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籌碼分布如何看,都能說明些什麼呢
2001年7月13日,本人曾在指南針證券信息網的資訊中,在「操作解析」欄目里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申奧概念股看莊家的博弈思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有點「逆向思維」,即在申奧成功的當天,在人們一致看好申奧題材的時候,我們非常看壞北方五環(0412)等一批申奧概念股。據來自各方面的消息,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北京主辦權的這一天,北京勝出的概率相當大。按照通常的理解,如果北京申奧成功,對於北方五環這類股票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而我們為什麼反而要看壞該股呢?本人的依據就是籌碼的形態——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奧申的前夜,居然是籌碼的高位密集,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籌碼形態。
請看圖2—5,這張圖傳達給我們一個信息:在申奧投票的前兩、三周內,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較高的價位上發生了大量的籌碼轉移。從7月13日那天的籌碼分布圖上看,近70%的籌碼被拋到了高價位上。在指南針軟體中CYQ的高位密集被顯示成紅色,這是一種警戒色,意思是說低位籌碼在大量的向高位轉移,並提醒投資者去分析一下這個轉移的性質。與籌碼的低位密集相反,籌碼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貨的跡象。這些高位的籌碼是低位籌碼向上轉移的形態,說明在市場上發生或正在發生大量的獲利了結的行為。
圖2—5:北京申奧當日的北方五環
我們再看圖2-6,這是北方五環一個月前的籌碼狀態。在此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些低位籌碼在此次大規模的向上轉移當中,它們的持有者至少平均盈利了40%,接下來的問題是:誰把這些籌碼拋上了雲端?
圖2-6:北京申奧前一個月的北方五環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完全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市場狀況。市場關注這只股票大概是從6月19日開始的。自那一天開始,這只股票才發生強勁上揚,成交量迅速放大,一時成為股市中的熱點。在6月25日之後的高位橫盤中,這只股票一直處在交投活躍的狀態。申奧概念無疑為這只股票製造了巨大的廣告效應,使得這一板塊的股票受到了各路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當然,有人看就有人買,就好像百貨市場之中某一個商品被大量的顧客圍觀,總有人會掏錢買單,而且高位換手的買方之中必然含有相當多的中小投資者,而拉抬股價的卻一定是莊家。否則這只股票在申奧之前不會突然發力上漲。因為散戶們對北京申奧沒有那麼高的信心,人們搞不清楚巴黎和多倫多對北京到底有多少威脅,也拿不準國際奧委會對北京會怎樣評價。實際上在7月13日投票之前,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主力拉抬這只股票則需要下決心,需要有點孤注一擲的勇氣。因為他明確地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申奧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這個信號感染了各路股評,也感染了各路投資者。但此舉很有風險。如果申奧不成功,主力的成本就太大了,甚至也有可能付諸東流。可是天隨人願,中國爭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隨著「北京贏了」的歡呼聲,北方五環的主力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尚未全部賣出的籌碼也有著落了。
或許投資者會問:既然申奧贏了,主力為什麼不借這個機會大炒特炒一把?答案在籌碼分布上。7月13日的籌碼高位密集,顯示出了主力明確的出貨行為,主力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無法承受萬一申奧失敗則滿盤皆輸的後果,因而不管申奧成與不成,他都要獲利了結——這叫控制投資風險。當然北京贏了,但主力已經沒有機會再拿回拋出的籌碼了,因為此時誰都想去搶這塊香餑餑了。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申奧前出貨是主力的一個既定計劃,如果我是庄,我也這么干。
圖2—7:北京贏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
總之,CYQ的高位密集,是個相當危險的個股技術特徵。高位密集的市場含義是低位獲利盤大規模在高位獲利了結。股價之所以迅速漲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結果;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這些股票,一定是他擁有大量的低位籌碼;而此時這些低位的籌碼在高位的消失,顯示了主力正在大規模的出貨。可以說籌碼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前期主力的離場。
老莊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戶,也可能是新莊家。反正有賣的就有買的,這是一個不變的市場法則。我們很難判斷買方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高位密集的個股的後來走勢是暴跌,但確實也有一部分個股在呈現高位密集之後,又形成了新一輪的上漲,這可能是新莊入場,做了一把接力炒做。但從投資的安全性考慮,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買進高位密集的個股,因為一旦在主力出貨時入場,以後解套的機會往往非常渺茫。北方五環伴隨著市場熱點和各路股評的反復吹捧,主力在高位拋出籌碼,可以說找到了最佳的出貨機會。北京贏了之後,主力又得以把剩餘籌碼順勢做了個完整的了斷,形成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圖2-7)。所以基本面和莊家到底哪個更能主宰股市的沉浮?投資者應該明白了。
籌碼分布
四、 籌碼的低位鎖定
下面圖2—8所顯示的股票是煙台萬華(600309),時間是2001年3月22日。我們看圖上的籌碼狀態:籌碼密集的部分在低位,但它不是籌碼的低位密集。籌碼的低位密集是一隻股票的籌碼自上向下堆積,而這只股票此時正在上漲的過程中。在一般情況下,股價的強勁上揚會帶來籌碼的向上發散,但煙台萬華的籌碼並沒有轉移到上面,絕大部分籌碼依然沉澱在低位不動,這種CYQ狀態,叫做籌碼的「低位鎖定」。
圖2—8: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
單就CYQ的形態而言,籌碼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鎖定看上去是幾乎是相差無幾的,所不同的是要從CYQ的股價趨勢來看:籌碼的低位密集呈現出的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後的橫盤,或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後的低位震盪;而籌碼的低位鎖定,其股價趨勢的走向應該是股價的上揚,就是說低位鎖定的股價一般應正處於主力拉升的過程之中。
