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增值稅下調投入產出分析

增值稅下調投入產出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18 11:50:26

⑴ 投入產出法下增值稅專用發票要不要驗證

最好是驗證,然後做進項轉出處理。

如果不認證,就會造成進項票滯留。滯留發票一般是回銷貨方對答購貨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而購貨方由於種種原因在180日內(2010年1月1日起由90日改為180日)未將專用發票認證及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目前,由於金稅工程全國聯網,所以,增值稅發票只要一經防偽稅控系統開出,而購貨方未去認證則該發票就沒有對應的抵扣信息,就會造成滯留。

⑵ 怎樣利用投入產出表數據,計算增值稅應納稅額

這個問題是不是這樣理解,投入產出是應該涉及成本核算,比如投入原材料專、人工、製造費用等,生屬產出產成品,這個過程的核算內容就是涉及投入產出問題。而增值稅應納稅額是根據銷售收入計算銷項稅額,根據購進材料,如果是一般納稅人並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那麼就有計算進項稅額,再根據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計算出應納增值稅額。以上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⑶ 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表中投入產出法和成本法怎麼填,我們只是購入產品直接銷售,沒有加工

這是增值稅的核定徵收(目前尚處於試點),針對液體乳及乳製品、食用植物油、版酒及酒精生產權企業的自產或購進上述貨物銷售。一旦成為試點企業,就不能再對收購農產品採用13%扣除率進行計算進項稅,而應當按照投入產出法、成本法、參照法和銷售貨物對應稅率計算進項稅。本例因為銷售上述貨物的增值稅稅率是17%,所以計算進項稅時採用的稅率也就是17%。

投資決策的現金流量分析中應將投產後產品的增值稅考慮在內 為什麼錯

不考慮增值稅

⑸ 投入產出法核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表中的期初買價和當期買價是含稅價嗎

該期初買價和當期買價是含稅價,因為農產品的購入是按照購入價的13%進行抵扣,該進項稅率是抵扣率

⑹ 投入產出發核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怎樣計算

投入來產出法是這樣計算的:
當期允源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這里的扣除率是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這里的單耗數量意思說,做一樣貨物,需要多少農產品。
那麼公式綜合起來就是=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假設某公司貨物賣出1000個,每個貨物需要消耗農產品5個,農產平價格為10,
進項稅額=1000*5*10*13%/(1+13%)=5752.21

⑺ 投入產出法核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表中L7如何填

應該填寫銷售產品的數量,投入產出法是根據投入產出的比例,按銷售產品的數量,倒推計算出耗用的原材料,再計算出應抵扣的進項稅額。

⑻ 投入產出法核算農產品准予抵扣的進項稅,

試點納稅人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貨物的,按照公布的扣除標准確定銷售單位數量內貨物耗用外購農產容品的數量。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農產品單耗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含稅,下同)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以下簡稱「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不含采購除農產品以外的半成品生產的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例如:某公司2012年12月1日—12月31日銷售10000噸巴士殺菌羊乳,其主營業務成本為6000萬元,農產品耗用率為70%,原乳單耗數量為1.06,原乳平均購買單價為4000元/噸。
1、投入產出法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10000噸×1.06×0.4×13%/(1+13%)
=462.94(萬元)

⑼ 投入產出發核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怎樣計算

投入產出法是這樣計算的: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專產品平均購買單價屬×扣除率/(1+扣除率)
這里的扣除率是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這里的單耗數量意思說,做一樣貨物,需要多少農產品。
那麼公式綜合起來就是=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假設某公司貨物賣出1000個,每個貨物需要消耗農產品5個,農產平價格為10,
進項稅額=1000*5*10*13%/(1+13%)=5752.21

⑽ 投入產出法進項稅額怎麼算

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方法
(一)試點納稅人以購進農產品為原料生產貨物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可按照以下方法核定:
1、投入產出法:參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包括行業公認標准和行業平均耗用值)確定銷售單位數量貨物耗用外購農產品的數量(以下稱農產品單耗數量)。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農產品單耗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含稅,下同)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以下簡稱「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扣除率/(1+扣除率)
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當期銷售貨物數量(不含采購除農產品以外的半成品生產的貨物數量)×農產品單耗數量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農產品耗用數量和平均購買單價時,應依據合理的方法歸集和分配。
平均購買單價是指購買農產品期末平均買價,不包括買價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和入庫前的整理費用。期末平均買價計算公式:
期末平均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期初平均買價+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當期買價)/(期初庫存農產品數量+當期購進農產品數量)
2、成本法:依據試點納稅人年度會計核算資料,計算確定耗用農產品的外購金額占生產成本的比例(以下稱農產品耗用率)。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依據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以及扣除率計算。公式為: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主營業務成本×農產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農產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產的農產品外購金額/上年生產成本
農產品外購金額(含稅)不包括不構成貨物實體的農產品(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購進農產品之外單獨支付的運費、入庫前的整理費用。
對以單一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或者多種農產品原料生產多種貨物的,在核算當期主營業務成本以及核定農產品耗用率時,試點納稅人應依據合理的方法進行歸集和分配。
農產品耗用率由試點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
年度終了,主管稅務機關應根據試點納稅人本年實際對當年已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納稅調整,重新核定當年的農產品耗用率,並作為下一年度的農產品耗用率。
3、參照法:新辦的試點納稅人或者試點納稅人新增產品的,試點納稅人可參照所屬行業或者生產結構相近的其他試點納稅人確定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次年,試點納稅人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核定當期的農產品單耗數量或者農產品耗用率,並據此計算確定當年允許抵扣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同時對上一年增值稅進項稅額進行調整。核定的進項稅額超過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核定的進項稅額低於實際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其差額部分應按現行增值稅的有關規定將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
(二)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直接銷售的,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銷售農產品數量/(1-損耗率)×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
損耗率=損耗數量/購進數量
(三)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用於生產經營且不構成貨物實體的(包括包裝物、輔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增值稅進項稅額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當期耗用農產品數量×農產品平均購買單價×13%/(1+13%)
農產品單耗數量、農產品耗用率和損耗率統稱為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標准(以下稱扣除標准)。
五、試點納稅人銷售貨物,應合並計算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
六、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取得的農產品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按照註明的金額及增值稅額一並計入成本科目;自行開具的農產品收購發票和取得的農產品銷售發票,按照註明的買價直接計入成本。
七、本辦法規定的扣除率為銷售貨物的適用稅率。

閱讀全文

與增值稅下調投入產出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二手門面銀行貸款有按揭費用嗎 瀏覽:116
冰劍投資 瀏覽:304
融資合格證 瀏覽:801
sei投資財經新聞 瀏覽:821
江蘇融資租賃 瀏覽:562
100蘭特摺合人民幣 瀏覽:949
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瀏覽:192
長和股票價格 瀏覽:240
財經金融股票 瀏覽:246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