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績優低估值的電力概念股全梳理
在萬眾矚目下,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公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鳴鑼開市。」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10年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地已經陸續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多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覆蓋4.4億噸碳排放量,累計成交金額約104.7億元。
在試點基礎上,此次率先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剩下的八大高耗能行業: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電力和航空等或將陸續被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根據中國碳論壇及ICF國際咨詢公司聯合發布的《2020年中國碳價調查》報告預測:
全國碳市場的平均價格預期會從2020年的49元/噸上升至2025年的71元/噸,並在2030年增至93元/噸。
2025年,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總規模或將達到2840億元。
對此,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
首先是發電行業直接燒煤,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大。
包括自備電廠在內的全國2000多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過了40億噸,因此首先把發電行業作為首批啟動行業,能夠充分地發揮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積極作用。
其次是發電行業的管理制度相對健全,數據基礎比較好。
發電行業產品單一,排放數據的計量設施完備,整個行業的自動化管理程度高,數據管理規范,而且容易核實,配額分配簡便易行。
從以往國際經驗來看,各國碳市場都是優先選擇納入發電行業,這個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費多,並且,可以起到減污降碳協同的作用。
梳理A股市場上績優低估值的發電股,最新滾動市盈率低於30倍,並且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超過50%的共計有19家上市公司。
從業績增長幅度來看,排在首位的是華能水電,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219%;
其次是永泰能源和三峽水利,一季度凈利潤分別增長642.2%,577.8%;
其他一季度凈利潤增幅居前的還有福能股份、國電電力、中閩能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A股市場上的碳中和股多數遭資金炒作,並且部分概念個股前期累計漲幅巨大,嚴重透支了相關利好,投資者應理清具體公司基本面情況,切忌盲目追高。
華能水電:滾動市盈率17.84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219%;
中國華能集團旗下,主營水力發電項目的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與管理,公司擁有瀾滄江全境流域的水電開發權,是國內規模第二的水電公司,僅次於長江電力;
永泰能源:滾動市盈率7.33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42.2%;
公司主要從事電力生產與開發和供熱業務,公司所屬電廠分布在江蘇省與河南省境內。公司所屬發電企業規模已達到中等電力企業規模。
三峽水利:滾動市盈率21.48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77.8%;
水力發電為主業的電力公司,躋身「全國水利經濟十強企業」;
主營發電、供電、勘察設計安裝、節水安裝銷售以及蒸汽銷售;所投產的水電裝機容量共計26.98萬千瓦,公司供電區域覆蓋重慶市萬州區國土面積的80%
福能股份:滾動市盈率10.99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97.1%;
福建省屬電力龍頭;公司參股建設及儲備核電項目約1600萬千瓦;
參股華能霞浦核電(10%),中核霞浦核電(20%),寧德第二核電(10%),國核福建核電(35%),其中寧德核電已建成投運4台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35.6萬千瓦
國電電力:滾動市盈率8.99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31.0%;
主營燃煤發電,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並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發電集團;
中閩能源:滾動市盈率15.07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7.9%;
