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管理項目可行性評價分析
投資項目可行性評價分析論文
可行性研究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是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之前,雙方要從經濟、技術、生產、供銷直到社會各種環境、法律等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確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項目是否可行,估計成功率大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程度,為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上報文件。
主要內容:
1.總論,包括項目名稱,利用外資方式,主辦單位,主管部門,項目負責人,項目背景,項目具備的條件等。
2.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包括產品名稱、規格與性能、市場需求情況,生產規模的方案論證,橫向配套計劃,產品國產化問題及銷售方式、價格,內外銷售比例等。
3.主要技術與設備的選擇及其來源,包括採用技術、工藝、設備的比較選擇,技術、設備來源及其條件與責任。
4.選址定點方案,包括定點所具備條件(地理位置、氣象、地質等自然條件,資源、能源、交通等現有條件及其具備的發展條件等)、所定
廠址的優缺點及最後之選定結論。
5.企業組織的設置與人員培訓,包括組織機構與定員、人員投入計劃與來源、培訓計劃及要求。
6.環境保護內容。
7.資金概算及其來源,包括合資各方的投資比例、資本構成及資金投入計劃。
8.項目實施的綜合計劃,包括項目實施進程及施工組織規劃等。
9.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包括靜態的財務指標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外匯平衡分析等。
10.綜合評價結論。
可行性研究論文的參考格式
第一章 概況
合營企業的名稱
合營企業的地址
中方負責人
外方負責人
1.合營的由來
介紹雙方從接觸到簽約的簡單經過、中方企業的生產歷史及尋求外資合營的目的。
2.項目主辦人簡介
介紹中方企業的簡況,包括企業的地理環境、廠房設施、職工隊伍、技術力量、生產能力及能源交通等。介紹外方的生產情況、技術能力以及國際地位等。
第二章 合營目標
1.合營的模式
2.合營的規模
確認合營企業的總投資額和注冊資本,雙方各占投資總額的比例及投資的方式。
3.工藝過程
包括工藝流程、產品綱領及生產工藝等。
4.市場預測
介紹合營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及雙方的銷售責任(應附國際國內市場供應情況的調查報告)。
5.產品銷售方案
作出若干年內產品外銷與內銷的計劃,並規定雙方的銷售渠道與銷售責任。
第三章 合營企業的組成方案
董事會的組成及許可權,整個合營企業各辦事機構的組成框架(附圖)
1.公司職工定員
2.職工來源及培訓
職工來源包括管理人員和工人。培訓應作出初步計劃,對不同層次的職工進行不同級別的培訓。
3.薪金及工資
第四章 生產原料供應方案
1.主要原料
說明每一種主要原料所需求量以及供應的渠道。
2.水、電、燃料
說明每日(或每年)的消耗量和解決的途徑。
3.包裝材料
說明年需求量和解決的途徑。
4.主要設備生產能力的預算及購置計劃(應列表說明)
第五章 安全環保
應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及有關安全規定、工業衛生標準的要求執行。
1.污染物的處理
說明本產品的生產是否產生廢水、廢氣、煙塵及噪音等以及處理措施。
2.環境美化
3.勞動安全保護措施
第六章 技術經濟分析
1.技術上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
說明本企業與外方合營的條件,本企業的生產歷史、技術力量和管理經驗,外方的生產歷史、技術力量和國際信譽,兩家合營後產量與質量可能達到的水平。
2.經濟分析(參見財務分析表)
3.外匯流量表(參見財務分析表)
第七章 資金來源及項目組成
具體說明雙方投資的金額和投資的方式。
如:中方可以廠房或土地使用費、開發費抵部分或全部投資;外方可以先進的設備及生產流水線抵部分或全部投資。
如果雙方投資需要分期投入,那麼說明每一期投資的金額和方式。
第八章 實施計劃
具體列出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辦理營業執照、有關商務談判、土建籌備工作開始、生產廠房交付使用、設備安裝試車、投產等一系列主要工程的時間。
第九章 評 語
本合營企業符合國家利用外資的方針、政策(有利於產品更新換代和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在經濟上雙方均有利可得)在經濟效益方面的效果。
第十章 財務分析
(一)設計能力
(二)總投資費用及獎金籌措
(三)財務分析(附財務分析表)
