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河圖洛書
關於[]的字幕:同志們,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首先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王永寬,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我講的總題目是河圖洛書探秘「河圖洛書探秘」。 今天先講第一講,關於河圖洛書的兩個基本問題。哪兩個基本問題呢?一,?二,怎樣研究河圖洛書?先講第一個問題,河圖洛書探秘 之 說起河洛文化,不能不談到河圖洛書。河圖和洛書都產生於河洛地區,可以說是河洛文化的具有標志性的成果。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早期出現的重要文化成果。河圖洛書是遠古時期的神話傳說,河—— 黃河洛—— 黃河的支流洛河「河」指的是黃河, 「洛」指的是黃河的支流洛河。河圖,指伏羲在位的時候,從黃河的水中躍出一匹龍馬,龍馬的背上顯示著一幅有規則的圖紋。伏羲得到這樣的圖,依據它創立了八卦。所謂河圖,是說伏羲在位的時候,從黃河的水中躍出一匹龍馬,龍馬的背上顯示著一幅有規則的圖紋。伏羲得到這樣的圖,依據它創立了八卦。洛書,指大禹在位的時候,從洛河的水中爬出一隻大烏龜,大烏龜的背上顯示出一幅有規則的圖紋。大禹得到這樣的圖,依據它創立了「九疇」。 所謂洛書,是說大禹在位的時候,從洛河的水中爬出一隻大烏龜,大烏龜的背上也顯示出一幅有規則的圖紋。大禹得到這樣的圖,依據它創立了「九疇」,「九疇」就是《尚書·洪範》篇中 記述的大禹治理國家的九項根本大法。「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易經·系辭上》所以,《易經·系辭上》記載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聖人」就是指伏羲和大禹。「則之」,就是以它為法則的意思。就是指伏羲的八卦 原來是取法於河圖,大禹制定的「九疇」原來是取法於洛書。先說河圖,背負河圖的龍馬,傳說是像龍的馬,或者是說像馬的龍。就這樣的龍馬呢,它長的是龍頭、龍尾。 身體和腿是馬的形狀。所以在後人的想像當中呢,就對龍馬的形象,到底什麼樣子,做了種種猜測。這里我要顯示就是這樣幾個圖。這是一個龍馬圖,是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當中的一個龍馬圖,這個龍馬顯然是龍頭,尾巴也是龍, 身體和腿是馬。這一幅圖呢是錢一本書中的一幅圖,這倒是一個平常的馬,但它的背上呢顯出了,河圖的模樣。這個龍馬圖呢是當代一個雕塑。它的形象顯然是龍頭, 馬的身體。但是在馬的背上呢顯出了河圖的圖紋。另外我還見到一些塑像。我帶來這兩個雕塑呢就是龍馬。其中第一個這個龍馬呢,上面的馱的就是後人所理解的河圖這種書,書的形狀。 這一個龍馬呢,它馱的是一個人,這個人呢懷里抱著書。他抱著是書。這樣的龍馬在現實中顯然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中。因此它是一匹神馬。龍馬背上的河圖,後人把它想像為 像後世的書一樣的圖冊,或者是像現在的大幅地理掛圖似的。可以捲成一卷,而且可以用繩子或帶子綁在龍馬的身上。明朝有的書中畫的龍馬圖,就是龍馬的背上綁著一卷圖紙。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雕塑作品,這個河圖是一摞圖書; 另一個雕塑作品呢,河圖是一個神人抱著一冊圖。其實,這都是不大符合情理的。遠古時期不可能有後世概念中的紙質的圖冊。如果可以把龍馬負圖的圖,理解為後世的成冊的書籍。那麼,今天我們再來繪龍馬負圖 就應該讓龍馬背負著一個筆記本電腦,或者是背著一張光碟,這顯然是荒唐的。對於這一點前人已經提出質疑。他們的意見就是對龍馬負的圖不可能是書一樣的圖,也不可能是紙一樣的圖,也不可能是有文字表現的圖,對龍馬負的圖僅僅是一種圖文而是一種圖文,只是、僅僅是一種圖文。什麼樣的圖文呢? 明朝人章潢他的《圖書編》當中辨析了這個問題,他說這個河圖不過是龍馬身上的旋毛,呈現出有規則的狀態,這就是章潢繪出的河圖這上面表示的呢就是旋毛的形狀, 就在馬背上它的毛打旋,這個旋毛呢呈有規則排列的狀態,表示出一定的數字關系。