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國志13何太後劇情董卓去哪找何太後
三國志13何太後劇情董卓去皇宮找何太後。
董卓帶人去皇_見何太後,董卓和何太後再189年之後觸發的紳士事件,需要玩家使用董卓訪問和太後觸發,劇情比較復雜,是屬於那種痴女控的人看的劇情。
三國志13的威力加強版,董卓何太後紳士事件MOD,由「s - ddeng1012」製作,故事發生在189年一個朗朗乾坤風和日麗毫無預兆的一天,只要用董卓訪問何太後就會觸發100多回合的紳士劇情。
《三國志13》中人與人之間有好感度的設定,你的一些行為將提升或是降低好感度,當好感度到達一定值人物就會進入「感情狀態」,然後會發生絆事件,在完成委託就能締結絆。隨後問題就來了絆是可以升級的,通過下文我們可以了解下三國志13絆升級方法。
⑵ 三國演義中十常侍欲殺何進未果,十常侍向何進的妹妹何太後求請,為什麼何太後還要幫十常侍
因為當初何太後是十常侍提攜才能進宮做了皇後的,不然何進一家屠戶出身怎麼能夠發達呢。再加上張讓等人各方面打點運作,最後何太後就相信他們了。
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已死,黃巾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劉家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鮑國安 飾)、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張光北 飾)、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唐國強 飾)等各路豪傑不斷涌現,從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
《三國演義1994》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HC6Yaa5TPnPsY3_qegaZyg
⑶ 三國演義第三回完整翻譯
翻譯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曹操對何進說:「老祖宗的時候就有宦官了,但老祖宗們都不給宦官權力,而現在的皇帝給宦官權力而已。要是想除掉宦官,把他們投下監獄就完事了,幹嘛還要叫外援呢?等到宦官都被幹掉了,那些人就要來弄你了,我看這樣做最後必定失敗。」何進怒道:「你不會還有什麼其他意思吧。」曹操只好退下,對旁邊的人說道:「讓天下大亂的人,一定是何進。」在斷絕所有反對意見後,何進便命令使臣,帶著密詔連夜趕往各個地方。
前將軍、鰲鄉候、西涼刺史董卓,在攻打黃巾叛軍時並沒有立下功勞,朝廷本來要治他的罪,因為董卓賄賂十常侍而並沒有治罪。後來又結識了朝廷中的達官貴人,便做了大官,統領西涼軍二十萬人,一直有不臣之意。這時收到了朝廷的密詔,大喜。於是便率領部隊,讓牛輔統領西涼,而自己則與李傕、郭汜、張濟、樊稠四人帶領軍隊朝洛陽前進。他的女婿兼謀士李儒說:「你現在雖然是封詔去救駕,但這裡面還是很不對。要不讓人上表,名正言順,你的大事就可以完成了。」董卓大喜,就派人上表請奏。
何進看到了董卓上的表,給大臣們看。侍御史鄭泰說:「董卓就像野獸,把他找到京城裡,我怕會有什麼事發生。」何進說:「你想多了,你這種人就不可能會成大事。」盧植也說道:「我知道董卓的為人,那人臉看起來很善良,其實內心很殘暴。要是進了宮殿,肯定會出什麼事。還不如不讓他來,免致生亂。」何進不聽,於是這倆人都辭職不幹了。朝中的大臣也走了一大半。何進派人告訴董卓,讓他在澠池等何進,董卓就是不動。
張讓等人知道軍隊來了,商議道:「這一定是何進的計謀,我們如果不先幹掉他,會被他們滅族的。」於是便埋伏了刀斧手五十人在嘉德門內,又找何太後,讓她叫何進入宮。何太後也批准了,於是便下旨,讓何進入宮。
