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食品葯品等關稅是否有望降低
日前從業內獲悉,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正在積極研究擴大進口的有關政策措施,擴大進口的相關政策有望迎來密集發布。其中在備受關注的降低商品進口關稅方面,除了汽車進口關稅將降低之外,還有部分食品、葯品、醫療器械等有望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
「當前我國開放背景下的擴大進口,是更加積極主動自主的擴大進口。擴大進口的重點一是有利於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二是為了配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助力高質量發展。」業內專家說。
事實上,擴大進口、推動貿易平衡是我國近年來一直堅持的既定方向,並且採取了不少積極舉措,包括連續幾次下調進口關稅稅率,降低進口門檻。其中,據統計,2015年涉及749項商品,2016年涉及787項商品,2017年降低187種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今年我國將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是我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
來源:經濟參考報
② 我國採取哪些措施來為擴大進口市場
5月1日起,我國對部分葯品進口關稅進行調整,取消28項葯品的進口關稅專。調整後,屬絕大多數進口葯品特別是有實際進口的抗癌葯均將實現零關稅。而去年底,我國大幅度下調了部分化妝品、咖啡機、智能馬桶蓋、嬰兒尿布尿褲等消費品進口關稅。
合理增加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般消費品進口,是目前不少國內消費者的所盼。可以預期,隨著我國擴大進口工作的拓展,大江南北的消費者將享受到種類更豐富、價格更實惠、購買更便捷的體驗。來源:人民日報
③ 我國擴大進口市場對全球經濟有影響嗎
周末,在上海浦東金橋國際廣場的盒馬鮮生超市裡,附近居民林曉和家人版興致勃勃地挑選著權來自世界各地的海鮮。其中,阿根廷紅蝦最受全家人喜愛,每次來都要采購滿滿一大包。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大幅度降低部分進口商品關稅、增加消費者需求集中的特色產品進口……近段時間以來,中國堅持更大力度自主開放,擴大進口好戲連台,相關政策舉措紛紛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來源:人民日報
④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概況我國居民消費的特點,並分析我國擴大進口是如何通過市
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方式,質量與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專。移動互聯網、屬大數據、人工智慧、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台深度融合,新興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快速發展。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我國居民消費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的趨勢特徵。
新時代主要矛盾的變化,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供給結構升級緩慢、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抑制了我國居民消費升級的步伐和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⑤ 改革開放40,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舉辦國際進口博覽會,擴大進口是如何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在一部分人眼裡,出口是賺錢的買賣,進口是花錢的買賣,對於進口貿易的重視程度在實內踐中不容如出口。而事實上,辦好進口博覽會、主動擴大進口,除了惠及世界各國,也將給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從需求側看,舉辦進口博覽會有助於滿足國內消費者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讓百姓在家門口以實惠的價格買到世界各地的優質商品。
——從供給側看,通過舉辦進口博覽會,展示國外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一來可以把部分貿易轉化為外商投資,二來有利於國內外企業近距離交流、合作,對我國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是有好處的。
⑥ 我國主動擴大進口的支撐因素
經濟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趨勢下,中國主版動擴權大進口,舉辦進博會,既是主動拉動世界經濟的增長,反過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也會拉動中國經濟的外需,也就能帶來中國經濟外貿進出口的發展,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風范。
⑦ 我國擴大進口有利於民生福祉嗎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當前增加進口是擴大開放的重要措施。」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余淼傑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我國主動擴大進口,有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余淼傑認為,全面開放還包括金融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比如放寬外資銀行准入,降低外資銀行股比限制,進一步鼓勵外資銀行、保險、咨詢業投資國內市場。「開放金融服務業有利於國內居民包括中等收入群體,同時,對於我國金融業也會有明顯的促進和激發作用。」 來源:人民日報
⑧ 我國近年的進口貿易擴大,對我國的就業方面有什麼影響高分懸賞,請詳細解答
一、首先分析進口擴大的原因:
1、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高精尖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人民幣升值意味著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比以前下降,這使得他們能以較低的成本在國外投資設廠,從事跨國經營。根據投資地的區位優勢充分利用全球資源,降低生產和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建立全球性的生產、營銷網路。所以說,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那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實現其全球發展的戰略,造就出中國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一句話:今後就業趨向於高精尖技術人才的發展
2、政策的影響: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1月5日在第二屆中國開放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分析指出,我國貿易順差主要來自於加工貿易,而加工貿易順差主要產生於外資企業。由於加工貿易是造成順差的主因,人民幣匯率調整對減少貿易順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促進加工貿易轉型無疑成為改善貿易平衡的重要抓手,蔣耀平指出,在今後一個時期內,一方面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預見性,避免大的波動,另外,要積極推動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出台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指導意見。兩會也可看出,國家在高精尖技術上的看重,加工貿易如何轉型,高精尖技術為支撐必不可少!
3、經濟環境的影響:金融危機後,經濟進入快速恢復和發展階段,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與進出口貿易,從各主要發達國家來看,消費拉動已經是主力軍,可以預計,國家將越來越多的出台一些鼓勵消費、促進消費的政策。從已經召開的「兩會」透露出來的信息,我們也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一變化,但在我國生產的主要是一些輕工產品、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而一些高科技的產品還需要經濟實體不斷的努力與提升!因而拉動經濟增長也必須發展這些高精尖技術產業
4、中國的高精尖技術落後,很多隻得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與力量,國家多項保護資源的措施,也使得進口額相對大增,受多重因數的影響,進口不斷擴大!但就業趨勢也就趨於明顯
就業趨勢:1、中國的民營企業,轉型和升級是擺在面前的「求生存,促發展」的兩寶,企業只有積極進行戰略轉型和有效升級,才能在荊棘密布中殺出一條血路,找到自己的空間。決定了出路在高等人才的培養上面,因而技術性人才的受重視程度未曾減少
2、國內市場的開拓,強化服務功能,強化管理與質量,強化創新都是未來以對外生存為核心的加工型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我們的就業要符合整個大的趨勢,對售後,對服務,對銷售的增加比重將越來越大,這方面的人才必不可少!
這個應該要專業的行家來分析,本人從事貨代行業,對二手進口機械商的未來發展規劃做了些方案,因而收集了點資料,來這拋磚引玉一下,還望樓主不要見怪,分析的不好忘見諒!需要了解二手機械進口知識,可進我空間看看,呵呵
⑨ 我國主動擴大進口對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
經濟全球化時代,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趨勢下,中專國主動擴大屬進口,舉辦進博會,既是主動拉動世界經濟的增長,反過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也會拉動中國經濟的外需,也就能帶來中國經濟外貿進出口的發展,也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風范。
⑩ 2018中國將再次擴大進口了嗎
據報道,日前中國領導人表示,中國不以追求貿易順差為目標,真誠希望擴大進口,促版進經權常項目收支平衡。
商務部負責人表示,如果我們降低這些商品的關稅,會進一步把國外的這些消費引導到國內來,增加國內的消費,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對中國的消費者會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未來,中國將實施一系列新舉措來主動擴大進口,降低部分產品進口關稅,老百姓消費升級的需求也將被進一步滿足,以工業品為例,瑞士部分手錶進口關稅降低了50%;韓國的電冰箱、電飯鍋等產品進口關稅降低了40%,並將在幾年後降為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