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招聘

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招聘

發布時間:2021-03-25 07:28:01

A. 台灣有哪些銀行

台灣本地銀行: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三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台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土地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京城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板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陽信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輸出入銀行
高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聯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遠東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永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萬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大眾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盛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華泰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工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新光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外商銀行:
美商花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菲商菲律賓首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國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星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紐約梅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法國巴黎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渣打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泰國盤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美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商東方匯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德商德意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荷蘭商安智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斐商標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加拿大商豐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瑞士商瑞士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大華銀行有限公司
澳商澳盛銀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摩根大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道富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美商富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商東亞銀行有限公司
日商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瑞穗實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新加坡商新加坡華僑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商三井住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英商巴克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B. 台灣銀行在世界那些國家有分行

台灣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境內共有147間分行。島外則有包含紐約、洛杉磯、倫敦、新加坡、東京、香港、南非、上海共8家分行

C. 准備參加台資永豐銀行的招聘,這家銀行怎麼樣

請問你是參加哪個地區的台資永豐銀行?不同地區因發展不同,會存在差異,現以廣東第一家台資永豐銀行為例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對你了解台資永豐銀行有所幫助!
2017年8月9日,台灣最早的中小企業專業銀行,大陸地區第一家台資法人銀行——永豐銀行在大陸開設的第二家分行「永豐銀行廣州分行」正式掛牌成立。
永豐致力於在大陸多個領域實現全面增長,在廣州設立分行是永豐不斷拓展網點計劃的實踐。廣州分行將背靠粵港澳大灣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廣州,緊緊依託「一帶一路」、「內地與香港CEPA合作框架」等多個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其獨特的區域地位優勢。
永豐銀行(中國)業務發展穩健,不斷充實業務范圍、拓展客戶群體。未來,廣州分行將致力服務於實體經濟,為境內外企業提供跨境融資、貿易服務、中長期項目貸款理財投資外匯避險等全面性商業銀行服務。
並且擬藉由現代電子科技,互聯網金融平台等來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更好地滿足眾多實體產業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銀行也將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尤其是小微企業,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永豐銀行(中國)為一家台資背景的法人銀行,是永豐金控旗下成員,集團在台灣深耕台商近70年。旗下銀行、租賃、證券等子公司目前在粵港澳三地均有網點。永豐銀行(中國)廣州分行設立後,可進一步藉助粵港澳金融匯聚優勢,輻射大灣區的地域范圍,就近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有效支持;同時,廣州分行將銜接、利用大陸經濟金融政策多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歷史機遇, 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積極融入大灣區經濟金融的新一輪飛速發展。
永豐銀行(中國)為台灣永豐商業銀行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大陸第一家台資法人銀行,於2014年2月28日正式對外營業,注冊資本金為人民幣20億元,廣州分行為其繼上海分行之後在大陸設立的第二家分行。

D. 台灣銀行招聘櫃員嗎

它的招聘一般也是到12月份了,
還有就是剛去的都是編制外的,

E. 台灣銀行上海籌備組的待遇如何

看到有招聘的,因為沒有收到面試電話,也沒有進去工作過,所以坐等樓解釋

F. 台資銀行在我國中國境內內地開展的銀行業務主要有哪些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台灣土地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和台灣中小企業銀行上海分行,你問這個做什麼

G. 請問台灣的銀行在上海有設立的銀行有那些

台灣銀行上海分行,百分之百有。我媽是台銀老職員了

H. 請問台灣的銀行在上海有設立分行的有那些謝謝

還是只知道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我在裡面有存款。

I. 上海灘洋行

外灘1~33號的故事
外灘,自19世紀四十年代上海被辟為商埠後,就成為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務和文化中心,外國的銀行、商行、總會雲集於此。聯合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台,眾多經典交匯成上海乃至世界獨特的風景。

