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南匯工業園區的企業名錄
上海南匯工業園區入駐企業名單: 序 號 企業名稱 (註:本表統計截至2008年)1 羅達萊克斯閥門(上海)有限公司2 飛世爾實驗器材製造(上海)有限公司3 上海盛雄電器製造有限公司4 上海田島精密縫紉機有限公司5 上海寶惠石油機械有限公司6 上海新宏文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7 上海衛萍包裝材料有限公司8 安特金屬成形(上海)有限公司9 上海安技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10 上海匯展置業有限公司11 永代化工(上海)有限公司12 雅博色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3 上海建輝金屬結構件有限公司14 范沃森(上海)自動測試設備有限公司15 上海吉通電器設備有限公司16 上海普洛康裕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17 上海天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18 上海瑞展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19 上海河燁服飾有限公司20 上海京藝三 寶紡織工藝品有限公司21 上海澳亞車輛部件有限公司22 上海陽東鋼結構有限公司23 上海億立化工有限公司24 上海欣康塑鋼門窗有限公司25 上海新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26 上海奕偉五金有限公司27 上海誠達機械有限公司28 上海滬南醫用包裝合作公司29 上海南沙市政工程有限公司30 橫店集團上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31 上海浦東富成建築裝飾安裝工程有限公司32 上海林匯塑料製品有限公司33 上海尼斯紡織制線有限公司34 阿爾法(上海)服裝服飾有限公司35 上海旭陽內衣服飾有限公司36 上海多麗朋服飾有限公司37 西雅潤滑油(上海)有限公司38 上海可雲服飾有限公司39 上海晉合木業製造有限公司40 上海京藍工貿有限公司41 上海迪賽諾化學制葯有限公司42 上海玻捷門窗有限公司43 上海戚施汽車修理有限公司44 上海炎章汽車修配有限公司45 上海菩儷詩時裝有限公司46 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47 上海金箭彩印廠48 上海峰亞耐火保溫材料有限公司49 上海銳心裝飾材料有限公司50 上海貝瑞姆銅業有限公司51 上海建亮紡織品有限公司52 依必安派特電機(上海)有限公司53 祥和彩瓷製造(上海)有限公司54 上海湯姆森琴業有限公司55 上海南匯福鐵制線廠56 上海申利螺紋工具有限公司57 上海茂德企業集團有限公司58 上海匯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59 金德利賚精密機電部件(上海)有限公司60 上海亞遠化紡有限公司61 上海黃電服飾噴砂水洗有限公司62 天能工程用紡織品(上海)有限公司63 上海敷島家用紡織有限公司64 旭鑫塑料機械(上海)有限公司65 三友控股集團上海實業有限公司66 上海三墩張江混凝土製品有限責任公司67 上海川也電機有限公司68 上海西帝傳動設備有限公司69 萊德豪士航空機械(上海)有限公司70 上海天澤箱包有限公司71 超盛橡膠產品(上海)有限公司72 上海愛工電器有限公司73 上海一東機電有限公司74 派克歐哈爾實業(上海)有限公司75 泰樂瑪汽車制動系統(上海)有限公司76 阿賈克斯托科(上海)感應設備有限公司77 上海博傑科技有限公司78 哈德威哈格努克船舶電子(上海)有限公司79 上海漢天家紡服飾製品有限公司80 羅爾斯-羅伊斯船舶製造(上海)有限公司81 上海東龍服飾有限公司82 上海良翊拉鏈有限公司83 上海炫耀機械製造有限公司84 日星金屬製品(上海)有限公司85 上海同捷三花汽車系統有限公司86 上海南匯府航汽車修理有限公司87 上海鴻濤紙製品有限公司88 美迪希實驗儀器(上海)有限公司89 上海升捷工貿有限公司90 上海久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91 上海百紋紡織品有限公司92 上海龍山鳳機器製造有限公司93 上海華勤塑料製品有限公司94 上海銀京醫用衛生材料有限公司95 上海看坦照明技術有限公司96 上海泛宇紡織製品有限公司97 上海東聖混凝土製品有限公司98 上海海泰汽配有限公司99 上海建工南航預拌混凝土有限公司100 上海瀧沐精密電子有限公司101 上海勝華電纜有限公司102 普魯卡姆電器(上海)有限公司103 上海信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04 廣立化學(上海)有限公司105 上海真順拉鏈五金有限公司106 上海凱嶺食品有限公司107 西德克精密拉深(上海)有限公司108 上海味島食品工業有限公司109 上海永業桃源房產企業有限公司110 上海百樂機電有限公司111 上海旭申高級時裝有限公司112 上海壁宇機電設備有限公司113 鑫萬全傳動零件(上海)有限公司114 廣精機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15 上海卡姆丹克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116 上海大洋恆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117 上海龍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118 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119 上海南匯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120 上海凱琳聖紡織有限公司121 銘伸建築材料製造(上海)有限公司122 奧達科金屬製品(上海)有限公司123 上海容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4 高爾登船舶工程(上海)有限公司125 上海本曼約工貿有限公司126 安裕塗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27 上海禹地汽車修配有限公司)128 上海韌騰電機有限公司129 上海藍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茜茜啤酒屋)130 陸特(上海)機械有限公司131 上海凱意特機械有限公司132 上海愛爾愛司發動機有限公司133 上海華傲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34 西派克(上海)泵業有限公司135 迪秒移動通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36 上海港機設備製造有限公司137 橫店集團俄金玄武岩纖維有限公司138 上海羊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39 上海理工大學附屬二廠140 上海慧成顯示技術有限公司141 上海新天陽光葡萄酒業有限公司142 上海臨勝工貿有限公司143 上海南匯沈家花園酒店管理有限公司144 上海桃城度假村有限公司145 上海伸芮酒業有限公司146 上海大宛食品有限公司147 上海為力五金彈簧有限公司148 上海南匯邵記傳菜餐館管理有限公司149 上海治勵金屬工貿有限公司150 上海同征汽車設計工程有限公司151 上海邦帝得倉儲物流有限公司152 上海瑋創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153 上海南匯迪豪小田園餐飲有限公司154 高山衛生用品(上海)有限公司155 希赫泵業(上海)有限公司156 贏諾自動機械(上海)有限公司157 潘諾機械製造(上海)有限公司158 英柯歐模具(上海)有限公司159 上海宏一塑鋼製品有限公司160 上海儀捷光電科技有限公司161 上海東銀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62 上海名流置業有限公司163 上海南瑞置業有限公司164 上海信拓置業有限公司165 上海恆普置業有限公司166 上海康奕置業有限公司167 上海泓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68 上海正遠粉體研發有限公司169 上海申萬釀造有限公司170 特萊薩崎電氣(上海)有限公司171 上海強智動傳動設備有限公司172 上海玖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73 上海茜爾斯百貨有限公司174 南泉制衣(上海)有限公司175 南安針織時裝(上海)有限公司176 紐純源(上海)貿易有限公司177 威萊克半導體材料(上海)有限公司178 上海南匯南美水療休閑俱樂部有限公司179 