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的那套東西到了中國股市定會水土不服嗎
當我們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時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人們對許多新事物,往往總要經歷從抵制、懷疑到認可、接受,再到喜愛甚至欣賞這樣一個過程,這就像我們對芝士、咖啡和啤酒的感覺一樣。常聽起人們說第一次喝咖啡的感覺就像是在喝中葯,喝啤酒就像是喝馬尿(盡管他們從未喝過馬尿),而我們自己對芝士的初次感覺是:世界上怎會有如此難吃的東西?而到了今天,喝啤酒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飲咖啡更變成了一種時尚。至於芝士,前不久本書的其中一位作者去法國旅行,在一次十分美味的法國大餐中,他不僅吃完了自己的那份乳酪,還把飯桌上所有未動過的乳酪全部一掃而光!
正如對人們芝士、啤酒和咖啡的認識一樣,我們對巴菲特投資體系能否適用於中國資本市場這個問題,恐怕也需要經歷一個較為漫長的認識過程。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想在這里做出一番努力,嘗試以自己的理解與體會對這個問題作出詮釋和解答,看看能否至少對本書的讀者帶來一些新的啟示。
我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之所以會出現許許多多的抵制和懷疑,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人們沒有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相信,當人們能最終了解到什麼才是巴菲特投資體系的本質,而不只是停留在諸如「美國行,中國不行」等表面上的認知時,就會有更多的朋友改變他們的看法,就如同人們最終改變對芝士、咖啡和啤酒的看法一樣。
那麼什麼才是巴菲特投資體系的本質呢?我們認為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它能夠讓投資人在較低甚至很低的風險水平下取得穩定的回報。這里的特定條件並不包括股票市場的地理位置、市場屬性(新興或成熟),更不包括投資人的國籍劃分和皮膚的顏色。不錯,巴菲特確實曾經說過他為自己出生並成長在美國而感到幸運,但我們談的不是投資者們能否最終變成一個同樣富有的巴菲特,而是他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策略是否有我們值得借鑒的內容。
我們先來看「巴菲特的那套東西」如何帶領我們進入一個低風險的投資領域。眾所周知,不論哪個國家的股票市場,都有著與生俱來的三大風險: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和投資人非理性操作風險。在我國的股票市場,由於具有較強的「政策市」特徵,還流行著一個被普遍認可的觀點:系統風險最難防範。由於不斷跌宕起伏和巨幅起落確實構成了我國股市的一個基本特徵,我們就從所謂系統風險開始談起。
為何要稱其為「所謂系統風險」呢?這是因為在以巴菲特為集大成者的企業內在價值投資體系中,系統風險幾乎是一個偽命題。我們先來看看這一投資體系的三個關鍵詞:1、優秀企業;2、安全價格;3、長期投資。現在讓我們做一個假設:以20倍PE(美國股市的PE長期在10和20之間波動)買入一家每股收益為1元,預期年成長率為15%的名為「價值公司」的股票,然後長期持有。下表是價值公司未來10年的增長及初始買入時的價格所對應的PE數據:
表1、價值公司經營預期
1年後
3年後
5年後
7年後
10年後
每股收益
1.15
1.52
2.01
2.66
4.05
PE
17.39
13.16
9.95
7.52
4.94
數據顯示:即使買入後市場持續出現巨幅波動或長期步入熊市,那麼就10年後的情形而言,只有當PE值跌至5倍以下時,才會出現「本金損傷」。但需注意兩點:1、在我們買入的是一家優秀公司的前提下,市場持續給出較低PE的可能性很小;2、巴菲特對投資風險的定義是「本金永久損傷」,而對一家經營良好的公司而言,即使許多年後因市場下跌而出現價格與成本倒掛,但造成「永久損傷」的概率也將微乎其微。
不過,人們投資股票可不光是為了規避風險,最終還是為了取得令自己滿意的回報。下面我們給出了在上述相同假設下投資這家價值公司在不同PE情景下的期末回報:
表2、價值公司10年後不同PE下的年投資回報
5倍
10倍
15倍
20倍
25倍
總回報(%)
101.25
202.50
303.75
405.00
506.25
年復合(%)
0.12
7.32
11.75
15.01
17.61
