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為何香港房價跌上海漲

為何香港房價跌上海漲

發布時間:2021-03-17 15:07:54

『壹』 香港的房價是不是上海的一倍

香港的房價是按平方尺計算的,目前香港房價大致是上海房價2~3倍的樣子,不過收入12萬以下的屬於低收入,可以申請公屋的

『貳』 為什麼上海房價一直在漲

1、為什麼房價只會上漲不會下跌?
肯定是有人希望房價上漲,看看與房地產利益相關的主體和他們的態度,就知道了。
政府、開發商、銀行、中介炒房客、已購房者、未購房者。
政府:地價高,拍賣土地收入就更高,公務員福利就更好。
開發商:房價高,利潤自然更高。
銀行:房價高,房貸總額就高,利息自然更多。
中介炒房者:房價高,低買高賣,利潤自然更高。
已購房者:房價高,買的值,再苦再累,還貸更有信心。
未購房者:房價高,付的多,最最希望房價大跌,撿大便宜。
6大主體,只有未購房者,希望房價跌下來,整個社會中,2009年還沒買過1套房子的人群,肯定是社會影響力可以忽略的人群,除了革命,房價自然沒法跌。

2、反過來再看看,房價跌了大家會怎樣反應?
政府:政府換屆要高升,必須出政績,房價跌,地都不值錢,哪來錢出政績?那啥工程的,咋上?公務員年終獎要不要發了?實在不行,第一批不發工資的肯定是中小學幼兒園教師。
開發商:沒錢的閃人,有錢的,也會閃。
銀行:收不到按揭款,那些白條壞賬怎麼抹平?
中介炒房客:等著跳樓吧。
已購房者:那些每月還按揭的勞苦大眾,換作是你,50萬買的房子只值40萬了,你會繼續還貸嗎?那些持有N套物業的政商人士,他們會開心嗎?
未購房者:嘿嘿,不買,看著吧,總有一天房價會跌破100元,沒錯,一平方100塊!!!
都看清楚了,這個道理不是只有我懂,比我高瞻遠矚的人多著去了,而且,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N次了,咱不知道是因為健忘。
結論:房價不會跌,也不能跌,只能穩住,並高於銀行利率慢慢上漲,漲到啥時候?暫時不知道,聽說2030年會有重大的經濟危機,誰知道呢。

三、房價是怎樣被炒高的?
1、任何事情都是人造成的,老方一帖,看6大人群。
政府:導演土地拍賣。央企、大鱷去省會城市當主演,咱平湖目前還比較踏實,拍的土地都蓋了房子賣的不錯。不過幾年後,異地財團之類,應該會來平湖拍賣土地,聯袂演出土地至尊的大戲,這是一種強心針,下手的地塊可能會在城南。
開發商:坐地起價!哪天買房子的人多了,哪天就提價,反正第二天售樓小姐就會跟你說,明天價格漲200啦,第二天一看果然這樣在賣,你只有乾瞪眼的份。有遠見的開發商即使房子好賣,提價也會很慎重,銀行:只管收利息,默認多辦點貸款就是,沒事還調調利率,收收銀根啥的。
中介炒房客:興風作浪比開發商只有過之無不及。別以為大街小巷的中介都是靠收中介費過日子,百把千的中介費是小副業,正業乾的大買賣——炒二手房,比如100萬一套買進,掛中介里賣110萬,只要有人問,就不賣,掛115萬了,還有人問,對不起,不賣!掛120萬,差不多幾個月就出掉,掙20萬。啥叫黑中介啊。話說回來,中介能賣掉的價格,確實是市場指導價,一個願挨,搶手啊,有什麼辦法。
已購房者:轉型成炒房客,手法如上,一見有人要買,立馬調價。
未購房者:乾瞪眼。
結論:社會強勢人群要把所有社會財富抓在自己手裡,這叫統治,是穩定的基礎。房地產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住宅房屋,有了多種屬性。前幾年媒體大唱中國百姓存款余額太大,消費太少,導致經濟滯漲,所以發明了高消費的醫療、教育、住房三大經濟引擎,還有一個外掛——股票等金融產品,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是本世紀最強悍的廣告語。