主營業務是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項目的投資開發及建設運營,其主產品有風電、光伏發電。
公司全資子公司中閩有限是福建省境內最早介入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和開發建設的風電企業之一。
申能股份:滾動市盈率10.42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96.26%;
主要從事電力、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作為能源項目開發主體,公司主要的業務為煤電業務、氣電業務、風電業務、光伏發電業務、油氣管輸業務、煤炭銷售等。
上海電力:滾動市盈率17.82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9.91%;
業務涵蓋清潔能源、新能源、綜合智慧能源、現代電力供應和服務業等領域,主營業務包括發電、供熱、綜合智慧能源等,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電力和熱力。
浙能電力:滾動市盈率6.86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8.39%;
浙江最大電力生產企業,公司主要從事火力發電業務,公司主要對外采購的原材料為燃煤和天然氣;
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為浙江省電網的唯一運營商,公司向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銷售電力
太陽能:滾動市盈率17.65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0.11%;
主要業務以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運營為主,主要產品為電力,該產品主要出售給國家電網;同時,公司還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銷售,產品主要用於對外銷售。
寧波能源:滾動市盈率14.11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6.22%;
一家主要從事熱電聯產、生物質發電、抽水蓄能和綜合能源服務,以及能源類相關金融投資等業務。
公司是目前寧波市最大的公用熱電生產企業,也是寧波目前唯一的熱、電、冷三聯產企業;
協鑫能科:滾動市盈率15.07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2.35%;
中國領先的非公有制清潔能源發電及熱電聯產運營商和服務商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燃機熱電聯產、風力發電、垃圾發電、生物質發電、燃煤熱電聯產等;
廣州發展:滾動市盈率17.09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72.33% ;
主要從事電力產業項目的設計、投資、工程總承包建設、生產、管理、銷售,公司屬下控股子公司廣州珠江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在全國煤炭貿易型企業中排名第三。
中國核電:滾動市盈率12.34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7.93%;
世界第四大核電公司,大股東為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集團旗下唯一核電運營平台;
公司控股核電機組共21台,裝機容量達到1911.2萬千瓦,約佔全國運行核電機組的39.20%;擁有國內最豐富的核電在建和運行機組堆型;
吉電股份:滾動市盈率24.19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1.55%;
主要從事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供熱、工業供氣的生產和銷售。
公司以發電、供熱為核心主業,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優化發展清潔煤電,積極拓展供熱市場,並積極開發綜合智慧能源、氫能、儲能等新業態,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甘肅電投:滾動市盈率12.65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1.08%;
隨著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工作的完成,變更為水電業務: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主要產品為電力。
經營模式是在水電站、風力發電廠、光伏發電廠(發電設備)及相關輸變電設施設備建成之後,控制、維護、檢修並將發電站(場)所發電量送入電網公司指定的配電網點,實現電量交割。
節能風電:滾動市盈率25.20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8.09%;
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的項目開發、建設及運營.是集風電項目開發、建設及運營為一體的專業化程度最高的風力發電公司之一.公司主要產品為所發電力。
