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分析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分析

發布時間:2022-11-15 10:11:04

①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從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來分析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破7了,理財愛好者的熱情又有所上升,認為現在是進行銀行理財的好時機。不過提醒大家,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還是要看產品類別,本篇我們就通過安全性、流動性和預期收益三個層面來教大家怎麼分析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

1、安全性
銀行理財產品類別中的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安全性是沒什麼大問題的,不過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你也不知道是不是銀行自家的,好比早前民生銀行的假存款案,流程、文件等都模仿的很逼真,加上還有行長介紹,以假亂真的程度很高,要辨別真假當真不容易。
當然,方法還是有的,不過這方法比較傻瓜式,雖然信息較為詳細,嫌麻煩的朋友可以直接上銀行官網或者手機銀行投資理財版塊查看產品怎麼樣,如果是自家的產品,官網上是可以看得到的,如果查不到的話就要小心了。
2、流動性
要判斷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怎麼樣,銀行理財一般是定期的,少則數個月,多則五年、十年,流動性很差。期間要是把錢取出來,就會損失利息。所以銀行理財產品怎麼選擇,還是要根據自身資金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
3、預期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怎麼樣呢?正常的預期收益在4-5%之間,一般城商行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會相對的高一些,但安全性也會低一點,畢竟小銀行沒有大銀行站的穩。
這大半年來銀行缺錢,為了從市場吸納資金,逐步提升了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保本固收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集中在和貨幣基金相比差不了多少。
綜合以上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的安全性、流動性和預期收益率可以判斷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認為相對保守的投資者還是選擇銀行自家的理財產品比較合適。

② 如何挑選銀行理財產品 注意這些問題

投資市場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風險與預期收益並存。一般來說預期收益高的理財產品,對應的風險等級也要高些,因此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必須符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我們知道銀行理財品種非常多,但大致還是分為三類:
1.保本保預期收益型
這是最為安全的一種理財產品,但同時預期收益率也比較低。
2.保本不保預期收益型
這類理財產品只保證你的本金安全,或者只有合同的最低預期收益,當然你也有可能獲得比較高的預期收益。
3.不保本也不保預期收益型
這是銀行風險最高的理財產品,可能存在本金虧損的情況,適合那些追求高預期收益的人群用戶。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種理財產品呢?
其實每個銀行在你購買理財產品之前,都會要求你填寫一份風險測評問卷,裡面會調查你的個人財務狀況、家庭情況、以及個人投資傾向等內容。
大家一定要仔細如實填寫,之後理財經理會根據問卷來判斷你適合購買何種理財產品。
此外大家購買前需仔細了解該產品的信息,這里給大家總結下幾個注意事項:
1.產品募集期有多長,要知道募集期間是沒有預期收益的,因此可以優先選擇募集期較短的理財產品。
2.是否為銀行代銷,如果是的話銀行不對產品的安全性負責,所以需要優先選擇銀行的自營產品。
3.能否提前退出,如果遇到急需用錢的時候能否提前贖回,贖回時會不會扣除本金和預期收益。
總之,大家一定要多方比較,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切不可被業務員忽悠了哦。

