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房產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
上海普通住宅標准,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五層以上的多高層住房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
(二)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平米以下;
(三)實際成交價格:低於同級住房平均交易價1.44倍以下,內環線低於450萬元/套,內外環線低於310萬元/套,外環線低於230萬元/套。
你的房子面積沒有超標,價值上看屬於哪個樓盤了,規定的標准偏低,但並不是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而是房管部門的核定標准。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區別之稅費參考下面資料:
個人所得稅:成交價*1%
1、普通住宅滿5年,且賣方家庭唯一住房,免徵。
2、非住宅按成交價的1%徵收。
3、轉讓受贈住房一律按差額的20%徵收。
4、直系贈與,看老證,滿5年免徵。
增值稅(含附加):成交價*5.6%
1、普通住宅滿5年(含5年)免徵。
2、普通住宅未滿5年,全額徵收。
3、非普通住宅滿5年,差額徵收。
4、非普通住宅未滿5年,全征
契稅:
1、成交價*1%,90平米以下的普通住宅,若買方不是唯一住房,按成交價3%徵收。
2、成交價*1.5%,90平米以上,144平米以下普通住宅,若買方不是唯一住房,按成交價3%徵收。
3、成交價*3%,(144平米以上含144平米)
土地收益金:成交價*0.5%,房改房徵收。
土地增值稅
普通住宅免徵;非普通住宅3年內:房屋成交總額×0.5% ,3年至5年:房屋成交總額×0.25%,5年或5年以上:免徵。
㈡ 歷年上海人均住房面積是多少
2001年人均12.5平方米
2002年人均13.1平方米版
2003年人均13.8平方權米
2004年人均14.8平方米
2005年人均15.5平方米
2006年人均16.0平方米
2007年人均16.5平方米
2008年人均16.9平方米
2009年人均17.2平方米
㈢ 房屋銷售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產品房的銷售面積,也稱房屋建築面積。是指購房者所采購的套內或單元內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和應分攤的共用建築面積之和。即:產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共用建築面積。
㈣ 上海房地產近年的發展情況,急急!!!!
房地產發展的綜合性指標能夠有效地反映房地產的歷史狀況,還能夠正確反映房地產的全面、系統、綜合的狀況,更能夠通過部分或大部分的指標預測、規劃或計劃,更直觀的表達出未來的發展趨勢。
以往我們見到的指標往往是表達某些方面的意思,不同的指標發布機構有著不同的指標發布目的,本文主要概括性地描述房地產發展綜合性指標的類型,以及其表述的涵義,以便幫助我們更加全面系統地去認識各類指標。
一、房地產發展的主要社會指標
從房地產發展的社會指標看,具有從居住面積指標向環境和服務指標、從公眾性指標向保障型指標、從比例性指標向總量性指標的三個轉變,體現出住房的社會需求變化。
人均居住面積和使用面積。城市人均居住面積或使用面積是最重要的住房指標之一,也是考核一個城市住房狀況的重要指標。1996年以來,上海人均居住面積與人均使用面積不斷增長,人均居住面積由1995年的8平方米增長到2007年的16平方米以上,人均使用面積由1995年的11.1平方米增長到2007年的23平方米以上,城市居民的居住水平顯著提高。
隨著人們從對住房數量的追求轉向對住房質量的需求,對於人均住房面積指標在討論中帶來了普遍的質疑,有專家提出用套數和質量指標來表達居住水平更為確切。鑒於指標的可比性,根據人口增長情況、住房建設發展和舊區改造拆遷等指標測算的結果,預計在2010年上海人均住房居住面積可達到18平方米以上,使用面積在26平方米左右,在住房數量上進入亞洲大型城市的先進水平。此後,筆者認為,這一代表居住規模水平的指標的社會意義將越來越小。
住房成套率。住房成套率是表達房屋居住品質的一項指標,上海由2000年的74%上升到2004年的92.5%,到2010年,住房成套率將達到95%以上,屆時這一指標也會成為歷史性指標。
小區品質率。這是一類新的發展指標,隨著居民對居住品質的要求,這類指標將會不斷創新和發展。隨著上海菜單式全裝修和「四新」成果集成應用有序推進,「四高」優秀小區的建設量已達到全市當年住宅竣工總量的40%。四高小區比例提高50%。未來,環保型、節能型和節約型小區和建築的指標將會不斷建立,標准也會不斷提高,形成新的指標趨勢,如,上海住宅節能率在未來三年內將會達到65%的比例。
住房最低保障面積。住房最低保障面積是指政府為社會提供的住房保障居住面積或使用面積的底線,也是居住最低的標准線。這一面積的設計和劃分十分關鍵和敏感,標准過低會被認為社會進步緩慢或居住貧富差距過大;標准過高又會使保障人群過多和改善面積過大,使得政府無力承受。一般認為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種是按照實際需要,如一張床、一隻桌、一個櫃等生活所需基本空間,估計出基本的住房面積;另一種是按照人均住房面積的一半左右的標准進行劃分(這種方法類似於最低保障收入的劃分)。上海在歷史上曾經確定過2.5平方米、4平方米和6平方米為最低住房面積標准;筆者認為不超過人均8平方米居住面積的標准相對比較合理,並在相當長的時間適用於上海;筆者還認為,應該對不同人口的戶型做相應系數調整,上述標准對三口人的家庭比較合適。
住房保障享受面和廉租家庭戶數。按照上述標准,對於對低收入者符合保障條件的住戶住房保障面將達到一定的標准,如98%以上,同時,由於實際情況的變化,享受廉租住房的保障家庭戶數將成為關鍵性的指標,筆者認為,這一指標將從最近的3-5萬戶,快速地提升到10萬戶以上。
住房促進享受面和經濟適用房享受戶數。住房提高貨政府和單位的各類資助,使得中等收收入家庭能夠買房,包括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可以加快解決住房問題的步伐。筆者認為,這一指標的戶數數量應該達到廉租房家庭的兩倍以上。
物業管理類指標覆蓋率。物業管理是居住著民主權利的表現,包括對已交付使用房屋的物業管理覆蓋率(希望達到80%以上),其中住宅物業管理覆蓋率更希望在98%以上,住宅前期物業管理要全部實現招投標;業主大會組建率希望在90%以上;住宅維修資金的首次歸集要基本全部到位。
二、房地產的產業經濟類指標
從房地產的產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可以和宏觀經濟接軌的產業與投資指標上,包括產業規模和投資規模。從長期看,企業數量和結構、從業人員數量等也會成為產業中關心的指標。
