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地方財政償債能力分析

地方財政償債能力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24 12:57:05

『壹』 求一份關於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論文

政府性債務是以貨幣或其他經濟資源償還的各種負債,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以政府名義向國內外或境內外承借或擔保,政府負有直接或間接償還責任的債務。 政府性債務劃分為顯性債務、隱性債務兩種類型。對於隱性債務往往缺少有效、統一的監測、管理制度,隱蔽性強,已成為政府性債務風險的主要出險區。 最近幾年,地方政府為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城市基礎設施,逐漸加大了投入力度。在財政性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招商引資、出賣土地、舉債等成為地方籌措資金的主要手段,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債務余額急劇上升。經濟發達地區因地方財力狀況較好,政府具有一定的償債能力,債務余額占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的比例相對合理,對經濟、財政的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廈門為例,近幾年,廈門市貫徹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通過融資集資舉債,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如海滄大橋、環島路二期、三期等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對改善城市面貌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員當湖污水改造成功,成為城區改造典範;環島路的建成和市政綠化率不斷提高,獲「東方夏威夷」之稱,使廈門成為溫馨的海上「城市花園」;海滄大橋的貫通,大大縮短了島內外距離;火炬高科技園、軟體園、留學生創業園的相繼建設,為經濟的持續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另外,廈門東通道的建設,又將為廈門「海灣型城市」建設抹上重重的一筆。2003年廈門國內生產總值達760.12億元,增長17.2%,財政收入達149.22億元,增長18.2%,因此可以說,相對合理的債務余額,對廈門經濟、財政的快速健康發展功不可沒。 但大部分經濟落後地區,舉債規模偏大,債務余額所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例偏高,一旦國家宏觀政策調整,銀根緊縮,將出現債務償還困難。 一、地方政府大量舉債的原因 地方政府大規模舉債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轉軌時期地方政府過於龐大的事權與有限的財權之間的矛盾是形成地方債務風險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是地方經濟落後,財力薄弱。為發展地方經濟,地方政府通過上級財政借款、銀行貸款、土地抵押和工程項目欠款等方式大量舉債。但政府在舉債時,缺少統一管理和約束機制,多頭並舉,管理混亂,重債務收入、輕債務償還,過分依賴上級財政或金融機構,有的甚至存在逃廢債務的心理。舉債規模過快過猛,是落後地區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沉重的主要原因。 三是過濃的政績意識助長了地方政府的大量舉債。地方政府為完成一些不切合實際的增長目標,不顧財力所限,盲目上項目,求速度,大量對外借款,將還債義務推給下屆政府,明顯的短期行為。 四是公共企業大量貸款,政府承擔還款責任。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膨脹,城市公用事業建設面臨著巨大壓力,公共投資體制不健全、民間資本准入門檻高,政府用於公用事業的財政性資金已遠遠滿足不了城市發展的需要。公益項目的建設更注重的是社會效益,而不是經濟效益,債務的償還還不可能依靠項目的收入完成,大部分還款責任自然又推到了地方政府的身上,加劇了政府債務負擔,使得投資風險不斷向地方政府集中。財力匱乏的區縣一直是典型的「吃飯財政」、「討飯財政」,負債累累。 