再說洛書,這個背負洛書的大龜呢,也不是一般的龜,而是一隻神龜。它的背上的洛書也不是如同後世那樣的紙質的成冊的書籍。 這一點章潢《圖書編》中也有辨析,他說洛書本來應當是大龜背上的坼紋,就是那龜背上的裂紋。呈現出有規則的排列狀態。這就是章潢繪的龜背裂紋的形狀。這些裂紋呢 也是表示出一定的數字和數字排列的位置以及相互關系。「河出圖,洛出書」「河出圖,洛出書」這樣的神話故事是虛幻的。但是,河圖洛書卻並不完全是虛幻的,而是曾經存在著的實物。龍馬和神龜是虛幻的,但是,龍馬背上和神龜背上的圖紋 所表示的數字規則卻是實際存在的。我們說河圖和洛書是曾經存在的實物,是從兩個層面來理解的。「器」 「象」一個是「器」,一個是「象」。所謂「器」,「器」是河圖與洛書的載體。 這個「器」呢,就是機器的「器」那個字。現在我們說一件東西是一件器具,比如說噴霧器或者什麼,這個什麼器。就是一件物品。河圖最初的載體是龍馬的背,洛書最初的載體是神龜之背。 龍馬和神龜既使是不存在的,但是河圖和洛書在其後可以存在於別的器物上,比如說像玉器、青銅器、木質的器具或者絲織品等。也可能存在於骨質品上,骨頭啊或者其他甲骨製成的這樣的物品。 上面繪有河圖和洛書的圖形。這就是河圖之器和洛書之器。這是古代書籍中常談到的。所謂象,是河圖洛書的圖形,「象」就是河圖洛書所顯示的數字排列規則, 它不論存在於什麼器物上面,都是河圖和洛書。現在,我們認定河圖洛書是遠古時期出現的一件文化成果,主要是從「象」的層面來認識的,就是說河圖洛書的圖形的出現與流傳,確是歷史上 曾經存在的客觀事實。《尚書·顧命》篇中有一段話,記述的就是「器」的河圖,所謂「器」的河圖。這段文字是:「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 《尚書·顧命》「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 河圖在東序。」「序」是房屋前面房檐下的走廊,西序是西邊的走廊,東序呢是東邊的走廊。「顧命」這一篇文字記載的是西周初年周成王駕崩舉辦喪禮的情景。 周成王姫誦二十八年四月甲子,成王病危,彌留之際,把朝中大臣叫到身邊交代後事,讓他們盡心輔佐他的兒子姫釗,姫釗即位之後呢就是周康王。 第二天呢,成王駕崩,召公主持料理喪事。又過了七天,到了癸酉日,主持祭禮的官員,安排人員把各種珍貴的器物,在祖廟里擺設出來。前面引錄的這段話, 就是擺設的各種寶物。都是一些什麼寶物呢?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註解《尚書》,他在這段話後面有一段解釋,赤刀 武王伐紂時所用的寶刀大訓 記載有先王訓教的文件弘璧、琬琰 美玉西序 這些物件擺在西邊的廊下大玉、夷玉、天球 都是美玉東序 一起擺在東邊的廊下他說赤刀 是武王伐紂時所用的寶刀。大訓是記載有先王訓教的文件。就是像《尚書》裡面的《虞書》、《典謨》等典籍。弘璧、琬琰都是美玉。以上這些物件擺在西邊的廊下 就是西序。大玉、夷玉、天球也都是美玉,這些物件和河圖一起擺在東邊的廊下,就是東序。《尚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後世的人們 把它看作是上古至西周時期的歷史文獻。裡面的內容是後人可以信從的歷史事實。這里記述的周成王駕崩、周康王即位的典禮,是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在這樣的喪禮儀式上擺出河圖, 可見河圖在當時是宮中非常珍貴的寶物之一。這件河圖究竟是什麼樣子,《尚書》記述得不明確,後人猜測說,可能是一塊美玉上刻畫著的河圖的圖形, 或者是在絲織物上繪畫的河圖的圖形,就是說在這時的河圖,是依託於一種載體而存於世間的。是什麼樣的載體?盡管難以說清,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周康王即位的時候, 河圖被看作是一件國寶而傳承下來。後來,這件國寶失傳了。究竟是什麼時候失傳的呢?對於這個問題前代有的學者也進行過推測。 清代胡渭有一本書叫《易圖明辨》這本書卷一當中有一段話論古河圖之器「論古河圖之器」,其中說,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就是公元前255年,滅掉東周,東周最後一個皇帝周赧王退位, 秦國把周朝的珍寶九鼎遷到都城咸陽,這就是「秦王滅周遷九鼎」這段歷史。這時候有可能同時把周朝王宮中的珍寶包括河圖在內,也都一起運到了咸陽。