合營雙方一致同意由甲方做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主管部門審批。
×年×月×日
附件:財務分析目錄(各類表格)
國內外市場預測(調查報告)
投資估算表
Ⅱ 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財務分析怎麼做
在網上下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財務分析表格」按照表格各項目輸做。
Ⅲ 可行性研究報告裡面的財務分析怎麼做
可研報告的財務分析,你可以採用杜邦分析法,用原報編制管理用財務報表,然後進行分析。只用表格自動生成的,也沒什麼可行性。
Ⅳ 財務可行性分析摘要
可行性分析摘要: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企業加強財務管理是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綜合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Ⅳ 財務可行性報告
財務可行性有幾個指標,主要是圍繞指標的條件的收集來描述,一、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的類型
主要:靜態投資回收期(PP,PP』)、投資收益率(ROI)、凈現值(NPV)、凈現值率(NPVR)、內部收益率(IRR)
上述評價指標可以按以下標准進行分類:
(1)按照是否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分類,可分為靜態評價指標(總投資收益率和靜態投資回收期)和動態評價指標(凈現值、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
(2)按指標性質不同,可分為正指標和反指標兩大類。上述指標中只有靜態投資回收期屬於反指標。
(3)按指標在決策中的重要性分類,可分為主要指標(凈現值、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次要指標(靜態投資回收期)和輔助指標(總投資收益率)。
二、投資項目凈現金流量的測算
(一)投資項目凈現金流量的含義與種類
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現金流入量-該年現金流出量
理解凈現金流量這個概念,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1)凈現金流量是按年來計算的。
(2)某年凈現金流量=該年現金流入量-該年現金流出量。
對於建設期來說,凈現金流量一般為負或等於零;
對於運營期來說,既會發生現金流入,也會發生現金流出,並且一般流入大於流出,凈現金流量多為正。
亦即,無論在運營期內還是建設期內都存在凈現金流量的范疇
(3)凈現金流量是一個序列指標,即有時間上的先後順序,並且是一系列的數值。考試時如果要求計算某個項目的凈現金流量,就必須分別算出各年的凈現金流量。
凈現金流量又包括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和所得稅後凈現金流量兩種形式。
所得稅後凈現金流量=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所得稅。
所得稅=(息稅前利潤-利息)×所得稅稅率
確定一般建設項目的凈現金流量,可分別採用列表法和簡化法兩種方法。
1.列表法
**企業生產線項目現金流量表(項目投資) 價值單位:萬元
項目計算期
(第t年) 建設期 運營期 合計
0 1 2 3 4 … … … … … … 21 22
1 現金流入 180 200 300 360 5540
1.1 營業收入 180 200 300 300 5480
1.2 補貼收入 0
1.3 回收固定資產余值 40 40
1.4 回收流動資金 20 20
2 現金流出 100 300 83 82.38 102.38 143.57 143.57 3128.45
2.1 建設投資 100 300 68
2.2 流動資金投資 15 5 20
2.3 經營成本 75.14 100 140 140 2575
2.4 營業稅金及附加 2.24 2.38 3.57 3.57 65.31
2.5 維持運營投資 0
3 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 -100 -300 -83 97.62 97.62 156.43 216.43 2411.55
4 累計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 -100 -400 -483 -385.38 -287.76 2195.12 2411.55
5 調整所得稅 18.66 18.16 34.11 34.11 602.95
6 所得稅後凈現金流量 -100 -300 -83 78.96 79.46 122.32 182.32 1808.60
7累計所得稅後凈現金流量 -100 -400 -483 -404.04 -324.58 1626.28 1808.60
考試時可能會要求編表,也可能會直接給出該表,讓完成有關計算。表中藍色數值一般會出填空.
要能夠根據該表確定:建設投資、流動資金投資、原始投資等指標。
計算內部收益率、凈現值和投資回收期等可行性評價指標.