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探討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籌碼被鎖定到了低位。
本人曾經在股市的中小投資者之間,進行了一輪廣泛的調查。我問大家:諸位的操作習慣是不是要等獲利很多之後才了結,比如說,大家是不是經常在獲利了30%以上才肯賣出自己手中的股票?大部分中小投資者都回答說:「不」。本人曾是股市中的散戶。我炒股時就有這樣一個感覺,一旦一隻股票的獲利超過了10%,心態上是非常興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這10%來的不容易,我們特別怕這到手的錢又被別人拿走了。對中小股民來說,如果浮動盈利達到10%,還只是心神不定的話,那麼一旦浮動盈利達到20%,幾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反觀煙台萬華這只股票,大量的籌碼獲利了30%之多,卻不見任何人拋出,是誰有這么好的定力呢?答案只有一個:是莊家。30%對於你我來說都是個大數,對於莊家來說卻是太少了。30%的價格空間,可能並不是主力想要獲利了結的目標位。所以,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顯示了這只股票的一個重要的信息——莊家的高度持倉。
圖2—9:2001年4月18日煙台萬華,股市最耀眼明星
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倉,那麼30%的上漲空間是不能滿足其胃口的。很顯然,如果哪位投資者是在這只股票沒有上漲之前就持有了這只股票,那麼他現在獲得了30%的浮動盈利,賣還是不賣呢?當然還是不賣為好。因為在一個月以後,這只股票又漲了50%,見圖2—9。有意思的是,這只股票至此已經漲了一倍多了,籌碼依然是低位鎖定的狀態,可見主力持倉量之大,大得怎樣想像也不過分。
或許有的讀者會問這樣一個問題:4月18日還能不能再買煙台萬華了?既然主力持有了那麼多的籌碼,想必一、兩天也出不去,不見得就那麼容易被高位套住。本人的意見是:此一時彼一時也。3月22日的煙台萬華可以概括為:主力高度持倉但主力並沒有掙多少錢,而4月18日股價已經翻倍,主力已經穩操勝券,具有了出貨條件。而出貨與否,就要看主力的胃口大小雄心幾何了。曾經確有幾只股票,股價翻了一倍之後還能再翻幾倍,但這並非普遍現象。我們又不是操盤手的老闆,股價能炒到多高是很難估準的。3月22日之後股價繼續上漲,或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4月18日之後股價能否繼續再漲就沒有那麼多的必然了。炒股做的是硬道理,不能憑僥幸心理去押寶。本人是不主張在主力巨幅贏利的情況下買進該股的,因為這樣做就等於把頭放在了別人的鍘刀下。
本人曾經在我周圍的投資者中,做過一個小范圍的投資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朋友買過這只股票,畢竟我們是一個緊密的研究團體,選股思路是很接近的。但是大家在這只股票上掙的錢遠低於該股的漲幅,在獲利10%左右就把捉到的「黑馬」給丟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籌碼分布
五、 籌碼的雙峰形態
有一種籌碼形態,很有味道,那就是如圖2—10所呈現的籌碼的雙峰形態。
圖2-10:東方明珠1999年4月16日的CYQ雙峰峽谷
圖2-10展現的是東方明珠(600832),最後交易日是1999年4月16日。這一天東方明珠的CYQ呈現出了兩個密集峰,我們把這種CYQ形態叫做雙峰形態。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兩個峰之間的低谷,稱之為「雙峰峽谷」。
東方明珠的這兩個相臨近的密集峰並不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早在1998年的11月初,高位峰就已經形成了,隨後該股股價向下連跌了幾個月,在1999年2月以後,進入了低位震盪,這時形成了低位峰。在1999年4月16日,該股的股價自下向上走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位置,即CYQ雙峰的峽谷區域。如圖所示,此時低位峰的所有籌碼都已經獲利,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深度大約為10%。在這個位置上,股價會受到來自兩個方向的巨大拋壓。
首先是低位峰的獲利盤,這些籌碼投資者持股時間不長,短期內獲得了10%左右的收益,其獲利了結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幅度已經明顯減輕。讓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割肉是不容易的,但深度套牢的籌碼,一旦等到股價有效反彈,投資者由深套減為淺套,就會有一部分的投資者會選擇暫時離場。這些割肉的投資者試圖等股價回落後再次抄回,以降低持股成本。
於是乎,當股價自下上兩個方向來到雙峰峽谷的位置時,會引發市場上來自下方獲利盤和上方割肉盤的雙重拋壓。這個拋壓又可以稱為「夾板拋壓」。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只股票會受阻於這個「夾板拋壓」而暫時停止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關心股價受阻之後的表現。如果股價受阻回落,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需要予以重視;但假若在這種強大的拋壓之下,這只股票的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區之內的橫盤,這裡面就有故事了。因為股價能夠在這個並不太低的相對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臨市場拋售的情況下,那麼一定有一筆大資金,是它在承接著雙峰峽谷中的夾板拋壓。散戶總是順勢而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盤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來看圖2—11,東方明珠在隨後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個雙峰峽谷內的強勢橫盤。與此同時,原先的雙峰逐漸消失,峽谷被填平,原來的雙峰變成了單峰,原先的谷底又變成了新的峰頂。這個過程,被稱之為「雙峰填谷」。
圖2—11:雙峰峽谷被填滿
雙峰填谷也是一種重要特徵,它所表達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籌。不僅如此,它還是主力高效率吸籌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這個雙峰峽谷內,想賣股票的人很多,主力獲取大量的籌碼是比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盤也呈現弱勢的情況下。1999年5月14日的大盤,大家應該還記得,那時候市場信心盡失,股指陰跌不止,市場是一片黎明前的黑暗。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哪個散戶挺身而出,去一個相對高位接別人的獲利盤,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奪了大家的籌碼。
幾天之後,中國股市爆發了「5.19」行情,東方明珠成為了市場龍頭,其股價自15元左右向上突破,到了1999年的6月9日股價已摸高到了38元,前後僅用了18個交易日!