中國廣核:滾動市盈率12.52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4.90%;
全球一流核電運營商;中廣核核能發電的唯一平台;主營業務為建設、運營及管理核電站,銷售該等核電站所發電力,組織開發核電站的設計及科研工作;
華能國際:滾動市盈率10.90倍;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1.75%;
火電行業龍頭,國內第一個實現境內外三地上市的發電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1698兆瓦,居國內行業可比公司第一;
擁有14台已投產的世界最先進的百萬千瓦等級的超超臨界機組,投產國內最高參數的66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和國內首座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
注意:上述公司根據業績報表等公開資料整理歸納,僅作為分享以及交流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
(上述部分公司近期股價已有較大漲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碼字不容易,認同文章觀點的朋友可以點贊,點贊支持一下,謝謝!
大家也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最新的股市資訊,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
⑵ 厚普股份2021年股價能漲多少厚普股份股價歷史最高是多少元厚普股份股近期交易價格
新能源未來四大最具前景賽道——鋰電、光伏、儲能、氫能源。但作為21世紀終極能源的氫能卻是最易被忽略的一位,因為氫能並不像鋰電光伏那樣變化大,更不像鋰電光伏那樣舉目皆是。而這也會給我們帶來投資上的預期差,氫能源歷經培育期和探索期,目前來看的氫能源已逐漸成熟,未來股價肯定有機會像鋰電和光伏那樣暴漲,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下氫能源的龍頭之一--厚普股份。
正式開始講厚普股份前,我先把整理好的新能源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名單是限時免費的,馬上點擊領取吧:【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的就是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天然氣和氫能加註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集成也都涵蓋到了。就在天然氣加氣設備的這一個行業中,公司的市場佔有率較高,已經超過了50%,已經成為了這個行業的領軍企業。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氫能領域,雖然佔比收入不是很多,但是公司已經開始更加積極地進行發展了,現在,氫能方面許多項的專利都是屬於公司的,氫能加註設備中有一個關鍵部件,過去一直國際壟斷,現在被我們率先打破了,相信未來也會成為世界佼佼者。
對公司的情況有了基本的認識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來具體聊一下,厚普股份在氫能領域值得我們著重關注的點都有哪些。
亮點一:深耕氫能多年,打破國際壟斷
公司從2013年開始就開展氫能源方面的業務了,為國內首家箱式加氫站解決方案供應商。隨後公司對氫能領域的投入力度加大了,2017年是,公司與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達成合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和推廣項目一齊推進;公司2018年成立厚普氫能專門發展氫能事業。經過多年的奮斗,{公司自主研發的多項厚普股份 -19}公司逐漸發展為業內翹楚。
亮點二:業內首家一體化智慧能源系統開發商
公司利用信息化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先進通訊技術在清潔能源領域成功推出HopNet物聯網平台。這個平台打破了不同設備廠家、不同協議設備、不同展示平台之間的對接短板,是首個在清潔能源加註行業實現統一安全監管和運營的平台。
公司通過這個自主創設的平台,綜合形成"清潔能源+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統一化智慧能源系統,在商業建立一種可以實現多方互利共贏的生態圈,對公司的業務收入而已,不僅進一步實現穩固還得到提升。
不得不說,公司在氫能領域還有更大的潛力,在天然氣領域也擁有無法替代的地位,由於文章有限制,關於厚普股份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詳情,都已經被我整理在下面的研報里了,點進去就可以閱讀:【深度研報】厚普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氫能行業對於將來的策劃很明確具體,站在國際角度看問題,國際氫能委員會進行了一個合理的預測,30年以後,全球 18%的能源終端需求將由氫能承擔,創造的市場價值超過2.5億美元,但是,目前氫能在新能源的佔比還是非常少的,所以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從國內看,氫能技術的研發已被列入十四五規劃當中,而且中國氫能聯盟計劃2050年的氫能在中國的終端能源體系中至少需要佔比達到10%,氫氣的一個需求量快要到達6000 萬噸了(截至2019年,氫氣產量僅2000萬噸,注意,只是氫氣,非氫能)。
