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以600303曙光股份為例討論一下技術分析。
就形態而言,日線上,3月26號到6月18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雙頂,頸線大約是15.4左右,今天收盤15.68,可以關注15.4左右的支撐力度,一旦下破則大事不妙——按照雙頂測演算法則:最高點20.41到頸線距離為5塊錢,那麼跌勢開始形成至少看到15.4-5=10.4(10.5以下就可以介入了),會不會有如此巨大的跌幅?誰有絕對把握?我沒有。
周線上,當天最低15.61,恰好是20周均線所處位置(真的這么巧),自從09年10月23號以來,600303一直都是以20周均線為依託上攻的。今天會不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低位?我傾向於肯定答案。但是我今天沒買——只要你不老是想著買在最低點,你就不會有太多的風險和迷茫。
最後,要關注一點:從成交量來看,匯添富的6家基金並未出局,我測算了他們一季度的平均建倉成本大概在13.4左右,結合公司在新能源汽車上發展潛力以及前期沒有爆炒的情況,個人還是非常看好600303的。
唯一的隱憂就是財務數據讓我不太放心:每股現金流是負數!(-0.14)這個我很在意的。另外,一季度EPS是0.16,也低於去年平均每季度0.18的水平——等等看它的中報有沒有令人驚喜的表現吧。
我個人的經驗:強勢股處於上升階段時回調到5日線可以關注激進的可以25%倉位介入,回到30日線可以重點關注,回調到60日線則會得到強烈支撐。要是說什麼位置買入最好,我覺得強勢股回到60日線位置時,基本可以半倉介入————記得一定要設置好止損價位哦。
比如5月12號和21號的600256廣匯股份,4月20號和4月30號的600535天士力,3月29號4月15號5月18號的002326永太科技,很明顯的。
凡事不絕對,請結合大勢和個股慢慢摸索吧。我也在結合實戰自我體會與總結。
這可都是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數據上你能看出來,顯然不是網上粘貼的,希望對你有用。
2. 股票籌碼中的成本分布是怎麼算出來的
這個不是算出來的,而是統計並分析得來的!首先是統計,把這只股票的內走勢結容合最近幾十天的所有數據統計起來!然後加以分析,什麼價位買的人多,什麼價位買的人少,然後做一個分段統計,再做成我們都能夠理解的圖形分布。這樣就可以了!做股票,大多數普通人最好別做短線,相信七虧二平一賺這個道理絕對是真理!只有選好一隻有好的概念,題材,然後就等吧!希望你能夠相信一句,板塊會輪動,總有一天會輪到你發財!
3. 股票入門成本分布圖的顏色怎樣解釋
以大智慧交易軟體為舉例
進入移動成本分布狀態後,在K線圖(僅限於日線)的右側顯示若干根水平線,線條的高度代表價格,線條長度代表持倉籌碼在這一價位的比例。隨著十字游標的移動,線條長短會變化,指示不同時候的持倉成本分布狀況。
成本分布設置:
平均分布:將當日的換手籌碼在當日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平均分布。
三角形分布:將當日的換手籌碼在當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和平均價之間三角形分布。
歷史換手衰減系數:它是一個常數參數,我們用來賦予今天換手率,也既是當日被移動的成本的權重。如果今天的換手率是A,衰減系數是n,那麼我們計算昨日的被移動的籌碼的總量是A*n,如果n取值為1,就是一般意義上理解的今天換手多少,就有多少籌碼被從作日的成本分布中被搬移;如果n是2,那麼我們就放大了作日被移動的籌碼的總量,這樣的目的在於突出「離現在越近的籌碼分布其含義越明顯」。#n的取值范圍是0.1-10,火焰山和活躍度最多可以同時顯示6種不同時間的籌碼分布。
遠期移動成本分布圖
點擊右上部的第二個圖標,顯示遠期移動成本分布圖。比如,可以用不同顏色顯示上市到30天前的成本分布、上市到60天前的成本分布、上市到90天前的成本分布,要注意的是,30天前的成本分布包含了60天前的成本分布,因此除了它自身的顏色區域外,還包括60天前的成本分布顏色區域;而60天前的成本分布又包含了90天前的成本分布,如此下去。
顯示了N日前的成本分布,顯示的色彩是由大紅色到金黃色,時間越短,顏色越紅,時間越長,顏色越黃。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各個時間段的籌碼疊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圖也是疊加的。
近期移動成本分布圖
點擊右上部的第三個圖標,顯示近期移動成本分布圖。比如,可以用不同顏色顯示5天前的成本分布、20天前的成本分布、60天前的成本分布,要注意的是,20天的成本分布包含了5天的成本分布,60天的成本分布又包含了20天的成本分布。
顯示了N日內的成本分布,顯示的色彩是由淺蘭到深蘭,時間越短,蘭色越淺,時間越長,蘭色越深,也需要提醒的是,由於各個時間段的籌碼疊加的原因,所以其色彩圖也是疊加的。
成本分布圖的設置
用滑鼠點擊成本分布圖右上角的工具標志,對移動成本分析圖的計算方式、成本線劃分精度、近期和遠期成本分布圖顯示的內容和顏色等參數進行設置。
成本演算法
每日成本演算法是一個移動平均過程,公式是,當日成本*(換手率*歷史換手衰減系數)+上一日成本分布圖*(1-換手率*歷史換手衰減系數)。