2.簡化法
建設期某年凈現金流量(NCFt)=-該年原始投資額
運營期某年所得稅前凈現金流量=該年息稅前利潤+該年折舊+該年攤銷+該年回收額-該年維持運營投資-該年流動資金投資 (二)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凈現金流量的確定方法
建設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一該年發生的固定資產投資額
三、靜態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及特徵
(一)靜態投資回收期
靜態投資回收期(簡稱回收期),它有「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記作PP)」和「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記作 PP′)」
確定靜態投資回收期指標可分別採取公式法和列表法。
1.公式法
公式法又稱簡化方法。如果某一項目運營期內前若干年(假定為s+1~s+m年,共m年)每年凈現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計大於或等於建設期發生的原始投資合計,可按以下簡化公式直接求出投資回收期:如果不能滿足條件,就無法採用公式法,必須採用列表法。 2.列表法
列表法是指通過列表計算「累計凈現金流量」的方式,來確定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進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的方法。因為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確定靜態投資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稱為一般方法。
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恰好是累計凈現金流量為零的年限。
靜態投資回收期的特點
優點:
(1)能夠直觀地反映原始投資的返本期限;
(2)便於理解,計算簡單;
(3)可以直觀地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凈現金流量信息。
缺點:
(1)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
(2)不能正確反映投資方式的不同對項目的影響;
(3)不考慮回收期滿後繼續發生的凈現金流量。
靜態投資回收期≤基準投資回收期→具有財務可行性
(二)總投資收益率
總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報酬率(記作ROI),是指達產期正常年份的年息稅前利潤或運營期年均息稅前利潤占項目總投資的百分比。
總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為:
總投資收益率(ROI)=年息稅前利潤或年均息稅前利潤/項目總投資×100%
優缺點
優點:計算公式簡單。
缺點:
第一,沒有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因素;
第二,不能正確反映建設期長短、投資方式的不同和回收額的有無等條件對項目的影響;
第三,分子、分母計算口徑的可比性較差;
第四,該指標的計算無法直接利用凈現金流量信息。
投資收益率≥基準投資收益率,項目可行。
四、動態評價指標//凈現值(NPV)、凈現值率(NPVR)、內部收益率(IRR)
(一)凈現值
1.含義
凈現值是指在項目計算期內,按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計算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的代數和。
2.計算原理
凈現值=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合計
或:=投產後各年凈現金流量現值合計-原始投資額現值
3.計算方法 這里的特殊方法雖寫了四種,但原理是一樣的,初學者如對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不是很清楚,可以聽聽09年資金時間價值這一章
1)一般方法(運營期各年凈現金流量不相等)
2)凈現值指標計算的特殊方法
本法是指在特殊條件下,當項目投產後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或遞延年金時,可以利用計算年金現值或遞延年金現值的技巧直接計算出項目凈現值的方法,又稱簡化方法。
當項目的全部原始投資均於建設期投入,運營期不再追加投資,投產後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或遞延年金的形式時,就可視情況不同分別按不同的簡化公式計算凈現值指標。
特殊方法一:
當建設期為零,投產後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形式時:
特殊方法二:
當建設期為零,運營期第1~n每年不含回收額的凈現金流量相等,但終結點第n年有回收額Rn(如殘值)時,可按兩種方法求凈現值。
特殊方法三:
當建設期不為零,全部投資在建設起點一次投入,運營期每年凈現金流量為遞延年金形式時:
特殊方法四:
當建設期不為零,全部投資在建設起點分次投入,投產後每年凈現金流量為遞延年金形式時:
3)凈現值指標計算的插入函數法
本法是指在EXCEL環境下,通過插入財務函數「NPV」,並根據計算機系統的提示正確地輸入己知的基準折現率和電子表格中的凈現金流量,來直接求得凈現值指標的方法。
本法的應用程序如下:
①將已知的各年凈現金流量的數值輸入EXCEL電子表格的任意一行
②在該電子表格的另外一個單元格中插入財務函數NPV,並根據該函數的提示輸入折現率和凈現金流量的參數,並將該函數的表達式修改為: ③回車,NPV函數所在單元格顯示的數值即為所求的凈現值。
凈現值指標的優缺點:
優點:一是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二是考慮了項目計算期內的全部凈現金流量信息和投資風險。
缺點:無法從動態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水平;計算比較繁瑣。
凈現值等於按照行業基準收益率或設定折現率計算的項目投產後各年凈現金流量的現值減去原始投資的現值,實際上就是現金流入的現值減去現金流出的現值。如果計算之後,項目凈現值等於0,那麼,該項目的實際收益率(內部收益率)為多少?