③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與安全分析

很多投資者對凡是頂著「銀行」兩字的理財產品就深信不疑,認為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定有保障,風險低。銀行理財產品真的沒有風險嗎?
銀行理財產品不等於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本質是金融投資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具有不確定性,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或者是模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通常是歷史數據或模擬預測得出的,可能與過往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有較大偏差,口頭宣傳不等於合同約定。
只是一般而言,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不太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投資期限到期後大多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是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小於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所以投資者不要盲目相信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上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具體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還要看到期後的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
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直接關繫到到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根據投資領域的不同,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及QDII型產品。
1.債券型理財產品指銀行將資金主要投資於貨幣市場,一般投資於央行票據和企業短期融資券。因為央行票據與企業短期融資券個人無法直接投資,這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實際上為客戶提供了分享貨幣市場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機會。
在這類產品中,個人投資人與銀行之間要簽署一份到期還本付息的理財合同,並以存款的形式將資金交由銀行經營,之後銀行將募集的資金集中起來開展投資活動。
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低的金融工具。
在付息日,銀行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返還給投資人;在本金償還日,銀行足額償付個人投資人的本金。
2.信託型理財產品
信託公司通過與銀行合作,由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後由信託公司負責投資,主要是投資於商業銀行或其他信用等級較高的金融機構擔保或回購的信託產品,也有投資於商業銀行優良信貸資產受益權信託的產品。如新股申購,甚至房地產投資都可以納入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這意味著普通投資者投資信託的機會很多。
投資人主要通過銀行購買信託產品,像農業銀行、中信銀行都有相關的產品問世。
3.掛鉤型理財產品
掛鉤型理財產品也稱為結構性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有的產品與預期年化利率區間掛鉤,有的與美元或者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掛鉤,有的與商品價格主要是以國際商品價格掛鉤,還有的與股票指數掛鉤。
為了滿足投資人的需要,這類產品大多設計成保本產品,特別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強,對金融市場判斷力比較強的投資者。尤其是股票掛鉤產品,已經從掛鉤匯率產品,逐漸過渡到掛鉤恆生、國企指數,繼而成為各種概念下的掛鉤產品,種類十分豐富。
4.QDII型理財產品
簡單地說就是投資人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託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美元,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後將美元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後分配給投資人的理財產品。例如:光大銀行發售的「同升三號」股票聯結型理財產品,投資於全球著名的金融公司股票,精選了全球5個金融子行業中市值最大公司,分別為:花旗集團、美國國際集團、高盛集團、匯豐控股、瑞士銀行。理財期限是18個月,同樣保證100%的本金歸還。
投資建議:不完全理解的產品,不能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必須仔細閱讀產品合同.條款或相關說明,別人說「好」不等於就適合自己,投資理財不等於投機發財。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1.基本無風險的理財產品
銀行存款和國債由於有銀行信用和國家信用作保證,具有最低的風險水平,同時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也較低,投資人保持一定比例的銀行存款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適度的流動性,滿足生活日常需要和等待時機購買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
2.較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主要是各種貨幣市場基金或偏債型基金,這類產品投資於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個市場本身就具有低風險和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特徵,再加上由基金公司進行的專業化、分散性投資,使其風險進一步降低。
3.中等風險的理財產品
(1)信託類理財產品
由信託公司面向投資人募集資金,提供理財、獨立管理,投資人自擔風險的理財產品。投資這類產品投資人要注意分析募集資金的投向,還款來源是否可靠,擔保措施是否充分,信託公司自身的信譽。
(2)外匯結構性存款
作為金融工程的創新產品,通常是幾個金融產品的組合,如外匯存款附加期權的組合,這類產品通常是有一個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區間,投資人要承擔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變動的風險。
(3)結構性理財產品
這類產品與一些股票指數或某幾只股票掛鉤,但是銀行有保本條款,另外,也有機會獲得高於定期存款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4.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QDII等理財產品即屬於此類。由於市場本身的高風險特徵,投資人需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這樣才能對外匯、國外的資本市場有較深的認識,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而不是造成了損失才後悔莫及。

④ 如何挑選銀行理財產品挑選銀行理財的技巧

我們投資者通過銀行可以購買的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向的不同,大致可以分為貨幣型、債券型、股票型、信貸資產型、組合投資型、結構型、代客境外理財產品等。
不同的理財產品適合不同的投資者。

很多投資者抱著對銀行的傳統印象通過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覺得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是一定是風險最小的,這是不對的,銀行能夠買到的理財產品不等同於儲蓄存款,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也不等於實際收益,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是非常關鍵的。
如何正確選擇銀行理財產品?
首先要了解自己,購買理財產品之前要先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流動性需求等。
然後是了解產品,先了解理財產品最基本的幾個要素。
收益率,這是投資者最關心的部分,看產品的收益率是年化收益率還是累計收益率,是稅前收益率還是稅後收益率。不同的收益率會導致最終不同的收益結果。
投資方向,了解產品的投資方向是哪裡,投資方向能決定產品的風險系數以及預期收益。
流動性,產品的流動性也是我們一定要考慮的因素,這關繫到我們如何合理規劃自己的資金,一般來說,在理財產品的存續期間,投資者是不能提前終止的,少部分理財產品可質押,但須繳納一定手續費和質押貸款利息。了解產品的流動性,提前做好財務規劃。
風險承受能力,在投資之前應該先進行風險承受能力以及風險偏好的測評,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

⑤ 如何選擇銀行理財產品了解這五大技巧!