如前所述,由於市場對於一家優秀公司的估值很少跌至並長期停留在5-10倍以下(如果我們選錯了或買貴了,那也主要是非系統風險或者非理性操作風險方面的問題),因此,我們在10年後至少可以獲得7.32%的年復合投資回報。這一回報將在較高的概率上高於同時期的無風險收益率,也將有效抵禦通脹的影響。當然,若出現長期惡性通脹,這種回報水平看起來就有些不盡人意了。但如果出現惡性通脹,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通常也將隨之提升,「價值公司」的經營與市場回報也將更上一層樓。
有趣的是,即使我們把投資風險的衡量方法改為「標准差」(現代投資理論衡量投資風險的指標),在長期持股的前提下,系統風險最終仍是一個「偽命題」。伯頓.馬爾基爾在其所著暢銷書《漫遊華爾街》中考察了1950至1988年的股市變化情況並得出結論:當投資期超過10年時,股票價格就只在「正值」之間波動;而約翰.博格(先鋒基金創始人)在其所著《伯格投資》(John Bogle on Investing)中亦提出了相同觀點:盡管「股票在今天具有很高的短期風險,但是時間可以修正其風險的波動。這種修正就像是一個魔幻圖,我們也把它稱之為組合投資的修正圖。股票投資的風險(標准差)在一個特定的短時期內可以使資產縮水60%,但是在第1個10年以後,75%的風險都將消失掉。」
下面我們再來看巴菲特投資體系中的所謂非系統風險。再一次使用「所謂」這個詞彙可能讓我們顯得有些輕浮,這可能是因為受了巴菲特在敘述相關問題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樂觀情緒的感染吧!我們都知道,過去數十年來,巴菲特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有一套持之以恆的標准,我們不妨把它們歸結為「四隻腳理論」、「護城河理論」、「儲蓄賬戶理論」以及「反向悲喜理論」。根據我們對巴菲特50多年投資操作的長期觀察以及我們過去十多年來按照相同標准在我國股市的長期投資實踐,我們認為在巴菲特投資標準的框架下,同樣給非系統風險一個「所謂」的稱呼,似乎也並不為過。
讀者不妨與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巴菲特在幾次描述其實際投資操作和進行投資總結中所使用過的詞彙:1、1955年在投資聯合電車公司時,由於探究到公司的股票價格甚至低於當年計劃的現金分紅金額,巴菲特對是項投資描述為「幾乎沒冒什麼風險」;2、在回顧1973年對華盛頓郵報的投資時,巴菲特認為買入的「這筆資產可以說是絕對安全,即使是把我的全部身家投入到其中也不會感到擔心。」[i]3、在1994年致股東信里,在又一次描繪了投資企業的「四隻腳標准」後,巴菲特指出:依照這一標准,「我們出錯的概率微乎其微」。而在2002年致股東信中談到同一個話題時,巴菲特又做出了「我們預期每一筆投資都會成功」和「在我們經營伯克希爾的38年當中,投資獲利的個案比起投資虧損的比例大約為100比1」的表述。
當然,巴菲特使用過的這些語句和數據是否與事實完全相符,倒不是那麼的重要。即使不是1%,而是2%、3%甚至是4%和5%又如何呢?它仍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按照巴菲特給出的投資標准操作,我們就一定會把股票投資中的非系統風險降至最低。
最後,我們來看股市投資中的第三大風險:投資者非理性操作。許多年來我們的一個基本看法是,從某種程度上說,投資者所遭受的損失中,有相當部分甚至絕大部分來自其非理性操作。提出這樣的觀點,源自我們一個可能較為較苛刻的標准:只要投資人能選對股票並能拿得住,就可以化解掉90%的投資風險。否則,就易於讓自己陷入非理性操作。
有這樣一則關於毛澤東的軼事:一位友人向他尋問打仗的秘訣,只見主席坐在那裡晃著椅子答道:「打仗嘛,很簡單,就四個字:集中兵力。」如果同樣的場景出現在格蘭厄姆面前,他的回答一定是:「投資嘛,很簡單,就四個字:安全邊際。」而如果我們再讓同樣的場景出現在巴菲特面前,相信他的回答一定會變成:「投資嘛,很簡單,就四個字:企業角度。」什麼是企業角度?簡單點說就是:選得好並拿得住。
下面我們來討論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如何能讓我們有效規避非理性操作風險。先來看容易讓投資者陷入非理性操作的三個典型場景:1、亢奮中的牛市;2、絕望中的熊市;3、頻繁且巨幅的股價波動。在我們判斷依照巴菲特的方法能否有效迴避上述三個典型場景下的非理性操作前,我們先將構成巴菲特投資體系的5項基本策略列示如下:1、把股票當作生意一樣去投資;2、視股價波動為朋友而不是敵人;3、安全邊際;4、集中投資優秀企業;5、選擇性逆向操作。不難看出,在有效規避投資中的第三大風險上,這5項操作策略可謂是「刀刀見血」!