還有另一類的籌碼雙峰也是值得重視的,這種籌碼雙峰叫「大雙峰」,我們看圖2-12:
圖2-12:大雙峰,主力倉位與散戶倉位涇渭分明
與圖2-10的小雙峰相比,它們的區別不僅僅是在雙峰的寬度上。圖2-10的小雙峰,兩個峰加在一起的價格空間,尚不到30%,而圖2-12的大雙峰兩個峰之間的距離,有9個漲停板之多,所以我們稱之為「大」;另一方面,大雙峰的高位峰與低位峰的形成次序與圖2-10主力吸籌時的小雙峰是不一樣的。圖2-10的東方明珠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後才有低位峰,而圖2-12的燃氣股份(0973)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這是主力吸籌留下的遺跡,隨後股價持續上揚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後,股價進入橫盤,高位峰因此而形成。圖中的交易日是1999年8月16日,在此之前,燃氣股份還經歷了一個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時的股價已跌入大雙峰的雙峰峽谷之中。很顯然,這里有問題發生了。
1999年8月16日的燃氣股份,它的莊家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尷尬:莊家早期進貨的平均成本約為7.50元,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頂位置。隨後主力把股價做高了1.3倍。主力認為他已經有出貨空間了,於是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貨,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大雙峰的高位峰。但隨後卻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大盤沒有「配合」主力的離場,而呈現出熊市特徵,進而造成了燃氣股份迅速跳水,跌到了大雙峰峽谷的谷底附近。
至少半數的籌碼仍然滯留在低價位區。由於這些籌碼是主力的,是他們沒有找到出貨機會而砸在手裡的,所以此時股價下跌的勢頭,可以輕易的跌穿這個低位峰,當然如果真這樣的話,主力將面臨被套。顯然這對主力極為不利,因此該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陣地上,組織了一次有效的護盤。
圖2—13:主力在大雙峰峽谷中護盤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雙峰峽谷對股價的作用,它似乎總是在對抗當前股價的「現在進行時」。當股價上升時,雙峰峽谷是阻力帶;而當股價下跌時,這個峽谷又呈現出了支撐作用。尤其在大雙峰峽谷時表現尤為突出。這種處在大雙峰峽谷之中的庄股,我們也稱其為「受傷庄股」。此類股票的操作,在本書以後的章節中會專門討論,而這種利用主力自救從中漁利的跟庄方式,我們叫它襲擊受傷庄股,並且給了它一個俗名——「豺狼出擊」。
六、 籌碼的顏色
在指南針軟體中,CYQ有很多種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用於區分不同的籌碼狀態,也使軟體中的籌碼具有一定的智能成分。
CYQ的低位密集被繪成了紫色,低位鎖定狀態下的籌碼也被繪製成為紫色。因為電腦在判斷籌碼的低位密集的時候,使用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條件:即在指南針軟體中,如果CYQ的價格下方30%的空間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電腦就會自動將籌碼描繪成紫色,以表示這是低位密集或低位鎖定狀態。
什麼叫CYQ的價格空間呢?這是一個相對概念。盡管一隻股票歷史上的交易價格可能是非常寬廣的,但不見得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成交價都有籌碼留在盤面上。有些早期交易後來又被賣掉的籌碼,CYQ就將不予顯示,在盤面上也就看不見它們了。總有一個價位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籌碼的最低價位,同時也有一個當前籌碼的最高建倉成本,而這兩個價位之間的空間,就叫做「CYQ價格空間」。只有在這個最低價和最高價之間是有籌碼的,在其之外,找不到任何籌碼。
圖2-14:用紫色繪制CYQ的低位密集
我們把CYQ的價格空間分成100份,把其中低價區的30份稱為低位,高價位區的另外30份稱為高位,這樣電腦在確定籌碼是位於低位還是位於高位時就有了一個相對的標准。
當然計算機畢竟是一台機器,它的模式是被數碼限定的,並不能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某些股票的籌碼變為紫色之後,股價依然在低位密集區內繼續橫盤,並最終把高價位區的籌碼全部換位到了低位,這種情況叫「CYQ的完全低位密集」,意思是說高位籌碼已經全部消失,但這時電腦呈現出的籌碼顏色反而不是紫色了,這是電腦的演算法「模式化」的緣故。由於高位籌碼消失之後,計算機搞不清楚哪裡是高位哪裡是低位,於是就拒絕去判斷和表現籌碼的低位密集了。當然我們改進一下計算機的演算法也比較容易,只是必要性不大,因為這種完全低位密集,用肉眼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股價處在歷史低位,籌碼高度集中。
CYQ的另外兩種顏色是黃色和藍色,這也是它在正常狀態下的顏色。其中藍色代表套牢籌碼,黃色代表獲利籌碼。
CYQ的警戒色是紅色。紅色的籌碼大家已經見過,電腦的判斷標準是:CYQ價格空間在高位的30%區間內,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量。之所以稱為「警戒」,是因為它往往是主力出貨的前兆。這在前面已經談過,這里不再贅述。
B. 股市中如何知道籌碼鎖定得好不好
看籌碼分布指標(把游標移動到相對高位的K線)若籌碼並不是集中在高位而是鎖定或版者說沉澱權在較低的位置,這就是籌碼鎖定的好。也就是在低位買入的並沒有隨著股價的上升而賣出。(這多數是主力籌碼)所以行情沒有結束,股價仍會上升。
C. 籌碼分布圖原理
2001年7月13日,本人曾在指南針證券信息網的資訊中,在「操作解析」欄目里發表了一篇文章:《從申奧概念股看莊家的博弈思路》。這篇文章的主題是有點「逆向思維」,即在申奧成功的當天,在人們一致看好申奧題材的時候,我們非常看壞北方五環(0412)等一批申奧概念股。據來自各方面的消息,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北京主辦權的這一天,北京勝出的概率相當大。按照通常的理解,如果北京申奧成功,對於北方五環這類股票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而我們為什麼反而要看壞該股呢?本人的依據就是籌碼的形態——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奧申的前夜,居然是籌碼的高位密集,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籌碼形態。
請看圖2—5,這張圖傳達給我們一個信息:在申奧投票的前兩、三周內,北方五環這只股票在較高的價位上發生了大量的籌碼轉移。從7月13日那天的籌碼分布圖上看,近70%的籌碼被拋到了高價位上。在指南針軟體中CYQ的高位密集被顯示成紅色,這是一種警戒色,意思是說低位籌碼在大量的向高位轉移,並提醒投資者去分析一下這個轉移的性質。與籌碼的低位密集相反,籌碼的高位密集很有可能是主力出貨的跡象。這些高位的籌碼是低位籌碼向上轉移的形態,說明在市場上發生或正在發生大量的獲利了結的行為。
圖2—5:北京申奧當日的北方五環
我們再看圖2-6,這是北方五環一個月前的籌碼狀態。在此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這些低位籌碼在此次大規模的向上轉移當中,它們的持有者至少平均盈利了40%,接下來的問題是:誰把這些籌碼拋上了雲端?
