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的一篇課文內容大概陳毅當上海市長時做的一件事
是陳毅夜訪化學家齊仰之的故事。
陳毅激將法激出齊仰之
--------------------------------------------------------------------------------
上海解放初,美蔣對我國大陸實行經濟封鎖,致使全靠進口的盤尼西林(青黴素)缺貨。這種特效葯缺貨,對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自己造出盤尼西林,陳毅市長決定請著名化學家齊仰之出山,主持這項工作。但是,齊仰之由於在國民黨時期不受重視,對政治非常失望,躲進書齋進行科學研究。即使是上海市長陳毅請他參加會議也照樣不予理睬。
面對清高的齊仰之,陳毅決心親自出馬請他出山。齊仰之本來不願意接待陳毅,但是,看到市長親自來了,只好請他進屋,但重申他的規定:「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對於這個苛刻的要求,陳毅滿口答應。
陳毅:我以為,齊先生雖然是海內外聞名的化學家,可是對有一門化學,齊先生好像一竅不通 !
齊仰之:(激動地)什麼 ?我齊仰之研究化學四十餘年,雖然生性愚鈍,建樹不多,但是舉凡化學,不才總還略有所知……我倒要請教,敢問是哪門化學 ?
陳毅:(故意看錶)三分鍾已到,改日再來奉告。
(欲走)齊仰之:(攔住陳毅不讓走)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我一定要問個明白……你陳毅可以不受三分鍾之限。
面對「閑談不得超過三分鍾」的規定,陳毅處於兩難境地,三分鍾又能夠談出什麼呢?如何突破這個限定,就成了陳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與人談話,要知道對方的喜好,對知識分子來說,最看重的是學問,但對於齊仰之這樣一個清高的知識分子,靠贊美是行不通的,於是陳毅針對他「學者以無知為最大的恥辱」的心態,因人制宜,採取激將法,說他「對有一門化學一竅不通」。齊仰之果然「上當」,追問自己的「化學」水平到底哪裡還有不足,主動破除了三分鍾的規定。「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陳毅一舉打開了深入交談的局面。
陳毅:(坦誠地)你還不懂得我們共產黨人的化學,社會變化之學!就是要把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統治壓迫的舊中國,變化為民主、自由、繁榮、富強的新中國的化學嘛。
齊仰之:我對這門化學不感興趣。
陳毅:先生之言差矣!孟子說,大而化之謂之聖。社會若不起革命變化,實驗室里也無法進行化學變化。齊先生自己不是也說嗎,致力於化學四十餘年,而建樹不多,啥子道理?並非齊先生才疏學淺,而是社會未起變化之故。想當初,齊先生從海外學成歸國,雄心勃勃,一心想為中國的醫葯化學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可是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毫不重視,齊先生奔走呼告,盡遭冷遇,以致心灰意冷,躲進書齋,閉門研究化學以自娛,從此不再過問世事。齊先生之所以英雄無用武之地,難道不是當時腐敗的社會造成的嗎?
針對齊仰之對政治「不感興趣」的實際,陳毅再次拿起「激將」的法寶。他同齊仰之大談「共產黨人的化學,社會變化之學」,用「拈連」的修辭手法,話語幽默風趣。首先說出齊仰之雖然學術水平很高,但卻有「建樹不多」的「遺憾」,激起齊仰之內心的痛苦。作為一個化學家,不能把自己的知識轉化成社會成果,確實是齊仰之心中永遠的痛。在激起齊仰之內心的波瀾後,陳毅給他指出了原因:不是他水平欠缺,而是政府腐敗造成的。一席話,對症下葯,撫今追昔,說到了齊仰之的心坎里去了。當陳毅告訴他准備請他出山建造新中國第一家盤尼西林制葯廠時,一聽到自己終身所學就要發揮作用時,齊仰之興奮得要拉陳毅暢談三天三夜。
就這樣,這個自稱「就是孫中山的請帖也不去」的齊仰之,被陳毅用激將法激得心甘情願地出山工作了。
⑵ 陳毅元帥在上海當市長以前是哪幾個部隊的
華東野戰軍,總司令,副總司令粟X。華東野戰軍後改為三野。
⑶ 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是:
陳毅
⑷ 陳毅寫上海的詩句
陳毅詩--贈緬甸友人
贈緬甸友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我住江之頭,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無限,
共飲一江水。
我吸川下流,
君喝川下水。
川流擁不息,
彼此共甘美。
彼此為進鄰,
友誼常積累。
不老如青山,
不斷似流水。
彼此地相連,依山復靠水。
反帝得自由,和平同一軌。
彼此是胞波,語言多同匯。
團結而互助,和平力量偉。
臨水嘆浩淼,登山歌石磊。
山山皆北向,條條南流水。
《梅嶺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青 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紅梅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
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
秋 菊
秋菊能耐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惡,風霜其奈何?