隨著全民理財時代的到來,民眾投資理財的意識也逐漸增強,銀行除了起著傳統印象中的辦理開銷戶、存貸款、轉賬業務的作用的同時,理財服務功能也在逐漸增強。但是銀行理財產品那麼多,可謂琳琅滿目,怎麼選擇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五大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技巧!

一看,發行主體
銀行理財俠義上來說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產品,但廣義上來說還包括產品代銷第三方機構的代銷產品,如:證券公司發行的叫券商理財產品,保險公司發行的叫銀保產品。我們之所以去銀行肯定是看中銀行的穩重性,安全性,所以首選銀行發行的產品。
二看,是否保本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中按照是否保本又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著名的投資大師巴菲特透露的投資三大秘訣:1.保住本金;2.保住本金;3.請遵守前兩條。用於投資理財產品也是同樣的道理,投資總是伴隨風險,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承受程度去規避或者降低風險。
三看,募集期
每一款銀行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募集期,所謂募集期就是理財產品從發售到發售結束的這段時間。一般3-5天,但也有長達7-10天的。募集期內資金按照活期利息計息,只有在封閉期資金才會按照相應的預期收益計息,募集期其實是銀行變相降低成本的一種手段。
以某銀行發行的34天的理財產品為例子,極端化處理一下,假設這款預期最高年化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募集期是7天,我們在開售第一天就買進了50萬元,產品到期後我們的實際預期收益有多少?
我們的預期收益=500000××7天/365+500000××34天/365=元),按照此預期收益,我們的實際年化預期收益率僅為3.8%。
四看,到期日
到期日還有貓膩嗎?到期日只是理財產品到期的日期,到帳日才是資金回到自己賬戶中的日期,到帳日一般是到期日的三個工作日以內。
同時還要注意避開周末和節假日哦!一方面周末節假日到帳會延長資金實際到帳的時間;另一方面,就算買到了理財產品起息日也會在周末或節假日之後呢!
五看,投資期限
在確定資金不用的前提下,在同一風險等級和預期收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選擇時間長一點的產品。上面提到的到帳日和募集期之間的時間被稱為「空檔期」,時間長一點的產品可以減少空檔期。這樣可以提高資金的整體預期收益率。
比如買兩期3個月預期收益比買了一期6個月預期收益的時間就要長7-14天。
Get到了五大選擇銀行理財產品的技巧是不是很開心呀!在實際操作中要記得使用哦!

⑥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買最合適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買最合適,以下是一些分析: 一、根據收益類型,銀行理財分為三類:
一是保證收益類,二是保本浮動收益類,三是非保本浮動收益類。
其中前兩者都保本,由銀行提供擔保,不存在虧損的可能,第三類在理論上是有可能虧損的,並且最壞的情況是本金全部損失,但實際上虧損的概率不到1%。

二、當前非保本理財收益率比保本理財收益優勢明顯。建議投資者購買風險等級為2級的非結構性非保本理財,不僅收益高,而且風險偏低,收益不達標的情況非常少。 不過,看到超高收益(如5.5%以上)的理財產品要提高警惕,看看是否是以下情況之一:私銀客戶理財、高凈值客戶理財、結構性理財、風險等級為3級的理財。

三、一般來說,規模較大的城商行和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收益率會更高,而且發售的都是針對普通投資者的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 期限選擇方面,不宜太短也不宜太長,3~12個月最佳。「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不僅收益低,而且到期後還要續購,如果不及時操作就會產生資金站崗問題,而12個月以上理財產品流動性又太差,除非你能保證這段時間資金絕對不會動用。」