二、地方政府過渡舉債的危害 第一,地方政府負債投資整體上降低了社會投資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擴大了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矛盾。許多地方政府大規模啟動的投資項目效率很低,尤其是機場、公路的重復建設項目有許多建成即虧損,給當地財政背上了沉重的負擔,也降低了經濟增長的素質和質量。 第二、債務約束軟化,惡化了社會信用環境。政府信用是社會信用的基石,地方債務的展期、拖欠會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財政該支未支、該補未補還直接損害不少企業的利益。地方債務不能到期清償還會產生嚴重扭曲的市場信號,動搖投資與消費信心,使得後續的政府投資項目籌資、經營變得困難重重。 第三,高居不下的地方債務積累了龐大的金融風險。地方政府通過對控股或全資的地方金融機構的行政干預,借款墊付地方債務是轉軌時期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地方債務向金融機構轉移導致地方金融機構財務狀況惡化,金融風險累積。據統計,截至2003年6月末,全國112家城市商業銀行貸款余額6523.91億元,其中不良貸款余額1078.11億元,佔比達16.53%.全行業虧損為55.97億元,歷年累計虧損的有50多家,佔到112家城市商業銀行的45%,處於高風險狀態的有22家,其中13家已經資不抵債。城市商業銀行平時的經營普遍受到當地政府的強烈干預,一般地方政府都是城市商業銀行的最大股東,向大股東的關聯貸款龐大是引發其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 最後,債務風險是社會穩定的隱患。一些感到財政收入不足、上級財政「補貼」不足、同時無力變相發債或借錢的地方政府或機構,往往情不自禁地利用手中職權向社會強行攤派或收費。個別地方政府及其部門由於無法按期歸還銀行債務本息或拖欠工程款,使他們疲於應付籌措資金還債,這不僅使政府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擾,而且影響了政府在公眾中的形象。 三、加強對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監督 隨著政府性債務規模的擴大,債務總量不斷積累,還本付息逐年增大,特別是一些區、縣政府超財力舉債,償債能力低,干擾了正常的財政預算管理和預算執行,加強政府債務管理,規范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舉借和償還政府債務的行為,防範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勢在必行。 一是盡早出台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償債機制辦法,建立政府債務的管理制度,即建立「借用還」與「權責利」相統一的債務管理體制、舉債評審制度、償債責任制和責任追究等制度,進一步規范政府債務管理的舉債、償債程序。同時,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分析體系,定期匯總、分析地方政府債務的狀況、構成、新債務產生的原因、趨勢,以便作出恰當的判斷和決策。建立政府債務風險預警分析體系,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二是要對政府債務進行歸口管理,克服目前政府債務多頭管理、各自為政、債務規模與債務資金使用及償債能力不清的現狀,由專門的部門統一管理政府債務,明確其職責、許可權,賦予相應的職能,發揮管理、監控、預警的作用。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償債准備金制度。通過多渠道籌集償債資金,每年有計劃地從預算財力和政府預算外資金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償債,化解償債壓力。 四是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清理、界定財政支出范圍,對不應由財政承擔的支出項目應徹底「斷奶」,騰出部分資金用於償債。此外,要加大對財政周轉金的清理回收力度,用清理收回的周轉金歸還借入上級周轉金和其他債務。 五是若遇到償債高峰期,可適當考慮通過出售、轉讓部分國有資產來償債。 六是不斷完善地方債務管理的法律框架,修改和完善我國的法律規定,強化地方政府的舉債約束和債務管理,使其與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相適應,並盡可能與國際接軌。為了使我國地方債務的發展與控制沿著規范化的方向前進,修改《預演算法》、《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的工作應當盡早提到國家立法機關的議事日程上來。

