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禪修市場分析

禪修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2-11-15 17:23:19

① 頂級游資操盤心法匯總,

主力抓黑馬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和結果永遠是成正比的!一萬小時定律,各行各業都是相通的。對於股民而言,天道酬勤是成功的唯一捷徑。做市場還是看自己,心態決定成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股市喧囂鼎沸、熙熙攘攘、勾肩搭背、你進我退,自然也是江湖。游資生態在強監管下亦悄然生變。在此期間,市場主流游資此起彼伏,引導市場的席位換了一批又一批。

如今,年輕的打板一族手法越來越一致,但是打板生態卻越發的艱難,年輕一代以自我為中心、腦殘跟風的心態在股市上展露為一批無腦超短資金的暴戾乖張、淋漓盡致、快意恩仇、極端變異、無所不用其極。君不見連板股強勢之時,龍頭股能夠連續一字或秒板走出連續籌碼斷層,君亦可見一旦板票預期轉差,則砸盤合力只需幾天功夫就能成功拆台,順便把股價也踩回解放前。當下,短期題材市場又到了一個艱難時刻,這里重溫一下江湖傳說,對游資手法和席位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歸納,以滿足一下新手尤其是廣大散戶的好奇心,且看頂尖游資是如何引導和維護打板生態的。

大名鼎鼎的「深南哥」的席位,他是趙老成名前的偶像。最近幾個月很活躍,幾乎參與了所有妖股牛股的炒作,被稱為多頭旗艦席位。2016年以炒作高送轉 概念中捧出煌上煌、名家匯等一批妖股一戰成名,從金田路操作手法上可觀摩龍頭戰法神韻。

江湖傳說金田路深南哥是趙老哥成名前的偶像,也有傳說是趙老哥分身,真假難辨。從金田路的常用手法來看,他屬於標準的龍頭接力戰法,無論是申萬宏源金路還是光大證券金田路席位,他們選股的標准都類似,板塊龍頭股——即提到一個板塊第一想到的那個標的股,最強人氣股——市場中漲幅和強度最大的那個標的。

趙老哥信奉漲停板有三必有五,有五必有七的思想在金田路的神操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當一隻強勢股從階段底部啟動後,如果連續收出三個漲停板時,由於慣性沖力,一般還有1至2個漲停板,就像核反應裂變一般,會有連鎖反應。這是許多強勢飆漲股在題材行情中的一種強勢特徵。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這一點,人性弱點的恐高,加上愛看成本價來決定賣出的思維,使絕大多數人很難做到重倉持有並且加倉。

金田路最新引導情緒戰例:3月6日之前,萬興科技只是一個受益於新股減緩發行的次新股 ,其間小鱷魚、佛山無影腳都曾走馬觀花式的出出入入,直到3月7日,金田路攜手歡樂海岸一起出手萬興科技,拉出歡樂連板模式,直至將其打造成市場總龍頭總妖王。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市場開始突破了四板瓶頸,打板族從此從人間進入天堂,進入一個嶄新的打板賺快錢階段,期間妖族復興,群龍聚首,給市場激進操作者留下了美好印象。作為市場頂尖游資的金田路,近來已越來越少現身,但是現身之際,市場否極泰來行情隨之而來,這也算是一種奇跡。

金田路歷來熱衷的手法為炒作強勢股的三板接力高潮行情,其最拿手的玩法是炒作高送轉行情。金田路善於抓住市場恐慌心理擴散後的轉折點,發力在市場前期強勢個股由強轉弱,面臨全線崩潰之際,他經常就像一個蓋世英雄,突然有一天就踩著七色彩雲而來,緊緊抓住一個有持續性的熱點龍頭充當市場得領導者,精準地選擇具備市場熱點、有爆發力、有擴散能力的強勢股,他所選的個股、所屬板塊,總能在基本面、政策面、技術面、資金面前達到共振,前瞻性的在市場徘徊不前,難找確定性的艱難情況下,一舉扭轉市場情緒。

歡樂海岸在雄安概念炒作中一戰成名,造出冀東裝備、南國置業、華北高速等龍頭強勢股。歡樂海岸在市場上原來在市場是比較低調的,但是一出手都是大規模戰役,操作上大氣磅礴,目前該股資金主導的個股,市場接力氛圍較好。 歡樂海岸慣用 9800、8900 委託單,這也是故意使用一種慣常手法來吸引人關注的方法,因為這樣的操作更容易獲得市場合力,喜歡看盤口的人相對容易發現其蹤跡並迅速跟隨。歡樂海岸手法是點火 + 封板一條龍服務,動用中泰深圳歡樂海岸、華泰深圳海德三道、中國際雲浮新興三個席位。

歡樂海岸最新維護生態戰例:3月28日,市場總龍頭萬興科技再次被強監管停牌,七一二尾盤炸板打板者大面18個點,這時歡樂海岸表現出相當的強勢,不但當日出乎意料之外的鎖倉,已謂至強無敵,更強的是3月29日該股反抽板,歡樂海岸繼續鎖倉,清揚路接力,至3月30日,歡樂海岸繼續出手封板,直至再造出新高點,堪稱頂尖游資裡面的楷模,這種維護生態的手法,領市場參與者至今念念不忘,歡樂海岸的金字招牌,也因此役繼續閃閃發光。

(慶春路據傳為孫哥發跡營業部,近年孫哥已兩度受罰,資金量近50億,已分倉古北路、溧陽路、淮海路、牡丹江路,其中古北路發跡於金輪股份炒作)。在慶春路操作高峰期的2014年初,慶春路所能支配的資金不過億元。當年下來,其資金規模已翻了約十倍,目前掌握資金至少在40-50億間。在經常研究盤面的人眼中,慶春路經常能引導股價走勢,將「拉升、洗盤、出貨」的操作一氣呵成,而且經常一天之內買入賣出做差價,手法異常高明,卻又不傷生態。慶慶路整體風格,反復操作一支股票,中短結合的特點,至今仍然為強勢股做T楷模。這些協同機構是不是事先有聯系我們不得而知。但對於慶春路上幾家券商大家一定要注意,中信建投杭州慶春路,西南證券杭州慶春路,光大證券杭州慶春路,這些機構彼此是有聯系的。光大杭州慶春路,不拘泥於短線打短線,這與中信淮海路非常相似,有非常好的中線風格,市場中也給予善庄之稱,慶春路最重要是的趨勢封板,不做強拉操控,這一點與佛山與溫州兩大門派有很大的區別,這家莊的市場導向性非常強,趨勢封板,不做強拉,中短結合,分散介入。他是一模二模中線模循環使用,用兵之神,模型之精,令市場人士嘆為觀止。