所以說氫能源未來成長空間非常之大,並且正出於發展早期,將來有機會,進入成長期時將會獲得比其他新能源更為豐厚的回報。不過要注意一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還在初級階段的氫能源,可能存在較多變化,不過文章不是很實時,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厚普股份未來行情,點擊鏈接就行,你的股票會有專業人士診斷,看下厚普股份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厚普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⑶ 厚普股份股價為什麼跌這么多厚普股份2021年一季度財報比厚普股份還牛的股票是哪個
未來新能源最具投資價值的版塊--鋰電、光伏、儲能、氫能源。可最易被疏忽的氫能卻是21世紀終極能源,因為氫能並不能像鋰電光伏那樣進展成熟,更不像鋰電光伏那樣無處不在。而這,也為我們的投資帶來了較大預期差,氫能源經過培育期和探索期這兩個階段後,已逐步走向成熟,未來股價定會像鋰電和光伏那樣,迎來一個嶄新的篇章,一路猛漲,學姐這就跟大家全面剖析一下氫能源的龍頭之一--厚普股份。
正式開始講厚普股份前,我先把這份已經整理好了的新能源行業龍頭股名單推薦給大家,是限時免費的哦,現在點擊,馬上領取:【寶藏資料】:新能源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的就是清潔能源裝備製造,業務還涵蓋了不少方面,像是天然氣和氫能加註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集成。在天然氣加氣設備的這個方面,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早就超過了50%,躋身成為了這個行業中的龍頭。再看看氫能領域,雖然說現在收入佔比還沒有特別的多,但是公司已經准備更好的發展這塊業務了,目前氫能方面已獲多項專利,氫能加註設備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件,曾經這個部件一直國際壟斷的,現在我們我家已經率先自主研發出來了,未來還將強者更強。
相信大家對公司的概況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厚普股份在氫能領域有哪些值得我們著重關注的點。
亮點一:深耕氫能多年,打破國際壟斷
從2013年起,公司才把氫能源領域相關的業務開展起來,在箱式加氫站解決方案方面成為國內首家供應商。隨後公司大力支持氫能領域發展,2017年,公司與武漢地質資源環境工業技術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一同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和推廣項目;公司在2018年成立厚普氫能主要是為了專注氫能事業的發展。通過多年來的發展,{公司自主研發的多項厚普股份 -19}進一步提高公司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亮點二:業內首家一體化智慧能源系統開發商
公司利用信息化技術、雲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先進通訊技術在清潔能源領域推出HopNet物聯網平台取得勝利。這個平台打破了不同設備廠家、不同協議設備、不同展示平台之間的對接束縛,是首個在清潔能源加註行業實現安全監管和運營的平台聯合。
公司通過這個自主創設的平台,綜合造成"清潔能源+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統一化智慧能源系統,將多方互利共贏的生態圈就這樣成功的實現,讓公司的業務收入更加的穩固,並得到相應提升。
不可否認,公司在氫能領域還有更多的競爭優勢,在天然氣領域也是存在一定的地位,由於文章有限制,關於厚普股份的詳情,都已經被我整理在下面的研報里了,千萬不要錯過了:【深度研報】厚普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氫能是一個對於將來規劃很清晰具體的行業,站在國際角度看問題,再結合國際氫能委員會的相關預測,到了2050年,全球超過18%的能源需求將落在氫能上,為市場創造的價值有2.5億美元之多,而目前氫能在新能源的佔比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所以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在我們的國家,氫能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早已列入十四五規劃之中,而且中國氫能聯盟有在2050年氫能在中國的終端能源體系中的佔比至少達到10%的打算,氫氣需求量幾乎已接近6000 萬噸(截至2019年,氫氣產量僅2000萬噸,注意,只是氫氣,非氫能)。
因此,氫能源未來的發展前景很廣,且因處於發展早期,將來在邁入成長期時,將有機會獲得比其他新能源更為豐厚的回報。不過要注意一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氫能源還處於初期,還有很多未知的變化,不過文章跟不上現實的節奏,大家要是想知道更多關於厚普股份未來行情的內容,點擊鏈接就行,有專業人士把你的股票診斷好,分析下厚普股份現在行情值不值得買入或賣出:【免費】測一測厚普股份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⑷ 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保利協鑫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6月30日。 2016年2月1日,公司名稱由「保利協鑫有限公司」變更為「協鑫智慧能源(蘇州)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4日,公司名稱由協鑫智慧能源(蘇州)有限公司變更為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鈺峰