上海艾郎風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80 上海一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81 上海若蘭投資有限公司182 上海摩波彼克有限公司183 上海龍達勝寶利光電有限公司184 美邦啟立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85 啟鴻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86 上海歐易虹服飾有限公司187 上海三施電氣有限公司188 上海向華制膠有限公司189 上海廣創實業有限公司190 上海南欣汽車修理有限公司191 上海碩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92 菲莉金屬製品(上海)有限公司193 上海鐵大照明電子有限公司194 上海電院電氣設備有限公司195 上海德意達實業發展有限公司196 上海航空機械有限公司197 上海丹晨網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198 上海陸億實業有限公司199 東久高級時裝(上海)有限公司200 上海曙海太陽能有限公司201 上海紅光鍋爐有限公司202 上海普羅新能源有限公司203 上海生南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204 上海脈通房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205 中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206 意梵美傢具(上海)有限公司207 艾娜爾(上海)機械有限公司208 上海特纜電工科技有限公司
② 收到郵儲銀行委託上海禹眾律事務所催款的律師函起訴是真的嗎
收到郵儲銀行委託上海禹眾律事務所催款的律師函起訴不是真的。
一,銀行快遞過來的催收函律師函有真有假,真的一般都是用郵政快遞的,催收函無非是用函件的形式快遞給你,跟催收的催收電話差不多。至於帶有公章的律師函,真的是平台准備找律師要走訴訟程序嗎?其實很多銀行和網貸平台都有合作的律所,催收也分為電話催收和法律催收,電話催收一般負債人都知道,法律催收一般只指給你快遞帶有法律文件的催收,實質上也是無形的給你施壓,讓你害怕趕緊借錢把欠款還掉,文件格式都差不多,無非就是把名字欠款金額不一樣,蓋個律所的公章而已,真收到了有錢可以協商。
二,貸款逾期,銀行的催收有多種方式,比如電話催收,上門催收,郵件催收,律師函催收等,在法律上都屬於有效催收,適用於民事訴訟時效中斷。即確保銀行債權的時效性,一直處於法律保護之中。銀行催貸方式和許多網貸平台及民間小貸公司有很大區別,下面重點分享關於銀行上門催收的要求和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借款逾期30天以內,且金額較小的,銀行一般採取電話催收方式。超過30天就會上門催收,重點是請你簽收「貸款逾期催收通知書」,了解你的還款來源,還款意願以及生產經營狀況等重要信息,為下一步催收工作做好調查准備。
2.工作人員要求。一般銀行規范的要求是雙人上門催收和調查,並持工作證和身份證,你的借款合同及欠款本息賬單(銀行內部會計憑證),至於介紹信和委託書沒作強行規定。因為以上兩證已經足夠證明其身份和工作性質。
三,禁止性規定。所有銀行規定,不管是銀行客戶經理,還是第三方催貸人員催收都是嚴禁收取借款人現金或銀行卡,以防止客戶資金被挪用盜用。即使借款人要還款,也是自己去銀行櫃台還,而不是把現金或銀行卡交給客戶經理或三方催款人員代理還款。所以,如果有催收人員找各種理由收取現金或你的銀行卡,顯然他不是騙子就是有歹意的工作人員,請千萬別上當。
四,說了這么多理由,不外乎是怕上當受騙而已,千萬不要以此為借口推脫還款。其實,自己貸款多少,什麼時候該還,自己肯定一清二楚,對吧?至於銀行採取什麼方式催收,已經是次要。銀行上門催收,一是要求取得時效證據,二是了解你的真實情況及還款意願。一句話,你有能力還,就提醒你盡快還款,沒有能力或有逃避債務企圖的,銀行會及時採取下一步行動的。作為借款人只要積極主動按照約定還款,別把自己的現金和銀行卡交給他人代理還款,也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③ 儒家與道家的異同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論語等。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莊子等,比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經等。
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講先天下之憂而憂、道家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政治渺小藝術永恆
儒家講究禮儀 尊孔孟之道
道家講求修身養性~有樸素唯物主義
儒道互補,這在中國哲學史的研究中是個老而又老的話題了,然而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我們又可以從這個古老的話題中不斷地引發出新的思考。從內在的、隱蔽的、發生學的意義上講,儒道互補有著兩性文化上的內涵;而從外在的、公開的、符號學的意義上講,儒道互補又有著美學上的功能。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國內學者根據由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現實主義的價值取向,將具有「興、觀、群、怨」傳統、主張用藝術來干預現實的儒家美學,看作中國古典藝術的主流;而將「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塞瞽曠之耳」的道家思想, 視為文化虛無主義和藝術取消主義的逆流。最近一個時期,作為庸俗社會學的一種反動,大陸學者則又與港台學界彼此呼應,在「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家美學中發現了西方現代派藝術所夢寐以求的寫意的風格和自由的境界,認為這才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發乎情,止乎禮義」的詩教傳統,卻因急功近利而顯得過於狹隘了……。應該承認,以上這兩種觀點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則又相互齟齬、彼此沖突。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種非此即彼的態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無法解釋這二者之間彼此「互補」的辯證關系,及其在中國美學史上的整體功能。
在我看來,盡管儒道之間的關系相當復雜,可以用不同的結構模式來加以分析,但從對華夏美學的貢獻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構」,即為中國人的審美活動提供某種秩序化、程式化、符號化的規則和習慣;道家的功能則主要在「解構」,即以解文飾、解規則、解符號的姿態而對儒家美學在建構過程中所出現的異化現象進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創造活力。正是在這種不斷的「建構」和「解構」過程中,中國古典美學才得以健康而持續地發展,從而創造著人類藝術史上的奇跡。
一
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儒家在進行禮樂文化的重建過程中,為鑄造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習慣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我們知道,人與動物的不同,就在於人是一種文化的動物,而文化則是以符號為載體和傳媒的。在這個意義上,著名符號論美學家卡西爾曾經指出,人是一種符號的動物。而以「相禮」為職業的儒者,最初恰恰是這種文化符號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學者認為,『儒』的前身是古代專為貴族服務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動盪時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於他們熟悉貴族的禮儀,便以『相禮』為謀生的職業。」(《中國大網路全書·哲學》下卷,第73頁。)這種看法是有一定根據的,孔子所謂「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論語·子罕》)便是最好的說明。