房地產增加值及其佔GDP比例。10多年來,中國和上海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房地產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相應迅速上升,上海房地產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經從1990的0.5%上升到2000年的5.5%和2004年的8.4%,目前仍在7%以上的水平。標志著房地產業成為上海新的支柱產業。一般認為,房地產佔GDP的比重在6—8%時,與GDP的均衡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房地產投資總額及其比例。1996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逐年下降;2000年起開始穩步上升。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平均每年增長10以上%,至2007年,房地產投資規模達1300億元左右。未來幾年,上海將保持房地產投資佔全上海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分之一左右的基本格局。
房地產企業數量和房地產從業人員數量規模限於資料和篇幅,本文不予展開。
三、房地產開發建設的主要指標
房地產建設從土地供應、開工和在建面積到竣工面積,構成了完整的建設內容,也在統計中能夠比較全面反映房地產開發狀況的指標。同時,舊城改造從土地存量再開發利用角度反映了另一方面的建設需求。
土地出讓面積。土地出讓面積決定了房地產開發的生產資料基本資源的供給狀況。在1996-1999年期間,土地出讓面積基本保持平穩態勢。2000年以後有較大幅度的增長,2001-2004年,共出讓土地24967公頃,其中經營性用地14052公頃。2004年以後,由於土地出讓招投標制度的建立,出讓面積明顯減少。目前,房地產經營用地年平均供應2500公頃左右,其中住宅佔70%以上,基本滿足上海房地產開發建設的需要。在出讓土地中,政府儲備土地所佔的比重希望能夠達到20%左右。
房屋竣工面積。在上述土地資源供給的情況下,上海房屋竣工面積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3000—3500平方米之間徘徊,其中只有1997年2003年兩個年份超過3500萬平方米的高位。未來兩三年,竣工面積將回落到三千萬平方米以內。竣工面積回落是長期性的趨勢,預計未來十多年,平均將以每年以一百萬平方米左右的竣工面積的回落速度。
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和施工面積。商品房開工面積決定了房地產建設新增規模;而施工面積表現了總體建設規模,間接決定了供應的後勁。一般情況下,年度施工面積是開工或竣工面積的三到四倍,如果兩倍以下,則預示以年份供應量將會減少;多於四倍時預示著供應大幅度放量。如,2004年全社會房屋施工面積達到11023.24萬平方米,為當年竣工面積的3443.02萬平方米的三倍。當前,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將保持在3000萬平方米以上水平,年施工面積將保持在一萬平方米左右的水平,可以支持每年約2800萬平方米的房屋竣工量。
新建商品房的區域分布的三個環線比例。2004年,上海市有關部門就計劃從土地供應入手,調整住宅建設的區域分布,以實現在建住宅內環線以內、內外環間、外環線外的分布各佔20%、50%和30%,並預計用2-3年使住宅建設的區域布局更為合理。目前,根據網上住房供應量,這一比例為10%、40%和50%。這說明從區域分布上,上海增量房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不斷外移的趨勢。
房屋拆遷戶數與面積。通過「拆、改、留、修」並舉,上海的舊區改造成果顯著。過去若干年,上海平均每年動遷居民10萬戶左右,拆遷居住房屋達約600萬平方米。近年,上海每年動遷居民5—7萬戶左右,拆遷居住房屋達約300萬平方米左右,以滿足保障城市建設、世博會動遷和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的需要。
四、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指標
從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角度看,在有竣工面積帶來的增量房供應的市場基礎上,更加關心存量房(二手房)市場和租賃等其他市場的並重。從長遠看,租賃市場和存量房市場將佔主流地位,按照西方國家的經驗,成熟的房地產市場中二手房的交易量佔到70%-80%,這一情況將可能在2010年以後很快出現。
增量房市場的房地產銷售面積。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上海新建商品房的供給和需求市場迅速形成,市場規模逐年升級。從需求角度來看,新建商品房銷售量呈逐年攀升的勢頭,1995年突破500萬平方米,1998年突破1000萬平方米,2003年突破2000萬平方米。根據這一趨勢,增量房市場受到竣工面積的左右和竣工面積與銷售面積之比例的影響,在供需平衡的條件下,新建住房銷售面積未來將保持在2500萬平方米左右。
存量房市場的存量房交易量。自1994年實行公有住房出售政策至2002年底,上海共計想市民出售成套公有住房153.5萬套,建築面積達8355.1萬平方米,佔全市可出售總量的80%以上,約佔全市住房總量的40%。公有住房出售的快速推進,不僅明晰了住房的產權關系,而且也為市民進入房地產市場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隨著住房市場的完善,上海存量房市場的交易規模在2003年首次與增量房持平,預計在未來若干年,增量房與存量房交易的比例將回緩慢上升。預計到2010年,存量房的交易規模將突破3000萬平方米。
商品房租賃市場。1996年至今,隨著整個房地產業的逐步成熟,商品房出租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已達到1000萬平方米左右。由於租賃市場的特殊性和隱蔽性,這一官方指標被明顯低估。預計到2010年,上海登記房屋出租的規模將達到2000萬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增長速度在25%以上,市場發育速度加快。
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價格是房地產市場中最敏感的指標。關於市場價格的構成有許多種。一是從統計方法上看,包括官方統計的新房銷售平均價格、各類價格指數等;也有學者提出了中位價格標准等。二是從市場分類上看,有租賃價格或二手房等分類、也有房型分類、區域分類、用途分類等。三是從品質上看,如裝修房等。