圖2-6:北京申奧前一個月的北方五環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完全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市場狀況。市場關注這只股票大概是從6月19日開始的。自那一天開始,這只股票才發生強勁上揚,成交量迅速放大,一時成為股市中的熱點。在6月25日之後的高位橫盤中,這只股票一直處在交投活躍的狀態。申奧概念無疑為這只股票製造了巨大的廣告效應,使得這一板塊的股票受到了各路投資者的密切關注。當然,有人看就有人買,就好像百貨市場之中某一個商品被大量的顧客圍觀,總有人會掏錢買單,而且高位換手的買方之中必然含有相當多的中小投資者,而拉抬股價的卻一定是莊家。否則這只股票在申奧之前不會突然發力上漲。因為散戶們對北京申奧沒有那麼高的信心,人們搞不清楚巴黎和多倫多對北京到底有多少威脅,也拿不準國際奧委會對北京會怎樣評價。實際上在7月13日投票之前,什麼結果都有可能發生。主力拉抬這只股票則需要下決心,需要有點孤注一擲的勇氣。因為他明確地向市場傳遞了一個信號:申奧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之大。這個信號感染了各路股評,也感染了各路投資者。但此舉很有風險。如果申奧不成功,主力的成本就太大了,甚至也有可能付諸東流。可是天隨人願,中國爭得了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隨著「北京贏了」的歡呼聲,北方五環的主力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因為他尚未全部賣出的籌碼也有著落了。
或許投資者會問:既然申奧贏了,主力為什麼不借這個機會大炒特炒一把?答案在籌碼分布上。7月13日的籌碼高位密集,顯示出了主力明確的出貨行為,主力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無法承受萬一申奧失敗則滿盤皆輸的後果,因而不管申奧成與不成,他都要獲利了結——這叫控制投資風險。當然北京贏了,但主力已經沒有機會再拿回拋出的籌碼了,因為此時誰都想去搶這塊香餑餑了。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申奧前出貨是主力的一個既定計劃,如果我是庄,我也這么干。
圖2—7:北京贏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
總之,CYQ的高位密集,是個相當危險的個股技術特徵。高位密集的市場含義是低位獲利盤大規模在高位獲利了結。股價之所以迅速漲高,一定是主力拉抬的結果;而主力之所以肯拉抬這些股票,一定是他擁有大量的低位籌碼;而此時這些低位的籌碼在高位的消失,顯示了主力正在大規模的出貨。可以說籌碼的高位密集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前期主力的離場。
老莊家正在出售股票,承接這些股票的可能是散戶,也可能是新莊家。反正有賣的就有買的,這是一個不變的市場法則。我們很難判斷買方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大部分高位密集的個股的後來走勢是暴跌,但確實也有一部分個股在呈現高位密集之後,又形成了新一輪的上漲,這可能是新莊入場,做了一把接力炒做。但從投資的安全性考慮,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買進高位密集的個股,因為一旦在主力出貨時入場,以後解套的機會往往非常渺茫。北方五環伴隨著市場熱點和各路股評的反復吹捧,主力在高位拋出籌碼,可以說找到了最佳的出貨機會。北京贏了之後,主力又得以把剩餘籌碼順勢做了個完整的了斷,形成了北方五環不可思議的暴跌(圖2-7)。所以基本面和莊家到底哪個更能主宰股市的沉浮?投資者應該明白了。
籌碼分布
四、 籌碼的低位鎖定
下面圖2—8所顯示的股票是煙台萬華(600309),時間是2001年3月22日。我們看圖上的籌碼狀態:籌碼密集的部分在低位,但它不是籌碼的低位密集。籌碼的低位密集是一隻股票的籌碼自上向下堆積,而這只股票此時正在上漲的過程中。在一般情況下,股價的強勁上揚會帶來籌碼的向上發散,但煙台萬華的籌碼並沒有轉移到上面,絕大部分籌碼依然沉澱在低位不動,這種CYQ狀態,叫做籌碼的「低位鎖定」。
圖2—8: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
單就CYQ的形態而言,籌碼的低位密集和低位鎖定看上去是幾乎是相差無幾的,所不同的是要從CYQ的股價趨勢來看:籌碼的低位密集呈現出的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後的橫盤,或是股價深幅下跌之後的低位震盪;而籌碼的低位鎖定,其股價趨勢的走向應該是股價的上揚,就是說低位鎖定的股價一般應正處於主力拉升的過程之中。
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探討一下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多的籌碼被鎖定到了低位。
本人曾經在股市的中小投資者之間,進行了一輪廣泛的調查。我問大家:諸位的操作習慣是不是要等獲利很多之後才了結,比如說,大家是不是經常在獲利了30%以上才肯賣出自己手中的股票?大部分中小投資者都回答說:「不」。本人曾是股市中的散戶。我炒股時就有這樣一個感覺,一旦一隻股票的獲利超過了10%,心態上是非常興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這10%來的不容易,我們特別怕這到手的錢又被別人拿走了。對中小股民來說,如果浮動盈利達到10%,還只是心神不定的話,那麼一旦浮動盈利達到20%,幾乎就肯定是拿不住了。反觀煙台萬華這只股票,大量的籌碼獲利了30%之多,卻不見任何人拋出,是誰有這么好的定力呢?答案只有一個:是莊家。30%對於你我來說都是個大數,對於莊家來說卻是太少了。30%的價格空間,可能並不是主力想要獲利了結的目標位。所以,煙台萬華籌碼的低位鎖定顯示了這只股票的一個重要的信息——莊家的高度持倉。
