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申請摘星一般幾天批准股票摘星後多久摘掉st
申請摘星一般幾天批准Ⅱ 股票摘星摘帽是什麼意思
摘帽,是指如果上市公司最近年度財務狀況恢復正常、審計結果表明財務狀況異常的情況已消除,公司運轉正常,公司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仍為正值,公司可向交易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撤銷特別處理的股票代碼前不再有ST標記,俗稱「摘帽」。
Ⅲ st股票怎麼才能摘帽
st股票摘帽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只要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恢復正常就可以申請摘帽。
摘星摘帽需要滿足的條件:首先經過審計,近年來年度凈利潤為正,即主營業務正常經營。其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為正數。日增減幅度從±5%恢復到±10%。取消股票簡稱前的*ST標記,它將被稱為摘帽摘星。如果只滿足條件1,但不滿足條件2,則只有*標志將被取消,並且ST標志仍將正常存在,即摘星沒有摘帽,不需要撤銷特別處理的,那麼上市公司將需要在下一個會計年度結束後重新向證券交易所申請取消。一旦公司符合摘星摘帽的條件之後,還會在年報披露之後,繼續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所以如果在被警示的情況下還出現經營能力存疑或者重大不確定事項出現,不能清晰判斷公司前景,那麼此種情況則要摘星不摘帽。
【拓展資料】
一般來說,我們會取消股票簡稱前面的*ST標記,它被稱為摘星摘帽。我們將取消股票簡稱前面的ST標記,股票簡稱叫做摘帽。摘星之後能漲多少需要看企業運營狀況,財報的反饋,股東的態度等等一系列的因素,一般摘星當天能漲停就算很不錯了。撤銷特別處理的股票代碼前不再有ST標記,俗稱「摘帽」。摘星也是同樣的操作,摘掉*ST的帽子,就叫摘星。若是企業恢復正常就會成為正常股票,不再帶有ST標志。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股權應當對其股票交易發出退市風險警示:由於追溯重述,導致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或者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連續為負;由於追溯重述,導致上一會計年度末經審計的凈資產為負或者上一會計年度末凈資產為負;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沒有超過1000萬元,或者由於追溯重述,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營業收入不超過1000萬元;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附有不能發表意見或者是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Ⅳ 摘星脫帽一般在幾月份
沒有確定的時間點。
一般來說,*ST股票披露年報的時間,就是申請撤銷風險警示的時間。接下來就是交易所審核,審核通過後即可摘星脫帽。如果年報公布時同時一起申請摘星摘帽,現在是十個工作日內審核批准(以前是五個工作日),加上周未大概需要半個月。根據年報的披露情況,我們可大致推斷出部分ST股票的摘星脫帽時間,並提供交易性機會的時間參考。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大部分摘星脫帽時間在披露年報後的1個月以內的時間。也就是說,今年這批可能摘星脫帽的股票,也將大部分在披露年報後1個月時間內摘星脫帽。
Ⅳ 股票摘星和摘帽有什麼區別
摘星和摘帽的區別就在於:
摘星是去除「*」,而摘帽是直接去除「ST」標記。它們二者的條件也不同,摘星只要公司轉虧為盈就行了,而摘帽的話,公司需要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且並非連續兩年年報虧損。
滬深交易所會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會在這類股票前面冠上「ST」,而這類股票就被稱為ST股。通常公司經營連續兩年都是虧損的話,就會被特別處理。
而所謂「摘帽」,就是去除這類股票代碼前面的「ST」標記。只要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股東權益為正值,並非連續兩年年報虧損,公司就可以向交易所申請撤銷特別處理,而撤銷特別處理的股票代碼前就不會再有「ST」的標記了。
而「摘星」則是針對*ST股票而言的。一般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交易所就會進行退市預警,而該公司股票代碼前就會被冠以「*ST」的標記。「摘星」則是將「*ST」標記里的「*」給去除。而只要公司年度財務報告經審核為盈利的情況就可以摘星。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