中國中車大戰役中登頂。據說趙老哥2007年剛開始炒股時,只有父母給的10萬元本金,到了2015年4月已經漲到1萬倍,達到10億元級別,也因為如此,被冠以趙一萬的稱號。趙老哥專用營業部席位:中國銀河紹興證券營業部、浙商證券紹興解放北路、湘財證券上海陸家嘴、華泰證券浙江分公司、中國銀河北京阜成路。趙老哥手法多變,江湖傳說風格相近的歡樂海岸、金田路、山東幫一概是趙老哥化身(多為以訛傳訛,不可信),本尊則已是神一樣存在的大柚子。趙老哥基本都是打板為主,都是買第一個漲停的比較多,每次操作都很犀利,每次都是重倉,大多數時間都在操作,只有在大盤非常差的時候休息一下。大多數每天打板3-5隻來分散打板的風險。傳說中趙老哥善於追一字板和維護一字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量漲停的打板模型,手法是沿著一字板一直上掛,最終達到最後一步打開成交,第二天出貨,做這種無量板的延續操作行情。趙老哥的操作手法並不神秘,主要就是快,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出手如電,揮劍無情。這個快首先體現到對題材板塊信息的捕捉,其次才是個股的選擇與進退。並且,趙老哥操作上紀律嚴明,許多跟風客往往被砸,所以就會罵其如何如何,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趙老哥的風格有如西門吹雪,一劍封喉,把快劍模式簡化到了極致,並把極致操作執行到了無情境界,而大部分的股民,卻游離於患得患失之間,常常成為劍下亡魂。

2017年初,養家在一帶一路大題材戰役中成功炒作了領漲龍頭天山股份,鞏固了其江湖地位。養家是從小資金做起的典範,資金量10億左右,短線操作風格穩中求進,最近以排板強勢題材股和新股一字板為主,接貨後常常反手砸盤。養家對大盤方向和題材風向把握十分敏感,養家出沒的地方通常證明行情還在。他的許多經典言論已被粉絲匯總成」養家心法「,被眾多短線客甚至新興游資奉為短線聖經。網上稱其為國內較早一批開始使用券商高速通道的人士。養家席位:發家席位華鑫證券上海茅台路,其它華鑫證券上海浦雪路、湘財證券上海金沙江路、華鑫證券上海淞濱路和華鑫寧波滄海路。目前市場基本上把頂一字板上榜中的華鑫證券席位都歸類為養家席位,雖然有點真假參雜,但是養家越來越喜歡用優勢通道收割卻是不爭的事實,這也讓其通常出現在新股一字板、強勢卡位板和人氣一字板股中,漸漸已經遠離了製造頂級題材的引導作用。

其中成都北一環在2009年輪胎 大戰中一戰成名,奠定了其頂尖游資地位,當時成都北一環通過黔輪胎A、青島雙星、風神股份等多個輪胎票上滾動操作,有效的影響了當時的市場風向,從中獲得暴利。營業部資除了勝在錢多以外,能否在一定時間里引導其他資金、製造潮流,是市場對其認同度的最好檢驗。江湖上有炒股不識「成都幫」,買盡漲停也枉然的傳說。成都幫經常在二級市場中以神秘的資金力量屢屢製造底部黑馬,他們敢跟山東幫搶食,敢砸溫州幫的票,敢在半山腰接貨把妖股拉升得超出所有人的想像力。他們的席位主要在華泰成都南一環路和國泰君安成都北一環路,華泰成都蜀金路和華泰成都晉陽路也是馬甲。近年來成都幫游資席位風格以一日游為主,並且一般只做點火品種,收割能力一流。

佛山系資金號稱殺雞必用牛刀,不論是小盤股還是大盤股,只要被「佛山系」資金看中,立刻直線封上漲停板,大單封死,毫不猶豫,其資金量具備短時間內引導個股價格的定價能力,風格穩定,以超跌反彈秒板點火為主,盤中都是直線拉升漲停,引導跟風資金封板。佛山無影腳典型的代表營業部包括4個,分別為:光大證券佛山綠景路營業部、華泰證券廣州天河東路營業部、長江證券佛山普瀾二路營業部、湘財證券佛山祖廟路營業部。而且「佛山無影腳」資金的特點是,個股一旦被他們封上漲停板,就「絕不開板!」,這是江湖中那些風格游移不定的一線游資所不能匹敵的。

身家超50億,今年51歲,在所有游資中資 金最雄厚。1996年,章建平以5萬元原始資金進入股市,憑借驚人的天賦和相關營業部提供的融資,僅11年時間,就將資金規模做到20億元左右,成為上輪牛市中的第一牛人。章建平在2007年底股災中以強封大盤股中信證券一戰成名。在2007年,章建平一個人的交易金額,就達到700億,平均每個交易日成交2.8億元。單印花稅,就上交了近2億元,給營業部貢獻的傭金也以千萬計。固定席位為中信杭州四季路證券、中信證券杭州延安路證券、杭州定安路。該游資據說近年開始歸順價值投資派,但是近期江湖中聽到最多的消息卻是該大佬重度參與樂視網、中興通訊的「價值投資」雙雙失利,損失慘重。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孫哥(三大戰役手法,古北路、溧陽路、淮海路、牡丹江路)、克拉美書(別名龍飛虎,散勇協同戰法,南京六合彤華街)、

瑞鶴仙(組合模型手法,宜昌解放路)、

喬幫主(龍頭低吸,深圳蛇口工業七路)、

小鱷魚(猴子摘桃手法,中投證券南京太平南路、南京大鍾亭)、

作手新一(國君南京太平南路)、

豬肉 榮(華泰深圳益田路)、

清揚路(四川雙馬妖股戰役中成名)、

廈禾路(特力A戰役中成名,傳聞為骨灰級祖師爺人物Asking、歷史席位東興證券福州五一中路、興業證券福州湖東路營業部)、

山東幫(國海證券歷山路營業部、中信杭州四季路、中泰榮成石島、榮成成山,傳說為北八道操縱股市資金,受到巨額罰款後已淡出江湖)、

溫州系(席位多變,風格為提前底部建倉冷門股,短期暴拉30%—50%,之後後迅速砸盤出貨,通常都是跌停板出貨,在漲停板上絞殺跟風者,猛拉猛砸,堪稱散戶和游資收割機)、

著名刺客(海通證券北京阜外大街),這些新老一線游資,風格不一,多出現在點火板、次新、人氣股、跟風股之中,按自己節奏辦事,為市場製造活躍氣氛。

我們研究游資不僅僅是為了指導每一天的操作,更是為了與頂尖游資思考在同一水平線上,通過了解一線游資的操作手法,通過觀察他們最近正在做的題材和個股,向頂尖游資學習,並且檢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偏離了主流。

下面我們再來研究下頂級游資的核心秘訣,好哥帶大家走進頂級游資的心法世界!(可以用炒股手訓練系統,不斷訓練,快速提高)(下面內容轉自總舵主徐翔)

職業炒手-成都南北環

1、操作的要點只有兩條:弱市忍手不動,強市踩准節奏。低位龍頭飈股模式、大盤暴跌後強股反抽模式是大賺機會。

2、交易之道沒有捷徑,只能煉。不然的話,賣股經的不早發了。沒有捷徑,也沒什麼秘訣,每天盤後認真總結得失,每天不能間斷。

3、懷疑、不自信,和驕傲是兩種極端的不良情緒。在職業過程中會反復出現。以前虧大錢和連續虧損,經常自問自己是否適合做這個行業,是不是干這行的料。這種反省反復出現了好多年。