圖2—9:2001年4月18日煙台萬華,股市最耀眼明星
既然是主力的高度持倉,那麼30%的上漲空間是不能滿足其胃口的。很顯然,如果哪位投資者是在這只股票沒有上漲之前就持有了這只股票,那麼他現在獲得了30%的浮動盈利,賣還是不賣呢?當然還是不賣為好。因為在一個月以後,這只股票又漲了50%,見圖2—9。有意思的是,這只股票至此已經漲了一倍多了,籌碼依然是低位鎖定的狀態,可見主力持倉量之大,大得怎樣想像也不過分。
或許有的讀者會問這樣一個問題:4月18日還能不能再買煙台萬華了?既然主力持有了那麼多的籌碼,想必一、兩天也出不去,不見得就那麼容易被高位套住。本人的意見是:此一時彼一時也。3月22日的煙台萬華可以概括為:主力高度持倉但主力並沒有掙多少錢,而4月18日股價已經翻倍,主力已經穩操勝券,具有了出貨條件。而出貨與否,就要看主力的胃口大小雄心幾何了。曾經確有幾只股票,股價翻了一倍之後還能再翻幾倍,但這並非普遍現象。我們又不是操盤手的老闆,股價能炒到多高是很難估準的。3月22日之後股價繼續上漲,或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4月18日之後股價能否繼續再漲就沒有那麼多的必然了。炒股做的是硬道理,不能憑僥幸心理去押寶。本人是不主張在主力巨幅贏利的情況下買進該股的,因為這樣做就等於把頭放在了別人的鍘刀下。
本人曾經在我周圍的投資者中,做過一個小范圍的投資調查,發現相當多的朋友買過這只股票,畢竟我們是一個緊密的研究團體,選股思路是很接近的。但是大家在這只股票上掙的錢遠低於該股的漲幅,在獲利10%左右就把捉到的「黑馬」給丟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籌碼分布
五、 籌碼的雙峰形態
有一種籌碼形態,很有味道,那就是如圖2—10所呈現的籌碼的雙峰形態。
圖2-10:東方明珠1999年4月16日的CYQ雙峰峽谷
圖2-10展現的是東方明珠(600832),最後交易日是1999年4月16日。這一天東方明珠的CYQ呈現出了兩個密集峰,我們把這種CYQ形態叫做雙峰形態。上面的叫「高位峰」,下面的叫「低位峰」,而兩個峰之間的低谷,稱之為「雙峰峽谷」。
東方明珠的這兩個相臨近的密集峰並不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的。早在1998年的11月初,高位峰就已經形成了,隨後該股股價向下連跌了幾個月,在1999年2月以後,進入了低位震盪,這時形成了低位峰。在1999年4月16日,該股的股價自下向上走到了一個非常特別的位置,即CYQ雙峰的峽谷區域。如圖所示,此時低位峰的所有籌碼都已經獲利,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深度大約為10%。在這個位置上,股價會受到來自兩個方向的巨大拋壓。
首先是低位峰的獲利盤,這些籌碼投資者持股時間不長,短期內獲得了10%左右的收益,其獲利了結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而高位峰的歷史套牢盤,其套牢幅度已經明顯減輕。讓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割肉是不容易的,但深度套牢的籌碼,一旦等到股價有效反彈,投資者由深套減為淺套,就會有一部分的投資者會選擇暫時離場。這些割肉的投資者試圖等股價回落後再次抄回,以降低持股成本。
於是乎,當股價自下上兩個方向來到雙峰峽谷的位置時,會引發市場上來自下方獲利盤和上方割肉盤的雙重拋壓。這個拋壓又可以稱為「夾板拋壓」。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只股票會受阻於這個「夾板拋壓」而暫時停止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關心股價受阻之後的表現。如果股價受阻回落,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現象,不需要予以重視;但假若在這種強大的拋壓之下,這只股票的股價沒有回落,而是形成在阻力區之內的橫盤,這裡面就有故事了。因為股價能夠在這個並不太低的相對高位站住,而且又是在面臨市場拋售的情況下,那麼一定有一筆大資金,是它在承接著雙峰峽谷中的夾板拋壓。散戶總是順勢而為的,因此有能力又肯出面托盤的只能是主力。
接下來看圖2—11,東方明珠在隨後的行情中,非常有力度地完成了一個雙峰峽谷內的強勢橫盤。與此同時,原先的雙峰逐漸消失,峽谷被填平,原來的雙峰變成了單峰,原先的谷底又變成了新的峰頂。這個過程,被稱之為「雙峰填谷」。
圖2—11:雙峰峽谷被填滿
雙峰填谷也是一種重要特徵,它所表達的概念是主力的吸籌。不僅如此,它還是主力高效率吸籌的一種方式,因為在這個雙峰峽谷內,想賣股票的人很多,主力獲取大量的籌碼是比較容易的,尤其是在大盤也呈現弱勢的情況下。1999年5月14日的大盤,大家應該還記得,那時候市場信心盡失,股指陰跌不止,市場是一片黎明前的黑暗。可想而知,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哪個散戶挺身而出,去一個相對高位接別人的獲利盤,倒是主力乘人之危,巧取豪奪了大家的籌碼。
幾天之後,中國股市爆發了「5.19」行情,東方明珠成為了市場龍頭,其股價自15元左右向上突破,到了1999年的6月9日股價已摸高到了38元,前後僅用了18個交易日!
