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隧道公司,去項目上主要看個人能力的,一般能力強點的,兩三年就能混到副職待遇版,副職待遇可以的。當權然如果是基層員工,收入會低點,國企收入都是工資加獎金的。反正個人的積極學習心態很重要,一般肯努力上進,就會發展還是不錯的,而且現在項目上還是蠻缺人的。一般在本部部室的話,上升機會相對項目上會低些。
②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多少台盾構機
地鐵盾構包括海瑞克、863(C1、C2,從先行號、新3號、新4號……隧鐵二號)、三菱盾構、雙圓(三菱和石川島)30餘台
目前在使用的網格式盾構約2台,實際之前造了N台。
大型盾構包括海瑞克S-317/318,三菱、法麥通、自產的有五台以上(不能給確切的數據,不是不能公布,而是因為各種原因統計起來有困難)。
STEC到底有多少盾構沒法給出一個數據,因為還在添置新盾構,一般不把網格式盾構以及報廢的盾構計算進去,認為有37台左右。
上述數據都是公開的。
③ 上海隧道股份 盾構分公司 與上海建工 機械施工公司 兩個公司想比 哪個公司更好 請有經驗的人回答, 急!
上海隧道股份就是集施工、裝備製造等等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盾構分公司是其下屬一個分公司,主打盾構製造,工作性質較為穩定。
上海建工則是個徹底的施工單位,房建、土建、橋梁等等,性質和工程局類似,常年出差駐項目。不夠穩定,但能夠鍛煉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關鍵是你學的造價,上手快肯定是後者。我認為即使你去了前者,也會把你調去施工部門去。
④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請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兩者一樣嗎指
對外的無論采購還是接工程都是以上海隧道的名字進行,不使用隧道專股份。對於在裡面上班的普屬通員工來說就是一個公司。對於領導層需要注意什麼時候說股份什麼時候說隧道工程。分公司就是分公司咯。分公司沒什麼不好的。總公司就只有一個辦公樓裡面都是領導,其餘都是分公司。 來自職Q用戶:劉先生
14年時,原來的股份有限公司改為有限公司了,現在的股份有限公司更大了,現在的有限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分支 來自職Q用戶:王先生
⑤ 上海隧道股份公司
下屬公司有(前綴都是上海隧道股份公司)路橋公司,地基注漿公司,盾構分公司,槽壁分公司,結構分公司,設備分公司,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構件分公司,機械廠和建築防水材料廠。
⑥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江隧道
上海長江隧橋(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位於上海東北部長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國長江口一項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工程的建成將改善上海市交通系統結構和布局,加速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更好地帶動長江流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提升上海在全國經濟中的綜合競爭力。工程起於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五好溝,經長興島到達崇明縣的陳家鎮,全長25.5公里。
工程採用「南隧北橋「方案,即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口南港水域,長約8.95公里;以橋梁形式跨越長江口北港水域,長約16.65公里。工程按高速公路標准,雙向六車道,設計荷載公路I級,設計車速80-100公里/小時。工程於1993年起開展研究,2004年下半年完成初步設計,2004年12月28日正式啟動。
上海長江隧道隧道盾構直徑也要大過上海已建和在建的任何一條盾構法隧道,並超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構法隧道———荷蘭GroeneHart隧道,達到15.0米,從而問鼎世界之最。隧道建成後,其路面將在長江水面40米以下的深處。
江面上波浪滔滔,江底下車輪滾滾,這是怎樣一幅壯觀的場面。 上海長江隧橋工程是連接上海市區和崇明的高速公路通道,也是國家重點公路建設規劃中上海至西安線的重要組成部分,隧橋建成後將從根本上改變崇明島交通不便的狀況,同時對增強上海的輻射能力,促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隧道起於浦東新區五好溝,穿越南港水域在長興島西南方登陸,全長8.95公里,其中穿越水域部分達7.5公里。隧道整體斷面設計為上下的雙管隧道,兩單管間凈距約為16 米,沿其縱向每隔800米左右設一條橫向人行聯絡通道;單管外徑為Φ1500厘米,內徑為1370厘米,內設三條(3×3.75米)車道,雙向即六車道,設計車速為80公里/小時。
隧道在浦東側及長興島側均設有敞開斷矩形暗埋段及22×48米深約25米的工作井。兩台直徑為Φ1543厘米泥水加氣平衡盾構,從浦東側工作井由南向北一次掘進至長興島側工作井實現隧道貫通。隧道工程共用混凝土819100立方米,使用鋼筋152214噸。 一次「走」完7.5公里誤差小於2.7厘米 很難想像,在水文、地質條件異常復雜的長江底,五層樓高的「巨無霸」盾構機承受著巨大水壓,竟然一次「走」完了7.5公里。更難以置信的是,貫通後的整條隧道高程誤差不超過2厘米,水平誤差小於2.7厘米。如此精準的水下穿越是如何做到的?