四、根據承諾的收益值來判斷其是不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數的銀行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都是相對不會太高,安全性相對好一些的項目。對於這樣的高收益的理財,最好還是先詳細閱讀產品說明,弄清楚資金的最終流向,尤其是如果投資方向是股票、外匯的,其風險必然高,肯定不能保證穩定或者固定的收益,因為由於有較大的波動性,其收益也很可能是大起大落的。
五、一些產品,銀行並非發行方,而只作為銷售渠道方,代理銷售,產品不是他們開發的,而銀行只作為一個銷售平台,比如說基金、信託、私募資管,這些都不叫銀行理財,都只能算銀行代銷的理財。
投資者如果想要拿到合同標示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情況下,那麼選擇銀行類固收理財,是非常明智的。

⑦ 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

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種類其實非常豐富,從大類的產品來講,主要有兩類:一類就是保本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理財產品,一類就是非保本型的理財產品。這是從獲取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方式不同來分的。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還可以從投資方向不同來分,比如投資一些債券、投資於固定回報的、投資於資本市場的、權益類的,包括一些另類投資品等。
總體來說,大部分是兩類,但是投資的方向不同,有十來個種品種。但銀行理財產品的核心還是以固定回報、低風險的產品為主。這些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個基本特點
為了分析紛繁復雜的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做一個科學、合理的分類。為此,首先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掛鉤產品」和「非掛鉤產品」兩大類。其中,掛鉤產品是指產品的本息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以某種方式明確地同某資產價格(指數)相聯接的產品(包括:預期年化利率聯接、股票聯接、商品聯接、匯率聯接、信用聯接、保險聯接以及混合聯接等),這類產品通常嵌入了衍生品,結構復雜,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較高,但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較大;非掛鉤產品的本息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沒有明確指定聯接資產和方式,這類產品中也可能會有衍生品(如提前贖回/售回權利),但結構相對簡單,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不高,但比較穩定。從理財的角度看,掛鉤產品的發行數量和結構設計體現了銀行為客戶「量身定製」金融產品的能力,而非掛鉤產品則類似於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市場基金。
除了掛鉤和非掛鉤產品的區分之外,還按照理財產品的委託幣種(人民幣、外幣等)、發行銀行和委託期限等進行分類。根據這些分類方法,我們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特點進行了總結:
1.從幣種看,銀行理財產品依然以外幣產品為主,但是,在2006年中,人民幣產品大幅度增加,其發行數量較2005年增加了一倍多。人民幣產品的快速增長是2006年銀行理財產品增長的主要動力。
2.掛鉤產品的發行數量有了明顯上升,非掛鉤產品的增幅不大。2006年,不僅外幣掛鉤產品的數量增長了一倍,而且,曾經稀缺的人民幣掛鉤產品在2006年已經超過了人民幣非掛鉤產品。掛鉤產品的增長說明理財產品的創新在加快,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掛鉤產品在結構和投資價值上與普通的非掛鉤產品實際並無二致。
3.從各類銀行情況看,中小銀行(股份制銀行及其他國內銀行)利用理財產品進行融資和創新的動力最強。2006年,中小銀行的發行數量繼續超過四大國有銀行和外資銀行,而且,這類銀行改變了2005年主要以簡單的非掛鉤產品為主的產品發行模式,大量增加了掛鉤產品的發行。外資銀行的特點也很鮮明,主要集中在外幣理財產品和其中的掛鉤產品上。
4.從期限看,銀行理財產品依然集中在短期品種上,6個月和一年期品種的發行數量最多。從數量上看,2006年理財產品的增長主要靠一年及以下期限的產品,兩年以上的品種有所萎縮。

⑧ 如何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各類理財產品風險分析

所有投資者都希望購買到高預期收益低風險的理財產品,但預期收益與風險總是呈正比關系,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只能在預期收益與風險間尋找一個比較適合自己的平衡點。那麼如何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呢?