還有另一類的籌碼雙峰也是值得重視的,這種籌碼雙峰叫「大雙峰」,我們看圖2-12:
圖2-12:大雙峰,主力倉位與散戶倉位涇渭分明
與圖2-10的小雙峰相比,它們的區別不僅僅是在雙峰的寬度上。圖2-10的小雙峰,兩個峰加在一起的價格空間,尚不到30%,而圖2-12的大雙峰兩個峰之間的距離,有9個漲停板之多,所以我們稱之為「大」;另一方面,大雙峰的高位峰與低位峰的形成次序與圖2-10主力吸籌時的小雙峰是不一樣的。圖2-10的東方明珠先形成的是高位峰後才有低位峰,而圖2-12的燃氣股份(0973)其低位峰很早以前就形成了,這是主力吸籌留下的遺跡,隨後股價持續上揚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後,股價進入橫盤,高位峰因此而形成。圖中的交易日是1999年8月16日,在此之前,燃氣股份還經歷了一個自高位向下的急速下跌,此時的股價已跌入大雙峰的雙峰峽谷之中。很顯然,這里有問題發生了。
1999年8月16日的燃氣股份,它的莊家正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尷尬:莊家早期進貨的平均成本約為7.50元,也就是低位峰的峰頂位置。隨後主力把股價做高了1.3倍。主力認為他已經有出貨空間了,於是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出貨,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大雙峰的高位峰。但隨後卻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轉折:大盤沒有「配合」主力的離場,而呈現出熊市特徵,進而造成了燃氣股份迅速跳水,跌到了大雙峰峽谷的谷底附近。
至少半數的籌碼仍然滯留在低價位區。由於這些籌碼是主力的,是他們沒有找到出貨機會而砸在手裡的,所以此時股價下跌的勢頭,可以輕易的跌穿這個低位峰,當然如果真這樣的話,主力將面臨被套。顯然這對主力極為不利,因此該股的主力在自家的前沿陣地上,組織了一次有效的護盤。
圖2—13:主力在大雙峰峽谷中護盤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雙峰峽谷對股價的作用,它似乎總是在對抗當前股價的「現在進行時」。當股價上升時,雙峰峽谷是阻力帶;而當股價下跌時,這個峽谷又呈現出了支撐作用。尤其在大雙峰峽谷時表現尤為突出。這種處在大雙峰峽谷之中的庄股,我們也稱其為「受傷庄股」。此類股票的操作,在本書以後的章節中會專門討論,而這種利用主力自救從中漁利的跟庄方式,我們叫它襲擊受傷庄股,並且給了它一個俗名——「豺狼出擊」。
六、 籌碼的顏色
在指南針軟體中,CYQ有很多種不同的顏色,這些顏色用於區分不同的籌碼狀態,也使軟體中的籌碼具有一定的智能成分。
CYQ的低位密集被繪成了紫色,低位鎖定狀態下的籌碼也被繪製成為紫色。因為電腦在判斷籌碼的低位密集的時候,使用了一個簡單的判斷條件:即在指南針軟體中,如果CYQ的價格下方30%的空間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電腦就會自動將籌碼描繪成紫色,以表示這是低位密集或低位鎖定狀態。
什麼叫CYQ的價格空間呢?這是一個相對概念。盡管一隻股票歷史上的交易價格可能是非常寬廣的,但不見得這些曾經發生過的成交價都有籌碼留在盤面上。有些早期交易後來又被賣掉的籌碼,CYQ就將不予顯示,在盤面上也就看不見它們了。總有一個價位是我們能夠看到的籌碼的最低價位,同時也有一個當前籌碼的最高建倉成本,而這兩個價位之間的空間,就叫做「CYQ價格空間」。只有在這個最低價和最高價之間是有籌碼的,在其之外,找不到任何籌碼。
圖2-14:用紫色繪制CYQ的低位密集
我們把CYQ的價格空間分成100份,把其中低價區的30份稱為低位,高價位區的另外30份稱為高位,這樣電腦在確定籌碼是位於低位還是位於高位時就有了一個相對的標准。
當然計算機畢竟是一台機器,它的模式是被數碼限定的,並不能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比如:某些股票的籌碼變為紫色之後,股價依然在低位密集區內繼續橫盤,並最終把高價位區的籌碼全部換位到了低位,這種情況叫「CYQ的完全低位密集」,意思是說高位籌碼已經全部消失,但這時電腦呈現出的籌碼顏色反而不是紫色了,這是電腦的演算法「模式化」的緣故。由於高位籌碼消失之後,計算機搞不清楚哪裡是高位哪裡是低位,於是就拒絕去判斷和表現籌碼的低位密集了。當然我們改進一下計算機的演算法也比較容易,只是必要性不大,因為這種完全低位密集,用肉眼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股價處在歷史低位,籌碼高度集中。
CYQ的另外兩種顏色是黃色和藍色,這也是它在正常狀態下的顏色。其中藍色代表套牢籌碼,黃色代表獲利籌碼。
CYQ的警戒色是紅色。紅色的籌碼大家已經見過,電腦的判斷標準是:CYQ價格空間在高位的30%區間內,聚集了62%以上的籌碼量。之所以稱為「警戒」,是因為它往往是主力出貨的前兆。這在前面已經談過,這里不再贅述。
D. 籌碼鎖定介於,什麼意思
總股本比較小的股票
小盤股是指相對與大盤股而言。
大盤股:通常指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大的上市公司股票。
反之,小盤股就是發行在外的流通股份數額較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我國現階段一般不超不超1億股流通股票都可視為小盤股。
中盤股,即介於大盤股與小盤股中間發行在外數額的股票。
在以前很大盤子的股票相當少,所以把流通盤在3000萬以下的稱小盤股,流通盤一個億以上的就叫大盤股了.
