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十句經典上海話
No.10老克勒
「克勒」源自英語單詞:carat
(鑽石等的重量單位--克拉)、color、classic
後來引申為時髦的、衣著光鮮的,
現用於形容上海小資人士。
例:定製西裝就是上海老克勒們最耀眼的時髦標志!
No.9差頭
源自英文單詞charter(出租、包車),
是"計程車"的常用口語說法。
例:上班要遲到了?拉差頭去!
No.8洋涇浜
洋涇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浜,即今天的延安東路。
所謂「洋涇浜英語」,
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人說的英語,
意思可以理解為:不標准!
例:那個人英語說得好洋涇浜哦!
No.7軋山河
上海話讀「噶散戶」,來自英語單詞「gossip」,
閑聊、聊天的意思。
例:王奶奶又在院子里和老夥伴們噶散戶。
No.6香面孔
這是情侶間的小甜蜜,吻臉頰的意思啦!
例:這個電影太甜蜜,裡面有好多香面孔的鏡頭欸!
No.5老麵皮
但也是生活中很常用的一句口語。
原指長不大的孩子,現在用來形容一個人厚臉皮!
例:到別人家裡吃飯,不要客氣怕難為情——
麵皮老老,肚皮飽飽
No.4混腔勢
來源於英文單詞chance,機會
混槍勢就是混機會,也引申為渾水摸魚,等等。
例:這個人一直在混腔勢,其實什麼本事都沒有。
No.3窩色
來自英語單詞worse,
意為心情很不好、很郁悶的,
跟上海話另一個詞「吼嘶」一個意思。
另外,它跟大家很熟悉的"伐開心"也是同義詞!
例:小編辛辛苦苦碼的稿子居然沒保存?!
心裡老窩色額!
No.2門檻精
「門檻精」源自英語中的「monkey」,猴子。
猴子給人的感覺就是精、聰明
因此,門檻精就是形容一個人精明的意思啦!
例:這個小娃娃一點都伐肯吃虧,門檻真精啊!
No.1腦子壞脫了!
按字面理解的意思就是——智商已下線。
用於開玩笑、自嘲、或其他多種場合,
也是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句口語!
❷ 上海市區包括哪幾個區
上海市包括抄16個區,分別襲是: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
❸ 求鑒定手中一枚上海一兩真假
上海一兩銀幣,系1867年由上海工部局委託香港造幣廠所鑄,這種銀幣的正面分專有芒紋和無芒紋兩屬種,並有光邊和齒邊的區別,存世以枚為計,銀幣四大珍之一。
上海一兩有芒紋銀幣實重一兩的樣幣真品九十年代價格65萬/枚,08年放水4萬億,16年M2達146萬億。按計算現值3250萬/枚
上海一兩有芒紋銀幣實重一兩的樣幣(直徑43毫米,重36G)
你這枚見假。尺寸,材料不對,沒包槳。
❹ 為什麼上海有兩個電視台
你是說上海電視台和東方電視台吧,現在都是上海廣播電視台下屬的不同頻道也已,以前是分的,現在都算一家人了
東方電視台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正值浦東新區開發開放之際。當時觀眾對滬上電視節目的滿意度不甚理想,於是上海廣電系統引進競爭機制,成立東方電視台,期望通過上視、東視的競爭,提高兩台電視節目的質量,為上海電視熒屏帶來一番新氣象。之後上海電視出現了巨大的改觀,上視、東視的節目質量在中國大陸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其中最讓人熟知的例子是上視的《晚間新聞》和東視的《東視今夜播報》早於央視和其它地方台,是全中國大陸僅有的3家在911事件當晚(北京時間)就用很長的篇幅進行直播新聞的電視台(另一家是福建電視台新聞頻道),即首架飛機撞擊世貿中心北座大樓後約2小時、最後一架飛機在索美塞特縣墜毀後約30分鍾就進行了大篇幅報道。而當時的央視只在它的晚間《世界報道》的最後僅僅進行了30秒的播報。
在上海有線電視台撤並前,東視沒有有線頻道,僅擁有20頻道和33頻道兩個地面無線模擬頻道,其中20頻道是主頻道。因為通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播送無線信號,除了覆蓋上海全市外,江蘇、浙江、安徽等部分臨近省份也可收到東視的信號,受眾人口達1.3億之多。而東視較上視更為輕松活潑的風格和親民的作風也更受市民的青睞。後上海有線電視台被撤,東視開始擁有有線電視頻道。
2001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現上海廣播電視台)成立,上海電視台、東方電視台實際上被強行合並。在此之後,東視各頻道開始逐漸獨立運作,東視名存實亡。
東視曾經擁有如下頻道:新聞娛樂頻道(前身是20頻道)、藝術人文頻道(前身是33頻道、文藝頻道)、音樂頻道(後被撤[3],改作上海外語頻道[4])、東方少兒頻道、戲劇頻道。其中新聞娛樂頻道現改為娛樂頻道,是唯一繼續使用東視台標的頻道;東方少兒頻道改名為哈哈少兒頻道,從東視獨立,使用自己的頻道台標;戲劇頻道已改作七彩戲劇頻道,從東視獨立,使用本頻道的台標;而藝術人文頻道和上海外語頻道於2010年在完全沒有通知觀眾的情況下,台標改為上海電視台的白玉蘭台標。
現在使用東視台標的頻道僅剩下娛樂頻道一個,即原來的東視20頻道。不過與同樣名存實亡的上海電視台不同,上視尚且還有新聞綜合頻道自稱「上海電視台」,但是現時東視僅存的娛樂頻道的呼號卻為「新娛樂」而不是「東方電視台」。因此有觀點認為,東視已經基本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等同於離開了電視熒屏。
很多市民認為,東視的建立本身就是為了與上視實現競爭,結束上海電視熒屏死氣沉沉的局面;而從上海文廣成立將兩台合並,到現在幾乎完全廢除了東視,是重新回到了以前「一台獨大」的局面,不利於上海電視的發展。
❺ 有兩個實根與有實根的區別
(1)有兩個實根說明這是一個二元一次方程即p-1不等於0 即p不等於1 讓△=b^2-4ac=4(5p+4)>=0 即p>=-4/5 所以第一問為版p>=-4/5且p不等於1
