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華為行業分析

華為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26 19:56:32

『壹』 華為涉及產業及發展現狀

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立於1987年,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成功的民營企業之一。

去年,美國!商業周刊∀把它列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個企業的名單,與蘋果、谷歌等齊名。從最初的20000元到今天的超過180億,發生巨變的不僅僅是華為的年收入,還包括在背後支撐起華為高速發展的集團人力資源。

首先來看看華為的戰略性招聘歷程:( 1) 1988~ 1996。作為一個初涉通信領域的民營企業,華為主要通過人才市場以及去幾個諸如華南理工之類的學校進行招聘,對象也主要是工科出身的技術人員。( 2) 115000人,其中85%具有本科以上學歷。2005年後,華為在海外業務急速攀升,其公司員工規模也隨之再次膨脹。( 3) 2005年底至今。華為調整了招聘戰略,對財經、管理、外語等文科專業人才及母語為一些小語種的外籍人才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這些人才在經過華為的統一培訓後大部分都被派往世界各地的辦事處,顯示出華為國際化經營的決心。華為招聘模式的變化,反映出華為在自身實力不斷增強以及公司戰略目標的改變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著企業的人力資源體系。在經過二十三年的擴張後,華為的問題不再是如何招攬足夠的人才,而是如何管理使用手中大量的人力資源。

目前,華為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著幾個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1企業的國際化進程與企業文化的矛盾說到華為,很容易聯想到任正非及他所代表的#狼性文化∃%%%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和群體奮斗。這種獨裁、封閉、強制統一的管理風格在創業初期為華為贏得了輝煌的勝利,而且在企業打進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德國電信運營商QSC選擇華為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理由之一,就是華為能夠快速地響應需求和進行技術創新。而這項優勢,來源於華為人加班加點,有任務立刻頂上去的#拼搏精神∃。但隨著企業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這一略帶血腥的管理文化在華為與國際市場夥伴合作的過程中凸顯出許多問題,譬如華為與3COM公司合資後, 3COM獨立自由的IT人文精神與華為的狼性精神形成巨大的反差;華為在美的全資子公司FutureW ei也因企業文化問題而無力留住美國本地雇員。其實,隨著環境的變化,不僅是在國外,華為的企業文化也為它在國內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許多問題。華為視人才儲備優於公司財務增長,花巨資從Hay引進全套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這也使得#狼性∃公司文化的傳承得到制度的支撐。但是近年來華為的高自殺率已經成為除了高增長率之外公眾最主要的關注點,#地鋪文化更是為人們熟知。

諸多人事管理問題暴露出華為的困惑內部文化過於強硬、人性化不足、家長余風嚴重等已經給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帶來越來越多的障礙。狼性文化∃成就了任正非、成就了華為,但狼性固有本質殘酷無情,無視人性等易造成企業及員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只為肉與利拼殺。顯然,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而言,狼性文化並非一條康莊大道。尤其2005年以後,大學畢業生已經全部都是80後,對於這一個特殊的群體(自殺的也全是這個群體里的人),過分強調狼性無疑是容易出問題的。2人治和規范管理的矛盾華為公司從創立至今在管理方面一直致力於規范化,但是由於在快速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幹部基本都是技術出身,而技術出身的管理者往往會對管理的規范流程不適應;同時幹部的素質參差不齊,造成目前華為公司的管理工作人治色彩仍然較濃的狀況。華為曾有一句引以為豪的話:#華為的幹部都是跑步上崗的。∃這裡面實際上隱藏著一個問題管理者的素質問題。大多數技術出身的中基層管理者缺乏專業管理知識,很多的時候只是憑著自己的熱情、對管理工作的一些個人的理解在工作。結果一方面造成工作時缺乏思路和計劃性華為有名的加班也有這層原因造成了重復勞動;另一方面,中基層管理者缺乏寬容性,工作中容不下不同意見,片面追求表面的形式。1997年華為就開始與Hay G rouph合作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變革,但十多年過去了,華為的#國際化管理精英團隊∃依然不見蹤影,企業家個人在公司的管理方面仍有巨大作用。外界#沒有任正非就沒有華為∃的議論,凸顯的並不僅僅是華為沒有合適接班人的尷尬。3人力資源成本過高和人才浪費華為的人力資源策略有一個特點,即其人力資源的規劃並非依據企業對供給和需求的預測來制定,而是更多地從切斷競爭對手人才補給線的戰略高度出發。這一舉措,既給華為帶來高速發展,也對其他競爭對手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但是,這種#掠奪性的人才招攬的必然後果是大量高學歷的員工入職後,公司無法全部為他們提供發揮專長的機會。這不僅是一種人才浪費,而且容易使員工因為缺乏個人的成就感而離職,客觀上造成了公司的高流動率,使企業遭受損失。