2、房價這樣漲,社會不會亂嗎?
房價漲,倒安耽,因為再漲,也影響不到最具有革命性的農民無產階級,他們有房,有地,在袁隆平先生的努力下,水稻產量不低,農民有口飯吃,就不會鬧革命。(袁隆平先生是本人偶像,不好意思)
至於罵房價貴的人群,特別是鬧的最凶也最苦的80後,趕著結婚被丈母娘折騰成了「特剛需」的人群,其實是很小的一群人,他們的社會影響力可以忽略,他們不買房,也有地方住,他們買了房,也希望自己的房子增值。
經濟適用房之類的,還是受惠於民的,至少在心理上安撫了很大一部分人。
所以,房價這樣慢慢漲,社會還是很和諧的。

『叄』 香港房價為什麼一直漲

任何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及時出台和跟進新的政策。例如國十條所講的地區房價目標控制、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稅等任何房地產的調控政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及時出台和跟進新的政策。

『肆』 香港房價1997年為什麼暴跌

2010年開始了一場全民大猜謎,很多開發商、專家學者、購房者都參與進來了,估計大家都知道猜的到底是什麼了吧,對,就是2011年的房價走勢。引爆這場大猜謎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個報告,報告的主要觀點是說2011年上半年房價將下跌兩成。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的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調控非常嚴格,開發商的錢開始收緊了。 到現在,2011年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謎底其實還沒有揭曉,但我今天不想去探究到底誰猜對了,或者誰猜錯了,我想探究的是開發商的信貸是不是真的收緊了?我在《我們的生活為什麼這么無奈》這本書中,特意查了一下當時的真實數據,太可怕了。因為僅僅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開發商的貸款竟然就有6000億。各位曉得2009年一整年銀行放出的貸款是多少嗎?告訴你,是5980個億,而且很多專家都說2009年中國銀行業的特徵已經是天量信貸了。可是,現在的狀況是2010年的前三個季度發放的貸款竟然比2009年一整年還多,同時還超過了2007年與2008年的總和,這難道不可怕嗎?透過這組數字,我想告訴你的是,開發商現在根本就不差錢!也就是說,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開發商囤地、捂盤惜售。 所以說,我們現在所說的房價應該下跌或即將下跌,可能更多的是從道義上來講的,是一種道德感。但是,正是這種道義上的評判,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老百姓更大的痛苦。我為什麼這么說?道理很簡單,正是因為一些所謂的專家到處說這個房價會下跌,老百姓才會抱有希望。但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房價是一漲再漲。這對老百姓來說,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折磨,就像是用鈍刀子割肉,一點點讓你死掉,這還不如乾脆點,讓大家死個痛快。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這個房價是漲是跌,已經構成了一個新的分水嶺。它把持不同意見的知識分子分成了「唱漲派」和「唱跌派」。其實我覺得這兩撥人都有點奇怪,如果說是為了打壓房價,那我們政府出台的政策,包括之前推出的新「國五條」、「國十條」,都不會成功的。為什麼?因為這都是表面現象。猜房價,更是一件非常荒謬的事情,明明都是瞎猜的,給出的理由根本經不起推敲的。 當然,不管這些專家學者吵的多熱鬧,我得先做個表態,很多人在網路上留言說,郎教授說了什麼什麼樣的觀點。我在這里要清楚地告訴各位,我不是股評家,也不是理財專家,我從來不會去預測股市、樓市會怎麼樣,這方面的話題,我是從來不談的。為什麼?因為我水平不夠,而且這也不是我的風格。我只想談談,目前這種狀況,究竟是怎麼造成的? 這種「北京式」的下跌其實是屬於心理按摩,只是暫時緩解一下大家的情緒,根本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各位想一想,為什麼市區中心的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一個勁地往上漲?而且,即使它一個勁地瘋漲,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要買市區中心的房子?你是不是覺得奇怪?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所有好的資源都集中到市中心了,比如說學校,醫院。而我們老百姓,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為了讓家人生病時能接受更好的治療,就只能想盡辦法住得離市中心近點,更近點,所以才會出現市中心房價都這么高了,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況。想想看,如果把好的資源遷到河北的涿州去,或者遷到燕郊去,那北京的二環、三環、四環還會這么堵車嗎?房價還會這樣嗎?所以說,現在問題的本質是資源分配製度的問題,如果說不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分配製度,而只是想透過某種手段抑制這種強烈剛需的話,中心城市的房價根本就降不下來。 