(2)有實根說明這個權可以是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是二元一次方程,即當p=1時也成立,所以范圍為p>=-4/5
❻ 上海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上海的二本大學有:
一、上海海關學院
上海海關學院(Shanghai Customs College)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
中國海關高等教育起始於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稅務學堂(後更名為稅務專門學校,並遷址上海),該學堂是世界上最早從事海關高等專業教育的學校之一;上海海關學院前身為1953年設立的上海海關學校;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升格為上海海關專科學校;1996年更名為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2007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設立上海海關學院。
二、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簡稱「立信」,上海市直屬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上海市擊劍專業運動隊體教結合改革試點學校。
學校由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和上海金融學院合並組建而成。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前身為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始創於1928年,1992年更名為立信會計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上海立信會計學院;上海金融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52年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銀行學校,1987年升格為上海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上海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3年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上海金融學院;2016年,上海立信會計學院與上海金融學院合並成立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三、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創辦於1956年,簡稱「上中醫」,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第一所中醫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單位,首批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和國際標准化組織中醫葯標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所在地,入選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校與上海市中醫葯研究院合署運行。
四、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簡稱「上海師大」,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重點建設大學,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上海市外國留學生預科基地、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藝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五、上海商學院
上海商學院(Shanghai Business School),簡稱「上商」,位於中國上海,是一所以商科專業為特色,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學科的上海市屬公辦本科普通高校。前身為1950年建校的中央稅務學校華東分校,後歷經華東財政學校、財政部上海財政幹部學校、上海市財政貿易幹部學校、上海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等階段,2004年9月升格為本科高校並更名為上海商學院。
❼ 關於上海
你說的都是外地朋友對上海人的「刻板印象」。
上海人怎麼看上海,你根本無法想像出來。
1.上海19世紀20、30年代開始已經是中國經濟水平最高的城市了。
2.上海經濟是很發達,但是從綜合水平來看不如巴黎和紐約,特別是文化方面!(總體來看,中國沒有作為一個大國該有的文化水平!)
3.上海人是為上海驕傲,但是一部分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不是沒有原因的!如果4.一個外鄉人到你家鄉那邊,什麼風俗習慣都不懂,鬧出許多笑話,你笑不笑?再者,外鄉人到你家鄉表現出「不文明」的衛生習慣和語言,那你會不會鄙視、看不起、厭惡?
5.上海人尊敬部分外國人是有原因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家談吐水平高、修養高,英國人的紳士精神、德國人的嚴謹作風,值得我們學習!