當然了,孔子所開辟的儒學事業,絕不僅限於這種外在符號的掌管與操作,他要使職業的「儒」成為思想的「家」,就必須通過以「仁」釋「禮」的方式,而為外在的行為規范(符號形式)找到內在的倫理准則(價值觀念)的支持,從而克服文化符號混亂無序的歷史局面,以保持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謂「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論語·陽貨》)即表明,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里,禮樂的復興在孔子那裡絕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物質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標志著人與非人的界限。從政治的意義上講,只有遵循禮樂本身所規范的行為法則和等級制度,才能使人與人在進退俯仰之間保持一種行而有等、愛而有差的和諧而有度的社會秩序,即所謂「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論語·顏淵》)從文化的意義上講,只有掌握了禮樂本身所具備的有意味的符號形式,才能使人與人在溫、良、恭、儉、讓的社會交往中保持一種高於蒙昧和野蠻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盡管在孔子那裡,文化的建構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質的保障為前提的,「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然而這種「庶」——「富」——「教」的漸進過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構才是使人最終成其為人的關鍵。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夠理解,一向強調忠孝安邦、禮義治國的孔子,何以會發出「吾與點也!」(《論語·先進》)之類的喟嘆。
顯然,在這種文化符號系統的建構過程中,人們產生了一種藝術的經驗和美的享受。因為說到底,「藝術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符號語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質上是一種符號」,這類包含著藝術和美的「符號體系」,「在對可見、可觸、可聽的外觀中給予我們以秩序」,「使我們看到的是人的靈魂最深沉和最多樣化的運動」(卡西爾《人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頁。)。關於這一點,我們的前人在《樂記·樂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領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於中,故形於聲;聲成文,謂之音。」「樂者,通倫理也。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在這里,聲、音、樂三者的區別,標志著禽獸與人、野蠻的人與文明的人之重要區別。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是說由人嘴裡發出來的聲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當這種情感的自然流露還沒有進入符號系統,還只是一種無法通約的聲響時,它便等同於野獸的嚎叫:雖然也表達了一定的情緒,卻無法加以辨別,也沒人可以聽懂。只有當這種聲響進入了符號的系統,它才是一種主觀情感的「人的」表達方式,即「聲成文,謂之音」。這里的「聲成文」,既可以理解為聲響通過交織、組合而具有文彩,又可以理解為聲響進入表義的符號網路而具有文意。事實上,只有當自然的聲響進入了表義的符號系統,才可能具有無限豐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動物可以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響,但是由於這些聲響既無法在符號的意義上加以區分,更無法在區分的基礎上加以組織並重構,因而總歸是單調的。說到底,而無論文彩還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這正是人與非人的區別所在,「是故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也。」進一步講,聲音一旦進入了符號系統,便不僅具有了通約的可能,而且具有了倫理的意義,即「人的靈魂最深沉和最多樣化的運動」。因此,如果人們只知道聲音可以傳達情感而看不到這種情感背後所潛伏的只有人才具備的倫理內涵的話,那麼他充其量也還只是個野蠻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所謂「惟君子為能知樂」一句,拋開儒家的階級偏見來看,它指的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人對於美的多樣形式和多層內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孔子在三代文化的基礎上所奠定的這一套「鬱郁乎文哉」的倫理規范和典章制度,古代人的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僅會變得雜亂無章,而且會顯得單調無趣。甚至還可以這樣講,如果沒有孔子及其儒家為建構禮樂文化所進行的歷史性努力,以「禮儀之邦」而著稱的中華民族,將會在很長時間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蠻的狀態之中。這很容易使我們想起宋人的那句多少有些誇張的話:「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從「符號系統」的角度來講,孔子所重建的這套禮樂文化囊括了詩、樂、舞三個相互聯系的組成部分。關於「禮」和「樂」之間的關系,《樂記·樂論篇》中有一段言簡意賅的分析:「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這就是說,「樂」可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禮」可以辨別長幼尊卑之界限。光有「樂」而沒有「禮」,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就會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級觀念;光有「禮」而沒有「樂」,不同地位的人就會離心離德,缺乏溝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樂」助「禮」,以「禮」節「樂」,從而達到一種和而不同、愛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見,「禮」、「樂」之間的辯證關系,就是「仁」、「禮」之間的矛盾運動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直接表現。而作為這一表現的情感符號,廣義的「樂」又是由語言(詩歌)、旋律(音樂)、動作(舞蹈)三個要素組成的。合而言之,當這些要素共同伴隨著禮儀而溝通著人們心靈的時候,它便會引起一種情感的共鳴和美的享受。所以《論語·學而》才會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的論述。分而言之,當這些要素得到獨立發展的時候,它們便會成為不同的藝術形式並各自發揮其美的功能。所以,對於詩,孔子才會有「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的訓導;對於樂和舞,孔子才會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論語·述而》)之類的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古代詩、樂、舞等表現藝術相對發達的歷史特徵便可以在儒家以禮樂來建構文化的獨特方式中找到根據。
儒家建構禮樂文化的這種歷史性努力,對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習慣的形成和藝術價值觀念的確立是影響巨大的、深遠的,甚至誇張地說,是從無到有的。但是,這種由倫理的觀念符號而衍生出來的藝術的情感符號又有其先天的弱點和局限。在形式上,由於後儒並未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復禮」的深刻含義,因而不斷地在「禮」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從而在《周禮》、《儀禮》、《禮記》等著作中為我們留下了一套舉世罕見的繁文縟節,使人們在冠、婚、喪、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動中的舉手投足都必須經受嚴格訓練,受其影響,「樂」的形式也由簡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勢。在內容上,由於「禮」的等級觀念始終規范著「樂」的自由想像,致使藝術的形式發展得不到觀念更新的配合與支持,以至於萬變不離其宗,總是在「發乎情,止乎禮義」的情感模式中轉圈子,由中庸而平庸。於是,最初是富有創造性的「建構」活動便導致了形式和內容的雙重異化。在這種情況下,道家的「解構」活動便具有了特殊的歷史意義。