把股票當做生意一樣去投資,我們就可以避免因頻繁炒作而造成的「非受迫性失誤」[ii];視股價波動為朋友而非敵人,我們就可以「利用市場先生的口袋而不是他的腦袋賺錢」;對安全邊際的堅守,就可以讓我們躲開絕大部分的「增長率陷阱」;集中投資優秀企業,就可以避免「小蜜蜂飛到西來飛到東」的忙碌與低效;選擇性逆向操作不僅會把我們從「追漲殺跌」的泥沼中拯救出來,還會讓我們最終處在一個「聰明投資者」的位置上。(上述引號內的詞彙分別摘自巴菲特歷年致股東信、格蘭厄姆所著《聰明的投資者》以及西格爾所著《投資者的未來》)
不難看出,上述所有分析並不是以股票市場在地球上的位置,而是以一種邏輯推理為前提。如果讀者認可或大部分認可我們的上述看法,接下來的一個問題就是:這樣一種可以讓投資者進行低風險操作且回報穩定而長久的投資方法,為何就不適用於我國股市呢?
炒股需要經常總結,實踐,長時間積累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心理斗爭和實踐的過程。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私募風雲網那個直播平台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祝投資愉快!
Ⅱ 巴菲特會不會炒中國股
其實,巴菲特之前投資A股是有過賺錢的經歷,而且最著名的是投資中國石油4年賺了40億美元。這里給人帶來的反差就很大了,現在看看中國石油是什麼樣子了,多少人又折戟在中國石油上?足以見得巴菲特對市場價值研究以及時機判斷的高明之處。
巴菲特若再來中國投資A股再次盈利的幾率也很大,雖然巴菲特不喜歡做概念,但就是這種專注才讓他如此成功。一個專業又專注的人,無論在美股還是在A股或者其他市場都容易取得成功。比如當年網路概念股大爆發,但是仍然吸引不了巴菲特,這種定力只有巴菲特才有吧!最終,網路泡沫破滅多少人傾家盪產,而巴菲特持有大消費笑到了最後。
巴菲特在投資上無疑是成功的,巴菲特曾說過,「我們沒有必要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們必須比別人更有自製力。」因此,無論是做價值投資還是做短線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專注度,做自己最擅長的是事情。堅持做自己,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無論是巴菲特還是你都可以在A股上取得成功 。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二、這兩年巴菲特投資了中國的那些股票?