外灘1號 麥克倍恩大樓
1#麥克倍恩大樓→亞細亞大樓→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建成於1913年。1966年前,英國殼牌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長期租用這幢大樓的底層。1996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入駐至今。
大樓為一幢7層的巴洛克式為主多種形式並存的折衷主義風格大樓,設計者為英資馬海洋行。建築風格整體上屬於新古典主義式樣,立面構圖規整,正面有愛奧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處設計了巴洛克風格的裝飾。

外灘2號 上海總會大樓
2#上海總會大樓→日軍海軍武官府→國際海員俱樂部→東風飯店
上海總會(Shanghai Club)曾是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重要的社交場所。平洋戰爭爆發後,總會被關閉。敵偽時期曾為日軍海軍武官府。解放後,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這幢大樓,改建為國際海員俱樂部,大門上加裝了挑出的大雨蓬。1971年改為東風飯店。
該樓建成於1864年,是外灘著名的建築,建築設計師為H.Tarrant,建築立面為三段式處理,2-3層中部有6根愛奧尼柱式的石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室內裝潢由馬海洋行的日本建築師設下田菊太郎設計,裝飾華麗,以長達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櫃台著稱。

外灘3號 友寧大樓
3#友寧大樓→有利大樓→上海市民用建築設計院→外灘3號
建成於1916年,隨即被華商保安、保家等保險公司聯合租賃。租賃者於1922年出資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築設計院租用該樓。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外灘房屋置換買下此樓產權。2004年改建為高檔購物消費場所「外灘3號」。如今,1樓有阿瑪尼中國首家旗艦店,2、3樓是依雲水療(Evian Spa,全球除法國外的第二家店),6樓有澳洲名廚David Laris所開前衛餐館陸唯軒(Laris)。
這是英資公和洋行在上海設計的第一個作品,也是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結構大樓。

外灘5號 日清大樓
5#日清大樓→招商局辦公大樓→上海輪船公司→商務樓&高級餐廳
建成於1925年,由日資航運企業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和一個猶太商人合資建造。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樓,改為招商局辦公大樓,解放後,由上海海運局使用。「文革」時曾改名為上海輪船公司。1990年代,海運局遷往東大名路新樓,此樓由錦都實業公司裝修後作為商務樓出租。東部底層為華夏銀行上海分行。2006年被改造成高級餐廳。
大樓由英資德和洋行設計,日方建造下部3層,外觀比較簡潔,屬於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層裝飾比較講究,設計了挑檐和浮雕。

外灘6號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6#拍賣行→中國通商銀行大樓→長江輪船公司
建成於1897年,原來是一家拍賣行,3層殖民地式建築。1906年翻建,成為中國通商銀行,當時也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銀行,直到1956年,中國通商銀行業務劃入中國人民銀行,這幢大樓交由長江輪船公司使用。因旁邊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該大樓也曾被稱為元芳大樓。
大樓的設計師為英資瑪禮遜洋行,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後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牆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四樓南面為平台,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外灘7號 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7#旗昌洋行→電報大樓→新通商銀行大樓→泰國駐上海總領事館
建成於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後,即歸屬下的大北電報公司使用。抗戰勝利後,中國通商銀行購進此樓改為新通商銀行大樓;解放後,由長江航運管理局使用;20世紀90年代,通過房屋置換,泰國盤谷銀行獲得大樓使用權。泰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也設在三樓內辦公。
該樓的設計者為英資通和洋行,是一幢典型的文藝復興式風格的大樓,橫、豎三段式手法處理十分明顯。頂部兩端各設計了帶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黑色穹窿房頂,與白色的牆面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和鮮明的對比。

外灘9號 招商局大樓
9#旗昌洋行大樓→招商局大樓→名牌店
19世紀遠東最著名的美國資本企業旗昌洋行於1846年將總部遷至此地。1877年,旗昌輪船公司,連同在外灘9號的辦公室大樓賣給1873年成立的受李鴻章保護的中國官商合辦企業輪船招商局。1901年,輪船招商局重建該樓。後來成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現在又成為夏姿上海旗艦店。
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為3層新古典主義風格。