何進得知,便立刻准備進宮。主簿陳琳說:「太後下的這詔書,一定是十常侍在背後搞的鬼。千萬不能去,去了你就沒命了。」何進說:「太後叫我,有啥壞事?」袁紹說:「現在你的計謀已經泄露了,你還想進宮啊?」曹操也說:「我們得先把十常侍叫出來,接著再進去。」
何進笑道:「這些只是幼稚的想法,我現在已經統領天下大權,十常侍能奈我何?」袁紹說:「你要是真的想去,我們就派兵保衛你,以防不測。」於是袁紹、曹操兩人各挑選精銳部隊五百人,交給袁紹的弟弟袁術來指揮。袁術把部隊布置在青瑣門的外面,袁紹和曹操則手持劍護送何進至宮前,被門衛攔下,何進一人進了宮。
進宮後,何進便被埋伏在宮里的刀斧手給宰了。在門外等候的袁紹見何進過了很久都沒有出來,便對著宮里喊道:「請將軍上車!」張讓就把何進的頭從牆上扔出來,讀詔書:「何進試圖謀反,已被誅殺!他的同黨一概釋放!」
袁紹大喊道:「宦官誅殺大臣!來干壞人的全部上!」何進的部將吳匡就在青瑣門外放火,袁術率兵攻入宮殿,凡是看見宦官,一律宰掉。袁紹和曹操兩人也進了宮殿,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人也被袁紹和曹操宰掉。宮中火光四射,張讓、段珪、曹節、候覽把太後和太子和陳留王一起劫走,抄小路去北宮。這時盧植雖然辭職,但還沒走遠。看見宮中兵變,段珪試圖控制太後,便大呼道:「反賊膽敢控制太後!」段珪轉身便走,盧植急忙去救太後,得以倖免。
吳匡殺入內宮,看見何苗也拿著劍出來,吳匡大呼道:「何苗欲投靠反賊,一起幹掉他!」何苗想走,軍隊四面圍住他,把他宰掉了。袁紹命令部隊來宰十常侍的親屬,有許多無辜的人也被他們宰了。曹操一面命人救火,請何太後攝政,另一面派兵追擊張讓,尋找少帝。
張讓、段珪等人劫持少帝和陳留王,逃到了北邙山。二更時分,尋找少帝的軍隊來了,張讓得知,便投河死了。少帝與陳留王不敢高聲,躲在草叢里。軍隊沒有發現少帝的身影,便走了。少帝與陳留王在司徒崔烈之弟崔毅的幫助下,撐過了幾天。
而這時,第二批尋找少帝的軍隊在崔毅家發現了少帝,便護送少帝回宮。然而這時,一支軍隊飛速來到這里,領頭人喊道:「天子在哪兒?」少帝嚇得瑟瑟發抖,陳留王面無懼色,駕馬前去,呵斥道:「你是什麼人?」那人說:「我是西涼刺史董卓。」陳留王說:「你是來救駕還是來劫駕的?」董卓說:「當然是救駕的。」
陳留王說:「既然是救駕的,你幹嘛在馬上說話?如此不尊敬天子?」董卓大驚,連忙下馬。由始至終,陳留王沒有說錯一句話,這令董卓十分驚訝,董卓在這時就有了廢少帝立陳留王的念頭。第二天少帝回到宮中,見到了何太後,兩人抱頭痛哭。
大家檢點宮內的物品,發現傳國玉璽不見了。董卓駐軍於城外,每日率兵遊走於街內,百姓惶恐不安。董卓出入宮殿,肆無忌憚。後軍校尉鮑信來見袁紹,說董卓有異心,必須盡快幹掉他。袁紹說:「朝廷剛恢復原樣,不能輕舉妄動。」鮑信又去找王允,也說這件事。王允說:「讓我想想。」鮑信便率軍離開了朝廷。
董卓控制了何進兄弟部下的士兵,跟李儒說:「我想廢掉少帝,立陳留王。你看咋樣?」李儒說:「必須盡快完成,要不以後就沒機會了。第二天在溫明園中設宴招待大臣,商議廢帝之事,不來的人全部宰了,事必成。」董卓大喜,第二天便設宴招待大臣。大臣們誰敢不來,於是大家便都來了。酒過三巡,董卓說:「我想廢掉少帝,立陳留王為帝,大家的意見如何?」
董卓便說出了自己的理由,這時座上有人站起,反對道:「你是什麼人,膽敢在這里提廢立之事?難道你想謀反?」董卓一看,是荊州刺史丁原,便大怒道:「順我者生,逆我者亡!」說完便准備拿著劍砍丁原。
這時,李儒突然看見丁原後面站著一魁梧壯漢,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圓睜,便急忙說道:「今天在宴會上不講公事,我們在殿堂上再講。」大家都勸丁原上馬離開。很快,大家也走了。
這時,董卓突然看見一人在溫德園外徘徊,便問李儒:「那人是誰啊?」李儒說:「那人是丁原的義子,叫做呂布。你先躲避。」董卓便入園躲避。第二天,丁原派兵於城外挑釁董卓。