1、中石油
2、 迪 。
3、房地美。
4、伯克希爾哈 撒韋公司。
5、富國銀行 。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2013年福布斯財富榜以530億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比爾蓋茨、卡洛斯·斯利姆、沃倫·巴菲特,財富數分別為792億美元、771億美元與727億美元。
2015年7月中旬至8月底,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投資股市方面已經至少賬面虧損了112億美元。相當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縮水了10.3%。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2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這也是沃倫·巴菲特自2001年以來的一貫排名。
三、巴菲特在中國投資股票虧損的原因是什麼
1、目前,還沒有 說 巴菲 中 國投資股票 ,所以不存在虧 損原 分析。如果真的虧錢了,有可能 是因為國內杠桿額度有限(最近剛放大,所以券商猛漲),巴菲特擅長利用杠桿操作。據新聞報道,巴菲特不買中國的股票的原因是中國的證券市場還不完善,股市只適合炒股,不是適合巴菲特選擇好一家公司後,是要收購這家公司的股份,同時要求進入管理層,參與實際的經營及目標公司的內部整合的炒股方法。
2、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Ⅲ 怎樣在股市中賺錢:巴菲特對中國股民的忠告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放之四海而皆準,在中國當然也不例外,這可以從他在全球范圍內投內資股票容取得的成功中得到證實。 什麼是巴菲特的投資精髓呢?1994年他在紐約證券分析師協會演講時說:「我認為有3個基本的觀念,如果這些觀念牢牢根植在你的思維架構里,我想像不出你會無法在股市取得不錯收益。這些觀念沒有一個是復雜的,沒有一個需要數學天賦或類似才能:①你必須把股票看作是一份企業;②把市場的波動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敵人,從市場的愚蠢中獲利,而不是參與其中;③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邊際。」
Ⅳ 我想了解一下,巴菲特是不是的投資理論不適合中國股市
A股絕對不適合。A股是投機市場,巴菲特是基本面的分析, 看看在中國做長線有多少是盈利的就明白了。
巴菲特大師的價值投資理念和方法,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投資方法。但其一,它並非是證券投資領域唯一正確和成功的投資方法;其二,嚴格而論,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屬於絕對價值投資,是一種適合某種特定決策情境的方法。
Ⅳ 新手提問:巴菲特的投資方式 在中國行得通嗎
永遠行得通,起碼可以保證你心裡有底,但是巴菲特還說了:好的公司也要在合適的價位買。如果你要參照市盈率,市凈率的話,和美國比,A股幾乎沒有任何公司值得投資
Ⅵ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在中國股市應該如何運用
沒辦法運用,中國抄股市主力為王,沒有主力價值投資只能空想,巴菲特來中國個人覺得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幾大國有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如兩桶油和幾大國有行,業績好吧,那絕對的價值投資的典範啊。可是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糾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無非是盤子太重,沒主力參與。 就這么簡單。再看看一些垃圾小盤股,本來是個皮包公司,可看看其股價,真讓人大跌眼鏡。糾其原因也很簡單,盤子輕,主力隨便找個由頭,就拉起來了,根本不在意公司如何。只在意拉起來有沒有人接盤。所以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根本不適合中國,其次,巴菲特的投資特點雖然說是價值投資,但是學習相當困難,敢問有幾個人敢說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自己學到手了。原因我覺得是沒有實際性的東西,只是一個口號而已,價值投資個人覺得比得林奇更有操作性和可學習性,最起碼人家有一套完整的價值投資的實際操作方法。 而且是實實在在的可學的,可見的東西。巴菲特我不知道我看他的書不多。
Ⅶ 你認為巴菲特來中國投資a股會賺錢嗎
大多數人說,A股投機屬性太重不合適價值投資,其實並不是這樣!無論是價值投資還是短線投機都躲不開”一贏二平七虧損“的定律,在股市只有少數人賺錢罷了,更多人只是找借口說”A股不適合價值投資“,讓價值投資背了黑鍋。那麼,巴菲特來中國投資A股能不能賺錢成了坊間熱議的一個話題。我認為巴菲特再來中國投資A股是可以賺錢的。
炒股或者不炒股的人都聽說過巴菲特,足以證明巴菲特在投資上取得的成就,雖然近期巴菲特在美股暴跌下抄底失敗不太好受,但是他能理智地大幅止損留存大量現金不得不讓人佩服。巴菲特的投資歷程非常精彩且單調,精彩之處在於他能通過投資股票積累了大量財富,甚至做過世界首富;單調之處在於他的投資歷程中唯獨熱衷於大消費類品種。