以華為公司技術支援部的技術服務工程師為例,一名剛畢業本科生的培訓期大約為6~8個月,這期間公司的投入(包括工資、福利補貼、培訓人員的工資等費用)大約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華為公司的辭職人員中很大一部分是進公司1~ 2年的員工,即這些員工在還未或者剛開始為公司創造利潤的時候就走了。對公司而言,這些損失最後都將被計入經營成本。面對這種種問題,華為一方面應強化科學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和規范管理的能力,使之可合理制定工作計劃,在保持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減輕員工的工作壓力;更重要的是要軟化內部文化,強調人性管理,尊重員工的訴求,不必#進了華為就是進了墳墓∃。狼性固有可取之處,但散漫自由的谷歌和微軟也取得了比華為更為出色的成就。雖然各個企業的文化不可簡單移植,但華為在向#羊性文化∃的演變上,或許可更快一點。

『貳』 華為在同行業中的優勢是什麼如何利用

華為的技術優勢:
1.從電信設備到企業產品,擁有多年技術積累和豐富經驗。
2.擁有強大的產品研發團隊和高效的產品研發效率。
3.有自主的軟硬體平台,支撐華為網路設備持續領先。
4.擁有強大的產品線,具備提供完善的解決方案能力。

華為利用自身在IPD、CMM方面的管理優勢和產品開發的後發優勢,在產品的系統設計、擴展能力以及業務特性等方面滿足寬頻城域網路和企業網路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安全、易於擴展的解決方案。採取基於共享器件/軟體系統的開發設計方法,全部數據通信產品採用統一的VRP通用操作平台和iManager N2000/Quidview網管系統,保持持續的ASIC系列晶元的開發投入,不斷推出性價比更優的解決方案與產品。
與國外廠商的技術研發相比,華為的優勢則突出地表現在成本上,據華為工作人員介紹,以2001年為例,華為研發投入30億人民幣,產品包括交換、接入、光網路、2G/2.5G/3G、數據通信、BITS、STP等眾多領域,國外廠商即使投入30億美元,也難以開發這么多產品,研發成本的數量級優勢是華為推動產品價格下降的關鍵原因。

『叄』 華為手機市場環境分析

華為於2005年3月成為手機牌照改為核准制之後首批獲准進入中國手機市場的廠商之一。華為手機已經進入國內市場並已展開競爭。此前數天,華為終端與中國電信聯合宣布,天翼3G智能手機華為C8500銷量於2010年2月底破百萬,這對於華為終端具有標桿意義,因為這還是第一款破百萬的國內Android智能手機.

第一款六個月時間內破百萬的國內智能3G手機。對此,華為終端CEO萬隧還介紹了其它方面的情況。在國內市場,華為入門級EV-DO手機C5700發貨量也突破了100萬,並獲得同類市場超過30%的份額。

另外,根據第三方報告的數據,截止至2010年年底,華為終端CDMA終端產品發貨超過2000萬,持續維持第一的市場份額。

(3)華為行業分析擴展閱讀:

智能手機本身要細分市場,高端市場已被台美韓廠商控制,華為希望占據智能手機這一金字塔的中部,華為在很久以前就引入了德國FHG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使得華為的通信系統經受住了來自歐美一些國家的移動運營商十分苛刻的檢驗,這將為華為手機優良的產品性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華為終端CMO徐聽泉透露了華為發展智能手機的策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為用戶提供價廉物美的手機,因為未來會有50億移動互聯網用戶,智能手機增長的潛力極其巨大。我們預測5年內,全球移動寬頻用戶會從3億增長到30億以上。這種增長需要靠價廉物美的智能手機來實現。」

『肆』 華為面臨的風險分析

華為的機會其實就是這個5g嗎?因為它是目前世界已知,所有的企業中掌握著核心科技最多的一家公司,所以無論是說他的這個手機,還說他的企業服務方面的都會有很大的助力,你要說它的危險呢,我想就是說美國對他的這個政策的影響我國進入「十二五」規劃階段後,加大信息產業發展力度,積極開展3G建設及業務應用;通信運營商的重組和移動3G牌照的發放也進一步推動了通信設備的投資需求,中國政府為了加快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工業,在政策上大力推Td -SCDMA-的3G標准和扶持兼容這一標準的國內通信設備商,如華為、中興等。