二
黑格爾在《小邏輯》一書中指出,絕對的邏輯起點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規定性的純有,然而當這個「有」純而又純,以至於沒有任何規定性的時候,它便轉化為自己的對立面,變成了另一個邏輯環節——「無」。如果我們用這對范疇來理解中國文化,那麼儒家的建構目標便是「有」,道家的解構目的則是「無」。同黑格爾觀點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無」在後,二者的邏輯關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則,道家的解構就會變得毫無意義;同黑格爾觀點不同的是,儒家的「有」並不是由於缺乏規定性而自覺地轉化為「無」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於過多的規定性而需要用「無」來加以消解,以實現一種歷史性的回歸。
作為這種歷史性的回歸,道家的創始人首先在倫理政治的層面上對儒家的那套仁義道德提出了質疑。老子認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張「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老子·十九章》)莊子更為激烈,他直接對「聖人」討伐道:「純朴不殘,孰為犧尊!白玉不毀,孰為圭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夫殘朴以為器,工匠之罪也;毀道德以為仁義,聖人之過也。」(《莊子·馬蹄》)之所以如此堅決地反對儒家倫理,是因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關系中發現了不平等,在那種俯仰曲伸的禮儀中發現了不自由,在那些文質彬彬的外表下發現了不真誠。在這一層面上,道家的學說,確實具有著反抗異化的特殊意義。但是,由於老、庄所反抗的異化現實有其歷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對這種反抗本身並不能簡單地在哲學的意義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倫理的同時,道家的創始人還進一步將批判的矛頭對准儒家所建構的那套文化符號體系,並企圖加以徹底地解構和顛覆。老子主張「絕學無憂」(《老子·二十章》),認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莊子更為激烈,乾脆斷言:「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 工 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莊子· 胠篋》)在這一層面上,道家的學說,又確實具有某種反文化的色彩。但是,由於道家這種反文化的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對這種反抗本身又不能簡單地在美學的意義上加以否定。換言之,道家的「無」是針對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構」是針對儒家的「建構」而言的,因此,無論是在哲學的意義還是在美學的意義上,對道家的理解都必須是以對儒家的評判為前提的。
在美學的意義上,道家對儒家所建構的禮樂文化的解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解構文飾,即消除文明所附麗在物質對象之上的一切修飾成分,使其還原為素樸的混沌形態。我們知道,孔子在強調了「文」、「質」之間的辯證關系,主張「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論語·雍也》)的前提下,對「文」還是相當重視的,所謂「煥乎!其有文章」(《論語·泰伯》)就是對堯之時代所創立的雕琢文飾的感官文化的贊譽,所謂「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論語·泰伯》)就是對禹之時代所創立的絢麗多彩的禮儀服飾的褒揚,而所謂「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則正是「吾從周」(《論語·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談到人之修養的時候,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這里所謂的「文之以禮樂」,即是把禮樂作為一種文飾而附麗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貴的品質和文化的意味。在談到文章辭令的時候,孔子曰:「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論語·憲問》)這里所謂的「修飾之」、「潤色之」,顯然是一種辭章的加工和語言的裝飾。在談到藝術欣賞的時候,孔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論語·泰伯》)這里所謂的「洋洋乎盈耳哉」,則無疑凝聚了藝術家的手法和匠心。這種思想,在後儒那裡表述得更加明確,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荀子·禮論》)……。然而這一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見《論語·學而》引《詩經》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來則恰恰是違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認為,「明道若昧,進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華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說來,一切人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馳,創造出一大堆虛假、扭曲、蕪雜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這種「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四十八章》)的情況下,他主張,不如放棄過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六十三》),在簡單而質朴的生活中體驗純潔而原始的生命樂趣,進入一種「見素抱朴,少私寡慾」(《老子·十九章》)的境界。莊子及其後學也對那種雕琢和文飾的人為努力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真。」(《莊子·秋水》)因而主張「人籟」不如「地籟」,「地籟」不如「天籟」,「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至人無為,大聖不作,觀於天地之謂也。」(《莊子·知北游》)由此可見,老、庄解構文飾的這一努力,並非只具有消極的破壞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號的過程中尋求著一種回歸自然、法天貴真的新的美學意義。
其次,道家在解構物質對象之外部文飾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解構儒家創造文化符號所遵循的內在法則。我們說過,在孔子那裡,「禮」和「樂」這類文化符號是「仁」和「禮」之價值觀念在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直接表現,因此,作為特殊的「情感符號」,藝術所遵循的創作法則完全是以其「過猶不及」的行為標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維模式來決定的。孔子一向是主張以理節情、「繪事後素」(《論語·八佾》)的,用顏淵的話來說,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論語·子罕》)。以這樣的法則來對待藝術,才能夠創造出《關雎》之類「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的符合倫理道德標準的佳作,並起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論語·陽貨》)之類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來,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倫理標准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那麼用這套標准來規定藝術的功利價值,則更是不得要領了。