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發揮長江的黃金水道
一、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戰略意義。
長江全長6300公里,是我國東中西交通的大動脈,也是連接東中西部經濟聯動發展的「黃金紐帶」。2003年全國GDP總量11.67萬億元,長江經濟帶的七省二市佔45%,是我國經濟最發達,也是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因此,進一步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不僅可以進一步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是對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區域統籌發展,最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
1、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是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水運成本低、污染小、基本上不佔用土地,因此,加大水運在我國運輸上的比重,走節能型經濟增長道路,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需要。
2、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是加快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需要。西部地區的開發和發展,除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和國家財政轉移支付政策的支持外,關鍵是要降低生產運輸成本。其中,長江水運具有運載量大,運輸成本低的天然優勢。因此,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是加快西部開發建設的關鍵抓手。
3、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是促進長江流域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需要。一是可以改善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二是有利於中部地區的迅速崛起。三是有利於東部長三角地區加快實現「兩個率先」,為中西部地區提供更好服務。
4、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是長江流域沿江城市共同利益的需要。一是將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的高速增長。二是將促進沿江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有助於長江流域形成綜合交通節點性樞紐城市。三是將進一步促進長江沿岸港口功能布局的進一步優化與完善。
5、加快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將帶動長江流域造船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6、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是上海建設中的國際航運中心更好地為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提供服務的需要。
二、長江「黃金水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長江「黃金水道」肩負著長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重任,但黃金水道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的發揮。長江的水量為萊茵河6倍,但運輸量僅為萊茵河的1/6,長江航運的作用效能大約只有萊茵河的1/40。目前,制約長江「黃金水道」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主要有:
1、船舶非標准化,船型、機型復雜,呈現先進船與落後船、大型船和小型船、高速船與低速船並存的格局;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性能良好的干支直達、江海直達的新型運輸船舶稀缺。
2、航道總體上仍然處於天然航道狀態。目前長江干線航道總體上已呈兩頭深、中間淺,兩頭通、中間堵的狀況。長江上游航道目前的標准較低,灣窄淺險、灘多流急。三峽工程建成後庫區航道條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庫尾回水變動區出現了新的阻航問題,仍不適應西部大開發的要求。
3、港口功能單一,結構不盡合理,影響了航運效率的提高。
4、支持保障系統的設施與裝備水平較低。尤其是信息化和公共信息資料庫、行業管理信息網路的建設仍處於前期工作階段。
5、管理水平較低,經營服務不規范,集裝箱運輸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目前長江沿岸港口大都未完成港航EDI 平台建設,嚴重影響集裝箱運輸效率的發揮。
三、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的核心,是要加強航運設施標准化和航運服務標准化的建設。
1、航運設施標准化建設的重點是集裝箱船舶標准化的建設。進一步整治長江「黃金水道」的關鍵是標准化建設。其中集裝箱船舶標准化建設是航運標准化的核心,應成為當前標准化工作的主要抓手。
2、加快長江航運服務標准化的建設。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除了要強化航運硬體設施建設之外,還必須強化軟體服務建設,形成現代化標准化的長江航運服務體系。其中,提高「通關」效率是核心內容。
四、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的關鍵,是要建立長江「黃金水道」的利益共同體。
長江「黃金水道」的振興與航運體系的建設,橫跨諸多省市的不同行政區劃,關鍵是要形成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利益共同體,共同參與,合作開發,才能做好長江「黃金水道」這篇大文章。目前以長江流域29個城市市長經濟協調會為基礎,長江流域經濟的合作正在進一步加強,為進一步建立長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長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的宗旨。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總體要求,發揮長江流域各省市的優勢和特色,形成聯動發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格局,不斷拓寬合作領域,逐步形成利益共同體框架。