驕傲情緒一般表現在賺大錢和連續大賺的狀態下,自我感覺超好,有天下第一高手非我莫屬的感覺,這也是一種極端的不良情緒,對交易有極大的負作用。要警惕。

4、行內有句名言:看對三日行情,便富可敵國。隔日交易操作的基礎只是看對兩日走勢就行。所以不會富可敵國,可以只掙點小錢。兩日走勢包括看對當日大盤和目標個股走勢,看對次日大盤和目標個股走勢。在看對的基礎上再追求做對。

「翔」解:校長目前作為一線頂級游資,在市場可謂是大成境界,耐心,持之以恆,能做到這兩點的股民,都不會虧損,選個且「優秀」的股,不動即可。但能把短線做精的人,才是有職業潛力的選手。

獨股一箭

1、做股票過分追求完美是不可取的,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2、招式只是表面,心法才是核心,很多人往往迷失其中。

「翔」解:哪裡都一樣,不完美才美。記住一句:不是所有的漲停都屬於你。

令狐沖

1、有智慧的人用概率論來指導人生,而不是用單日隨機事件來指導。

2、確定性是指市場確定強勢或者某個板塊確定強勢,且能延續到明天。本質上,漲停不漲停其實無所謂的,只要你能正確判斷出延續性,而在漲停製度下,這是顯眼的聚集人氣的方式。那些表面上的東西,真的不是必要的。

3、核心只有一句話----資金是逐利的。換到市場中通俗的說,就是向著最有賺錢效應的地方去。

4、打板怎麼能被理解為表演,竟然會有這種想法。。如果能跌的時候買入,最終漲停,不是表演得更精彩嗎?為什麼打板,上邊已經有了答案。

「翔」解:打板做隔日,有朝一日會在市場消亡,每一次太陽落山都近了一步。對於多數上班組來說,波段低吸才是唯一出路。況且,打板不是表演,不要羨慕。

炒股養家

1、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是基於對市場情緒的揣摩,進而判斷風險和收益的比較,並指導實際操作,故名曰心法。

2、得散戶心者得天下;人氣所向,牛股所在。

「翔」解:牛股,不是資金堆起來的。是情緒、人氣的產物。一切的技術派、資金派,如果這能突破,那麼就是對市場情緒的進步。觀察情緒,指數、個股,每日積累,從明天開始。

喬幫主1、低吸的賺追漲的錢,追漲的賺打板的錢,打板的賺接力的錢。

2、你不回撤的代價就是永遠也無法進步。

3、其實像選股思路、模式這樣的東西都是「術」層面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選股方法,而且可以成功率很高。

4、真正應該重視的是「道」層面的。正如獨股一箭所說的:招式只是表面,心法才是核心,很多人往往迷失其中。

「翔」解:股市不是零和游戲,稱其為賭場、或者賭博式交易的人,最終走向滅亡。如近期流行的「核操作」,而內心的理解與認知,才是生存的前提。心法即心態即人,是活的。

騎在牛股上知易行難,走著走著就走偏了,太多誘惑,太多可能,唯有一次次的堅定信念,反反復復之後,才能做到始終如一,我想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翔」解:股市不是零和游戲,稱其為賭場、或者賭博式交易的人,最終走向滅亡。如近期流行的「核操作」,而內心的理解與認知,才是生存的前提。心法即心態即人,是活的。

葵花寶典1、買進機會,賣出風險。

2、超短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充裕的時間,旺盛的經歷,堅強的意志,過硬的技能,從容的心態,缺一不可。

3、高處不勝寒,無論基本面多誘人。弱市高位就是大風險。

4、交易場是一個人的戰爭.只有直面自身的錯誤和毛病,才有可能糾正、改過。

5、人的七情六慾是阻礙進步的最大障礙。對自己狠一些,冷冰冰的心態才是操作的最佳心態。

6、行情好,人心浮躁。越是這樣,越要對市場心存敬畏。

7、客觀評估自己能力,牛市裡戒驕戒躁,熊市裡保持鬥志。

8、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市場千變萬化,需要時刻保持敬畏心態。不斷清零,不斷找和市場之間的差距才能盡量跟上市場的節奏

9、厚德載物。財富也需要厚德來承載。多思自己過,莫想他人非。

「翔」解:以上九點,記下來,做到出口成章,市場沒有所有權,有用的東西理解了,就是你的。

瑞鶴仙1、股票是不斷變化的,講究的是在變化中應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學和悟是靜態的。

2、這種「動態的過程中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很難後天提升」,是我這幾年對炒股最大的認識。

「翔」解:交易的大成境界,是需要天賦的。但一萬小時定律,各行各業相同,做不到一方游資不可怕,但做一名股市生存在,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否則,銷戶即大成。

龍飛虎1、復雜的行情下,操作有時完全是為了交易而交易--對於超短選手而言。

2、沒有辦法,既然是波動中討生活的人,總得面對。

3、封板也好,逢低也好,埋伏也罷,都是交易手段之一,沒有厚薄之分。

4、決定收益的是你的手法是否多樣化,你的盤面閱讀能力是否足夠強大,強到能無限接近主流資金。

5、單一的手筋很難將紅旗舉到底,擁有多門火炮,更可能常勝。

6、一直在追求贏利手段的多樣化,並增強使用的合理性,再輔以基礎的資金、倉位管理,構成自己的操作系統。

7、太多的人喜歡術的鑽研而放棄了道的修煉。

8、夢想在上,孤獨在下。

翔」解:記住一點,一套好的交易系統是可以進化的。穿越牛熊的人,曲線都不會太差。夢想再上,孤獨在下,市場游資的生活你們只看到了其積極的一面,但這是一群孤獨的人。

職業短線作手1、做打板並提高成功概率的能力,尤以成功率為關鍵,3成低手,6成熟手,8成高手;敲板乃提高持續讀盤能力的關鍵,幾筆的成敗反而不重要,能感悟熱動,敢於板上跳舞,知進退,吃肉是必然。想在股市裡面百萬以下小資金而金身暴富也才有基礎。

2、低吸的能力。沒有低吸能力,熊市中的大多數時間很難熬。不會低吸只沖板,賬戶穩定性較差。對操作節奏的停頓和重啟很重要。超短線一停,容易沒感覺,低吸就是盤面低潮期的法門。

3、盯而不做的能力。忍字功。

4、控倉的能力。

5、做次新股的能力。注冊制未實施,新股相對稀缺之前,做這塊的能力,尤其是做開封後幾日的能力,比做漲停板、接力板、妖股,對市場各方各面的理解力更上一層。

大家來自基層。要成股市大家,就要在市場的第一線、最前方紮根吸取力量與精華。5功集成一身,經過操作-思考-操作-思考之沉枯禪修,最終修得「市場知覺」和「投機直覺」,且知覺之預見愈強,直覺之準度愈精,則大果不遠矣。

「翔」解:職業超短,處在瓶頸的,第一審度自己有無天賦,第二,檢查自己是否夠努力,第三,看努力方向是否正確。上述5點,可作為路徑鑽研。

榜中榜股票真正的大核心還是理解力,理解力透徹了無需打板,打漲停無非是為了更加確定。

「翔」解:理解力即認知,學會獨立分析市場,做市場的跟隨者。打板,只不過是在跟隨別人的理解力。

小鱷魚越簡單,越純粹,越好。

「翔」解:一切的判斷,只為交易。

趙老哥1、二板定龍頭,一板能看出來個毛。

2、大龍頭都是多點共振的結果。對龍頭一定要有一顆尊重的心,必有厚報。

3、有新題材,堅決拋棄舊題材。

4、錯誤的交易,第二個集合割,效果最好。忘掉他,馬上進入一個新的交易狀態。

「翔」解:股市是有快速賺錢的機會的,那就是「龍頭」,熱點,就是就是股市裡的提款機。就是「要聽到大盤的呼吸」。交易,是戰爭,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沉陷在「虧損」中出不來,士兵,是為打勝仗而努力。

心法,看似離市場很遠,但其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過不了這一關,對市場的認知就不會有突飛猛進的飛躍,離大成變會南轅北轍。今天放下K線,從「心」出發!