平均分布:當日換手的證券數在當日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平均分配。
三角形分布:當日換手的證券數在當日的最高價、最低價和平均價之間三角形分配。
歷史換手衰減系數:表示歷史換手的遞減速度,將多少倍數的當日換手率從昨日的成本分布中移走得到當日的成本分布圖。無流通盤數據時用多少天成交量累加,無流通盤數據時用多少天成交量累加替代。
成本分布圖下方的數字意義如下:
第一行:日期。
第二行:獲利比例分布。紅框表示獲利,綠框表示套牢,框中的數字表示以收市價為參考點,在收市價以下的籌碼占總成本的百分比,或有多少獲利盤。
第三行:**元處獲利盤**%。此行數值表示將游標移動至任意位置時,在此位置以下的籌碼占總數的百分比。在具體運用中,你可以通過移動游標來測量任意價位的獲利盤比例,比如將游標與分布圖中的藍色橫線重合,其顯示的獲利盤比例應為50%,顯示的價格與「平均成本」一致。
第四行:平均成本。就是藍色橫線處的價格,其含義為將市場所有價位的價格壓縮成一個價格時的位置,在平均成本上方有50%的籌碼,下方同樣有50%的籌碼分布。
第五行:表示以紅柱線的中點計算,90%成本的分布狀態,對應上圖的紅色豎線。
第六行:同上,表示70%籌碼分布范圍,對應上圖的藍色豎線。
4. 如何看股票的成本均線
般而言均線就是代表M日個股成本均線, 而個股的市場平均成本可以看MCST市場平均成本指標版
MCST是市場平均成本價格;權
MCST上升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上升;
3. MCST下降表明市場籌碼平均持有成本下降。
成本均線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成本均線,它是市場牛熊的重要分水嶺,股價在此之上,市場在玩追漲游戲,是牛市;股價在此之下,市場在玩割肉游戲,是熊市。∞成本均線的速率相當穩定,相比之下,有限時間的移動均線都有隨行情波動不夠穩定的特點。∞成本均線的支撐和壓力作用很顯著,在熊市中可以明顯看到∞成本均線構成了一次一次反彈的高點,直到它最終被一輪有力的帶量上漲突破,才宣告熊市結束。在牛市中,∞成本均線很難被短期回調打穿,成為明顯的支撐;而當股價最終跌破這條線的時候則常常是最後的出逃機會,必須立刻清倉。因為此線之下支撐力量頓減,一旦突破會有一段較快的下跌,而且以後∞成本均線將開始發揮壓力作用,熊市會延續相當一段時間,所以可以把∞成本均線作為最後的止損線。如果以向上突破成本均線為買入信號,以向下突破成本均線為賣出信號,則獲利為持股期間成本抬高的部分,這是一個較溫和的獲利。
5. 股票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我們炒股票,目前只能看到主力的持倉成本,並不能看到某個主力的成本,要專是這樣,那我們就屬不會虧損了呵呵,當然,要知道主力的持倉成本,是需要通過軟體進行一定的公式設定對交易過程進行實時數據統計,這些數據也不是百分百准確的,因為現在的莊家做股票已經相當精明了,如他們內部對倒等等,公式統計結果還以為是吸籌呢,實不然,是主力在出貨呵呵,所以做股票就需多看盤,公式只能是輔助的,結合看盤輔助公式統計的多個數據指標進行分析,那樣,你的成功將大大提高,不過,離開了公式的數據統計,你的操作將變得盲目,毫無方向。
6. 求股票成本計算方法.
買進費用:
1.傭金0.05%-0.15%,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1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賣出費用:
1.印花稅0.1%
2.傭金0.05%-0.15%,根據你的證券公司決定,但是擁擠最低收取標準是5元。比如你買了1000元股票,實際傭金應該是1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過戶費(僅僅限於滬市)。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說你買賣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訊費。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區收取5元
註:網上交易無需通訊費。
7. 股票成本價計算方法
電腦將你第一次買賣股票產生的利潤自動計入你第二次買入的股票中了(只有在賣出股票當日又買回同一股票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此情況.)(一般的交易軟體都是如此設計的)
8. 股票如何進行成本分析
樓主,您好
9. 股票成本圖怎麼看
圖的縱向是股票成交價格,橫向表示當前價格成交量對比。上圖可以看出該股票價格在47-54元間有一個成交縮量到放量的過程,52元左右的成交量最大。
10. 高分求教,股票成本價和成交金額為何不同,請見圖分析
首先你要知道一個常識:當天賣出或者買入的股票,要到第二天才能完成真正版的交割。同一權天賣出後買入同一隻股票,由於賣出及買入的股票沒有真正交割,所以系統會按照平均價格計算成本價。而成交價格就是實際成交的價格。另外實際肯定是賺錢了。你的總資產一定是增加了,一個是你最後的500股的資產增加了,而且前面做差價多出來的錢可以從你的可用余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