成立時間:2009-06-30
注冊資本:36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000400003831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蘇州工業園區新慶路28號
⑸ 光伏板塊有哪些股票
光伏板塊股票有
金辰股份(603396)
永福股份(300712)
禾望電氣(603063)
拓日新能(002218)
清源股份(603628)
捷佳偉創(300724)
向日葵(300111)
三超新材(300554)
亞瑪頓(002623)
金宇車城(000803)
東方日升(300118)
嘉澤新能(601619)
通潤裝備(002150)
ST百特(002323)
珈偉新能(300317)
九洲電氣(300040)
億晶光電(600537)
科林電氣(603050)
中光學(002189)
康躍科技(300391)
夢網集團(002123)
京山輕機(000821)
英威騰(002334)
陽光電源(300274)
科陸電子(002121)
林州重機(002535)
北玻股份(002613)
曠達科技(002516)
天龍光電(300029)
中成股份(000151)
盾安環境(002011)
和順電氣(300141)
通威股份(600438)
安彩高科(600207)
永高股份(002641)
銀星能源(000862)
雲意電氣(300304)
愛康科技(002610)
芯能科技(603105)
東材科技(601208)
鵬輝能源(300438)
愛旭股份(600732)
揚傑科技(300373)
山煤國際(600546)
中利集團(002309)
科華恆盛(002335)
哈高科(600095)
瑞和股份(002620)
聖陽股份(002580)
岱勒新材(300700)
精功科技(002006)
金固股份(002488)
深賽格(000058)
美利雲(000815)
嘉寓股份(300117)
回天新材(300041)
*ST猛獅(002684)
中來股份(300393)
中閩能源(600163)
江蘇新能(603693)
*ST東南(002263)
東尼電子(603595)
隆基股份(601012)
兆新股份(002256)
東方能源(000958)
樂山電力(600644)
中航三鑫(002163)
中環股份(002129)
露天煤業(002128)
大港股份(002077)
宏潤建設(002062)
*ST科林(002499)
石英股份(603688)
雲南鍺業(002428)
金晶科技(600586)
浙江富潤(600070)
恆星科技(002132)
協鑫集成(002506)
天沃科技(002564)
洛陽玻璃(600876)
蘇美達(600710)
錦富技術(300128)
韶能股份(000601)
科士達(002518)
奧克股份(300082)
東旭藍天(000040)
京運通(601908)
退市海潤(600401)
京泉華(002885)
華榮股份(603855)
嘉欣絲綢(002404)
四方股份(601126)
宋都股份(600077)
晶盛機電(300316)
智慧能源(600869)
林海股份(600099)
格林美(002340)
桂東電力(600310)
泰嘉股份(002843)
龍星化工(002442)
⑹ 隆基登頂光伏組件「王座」
近十年,在組件出貨量方面,榜首位置九年為中國企業所佔據。十年間榜首共涉及五家企業,中國企業四家,實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所不及。
尚德、英利、賽維的勢弱
2011年對於中國光伏行業來說是較為特殊的年份,在此年歐美對中國光伏的「雙反」拉開序幕。
2011年10月18日,德國SolarWorld美國分公司聯合其他6家生產商向美國商務部正式提出針對中國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申請。
2012年7月24日,以SolarWorld為首的歐洲光伏製造商聯盟(EUProSun),針對「中國光伏製造商的傾銷行為」向歐盟委員會提起訴訟。
……
雙反大棒終究落下。時有評價中國光伏產業狀況為哀鴻遍野。恩孚商務咨詢2012年跟蹤數據顯示:當年國內破產和停產的光伏企業超過350家,企業全線虧損,11家在美上市公司負債總額近1500億元,半數以上企業停產或半停產。
此兩年,中國光伏行業的傳奇公司尚德、英利、賽維還榜上有名,2011年,尚德位列榜單次席,僅次於First Solar,英利居於第三位,賽維位列第九,天合、阿特斯、晶科分列五、六、八位。
First Solar此年居於榜首,有媒體評價其是倖存下來的 歷史 最久的光伏板生產商之一。First Solar於1999年成立,其前身為Solar Cell,後被沃爾頓家族相關公司收購。沃爾頓家族為沃爾瑪集團的擁有者。
但是僅僅一年後,FirstSolar的榜首位置便被英利所取代。但是在十年期間,FirstSolar只在2018年未進入前十榜單,實力可見一斑。
英利在2012年、2013年居於榜首。
在2013年1月8日,英利高調宣布了2012年自己成為出貨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業,全年出貨量超2.2GW。英利在2012年的 「高光」表現或與國內市場的開拓密切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英利國內組件發貨量超500MW,同比上漲27%。此外,在美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也收獲到部分訂單。