② 如何開始禪修

禪修的基礎是戒,在持戒的基礎上修定,在定的基礎上修慧。
推薦修習入出息念,入出息念定力提升的過程大概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呼吸的進出明顯、清楚,應注意入出息;
第二、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比較微細、緩慢的時候,可以專注長短息;
第三、當呼吸的進出變得更加微細、緩慢時,可以專注全息;
第四、當呼吸變得很微細、若有若無時,可以專注微息;
第五、當呼吸與光融為一體時,應當專注禪相。
如果禪修者確定了入出息念的所緣,就應當依照佛陀教導的次第來實修。他應當:
ßSo satova assasati, satova passasati.û
「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這是第一步。即是說他只應在接觸點這一帶區域覺知入的氣息以及出的氣息,不應當造作,要注意自然的呼吸。
能夠單純地覺知入和出的氣息之後,就如此持續地專注下去。如果不行,妄念還經常會生起,心很散亂,這個時候就可以嘗試用下面的幾種方法。有四種方法可幫助禪修者解決心散亂的問題:

第一、少外緣
想要在自己禪修時少妄想的話,就必須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盡量減少外緣。放下沒必要的干擾,要做的義務還是要做,做完了就把它放下;不要講太多的話,不要進行無意義的討論,不要有太多的思維,盡量讓自己單純。
如果禪修者熱衷於管事,熱衷於交際,熱衷於弘法,熱衷於講話,是很難培育定力的。甚至就連學習教理也會障礙禪修。為什麼呢?生活太豐富了。生活豐富,外緣就多;外緣多,心就變得復雜;心復雜,妄想當然就多。心經常攀於不同的外緣是沒辦法培育定力的。要讓心平靜無雜念,最好是能夠做到不說、不聽、不看、不想。這是第一點。

第二、平時要保持正念正知
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當中,要時常保持正念,覺知自己的呼吸,要如理作意,預防生起貪瞋痴。如果一個人經常生起貪瞋痴,生起不善心,要他坐下來就讓心很快地平靜,有可能嗎?所以,盡量在平時——行、住、坐、卧保持正念、正知,生活越簡單越好。生活簡單,行為簡單,心就簡單。只要符合正道、符合於法就可以了。
有些人在禪修的時候修得很認真,但是一下座、一睜開眼睛,就把業處忘得一干二凈。假如這樣的話,即使你在禪修的時候能夠爬上三尺,平時也會掉下兩尺,甚至還有可能因為生活放逸、心念散亂,導致已經培育的定力退失掉,正在培育的定力不能夠繼續培育,沒有培育的定力培育不起來。
不懂得修行的人認為只有在禪坐的時候才是修行,懂得修行的人則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禪修。禪坐的時候固然是禪修,但在走路、站立、躺卧時照樣也可以禪修。懂得禪修的人會在生活當中時刻守護正念、正知,覺知業處。只要不是在睡覺,不是在做必須用心去做的事情(比如看書、聽開示等),哪個時候不能禪修呢?!所以,對於懂得修行的人來說,坐下來禪修只是變換個姿勢而已。在平時都能夠把心念守護得很好,坐下來怎麼可能會有很多雜念呢?這是第二點。
在這里,我想教大家經行的方法。經行的地方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空地、走廊、樹下等處,只要是安靜、少雜物、無障礙的地方就行。可以選一段大概10-20米左右的直線距離作為經行道。先站在經行道的一端,身體保持正直、自然,用右手輕輕握住左手背或手腕,放在臍下處,或者雙手背著也可以。眼睛微微睜開,看著前方大約兩米處。將心放在業處上,保持知道呼吸,決意:「從經行道的這一端走到那一端期間,讓我的心不飄走!」然後邁步行走。經行時,不用走得太快,也不用太慢,速度比平時散步時稍慢點即可。要自然地走,不要造作,不要刻意放慢腳步。走到經行道的那一端之後,再轉過身,緩緩往回走。如果走到中途發現心又飄走了,就應當停下來,讓心回到業處之後再繼續走,不要養成一邊走一邊打妄想的壞習慣。
大家不要忽略經行的作用,經行介乎於禪坐和日常生活之間。經行走得好,對禪坐有很大幫助,對日常生活的正念正知也有很大幫助。經行本身是一種修行的重要方式,對於喜歡長時間禪坐的人來說,它也是一種運動。大家要多多經行,習慣經行!