『貳』 財務分析償債能力論文如何寫出創新點來

企業償債能力風險的
理論研究與識別
基於流動比率指標評價財務狀況的局限性 隨著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財務風險防
范已然成為公司治理面臨的重要課題,而償
債能力風險(liquidity risk)作為財務風險
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相應成為理論與實務
研究的側重點。此外,對於投資者來說,識
上市公司披露的財務信息及其財務風險是
投資的第一步。
一、國際理論界對償債能力風險理
論研究的發展脈絡。
1、現金流無疑是每個企業正常運營的
重要資產,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並可能導致破
產的直接原因就是公司現有現金流不能償付
到期債務。基於此,Duhovnik Metka提出
上市公司應該將一份較為合理的現金流量表
提供給財務報表使用者。專業人士基於現
行的現金流量表計算出相關財務比率並對上
市公司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做出的判斷往往
與公司的現行業績是不符的。因此,對現金
流的報告採用過程追蹤來代替僅僅計算結果
的比率,以改進會計信息質量的需求越來越
迫切。以此種財務報告為基礎,上市公司的
盈利能力和現金回報兩方面都能得到正確、
合理的判斷,同時相關現金流比率也將作為
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時的一種控制機制
體現其價值。
2、對於如何識別財務困境問題,Coyne
Joseph S&Singh Sher G.在分析了健康公
司和破產公司的財務體系基礎上,提出了一
系列預測財務失敗的相關因素並識別出明確
顯示出健康公司和破產公司區別的財務指標
。研究結論顯示七個償債能力比率在兩者之
間存在顯著差異,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合理
運營現金流的措施以預防償債能力風險。
3、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會定期以財務
報告的形式披露,因此,投資者通常只有當
上市公司對財務風險在正式財務報告中披露
出來才能得到相關信息。但是,如果公司管
理者有意隱瞞已經存在的財務風險,那麼投
資者也很少有機會可以獲得真實信息。為了
改進財務預警模型的准確度,Chen Wei-
Sen&Du Yin-Kuan應用台灣股票交易
司對被停牌公司的營運規則作為分析對象,
應用財務比率、非財務比率及因素分析來提
取可用變數,並且引入人造神經網路
(ANN)和數據挖掘(DM)技術為上市公
司構造財務預警模型。Chen WS&Du YK
提出,人造智能方法在預測公司潛在財務困
境時比傳統的統計數據更加有效。
4、在分析財務風險時不能一味的僅以
償債比率等財務指標為依據。識別財務風險
時應注意宏觀經濟形式、公司戰略決策等同
樣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財務比率。例如公司
流動比率或者償債比率增大時,並不能僅依
此判定公司經營狀況改善,相反,降低時也
不一定公司正面臨破產威脅。
Baum Christopher F,Caglayan
Mustafa,Stephan Andreas&Talavera
Oleksandr採用美國COMPUSTAT季度數
據庫中的非財務公司在1993-2003年之間的
數據,開發出了流動資產的預警平衡模型。
研究結論顯示公司面臨宏觀經濟不穩定或有
特殊的不確定因素時會增大自身的流動比率
以預防財務風險。
二、基於流動比率指標評價財務狀
況的局限性。
以上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從不同的側面闡
釋了對財務風險的識別、預測以及防範。基
於財務比率分析預測財務風險,研究者更多
關注的是綜合財務比率,對於反映償債能力
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分析也
是從廣義的方面加以研究,沒有深入探討流
動比率的數值變化對於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很多教科書上指出,流動比率值在2:
1左右時比較合理,而此理論在實證研究中
並沒有得到證實,僅是通過經驗得出的。同
時,伴隨著21世紀初利率政策的調整,企業
也相應調整利用權益性籌資等方式的配置比
例來滿足營運資金不足的需要,流動比率在
2:1左右比較合理的論斷更是受到了挑戰。
此外,在不同行業、同一行業的不同企
業以及同一企業的不同發展階段,流動資產
的變現能力、質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
流動比率無論在橫向還是縱向上可比性都較
差。另外,該指標容易被粉飾,如企業可能
採用推遲賒購貨物、暫時性償還債務、不轉
銷呆賬和損失等人為地影響流動比率。
三、當前經濟形勢下企業償債能力
風險的識別。
總之,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為了比較切
合實際的識別與防範企業償債能力風險,應
對企業的現金流採用過程追蹤而不僅僅單一
的使用現有比率指標。同時,力求比較切合
實際地估計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客觀地看
待流動比率指標。在利用流動比率評價企業
償債能力時,應結合多種分析工具,綜合判
斷企業現金流的運營措施進而識別與評價償
債能力風險。參考文獻】
1、田天,陳斐.論流動指標評價財務狀
況的局限性及創新對策.財會學習[J].
2008(2)
2、劉薇.對流動比率的思考[J].財政金
融.2008(27)總第974期
3、陳慶華.流動比率指標評價及改進方
法分析.中國總會計師[J].2007(11)
4、賴永添,吳子雲.金融危機對我國企
業財務運行的影響及啟示.財務與會計
[J].2009(1)
5、Duhovnik,M(Duhovnik,Metka).Improve-
ments of the cash-flow statement control function
in financial reporting.Faculty of Economics,26
(1):123-150 2008
6、Coyne,JS(Coyne,Joseph S.);Singh,SG
(Singh,Sher G.).The early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failure:A study of bankrupt and solvent health
systems.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53
(5):333-345 SEP-OCT 2008
7、Chen,WS(Chen,Wei-Sen);Du,YK(Du,
Yin-Kuan).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data mining
techniques for the financial distress prediction model.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36(2):4075-
4086 Part 2 MAR 2009
8、Baum,CF(Baum,Christopher F.);Caglayan,
M(Caglayan,Mustafa);Stephan,A(Stephan,
Andreas);Talavera,O(Talavera,Oleksandr).
Uncertainty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liquidity.
Economic Modeling,25(5):833-849 SEP
2008