老子認為,不應該以藝術為手段來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應讓人的生活和藝術遵循自然的法則和規律,以進入一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這個境界里,藝術是樸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為前提,人們的藝術活動才能夠實現自由的想像和不斷的創造,即所謂「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然而善謀。」(《老子·七十三章》)這種「無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發乎情,止乎禮義」的觀點更加符合藝術創造的規律。莊子及其後學也認為:「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莊子·庚桑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藝術境界。所謂「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才能夠「游心」——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解放。這就象庖丁解牛一樣,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夠「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乃至於「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莊子·養生主》)由此可見,老、庄對藝術法則的解構,只是要摒棄人為的功利標准,並不是要踐踏客觀的自然規律;相反的,在處理自然與自由的辯證關繫上,道家的「解構」活動則是有其獨到的見解和創意的。
在解構文飾、解構法則的基礎上,道家思想的極端性發展便是對於文化現象之載體的語言符號體系的解構。我們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禮樂為核心的文化符號體系就已存在,只是由於缺少倫理價值觀念的支撐,使得這一體系十分鬆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謂「建構」,就是要以「仁學」的價值觀念來支撐「禮樂」的符號體系,以克服「禮崩樂壞」的局面。針對當時文化符號體系混亂的現狀,孔子曾發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論語·雍也》)的慨嘆。在他看來,「觚不觚」這類表層符號的混亂,意味著「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層價值觀念的動搖。因此,他竭力主張以「正名」的方式來重新整頓價值觀念和符號體系,並理順二者之間的表裡關系:「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論語·子路》)事實上,在孔子表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他對於語言符號的運用是十分講究並充滿信心的。例如,在談到仁人的品格時,孔子說:「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在談到詩歌的藝術功能時。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貨》)盡管儒家對邏輯學和修辭學並不太感興趣,但所有這一切,至少能說明孔子等人對語言符號的肯定態度……。然而在以「解構」為能事的道家那裡,對待語言符號的態度則剛好相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來,真正本體性的內容,是不可能用語言符號來加以表述的,一旦我們用有限的符號來形容「道」的時候,這個本體的無限意蘊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來,這就是所謂的「道隱無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響下,莊子也看到了語言符號的局限性:「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莊子·知北游》)並進而指出:「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世雖貴之,我猶不足貴也,為其貴非其貴也。故視而可見者,形與色也;聽而可聞者,名與聲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聲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聲,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豈識之哉!」(《莊子·天道》)如此說來,由形色名聲所組成的整個語言符號系統,都已在解構之列了。然而莊子解構語言符號系統的目的,並不是要廢除這一系統,而只是為了藉助語言來達到超越符號的意義。《莊子·外物》曰:「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由於這種表面符號的解構同深層意蘊的追求是互為表裡的,因此,同解構文飾、解構法則一樣,老、庄解構符號的努力也並非是全然消極的,事實上,它恰恰在另一個層面上接近了藝術語言的奧秘。
從以上的三重解構中可以看出,道家對中國美學的歷史貢獻,恰恰是作為儒家美學的對立面而得以呈現的。從審美理想上看,素樸本身並不美,只有反樸歸真才是美。因此,如果沒有儒家所建構的遠離原始形態的禮樂文化,那麼道家所追求的那種「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莊子·馬蹄》)的生活狀態便毫無審美價值可言了。從藝術門類上講,如果說儒家美學與樂舞之間有著直接的親緣關系,那麼道家美學則對書畫藝術產生了更加深遠的影響。盛唐大詩人兼大畫家王維主張:「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山水訣》)這其中顯然包含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晚唐畫論家張彥遠認為:「草木敷榮,不待丹綠之彩;雲雪飄飄,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 。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歷代名畫記·論畫體工用拓寫》)這其間無疑滲透著莊子「得意而忘言」的精神。因此,大體如徐復觀所言:「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窮究到底,只有孔子和莊子所顯出的兩個典型。由孔子所顯示出的仁與音樂合一的典型,這是道德與藝術在窮極之地的統一,可以作為萬古的標程;……由莊子所顯示的典型,徹底是純藝術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結實在繪畫上面。」(《中國藝術精神》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5頁。)只是我不太同意將儒、 道的這兩種藝術精神用「純」與「不純」來加以區分。如果說儒家美學是強調「善」的,其極端性發展必然導致「倫理主義」;那麼道家美學是追求「真」的,其極端性發展則難免導致「自然主義」。就其終極的價值取向而言,它們誰也不是純「美」和純「藝術」的。然而,「美」和「藝術」卻恰恰處在「善」與「真」、「倫理主義」與「自然主義」之間。因此,正如儒家的「建構」需要道家的「解構」來加以不斷地清洗以避免「異化」一樣,道家的「解構」也需要儒家的「建構」來加以不斷地補救以防止「虛無化」。事實上,正是在儒、道之間所形成的必要的張力的推動下,中國美學才可能顯示出多彩的風格並得到健康的發展。
三
總之,與儒家以「建構」的方式來裝點邏輯化、秩序化、符號化的美學世界不同,道家則是以「解構」的方式尋求著一個非邏輯、非秩序、非符號的審美天地。如果說,儒家的努力是一種從無到有、由簡而繁的過程,其追求的是「充實之謂美」(《孟子·盡心下》)、「不純不粹之不足以為美」(《荀子·勸學》)的境界;那麼道家的努力則是一種刪繁就簡、去蔽澄明的過程,其追求的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四十一》)、「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天道》)的境界。
④ 片鹼生產公司
片鹼生產公司
1、重慶軒揚化工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聚丙烯醯胺,大蘇打,小蘇打,片鹼,純鹼。
地址: 重慶市渝北區雙龍湖街道桂馥西路9號。
成立時間:2015-05-13。
⑤ 反滲透設備的優點是什麼
反滲透設備的優點是什麼?