第三、讓心平靜
修行入出息念的所緣是很簡單的,所以,不要用很復雜的心去面對很簡單的所緣。如果你的心很單純,對著同樣也是很單純的所緣,心和所緣才能夠相應;如果用很復雜的心去面對很簡單的所緣,心和所緣不相應,能夠平靜下來才怪呢!
當你坐下來禪修的時候,如果發現心躁動不安、妄想紛飛,這時不要勉強去專注呼吸,可以先讓心平靜下來,讓心不要再去攀外緣,不要追憶過去,不要計劃未來,要回到當下,回到業處。如果還是不行,可以修修佛隨念,或者修修慈心 ,讓心變得柔軟、變得喜悅、變得堪任作業。擁有一顆柔軟、適業的心,要去覺知呼吸就容易多了。
當然,如果心原來就很平靜,很少雜念,當你坐下來的時候就應當直接把心安置在業處。刻意要讓原本就很單純的心平靜下來顯然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第四、數息
在禪修的過程中,如果妄想還是很多,《清凈道論》建議我們可以用數息的方法來克服。
數息的方法是:入息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一」;然後,入息的時候知道入的息,出息的時候知道出的息,在入出息的末端心中默念「二」……如此默念著數息。
《清凈道論》里提到,在數息的時候,數字不應當少於五,也不應當超過十。如果數數少於五的話,心未免因空間狹窄而容易煩躁。如果數數超過十的話,由於空間過大、時間太長而心容易懈怠。因此,在數數的時候,從五到十之間任選一個數字比較合適。我們通常鼓勵大家數到八,因為它時刻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八支聖道,要培育八支聖道。選擇從一數到八時,在每一次呼吸的末端數:入、出、一;入、出、二;入、出、三;入、出、四;入、出、五;入、出、六;入、出、七;入、出、八。如果你想選擇在入息的末端數息也可以,即出、入、一;出、入、二……出、入、八。當然,選擇數到十也無妨,它可以提醒我們要學習菩薩圓滿十種巴拉密 。無論如何,應當注意的是,在數息的時候心應該放在呼吸上,數字只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不應當把心放在數字上。
如果這樣數息,心還是會有妄念的話,就應當下定決心:「讓我從一數到八的時候,心不能飄走。」用數息的方法設定一個時間段。假如數息從一數到八需要一分鍾的話,那麼,在這一分鍾的時間段里心就不會飄走。如此一個數息單元是一分鍾,兩個單元就有兩分鍾,三個單元就有三分鍾……用這種善巧來逐漸增加專注的時間。
如果在數息的過程中,心還是會飄走、還是不斷地打妄想的話,應該再下定決心:「讓我從一數到八的過程中,只要心飄走,一覺知就立刻重來!」比如數到六的時候發覺心飄走了,就不應當再繼續數下去,重新回到一!假如仍然繼續數下去的話,心將會對數息變得麻木,以後可能養成一邊數數一邊打妄想的壞習慣,那麼數息就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旦察覺到在數息的過程中心飄走,就回到一!一定要讓自己在從一數到八這段時間內心保持清凈無染。
假如用這種方法還是不行的話,那麼可以用另外一種更加強烈的數息法。這種數息法就好像一個農夫在量谷或倒豆子的時候,一邊倒一邊快速地數。如何數呢?可以在入息的時候數「一一一一一」,出息的時候數「一一一一一」;入息的時候數「二二二二二」,出息的時候數「二二二二二」……如此一直數到八,讓心不要有機會間斷。如果一閑下來心就打妄想,就用這種方法。
假如這種方法還是不行的話,還有第三種數息的方法:當我們入息的時候,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時候,再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入息的時候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出息的時候再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總之,不要讓心有停歇下來的機會。
根據阿毗達摩,心是識知目標的活動,每一心必定會有其所緣取的對象。假如心閑著沒事干,它就會抓取其他的目標。我們用這幾種數息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調伏心,讓心平靜,讓心能夠專注。
如果可以成功地數完一個單元——從一數到八——在數完之後再重新開始第二個單元、第三個單元……。能夠用這樣的方法持續地專注呼吸大概15分鍾、20分鍾,乃至半個小時,如果心平靜了,妄想也減少了,就可以不用再數息。為什麼呢?因為數息畢竟是一種工具、一種方便、善巧,是專門用來對治妄想的。妄想減少了,就只是將心安住於業處覺知呼吸就行。
如果能夠這樣持續地專注呼吸30分鍾、40分鍾、50分鍾……,由於心持續地專注,禪修者會發現他的呼吸變得越來越緩慢,越來越微細。因為身體寧靜了,心就會變得平靜;心平靜了,氣息自然就會變得緩慢。當呼吸變得緩慢的時候,在經典里就稱之為「長息」。這時,就可以進入《大念處經》里所講到的第二個階段:
「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
在這個階段,氣息開始比平時緩慢,氣息經過接觸點的時間也變長。這里的「長」是指時間的長,而不是長度的長。當他覺知到呼吸長的時候,他只需要知道變長的入息和出息就可以,不用念「入、出、長」。這樣還是在鼻頭接觸點這個地方持續地保持清楚地了知長的入出息。有時候呼吸稍微快一點,或者說時間稍微短一點,這時就了知入出息是短的。用這種方法專注呼吸叫做「了知長短息」。

如果可以這樣持續地專注,他可以進一步注意「全息」,也就是在《大念處經》里教導的第三個階段: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這里的「身」不是指身體的身,而是指呼吸身。全身(sabbakàya)即全息,也就是呼吸的整個過程。
當呼吸變得緩慢時,可以專注呼吸的整個過程,把入息分為開始、中間、結尾三個階段,把出息也分為開始、中間、結尾三個階段,也就是呼吸的初、中、後。入息的時候,他覺知入息的初、中、後;出息的時候,他覺知出息的初、中、後。
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當禪修者持續地專注呼吸,呼吸就會變得越來越緩慢、越來越微細。當他的呼吸變得微細的時候,心也應當變微細。如果氣息變細了,心沒有跟著變細,還是用之前比較粗的心去覺知微細的呼吸,那麼,心和氣息就不相應。心息不相應,心就容易跑開。比如地上有一根木棍,大家很容易就看到它。然而,若地上有一根頭發或者一根針,只要我們漫不經心就很難看到它,是不是?要看清它,只有更細心一點。同樣地,當呼吸變得微細的時候,心也應當跟著變微細;心變得細,才能覺知呼吸的整個過程,覺知它的開始、中間、結尾。
猶如看見一條蛇溜進樹洞的時候,可以知道:這是蛇頭,這是蛇身,這是蛇尾巴。同樣地,當我們的呼吸經過這一帶區域的時候,也應當知道:這是入息的開始、中間、結尾;這是出息的開始、中間、結尾。他也可以默念「初、中、後,初、中、後」,對呼吸的整個過程,包括入息的整個過程和出息的整個過程,都保持正念正知、了了分明。
他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在修習《大念處經》里講到的第三個階段: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如果能夠清楚地了知呼吸的整個過程,有些禪修者會發現不久之後他的呼吸不見了,找不到呼吸。許多人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因為他們發現心似乎沒有個目標,不知道要專注哪裡是好。其實,呼吸變得微細是好事,而且越微細越好!然而,有些禪修者懷疑他是不是沒有呼吸了。他不應該懷疑自己!《清凈道論》中提到只有七類眾生沒有呼吸:胎兒、潛入水中者、無想天人、死人、入第四禪者、色界和無色界梵天人,以及入滅盡定者。禪修者應當省思:「你並不屬於這七類眾生當中的任何一種。因此一定有呼吸的,只因你智慧愚鈍才覺察不到而已。」
在這個時候,他不應當急躁,更不應當去改變呼吸,企圖讓呼吸變得明顯。他應當只是在這一點等呼吸就可以了。或者說,他沒必要去注意呼吸,沒必要去注意氣息,只是知道「息」就可以。
什麼是息呢?假如處在這個階段的禪修者可以的話,把手指放在鼻頭這個地方,他將能夠感覺到這一帶還是暖暖的,這證明息還在,這就是「息」。當然,這種假設只是讓大家相信還有息存在,並不是要大家真的去嘗試。
我們之所以把ànàpàna翻譯為入出息,而不翻成呼吸,就是因為「入出息」一詞可以涵蓋修習過程中禪修者可以體驗到的入出息的三個階段,也就是:入出之息、氣息、息。入出之息(呼吸)的相是動的;氣息的相稍微靜一點,但還是有動的相;息的相是靜的。
在這個階段,氣息將變得很微細,微細到綿綿密密、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的程度。這種微息我們可以稱為「息」,它是靜態的。在微息階段,禪修者只應把心輕輕地安住在人中這一帶區域,用「住息」就可以了,不用去找呼吸,也不用去改變呼吸,乃至連入息和出息都不用去管它,只是知道「息」就夠了。這個階段稱為微息的階段,也就是在《大念處經》里所說的第四個階段: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當然,佛陀教導入出息念的這四個階段是針對一般情況來說的。然而,在實際禪修過程中,我們仍然可以根據禪修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也就是說,這四個階段對有些禪修者來說並非必經的過程。有些禪修者可能在覺知入出息不久之後,呼吸即變得很緩慢,這個時候可以直接進入全息的階段,而不一定要經過長短息的階段。有些禪修者可能在覺知入出息不久之後,即發現呼吸變得很微細,甚至覺察不到呼吸,這時可以直接進入微息的階段,而不是說非要經過長短息和全息兩個階段不可。