外灘12號 匯豐銀行大樓
12#匯豐銀行大樓→市府大樓→上海市檔案館
1912年,匯豐買下南邊外灘11號別發洋行和外灘10號美豐洋行的房產,二戰爆發後被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佔用,戰爭結束,匯豐遷回此樓。1955年,匯豐撤出上海,大樓歸國有。上海市政府進駐,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簡稱市府大樓。副樓在1956年改為上海市檔案館。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通過置換購得該大樓的使用權。
大樓由著名的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設計。匯豐銀行大樓號稱「從蘇伊士運河到遠東白令海峽最講究的建築」,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僅次於英國的蘇格蘭銀行大樓的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至今依然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

外灘13號 海關大樓
13#江海關大樓→上海海關
1857年,外國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國衙門式的關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特式的紅磚建築,有33米高的鍾樓。1925年再次重建,終成了現在的建築。現使用單位為上海海關。
大樓由公和洋行設計,建築風格總體上屬於古典主義,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大樓高8層,上面有高大的鍾樓,10層樓高,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鍾製造的,在美國造好後運到上海組裝,是亞洲第一大鍾,也是世界著名大鍾之一。

外灘14號 上海市總工會
14#寶順洋行→德華銀行→交通銀行大樓→上海市總工會
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資企業寶順洋行的產業。19世紀下半葉,顛地經營失敗被德華銀行買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國沒收德國在華財產,大樓被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此處。1947年,這里被重建為裝飾藝術運動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也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後建成的一座。1951年,交通銀行總行遷回北京,外灘14號則由上海市總工會進駐至今。
大樓由匈牙利鴻達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整幢大樓的內部設計更強調實用。

外灘15號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15#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於1902年由華俄道勝銀行出資建成。至1928年,此樓成為中央銀行的所在地。隨即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後在此辦公。現在這里是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大樓的設計者為德資的倍高洋行,建築屬於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復古風格。

外灘16號 台灣銀行大樓
16#台灣銀行大樓→招商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24年,為台灣日治時期台灣銀行在上海的辦公大樓。現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使用。
大樓由德和洋行設計,整體上屬於日本近代西洋的風格,同時又廣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國建築的長處,比如在大樓的東立面又配有四根歐洲古典主義式的柱子,賦予大樓歐洲古典主義的風格。

外灘17號 友邦大廈
17#字林大樓(桂林大樓)→友邦大廈
由在中國出版的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於1921年投資,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報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處於創業階段的美資友邦人壽保險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報》停刊,大樓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
大樓由德和洋行設計,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外灘18號 麥加利銀行大樓
18#麥加利銀行大樓→春江大樓→名牌店
1923年由老牌的英資銀行麥加利銀行又名渣打銀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麥加利銀行遷出後,由房管局接管這座大樓,改名為春江大樓,曾由中波輪船公司等使用。2002年,台資企業上海珩意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接手大樓的修復改建工程,到2004年底,改建完工後,1、2樓的歐洲名牌精品店陸續開張。
大樓的設計者是英資公和洋行,呈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共5層。為使建築具有高度感,現頂樓加了三角形屋頂。

外灘19號 和平飯店南樓
19#中央飯店→匯中飯店→和平飯店南樓
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層樓的中央飯店,為租界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資旅館。1865年,匯豐銀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該處營業,直到1874年。1903年,中央飯店改組為匯中飯店。1947年,華商大慶公司購得飯店產權,繼續經營,1952年停業。
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再度開放,現為和平飯店南樓。這幢大樓見證了很多歷史事件的發生,1909年,中、英、美、法等國在匯中廳召開了萬國禁煙大會;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在此慶賀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1927年,蔣介石、宋美齡在此宴會廳舉行訂婚典禮;1936年3月,查理-卓別林偕《摩登時代》女主角寶蓮-高黛入住當時的51房間;1964年1月,周恩來在九霄廳會見法國總理埃德加-富爾,幾天以後中法宣布建立外交關系;1965年1月,周恩來曾在742房間工作;1998年6月30日,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夫婦在九霄廳宴請美國總統柯林頓及其夫人希拉里;1988年,***在和平廳設盛宴歡迎墨西哥總統路易斯-埃切維利亞;1996年,聯合禁毒署舉辦的「上海國際興奮劑會議」在此舉行,並為「萬國禁煙會」立會址標志。
大樓的設計者為英資瑪禮遜洋行的司各特,高6層,建築風格屬於新文藝復興式樣。這還是中國最早安裝電梯的一幢建築。