彼時,苗連生曾預計:2013年,英利國內市場份額有望達到40%。
其實,在2011年下半年,英利的歐洲市場比重已下降至45.17%,美國市場比重下降至10.31%,而中國市場比重則上升到36.71%。
經過2012之後,次年的英利依舊保持著榜首位置,組件出貨量達到了3.2GW,相較於2011年1.6GW的出貨量,實現了翻番。
但英利在2011年-2013年的業績並不好看。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合計虧損近80億。
英利並未如同賽維和尚德一樣迅速「隕落」。
2014年,英利退居榜單次席。此年英利虧損2.09億美元,組件出貨量3.3GW。
2014年似乎拉開了英利「退」的序幕。2015年-2017年,英利連續三年居於榜單第八位。從2018年至今,再未進入榜單。但關於英利的消息從未中斷。2020年,英利在市場上的聲音逐漸多了起來,並有著相較不錯的收獲,也許未來仍會獲得一席之地,無法妄言。
2014年,苗連生面對天合的追趕,「讓」出了榜首位置,,坊間認為老苗更「靠譜」了。此年天合出貨量為3.7GW,兩者差距400MW。
英利讓大家銘記的除苗連生之外,還有其贊助了2010、2014兩屆世界盃。在中國光伏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對英利的榮光,尚德在此時則顯得有些落魄,雖然在此種大環境下,誰都過得不好。
2012年或者算是尚德高光表現的「最後一舞」,此年尚德位居榜單第三位。
2012年9月初,面對困境,尚德開始了減產裁員,太陽能面板產能從2.4GW降到1.8GW,削減幅度達25%。不完全統計,或將裁掉1500名員工。
但,尚德終究仍未能挺住。
2013年3月20日,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無錫尚德由於無法歸還到期債務,依法裁定破產重整。尚德轟然倒下。雖然對尚德的敗走有多重原因的解讀,但是「雙反」對尚德造成的沖擊力和殺傷力巨大。
2013年,榜單上已不見尚德的名字。經過系列「折騰」,2015年至今,尚德間隔性出現在榜單中,只不過不復當年的榮光。
賽維的名字則在2012年的榜單中消失。姍姍來遲的2011年年報顯示,賽維2011年共計虧損54.5億元,其中資產減值損失28.2億元,投資損失12.5億元,扣除上述損失後實際經營虧損為13.8億元。
2012年,賽維凈虧損10.5億美元。此年,賽維為諸多負面信息所圍困,彭小峰也在該年卸任賽維LDK首席執行官。
2014年8月30日,賽維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接受彭小峰辭任公司董事長及董事職位,即時生效。
2015年11月17日,賽維LDK宣布,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接受新余市城東建設投資公司及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公司贛西供電分公司的重整申請,要求賽維LDK四家子公司——江西賽維LDK高 科技 有限公司、賽維LDK高 科技 (新余)有限公司、江西賽維LDK光伏硅 科技 有限公司及江西賽維LDK太陽能多晶硅有限公司,開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但不管如何,賽維的精彩為諸多光伏人所牢記。
2012年,媒體轉載Maxim Group發布的研報:中國最大10家太陽能公司累計負債達到了175億美元。亦有媒體統計,此10家企業包含英利、尚德、天合、晶澳、阿特斯、大全、昱輝陽光、賽維和中電光伏等。
另有相關數據顯示:在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面對機遇,更多人參與到光伏行業中來。僅2011年,我國光伏行業的硅棒、矽片、電池片、組件等環節擁有的生產商便由807家增至901家。而到2012年,我國破產和停產的企業超過350家。
在此期間,苗連生、施正榮、高紀凡、瞿曉鏵四人齊聚的鏡頭定格,留下圈內的談資。
掀起「血雨腥風」的SolarWorld在2011年位居第十位之後,前十榜單再無其蹤影。作為德國的公司為何會頻頻發難,同樣存有多種解讀。
昱輝、天合、阿特斯的起落
歐美「雙反」倒逼出了更強的中國光伏企業,隨之國內光伏市場在系列積極政策的推動下開始發展。
2013年,被譽為光伏行業的「政策年」,據不完全統計,光伏相關的「大」政策就達到十餘項。最具代表性的則是2013年7月4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促進光伏產業 健康 發展的若干意見》。
《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國六條」。並且指出2013年至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2012年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中,2015年光伏裝機目標為2100萬千瓦以上。
此外,《意見》首次明確電價和補貼機制以及光伏准入門檻。
隨後,各部門的匹配政策及相關細則陸續出台,國內光伏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形成。與之伴隨的還有「雙反」階段性的收場。