㈤ 有關房地產最近幾年每季度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
一、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情況 2012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06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3%),增速比1-5月份回落1.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0879億元,增長12.0%,增速回落1.6個百分點,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8.2%。
1-6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7809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比1-5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328億元,增長16.9%,增速回落5.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6473億元,增長19.9%,增速回落2.6個百分點。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47561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5月份回落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57392萬平方米,增長15.0%。房屋新開工面積92380萬平方米,下降7.1%,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68617萬平方米,下降10.7%。房屋竣工面積33259萬平方米,增長20.7%,增速回落5.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6719萬平方米,增長21.1%。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175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9%,降幅比1-5月份擴大1.2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3441億元,下降13.3%,降幅擴大3.3個百分點。
二、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1-6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3996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0%,降幅比1-5月份縮小2.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1.2%,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7.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2.5%。商品房銷售額23314億元,下降5.2%,降幅縮小3.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6.5%,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增長5.4%。
1-6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966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0.9%,降幅比1-5月份縮小3.2個百分點;銷售額14130億元,下降7.2%,降幅縮小4.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9879萬平方米,下降7.4%,降幅縮小2.8個百分點;銷售額4388億元,增長1.1%,1-5月份為下降2.9%。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0418萬平方米,下降10.8%,降幅縮小0.3個百分點;銷售額4797億元,下降4.5%,降幅縮小0.5個百分點。
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31408萬平方米,比5月末增加66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512萬平方米,辦公樓增加84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增加31萬平方米。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
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43329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與1-5月份持平。其中,國內貸款7592億元,增長8.1%;利用外資202億元,下降53.9%;自籌資金18591億元,增長12.9%;其他資金16944億元,下降0.7%。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10389億元,增長1.5%;個人按揭貸款4216億元,增長0.8%。
四、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
6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4.71,比上月回落0.19點。
㈥ 上海一年銷售的商品房面積是多少
2010年,上海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685.35萬平方米,
2011年,上海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473.72萬平方米
㈦ 2014年上海6月份房屋銷售面積是多少
30000元吧!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