一、如何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購買理財產品的渠道有很多,一般在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都要求投資者根據家庭年收入、可支配金融資產等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其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級是最為嚴格的。
銀行理財產品分為5個風險等級:PR1級(謹慎型),低風險,保本預期收益類型;PR2級(穩健型),中低風險,非保本預期收益類型;PR3級(平衡型),中等風險,非保本預期收益類型;PR4級(進取型),中高中風險,非保本預期收益類型;PR5級(激進型),高風險,非保本預期收益類型。
銀行理財產品會在產品說明書中明確標明該產品的風險等級,第三方金融平台通常也會在產品信息頁面註明風險等級,例如京東金融上的「京東小金存」就明確提示為中低風險。投資者一般只能購買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同或等級更低的產品。
二、各類理財產品風險分析
1、銀行存款、貨幣基金、國債等理財產品都屬於低風險產品,本金虧損的概率極小,甚至為零。
2、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產品屬於中低風險產品,雖然不保本,但本金風險相對較小,預期收益浮動范圍也相對有限。
3、私募基金、信託產品、股票、期貨等產品大都屬於中高風險或高風險產品,不僅預期收益浮動大,本金虧損的風險也極大。
以上關於如何判斷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⑨ 如何挑選靠譜的銀行理財

1、 首次投資最好選擇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
銀行的很多理財產品,除了自己發行的,還有不少是代銷的,代銷,即只提供一個平台,供第三方在此進行自由買賣。對於初次進行理財的人,當然是選擇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相對穩妥一些,畢竟我們對銀行更熟悉,也更信任。
2、 收益率相同的情況下,選擇起息快,周期短的
有的理財會有一個封閉期,但是它們的封閉周期卻各有不同,而且開始計息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在利率相同的時候,這個差別還是很大的。就好比如果購買力30天的銀行理財,如果在購買50天以後才能拿回所有本息,則這樣的產品雖然表面上利率較高,但實際上由於存在20天的空置時間短,它的真實利率其實是更低一些的。
所以如果兩種理財的利率相同,相對來說還是應該選擇起息快,周期短的那一款。
3、 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風險等級的理財
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會有五種級別,第一謹慎型(R1);第二穩健性(R2);第三平衡型(R3);第四進取型(R4);第五激進型(R5)。其中謹慎型理財以貨幣基金為代表,它的本金風險較小,而激進型,比如股票基金,本金損失的概率非常高,但是預期收益也會很高。從R1到R5的幾個類別,本金損失的風險概率基本上是遞增的。
所以,如果你資金積累不算豐厚,也更追求穩健的投資,那麼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更加適合選擇R1-R3這幾個類別的理財。
如果你資金足夠豐厚,是追求收益的進取型或者激進型的投資人,那麼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可以適當選擇R4-R5類別的理財。
總的來說,我們在理財的時候,更多的要從自身的條件和需求出發,不能一味聽從他人的建議和介紹。同時要清楚,任何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都不代表實際收益,所以,我們應該在自己能夠承擔風險的范圍內,選擇合適的銀行產品進行理財。

(9)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分析擴展閱讀: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1-2]
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主要種類:
在銀行理財產品的市場上,各家銀行都十分注重對自己產品品牌的宣傳,如工商銀行的「穩得利」、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民生銀行的「非凡理財」、招商銀行的「招銀進寶」等,在市場上都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幣種
根據幣種不同理財產品包括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幣理財產品兩大類。
1.人民幣理財產品
銀行人民幣理財是指銀行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客戶發行,到期向客戶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收益率高、安全性強是人民幣理財的主要特點。
銀行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傳統型產品主要有基金、債券、金融證券等,此類產品風險低,收益確定,一般收益在3%左右。
(2)人民幣結構性存款該類產品與匯率掛鉤,與外幣同類產品從本質上來說沒有多少差異,風險略高於傳統型產品。人民幣理財產品更像是「定期儲蓄」的替代品。
2.外幣理財產品
2008年,股票市場大幅波動,「保本增值」已逐漸成為理財新風向。在此背景下,各大銀行紛紛推出外幣理財產品迴避短期股票市場風險。