(1) 反滲透設備裝置的脫鹽率高,單只膜的脫鹽率可達99%,一級反滲透系統脫鹽率一般可穩定在90%以上,二級反滲透系統脫鹽率可穩定在98%以上。
(2)由於反滲透設備能有效地去除微生物、有機物以及鐵、硅等無機物,出水水質大大優於其他方法。
(3) 與離子交換制純水比較,減少了因樹脂再生所消耗的化學葯品的費用、人工費以及由於再生而造成的廢水處理等項費用,並減少了環境污染。
(4)減緩了由於原水水質波動而造成的產水水質的變化,從面有利於生產中水質的穩定,這對除鹽水產品質量的穩定有積極的作用。
(5)設置反滲透設備後,大大減輕了終端微孔膜過濾器的負擔,從而延長了終端微孔膜濾器的壽命。
⑥ 上海南匯工業園區有哪些企業
上海新宏文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上海衛萍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安特金屬成形(上版海)有限公司
上海安技機動車駕權駛員培訓有限公司
上海匯展置業有限公司
永代化工(上海)有限公司
羅達萊克斯閥門(上海)有限公司
飛世爾實驗器材製造(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盛雄電器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田島精密縫紉機有限公司
上海寶惠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雅博色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建輝金屬結構件有限公司
范沃森(上海)自動測試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吉通電器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普洛康裕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天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瑞展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上海河燁服飾有限公司
上海京藝三 寶紡織工藝品有限公司
上海澳亞車輛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陽東鋼結構有限公司
上海億立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欣康塑鋼門窗有限公司
上海新禹固廢處理有限公司
上海奕偉五金有限公司
上海誠達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滬南醫用包裝合作公司
上海南沙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橫店集團上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⑦ 上海都有哪些做換熱器的公司
上海將星換熱器廠家 021-39170344
上海瀛美熱交換器有限公司021-57462098; 57462058
上海爾星化工裝備有限公司023-62928570
瑞喆實業(上海)有限公司021-37008191; 37008192
上海曹譽通風設備有限公司021-57107599
上海新中冷暖設備有限公司021-57465608 18901661618
上海滬新換熱設備有限公司021-39901003、39901165、39901110
上海斯普萊力熱能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南洋熱管鍋爐有限公司
上海南洋熱管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神風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市群君輕工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帝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三盛熱能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倍越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美樂柯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市佳信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奉賢設備容器廠
上海科勞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熱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開帕換熱器有限公司
上海冷帆換熱器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熱賽板式換熱器有限公司
上海帝廣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斯普萊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天人偉業節能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方歌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欣獅鋁業(上海)有限公司換熱器事業部
上海艾克森新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艾克森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熱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歆臣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穗輪空調設備廠
上海太行水暖設備成套有限公司
上海寶凱鍋爐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億佰通機械配套有限公司
上海雙龍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朗基熱工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旺達化工有限公司
上海開事成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隆盛暖通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上海智川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美樂柯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嘉清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議茂熱能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雷林流體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滬新換熱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潤盈製冷設備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英天斯普萊力熱能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蓋頓納斯實業有限公司