外灘23號 中國銀行大樓
23#中國銀行大樓→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建成於1937年,外灘眾多建築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1941年,中國銀行大樓成為汪精衛偽儲備銀行的營業場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歸中央銀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國銀行才遷入辦公。現使用單位為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大樓的設計者為英資公和洋行和中國的陸謙受,是近代西洋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大樓。

外灘24號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24#橫濱正金銀行大樓→中央銀行大樓→人民銀行華東區行→工商銀行上海分行
是1924年橫濱正金銀行(Yokohama Specie Bank,ltd。)在中國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樓。1945年後,該樓改作中央銀行行址,大樓也易名為中央大樓。1949年後又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行辦公樓。1956年上海市紡織工業局遷入大樓辦公。現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
大樓由英資公和洋行設計建成,屬於日本近代西洋風格建築。

外灘26號 揚子大樓
26#揚子大樓→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建成於1920年,因「揚子水火保險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門管,現使用單位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大樓的設計者為英姿公和洋行,大樓為一幢7層的辦公建築風格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

外灘27號 怡和洋行大樓
27#怡和洋行大樓→上海市外貿局
現在的大樓由怡和洋行出資翻建於1922年,並享有使用權,1955年被上海市外貿局佔用至今。
大樓的設計者為英姿思九生洋行,呈復古主義派的建築風格,建築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

外灘28號 格林郵船大樓
28#格林郵船大樓→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
1868年,德資禪臣洋行購得這塊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樓房。第一次後,該地被英資怡泰公司(格林郵船公司)收購,隨即改建為7層大樓,1922年落成。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遷入該樓。目前大樓的使用單位是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
大樓的設計者為英姿公和洋行。外觀設計為新文藝復興式,頂層建有塔樓。

外灘29號 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29#東方匯理銀行大樓→東方大樓→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1914年,法資東方匯理銀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國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樓。1956年,大樓被房管局接管,改名為東方大樓,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處使用。目前大樓的使用單位是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大樓的設計者為通和洋行,大樓的建築風格為法國典型的古典主義,雕刻精美。

外灘33號 半島大酒店
33#英國駐滬總領事館→上海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用房→半島大酒店
建成於1873年,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紀建築物。起初的領館建成於1849年,在1870年的一場大火中燒毀,到1873年新大樓重建完工。
1966年,英國駐滬總領事館關閉,該大院成為上海市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用房。2003年,置換給新黃浦集團。今年,經過重新設計後,半島大酒店在此開業。
大樓的設計者為Grossman & Boyce,建築風格屬於19世紀流行的殖民地樣式。

J. 台灣銀行 在北京招聘 問題

......身為一個土身土長的台灣人
我目前沒有聽說台灣銀行在大陸有要開分行的消息
台灣銀行是台灣公辦銀行.到陸設點應該會是大新聞.沒理由我沒聽過
台灣銀行在台灣主要是發行貨幣.並沒有提供存款等服務
為啥會跑到大陸?
而且就算設點.一定是從台灣這里帶人過去啊
這是公務機關.根本不可能有對外招聘
培訓.報名費這也太高了
很顯然是騙人的
快報警吧

閱讀全文

與台灣銀行上海分行招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
非法買賣外匯法律解釋 瀏覽:198
1953年1分紙幣回收價格 瀏覽:412
香港基金經理名人 瀏覽:742
房企融資貸款 瀏覽:570
德邦的資金實力 瀏覽:839
個人大額貸款平台 瀏覽:443
招行貸款利息高嗎 瀏覽:283
定期還貸理財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