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管理問題:關於保守和激進的兩種運營資金管理方式
ABC三條線,以C為分界線,上方為波動性的流動資產,下方為企業的永久性資產。
當以C為分界線,上方資產短期融資,下方資產長期融資,就是折衷的資金管理方式;
當以A為分界線,除了永久性資產以外,相當部分的處於波動性狀態中的流動資產,也通過長期融資了,就是保守的運營資金管理方式;
當以B為分界線,除了波動性的流動性資產用短期融資以外,一部分永久性資產也用短期融資了,就是激進的運營資金管理方式。
你想,如果波動中的流動資產也用長期融資,那麼,這塊融入的資金暫時不用償還,而波動中的流動資產是不停變化的,可能一時需要資金,用了長期融資,後來又變現了,不需要資金了,這時,融來的長期資金還在手上,就發揮不了相應的收益,所以,這種方法是比較保守的。相當於手上有資金餘量。
而對於永久性資產也用短期融資的話,一會兒工夫短期融資款就要償還了,而永久性資產當時無法變現,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還債,就面臨流動性風險,所以,這種運營資金管理方式是激進的管理方式。
和米勒奧爾模型的思想有點類似,但不是一個概念。
米是最佳現金余額模型,這個是融資來源問題;米的分界線是最佳現金余額持有點,這個是長短期融資用途分界點。
http://ke..com/view/697548.htm
Ⅱ 綜合資金成本計算公式。
例如:
某企業欲籌集長期資金400萬元,其中:面值發行長期債券1.6萬張,每張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1%,籌資費率2%,所得稅率33%;面值發行優先股8萬股。
每股10元,籌資費用率3%,股息率12%;面值發行普通股100萬張,每股1元,籌資費用率4%,第一年末每股股利0.096元,股利預計年增長率5%;保留盈餘60萬元。
長期債券的成本=160萬*11%*(1-33%)/160萬(1-2%)=7.52%
優先股的成本=80萬*12%/80萬*(1-3%)=13.64%
普通股成本=0.096(1+5%)/1*(1-4%)+5%=15.5%
留存收益成本=0.096(1+5%)/1+5%=15.08%
綜合成本=(7.52%*160萬+13.64%*80萬+15.5%*100萬+15.08%*60萬)/400萬=11.87%
綜合資金成本的計算步驟:
1、先計算出個別資金成本;
2、計算各種資金的權數;
3、計算出綜合資金成本。
(2)融資總額分界點擴展閱讀:
綜合資金成本的分類:
1、加權平均資金成本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是指分別以各種資金成本為基礎,以各種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來的綜合資金成本。它是綜合反映資金成本總體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綜合資金成本是由個別資金成本和各種長期資金比例這兩個因素所決定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某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該種資金的成本)
若以Kw代表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j代表第j種資金占總資金的比重,Kj代表第j種資金成本。
個別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通常是按賬面價值確定,也可以按市場價值或目標價值確定,分別稱為市場價值權數、目標價值權數。市場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市場價格確定權數;目標價值權數是指債券、股票以未來預計的目標市場價值確定權數。
2、邊際資金成本
邊際資金成本,是指資金每增加一個單位而增加的成本。邊際資金成本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權數為市場價值權數,而不應使用賬面價值權數。當企業擬籌資進行某項目投資時,應以邊際資金成本作為評價該投資項目可行性的經濟指標。
計算確定邊際資金成本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1)確定公司最優資本結構。
(2)確定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
(3)計算籌資總額分界點。籌資總額分界點是某種籌資方式的成本分界點與目標資本結構中該種籌資方式所佔比重的比值,反映了在保持某資金成本的條件下,可以籌集到的資金總限度。一旦籌資額超過籌資分界點,即使維持現有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會增加。
(4)計算邊際資金成本。根據計算出的分界點,可得出若干組新的籌資范圍,對各籌資范圍分別計算加權平均資金成本,即可得到各種籌資范圍的邊際資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