經過2013年的醞釀,2014年,中國的光伏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2014年,我國光伏累計並網裝機容量28.05GW,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GW,分布式4.67GW。全國新增並網10.6GW(新增光伏電站855萬千瓦、分布式205萬千瓦),約佔全球新增容量的四分之一,所用組件占我國組件產量的三分之一,實現了《意見》中提出的年均增長1000萬千瓦目標;
天合的崛起並不突然,在2013年已經位居榜單次席。高紀凡能夠出現在四巨頭齊聚的局中,已經證明了天合的實力。天合也在此年將英利「推」下了王座。
據天合光能自身披露的數據顯示,2014年,天合光能出貨量為3.66GW,較2013年同期提高41.9%。全年凈收入總計22.9億美元,較2013年提高28.8%;毛利潤3.856億美元,較2013年提高76.7%;毛利潤率為16.9%,較2013年提升4.6%。
其中,天合光能2014年Q4組件出貨量近1.1GW,包括1.07GW對外發貨量以及用於自身下游發電項目28.3MW的發貨量,創造了新的記錄。第四季度凈收入為7.05億美元,環比提高14.3%。
彼時天合預計:2015年Q1組件發貨量為840MW-870MW,其中用於自身下游電站項目的組件量為60MW-70MW。2015年全年組件發貨量目標為4.4GW-4.6GW,比提高20%-26%。此外,將在全球並網700MW-750MW項目,其中包括中國30%-40%分布式項目。
天合光能2015年年報成績著實亮眼的。天合光能全年總出貨量為5.74GW,同比增長56.8%。凈營收30億美元,同比增長32.8%。
同時,天合提預計2016年光伏組件出貨量在6.3GW至6.55GW,其中下游項目供貨量預計為450MW至550MW。
天合的登頂幾乎是伴隨著英利勢弱而來的。阿特斯緊隨其後,在2015年登上了榜單的第二位。當年出貨量4.71GW,與天合有著1GW的差距。但在此年也是阿特斯最接近榜首的位置的一年。
對於阿特斯的「不思進取」,坊間很多聲音認為瞿曉鏵的性格決定了阿特斯的定位。瞿曉鏵是一個性格穩健的人,做光伏可算作科班出身。業內人士評價:阿特斯是業內財務狀況較為穩健的幾家之一。也有著「如果最後僅剩幾家光伏企業,其中一定會有阿特斯」的說法。
在2014年,有媒體報道阿特斯或將取代天合的榜首位置,但是最終並未成型。後伴隨著晶科、晶澳,乃至隆基在組件方面的崛起,阿特斯排名進一步下滑。至今,阿特斯組件出貨量連續三年位居榜單第五位。
2015年,榜單變化明顯的還有昱輝陽光下滑到第十位,而協鑫集成則闖入榜單,且高居第七位。
2015年也是昱輝陽光截至現在最後一年在此榜單之上。
昱輝陽光的創始人為李仙壽。李仙壽為光伏業內較為知名「李氏三兄弟」中的大哥,二哥、三弟分別為李仙華、李仙德,李仙德則是在2016年居於榜首晶科的創始人。
2005年,李仙壽和創業夥伴創立昱輝陽光;2008年,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9年宣布正式進入電池片、組件生產領域,擁有了由原生多晶硅到光伏應用系統的完整光伏產業鏈;2011年11月,昱輝陽光一個月整合20家光伏企業成立合資新公司。
2014年,昱輝發布公告稱已成為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出口光伏產品雙反調查的制定調查企業,股價應聲而落,昱輝還是捲入了「雙反」。這或者也為2016年退市警告、2017年太陽能製造業務的剝離埋下了伏筆。
「雙反」之傷對昱輝來說雖然並不致命,但對昱輝陽光的業績影響頗深,在此期間,昱輝的業績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2015年,相關數據顯示昱輝對外光伏組件出貨量為1.6GW,實際收入為12.8億美元,同比下降18.9%。預計2016年營收將低於2015,約為10億美元至12億美元之間,第三方組件出貨量也將出現降低。
李仙壽曾表示「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將業務重心由製造業務轉移至下游業務開發上來」 ,這與後續的昱輝退出太陽能製造業的行動相呼應。退出舉動被看做昱輝的「斷腕自救」。
2016年,昱輝由於股價每股低於1美元而收到紐交所退市警告。此種狀況也僅是昱輝當時境況的一點。此年,昱輝跌出了榜單。
2017年6月14日,昱輝發出公告稱,李仙壽宣布收購該公司的製造業(包括多晶硅、太陽能晶片和太陽能組件製造)和LED分銷業務,並承擔該公司相關的債務。至此,以太陽能製造業興起的昱輝「英雄謝幕」。
京瓷、夏普也是雙雙跌於2015年的榜單之外。2015年,2015財年全年,日本組件總發貨為7.96GW,為2014年的81%,更是遠遠低於2013的水平。
晶科、隆基、東方日升的崛起
2016年,昱輝跌出榜單,晶科卻登上榜首,兄弟二人的公司狀況迥異。而在晶科建立之初,其目的主要是以期幫助李仙壽昱輝更好地發展。世事變化。
從2016年起,晶科開始了自己的「王者」征途。2016-2019,晶科連續四年蟬聯首位。
2016年,據相關機構統計,晶科出貨量在6.6-6.7GW,天合出貨量在6.3-6.55GW。與晶科相差不大。
天合在2014、2015占據榜首之後,2016年以微弱劣勢「輸給」晶科,坊間認為此時的天合並非沒有與晶科一戰的實力,而是高紀凡的主動「退位」。
高紀凡在相關場合曾經說過,天合目標是全球最領先的組件供應商,一流的系統集成商,智慧能源領域的開拓者。由此來看,天合還是志在綜合。
「有時候人為了保持第一,會做很多愚蠢的事情。」「做老大的不易來自於兩個方面:引領者走在前面,有風雨來的時候你總是第一個被刮到;第二個,領先者有很多的酸甜苦辣。比如技術領先了,後面的人盯著你。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不行,你可能花了一個億去開發一個新的產品,人家花幾百萬挖一個人就把你這個東西拿走了。」
高紀凡此幾次表達,成為支持「讓賢」這一說法的支撐。各種原因到底如何,除了當事人恐怕沒有人能夠給予確切答案,所以答案現在依舊算是一個「謎」了。
晶科登上榜首,同樣並不奇怪。