③ 修行禪道的好處

其實有大量的樂趣和享受不用花錢,只要你會生活,但現在沒有多少人會享受,因為太忙了。

禪修,對現代人而言,古老而神秘。很多人對它的想像大概是這樣一幅畫面:老和尚躲在深山,不問世事,閉目打坐,不食人間煙火。

實際上,在中國文化中,它一直沒有離開過人們的生活。近代,西方也早已把它運用於現代醫學治療和教育等領域。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禪修的效用已經可以進行定量的分析,禪修的神秘面紗也被揭開。

止觀

蘭溪:禪修就是打坐嗎?怎麼界定它呢?

凈因法師:禪修有五千年的歷史沉澱,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含義,用一句話很難解釋。真正的禪修,初步叫“止”,就是以數息觀止住妄念。然後,做深層次的“觀”,觀想。觀想又分成很多種。比如內觀,平時很多事情想不清楚,搞不定,現在靜下來,看看這些念頭如何升起。通過不斷觀想,發現所有的念頭和情緒都像潮水一樣起落,來時氣勢洶洶,走時無影無蹤。不去追逐它們,不去抓住它們,也就少了執著。什麼叫開智慧?通過觀想,明白一個道理:所有的事物都是變化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思維,用這種新的思維再去看人看事,更放得開,人就變得瀟灑快樂,自在多啦。

蘭溪:禪修有這么長的歷史?

凈因法師:是,禪修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早在公元前3000年到2000年之間,印度就出現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現在考古者挖掘出當時文物中,就有很多打坐的陶俑、印章,這說明當時人們已經開始禪修,而且很流行。當時叫Yoke,意思是通過冥想,與上天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公元前一世紀,佛教傳入中國。佛法在中國紮根,真正的根就是禪。歷朝歷代,不論統治者喜歡不喜歡,禪修的傳統沒有間斷過。為什麼?空的理論可能慢慢被遺忘,但禪修是實在的感受,真實不虛,對身體、情緒、心靈都有幫助,只要做就能感受到。現在人們旅遊、唱卡拉OK,帶來的快樂是短暫的,但是禪修帶來的自在、歡喜是長久的,難以用言語形容。

蘭溪:現在很多人吸毒,也是追求一種超常的“快樂”。

凈因法師:我糾正一下你的說法。一般吸毒的人原因很多,空虛、好奇,大多數是糊里糊塗開始吸毒的。吸毒到了一定程度不是快樂,是痛苦。大腦中神經元釋放的化學元素決定快樂的感受,那些化學元素是成比例的,而吸毒到最後神經元釋放的元素是失去控制的,會造成整個身體的機制紊亂。相比之下,禪修的快樂是良性的,舒服,自信,自在,即使物質生活差一點也沒有關系。

專注

蘭溪:瑜伽在中國非常流行,但是現在的瑜伽好像更強調身體的動作訓練。

凈因法師:瑜伽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運用。現在它已經從以前內心的訓練變成了外在的,可以說是瑜伽的一個變種。瑜伽是印度古老文明的產物,有強烈的神秘色彩,本身是很響亮的商標,用這個名字可以吸引人。用它來吸引急於減肥的人,到了比較低的層次。現在它雖然變成外在的動作,但無論胳膊腿怎麼扳來扳去,有一點還是沒有變,強調動作的一致性,強調專注力。

不管禪修,還是瑜伽,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說得好,“常坐不動,妄心不起”不是禪修,“於一切處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才是禪修的要旨。換而言之,禪修的要領不在於打坐,在於專注。

蘭溪:禪修不一定要打坐?

凈因法師:據《傳燈錄》記載,馬祖道一年輕時苦修禪坐而無法開悟,其師懷讓禪師為了點化他,就在寺前石頭上用力磨一塊磚頭,打算把它磨成一面鏡子。道一頓時覺得好笑:“磚頭怎能磨成鏡子呢?”懷讓禪師不失時機地說:“既然磨磚無法磨成鏡子,坐禪又怎能確保你成佛呢?”懷讓還進一步開導他說:“如果一個人駕一輛牛車,車子突然停下來。為了使車子能繼續行走,他應該打車呢,還是趕牛?”道一若有所悟。

要使車子順利 到達目的地,如果車子不走了,問題不在車子,而在牛;同樣,現實人生出現問題,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源還是我們的.心。

在禪堂打坐,其實就是對心的訓練,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學會在同一時間專注於做好一件事。大功告成之時,僅僅是禪修訓練班的畢業。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走出禪堂,把專注的精神運用到生活中。吃飯的時候就是吃飯,而不是又看電視又聽電話,睡覺的時候就是睡覺,不是想著昨天、今天、明天的各種事情。同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所以喝茶有禪茶,走路可以叫行禪,禪修可以落實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專注於當下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才能體會做事的樂趣,品嘗到生活的味道,現在很少人做到。

蘭溪:有一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唐教授,忽然對禪修感興趣,他曾經跟我描述過,有一次他吃早點的時候,好像生命中第一次嘗到,發現原來豆漿是這樣的美味!

凈因法師:這個很典型,因為人們平時都在想著別的事情,沒法享受飯菜的美味。專注的好處是,第一,能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第二,能享受到它的樂趣。人生的享受,有些需要花錢才能得到,而大量的樂趣和享受不用花錢,只要你會生活,清風明月都是你的樂趣,現在都沒有多少人會享受,因為太忙了,腦子里都想著昨天和明天,忘了此時此刻面對的事情。他們這么忙,哪有時間去禪修呢?其實他們好奇怪,怎麼有時間保養車子,沒有時間保養自己呢?

實證

蘭溪:現代科技更相信實證,禪修的快樂現在可以通過科學儀器驗證了嗎?

凈因法師:現在的腦神經科學應經可以對它進行定量分析,把人的情緒分成不同的波段。

通過禪修,使β波轉變成α波,焦躁不安的情緒能很快平靜下來。有些氣功師也可以做到。如果想徹底的平靜,必須通過深層次的禪修對生命本質,宇宙人生真正有了解,心情自然而然平靜,這個平靜是長久的,而不是暫時有意控制的。

蘭溪:禪修具體有哪些好處?

