智商稅”去愛國;而是,我們這些人真心看好國內的發展,看好國內科企的發展,這是榮譽!
『陸』 孟晚舟歸國後首次出席華為年報發布會,這次發布會有哪些亮點
2018年,華為董事會換屆後,孟晚舟升任為華為副董事長,外界曾猜測她將成為華為接班人,但這事兒完全是不可能的。
孟晚舟有沒有能力接手華為呢?能力肯定是有的,能當副董事長,那肯定有能力管理好一家企業,但事實上,任正非在2013年就對這個事情做過表態。
2011年的時候,任正非發表了一篇文章:一江春水向東流,在文章中,他曾經提到了華為接班人的問題。
在這篇文章中,任正非沒有用「接班人」這個詞兒,而是用了「接班人們」這個詞彙,說明華為目前是想通過輪值CEO制度,發掘潛在的接班人。通過輪值CEO機制,華為可以培養出一批認同華為核心價值觀並具備一定科學決策的高層管理者,在這種制度下,即使任正非退出管理層,華為也不會出現經營危機,而是會沿著既定的航向走。
任正非自己在談接班人的問題時,他自己也說,他也不知道誰會成為華為的接班人,有可能華為內部還在篩選,還在挖掘,至於最後誰會接班,目前尚不明確,但孟晚舟以及任正非的家族成員是不可能的,因為已經被任正非排除在接班人序列了。
『柒』 華為去年年度報告,10年研發投入8456億元意味著什麼
華為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以自我循環為核心的產業鏈。除了半導體晶元生產。不帶感情的說,研發投入提高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美國制裁之後,需要自己造的東西越來越多,之前很多東西買就行了,現在都需要自己研發,所以研發投入肯定會比之前高很多。對華為極其有利的是,一旦解決了麒麟晶元的代工,再加上鴻蒙系統,基本上華為就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半導體生態鏈。
『捌』 華為 2021 年營收較上年下降 28.9%,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3月28日,華為在深圳舉行了2021年年度報告發布會,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數據。其中非常引人關注是的2021年,華為實現收入6368億元,同比下降28.6%。接近30%的跌幅可以說是前所未見的現象。
二、加大研發投入,在任何時候都不忘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企業
從2012年到2021年近十年的研發投入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13年,華為研發投入占整個收入規模的佔比是13.2%,到2021年,研發投入占整個收入規模的佔比已經達到了22.4%。華為的研發投入的排名已經排在全球第二位。正是這樣的研發能力才保證了華為在被四處阻擊時仍然有像樣的產品可以拿出來繼續佔領市場。同時華為人均70萬的年薪還是優秀學子心嚮往之的地方,華為成立的天才少年班為了其企業不斷的發展提供了後勁。另外我們也看來華為2021年減少銷售費用的支出1億,而把這些省下的錢都投入研發之中,就是要把好鋼都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