6.上海消費整體水平的確高 但是作為上海人中的一員——我家我爸媽生活節儉,兩個人一個月消費低於1000元。
7.上海男人很小氣,沒有這種事! 我作為上海人,在南財,宿舍里4個人,我買的飲料、零食都是和室友、同學分享的,山東哥們喜歡吃香蕉,我買四個香蕉——我一個、四川哥們一個、山東哥們吃倆,另外一個哥們長期不在校!
8.上海男人不打女人,我們比較紳士。夫妻間吵架一般不動手,基本都是用語言爭理。 另外,上海男人會家務、會做飯洗衣,因此被誤認為像女人。
9.上海女人不喜歡上海男人,這句話很有問題。優秀的男人,哪裡的女人都喜歡;優秀的黑、黃、白種男人,上海女人都喜歡,因為他們優秀! 如果一個外國異性朋友喜歡你,估計是你哪方面吸引他(她),你有優秀之處。
10.上海女人大部分嫁給了上海男人,一部分嫁給了其它省市的男人,一小部分嫁給了外國男人。你說的那些,是沒有依據的,只是個別現象被放大了看而已!比如,芙蓉姐姐、楊二、鳳姐都是屬於「放大了看」的,不放大看,誰知道她們是誰?!
11.移民的根本原因是國家的體制問題,一分部貪官污吏把社會弄的黑暗了,因為外國法律更健全,法律健全意味著 人權更容易得到保護,因此移民多多!
12.你想更了解上海人麽,建議你看——韓寒! 新浪博客!
❽ 有誰了解 上海"四大"的嗎
四大會計事務所的面試流程
六七月是畢業旺季,對於數百萬應屆大學生而言,這是他們最為忙碌和焦慮的時刻。但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些人是例外。小田,滬上某高校英語專業應屆畢業生正悠閑地留守在寢室,准備著畢業論文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上個月,她已經拿到了一家中國知名人力資源公司的Offer,起薪幾乎是目前大多數應屆生的2倍。當別人為她的求職如此成功而或羨慕或祝賀時,她卻從自己之前失敗的經歷中道出了這半年來輾轉各大招聘會最大的心得——「想要在大企業的面試中脫穎而出,參加『四大』的面試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幫助。」
所謂「四大」,指的是國內最有實力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即「安永大華」、「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和「畢馬威」。不少有著豐富面試經驗的大學生們都有過這種體驗,一些大公司的筆試面試題常與「四大」驚人相似。「四大」的面試題眼下正在求職者中流行,對於「面霸」來說,他們修煉的第一步就是從網上收集各種「四大」面試的模式和題型,然後根據這些套路來游刃有餘地應付各大名企。許多人紛紛表示,他們從「四大」的招聘中獲得了許多有效的實戰經驗,因為四大的面試流程在外企中有很強的針對性,如果能夠成功應對他們的試題,那麼,其他的招聘面試也一定能夠駕輕就熟。
「四大」為何「經典」?
「安永大華」、「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和「畢馬威」的面試題之所以成為許多外企效仿的「樣板題」,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一是因為「四大」進駐校園的招聘時間幾乎是所有大企業中最早的,例如德勤的宣講會是10月底召開的,普華永道是11月初,使得他們的題型有充分的時間在業界流通。其次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實際上很多大公司招聘都並非自己命題,而是把面試題交給專門的面試公司負責。因此,有一些公司往往「共享」同一家出題的企業,這使得「似曾相識」的幾率大大提升。第三是因為通常一些知名企業的大學生面試都有一套嚴格的模式和流程,而「四大」作為它們其中的代表,每年的面試題都集中了這些企業對員工素質最為看重的部分和最有效的測試方式。這些都是促使「四大」的面試題成為「經典」的原因。
了解「四大」面試流程
「四大」面試既然有如此功效,那麼,了解「四大」的面試流程,就等於拿到了一本「面試教科書」。作為最經典的面試流程,「四大」的招聘往往包含招聘中最重要的幾個環節。