『叄』 財務償債能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依據是什麼

折疊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它反映公司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強。通常,該指標在200%左右較好。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200.20%。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還應結合存貨的規模大小,周轉速度、變現能力和變現價值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某一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很高,但其存貨規模大,周轉速度慢,有可能造成存貨變現能力弱,變現價值低,那麼,該公司的實際短期償債能力就要比指標反映的弱。
折疊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速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進一步反映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凈額)÷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通常該指標在100%左右較好。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153.54%。
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應結合應收帳款的規模、周轉速度和其他應收款的規模,以及它們的變現能力進行綜合分析。如果某公司速動比率雖然很高,但應收帳款周轉速度慢,且它與其他應收款的規模大,變現能力差,那麼該公司較為真實的短期償債能力要比該指標反映的差。
由於預付帳款、待攤費用、其他流動資產等指標的變現能力差或無法變現,所以,如果這些指標規模過大,那麼在運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時,還應扣除這些項目的影響。
折疊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公司可用現金及變現方式清償流動負債的能力。
公式: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流動負債合計
該指標能真實地反映公司實際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指標值越大,反映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56.47%。
折疊資本周轉率
資本周轉率,表示可變現的流動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長期債務的能力。
公式:資本周轉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長期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的安全性越好。由於長期負債的償還期限長,所以,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的長期償債能力時,還應充分考慮公司未來的現金流入量,經營獲利能力和盈利規模的大小。如果公司的資本周轉率很高,但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樂觀,即未來可能的現金流入量少,經營獲利能力弱,且盈利規模小,那麼,公司實際的長期償債能力將變弱。
折疊清算價值比率
清算價值比率,表示企業有形資產與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全部債務的能力。
公式:清算價值比率=(資產總計-無形及遞延資產合計)÷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越強。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309.76%%。由於有形資產的變現能力和變現價值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較大且很難確定,所以運用該指標分析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時,還需充分考慮有形資產的質量及市場需求情況。如果公司有形資產的變現能力差,變現價值低,那麼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折疊利息支付倍數
利息支付倍數,表示息稅前收益對利息費用的倍數,反映公司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程度。
公式:利息支付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強,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就小。98年滬深兩市該指標平均值為36.57%。由於財務費用包括利息收支、匯兌損益、手續費等項目,且還存在資本化利息,所以在運用該指標分析利息償付能力時,最好將財務費用調整為真實的利息凈支出,這樣反映公司的償付利息能力最准確。

『肆』 償債能力分析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1 償債能力分析有利於投資者進行正確的投資決策。
2 償債能力分析有利於企業經營者進行正確的經營決策。
3 償債能力分析有利於債權人進行正確的借貸決策。
4 償債能力分析有利於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
(4)地方財政償債能力分析擴展閱讀:
企業的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用其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支付現金的能力和償還債務能力,是企業能否生存和健康發展的關鍵。
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能力。
企業償債能力,靜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清償企業債務的能力;動態的講,就是用企業資產和經營過程創造的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有無現金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是企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償債能力分析

『伍』 償債能力如何綜合分析說詳細點

理論上的分析之前已經有同學說的比較詳細了。我說一下實際上的操作。

償債能力首先關注第一還款來源,主要取決於第一還款來源的質量。

一旦第一還款來源出現問題,借款時通常會要求資產抵質押。此時尋求抵質押資產變現的可能性。

至於理論上所說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等指標,需要參考,但不是決定性因素。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一個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只是面臨短期的流動性困難,則可能雖然償債能力指標不好,但償債能力較強。而有些企業的流動性指標,尤其是流動比率,非常好,但倉庫里價值巨大的電子產品存貨已經滯銷數年,早已被市場淘汰,這樣的企業雖然有著良好的指標但仍然償債能力較差。