還有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就是房價究竟是高是低,我們應該用一個什麼樣的指標來衡量?還以北京為例吧,如果說3萬塊錢算高,2萬塊錢算高,那1.9萬塊錢是不是就不算高了?所以說,其實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誤區,我們把房價的漲和跌,當作判斷房地產是否陷入危機的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了。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不是說房價漲了,它就一定有危機,房價跌了,就沒有危機,問題不是這么簡單的。最可靠的指標是什麼?是老百姓的負擔能力。 我舉個例子,各位曉得香港的房地產為什麼會在1997年崩盤嗎?如果你跟媒體一樣,說是因為索羅斯狙擊香港,那我告訴你,你完全搞錯了,因為那隻是表面現象。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香港的供樓負擔水平在1997年金融海嘯之前已經很高了,在1994年、1995年的時候是90%,1995年跌到70%,然後1996年又上來了,在金融海嘯之前最高達到110%,都成了負資產了,這太可怕了,因為這是崩盤的前兆。想想看,香港的老百姓把收入的90%、70%、110%,都拿去還房貸了,甚至都透支了,還怎麼消費?老百姓沒有錢消費的結果,就是香港經濟的猛然下滑,這種狀況持續下來,香港樓市怎麼可能不崩盤?索羅斯的狙擊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而且,透過中國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也可以看出來,199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經濟並不是最差的,之後香港經濟還經歷了兩次衰退,等到2003年「非典」爆發的時候,香港的旅遊業和酒店業幾乎停業。這整個過程中,樓價一直下跌,經濟萎靡,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月供太高了,透支了香港人的錢包,一直到這個比例下降到30%以下,香港經濟才開始好轉。 所以說,30%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為什麼這樣講?我給各位分析一下。如果說老百姓用30%的收入拿來還房貸的話,就能用剩下的70%的錢去消費,透過消費可以拉動經濟,經濟就可以穩定地增長。那我問你,如果房貸的負擔是70%呢?那是不是就只剩下30%可以消費了?你知道老百姓消費能力大幅下降的後果有多可怕嗎?整個經濟就會萎縮。想想看,如果老百姓不消費的話,那麼多企業生產的產品賣給誰?產品賣不出去,庫存就增加了,怎麼辦呢?只有裁員。然後呢?倒閉。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這太可怕了。這是什麼?一個蕭條開始了。所以,作為一個國家來講,一定要保證讓老百姓的收入中,最多30%是用來還房貸的,70%可以用於其他支出,這樣經濟才不會走下坡路,才不會出現蕭條。 那麼,我們來估算一下我們中國當前的情況。在我們中國的一線城市,房貸利率如果按照5.22%來算的話,一線城市老百姓是60%到89%的負債,遠遠超過美國規定的30%。二線城市的老百姓也好不到哪去,也高達40%到60%。這表明現在的一線城市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說貸款利率再上調,比如說由目前的5.22%升到6.07%的話,那一線城市每個月的還貸比率就是63%到95%,二線城市是45%到65%。我們再看下全國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5.22%的利率來算的話,全國平均是47%,而按照6.07%的話,全國平均就是50%。當然,目前我們這個比例還沒有像美國次貸危機前,中國香港1997年崩盤前那麼高,但是50%這個比率已經很高了,說明我們的樓市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健康的樓市了。更何況,一線城市還貸比率最高已經接近95%了,很可怕的。 在房價高企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那就是高房價讓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失去了創造力。我可不是危言聳聽,你想啊,所有的人拚命工作,拚命掙錢,之後把錢都投到哪裡了?我告訴你,既沒有投到實業上,也沒有拿去消費,基本都買房子了,這是很病態的做法,也是最可怕的。想想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自己的收入基本都拿去還月供了,那實質消費就減少了。對於那些手裡有不少閑錢的人來說,本來想投資做點什麼,可是,考察一圈下來發現,製造業也好,服務業也好,基本沒有什麼錢可賺的,那幹嘛還要辛辛苦苦地做呢?我還是拿去炒房吧。這真的很可怕,因為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整個創造力的下降其實才是最大的危機。你看10年前,馬雲花50萬創立了阿里巴巴,小馬哥的這個騰訊也是差不多50萬,陳天橋也是50萬,他們都用了差不多50萬創立了自己的企業。再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如果手裡有50萬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投到創業上去,那幹嘛呢?肯定是拿這50萬去付首付了。