上海中貴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中貴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三傳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市寧典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開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熱通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偉遠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船用柴油機研究所
上海湖城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庫寶製冷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長隆工業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能源有限公司
上海瑞嘉化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上海同菲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新四壓力容器有限公司
上海雲隆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冰輪冷暖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曙華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
⑧ 關於上海的詩句
1、上海懷古(清) 歸懋儀落日西風見滬城,瓶山終古峙崢嶸。
沙蟲猿鶴知何在,惟有寒潮作戰聲。2、望天門山(唐) 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3、吳中即事(唐) 陸龜蒙風清地古帶前朝,遺事紛紛未寂寥。
三泖涼波魚蕝動,五茸春草雉媒嬌。雲藏野寺分金剎,月在江樓倚玉簫。
不用懷舊忘此景,吳王看即奉弓招4、過泖看九峰(明) 董其昌九點芙蓉墮淼茫,平川如掌攬秋光。人從隱後稱湖長,水在封中表谷王。
5、八聲甘州——吳淞懷古(北宋) 柳永吁咄哉我欲問陽侯,不禁首頻搔。自當年神禹,橫流長奠,明德迢遙。
6、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東晉) 陶淵明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南荊!叩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這是滬上詩壇的作品 沈扶初 訴衷情 飛雲追逐月朦朧,佳節人相逢。
梁園舊敘猶記,嘆聚散、太匆匆。 聆萬籟,奏千重。
離合天隨,隨遇西東。田 遨 腰部劇痛自挽四絕後查為骨刺成三絕句告存 一 國家興盛世無前,賤壽或增三五年。
看到全民登福域,那時易簀亦怡然。二 中西學說孰無暇,彼岸迢迢未泛槎。
假我數年勤探索,或能污水見蓮花。三 貪嗔從此可除根,八九寬容十感恩。
縱使孱驅難舉步,心靈尚可逐鵬鯤。褚水敖 靜水堂雜抄 己丑清明 此時最念上蒼魂,一代先賢百代存。
碧血當年凝大愛,心輝今日見深痕。前波後浪總歸海,淺紫深紅每思根。
留得浩然神聖氣,崎嶇平坦不滇淪。春日和鵬舉兄二首,步原韻 一 不見苦中墟,芬芳忽有餘。
春華發未晚,詩夢結如初。水暖正滋土,風清好伴書。
仍嫌大雅少,欲請白雲居。二 迎春至故墟,思緒即盈餘。
莫嘆生靈小,也連天地初。有香當有道,無字豈無書。
花木扶疏處,當年是我居。程錦川先生自稱布衣感賦 大塊文章不了情,布衣不朽見平生。
常行海上詩心靜,每念婺源骨格清。故事頻呈慷慨志,直言滿溢激揚聲。
笑看過往乘風去,錦綉山川萬里程。北京西山寄興 綠樹晨間帶露深,名山有意引登臨。
驕陽躲閃時藏臉,靈氣充盈總沁心。彎路半山憾缺失,高峰整體費搜尋。
慨然長憶青春事,遙見頤和屋頂金。書房偶感 凈寶明窗正向南,客如適宜便同參。
詩文要義閑中悟,釋道深言靜處諳。讀透人生辨世態,點燃香火證神龕。
也曾感友真情切,燈下殷勤復信函。紅塵心境 不堪滾滾此紅塵,猶把真誠付美神。
常奉流觴臨晉字,正傾雅愛作詩人。崇文早許千秋業,報國終馳萬里身。
今日相依成摯友,或為前世結前因。袁定璇 飛天 問天閣外問天行,銀漢迢迢又一程。
邁步太空留足跡,金風遍送凱歌聲。陳鵬舉 題杜鵑谷 多少形神紅杜鵑,楚門一見夢流連。
玉環景象光千轉,碧海襟懷月萬圓。將我詩心弦上訴,感伊春色醉中看。
繽紛滿紙相思里,說與青蓮亦可憐。袁拿恩 題知青嶺 忽忽四十幾雲煙,磨礪襟懷接海天。
熱血揮灑結夢地,知青嶺上憶當年。長泰天柱山 長泰天柱傍津川,策杖登臨戲亂煙。
紫玉關藏藤蘿碧,泉聲幽咽石窠前。竹篁綠蔭眾觀奕,入悟心岩獨坐禪。
筆墨本來清凈地,何時醉借僧榻眠。註:津川、紫玉、石窠、入悟、心岩為景點名 吐魯番 黃沙直上熱風摧,蒼茫大漠望崔嵬。
坎兒井系千秋雪,高昌城凝萬古哀。戈壁荒蠻玄石動,胡羊閑定白雲來。
遙想羌笛怨楊柳,獨坐思幽古月陪。塔什庫爾干石頭城二首 據傳,唐高僧西天取經曾路經此地。
一 僧師茲去逾千年,石頭空城白石旋。遙聽駝鈴疑梵唄,悠悠土台話禪緣。
二 石頭空城一土台,千秋古國作塵埃。雪峰戈壁遙相對,雀鳥西飛我自來。
喀什至石頭城道中 千仞寒岩接冰峰,清川滿壑谷幽空。夕陽斜照離邊塞,白雪藍天一抹紅。
黃山筆峰 信無夢筆不生花,靈石書生獨卧霞。碧漢一峰凌絕頂,淋漓潑墨見清嘉。
筆峰側一石,狀如書生入眠。黃山佛掌峰 奇松怪石各風騷,險徑林迷絕岫嶢。
雨後煙冥縹緲處,雲開佛手在天招。黃山百丈泉 千仞奇峰插天穹,飛泉百丈出雲中。
巉岩幽谷浮蒼翠,清澗秋高樹帶風。黃山石筍矼 黃岳崔嵬萬仞峰,青天競插金芙蓉。
羅漢朝海真空界,入定春筍朝露中。黃山抒懷 不厭登臨覓稿圖,黃山奇絕世間無。
天都峰立獅朝闕,雲海浪翻鯨戲鳧。峭岫屈蹲猛虎踞,煙松飛動騰龍舞。
非因酒醉亂潑墨,老眼籠沙看模糊。千紫山二首 衫林竹海龍潭壩,洗綠毛峰雲霧茶。
三十五年日日夢,大平田頭望晚霞。魂牽夢繞龍潭壩,白練飛流漱翠崖。
秋九汲泉回舊地,又喝毛峰故鄉茶。九寨溝珍珠灘瀑布 珍珠飛瀑世間無,萬匹玉錦待墨塗。
倘若謫仙今還在,不吟絕句畫香爐。虎跑,步韻陳鵬舉 九月殘荷滿湖斜,覓句聽泉閑品茶。
悟解因緣來是去,萋萋芳草碧天涯。李京南 登丫髻山隨想 京楚相呼丫髻山,杜鵑祈夢意漫漫。
知青二字載青史,滿目晚霞心底寬。葉善訓 知青憶 十六下鄉經風雨,六十上山步雲台。
邀月尋得真顏色,方知青從藍處來。王 凡 游故地有感 曾在此處事桑田,幾度青春著芳菲。
紅顏有幸添白發,少年無悔學先賢。是非恩怨任它去,榮辱聚散彈指間。
畢竟登上步雲亭,展望舜日與堯天。聶世美 口佔一絕恭賀昌平兄松濱卜居之喜 茸城小築鶴天舒,絕俗琴音意態殊。
六竹扶疏映三桂,林扉高卧著詩書。
1、上海懷古
(清) 歸懋儀
落日西風見滬城,瓶山終古峙崢嶸。
沙蟲猿鶴知何在,惟有寒潮作戰聲。
2、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吳中即事
(唐) 陸龜蒙
風清地古帶前朝,遺事紛紛未寂寥。
三泖涼波魚蕝動,五茸春草雉媒嬌。
雲藏野寺分金剎,月在江樓倚玉簫。
不用懷舊忘此景,吳王看即奉弓招
4、過泖看九峰
(明) 董其昌
九點芙蓉墮淼茫,平川如掌攬秋光。
人從隱後稱湖長,水在封中表谷王。
5、八聲甘州——吳淞懷古
(北宋) 柳永
吁咄哉我欲問陽侯,不禁首頻搔。
自當年神禹,橫流長奠,明德迢遙。
6、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
(東晉) 陶淵明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
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南荊!
