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的阻力位置怎麼計算呀
簡單的說阻力位和支撐位有這樣幾種演算法:
(1)最簡單的是看前期圖形的高點和低點
阻力: 1.前期高點; 2.上方均線,時間越長的均線阻力越大; 3.籌碼密集區(成交密集平台);4.技術分析關鍵點位;(如箱體、BOLL等) 5.整數點位(價位)也給人心理上形成阻力;
支撐:原則上,已經有效突破的阻力位,就反過來成為支撐。
(2)其次是通過均線系統,讓前期的高點和低點與某一條或幾條均線系統吻合,這樣做出的均線系統會對K線系統提供支撐或者阻力
(3)比較復雜一點的,是利用趨勢線系統,這需要你對整個波段的行情進行觀察,劃出趨勢線
(4)復雜一點的是根據波浪理論計算各個浪型的大小、結構,通過對浪型的確定來確定阻力位和支撐位
還有就是用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綜合判斷,這個計算過程就比較多了
(5)更復雜一點的是對綜合判斷的結果做概率統計,計算趨勢線、均線、以及波浪理論的結果所形成的矩陣的解集,並且使得這個解集符合目前行情的總的波動區間的合理分布,然後從這個解集中提取阻力位和支撐位,這個方法的計算量相當大,我做過一次就再也不想做了,但是它很精確。
(6)阻力與支撐還可以通過以前的行情判斷出來,也可以通過近期最高點減去最低點,它的1/2 ,1/3,2/3也是比較有力的阻力和支撐位,是道氏理論的觀點。
B. 怎樣計算股價的阻力位和支撐位
短線看 5日均線 10日均線 長線看 30 60日均線 K線圖里可以看的出來的 股價在均線下面 那均線就是阻力 相反就是支撐
如何理解均線
均線也叫移動平均線,是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分析工具,在使用的時候往往與K線相結合,對趨勢和技術形態進行判斷。 均線的計算是一段時間內收盤價和收盤點位的算術平均值,連續均值的連線便形成了均線。不過,這只是普通均線,它還可以衍生出加權均線、成交量均線等等。我們通常使用的都是普通均線。 均線的參數是時間,技術分析軟體中往往給出預設設置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通常被稱為半年線、年線(其中考慮到節假日的因素)。 由此不難看出,均線實際上反映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成交價格,即籌碼成本。時間參數偏小,均線所反映的平均成本便屬於短期性質,如5日、10日為短期均線;20日、30日、60日中期均線則反映中期成本;120日、250日則是長期均線,反映長期成本。 在均線系統使用方面,主要分以下幾類: 一是趨勢。短期均線上翹,說明股票或指數短期處於上升趨勢。同樣,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上翹,則反映中長期的上升趨勢。如果不是上翹,而是下探,則顯示為跌勢狀態。若是均線斜率不大,處於橫向運行狀態,則顯示盤整格局。在持續性的長期升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上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下方。在持續性的長期跌勢中,一般短期均線在下方,中期均線在中間,長期均線在上方。 當然,短期、中期、長期均線有時方向並不一致。如近期的上證綜合指數短期均線掉頭向下,而中期均線、長期均線仍維持上行趨勢。不過,後勢若跌勢延續時間較長,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的走勢也會發生改變。 二是交叉突破。我們可以從均線系統的交叉,判斷個股或大盤可能出現的突破型走勢。如2月初至3月初的上證綜合指數,5日、10日、20日、30日均線距離很近,處於反復交錯的匯合狀態。這顯示大盤在此期間失去方向感,處於震盪整理期,短期成本和中期成本十分接近。然而,通常情況下,盤整往往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否則就成了死水一潭。最終,盤整將轉為突破,3月9日的5日均線上穿10日均線,不久10日均線又上穿20日均線,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態,預示著向上突破的確立。判斷跌勢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線靠近10日均線,後市若相繼下穿20日均線,則預示著跌勢的確立。 三是發散形態。發散是指短期、中期、長期均線相互之間距離越來越大,特別是短期均線此時往往走勢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翹狀態,則意味著短期成本遠遠高於中期、長期成本,獲利籌碼大增,短期面臨套現壓力。如果是下跌狀態,則說明短期成本遠遠低於中期、長期成本,套現壓力減弱,短期面臨反彈。 四是支撐位和阻力位。均線和K線結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撐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上方收陽,預示著受到短期支撐,後勢仍將走高;若距離過大,則說明短期獲利籌碼增大,有壓力。如果K線觸及短期均線並在下方收陰,說明受到短期阻力,後市跌幅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線的距離,則會有反彈出現。同樣,K線在上漲或下跌的時候,觸及中期或長期均線,均線都會產生支撐或阻力的作用。若K線跌破支撐,或突破阻力,都預示著運行趨勢的確立。 當然,這里僅是談及均線的簡單使用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投資者可以結合K線自己設置時間參數,找到適合股票的參數。另外,在使用時,投資者需要結合基本面因素活學活用,不可照搬照抄。上市公司因重大實質性利好連續出現暴漲,均線系統即便極度發散,但也未必會立刻出現回落。總之,單個技術指標不是靈丹妙葯,投資者在作分析時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
