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萬科股票為什麼那麼低
股票市場都是炒題材和預期,小盤股,游資和主力比較容易炒作。萬科000002,大盤績優內股,都是這樣容,估值比較低,業績比較好,但是成長性,題材和想像空間比較小,買入的都是長線持股的人,再說要炒作這種大盤股,需要資金太大。
❷ 為什麼萬科股價長期低迷
因為王十元不是好東西,私心太重,想把萬科變成自己的東西。
❸ 萬科A的股價為什麼最近一直往下跌啊
地產板塊國家調控的厲害
現在又被銀行股牽連,暫時難有起色
❹ 萬科這次分紅意在壓低股價嗎 萬科多年不分紅,這次分紅是不是為了壓
你好,結局已經非常清楚,那就是「寶能必須撒出」,但撤出的方式卻有兩種,一種是大致保本協議有序撤離,另一種便是折戟沉沙而去!
❺ 萬科股價被低估了嗎
是高估了
❻ 為什麼萬科股價一直低迷
萬科前面漲幅已經很大了 何來一路低迷之說
❼ 萬科股權為什麼被收購了
多年來,萬科一直被嚴重低估,龐大的規模和良好的業績背後,是與之並不匹配的低股價。作為中國房企的龍頭,萬科現金流非常充裕,還有豐厚的可變賣家當,而買下這座「金山」卻出乎意料的便宜。萬科股權非常分散,且管理層持股很少,在「寶能系」露出獠牙之時,前十大股東合計股份持有權比例僅為22.72%。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被「寶能系」的實踐證明。在選擇創業平台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盡量選擇規模比較大一點的平台,比如像騰訊眾創空間這種,可信度會高一點。另一方面,面對門外的「野蠻人」,萬科管理層雖有所警覺,但並未有積極的防範。1994年,萬科曾陷入「君萬之爭」,那是萬科第一次面對「野蠻人」,最終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綻,避免了萬科被拆分的命運。如同君安的「意志繼承者」一般,「寶能系」20年後卷土重來,而萬科依然如20年前一樣不堪一擊,在「寶能系」並未出現違規的情況下,王石和監管層手中的牌比20年前還要更少。如今,猜測萬科未來命運如何還為時尚早,外界也拭目以待王石能否如20年前一般找到「白騎士」救場,然而,此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成為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引以為鑒的標志性事件。在上市圈錢的同時,也面臨著被「野蠻人」踢門而入的風險,而謝絕「野蠻人」,除了保證公司股權合理分配外,也要增加風險意識,使企業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❽ 萬科股票最低時的價位是多少
2005年7月4號,當天萬科股價跌至現今為止的歷史最低點3.12元。(止為不復權的情況下顯示出來的,在復權情況下股價為負數,並且也不能把復權的價格作為最低依據)
❾ 王石為什麼要讓萬科股權那麼分散
他說他很自信,不要股權也能掌握好管好公司,也說害怕突然有錢會很危險,特別是在當年。多年來,萬科一直被嚴重低估,龐大的規模和良好的業績背後,是與之並不匹配的低股價。作為中國房企的龍頭,萬科現金流非常充裕,還有豐厚的可變賣家當,而買下這座「金山」卻出乎意料的便宜。萬科股權非常分散,且管理層持股很少,在「寶能系」露出獠牙之時,前十大股東合計股份持有權比例僅為22.72%。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被「寶能系」的實踐證明。在選擇創業平台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盡量選擇規模比較大一點的平台,比如像騰訊眾創空間這種,可信度會高一點。另一方面,面對門外的「野蠻人」,萬科管理層雖有所警覺,但並未有積極的防範。1994年,萬科曾陷入「君萬之爭」,那是萬科第一次面對「野蠻人」,最終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綻,避免了萬科被拆分的命運。如同君安的「意志繼承者」一般,「寶能系」20年後卷土重來,而萬科依然如20年前一樣不堪一擊,在「寶能系」並未出現違規的情況下,王石和監管層手中的牌比20年前還要更少。如今,猜測萬科未來命運如何還為時尚早,外界也拭目以待王石能否如20年前一般找到「白騎士」救場,然而,此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成為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引以為鑒的標志性事件。在上市圈錢的同時,也面臨著被「野蠻人」踢門而入的風險,而謝絕「野蠻人」,除了保證公司股權合理分配外,也要增加風險意識,使企業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❿ 萬科集團,為什麼王石是創始人,但是股份卻這么少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革時,王石放棄了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明確資產的當天王石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王石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合法非法,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自己本事不大,只能選一頭,王石就選擇了名。」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王石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回過頭來看王石當年放棄股權的舉動,並不是虛情假意,更不是杞人憂天。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怪胎。中國企業家紛紛重視掌握股權、表決權的清晰安排,大多發生在2000年後,尤其互聯網經濟崛起之後。
(10)是誰一直在做低萬科股價擴展閱讀:
王石的決策如今看,並非杞人憂天
股權分散給萬科帶來無窮後患,乃至惹來今日之禍。萬科管理層能夠持續不斷地為股東創造價值,使得資本爭相追逐,但當資本得手後,管理層卻面臨命運不在手的窘境。
1994年,剛剛上市三年的萬科,就被低迷的資本市場盯上了。當時君安證券聯合4家股東對萬科發起「進攻」,試圖進入萬科董事會,而其加起來共持有萬科股權不過10.73%。就這么點股權,當年就把萬科攪得天翻地覆、雞犬不寧。
這次寶能系舉牌萬科也曾被「預言」過。早在2014年萬科股價低迷之時,郁亮等高管就表示要警惕「門口的野蠻人」,並且指出:像這樣手裡有好牌,卻不想利用它的價值,又習慣於舒適日子的公司,如果趕上市場低迷、投資被套住的時候,「野蠻人」就會出現。
事實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下,企業的創始人被逐出公司的,王石絕不是第一人。1985年,史蒂夫·喬布斯被逐出一手創建的蘋果公司。後來喬布斯回歸蘋果,力挽狂瀾將蘋果打造成科技史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但喬布斯式的故事,發生在王石身上的概率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