現在隨著許多大型國企的上市,這一概念也發生了轉變.流通盤一個億以下的都能算是小盤股了,而象中石化,中聯通,寶鋼這些有十幾甚至幾十億流通盤的股票就稱為超級大盤股,象許多鋼鐵股,石化股,電力股由於流通盤較大,也稱為大盤股.
現在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都屬小盤股.
小盤股控盤容易,大盤股控盤難。所謂控盤是說莊家持有一筆資金以短炒的方式進進出出,其買賣保持平衡,只通過把握買賣節奏影響和控制股價。所以,控盤難度大小決定於留在外面的未鎖定籌碼的絕對規模,未鎖定籌碼多,則參與者人數多,人多則想法多,控盤困難,這和任何活動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組織是一個道理。通過鎖定籌碼減少外面籌碼的規模可以使盤子變得容易控制一些,但大盤股上即使這樣做了之後留在外面的股票仍會很多,不好控制。比如,對一隻1億股的盤子,莊家已經鎖定了70%的籌碼,但外面仍有3千萬股未鎖定。另一隻天生只有1千萬的盤子,即使不鎖定籌碼,外面的籌碼規模也比前者少,控盤難度比前者鎖定70%後還低。如果這只股也鎖定70%,則外面只剩下3百萬股,如果按平均每個人10手計算,則只有3000人參與,如果每天有10%的人參與交易,則只有300人,相當好控制了。而前一隻股票要達到同樣的程度需要鎖定97%的籌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盤股由於盤子不好控制,所以,只能炒;小盤股可以實現絕對控盤,適合做。炒就是短炒,不鎖定太多籌碼,也不炒到太高,隨著人氣,拉起來就放手,一波一波有節奏的炒,類似於垃圾股的炒法。做就是做價值發現,低位收集大量籌碼鎖定,實現絕對控盤,拉到較高位置出貨。所以,小盤績優股可以用通吃的手法炒做,而大盤績優股,即使業績再好,即使最終可以走成長期上升通道,也只能是一波一波炒上去的,分析其走勢可以明顯看出莊家進出的節奏,感覺到盤子震盪的力量,而不可能沒有力度的往上飄。所以,盤小和績優是連在一起的,在同樣業績的情況下,盤小的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更典型的績優股,而盤大因素會使走勢偏向於垃圾股。
莊家鎖定大量籌碼,市場上流通籌碼變少,中大盤股可以暫時變成小盤股。如果有一個資金較少的機構或資金較多的大戶,這時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過這種「小盤股」只是市場瞬間形成的,情況稍微一變就不成了。而且這種股背後如果有一個大莊家鎖定了大量籌碼,則好比「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大莊家隨時可能出手管你。所以,只有在莊家無法出手的時候才能這樣做,只有在超跌的時候才有這種機會。當超跌到CYS低於-20,即短線客已經虧損20%的時候,此時籌碼都被鎖定在上面,不怕莊家繼續打壓,他打壓也不會有人跟著殺跌,他打出去的籌碼反倒可能收不回來。此時,臨時小庄突然出手幫他控盤,從他口裡搶幾只小蝦,他也沒有辦法。
E. 籌碼分布圖中的籌碼是如何統計的
在籌碼分布圖上,我們用一根根的柱線來代表股票的籌碼,其長短表示籌碼的數專量,其所處的位置屬則表示持有這些籌碼所花費的成本。隨著每天交易的進行,一隻股票的籌碼也隨之流動。甲在低位持有的籌碼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賣出,同時乙在此位置買入這些籌碼。反映在籌碼分布圖上,即低位的籌碼在減少,高位的籌碼在增加,在籌碼分布圖上形成一些高低錯落、稀疏相間的柱狀帶。由此可知在各價位有多少籌碼,占總流通盤的比例。
籌碼分布圖上表示深色(電腦中為藍色)的是虧損盤,淺色(電腦中為紅色)的是獲利盤,中間位置用白線標出。下面的信息區中指出目前有多大比例的持股者獲利、其持股成本是多少、各個比例的持股者集中在什麼價位。集中度是指在整個持股空間中所佔的比例。浮籌是指經常進行買賣的那部分股票,通常是指在股價上下10%的區間內最為活躍的那部分籌碼。而長期不進行買賣,流動性差的那部分股票稱之為死籌。穿透率則是股價的變動值和換手率之比,用來監控莊家的控股率。因為股價變動較大時,散戶往往會賣出手中的股票,而出現較大的換手率。而如果籌碼大都在莊家手中,即使股價發生很大的變化,換手率仍然可能很低。
F. 怎樣找到籌碼低位密集的股票
送你一個我收藏的籌碼選股,大智慧籌碼進場選股公式,源碼下面網址里有圖片演示.