董卓大怒,便與李儒出戰。呂布與丁原出陣,大罵董卓。董卓還沒來得及回話,呂布便殺了過來。董卓逃走,丁原率兵追擊,董卓大敗,退三十里駐兵,和大家商議。董卓說:「我看那個呂布不是常人,要是他能夠歸自己就好了。」
這時,底下有人說:「我和呂布是同鄉,知道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我憑借我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呂布投降!」董卓一看,是李肅,便問道:「你打算拿什麼勸他投降啊?」
李肅說:「我聽說你有一匹好馬,叫做『赤兔馬』,這馬能夠日行千里。我拿這馬,再拿點金子,勸呂布投降。」董卓說:「這是真的嗎?」李肅說:「你想要得天下,還不捨得一馬嗎?」董卓答應了,於是便牽著赤兔馬給李肅,還給他黃金一千兩,珍珠十餘顆,玉帶一條,作為賄賂呂布的資金。
事情果然如李肅猜想的那樣,呂布看見了赤兔馬和李肅給他的財寶,便宰了丁原,投靠了董卓,還拜董卓為義父。自此,董卓更是威震朝廷,自領前將軍,封他的弟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這時,董卓便再次提起了廢立皇帝的事情,大家迫於董卓的威名,都不敢拒絕。
這時,袁紹挺身而出,說道:「皇帝剛剛即位沒多久,你就要廢嫡長子立庶子,不是謀反是啥?」董卓大怒,說道:「現在我管天下事!我想幹嘛就幹嘛,你們誰敢不同意!你看我劍鋒利不?」袁紹也拔出劍,說道:「你劍鋒利,我劍也很鋒利!」兩人在庭上對視,欲知袁紹性命,且聽下回分解。
《三國演義》第三回:何進被宦官所殺,而與此同時他所召來的涼州刺史董卓已經率兵來到洛陽。董卓欲行廢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對,董卓用離間之計使丁原義子呂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賞析《三國演義》第三回
第三回一開始就發生了一件大事,何進入宮被張讓設伏殺死。「讓等將何進首級從牆上擲出」,而後「袁紹厲聲大叫:「閹官謀殺大臣!誅惡黨者前來助戰!」何進部將吳匡便於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引兵突入宮庭,但見閹官,不論大小,盡皆殺之。」
袁紹引兵入宮大殺宦官,無須者都被屠盡,宮中大亂,皇帝失蹤。東漢也從此走上了覆滅之途。這是對宦官的第一次大屠殺,第二次是朱溫奪唐之天下,也大殺宦官和文臣。
這章就說說引起這個事件的罪魁禍首也是這起事件的最大受害者宦官。
歷史上宦官的名聲極壞,其幾大原因如下:
1.宦官因為其生理和心理缺陷,往往貪財,而且因為沒有子孫,行事不顧後果,往往造成極大禍害。
2.宦官不是正常人,是被閹割的,而且歷史上頗多污點,所以大多數人對其反感。
3.宦官掌權,直接損害了官僚貴族階層的利益。
假如拋開個人好惡不談,其實對宦官的反感主要針對其兩點,一是無止境的貪財,二是宦官權力過大,而宦官之所以能貪財,還是宦官有權,而宦官的權力來源是什麼呢?我們還是從頭說起。
宦官這一職業是因為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的血統的純潔性而做的,中外皆有,並非中國的專利,如東羅馬帝國的宦官,有當了宰相的,比起中國的宦官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見宦官當權並非一國特產,那宦官為什麼能當權呢?
宦官能當權,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是皇帝的身邊人,他們的權力,至少是起初的權力,是皇帝給予的,所以宦官當權的幾朝往往是皇權強有力的幾朝,如東晉那般朝中大權被士族掌握,宦官想有權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