2、經濟環境

世界信息經濟和互聯網產業的迅猛發展,為通信設備製造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使其成為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中國電信業重組後,3G建網逐步展開,TD、CDMA和 WCDMA的建設尤其快速壯大,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這給通信設備商,尤其是中國廠商帶來了巨大的機會。

3、社會環境

經濟結構調整發揮重要作用,通信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將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新貢獻這一系列的發展戰略舉措為我國的通信業包括設備製造商和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各相關產業鏈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和大環境。

4、技術環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使信息傳遞更快、更便捷,促進了全球經濟協調機制的形成。科學、技術、生產之間以及各門科學和各項技術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華為行業分析擴展閱讀: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民營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路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華為主要經營范圍是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路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

在2011年公布的2011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榜單中名列第一同時華為也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機廠商。

『伍』 華為的優勢和劣勢

通信是優勢,比如你電話多的希望網路穩的一般首選華為。以前系統方面是劣勢,不過EMUI4.0開始進步很明顯了。常見功能都有,而且系統相對比較穩定。最主要的劣勢就是麒麟處理器的GPU部分。cpu部分麒麟不差,所以不是大游戲的話跟高通旗艦基本沒差別,甚至續航方面還更好。大游戲的話與高通蘋果同年旗艦晶元還是有差距的。所以華為不太適合主打游戲。不過最新的麒麟960這部分差距已經縮小不少了

一、華為手機市場營銷優勢分析
產品核心性能優勢。華為公司手機業務在核心通信技術與數據網路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由於華為公司掌握了通信技術的標准制定權力,其對手機發展方向的把握也相對准確,這可以使它避免遭遇諾基亞等廠商的技術之傷。
國際市場基礎。華為公司在世界上142個國家都有通信設備業務來往,其進入國際市場的途徑並不像其他新進入企業一樣需要新建,這也是其相較於國內一般手機廠家的獨特優勢。
良好財務狀況。由於其主營的通信設備業務的良好的財務狀況,華為手機業務的資金來源比較穩固,這使得華為手機大范圍的競爭定價方法變得可行。
二、華為手機所處發展階段共性問題分析
產品技術問題。產品技術問題是指華為現階段雖然掌握通信與網路方面的核心技術,但在優質屏幕、音響、攝像頭等硬體技術方面以及操作系統、配套軟體方面仍有不足的問題。此問題屬於行業後進者的共性問題,需要華為在自產零件技術上進行攻關,並協調供貨商使之最優。
高端產品定價問題。高端產品定價問題是指現階段華為在高端產品的定價上,採取了認知價值定價方法,因而存在著認知風險的問題。其實,不單是華為,以蘋果iPhone系列為代表的高端手機產品,其定價都以認知價值定價法為主。因而,面對此問題,華為並不需要改變其高端產品的定價方法,但須對市場消費者偏好與其對公司品牌的認知進行系統分析,進而調整定價至最優。
廣告宣傳質量問題。廣告宣傳質量問題是指華為作為一家終端產品市場的後進者,其針對終端消費者的廣告宣傳質量與終端市場成熟企業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既體現在廣告宣傳載體與對象(產品性能、產品特點、品牌等)選擇上,也體現在具體廣告的製作質量(體現在對受眾的影響效果)上。當然,這個問題也屬於終端市場後入者的通病,華為公司可以通過對市場反饋的分析與合作廣告上的優化選擇解決這個問題。
公共關系渠道建設問題。公共關系渠道建設問題是指企業為了可控、系統的進行公關工作,而與政府、社會團體乃至一般民眾建立的系統聯系的問題。由於華為母公司所打下的基礎,華為手機也承襲了其與政府以及大型團體的良好關系以及公共關系渠道。然而,華為對於針對一般民眾的公共關系渠道則不夠成熟,這體現在其參與的公關項目層次較低、有形象的項目較少。筆者認為,公共關系渠道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華為通過新建渠道與上層渠道的向下滲透,可以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陸』 華為產品的(市場分析,定位,市場目標)

華為的市場還是比較大的,它是國內及國外,另外它的定位也是中高端市場的目標打算。

閱讀全文

與華為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
適合40歲怎麼理財 瀏覽:147
開戶香港期貨所 瀏覽:960
合營企業投資 瀏覽:891
青海省年豐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614
08245股票 瀏覽:573
華民慈善基金會登陸 瀏覽:838
82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126
stp外匯平台 瀏覽:457
資金用途有哪些 瀏覽:711
格萊美股票 瀏覽:688
滬深300指數基金管理費最低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