在此十年中,晶科一直居於榜單之中,而且呈現上升的趨勢。在登頂的前五年,晶科排名分別為第八位、第七位、第五位、第五位、第三位。
在2017、2018、2019三年,晶科組件出貨量分別為9.7GW、11.6GW、14.3GW。此三年的第二位分別為天合、晶澳、晶澳。兩者三年的出貨量分別為9.1GW、8.1GW、10GW, 7.5GW、8.8GW、10.26GW。
在2018、2019兩年,晶澳占據次席,天合位居第三位。
在此四年中,晶科都以較大的優勢領先著第二位,後者並未對晶科形成足夠的威脅。從2018年開始,中國的組件行業也正式進入了「晶晶」局面。兩者的地位彼時看來並沒有企業可以動搖。
恰在晶科登頂的第一年,隆基樂葉闖進了榜單,位列第九位。恐怕此時,沒有更多的人可以想到,這個企業在幾年後在中國光伏行業占據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並且從晶科手中搶走了王冠。晶科五連冠未能實現。對於晶科與隆基的關系,同樣坊間說法頗多。一相關工作人員曾玩笑表示到——恨死你,卻干不掉你。
2014年10月,隆基以近4610萬的價格收購了浙江樂葉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85%的股份。浙江樂葉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在被隆基收購之時組件產能超過200MW。隨後,隆基對樂葉進行了整合注冊。2015年1月28日,隆基投資5億元在西安成立樂葉光伏 科技 有限公司。至此,隆基正式切入組件環節。
也就是說,僅僅正式切入組件環節兩年,隆基便進入了前十榜單,發展速度之快可見一斑。2016年,隆基組件銷售額達57億。
隆基2016年財報顯示:隆基營收115.31億,同比提升93.89%;全年凈利15.47億,同比提升197.36%;基本每股收益0.86元,同比提升177.42%;扣非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1.15%,同比增加9.18%;綜合毛利率27.48%,同比提高7.11%。
2016-2019年,隆基的組件出貨量分別為2.34GW、4.4GW、7.2GW、8.4GW。2020組件出貨量,據相關媒體統計為22.7GW,晶科出貨量則為19GW。至此,隆基將晶科擠下了王座。
縱觀隆基近兩年,發展速度迅猛。2019年8月28日,市值超1000億;2020年7月24日,市值超2000億;2020年10月9日,市值超3000億;2021年1月5日,市值超4000億。高瓴資本的進入,顯示資本市場對隆基的看好。5000億市值並非不可及。
2019年4月,隆基發布(2019-2021)產品產能規劃,計劃單晶硅棒/矽片產能2019年底36GW,2020年底50GW,2021年底65GW;單晶電池片產能2019年底10GW,2020年底15GW,2021年底20GW;單晶組件產能2019年底16GW,2020年底25GW,2021年底30GW。
從2019年開始,隆基進入了快速擴張階段,尤其2020年,隆基更是屢屢與國企、央企達成合作,其他企業之間也是合作不斷。據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計,在2020年,隆基涉及的擴產項目總容量超77GW,總投超269億元。
晶澳2018、2019兩年位居次席,2020年隨著隆基的登頂,其下降一位,名列第三。
縱觀晶澳,其在業內垂直一體化的發展程度上較為領先,產業鏈覆蓋矽片、電池、組件及光伏電站等多個領域。所以即使在行業較為「凄慘」的2018年,晶澳也表現較為穩健。
2019年晶澳借殼成功歸A後,受益於資本市場,晶澳更是發展迅速。在2020年動作屢屢,世紀新能源網粗略統計,晶澳擴產的項目達16個,總容量超151.6GW,總投超415.5億元。
晶澳2020年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166.9億元,同比增長23.51%;凈利潤12.91億元,同比增長85.29%。第三季度凈利潤為5.9億元,同比增長95.12%。業內較為看好晶澳2020年的業績。
隨著平價時代的迫近,降本增效成為擺在各家企業面前的重要的課題。
2019年,中環推出了「誇父」210mm矽片,從而帶動著大尺寸組件的發展。2020年M10聯盟成立。
東方日升跨入榜單是在2017年,截至2019年,組件出貨量分別為2.8GW、5.07GW、7.3GW。名列榜單的第十位、第七位、第七位。同時據相關統計顯示, 2020年東方日升依舊位居第七位。
隨著2020年業績預告的披露,東方日升的業績「變臉」對其影響頗深,但其在人才、技術、市場等方面並未遭到更大沖擊,再匹以相對穩健的發展思路,業內依舊看好其2021年。
雖然多企陸續布局210組件市場,但是憑借多方面的東方日升理論上也擁有著較好的發展空間。
正泰在2020年闖入排行榜第八位。其在2019年已經有出色的表現,並以3.73GW的出貨量位居我國組件出貨量的第七位,前六位分別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隆基。
隨著國內光伏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外組件企業的式微,正泰進入榜單也就不奇怪了。從2018年開始,尚德重新登上榜單,雖然排名不高,但依舊展現出較強的實力。
根據當前數據,2020年前十榜單中,中國企業占據八席,實力雄厚。
十年,組件市場雖有變化,但是強者恆強依舊是主基調。隨著2021年的起始,光伏利好信息頻出,未來,中國組件企業十席能夠占據幾席,隆基是否王冠依舊,日升能否業績翻臉,天合又將演繹出怎樣的精彩……這些都將是精彩的看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2021年的王座將會屬於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