叩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
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
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7、再往三山
(明) 劉仁本
去歲才從上海還,今年又復戴南冠。
榕陰巷陌春風老,荔子樓台宿雨乾。
幾處舊游重載酒,十年往事一憑闌。
回頭卻羨天台道,有客吹簫跨玉鸞。
8、贈鄔其山
(近代 ) 魯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葯,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形容上海的句子有: 絢麗的霓虹燈凸顯著東方明珠的輝煌,外灘的洋房讓人在這座城市中迷惘,黃浦江上耀眼的光芒卻有一種近代的滄桑。
2. 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艦店,都閃動著巨大的點子屏幕,滿大街的金銀樓里,黃金鏈子一根比一根粗。3. 無數前來上海旅遊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條被電視節目報道了無數便的熙熙攘攘的南京路。
4. 東方明珠塔美麗極了,猶如一顆巨大的彩色鑽石,閃耀著五彩繽紛的光芒。各種各樣的船在水上漂著,船上面的廣告燈放射出彩色的光,看得我眼花繚亂。
5. 我住在繁華的大上海,這里人流如潮、車水馬龍。6. 夜晚,從黃浦江的游輪上看,明珠塔上點點繁星,熠熠生輝,光影流動,變幻奇妙。
7. 從近處觀賞,東方明珠塔聳天入雲,散發著濃郁的現代氣息,似要把人間最美好的信息向全球每個角落傳達。8. 白天,從遠處眺望,東方明珠塔與兩邊的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組成二龍戲珠的巨幅畫卷。
9. 明珠塔卓然秀立於黃浦江岸邊、現代化建築群中,以無與倫比的高雅氣質、頂天立地的王者風范,親切地向人們述說黃河、長江的源遠流長和黃山、長城的絕美神奇。10. 弄堂中老上海人將油燈點亮,星星點點照亮長廊,臨街的商鋪里是閃亮的衣裳,美麗的上海讓我如此彷徨。
《再往三山》
年代: 明 作者: 劉仁本
去歲才從上海還,今年又復戴南冠。
榕陰巷陌春風老,荔子樓台宿雨乾。
幾處舊游重載酒,十年往事一憑闌。
回頭卻羨天台道,有客吹簫跨玉鸞。
《贈鄔其山》
年代: 近代 作者: 魯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葯,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彼倭行》
年代: 明 作者: 王問
去年倭奴劫上海,今年繹騷臨姑蘇。
橫飛雙刀亂使箭,城邊野草人血塗。
五郡陳紅王外廩,洪武以來無一警。
自從妖嘯失農耕,伐鼓敲金窮旦暝。
四月五月圩水平,甿丁悉索驅上城。
官軍豈無一寸鐵,坐勸彼倭來橫行。
贊美上海的古詩詞有:1、《上海懷古》清朝-歸懋儀落日西風見滬城,瓶山終古峙崢嶸。
沙蟲猿鶴知何在,惟有寒潮作戰聲。2、《彼倭行》明代-王問去年倭奴劫上海,今年繹騷臨姑蘇。
橫飛雙刀亂使箭,城邊野草人血塗。五郡陳紅王外廩,洪武以來無一警。
自從妖嘯失農耕,伐鼓敲金窮旦暝。四月五月圩水平,甿丁悉索驅上城。
官軍豈無一寸鐵,坐勸彼倭來橫行。3、《再往三山》 明代-劉仁本去歲才從上海還,今年又復戴南冠。
榕陰巷陌春風老,荔子樓台宿雨乾。幾處舊游重載酒,十年往事一憑闌。
回頭卻羨天台道,有客吹簫跨玉鸞。(8)上海禹之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擴展閱讀:上海名稱由來上海,春秋屬吳國 。
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1、葉家花園 作者:周樂天荒廢之後,受困的我們目睹了。
泄露的月船。滴落的,細密又穩常。
她終於睡眠後,雕出一朵苦心孤詣的垂盞木檐花。詩歌欣賞:這是復旦英文系大一新生所寫,他隨著復旦詩社多次在附近的葉家花園聚會讀詩,這座舊上海私家花園與詩歌的聯系帶給他新鮮的體驗,於是有了這首《葉家花園》。
2、白渡橋 作者:李晚 上海,隱藏了上海人。房東來自湖南,午餐找到涼皮。
口音流浪之灘塗。我以為我不開口也就不至於,洋今幫! 詩歌欣賞:這是李晚來上海時寫的「游記」。
「來到上海,可以和更多同道之人交流。」李晚比喻,「大家就像群山上的巨像一樣,突然到了眼前。」
3、思南路 作者:葉曉陽 事實上,我們只在思南路閑坐了一下午。它卻時而漫長如我們一生,如江水落梅。
詩歌欣賞:葉曉陽在《思南路》這樣描述上海思南路的一個下午時光,裡面對上海濃烈的情感和對瞬間之美的把握描述的淋漓精緻。(8)上海禹之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擴展閱讀: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上海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岸,長江三角洲前緣,中國南北弧形海岸線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均海拔高度4米。西部有天馬山、薛山、鳳凰山等殘丘,天馬山為陸境海拔最高點。
上海地跨長江口、澱山湖、黃浦江、吳淞江四大水系,境內江、河、湖、塘相間。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
上海被世界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截至2018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總數為2423.78萬人。
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2679.87億元,比上年增長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68.69億元,批發業銷售額10.79萬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住戶存款總額28569.24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9206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再往三山》
年代: 明 作者: 劉仁本
去歲才從上海還,今年又復戴南冠。
榕陰巷陌春風老,荔子樓台宿雨乾。
幾處舊游重載酒,十年往事一憑闌。
回頭卻羨天台道,有客吹簫跨玉鸞。
《贈鄔其山》
年代: 近代 作者: 魯迅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
有病不求葯,無聊才讀書。
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
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
《彼倭行》
年代: 明 作者: 王問
去年倭奴劫上海,今年繹騷臨姑蘇。
橫飛雙刀亂使箭,城邊野草人血塗。
五郡陳紅王外廩,洪武以來無一警。
自從妖嘯失農耕,伐鼓敲金窮旦暝。
四月五月圩水平,甿丁悉索驅上城。
官軍豈無一寸鐵,坐勸彼倭來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