C. 股票阻力位是什麼意思
阻力位:
阻力位又稱壓力位,是指價格上漲到某個價位附近時,價格停止上漲甚至回落。版阻力位起到阻止價格繼續權上漲的作用。阻力位是價格運行K線圖形上每一波峰最高點之間的切線。證券價格上漲時無法突破的價位水準。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
簡介:
阻力位是趨勢分析的重要方法,其形成原因一般為價格在某個區域內上下波動,並且該區域內累積了比較大的成交量,那麼價格沖過或跌破該區域後,該區域自然成為價格的阻力位。
D. 股票阻力位
在上升趨勢中,阻力位意味著上升的勢頭將在此處稍息,但此後它遲早會被向上穿越。而在下降趨勢中,支撐位也不足以長久的撐拒市場的下滑,不過至少能使之暫時受挫。
如圖最上方的線即壓力線
E. 股票的阻力位和支撐位怎麼確定
股票的阻力位和支撐位的確定:
1、距離目前價位比較近的支撐和阻力比內較重要。比如,現在容股價是8元,上面面臨著兩個比較主要的阻力,分別是9元和10元,因為,股價距離9元相對較近,因此,關鍵要看9元的壓力是否能夠突破,才可以看10元的壓力。
2、成交量相對比較大的區域要比成交量相對比較小的區域重要。成交量大的區域意味著曾經在這里參與買賣的籌碼比較多,這里是買方的成本區,這個位置股價的波動容易影響他們的買賣行為。他們的買賣行為反過來又會加劇這個位置股價的波動。
3、股價曾經停留時間越長越重要。例如,一隻股票在5塊錢左右的位置橫盤了半年,那麼後期一旦放量向上突破這個位置,那麼確認上漲的概率更大。結合第二條來說,一個單獨的、尖銳的、高成交量的底部將會比同樣成交量分散在一系列底部具有更強的支撐。
4、某些習慣性的數值(如整數關口)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特別是對於大盤來說,例如1300、1500等等。這特別針對的是憑感覺做股票的人來說的。
F. 什麼是阻力位什麼是壓力位
需要看使用什麼樣的分析方法.
如均線:上碰下行均線是壓力,突破後均線拐頭向上是支撐.
如趨勢線:上升趨勢線是支撐,線下突破後反抽是壓力;下降趨勢線是阻力,向上突破後回踩是支撐.
波段高低點一般都是重要的支撐與壓力位,波段高低點間的黃金分割位一般是重要的支撐或壓力.
所有線的交叉都是強支撐或壓力,容易產生變盤.
G. 股票中的阻力位是什麼意思怎麼樣判斷股票中的阻力位是多少點呢
在股票中有(如上面說的移動平均線,你也許不懂)沒事,
炒股的軟體總有吧!
打開軟體
看看一隻股內票的日K線容,就是每日走勢圖,
左上角有一
MA5,5日平均價格
MA10,10日平均價格
MA20,20日平均價格(月線)
MA30,30日平均價格
MA60,60日平均價格(季線)
MA120,5日平均價格(半年線)
MA250,5日平均價格(年線)
一般來說,5日線向上突破10線(或20,30日線),有做多動能,
10線突破20(30)日線也一樣.
所謂壓力線,就是在這線價位,股價上漲受到了一定阻力.
H. 股價超過阻力位是否後勢看漲
你好,股價超過阻力位,上方壓力就小了,後市容易上漲。
I. 股市個股的阻力位有幾種
股市個股的阻力位有幾種 阻力位和支撐位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是根據具體情況變化的,當股價突破阻力位後再也跌不破了。那阻力位就轉換成支撐位了。當支撐位跌破了再也收不回來了。支撐位就變成阻力位了。 而這種可以對股價形成支撐或者阻擋的價格點位大致可以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均線型,第二種是劃線型,第三種是K線堆積型。第二種劃線型要求股票形態變化的時候隨機應變改變劃線方法,比較麻煩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K線堆積型因為形態變化後堆積的區域找點也變化多端,也不太適合普通投資者,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是第一種均線型。一般投資者關注某支股票的時候如果發現他從來不跌破那根均線那那根均線就是均線支撐位或者阻力位。這個方法比較簡單適合大多數普通投資者使用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J. 什麼是股票的壓力位和阻力位
壓力位的話,可以理解成為當前股價在於密集成交區以下,如果估計突破這個成交區的話,那就會有很多的人像要獲利賣出股票,對股價形成打壓,所以叫壓力位。
支撐位是指在股價下跌時可能遇到支撐,從而止跌回穩的價位;阻力位則是指在股價上升時可能遇到壓力,從而反轉下跌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