凈因法師:生理、心理、生活、精神上,個個層面都有。比如提高睡眠質量,一般的人睡覺要用很長時間准備,平均需要大約一個小時,才能進入沉睡的階段,早上起床前又需要很長的時間准備,這是很多人早上愛做夢的原因。一般禪修的人不需要那麼麻煩,大約需要一分鍾就能進入熟睡狀態。這是通過科學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凈因法師提供了數據表格)。

哈佛大學1972年就研究成果表明,禪修可以降血壓,原因很簡單,靜下來,血流速度變慢了。通過禪修還可以減輕34%的病症,疾病恢復速度要比沒有禪修經驗的人快幾倍。西方國家已經把禪修引入到醫院應用。

此外,一些國家已經也把禪修引入到學校,用於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引入社會心理治療,轉化負面情緒,正面減輕壓力。

④ 男式棉麻(禪修)服在合肥有銷售市場嗎

有,白馬里有專門搭配的,

⑤ 為什麼要參加禪修

我們為什麼要來參加禪修呢?

現在向大家分析二項觀點。大多數的人類,都習慣活在幾種幻覺的世界裡面,第一就是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人類習慣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這本來是屬於幻覺、錯覺,但是眾生卻沒有去發現到這個事實,結果就以幻覺、錯覺為實相,而活在不知不覺的世界裡面,導致我們的身見、我見、我慢就很強。只要你有身見、我見,人我是非、對立沖突就不斷,只要你有身見、我見、我慢,有對立、沖突,你就是構築出一個無邊無際的苦海。佛經裡面所講的「苦海」,都不是外境,佛經裡面所講的「苦海」,就是由我們自己的錯誤認知,積非成是、以假為真、顛倒夢想而不知道,結果構築出一個錯誤的世界,構築出一個沖突不斷的世界,這都是因為眾生對於實相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活在「幻相」裡面,活在「假相」裡面,這就是諸佛菩薩一再叮嚀我們的「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已,方可信汝意」這是出自於《四十二章經》裡面,佛陀都講得很清楚。
問題是,上述這一段話裡面的每一個字,大家都自認為看得懂,每一句話的意思也都自以為知道了,但是裡面真正的深義、真正的警惕,眾生卻不容易體會到。好!就算你有更深一步的體悟、了解之後,你也會覺得那是在講別人,「我不會!我沒有啦!我很有自信、我很有把握,我做事都很認真、都很有客觀,都有在求真求證,我的判斷都不會錯,我是很精明能幹…」我們都把佛陀的叮嚀,那些解脫者、智慧者的叮嚀,很快的就把它敷衍過去,或是認為「那是在講別人啦!不是我啦!…」包括空海也常跟大家提醒一點,人類常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很多學員聽了之後,也會覺得「那是在講別人,我不會啦!我沒有啦!…」所以,你就錯失了很多、很多讓你醒過來,讓你脫胎換骨的機會,我們常常被自己欺騙,常常自己在欺騙自己,但是我們又不以為然。如果你有覺察到「原來我在欺騙我自己」,那就好辦了!
我們都習慣於看別人臉黑,如果有一天你能夠發覺「我的臉沒有比別人白」,能夠有這樣的突破、發現,那就好辦了!所以,你有沒有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很重要的一個檢驗就是你有沒有回來反觀自己,如果你還在看別人的臉黑、別人的是是非非,一開口就是講別人的不對、別人的不好,表示我們都還活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身見、我見還沒有破,也就是還活在幻相的世界裡面。所以,禪修、修行解脫道,就是幫助大家身心寧靜下來,去發現過去的幻覺、過去的錯誤認知,讓我們重新醒過來、了悟真理實相。只要你能夠了悟真理實相,那些貪、瞋…,它自然的就消失;只要你能夠了悟真理實相,你絕對不會去傷害任何人,絕對不會去攻擊、批判、批鬥任何人,絕對不會的。
因為你了悟每一個眾生就像是自己。如果你真的看到真理實相,一定也很自然的展現,都不假刻意造作、想像,都不必的。只要你了悟真理實相,很自然的你就會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個人,甚至連這樣的「說法」都不必,因為那就是法爾如斯、自然的展現,你跟眾生就是一體的「命運共同體」,這才會來到真正的身見、我見的破除,這些都不是透過矯柔造作,只要你是真正的了解,就是會自然的流露出來。
再來,眾生常常活在「假戲真做」的情境之中。本來大家是在演戲,或是在玩游戲,但是演久了之後,結果你忘了是在演戲,「假戲真做」之後,於是開始仇恨起來了,如果你清楚的了解現在是正在演戲,對方在跟我唱對角戲,如果你是扮演主角,一定要有一個反串的角色,來跟你演對角戲,才能夠襯托出主角的偉大、智慧跟肚量。這一出戲裡面,一定是壞人越壞,才能夠顯現出主角他的偉大、厲害。本來大家是在演戲,別人都是在協助我們、成就我們,這一次我當主角,有人當配角,也有人扮演反串的角色,有人扮演丑角…,但是要知道他們是在成就你、在成就我們。
但是我們眾生常常扮演久了之後,結果你忘了身份,忘了感恩別人,就在那裡我慢起來、自大起來,認為自己很有成就、自己很厲害,而不知道這些情境是別人在成就你、在成就我們,於是我們就忘了感恩,而生起的是我慢心,這些就是「顛倒」。再者,有時候我們是在扮演另外一種角色,來協助眾生成長,事實上大家本來是在相輔相成,當你扮演不同的角色,你是藉由這種情境,來體驗你的生命。有時候你扮演人家的先生,有時候你扮演人家的太太,有時候你扮演兒子,有時候你扮演老爸,有時候你扮演人家的對手…,但是久了之後,我們都忘了、忘了,結果「假戲真做」,竟然瞋恨起來了,竟然認為「你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樣…」。
本來在俗家,對方是你的父親,但是在台上,因為你比較年輕英俊,因此讓你扮演皇帝的角色,你的父親於是扮演臣相

⑥ 靈修禪修有用嗎

朋友你好,希望能夠幫到你
歐林有一本書《活在喜悅中》有句話說得好,靈修就是吞下毒葯,境界一到,吐出所有毒葯,順帶清洗一下自身,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我本身是很看重靈修的,禪修一樣,都是注重內在
我所有的簽名都是: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是張德芬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比較贊同,但是沒有對內在修行的人照樣活的很好,只是沒有更深刻的認知自己,選擇怎樣一條道路都是有不一樣的風景的,那樣的風景是獨一無二,幫助你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而且在你身邊發生的所有事情,只要你相信,都是美好,都是幫助你的,只是有的披了一層醜陋的面紗
純手打哦,晚上偶然看到你問題,發發感觸,希望幫到你

沒看到你後面的內容,我也補充兩句,都是拙見,只是交流,能不能幫到你,看你了
變味是什麼意思,社會的趨勢是沒法改變的,就像商品的價格從來都是由市場決定的,靈修禪修,不是讀幾本書,參加幾次課程就行,深入的層度,也和你看書的數量,參加課程的數量無關,生活本就修行,學會做人,體會的生活點點滴滴的快樂,與深層的意義,真正的臨在,以此常往,一招頓悟,此前的都是浮雲咯,致死方休,也沒能體會,那之前所有,都沒意義。。。這樣說你理解嗎?