『伍』 為什麼香港的房價沒有崩盤

香港並非沒有崩盤。香港的房價曾經崩盤過,而且一崩就好幾年,經濟也完蛋了,要不是中央補貼政策,香港可能不會有今天的繁榮,早就和泰國越南差不多了。樓市有漲就有跌,根據全世界各地的統計,不買房真的不會死,但是加杠桿買房最後供不起跳樓的,真的會死。樓市是有風險的,這也是全世界各地都沒有像中國這樣的樓市的主要原因。平頭老百姓是怕死的。

但是我想說中國的房價不太可能崩盤。不少人每年說崩潰,然而中國從來就沒崩潰過。這裡面除了陰謀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忽視了中國人的儲蓄。中國經濟不是一點問題沒有,中國經濟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一樣,都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中國人的儲蓄是抵抗經濟泡沫的最大保障。無論是香港的樓市崩盤,還是美國的金融危機,還是亞洲的經融危機,中國其實沒出什麼特別有用的招數,就是把大泡沫切成小泡沫,分散風險。
無論存在多麼大的泡沫,分攤到14億人口身上,都會變成小泡沫。其實要知道房價會不會崩,看你身邊的人就行了,看看他們最近有沒有消費?沒有找不到工作的。有沒有整天上班閑著沒事做的。如果有大量這樣的人,說明經濟不行了,就算房價還在漲,也是要崩了的最後一躍了。只要大家還是在忙得不要不要的,放心好了,房價不會跌的。也許你買不起,但是能買得起房子的有錢人太多了,房價還沒漲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陸』 07年香港房價暴跌的原因是什麼和香/港/回/歸,港/人沒信心有關系嗎請看圖

注意2007年香港房價並未暴跌,而是上升過程中的小跌,原因有二:

一是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資金吃緊,變現離場;二是中國內地實行的緊縮貨幣政策。但是在隨後的09年,4萬億政策的出爐,香港房價繼續向上攀升。

97年開始的暴跌是因為對於回歸後的前景不明朗造成了離場觀望,以及移民潮出現。

『柒』 為什麼香港房價暴跌後還能漲回來,日本房價卻不能

1990年,日本經濟下行,房價下跌,使日本認識到,只有做好實體才是立國之本。所以,直到今日,日本著眼經濟恢復的投入大多進入了實體,而非房產等不動產。
而香港則不同,根本就沒有實體經濟,資金能流入的就那麼幾樣東西

『捌』 香港的房價比北京上海深圳貴吧 為什麼香港卻不會出現內地這樣 感覺生活壓力大呢

香港人已習慣了大起大落, 接受生活壓力本是很大的, 大陸人還不能接受這種變化, 而且香港有一半房子是公屋加居屋, 買私人樓不到一半人, 也不指望能買樓, 只要十八歲沒什麼收入時開始申請公屋, 十年後可派屋上樓, 這一生根本不用買房子住

『玖』 上海房價和香港房價哪個貴

當然是香港更貴

給你列舉一些香港的房價,你就知道了:
新界區:4—12萬/平米: 上水粉領約5萬、沙田約7萬、元朗約6萬
九龍區:6—30萬/平米:九龍城約16萬、油尖旺約10萬-20萬、將軍澳約6萬
港島區:10—50萬/平米:港島中西區約17萬-30萬、銅鑼灣:約18萬-30萬、港島南區:15萬以上

而上海只有市區才有這個價格

另外,
上海面積為6340平方公里,香港為1104平方公里

而香港的平均工資在2~3萬人民幣,上海的平均工資為4500~6000人民幣左右

以上我所說的數據都為2012年的,提供給你參考!

純手碼,滿意請給最佳答案!

閱讀全文

與為何香港房價跌上海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
2014年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196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
信託房地產風險 瀏覽:139
蘋果期貨利好股 瀏覽:513
買信託哪家好 瀏覽:741
一元人民幣對英鎊 瀏覽:794
萬雲股票 瀏覽:758
紅蜻蜓股票行情 瀏覽:56
股票福建板塊 瀏覽:784
股票有個xd 瀏覽:499
廣州財金投資咨詢 瀏覽:340
自動下單股票軟體 瀏覽:385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走勢 瀏覽:507
漢天下融資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