其一是職業能力傾向測試,它能夠測試出一個人的性格,面對壓力和挑戰的承受能力和其他一系列職業特徵品質。在面試中它雖然只是作為參考因素,但往往在最後時刻對於你最終的去留有決定性的影響。例如,當被問及「誰一直對你的職業生涯有重要影響」時,正是試圖了解你的求職動機、工作經驗和能力特長,同時考察你的思維連貫性、語言表達力等等。
第二是邏輯類題型和智力類題型。這類題目多在筆試時出現,內容多種多樣,如腦筋急轉彎、趣味數學等等,題目主要是考察你的思維能力,有時候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關鍵是你在回答中體現出來的思路。從這點來說,解答的過程更加重要。
例如:一個正三角形的每個角上各有一隻螞蟻。每隻螞蟻開始朝另一隻螞蟻做直線運動,目標角是隨機選擇。螞蟻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答案可以是:只有兩種方法可以讓螞蟻避免相撞:或者它們全部順時針運動,或者它們全部逆時針運動。選擇一隻螞蟻,一旦它確定了自己是逆時針或者是順時針運動,其他的螞蟻就必須做相同方向的運動才能避免相撞。由於螞蟻運動的方向是隨機選擇的,那麼第二隻螞蟻有1/2的概率選擇與第一隻螞蟻相同的運動方向。第三隻螞蟻也有1/2的概率。因此,螞蟻避免撞到一起的概率是1/4。
第三則是小組面試。在這個過程中,面試者會被分為幾個小組,互相交流介紹或討論「案例」。這一部分通常包括閱讀材料,討論問題和解釋問題。討論以及解釋問題時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最後可以幾個人各自分工全部上場,每人回答問題的一個部分,或者從小組中指派一到兩名作為代表上場解釋問題。通過小組面試,能夠考察出應聘者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展現自我實力的能力。事實上,中間互相交流的部分和最後展示的部分同樣重要。
從「四大」中取得面試經
通常,每一個經典的模式背後都有相對應的解答方式,類似「四大」的面試流程同樣「有跡可尋」。在了解了所有環節後,有許多方面可以事先收集材料,而其中許多技巧更可以舉一反三,在其他類似的面試中加以運用。
比如在小組討論時一定要積極發言,這是考察你的領導力和交流能力的關鍵時刻。爭取成為Team leader或Controller,發言時可以充分利用現場的一切道具,如「板」、「紙」和「筆」,有時候圖表比語言更加直觀生動。其次,在大家一起交流時,盡量避免攻擊別人的觀點,「四大」風格相對平和,即使是崇尚個性張揚的企業,也同樣重視它的職員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其次,在參加宣講會時會通常會發一些介紹公司情況和如何應聘的材料,這些非常重要,往往能夠作為面試時的背景資料。在宣講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記筆記的習慣,而事實上,在最後一輪合夥人面試中,如果你能提到他曾在宣講會上說過的關鍵點,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般宣講會到最後都有一個提問環節,如果你能事先准備,在對公司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問幾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就可以讓你在你未來的面試官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如今激烈的就業競爭中,面試場如戰場。只有知己知彼,方能取得最終的成功。應聘的經驗也是來自於一次次真刀實槍的演練。在一份來源於上海某文科類重點高校的就業數據中我們發現,該高校近幾年來與「四大」簽約的人數每年都近七八十人,幾乎佔到了學生總人數的8%。「四大」提供了一個高強度、高起點的戰場,從它的洗禮中走下來的畢業生們,即使沒能走進「四大」,也往往能以更成熟,更自如的心態去應對其他的面試挑戰。
想進四大最好有一定的心理准備,競爭是非常激烈的,進去後也是沒日沒夜的加班加點.祝你成功!