內部收益率,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於0的折現率。
NPV≥0,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二)凈現值率
1.凈現值率的計算
凈現值率(記作NPVR),是指投資項目的凈現值占原始投資現值總和的比率。
凈現值率=項目的凈現值/原始投資的現值合計
優點:(1)可以從動態的角度反映項目投資的資金投入與凈產出之間的關系;(2)計算過程比較簡單。
缺點:無法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率。
NPVR≥0,投資項目具有財務可行性。
(三)內部收益率
內部收益率(記作IRR),是指項目投資實際可望達到的收益率。實質上,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IRR滿足下列等式: 計算內部收益率指標可以通過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和插入函數法三種方法來完成。
1.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特殊方法
該法是指當項目投產後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的形式時,可以直接利用年金現值系數計算內部收益率的方法,又稱為簡便演算法。
項目的全部投資均於建設起點一次投入,建設期為零,建設起點第0期凈現金流量等於原始投資的負值,即:NCF0=-I;投產後每年凈現金流量相等,第1至第n期每期凈現金流量取得了普通年金的形式。
只有當項目投產後的凈現金流量表現為普通年金的形式時才可以直接利用年金現值系數計算內部收益率,在此法下,內部收益率IRR可按下式確定:
按照有關規定,rm+1與rm之間的差不得大於5%。
2.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一般方法(逐次測試法)
該法是指通過計算項目不同設定折現率的凈現值,然後根據內部收益率的定義所揭示的凈現值與設定折現率的關系,採用一定技巧,最終設法找到能使凈現值等於零的折現率——內部收益率IRR的方法,又稱為逐次測試逼近法(簡稱逐次測試法)。
折現率越大,現值越小。
3.內部收益率指標計算的插入函數法
本法是指在EXCEL環境下,通過插入財務函數「IRR」,並根據計算機系統的提示正確地輸入已知的電子表格中的凈現金流量,來直接求得內部收益率指標的方法。
內部收益率指標的優點是既可以從動態的角度直接反映投資項目的實際收益水平,又不受基準收益率高低的影響,比較客觀。缺點是計算過程復雜,尤其當經營期大量追加投資時,又有可能導致多個內部收益率出現,或偏高或偏低,缺乏實際意義。
只有內部收益率指標大於或等於基準收益率或資金成本的投資項目才具有財務可行性。
(四)動態指標之間的關系
凈現值NPV、凈現值率NPVR和內部收益率IRR指標之間是同方向變化的,即:
當NPV>0時,NPVR>0, IRR>ic;
當NPV=0時,NPVR=0, IRR=ic;
當NPV<0時,NPVR<0, IRR<ic。
所不同的是NPV為絕對量指標,其餘為相對數指標,計算凈現值NPV、凈現值率NPVR所依據的折現率都是事先已知的ic,而內部收益率IRR的計算本身與ic的高低無關。
五、運用相關指標評價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這要求會計算每個指標,並根據計算結果作出判斷與決策
(一)判斷方案是否完全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某一投資方案的所有評價指標均處於可行區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則可以斷定該投資方案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具備財務可行性,或完全具備可行性。這些條件是:
(1)凈現值NPV≥0;(2)凈現值率NPVR≥0;(3)內部收益率IRR≥基準折現率ic;(4)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PP≤n/2(即項目計算期的一半);(5)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PP′≤P/2(即運營期的一半);(6)總投資收益率ROI≥基準投資收益率i(事先給定)。
(二)判斷方案是否完全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某一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均處於不可行區間,即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則可以斷定該投資項目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具備財務可行性,或完全不具備可行性,應當徹底放棄該投資方案。這些條件是:
(1)NPV<0;(2)NPVR<0;(3)IRR<ic ;(4)PP>n/2;(5)PP′>P/2;(6)ROI<i。
(三)判斷方案是否基本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現某項目的主要指標處於可行區間(如NPV≥0,NPVR≥0, IRR≥ic),但次要或輔助指標處於不可行區間(如PP>n/2,PP′>P/2或ROI<i),則可以斷定該項目基本上具有財務可行性。
(四)判斷方案是否基本不具備財務可行性的條件
如果在評價過程中發現某項目出現NPV<0,NPVR<0, IRR<ic的情況,即使有PP≤P/2,PP′≤ 或ROI≥i發生,也可斷定該項目基本上不具有財務可行性。