『陸』 簡述償債能力分析所運用的主要財務比率及相應的含義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它反映公司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強。
2、速動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速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進一步反映流動負債的保障程度。
公式: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凈額)÷流動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3、現金比率,表示每1元流動負債有多少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公司可用現金及變現方式清償流動負債的能力。
公式: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合計
該指標能真實地反映公司實際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指標值越大,反映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

公式: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業資產對負債的保障能力越高,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
2.產權比率

公式: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100%

一般來說,這一比率越低,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權益保障程度越高。
3.權益乘數
表明股東每投入1元錢可實際擁有和控制的金額。

公式:權益乘數=總資產÷股東權益

注意: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財務杠桿水平的指標。
4、資本周轉率,表示可變現的流動資產與長期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長期債務的能力。
公式:資本周轉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長期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近期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的安全性越好。
5、清算價值比率,表示企業有形資產與負債的比例,反映公司清償全部債務的能力。
公式:清算價值比率=(資產總計-無形及遞延資產合計)÷負債合計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的綜合償債能力越強。
6、利息支付倍數(利息保障倍數),表示息稅前收益對利息費用的倍數,反映公司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程度。
公式:利息支付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
或,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應付利息=(凈利潤+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所得稅)÷應付利息
一般情況下,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公司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強,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就小。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柒』 償債能力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產品的復競爭能力分析包括以制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
成本優勢:指公司的產品依靠低成本獲得高於同行業其他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一般通過規模經濟、專有技術、優惠的原材料和低廉的勞動力實現成本優勢。
2、
技術優勢:指企業擁有的比同行業其他競爭對手更強的技術實力及其研究與開發新產品的能力,這種能力主要體現在生產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技術含量上。
3、
質量優勢:指公司的產品以高於其他公司同類產品的質量贏得市場,從而取得競爭優勢。具有產品質量優勢的上市公司往往在該行業占據領先地位。

『捌』 償債能力分析常用的財務比率有哪些

(一)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度資產=流動資產-存貨;作用:反映企業對短期性債務支付能力的迅速性;參考標准值:一般為1.0,行業性質不同,比率的標准不同;影響因素:應收賬款的流動性)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作用:企業在最壞情況下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一個極短的債權人可能對該指標感興趣)
(二)反映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比率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作用:反映資產對債務的償還保障程度和債務對資產的資金支撐程度;參考標准值:
(1)債權人:要求比率越低越好。
(2)股東:要求比率越高越好,前提:總資本報酬率>借入資本利息率。
(3)經營者:要求保持恰當的資本結構。
一般認為該指標應維持在50%左右,行業性質不同,比率的標准不同;相關的比率:
(1)負債—權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2)權益乘數=資產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作用:反映企業用經營收益支付利息的能力;參考標准值:至少要大於1,一般應在3以上)
(三)反映企業資產管理能力的比率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
存貨周轉天數=365/存貨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應收賬款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5/應收賬款周轉率
經營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付賬款周轉率=銷售成本/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365/應付賬款周轉率
現金周期=經營周期-應付賬款周轉天數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固定資產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總資產
(四)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比率
與銷售額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與投資額有關的獲利能力比率:
資產報酬率(ROA)=凈利潤(或EBIT)/總資產(註:前者稱為資產凈利率;後者稱為總資產報酬率)
權益報酬率(ROE)=凈利潤/所有者權益總額(註:權益報酬率又稱凈資產收益率)
有關比率之間的關系:
資產報酬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
權益報酬率=資產報酬率/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五)反映企業收現能力的比率
銷售收現率=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銷售收入
資產的經營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總資產
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營業利潤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營業利潤
(六)反映企業市場價值的比率
每股收益(EPS)=凈利潤/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市盈率(PE)=每股市價/每股收益
每股賬面價值=股東權益總額/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賬面價值