2、長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的合作原則。一是市場主導。二是開放公平。三是優勢互補。
3、長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的合作領域。一是加快長江航運標准化設施建設的合作。二是共同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現代物流業。三是聯合合打造數字「黃金水道」,共同推動長江流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四是共建長江流域投資與貿易促進機制。
4、形成長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的運作機制。長江「黃金水道」建設要順利推進,需要利益共同體各方通過創新,建立一種互惠互利、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新機制,以機制創新為抓手共同推動長江流域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1)政府層面的合作推進機制。建立「2+29」長江「黃金水道」區域合作推進機制,即在國家交通部、發改委指導下,以目前長江沿岸29個城市市長經濟協調會為基礎,建立沿江城市市長聯席會議制度,形成「2+29」聯席會議機制。並形成建立專業管理部門聯席會議機制。
(2)企業層面跨省市合作促進機制。即以產權為紐帶,組建跨省市的港口、碼頭、航運企業聯盟。鼓勵長航、民生、長發等長江流域大型企業集團,進一步在長江流域實施跨省市投資發展。
(3)市場層面的導向機制。發揮交通部上海航交所的功能與作用,推動長江航運市場發育;建設長江流域產權交易平台,引導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長江流域的中西部地區。
(4)社會層面的服務機制。通過長江流域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建設,推動長江「黃金水道」建設,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一是共同建立長江航運業資信評估平台。二是合作建立長江航運信息中心。三是建立長江流域投資促進會。四是充分發揮長江技術經濟學會等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五是形成長江流域開發區戰略聯盟。
(5)開展長江「黃金水道」保護的合作與研究。在共同開發利用長江「黃金水道」作用的同時,加強長江的環境保護。一是通過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工程,遏制長江流域水土流失;二是合作開展三峽地區的地質災害防治的研究工作;三是逐步置換出長江沿岸污染嚴重的企業;四是合作推動環保科技的研究,探索保護長江環境、改善長江水質的新技術與新方法。
五、長江「黃金水道」建設需要中央支持的相關政策。
1、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應列入國家發展戰略。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是我國科學發展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浦東開發開放的龍頭戰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戰略的具體體現,建議列入國家「十一五」時期的發展規劃。
2、由交通部、發改委牽頭制定長江「黃金水道」發展規劃。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涉及多個國家專業管理部門和長江流域的多個省市,其建設開發需要統一規劃。建議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牽頭,研究制定長江「黃金水道」發展規劃。
3、建立長江「黃金水道」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據調查目前長江水系的有關中央和地方管理機構3000多個。對此,應借鑒國際經驗,實行全流域管理。建議由國家發改委、交通部牽頭,建立長江水系管理綜合協調聯席會議制度,協調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所存在的問題。
4、加大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投入,加大航道疏浚力度。對於涉及長江航運發展的財政、稅收、投融資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建議減免航養費、船港費、運管費,航道部門、海事部門、運政部門的經費由財政撥款解決;取消中央航運企業的客、貨附加費等。
5、加強立法工作。我國已經有《民航法》、《鐵路法》、《公路法》、《港口法》,但是卻沒有《航道法》和《水運法》,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加快立法步伐,推動長江「黃金水道」的有序開發。
主要完成人:王 戰
組長:孫福慶 吳修藝 周賢行
成員:徐 諍 陳一川 曹金喜 葉東輝 周 嶸
姚偉福 儲 海 吳 瑛 張維競 劉 驍
完成日期:2005 年1月
引用鏈接: http://www.fzzx.sh.gov.cn/listg.aspx?CID=866
⑵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的第四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名單
(2009年4月15日第四屆理事會第1次會議通過)
理事會成員名單: 姓 名 單位、職務 沙麟(理事長) 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榮華(副理事長) 上海社科院院長、黨委書記 喬依德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孫福慶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萬曾煒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王益民 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辛逸 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施德容 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范永進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 張玉良 綠地集團總裁、董事長 陳安傑 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 監事會成員名單: 姓 名 單位、職務 吳修藝 原上海實業綜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羅永富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秘書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