aa:=WINNER(CLOSE+CLOSE*15/100)*100;
bb:=WINNER(CLOSE+CLOSE*0/100)*100;
cc:=aa-bb;
dd:=(WINNER(CLOSE-CLOSE*0.1/100)-WINNER(CLOSE-CLOSE*15/100))*100;
ee:=cc<3 and dd<0.5 and OPEN<>LOW;
a1:=DYNAINFO(6);
a2:=IF(LOW>a1,0,IF(HIGH<a1,1,(a1-LOW+0.01)/(HIGH-LOW+0.01)));
a3:=VOL/WINNER(LOW);
a4:=REF(HHV(CLOSE,120),1);
a5:=REF(LLV(CLOSE,120),1);
a6:=100*(CLOSE-a5)/(a4-a5);
a7:=a2>0 or a2=1;
a8:=a7 and a3/REF(a3,3)>=3 and a6<80;
a9:=REF(a8,1) or REF(a8,2) or REF(a8,3) or REF(a8,4);
a10:=a8 and a9;
a11:=IF(FILTER(a8,3),5,0);
a12:=IF(FILTER(a10,3) or ee,10,0);
籌碼進場:IF(a11,8,0) or IF(a12,88,0);
G. 股票已在高位,但是在低位籌碼分布圖一根籌碼消失又出現又消失又出現是怎麼回事
股票在高位又拉的籌碼的分布圖,就是因為莊家在出貨資金量缺少。
H. 股票籌碼是怎麼分布的,如何看
怎麼看來股票的籌碼:
通過炒股軟體,源我們先打開日K線的頁面,然後在右邊找到股票的籌碼分布圖,點擊籌碼的字樣就可以看到了(需要先點擊進入日線的K線圖。)
籌碼分布圖里有什麼信息:
那麼這個圖表裡,我們能看到一些什麼東西?對照左邊的K線,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紅色的部分比現在的股價要低(屬於有利潤的部分)而藍色的位置比股價要高(需要價格到達指定位置才能盈利)
綜合成本很重要:
除了一些紅色藍色的線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個股票這一些籌碼綜合的一個成本,你可以參考一下你買入的價格暫時是屬於高位還是低位的。
I. 籌碼分布指標是誰發明的這個指標在股市當中運用可行嗎准確率能達到多少
籌碼分布指標(CYQ)是將市場交易的籌碼畫成一條條橫線,其數量共100條,該橫線在價格空間內所處的位置代表指數或股價的高低,其長短代表該價位籌碼數量的多少。該指標由陳浩於1997年發明,並被投資者所知。
適用范圍
1、長期牛市中。
2、用於中線行情第一主升浪最好。
3、中線、短線,高位、低位均可使用。
主要作用
1、判斷大盤及個股的底部及頂部區域。
2、監測莊家進貨及出貨。
3、判斷個股主力是強庄還是弱庄。
4、判斷主力炒作中各階段的持倉量。
籌碼分布
5、預測個股漲升的目標位。
6、預測股價上升或下跌過程中的阻力或支撐位。
籌碼分布指標運用技巧
當股價處於歷史的相對高位或低位籌碼形成密集其股價將來有不同變化的四種走勢,另外大家要注意並不是只要籌碼在低位密集將來都能持續上漲成為大牛股,籌碼密集股價在低位橫盤後也並非就是見底信號。
籌碼密集後其股價是否見底還取決於大盤及這支股票形成密集以後的籌碼是主力的還是散戶的等其他諸多其他因素。只有當大盤形成底部,主力建倉完畢後所形成的籌碼密集才能成為可靠的底部先決條件。所以,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一定要進行綜合的決策分析。在低位籌碼密集後主力啟動以前也會因為跟風盤多或洗盤不夠充分而改變准備拉升的計劃;尤其是在高位,當股價突破上面的密集峰投資者追漲介入以後,由於主力是靈活多變的,如果CYF顯示人氣高,追漲的人多,換手率大,那麼主力可以改變准備繼續拉升的計劃,轉為打壓或出貨。所以投資者在進行籌碼密集的實戰操作中一定要設置好獲利及止損位,且對倉位進行管理以規避風險。
籌碼分布指標運用技巧三:「下峰鎖定,行情未盡」的市場含義及使用方法。
「下峰鎖定,行情未盡」是指當股價脫離低位籌碼密集峰,股價進入拉升階段。在股價拉升的過程中,股價下方密集的籌碼沒有跟隨股價的上漲而向上轉移。根據市場原理「獲利不走的籌碼是莊家的籌碼」,由於下方主力的籌碼沒有向上轉移則表明主力沒有完成在高位派發籌碼的過程。所以下方籌碼只要鎖定不動,自然個股行情仍沒有結束。
當股價進入拉升階段而下方籌碼沒有轉移向上轉移,其股價的走勢通常會有下列三種情況出現:(1)股價持續上漲,直到籌碼由下向上完全轉移,主力完成派發完畢,股價形成頂部;(2)股價由上漲轉為下跌,跌到低位密集峰以後,股價再向上突破,形成更大的漲幅;(3)股價由上漲轉為下跌,跌破低位密集峰以後,股價反彈回原籌碼密集峰的價格區域橫盤;通常出現這種市場現象是大盤處在牛市當中,主力可以將鎖倉進行拉升,拉升到一個主力認為獲利豐厚又可以從容派發籌碼的位置,再進行出貨。
J. 如何看籌碼圖識別主力籌碼
如何看出股票有沒有主力資金進入
1、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股價間斷性地出現寬幅振盪。當股價處於低位區域時,如果多次出現大手筆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上漲。
2、雖然近階段股價既沖不過箱頂,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時走勢圖上經常出現忽上忽下的寬幅震盪,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3、委託賣出筆數大於成交筆數,大於委託買進筆數,且價格在上漲。
4、近期每筆成交數已經達到或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的1倍以上。
5、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以上買盤;中盤股中,經常出現300手以上買盤;大盤股中,經常出現500手以上買盤;超大盤股中,經常出現1000手以上買盤。
6、在3-5個月內,換手率累計超過200%。近期的「換手率」高於前一階段換手率80%以上,且這種「換手率」呈增加趨勢。
7、在原先成交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從某天起,成交量出現「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現象。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8、股價尾盤跳水,但第二天出現低開高走。股價在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或類似小十字線的K線。
9、在5分鍾走勢圖下經常出現一連串小陽線。日K線走勢形成縮量上升走勢。
10、雖遇利空打擊,但股價不跌反漲,或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線。
11、大盤急跌它盤跌,大盤下跌它橫盤,大盤橫盤它微升。在大盤反彈時,該股的反彈力度明顯超過大盤,且它的成交量出現明顯增加。
12、大盤二、三次探底,一個底比一個底低,該股卻一個底比一個底高。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3、當大盤創新高,出現價量背離情況時,該股卻沒有出現價量背離。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要堅挺。
從以上幾條可以判斷莊家進入的可能性,炒股需要長時間對一個股票的觀察了解,和自己的看盤能力來決定看懂莊家的深度了,新手在經驗不夠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去看看牛人榜里的牛人是怎麼操作的,他們都是經過多次選拔賽精選出來的高手,跟著他們操作要靠譜得多,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