『玖』 償債能力分析常用的財務比率有哪些,應如何應用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企業償債能力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以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反映企業償付日常到期債務的實力;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有無足夠的能力償還長期負債的本金和利息.企業償債能力分析主要運用以下財務比率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為了便於說明,下面有關財務比率指標的計算舉例將以上述遠大股份有限公司的2001年度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資料為依據.因此,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年初和年末的流動比率可計算如下:
年初流動比率=9502800÷5302800=1.792
年末流動比率=8278670÷3145299.7=2.632
流動比率是衡量短期債務清償能力最常用的比率,是衡量企業短期風險的指標.從該指標的計算可見:流動比率越高,說明資產的流動性越大,短期償債能力越強.不過,由於各行業的經營性質不同,對資產的流動性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商業零售企業所需的流動資產,往往要高於製造企業,因為前者需要在存貨方面投入較大的資金.另外,企業的經營和理財方式也影響流動比率.比如,採用寬松信用政策,以賒銷為主的企業,其所需的流動比率就高於那些以現金銷售為主的企業.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應維持在2:1左右,因而也稱之為2與1比率.過高的流動比率,說明企業有較多的資金滯留在流動資產上未加以更好的運用,如出現存貨超儲積壓,存在大量應收賬款,擁有過分充裕的現金等,資金周轉可能減慢從而影響其獲利能力.有時,盡管企業現金流量出現紅字,但是企業可能仍然擁有一個較高的流動比率.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又稱酸性實驗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反映企業短期內可變現資產償還短期內到期債務的能力.速動比率是對流動比率的補充.計算公式如下: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是企業在短期內可變現的資產,等於流動資產減去存貨後的金額,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和應收賬款等.存貨是企業流動資產中流動性最差的一種,其變現不僅要經過銷貨和收賬兩道手續,而且存貨中還會發生一些損失.因此,在分析中將存貨從流動資產中減去,可以更好地表示一個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根據表所舉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資料,可計算該公司年初,年末的速動比率如下:
年初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9502800-5160000)÷5302800=0.819
年初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8278670-5149400)÷3145299.7=0.995
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應維持在1:1左右較為理想,它說明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做保證.如果速動比率大於1,說明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短期債務,但同時也說明企業擁有過多的不能獲利的現款和應收賬款;如果速動比率小於1,企業將會依賴出售存貨或舉借新債償還到期債務,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貨帶來的削價損失或舉借新債形成的利息支出.如同流動比率,各企業的速動比率應該根據行業特徵和其他因素加以評價.在對速動比率進行分析時,要注重應收帳款變現能力這一因素的分析.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現金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反映企業的即刻變現能力.這里所說的現金,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這項比率可顯示企業立即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現金比率=現金÷流動負債
根據資料,假設遠大股份有限公司無現金等價物,則該公司年初,年末的現金比率如下:
年初現金比率=2812600÷5302800=0.53
年末現金比率=1630870÷3145299.7=0.52
這項指標近幾年隨著現金流量信息在財務分析中受到的關注而被日益重視,運用它可以更准確地評價企業短期的償還能力.

(4)資產負債率.資產負債率也稱負債比率或舉債經營比率,是指負債總額對全部資產總額之比,用來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經營活動的能力,反映債權人發放貸款的安全程度.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根據資料,可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資產負債率如下:
年初資產負債率=6502800÷16802800×100%=38.70%
年末資產負債率=5465299.7÷16116670×100%=33.91%
從以上計算可見,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年末較年初為低.企業的資金是由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構成的,一般來講,企業的資產總額應大於負債總額,資產負債率應小於100%.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較低(50%以下),說明企業有較好的償債能力和負債經營能力.
在企業資產凈利潤率高於負債資本成本率的條件下,企業負債經營會因代價較小使所有者的收益增加.因此,所有者總希望利用負債經營得到財務杠桿利益,從而提高資產負債率.但債權人希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低一些,因為債權人的利益主要表現在權益的安全方面.如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等於甚至大於100%,說明企業資不抵債,債權人為維護自己的利益可向人民法院申請企業破產.可見,企業負債經營要適度.