⑩ 關於銀行各類理財產品的比較

我們一般所說的「
銀行
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銀行理財產品按照標準的解釋,應該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一般根據本金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否保證,我們將銀行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產品、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產品三類。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之一:
光大銀行陽光理財T計劃2011年第5期人民幣29天/59天5萬/10萬3.2%——3.5民生銀行凡資產管理(增利型)理財產品2011年85期人民幣7天5萬3.65%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之二:
興業銀行天天萬利寶人民幣半年5萬3.68%
渤海銀行「渤鑫」系列人民幣34天5萬3.3%
銀行理財產品比較之三:
深圳發展銀行「聚財寶日添利」人民幣1天5萬元「聚財寶周末發」人民幣3天500萬「聚財寶卓越計劃」人民幣14天5萬第二特點是銀行有資本實力和技術實力,可以掛鉤任何投資工具或者把所有的投資工具結合在一塊,掛起來,我幫你掛、分析,搞好之後賣給你,一年之後拿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銀行幫你理財。所以為什麼理財產品很受歡迎,第一降低了發行主體的信用風險,第二可以用技術實力,不用花時間自己去琢磨。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常見一個是保證和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保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不詳細講了,他支付人民幣現在是二點幾,外幣是四點幾。
一、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最高:中國銀行理財產品之——「金易求金」
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金易求金」這款美元理財產品,並不是常見的與匯率或者預期年化利率掛鉤,而是與國際金價波動區間掛鉤。眾所周知,美元與國際金價往往反向運動。去年美元大幅度貶值,國際金價最大震幅就超過20%,使許多黃金投資者獲利頗豐。除了美元,金價還與國際商品價格走勢息息相關,油價、煤價的飆升都對金價構成支撐。黃金投資依然是今年的投資焦點。不熟悉黃金投資的人可以利用這款產品間接投資黃金,獲得比較穩定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這款產品為期半年,年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最高可達4%,市場上半年期美元產品的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一般都在左右。獲得4%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前提是,國際金價須在這半年維持在400美元——460美元之間。去年底,金價創出456美元的16年新高,一次見低400美元是在去年9月份。,金價最低曾逼近410美元,最高也沒超過450美元,在420美元附近震盪。如果金價在投資期內的任何一天突破了限定范圍,投資者就只能得到的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希望本金安全,同時對金價走勢比較了解的投資者比較適合這款產品。
二、期限最短:渣打銀行理財產品之——「保本+」
渣打銀行的這款產品投資期為3個月,並有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2%的保障。這個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並不十分吸引人,但投資者還有機會贏取額外1%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據渣打銀行客服人員介紹,額外1%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是與美元兌日元的匯率掛鉤,只要投資期內觸及協定匯率,就能得到額外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具體的協定匯率需要客戶與銀行協商。這款產品比較適合熟悉日元匯率走勢的客戶。事實上,3個月的保障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為即使獲得額外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也僅為而且門檻比較高,2萬美元起。因此這款產品盡管強調保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但對於社會大眾投資者而言,可能曲高和寡。
三、設計最穩健:民生銀行財富·外匯理財第八期
與其他兩個銀行的「單打」產品不同,民生銀行派出了團隊作戰。這期四個計劃,都是保本型,其中美元產品佔了3種,投資期限從半年、1年到2年不等。半年期美元產品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年期產品預期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都較同類產品有所提高,對外匯操作不太熟悉,但希望獲得比預期年化利率更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比較適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2年期的產品,客戶滿1年後有一次提前終止權,但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僅比1年期產品高而且,考慮到下半年匯率波動的風險,以及美元繼續加息的趨勢,投資期限還是控制在1年以內較為適宜。
從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中看出:
1.各種銀行理財產品類型較多,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比較均衡。
2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一般為5萬,也有針對50萬以上的高端客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適中。
3.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產品投資者可以隨時贖回或者是提前贖回,流動性較好。
4.銀行理財產品不同投資途徑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差異不大,針對網銀和手機銀行專享的產品很少。
5.各銀行理財產品沒有地區差異,大部分產品在各省市分行都有銷售。
每個銀行都有不同的理財產品,看這款產品投資的渠道和風險的高低,來確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像保本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型,無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低適風險承受能力低的客戶,保本不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適合中風險等級客戶,不保本不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適合高風險等級客戶。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