後來項羽滅秦, 一把火燒了秦朝的宮殿和府庫,阿房宮三百里都化為灰燼,這就是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所寫的「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可能在這時候,河圖和其他寶物都被燒毀了。 當然這一個推測呢這是胡渭的看法,他在這個書當中,他有這么一種看法。他說河圖之器如果失傳的話,可能就在這時候被燒掉了。胡渭把他的這個推測和他的朋友萬斯同一起討論,萬斯同說,河圖作為一件器物來說,它的流失可能更早,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犬戎攻破鎬京,燒殺搶掠,河圖可能在這時候被燒毀或者被搶。河圖作為一件器物來說, 它的流失可能更早,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犬戎攻破鎬京,燒殺搶掠,河圖可能在這時候被燒毀或者被搶去了。這個推測呢, 這是萬斯同的看法。他們兩個人討論這個問題,胡渭聽到萬斯同這么一說,就認為萬斯同說得有道理,他就同意了萬斯同的意見,認為這個河圖的流失可能就是在犬戎攻破鎬京的時候被燒毀或者是被搶去了。 明清兩代也有其他學者發表了其他看法,都是推測之詞,推測這種河圖之器,作為一種器物的河圖它的去向。其實,在東周之後誰也沒有見過周康王即位時傳下來的河圖, 這是河圖之器的情況。在先秦時期,洛書在傳說中的神龜之外沒有其他承載的器物,有沒有其他承載的器物,未見歷史記載。承載洛書的器物,除了傳說中的神龜,未見其他歷史記載。就是這個洛書之器呢,沒有記載。沒有記載在什麼樣的器物上有過洛書的圖形。 但是,傳說中神龜背上的坼紋排列的次序,是早就見於經典的。意思就是作為這個象的這個洛書是早就有了,就是這個數字關系、數字位置和次序。最早見於《大戴禮記》卷八 「盛德」篇這一節當中,記述明堂建築的時候,有這樣一段話:「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大戴禮記》「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 南北朝時盧辯註解《大戴禮記》,他說:「記用九室,法龜文,「記用九室,法龜文,故取其數以明其制也。」—— 南北朝·盧辯 註解《大戴禮記》故取其數以明其制也。」這中間說「法龜文」就是依據洛書的這種圖形。依據龜背上的圖紋,就是指洛書了。 這里說《禮記》所謂的明堂分為九室,就是明堂的建築啊,裡面分了九個部分。是取法於神龜背上的數字關系,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這正是洛書的數字排列, 就是這樣的圖。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這就是《禮記》所記載的這個數字排列。這實際上就是洛書傳說當中神龜背上的那個圖紋所表示的數字關系。根據《禮記》的那一段話, 我們可知在西漢時期戴德注《禮記》的時候,關於神龜背上的數字排列規則已經廣為流傳了。河圖和洛書的數字排列到底是什麼樣的規則呢?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河圖洛書圖式,是黑白圈點的圖。這樣的圖呢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道士陳摶繪制的。 據傳說,陳摶遇異人傳授,得到了河圖洛書的圖樣,他對這兩幅圖進行研究,稱之為「先天圖」開創了《易》學研究的圖書派。現在我們看陳摶繪的圖就是這樣的圖了,這就是我們今天到處常見很多書上所顯示的圖,這就是河圖,河圖圖。是這種黑白圈點所表示的圖。 這就是陳摶繪的洛書圖。也是黑白圈點所表示的圖。所以現在我們研究河圖洛書,談論河圖洛書依據的就是這樣兩幅圖。陳摶之後歷代所謂的河圖洛書就是指這兩幅圖,我們探討河圖洛書的奧秘,所依據的也就是這樣的兩幅圖。
這個根據技術參數來分析股票價格走勢作用性有限,原因是根據不同參數進行分析有時候得出的結論並不相同,故此利用技術指標參數來分析根本就不能有效分析股票價格走勢,建議要結合一些其他手段進行分析比較好。
❸ 股票的成交量裡面的左下角的X10,X100分別是什麼意思
是成交量坐標數值的10倍或100倍的意思。
如X10上方的數值是50245,實際指502450手
❹ 「夏商周,河圖洛書,伏羲女媧」 求副下聯!!