幽 蘭
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
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隈.
梅嶺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台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
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
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毅(1901~197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上海市第一任市長.。1901年8月26日誕生於四川省樂至縣。字仲弘。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著作,編為《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和《陳毅詩稿》等
⑸ 1949.5.27上海解放時,市政府在哪裡辦公。
漢口路江西中路原公共租界工部局辦公大樓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8月13、15日,國民政府先後任命錢大鈞、吳紹澍為上海市長、副市長,吳紹澍為行政院上海市政治特派員(1944年冬被軍委會派為上海軍事特派員),先後在上海公開設署辦公。18日,蔣介石又派蔣伯誠為軍事委員會委員常駐滬代表,並設公署。汪偽國民政府宣布解散後,國民黨上海特別執行委員會和行政院上海市政治特派員公署,於當日立即聯合發布布告,宣布上海市治安暫行維持現狀。9月4日,國民軍隊第三方面軍湯恩伯部副司令張雪中、鄭洞國等抵滬,在華懋飯店(今和平飯店)設立第三方面軍前進指揮所,對上海市實行軍事佔領。9月7日,第三方面軍總司令湯恩伯、副總司令孫元良,第九十四軍軍長李廷芳到上海。9月12日,湯恩伯接受日軍第十三軍司令陸軍中將松井久太郎代表駐上海地區日軍投降。同日,錢大鈞、吳紹澍等政府接收人員,接收偽上海特別市政府。是日,市長錢大鈞(兼淞滬警備司令)、副市長吳紹澍(兼國民黨上海特別市執行委員會主任委員)正式視事,組成上海市政府,設址於漢口路江西中路原公共租界工部局辦公大樓。11月,吳紹澍呈請辭副市長職,原公共租界工部局華人總辦何德奎繼任副市長。1946年5月14日,行政院例會通過上海市長錢大鈞辭職,任命吳國楨繼任上海市長,調任副市長何德奎為市政府秘書長,從此副市長一職即行撤除。此後,因內戰,上海政局動盪不安。1949年5月1日,上海解放在即,行政院第57次政務會議決議准吳國楨辭上海市長職,任陳良為上海市長(4月1日起已奉命代行)。5月24日,陳良委託趙祖康代理市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次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市政府結束。
上海解放的第二天,5月28日下午,漢口路江西路舊市政府大廈二樓的市長辦公室里,舉行了簡朴的接管儀式,僅當了幾天國民黨代市長的趙祖康將舊市政府印信交給了陳毅。隨後,大家一起來到對面的會議室中,陳毅市長庄嚴宣告:今天上海已變成人民的城市,我們接管上海就是要建立人民政權。改造舊上海,建設新上海,是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
⑹ 上海市第一任市長是陳毅 上海市民親切的稱他什麼
上海市民稱他為陳老總
⑺ 陳毅擔任上海市長期間,大部分的時間在上海嗎
是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上海
⑻ 上海解放誰擔任上海軍事管理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於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初期的最高軍政權力機關,主要職責為統一上海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接收管制事宜,由陳毅任主任,粟裕任副主任。
⑼ 陳元帥被日本憲兵護送去上海治過病嗎
治過,1941年,蘇德大戰,蘇日簽訂和平條約,也就是說當時的共產國際和日 本人的關系比較好所以才有陳毅到上海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