(5)有形資產負債率.有形資產負債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有形資產總額的比率,計算公式為:
有形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無形資產凈值)×100%
這項指標是資產負債率的延伸,是一項更為客觀地評價企業償債能力的指標.企業的無形資產如商標,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不一定能用來償還債務,可以將其視為不能償債的資產,從資產總額中扣除.這項指標的作用及其分析方法與資產負債率基本相同.這里應注意,在資產總額中若待攤費用和長期待攤費用的金額較大,在計算該指標時也應從資產總額中扣除.根據表資料,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有形資產負債率如下:
年初有形資產負債率=6502800÷(16802800-1200000-200000)×100%=42.22%
年末有形資產負債率=5465299.7÷(16116670-1080000)×100%=36.35%

(6)產權比率.產權比率也稱負債對所有者權益的比率,是指企業負債總額與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這一比率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之一,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產權比率用來表明由債權人提供的和由投資者提供的資金來源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所有者提供的資本大於借入資本為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論.該指標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所有者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根據表資料,計算遠大股份有限公司年初,年末產權比率如下:
年初產權比率=6502800÷10300000×100%=63.13%
年末產權比率=5465299.7÷10651370.3×100%=51.31%
計算結果表明,該公司產權比率年末較年初下降了11.82%,說明債權人投入的資金受到所有者權益保障的程度提高了11.82%,這對債權人來說顯然是有利的.

(7)已獲利息倍數.已獲利息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反映企業用經營所得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
公式中利息費用是支付給債權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和計入固定資產的利息息稅前利潤是指企業支付利息和繳納所得稅之前的利潤.
一般來說,已獲利息倍數至少應等於1.這項指標越大,說明支付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就一個企業某一時期的已獲利息倍數來說,應與本行業該項指標的平均水平比較,或與本企業歷年該項指標的水平比較,評價企業目前的指標水平.
根據表的資料,假定遠大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度利潤表中的財務費用全部為利息費用,則計算該公司2001年度的已獲利息倍數如下:
已獲利息倍數=(620600+83000)÷83000=8.48

『拾』 償債能力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償債能力分析的意義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及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企業財務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客觀分析,可以准確評價企業財務經濟狀況及其變動原因,幫助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債權人及其他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做出正確判斷和決策。

(2)控制企業財務風險。舉債必須以能償還為前提,如果企業不能按時償還所付債務的本息,勢必影響企業籌措資金的信譽,從而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即使是盈利不錯的企業,也存在著由於資金調度不靈,不能及時償還債務而破產的風險。因此,企業負債經營的基本原則是舉債適度和收益與風險對等,其基本含義是負債的規模控制在一定限度內,即企業能夠以足夠的現金或隨時可以變現的資產及時足額償還所欠債務。了解並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正式償債能力分析的重要目標。

(3)預測企業籌資前景。企業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是維持正常經營活動的必要前提。正確評價企業償債能力,准確預測企業籌資前景,是企業債權人進行正確信貸決策的基礎。企業償債能力強,澤企業財務狀況較好,信譽較高,債權人的本金與資金利息的保障程度較高。因此,分析企業償債能力,准確預測未來籌資前景,對於企業顯示與潛在債權人的信貸決策至關重要。

(4)把握企業財務活動。籌資、投資與資本收益的分配時企業財務活動的基本環節。企業籌集資金的實際與數量,既取決於生產經營情況,也受制於債務償還。到期債務的償還,可以用企業自有資金償還債務,也可以是借新債還舊債。因此,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准確了解企業當前的現金與可變現資產狀況,合理安排企業的財務活動,提高資產的利用效果。

閱讀全文

與地方財政償債能力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香港上市 瀏覽:153
和信理財是非法集資嗎 瀏覽:631
平安銀行貸款協議 瀏覽:273
外匯win系統 瀏覽:161
基金交易賬號身份證升為 瀏覽:791
瑞華投資理財 瀏覽:896
投資公司怎樣發展客戶 瀏覽:814
股票跟基金掛鉤的都有哪些 瀏覽:718
主要外匯交易商 瀏覽:347
三年前信用卡連續逾期還能貸款嗎 瀏覽:674
熱卷主力期貨吧 瀏覽:154
新手投資理財活動 瀏覽:234
cj期貨 瀏覽:809
融資合同公證 瀏覽:342
薩斯喀徹溫省鉀礦吸引大量投資 瀏覽:550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