巴菲特在投資上無疑是成功的,巴菲特曾說過,“我們沒有必要比別人聰明,但是,我們必須比別人更有自製力。”因此,無論是做價值投資還是做短線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專注度,做自己最擅長的是事情。堅持做自己,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無論是巴菲特還是你都可以在A股上取得成功 。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
Ⅷ 巴菲特那一套在中國行得通嗎
尤其是我國1億多股民中,三分之二是根據各種股評和消息面來炒股的,他們追求的是「不虧本,少賺點」。要想讓這些人真心實意地去踐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嚯,還真有些難為他們了。人們之所以懷疑巴菲特的那一套在中國行不通,是基於以下兩點理由:一曰中國股市不成熟,不規范;二曰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知易行難。其實,這兩點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先說中國股市不成熟,不規范。可以說,越是不成熟、不規范的股市,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就越奏效。在成熟、規范的股市裡,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與股價之間的結合度較高,即使你不怎麼去關心基本面,僅僅把股票當作交易品種來看待,最終損失掉的也可能只是傭金,因為這些股票本身就值這個價;相反,在不成熟、不規范的股市裡,股價偏離基本面太多,如果再不注重考察其內在價值,僅僅靠捕風捉影來投資,這樣的風險就太大嘍。再說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知易行難。這固然有客觀原因,但主要還是主觀因素。客觀原因是我國股市中缺少巴菲特價值投資所提到的兩個重要元素:一是估值;二是盈利模式的可持續性。主觀因素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沒能真正掌握並運用巴菲特的投資精髓。有則笑話說,新娘子學燒菜時切洋蔥頭,切得眼淚直流,於是打電話向媽媽請教。媽媽說,放在水裡切就沒事了。過一會兒新娘子又打電話來說,現在她和洋蔥頭全都泡在浴缸里了,接下來又怎麼切呢?呵呵,投資者如果這樣來學習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十有*要失敗。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放之四海而皆準,在中國當然也不例外,這可以從他在全球范圍內投資股票取得的成功中得到證實。什麼是巴菲特的投資精髓呢?1994年他在紐約證券分析師協會演講時說:「我認為有3個基本的觀念,如果這些觀念牢牢根植在你的思維架構里,我想像不出你會無法在股市取得不錯收益。這些觀念沒有一個是復雜的,沒有一個需要數學天賦或類似才能:①你必須把股票看作是一份企業;②把市場的波動看作是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敵人,從市場的愚蠢中獲利,而不是參與其中;③投資中最重要的是安全邊際。」可以說,這3點就是巴菲特投資方法的核心。當他聽說價值投資在中國很流行時對中國股民說:「投資的精髓,不管是公司還是股票,要看企業本身,看這個公司將來五年十年的發展,看你對公司的業務了解多少,看管理層是否喜歡並且信任。如果股價合適你就持有。」巴菲特始終認為,股票投資應當選擇好的公司,並且在價格合理的時候買入。所以,他從來不買那些股價漲得過快的熱門股,而是潛心挖掘穩健上行的股票。在他眼裡,熱門股必定估值過高。對比之下,中國投資者非常偏愛買熱門股,這就不但成不了巴菲特,而且連他的皮毛也學不到。離開了價值投資,即使你一年賺8倍10倍也成不了巴菲特,因為這樣的業績必然需要超級行情作支撐,這樣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就像賭博一樣,你贏再多的錢也不稀奇,因為會贏就會輸。要知道,巴菲特如果遇到這種大牛市早就敬而遠之了。本書從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出發,結合中國股市實際,盡可能多地引用巴菲特的原話來闡述他的核心理念和投資技巧、理論精髓。誠然,本書並不認為巴菲特說的都對,也不保證運用他的投資理念就能在股市中戰無不勝。因為誰都知道,中國股市中有許多國有企業是憑借政策利好盈利的,有許多民營企業離開了某個創始人很快就會陷入困境,這也是巴菲特頭疼和忌諱的地方。但至少,好好理解並准確把握巴菲特的投資精髓,會有助於你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投資。
Ⅸ 巴菲特來炒A股,他會不會賠得血本無歸呢
巴菲特是全世界公認的股神,既然巴菲特能成為股神,他炒股必然有自己的殺手鐧,所以盡管巴菲特來炒A股,也會是成功的,絕對不會賠的血本無歸,下面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巴菲特投資炒股最基本的三條規定: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時刻牢記前兩條
巴菲特炒股已經給自己制定了三條規定,說明巴菲特已經知道股市的風險有多大,已經知道投資股市保住本金的重要性,已經做好了炒股風控。
所以只要巴菲特在A股進行投機,進行做莊的話,同樣在股市風生水起,一隻股票就可以獲得幾倍收益,這樣只會不斷壯大資金,根本不會虧到血本無歸,A股裡面做莊的都是賺的盤滿缽滿。
總之巴菲特能成為股市,有自己的炒股能力,有資金的炒股優勢,不管投資哪個國家的股市都是同樣可以賺的盤滿缽滿,絕不會出現血本無歸的現象。
因為人是活的,股市規定是死的,雖然每個國家股市制度不同,但可以換一些方式方法去炒股,相信炒股戰績也不會太差,畢竟股神這個稱號不是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