(五)其他應當注意的問題
第一,主要評價指標在評價財務可行性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
在對獨立項目進行財務可行性評價和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當靜態投資回收期(次要指標)或總投資利潤率(輔助指標)的評價結論與凈現值等主要指標的評價結論發生矛盾時,應當以主要指標的結論為准。
第二,利用動態指標對同一個投資項目進行評價和決策,會得出完全相同的結論
第二種方法:直接比較兩個方案的折現總費用,然後選擇折現總費用低的方案。
Ⅵ 什麼是財務可行性分析
主要從項目及投資者的角度,設計合理財務方案,從企業理財的角度進行資本預算,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進行投資決策,並從融資主體(企業)的角度評價股東投資收益、現金流量計劃及債務清償能力。
http://ke..com/view/228933.htm
Ⅶ 什麼是財務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通過對項目的主要內容和配套條件,如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工藝路線、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從技術、經濟、工程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並對項目建成以後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環境影響進行預測,
從而提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和如何進行建設的咨詢意見,為項目決策提供依據的一種綜合性的系統分析方法。可行性分析應具有預見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學性的特點。
可行性研究工作對於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乃至整個國民經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保證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科學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錯誤和遺漏。
(7)財務伺服器采購可行性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六大財務公式——投資項目財務可行性分析:
1、凈現值=未來報酬的總現值-初始投資現值
凈現值(NPV)是指一個項目預期實現的現金流入的現值與實施該項計劃的現金支出的現值的差額。凈現值指標是反映項目投資獲利能力的指標。凈現值為正值的項目可以為股東創造價值,凈現值為負值的項目會損害股東價值。
2、現值指數=現金流入現值÷現金流出現值
現值指數(Profitability Index,縮寫為 PI)又稱獲利指數或利潤指數,是指投資項目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總現值與原始投資現值之比。如果投資項目的現值指數大於或等於1,表明該投資項目的投資報酬率高於或等於預定的貼現率,該項目可以接受;
如果投資方案的小於1,表明該投資項目的投資報酬率低於預定的貼現率,該項目則不可以接受。在多個備選項目的互斥選擇中,應接受現值指數大於1最多的投資項目。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1+產權比率
權益乘數又稱股本乘數,是指資產總額相當於股東權益的倍數。 權益乘數越大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小,企業負債的程度越高;反之,該比率越小,表明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佔全部資產的比重越大,企業的負債程度越低,債權人權益受保護的程度越高。
4、營業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付現成本-所得稅(根據定義)=稅後凈利潤+折舊(根據年末營業成果)=(收入-付現成本)×(1-所得稅率)+折舊×稅率(根據所得稅對收入和折舊的影響)
營業現金流量是指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後,其壽命周期內由於生產經營而帶來的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量。它包括年營業凈利潤和年折舊等。營業現金為企業的最主要的一項現金流量,只有在短期內,就能產生足夠的營業現金流量的項目,才是真正的具有高成長性的項目,才屬於風險投資的對象。
5、內含報酬率:每年流量相等時用「年金法」,不等時用「逐步測試法」
內含報酬率,也被稱為內部收益率,是指能夠使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於未來現金流出現值的折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零的貼現率。內含報酬率法是根據方案本身內含報酬率來評價方案優劣的一種方法。內含報酬率大於資金成本率則方案可行,且內含報酬率越高方案越優。
6、投資人要求的收益率(資本成本)=債務比重×利率×(1-所得稅)+所有者權益比重×權益成本
資本成本是指企業取得和使用資本時所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