⑦ 「心智禪修」課程簡介

《心智禪修》是包豐源老師12年時間獨自創作的四大課程體系之一,主要傳播人生智慧和事物的規律。課程主要以人的情緒、家族能量、家族關系、人類基因等幾方面闡述大自然一切都有規律。

       生活中的一切看似紛繁復雜,其實都有其因果規律與精神秩序可循。認識、掌握和運用這些自然法則,是一個人對生命的最高領悟。禪,是對自然法則的解讀與參悟,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包豐源老師融合東方哲學智慧與西方實證科學,以其創立的鏈接與平衡理論為基礎,在《心智禪修》課程中通過理論分析和個案解讀,讓人們懂得十二個自然法則,並學會如何運用於生活、事業、財富、企業發展、品牌定位、親子教育等方面,以提高生命價值,實現人生理想。

心智禪修二階課程11月9-13日於廣州鉑爾曼大酒店開學!

心智禪修三階課程2017年1月11-15於廣州鉑爾曼大酒店開學!

⑧ 禪修是干什麼

禪修,印度語意思是「心靈的培育」,就是把心靈中的良好狀態培育出來。其實踐方法就是以「八正道」的修學為主,輔以四梵住的慈悲喜舍;七覺支的念、擇法、精進、定等等。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修行道路,使無論是過出家生活的人,還是過在家生活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隨分隨力地行踐八正道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逐漸減少煩惱的困擾和貪欲、嗔恚、愚痴的束縛;逐漸讓心靈凈化及得解脫自在,使自己向善、向覺悟解脫的方向前進。

(8)禪修市場分析擴展閱讀:

禪修作為一種關於生命的真理。若一個人生起正見之後,他的人生、生活、際遇等等一切和生命有關的事物都是使他加深認識生命智慧的教材;他自然對這些教材作出與四聖諦相應的分析、抉擇、理解、比較和立志。

因此,有了正見生起,將自然引發正思維的生起,使人樹立了一個正確的人生觀,立下一個正確的人生志向——明白人生是苦及以覺悟解脫為目標;

若有正思維——正確的志向的生起之後,必然會將志向付諸實施,繼續發心去修習其餘戒學、定學中的正道——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以完成道業。所以,正思惟的作用是:向前連接正見,向後是一種動力,使人發心修習之後的六支正道。

⑨ 禪修存不存在市場化運作的可能性

不存在。
因為禪修是不可以收錢的,尤其是有修證的禪修導師,心的力量很強,若以貪心去運作禪修事業這樣是不如法的。

⑩ 什麼禪是盡義禪 什麼禪是無盡義禪

禪修是訓練心靈最直接、最實用、最簡單的方法之一。許多論典中都認為,即使你非常博學,做了廣泛的分析,也聽聞了許多教法,除非能把這些應用到實修上,否則就像種了稻卻不去收成的農夫一樣,你沒有完成最主要的工作。
禪修的方法有無數種,有些禪修只要讓心安住在本來的狀況,而有些禪修則用一些技巧強迫心進入一種更清晰、更鮮明的無礙境界。有些法門用相反的思惟對治煩惱波浪,譬如以慈悲觀對治憤怒;有些法門則用類似的念頭或煩惱來對治那個煩惱。
大火可以用水去熄滅,但是另外一種有效的方法則是以火攻火,也就是放一些小火或利用爆炸控制大火,以阻止大火的蔓延。同樣地,有些禪修技巧本質上和你所具有的問題很相似,例如,假設你的貪欲很強,你可能適合修虔誠心的法門,因為虔誠心與貪欲的性質很相近;因此你可以依據自己的性向來修虔誠心,讓自己的心受虔敬對象的吸引。
不管用哪一種技巧,禪修基本上就是讓自己習慣於某種特別思考方式的過程。過去偉大的修行者學者,經由他們的修行,發現了一些思考的方式與心靈行為的類型,從這些發現中,發展出創造或喚起特殊心態的技巧。如果我們能規律地修禪定,就會逐漸地習慣於這些心態或是思考方式,使這些成為自然。
雖然我們不這樣稱呼它,但是我們隨時都在禪修。冬天的時候,你可能幻想和某個朋友共度夏天,心中浮現出你們兩人在海灘上的景象,接下來到喜歡的餐廳晚餐,再去某個地方看電影。如果你重復播放這個幻想,它就幾乎成為你的一部分,只要你要,就可以立刻想到它——這就是禪修。
你的身分也完全是禪修的產品。我們出生時,不知道自己是誰;如果被別人抱去養,由於受到完全不同的影響,現在可能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當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為我們命名,然後和我們生命中的其他人,透過語言和行動,開始告訴我們:我們是誰、是什麼樣子。他們也告訴我們:我們是好是壞、是聰明還是愚笨、是美麗還是醜陋、是可愛還是不可愛,以及其他種種。我們吸收了其他人投射出來的「我是誰、我是什麼」,以別人對我們的影響作為基礎來想自己,於是我們的心創造出一個自己的形象。
剛開始你看著自己的形象,幾乎不斷地想:「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甚至在你意識地想著其他事物時,還在無意識地思考它。經過多年的修持來做那個人之後,你對於成為「他」或「她」已經完全習慣了;所以,現在你就自動地是「你」了,你不用再去檢查來確定自己是誰,你只是毫無疑惑地假設你是這個人——禪修也是一樣地運作。
用同樣的技巧,你幾乎可以改變對一切事物的觀感。你可能覺得窗外的景色很難看,但是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去思考,並且努力地由新觀點去看,就可以改變對景色的觀點,而認為景色很好看;一旦當你習慣視它為美好的,再讓你想像它很難看,就又變得很困難了。你目前感到很平常、很熟悉的一切事物,從你吃的食物到最親密的伴侶,剛開始都需要習慣的過程。使自己習慣於某種事物,一般而言,是一種無意識的心理操作,而禪修則把它轉為意識的操作。
有時候人們會認為,對要工作、要做生意的人而言,禪修並不實際,他們想像禪修會使他們太置身事外或太恍惚,無法實事求是地和其他人交流,而反過來才是真的。禪修會使你到達前面所提的「沒什麼大不了」的境界,這種不把事情過分誇大的心態,很自然地會投射出來,別人就能感受到你很有彈性、很隨和,而你的人際關系自然就充滿著和諧的氣氛。
溝通有效與否,決定於:訊息是透入了你心中,還是只碰到表面就彈走了。如果你的心很閉塞,無法接收任何訊息,也就無法和別人溝通;如果你的心很開放,能接收到訊息,並知道如何反應,甚至和你溝通的人本身很閉塞乃至不穩定也沒關系。禪修的人是最好的溝通專家,因為禪修敞開了心胸,使得溝通非常容易。

閱讀全文

與禪修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
股票知識知乎 瀏覽:813
北京專業珠寶翡翠小企業貸款2016 瀏覽:935
富國中證指數分級基金凈值 瀏覽:196
通過c輪融資 瀏覽: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穩健 瀏覽:286
融資平台融資模式 瀏覽:321
中國黃金集團投資公司 瀏覽:937
如何把握股票時間和價格關系 瀏覽:459
燃油價格和PTA有關聯嗎 瀏覽:958
銀融國際融資公司 瀏覽:966
2019年5月22日紙黃金價格 瀏覽:478
後門融資假說 瀏覽:367
中國銀行理財很低 瀏覽:872
私募基金持股合夥企業 瀏覽:683
金易國際期貨平台 瀏覽:397
做醫葯理財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