上聯:「夏商周,河圖洛書,伏羲女媧」
下聯:「佛法僧,西方極樂,普度眾生」
上聯:「夏商周,河圖洛書,伏羲女媧」
下聯:「身語意,慈悲喜舍,脫離輪回」
❺ 知道為何用5,13,21,34,55等做為均線參數嗎
5MA:5在傳統易經文化中被稱為數祖,這是因為5在河圖洛書中都占據中心位置。
5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如「金木水火土」五行,「仁義禮智信」五德等。
又5是菲波那契數列重要的數字之一,1周有5個交易日。5MA是極為重要的一條均線,大幅快速上漲之股票經常是沿5MA上走。
13MA:13是菲波那契數列重要的數字之一。
13MA是我們界定股票是否繼續保持強勢的重要界線。
若股票不能沿13MA上漲,則股票上漲力度有限。若股票經過大幅上漲後下破13MA,則短線應堅決出貨,不能再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34MA:34是菲波那契數列重要的數字之一。沿34MA上漲之股票,是一般強勢股票。
55MA:易經中天地總數是55,佛經中菩薩位數是55。55還是菲波那契數列重要的數字之一。
55MA也是極為重要的中長期均線,它和90MA是界定中長期趨勢是否反轉的重要界限。大牛市中的許多股票經常是上漲一段時間後回調至55MA處,在獲得55MA支撐後繼續上走。
89是菲波那契數列重要的數字之一89MA是我們移動均線時空坐標中最重要的均線,也是界定長期趨勢是否反轉的重要界限。
一般地,一隻股票要想大漲,必須先上竄至89MA之上,這是大漲的必要條件;而大牛市中的許多股票經常是上漲一段時間後回調至89MA處,在獲得89MA支持後再繼續上走。
請務必記住,89MA是極其重要的長期均線。
(5)河圖洛書股市註解擴展閱讀:
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簡稱MA)由美國投資專家葛蘭威爾(jogepsb ganvle)所創立,由道氏理論的「三種趨勢說」演變而來;
將道氏理論具體的加以數字化,從數字的變動中去預測股價未來短期、中期、長期的變動方向,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
移動平均線MA,又稱均線,成本線,它代表在一段時間內買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價在一定時期內的強弱和運行趨勢。
算術移動平均線,就是將N天的收盤價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術平均線數值。從其計算方法上看,它有以下幾個
均線技術特徵:追蹤趨勢,滯後性,穩定性,助漲助跌性,支撐線和壓力線特性。
參考資料:均線指標-網路
❻ 股市什麼時候迎來大反彈什麼時候牛市才來
股票走勢是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提前說什麼時候牛市的。有的只是短期行情,有的是中期行情,有的是長期行情的大牛市,左右股市走勢的因素很多,要隨機應變的。
❼ 八卦河圖洛書怎樣看
給你上個圖,希望有用!
❽ 中國的洛書河圖講的是什麼啊
河圖洛書是對神奇數字規律的總結歸納。有興趣探討自然哲學:河圖洛書黃金分割素數理論、股市與自然哲學。我的QQ郵箱:[email protected]。新浪博客投資指導2ab618
❾ 有誰可以幫忙解答一下什麼是「河圖、洛書」可以嗎
16 27 38 49 510 19 28 37 46 5 神奇數字是河圖洛書之源,共同探討自然哲學、河圖洛書、黃金分割、素數理論、股市與自然哲學,請加入QQ郵箱:[email protected]