科研人員事先在兩台盾構機上安裝了大量感測器,施工時,邊「走」邊看邊校正。在三維軸線控制系統的嚴密「督戰」下,「巨無霸」的行走路線幾近筆直。國家863項目「超大特長越江盾構隧道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李永盛教授告訴記者,此前,國內盾構一次掘進距離一般約為2公里。長江隧道7.5公里盾構究竟是「一路不停站」還是「中途歇一腳」,也曾幾經論證。考慮到此次施工暴露面大,且土層極度不穩定,越停可能沉降越大、阻力越大,最終決定一氣呵成。
直徑達15米的江底「巨龍」堪稱龐然大物,可預制、拼裝「龍身」的工序卻比綉花還精細。據介紹,整條隧道由4000多環2米寬的混凝土環組成,每環隧道則由10塊楔形管片拼裝而成。為保證每一環都能拼成一個完美正圓,10塊管片的大小、形狀均不完全一樣,寬度控制在1.98米到2.02米之間,製作誤差必須小於0.5毫米。 上海長江隧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千偉向記者展示了一幅隧道剖面圖,13.7米內徑的圓形隧道被巧妙分隔為「三層樓」(三層結構)和「五間房」(五個不同的功能區域):上層,是用於火災排煙的通風道;中間層,三條5.2米高的汽車道寬敞而明亮;下層,被一切為三,中間為規劃中的地鐵19號線預留出軌道空間,左側是疏散通道,右側為電纜通道。
如此精心設計的結構,被業界評價為「最有效的空間利用形式」,省去了另行開掘軌交隧道的資源,節約施工費用約10億元。
隧道施工過程中,類似的「斤斤計較」隨處可見。比如,兩台泥水平衡盾構機每向前挪一步,都需消耗一定量的支護泥水,而同時盾頭處的刀盤又會掘出大量成分復雜的江心底泥。能否將前一米挖出的厚漿「稀釋」成後一米推進用的薄漿?施工人員圍著爛泥堆冥思苦想。終於,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效環保型泥水處理系統,成功解決了粘土地層超細顆粒分離難題,使盾構泥水回收率超過80%。 「8橫26縱」逃生系統科學引導疏散 看似不夠用的隧道空間,卻為應對突發事件預留了足夠多的逃生空間。在上行與下行兩條隧道之間,每隔830米就留有一條長15米、寬1.8米的橫向逃生通道,全程共有8條;而在每條隧道的公路層與軌交層之間,每隔260米設有一條疏散樓梯,全程共有26條,所有逃生口都畫有醒目的「括弧」。
如此「8橫26縱」的立體逃生系統,在現有隧道布局中實為罕見。一旦隧道內有事故發生,50米一處的智能疏散標識會通過箭頭自動告訴駕駛員和乘客,向左還是向右跑,能最快到達逃生口。萬一發生火災,著火點前後的3個排煙點會自動打開,迅速把煙霧吸入,盡可能減小乘客中毒、窒息的危險。
兼顧安全和舒適,全長8.95公里的隧道設計處處以人為本。在進出隧道的幾秒鍾內,駕駛員總會因光線的忽暗忽亮而感覺不適,此時幾盞光線接近太陽光的高壓鈉燈可減輕類似的「黑洞」和「白洞」效應;隧道內,LED光源的亮度可根據外部光線變化而適當調節;為緩解視覺疲勞,隧道的腰線顏色被一分為二:前半藍色,後半綠色——據測算,種種人性化設計可使長江隧道的交通事故發生率降低20%—30%。
⑦ 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構分公司09應屆畢業生工資多少我是電氣專業的
2200
⑧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盾構工程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抄冊號:****所在地:上海市法定襲代表:王旋東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登記狀態:存續登記機關: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注冊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龍華東路660號
法定代表人:王旋東
成立時間:1997-05-26
工商注冊號:310101000462447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龍華東路660號
⑨ 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構分公司,一般什麼時候去那實習
我是2005年進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盾構公司一般是三四月份,但是也不一定。有個別應屆畢業生要到8月份簽訂了合同才正式上班。不過兄弟,先做好心理准備吧,新進來的大學生按照周總以前在盾構分公司定下的規矩,不管你大學里讀的是什麼專業,都要去當盾構司機,體驗生活。
⑩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評價
在百姓眼中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全球唯一一家集建築施工和施工裝備設計製造為一體的綜合性施工企業。長期以來,公司堅持「以信為本、以特為主、以技奪優、以質取勝」的經營方針,以市場為導向,開展一系列的科技研發活動。在公司的「十一五」發展戰略中,明確了以「超大直徑超長距離盾構隧道施工技術、城市復雜環境下地下空間開發施工技術、以及重大建設工程關鍵施工裝備的設計製造」為「十一五」期間攻克的重要技術領域,重點突破的核心關鍵技術,已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特有的施工技術,確保了公司在地下工程施工技術和重大建設工程關鍵施工裝備設計製造中的國內領先地位。
公司擁有的自主研發部門包括上海市認定的「上海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批准設立的「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及由公司控股成立的產學研相結合的「上海盾構設計測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這些部門和單位結合市場、行業和專業領域中技術難度大、施工風險高的重大工程項目,重點圍繞重大工程裝備盾構及附屬產品的設計製造技術、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綜合施工技術、超深基坑綜合施工技術、軌道交通環境保護施工技術等方面開展研發。
2005年~2007年期間,公司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經費資助科研項目共計37項,其中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7項,已完成驗收或鑒定的項目計23項,在研項目14項。公司與承擔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配套的研究子課題近70項,形成了二大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領域的先進製造技術和四大高技術服務業領域的共性技術。
累計有19項科研成果得到轉化:「國產地鐵土壓平衡盾構」及「盾尾密封油脂」產品獲得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盾構法隧道襯砌高精度鋼模」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預拌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被列為建設部節能省地型推廣應用技術;8項綜合科技成果被列為上海市建設交通自主創新技術成果,6項施工技術被評為國家級工法;盾構設計與施工技術被列為2007年全國建設行業----城市軌道交通專項科技成果推廣項目。
3年內形成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自主知識產權6項。 公司承建的上海長江隧道屬世界盾構法施工直徑最大(15.43m)、一次推進里程最長(7.5公里);公司自主設計製造的「先行號」盾構機,在設計理念、核心部件創新、控制系統的集成等方面形成6大亮點,結構功能及性價比達到並優於國際同類產品,既填補了國內空白又適應和滿足市場的需要,近三年就累計銷售41台,並覆蓋上海、南京、廣州、杭州、武漢等城市,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