❾ 上海有幾所2本大學
第一檔:
1.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財經類院校總是最熱門的,雖然實力一般,但只要將來就業好,其它什麼都是假的了)
2.上海海事大學(有一定的實力的一所高校,而且有一部分的專業很熱門,因此也成了考生們追捧的高校之一)
3.上海理工大學(二本當中最有實力的高校,在很多地方都是在一本招生的,製冷專業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只是它不夠熱門。可以這么說上海理工是一所擁有一本實力的二本院校)
4.上海師范大學(實力僅次於上海理工,上海的高中的教師幾乎都出自此校,在師范領域有著很高的聲譽)
5.上海中醫葯大學(上海僅存的醫學院獨苗,校如其名,在中醫葯領域很強,不過被合並估計是遲早的事)
第二檔:
1.上海電力學院(實力上真沒有能拿的出手的,但僅憑電力兩子就能吸引大量考生)
2.上海水產大學(實力不錯,但專業太冷,強勢專業招不到優秀的考生)
3. 立信會計學院(雖然是剛從大專升格為本科的學校,但她在會計領域是很有名的)
第三檔:
1.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老牌二本院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學校)
2.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實力一般,但考慮到她已經升格為本科多年,因此將其排在第三檔)
3.杉達學院(民辦大學,實力一般)
第四檔:
剛從大專升格為本科的學校。有上海電機學院,上海金融學院,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政法學院等(排名不分先後)。
上海的高校眾多,有相當數量的全國著名大學,其他地方的學弟學妹在報考時難免會有一些迷茫。前一段時間我發過一個指導報考的帖子,當時因為時間倉促,有一些遺漏,現在補上,並且增加一些我個人對這些高校未來10年走向的判斷,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綜合性大學:
第一檔:
1.復旦(文理科實力很強,經濟很強(理論),工科一般,醫科很強)
走向:復旦總有一種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味道,在上海無論是找工作還是社會聲譽復旦都與清華北大處於一個級別甚至更好。復旦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因為按目前的狀況來看,前兩位是不能撼動的。
2.交大(工科很強,理科強,經濟很強(應用),文科一般,醫科很強(合並了二醫大))
走向:曾經的工科第一名校,被拆分的只剩下了機械和船舶,但交大用自己不斷的努力,贏得了尊重。交大總是被復旦壓制,所以使得交大明白了一點,什麼事都要靠自己去爭取才能得到,而交大也是這么做的。
有望趕超復旦,坐上上海高校的第一把交椅。
3.同濟(工科強(以建築,土木,機械見長),理科較強,經濟一般,文科一般(科技德語很好),醫科一般)
走向:同濟給人的印象總是建築和土木,但經過了兩位在瑞士和德國名校獲得博士的校長的率領下,同濟的學科已經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汽車學科更是成為了王牌學科,其他的學科質量也都非常的高。
難以撼動前兩位,誰叫咱不叫復旦也不叫交大呢!
第二檔:
1.華師大(文科很強,理科強(數學很好),經濟一般)
走向:華師大給人一種風度翩翩的紳士的感覺,也許正因為這樣一種感覺,她吸引了一大批優秀的學子來這里深造,但也是因為這種氣質使得師大顯得非常保守,有點不思進取,彷彿還沉浸在當年把同濟甩在身後的快意當中。不會有太大的波動,穩居第二集團。
2.華理大(工科強(以化工,制葯,環境,生物工程見長)理科較強,經濟一般)
走向:自從從當年上海眾人皆知的華東化工學院改名為華東理工大學後,她就好像消失了一樣,華理大給人的感覺就是低調,非常的低調,但去掉浮躁後,你會發現華理卻是上海各校中進步最快的一所,不但將自己原來的優勢學科發揮到了及至,其他的學科也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有望進入第一集團。
第三檔:
1.上海大學(各科的實力很一般)說明:之所以將上大排在三檔第一,是因為它受到了特殊的照顧,潛力很大,報考這樣的學校可能會比較合算。
走向:投入的這么多的資金都用到那去了?上海大學給人的印象就是暴發戶,本來只是一幫平民,忽然有一天變的很有錢了,卻不知道該怎麼用了。不過有錢總比沒錢好。成為第三集團的老大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2.東華大學(各科的實力一般,但服裝設計和面料研究方面很強)
走向:東華的研究有點默默無聞,到是經常看到幾個穿衣特別節省的模特出現在電視上,所以給人的印象不是太好,不過據說中國宇航員的服裝就是出自東華之手,看來她在本領域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第三集團老二。
以上學校專業門類一般比較全,可根據各專業的強弱報考。
專門性院校:
1.財大(經濟很強,建議想學經濟,分數又不夠復旦交大的,可以考慮財大)
走向:在向多科性的大學發展,有望成為上海的人大。
2.二醫大(醫科很強,已並入交大,不過招生應該是分開的,各專業分數差距很大,考上不難,但想要進7年的就要謹慎一些了)
走向:以後和交大就是一條船上的了。
3.華政(法律很強,不過不建議報考)
走向: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學校就難以發展。很有可能被合並(華師大的可能比較大)。
4.上外(外語類的院校,很熱門,不建議報考外語類的專業,可以選擇一些經濟或對外漢語之類的專業)
走向:隨著中國自身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漢語的地位會不斷提高,語言類高校的是否應該存在成為了一個可能被討論的問題,或許應該轉型,或許被合並(和財大合並的可能性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